第一篇:横县中小学校教职工管理办法
横县中小学校教职工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促进“两基”巩固、提高,促使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职工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条
教职工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廉洁从教、尊重家长、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语言文明、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第二条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热爱学校,尽职尽责,作风正派,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传播妨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条
教师要严谨治学,树立良好教风,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使每一位学生每一堂课都获得教益。第四条
学校职员要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学习,精通业务,吃苦耐劳,为师生提供方便,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条
凡有污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违反《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情节严重者,或受行政警告以上处分的,当年不得晋升教师职务,不得参加评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二章 学校领导班子管理
第六条
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聘任制、任期目标制、交流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要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批示办学,全面负责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学校师生员工负责。
第七条
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良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中小学校长任职的资格是:具有教师资格;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中小学校长分别具有中学一级、小学一级及其以上教师职务资格;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高级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由县人民政府任免,其他中小学校长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考核、任免。
第八条
中小学校长(含书记)都应参加岗位培训并得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中小学校长按规定五年内参加一轮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取得相应证书。中小学校长在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培训期间职务、工资和有关福利待遇不变。
第九条
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校长每届任期原则上为3年,可以连任。中小学校长每学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校长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对校长岗位责任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把它作为校长任职期间的主要政绩,对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对工作没有起色的校长,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如发现有严重违纪问题的,要严肃处理。经当年考核不合格的中小学校领导成员,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管理权限予以免职。校长离任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离任审计。
第十条
学校领导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较高的政策水平,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同克难关,共谋学校发展大计。同志间彼此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作风民主,联系群众。
第十一条
学校领导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遵循教育规律,领导组织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美育、劳动技能教育和课外教育活动工作、总务工作、勤工俭学工作以及学校其他工作,要严格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使学校管理规范化,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合力。
第十二条
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治校。加强领导,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为教清廉,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依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学校领导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保障教职工民主参与和监督的权利。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不断提高教职员工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及科学管理的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优化教职员工队伍结构,加强对教职工德、能、勤、绩的考核。
第十四条
学校领导要结合实际,制订学校近期的工作计划和远期的发展规划,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要体现连续性、创造性、可能性。要经常检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认真总结学期学年工作,并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年度预算,严格按照各项收入的开支范围安排支出,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采购业务和资金支付。二是坚持校长负责制。县管学校单独设臵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其他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乡镇设臵中小学财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乡镇内中小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只设报帐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帐。
三是坚持民主理财。年度预算编制要组织教职工广泛参与,并提交教代会讨论。重大支出要经校行政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经费收支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
第三章 教职工队伍管理
第十六条
全县中小学教师(包括临时代课教师)都必须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管理。特别是教师(包括临时代课教师)的录用、聘用、辞职、辞退必须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乡镇、学校无权聘用教师。
第十七条
严格按照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提高中小学工作人员素质。中小学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师兼职,需要配备职员(含专职领导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其占教职工的比例,高中一般不超过16%,初中一般不超过15%,小学一般不超过9%。对教师编制管理坚持精简、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以保证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第十八条
中小学教师应当按《教师法》及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持证上岗。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认定。
第十九条
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受聘任教人员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在聘任中坚持德才兼备,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坚持因事设岗,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工作的数量、质量、贡献与报酬相一致,分级聘任,双向选择,优化组合。
第二十条
未被学校聘用的人员由县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合理分流、组织到缺员学校支教或在本单位待岗。待岗人员要服从学校安排,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待岗期间不能脱离原单位外出从事各种临时性工作。学校应组织待岗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试岗,鼓励待岗人员合理分流。待岗人员,凡是不服从学校的安排,不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不经请假批准又不回校学习的,学校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辞退办法给予辞退或作自动离职处理。教职工待岗期限最长不超过半年,半年期满后或试岗、或调离、或辞职、辞退,待岗人员工资待遇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各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凡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擅自离开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按自动离开工作岗位处理。教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自离岗的下个月开始停发全额工资。如在离岗后一个月内,本人承认错误返回原单位,可继续安排其工作,但应予以批评教育以至给予适当处分;超过一个月的,即按自动离职处理。
第二十二条
中小学教师不允许停薪留职。
第二十三条
县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在本系统内调整学校领导、教职工的工作或临时借调教职工参加某项工作,学校领导、教职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决定和安排,对经做工作仍拒绝执行上级决定和安排的学校领导、教职工,要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教职工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学校要建立教职工考勤登记制度,定期公布考核情况。因故需请假的,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并按期消假。教职工请假,要从严审批。学校正职领导请假二天以上,由县教育局审批。教职工请假,中学一个星期内、小学二天以内的,由学校领导审批;小学二天以上一个星期以内的,由乡镇中心学校审批;一个星期以上及累计请假十五天以上的,报县教育局审批。教职工请假必须在得到批准后,方可以离开工作岗位,否则按旷工论处。请假期满,要按时回单位工作。因特殊情况需要续假的,必须及时向单位领导提出续假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按程序审批,得到批准以后才能续假。对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而无故超假的,组织上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如其坚持不回的,从超假之日起即视为旷工,连续旷工超过十五日或一年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经教育无效的,单位可根据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2]18号)文件规定,报请我局批准,予以辞退或根据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0]19号)规定,对擅自离职超过一个月的人员,作自动离职处理。
对中小学教职工的处理,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处理前应书面通知其本人或登报公告,限期返回,逾期不归的由学校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报县教育局审批。
第二十五条 教职工要有高度的法纪观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到令行禁止,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对于纪律散漫、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搬弄是非、诬陷他人和闹不团结、恐吓威胁单位领导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分;对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分或者解聘。教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乱纪、已丧失教育工作者资格的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公职。
第二十六条 教职工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不允许擅自调课和不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不允许随意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正面教育。
第二十七条 教师实行交流制度。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促进中小教师校际间的交流,鼓励优秀校长、城镇教师、师资较强学校的教师到薄弱学校、边远学校任职、任教,需要进行交流的教职工必须服从组织的决定。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
第二十八条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借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系统以外的工作,学校未经批准擅自允许教师离开工作岗位的,对教师按擅自离岗处理,对校长应予以行政处分。特殊情况经批准借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借用期间不计算教龄。
第二十九条 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即小学教师应当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当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高级中学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教师要积极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学习,45岁以下的高中教师参加研究生或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初级中学教师要参加相应学科本科学习、小学教师要参加大专或以上学历层次的学习,并取得毕业,逐步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大学本科化,高中教师研究生化。没有合格学历的教师都必须在五年内通过自学、进修、培训取得合格学历,否则不能担任教师。学校不得吸收、调入不具备合格学历、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
第三十条
在职教师报考各类成人学校和研究生,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和招生院校的规定,原则上只能报考本职业对口的师范类院校的专业,并经所在学校及县教育局批准,对与本职业不对口的院校、专业,原则上不得报考。经批准考取各类成人学校脱产进修的,学成毕业后,应回原学校工作,并且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一般情况下在两年内不得调离单位。考试、入学所需的费用,除国家有特定的规定外,一律由本人自理。
第三十一条
学校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不断追求自我更新知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力争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同时,自觉地接受学校的检查和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登记手册每年进行验证考核一次,满45学分为达标,并作为评定、晋升、聘任、续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
第三十二条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对教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的职务晋升、聘任、奖惩、培训、岗位调整、辞退及工资调整的依据。对于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人员,按照下列规定处理:(1)当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能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参加正常的调资、增资,并予以批评教育;(2)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等次的,予以辞退。
第四章 学校编制及教职工的调动
第三十三条
学校编制管理坚持精简、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做到保证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学校必须严格编制管理,不得超编用人。学校用人实行岗位管理,严格按编制和各类人员的比例配备教师及工作人员。各岗位人员应力求学用一致,专业对口。
第三十四条
教职工调动,分为工作需要调动和个人要求调动,凡教职工调动,都必须到县编制部门领取《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审批表》,按规定呈报审批。工作需要调动,由县教育局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办理调动,对不服从组织调动的个人,按第二十条规定处理;属于个人要求调动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到县教育局人事教育股领取商调表(系统外的调动到县人事局领取商调表),按照教师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县教育局原则上每年讨论两次人事调动问题,时间是每年寒假和暑假,学期开学后不再讨论。凡不符合程序和要求的不予审批。
新录用为中小学教师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原则上要在当地任教满三年后方能提出调动。任教不满三年的,有关单位不能签署“同意调出”或“同意调入”的意见,否则教育局也不予审批。
第三十五条 要求调动的人员,要正确对待学校和上级的审批决定。如果个人的调动要求未获批准,本人有意见,可以反映,但要服从学校和上级的决定,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单位要照常安排商调教师的教学工作。对无理取闹、消极对待工作、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停发工资乃至行政处分。对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经批评教育仍不回单位工作的,可视为旷工,并按二十一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
经批准调离的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新单位报到,原单位应交待其办好工作交接、退还公款公物等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出手续。
第三十六条
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不足,需要补充的,单位应在寒假和暑假前写好书面报告,说明要求补充人员的理由,并上交县教育局人事教育股,原则上从系统内调整或通过公开考试录用的办法进行补充,已经超编或编制已满的学校,原则上不能再调入教师和工作人员。从系统外调入的教师必须具有合格学历和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年龄一般控制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十七条 县直学校、横州镇学校要补充教师,需经县教育局组织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并按程序审批后,方能调入。
第五章 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三十八条
工资。教职工的工资待遇,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教职工调出,所在单位必须如实地出具工资介绍信,并到工资管理部门办理核减工资指标手续;教职工调入,须按有关规定向县教育局人事教育股办理重新核定工资的手续。教职工工资实行电脑管理和审批,各单位妥善管理好工资档案材料。
第三十九条
工龄。工龄是干部、职工参加工作的年限。工龄的计算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更改。
第四十条
教龄。教龄是指教师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资改革领导小组桂工改字[1985]7号和桂工改字[1985]8号文规定,对中小学幼儿园(含中专)的教师实行教龄津贴。具体标准是:教龄满五年不满十年的,每月发给3元;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每月5元;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每月7元;满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发给10元。
中小学幼儿园(含中专)的公办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满二十年,因工作需要,经领导批准调离教师工作岗位,仍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教师工作不满二十年,调任学校行政工作并继续兼课的人员,也可以继续享受教龄津贴;教龄不满二十年,不再从事教学工作时,从第二个月起停发教龄津贴。计划内的产假、计划生育手术期间,教龄津贴照发。病假超过六个月以上、请事假超过两个月以上的,分别从第七个月、第一个月起停发教龄津贴。教师考入各级各类学校脱产进修学习,如属国家承认学历的,学习期间不计算教龄,不发教龄津贴。根据区工改办、区教育厅桂工改便字[1987]3号文件规定,凡离退休时仍享有教龄津贴的人员,其教龄津贴可以并入计发离退休待遇的基数。
班主任津贴按每人每月12元的标准发放。
第四十一条 病假及病假待遇。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5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因患病需要请假休息的,要有县级以上的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急诊可根据实际由学校领导审定)。病假审批权限按第二十四条执行。如发现弄虚作假或采取各种手段弄取病休证明,经核实证据确凿的,由学校或县教育局给予严肃处理。教职工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有关政策发给。
为了便于管理,国务院国发[1981]52号文件规定,病假时间采取“累计”的办法计算,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如下规定执行:
⑴、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
⑵、病假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⑶、病假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从第三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⑷、病假超过六个月、工作年限满十年和十年以上的,从第七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⑶、病假超过六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从第七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第四十二条
教职工的结婚、生育待遇。教职工在国家法定的年龄结婚的,结婚假3天。实行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初婚,另增加婚假12天(含国家规定的公休假)。男女双方均达到晚婚年龄的,双方均享受,一方达到的一方享受,另一方不得享受。教职工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女职工按计划生育,给予产假。产假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次号令,1988年7月21日)第八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7月27日)第二十九条执行,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胎,增加产假14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10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20天。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病假处理。
第四十三条
根据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应根据医疗部门的意见,给予15-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40天的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单位应当在每天工作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哺乳时间和在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教职工因公致伤、致残,按因公致伤、致残待遇发给工资。在医疗期间或治愈后不能继续任教的,原来享受的教龄津贴照发。
第四十五条 教职工因牺牲、病故待遇。根据民政部、财政部民优[1986]6号文件规定,因公牺牲的一次性抚恤金按其本人牺牲时的二十个月工资计发,病故前户口所在地属火化区,并在病故后进行遗体火化(不属火化区的不作统一要求)的一次性抚恤金按其本人病故时的十个月工资计发(离休、退休人员,按其本人退休时工资额或生前所领取的退休费计发);并根据原自治区人事局桂政人福字[87]2号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继续按生前的月工资额计发三个月的工资(包括各种津贴、补贴、不包括死亡的当月)。离休人员按生前的月全额离休费计发,退休人员按本人退休时工资额或生前领取的退休费计发。从第四个月起,对按有关规定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及补助费标准。按桂政发[1991]31号、县人民政府横政发[1988]52号、[1998]69号文件规定执行。
教职工死亡丧葬费每人1000元(包括火化、服装、骨灰盒等一切费用)因工牺牲的人员,每人增加400元。如果地处火化区采取土葬办法,一切费用自理。
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教职工需要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的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丧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交通费自理。
第六章 教职工辞职、退职和退休
第四十六条
辞职。教职工辞职,是指在编的教职工依照法律、法规,申请终止其与学校的聘用关系。教职工要求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陈述辞职理由,经学校领导班子讨论同意后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教育主管部门在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在收到辞呈的三个月内给予办理辞职的手续。不同意辞职的亦在三个月内给予答复。办理了辞职手续的人,即与原单位脱离关系。
教职工申请辞职,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在待批准期间或上级答复不同意辞职后,应安心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于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经批评教育,在一个月内仍不回单位工作的,按自动离职处理。
第四十七条
退休。根据国务院过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退休:(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⑵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⑶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该退休:⑴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⑵无论现在或曾经从事高温工作,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的;⑶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⑷、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干部工人实行退休制度,是国家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认真执行干部退(离)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组发[1998]9号)规定:达到规定退休年龄(周岁)的干部,都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不需本人申请。单位领导或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其达到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通知其本人,并在其达到退休年龄后的一个月内按规定办完手续,不再列为在编人员。在办理教职工离退休手续时,如教职工的户口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的,应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联合发的组通字[1990]24号文件规定,进行查证核实报批;如无法查实的,应以干部档案或户口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师提高10%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有独生子女证的,另增加5%。男教师教龄满30年、女教师教龄满25年,岗位工资提高10%计发。
第四十七条
退职。不具备退休条件,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干部(工人),应当退职。
第四十八条 工作人员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师提高10%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60%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按70%计发。
第四十九条
各单位党政工团的负责同志都要关心离退休教职工。不断完
善离退休教职工管理制度,更好地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离退休教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向他们通报学校近期工作情况和重大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离退休人员活动室,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七章 考核、奖励、处分与辞退
第五十条
考核。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等规定,学校和单位领导在每年年终或翌年年初要组织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应以岗位职责及年度工作任务为基本根据。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对德、能、勤、绩表现较差,在年度考核中难以确定等级的人员,可先予以告诫,期限为三至六个月,告诫期满有明显改进的,可定为基本合格等次;仍表现不好的,定为不合格等次。年度考核要严格坚持标准,实事求是,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控制在在本单位参加考核总人数的10%,最多不超过15%。
第五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取分级考核的办法进行。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年度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㈠、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 ㈡、主管领导人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㈢、考核组织主管领导人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 ㈣、事业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 ㈤、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㈥、将《年度考核登记表》报县教育、人事部门审定; ㈦、将《年度考核登记表》存入本人档案。
考核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评。
第五十一条 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当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发年终奖金,并根据不同情况予以批评教育、降职、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
第五十二条
考核结果的使用,应与事业单位评选先进活动、开展奖励表彰工作紧密结合,作为教职工工资晋升、奖惩、培训、聘任、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的依据。
第五十三条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年年底或每学年结束后,学校或单位应积极开展评先评优工作,对做出优异成绩的教职工,要给予表扬;对成绩突出的,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从2006年起,每年年底组织评选年度县级“十佳教师”10名、“十佳校长”10名、“优秀教师”4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50名,从次年1月起按月发给奖金,其中“十佳教师”、“十佳校长”每人每月奖金100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人每月奖金50元,享受时间为一年。
第五十四条 纪律处分应履行的手续是:
(一)根据违纪人员所犯错误的类型和性质,区别情况,召开全体教职工或所在处、室、教研组的会议,介绍违纪者所犯错误的事实及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和检查情况,群众可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处分意见。本人可出席会议,允许陈述和申辩。
(二)单位领导根据违纪人员的错误事实和群众的意见进行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将书面处理意见和旁证材料报我局。单位呈报的书面处理意见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受处分者的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入党团和参加工作时间、主要工作经历、现在工作单位和职务、级别、职称等。(2)犯错误的主要事实、情节、责任、后果和危害程度。(3)定性结论和处理意见等。
(三)我局接到报告后对本人的检查、调查结论及单位的处理意见进行研究,作出给予处分的正式决定,然后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正式下达批复式处分决定或上报主管机关审批。
(四)下级单位接到批复或处分决定后,应在适当范围内宣布并书面通知本人。
(五)受处分者必须深刻地认识所犯错误,正确对待上级给予的处分。受处分者对处分有异议,可以依法逐级提出申诉。
(六)受开除留用察看的人员,在留用察看期间,发给临时工资。留用察看期满后经考察证明有悔改表现的,应召开会议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报教育局并报作出处分决定的部门批准恢复正式工作。对不适宜当教师的,可以分配当工勤人员。对留用察看期满分配正式工作的人员,其职务和职务工资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按低于受处分前的职级待遇重新予以确定。在留用察看期间又犯错误的和没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决定予以开除。离退休人员犯有严重错误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可参照在职人员的惩戒原则办理。
第五十五条 辞退。辞退教职工,是指学校和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解除其与学校、单位的聘用关系。除国家规定不应辞退者之外,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经说服教育或行政处分仍无效果的人员应予以辞退:
(一)连续两年考核被确认为不合格的;
(二)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学校和单位安排或重新安排后一年之内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三)因学校调整、撤消、合并或者办学规模调整需要相应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教师法》规定义务,不遵守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改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六)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七)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单位领导,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八)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情节严重但不构成刑事犯罪的;
(九)犯有其它严重错误的。
辞退教职工按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2]18号)文件的要求办理。
第八章
其他
第五十六条
教职工借调。属于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系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借调的教职工的,被借调人员和所在单位应服从上级决定,给予积极的支持配合,被借调人员的工资、补贴和福利,仍由原单位发给。教职工原则上不能借调到县内教育系统以外的单位及县外,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要借调学校教职工,须经过协商并征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办理借调手续,借调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协商的决定执行。
第五十七条 教职工不能从事第二职业,严格禁止教职工个人经商或参与经商。对那种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违反上级规定从事经商,要予以批评教育,经教育劝告仍不改正者,可停发其奖金和校内的各种补贴,情节严重的,要予以行政处分或辞退处理。
第五十八条 以上《管理办法》全体教职工都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协助学校领导共同搞好学校管理。学校领导要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对违犯本《管理办法》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第五十九条
《管理办法》由横县教育局人事教育股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本《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办法
宁明县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办法
为了有效地发挥学校的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全校预算管理,科学配置办学资源,保障和促进学校教学、后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小学财务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学校预算是指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公历年),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构成,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模和方向,是学校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二条学校预算管理实行“一所学校一本预算”的管理办法。预算编制以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所辖教学点纳入本校预算统一编制。
第三条校长办公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算的法律、法规,审定学校预算和决算报告。
第四条学校预算编制小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议事机构,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组成,在校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预算编制活动。
第五条学校财务室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拟订学校预算草案,按有关制度对学校各项经费支出进行全过程监督与预算控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是预算管理执行机构,按职能提出预算需求,并根据批准的预算指标,具体负责预算的管理与执行。
第七条学校预算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第八条做好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同时分析上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实际情况与预算的对比,摸索收支规律,为本的预算编制打下基础;分析预算形势,充分了解和掌握预算事业发展计划及其资金供需情况,以便安排支出预算时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方法。学校预算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收入编制以上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根据预算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考虑预算的收入增减因素,实事求是地测算预算收入数额。预算编制要遵循稳健 1
性原则。对没有把握的收入不能列入预算,对预计发生的收入不能高估,防止收入不能实现时造成预算无法执行。
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根据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实际人数核定,其中公用经费以维持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为基础,合理安排。项目支出预算以改善办学条件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根据剩余财力,按“轻重缓急”原则安排。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支出项目,都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第十条学校预算草案经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第十一条学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学校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项目和科目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
第十二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直接影响到学校预算执行,确实需要调整的,须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由学校按规定程序向主管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第十三条学校决算是反映学校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预算终了,财务部门应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编制学校决算。决算数字要真实可靠、内容全面准确,并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对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育局负责解释。
宁 明 县 教 育 局
二○○九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按照《会计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教育系统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 则
(一)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节约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校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三)中小学财务管理体制: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办法。在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
二、资金管理
(一)预算管理
学校年初根据要求编制预算。预算编制要考虑到教育学年制的特殊性,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应当自求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二)收入管理
1.学校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事业收入严格遵守“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及时上缴财政专户,学校不准隐瞒、转移收入,不准将单位收入转移其他账户。学校要设置收入台帐。
2.学校收费坚持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校长是学校收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做好收费管理工作.凡违反规定收费,校长和有关人员将负有责任。
3.学校要加强票据的领、销、存管理。票据由会计人员登记管理,负责发出、回收、检查及定期办理核销手续。
4.学费、住宿费、代管费等收费必须开具浙江省财政部门监制统一的非税收入票据。
(三)支出管理
资金支出应当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支出标准,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1.严格资金使用审批手续,票据报销要有经办人、审核人和审批人,大宗物品采购还要有验收人,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2.学校对大宗设备的采购,要按照“合理、节约、有效、实用”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论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3.学校应该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严格按照《苍南县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苍财预〔2007〕83号)、《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苍财教〔2011〕11号)和《苍南县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备用金管理办法(试行)》,以及苍南县差旅费开支规定等有关标准执行。
4.学校专项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或挪作他用。
5.学校要严格控制工资、奖金、福利等支出管理,不准巧立名目乱发奖金、补贴或实物。
三、资产管理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参照《苍南县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备用金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二)加强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三)学校要做好物资保管工作,建立健全物资验收、进出库、保管及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每年至少清点一次,保证账实相符。
(四)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2.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仪器、课桌凳、办公桌椅等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3.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4.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校办产业、民办学校除外)一律不提折旧。5.学校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的资产类别和标准,制定各类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可用计算机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
6.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规定程序处理,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的资产处理要报教育局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四、会计档案和会计交接
(一)会计档案 学校应按照《会计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会计档案定期归集,整理立卷,统一编目,装订成册,确定专人妥善保管,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二)会计交接
财会人员、财产保管员调离岗位,应办理会计交接手续,未办理交接手续不得调动或离职。交接手续,应有监交人员负责监交并填写移交清册。学区管辖的义务学校由学区负责监交,直属单位和学校由教育局计财科负责监交。交接双方要在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五、财务监督和财务人员管理
(一)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政法规,维护财经纪律和执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的保证。
1.强化教育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继续开展财务收支常规审计检查和清产核资工作,净化财务管理环境。
2.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学校要定期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状况。3.对于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违规违纪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将对学校法人、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财务人员的管理
1.按有关回避的规定,学校主要领导的亲属不能担任本校的会计、出纳。2.财会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学校财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便更换。若要更换,必须征求教育局计财科意见,以保证教育系统财会人员有良好的素质。
3.财务人员职责: 出纳负责学校现金保管,对原始凭证、自制凭证、外来凭证按有关规定进行验证、报销;负责远程报账录入工作,网络审核,国库统一支付系统用款计划申请,直接(授权)支付录入等工作。
会计负责预决算、财务报表,奖金及补贴发放造册;负责远程报账票据送审,凭证制单、记账,国库统一支付系统用款计划审核、支付复核,票据送审等工作。
总务主任具体负责学校财务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报销凭证审核、财产管理等工作。
4.学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严格执行《会计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规范会计核算,认真履行职责。
5.县教育局将定期举办学校分管财务领导和财会人员的培训班,提高财务后勤管理水平。
六、其他
(一)有开办食堂的学校,应开设食堂专用账户,按规定实行独立核算,严禁公款私存。学校食堂旨在为师生服务,应做到保本经营。
(二)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三)工会经费主要用于开展教职工教育与活动方面,不得用于发放补贴,不得用于个人资金拆借等。
七、检查与评比
(一)学区财会人员负责对辖区内学校财务工作指导和监管,经常对学校财务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学校财务工作动态,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要真实反映财务工作情况,主动接受学区财务人员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规范财务工作行为。
(二)年终县教育局将开展学校财务后勤工作评先评优活动,表彰学校后勤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系统和个人,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后勤保障能力。
八、附则
(一)学校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报主管部门备案。
(二)本办法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和修订。(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财务管理的总体要求
1、要合理安排,正确制定预算内外资金收支计划。
2、每学年初,财会人员应及时向校长报告各项经费的收入情况,并配合校长做好预算内支出计划,做到统收统支,专款专用。
3、必须做到民主理财,不得单立账目,严禁公款私存,学校只能在指定的银行开立账号,不得私自找银行或储蓄所建账存款。
4、各学校财务要做到日清月结,做到民主理财。
5、做好年终决算,做好各项财产物资的清理、各种款项的清理。
三、各种报销管理
1、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应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并注明事理,依次由会计、校长签批后方可报销。
2、学校或个人向财务办理借款手续时,借款人应填写借条,并说明借款使用原因,校长审批后,财务人员才能给予借款。
3、票据都必须具有税务监制章的合法发票,必须具备发票的名称、填制发票的日期、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或专用章),大小写必须相符。其发票正面左下方须有经办人的签名、用途和日期,属于固定资产的,必须登记记入固定资产账(白条不能入帐)。
4、大型财产物资的申购、调配、报废等均由二合小学总务处办理。各学校负责保管、验收,履行领用手续。
5、差旅费报销,当事人应如实填明出差事由、地点、日期、出发和到达时间、票价。相关发票应贴在报销单背面,报单人签名,学校领导审批,会计审核后才能办理报销手续(一、出差补助:到仁怀市和其他乡镇每天15元,省45元、地30元、省外80元。
二、住宿费:到仁怀市和其他乡镇每人每天80元,省内和其他县市区每人每天180元,省外200元,原则上2人一个标间。报了食宿费的不在报补助费。
三、二合小学人员报销各种费时间限于当月28日前,二合小学派出学习的学校教师,该由二合小学报销的,回学校后1周内到二合小学办理完成报销手续,超期自负)。
6、学校支出必须有计划、有安排,学校财务人员要编制每月支出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四、学校票据及收费管理制度
1、学校每学期的收费标准由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学校严格执行上级的统一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
2、认真使用省财政统一监制的事业性收费的专用打印票据。
3、各校收取的作业本费应及时按规定缴存。
4、各学校和个人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搭车收费。
5、学校的收据和发票,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和法定依据,学生票据和事业性发票均由总务购买,学校财务人员向总务领用,用多少领多少,用完要及时上缴财政。如果开错,此发票三联填上“报废”字样,作为报费处理。
5、学校各种代办费实行专款专用,多还少补原则,不挤用、占用、挪用、截留,并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
五、采购管理制度
1、该政府采购的坚持政府统一采购原则(5000元以上必须先办控购手续然后在按控购手续办理的项目进行采购)。
2、凡属于政府采购的,重大采购项目由校领导班子成员集中讨论研究决定采购方式,并严格按照校务公开的要求规范采购手续(需3人以上办理)。
3、小项目的采购,由部门提出申请,向学校申报,校长审批后方能采购(1000元以下)。
4、购回的设备或物品必须履行完善验收、领用等手续。
5、学校购物发票报销时需附有验收所购设备和物品的清单和签字证明(购物人和验收人不能相同)。
六、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一)人员经费管理
1、严格按照年初预算的和国家规定应补发增加的按时足额发放在职、退休教师工资和各种津贴、遗属补助生活费。
2、决不拖欠、挤占教师工资和其他补助。
(二)公用经费管理
1、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由二合小学总预算到各学校,并由学校按照2013年二上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按月合理编制计划到二合小学报支(第一月不报帐,二合小学不支第二月的,要借第二月公用经费时还需在借据下面附用款计划,此计划一式二份)。
2、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大型的维修和学校建设,不能用于教师伙食补助、补课补助和变相发放代课金,只能用于学校的办公费、业务费和添置学生公用的用品和器材。
3、各校收到的现金必须由报账员统一管理,其他领导和个人不得公款私进。
4、坚决不允许用公用经费大吃大喝,学校要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总额5%以内)。
5、学校要合理计划用公用经费安排学生的饮水、防暑取暖设备、预防传染病等费用。
七、账务、财产管理制度
1、二合小学所辖学校的账务由二合小学统一管理。
2、各学校实行报账制,每月24至28日到二合小学报账(报账时需带现金日记账、票据、报表、与学校的结账单);其中,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每两个月报一次账。
3、各校财产物资要明确专人管理,造册登记商品物资的购进签收和领用记录。
4、学校固定资产明确专人管理,每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中途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清理,以免造成学校固定资产流失。
八、加强各项制度的监督落实
1、在采购中,操作人员认真抓四个环节:①合理选择供货单位;②确定采购方式;③确定采购价格;④签订采购合同并加强合同的管理。
2、在资金结算管理制度中,操作人员须按照制度程序办事,由经办人签字,会计审核、领导签批后方可办理转帐结算手续。
3、通过财务制度的实施,做到职责分明,手续严密,有凭有据,有章可循,财务人员相互监督与管理,确保管理制度规范与完善,使管理不流于形式。
4、自觉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加强学校财务人员的法规学习财会人员必须严格执法,自觉执行财经纪律,做好财务核算,做到账物相符,帐帐相符。
学校财务管理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认真执行财务法规制度,坚持依法办事。因此,学校坚持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经常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使财务人员遵守财务制度,履行职责,接受监督,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
第四篇: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工会 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会:
《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已经省教育厅与省教育工会第十次联席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工会 2014年5月23日
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教育部第32号令)等法律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公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
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代会制度,尊重和支持教代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活动,自觉接受教代会民主评议和监督,认真落实教代会决议。
第四条
教代会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认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教代会和教代会代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家、学校、集体和教职工的利益关系。
第六条
教代会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教代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二章 教代会职权
第七条
教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听取学校工作、财务工作、校务公开工作、教代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
(五)审议学校上一届(次)教代会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六)按照有关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
(七)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八)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及学校与学校工会商定的其他事项。
教代会的意见和建议,以会议决议的方式做出。
第三章 教代会代表
第八条
凡与学校签订聘任聘用合同、建立聘任聘用关系的教职工,均可当选为教代会代表。
第九条
教代会代表的条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民主管理意识,并积极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人师表;热心为教职工说话办事,作风正派,处事公道;在教职工中有较高的威信。
第十条
教代会代表要体现代表性和群众性。其中一线专任教师(不含中层正职及以上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应占代表总数的70%以上。要保证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和女教师代表。民族地区的学校和民族学校,少数民族代表应当占有一定比例。
第十一条
教代会代表的产生要充分发扬民主。可以由全体教职工大会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也可以年级组(或教研组、工会小组)为单位,按分配的名额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学校党政工团主要领导一般应是教代会代表人选,选举时将他们的名额分到有关选举单位,参加选举。代表须获得应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的同意票才能当选。
按选举单位建立教职工代表组,民主选举组长。组长实行常任制。
第十二条
由教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选举结果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有效后,张榜公示一周。经公示无异议,发给代表证。
第十三条
教代会代表实行任期制,任期3年,到期换届改选,可以连选连任。
教代会代表接受选举单位教职工的监督。必要时选举单位可以按照规定程序罢免、更换或补选本单位的代表。罢免、更换或补选代表,须获得原选举单位应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的同意。
第十四条
教代会根据需要可设立列席代表或特邀代表。列席或特邀代表由教代会筹备组提名,经学校党政工联席会议协商产生,但总数不宜超过正式代表的十分之一。
第十五条
教代会代表享有以下权利:
(一)在教代会上享有知情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审议权和表决权;
(二)在教代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参加大会各项议题的讨论、审议;
(三)提出提案并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询问和监督;
(四)就学校工作向学校领导和学校有关机构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参加与代表履职相关的培训等活动。因履职活动而占用工作时间,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有待遇。因履行职责受到压制、阻挠或者打击报复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和控告。
第十六条
教代会代表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努力学习并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增强全局意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二)积极参加教代会的活动,认真宣传、贯彻教代会的决议,完成教代会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密切联系群众,如实反映教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热心为教职工服务,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协助党政做好教职工工作;
(四)及时向本选举单位的教职工通报参加教代会活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受评议监督;
(五)模范地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好本职工作,在推进学校改革、促进学校发展、维护校园稳定中起表率作用。
第四章 教代会组织制度
第十七条
教职工人数80人以上的学校,应当建立教代会制度。其中200人以下的学校,代表比例为全体教职工总数的50%以上;200人以上的学校,代表比例不低于40%;400人以上的乡镇学校教代会,代表比例不低于30%。
80人以下的学校,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的性质、职权、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与教代会制度相同。
第十八条
教代会设大会主席团,主席团应由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和教职工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应占多数。主席团成员经筹备会提名,提交预备会议通过。大会主席团的主要职责:主持开好大会,领导组织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听取和综合各代表组对各项议题的讨论和审议意见;研究需要提交大会讨论、通过和决定的事项;起草大会决议;主持大会期间的选举、表决等事项;处理与大会有关的其他重要问题。
第十九条
教代会每3年为一届,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为有效。闭会期间如遇有重大事项,经学校党政工领导研究或三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开代表会议。
教代会的选举和表决,须经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教代会履行审议通过权和审议表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决议,应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
第二十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应当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职工的普遍要求,由学校党政工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并提请教代会表决通过。
凡属审议建议类的文件应当在教代会召开一周前发给代表;属审议通过类的文件应当事先发给代表。
第二十一条
教代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工作小组。专门工作小组的人选,一般在教代会代表中产生,由教代会筹备组提出人选,经主席团审议,提交大会通过。
专门工作小组对教代会负责,闭会期间在工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十二条
乡镇建立教育工会的,应建立乡镇学校教代会,乡镇所属中小学分别建立二级教代会。集团化办学的单位,可按不同性质的组成单位分别建立教代会。
第五章 教代会与党组织、行政、工会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是学校党组织、行政和工会的共同责任。教代会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按规定程序行使职权,支持校长依法行使管理职权。
第二十四条
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教代会工作的领导。保障教代会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定期研究教代会工作,协调、解决教代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教职工参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十五条
学校行政要支持教代会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学校工作,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教代会作出的决定、决议,责成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教代会提案,自觉接受教代会的监督;为召开教代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时间安排,为学校民主管理创设良好环境。
第二十六条
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做好下列工作:
(一)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做好教代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组织选举或增补教职工代表,征集和整理提案,提出会议议程、方案和主席团建议人选,做好教代会文件资料立卷归档工作;
(二)负责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传达贯彻大会精神,组织代表督查大会决议和提案的落实,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开展活动;
(三)组织教代会代表的培训,接受和处理教代会代表的意见、建议和申诉;
(四)就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向学校党政汇报、沟通;
(五)完成教代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二十七条
学校行政要支持和保障学校工会完成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全面听取教代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吸收采纳;不能吸收采纳的,应当做出说明。
第二十八条
学校召开教代会要建立健全向上级工会预报告制度。学校教代会建设要接受上级工会的指导。
第六章 教代会提案工作
第二十九条
教代会建立健全提案征集、办理制度。
第三十条
提案征集表由提案工作小组在教代会筹备工作开始时印发给教代会代表,并告示提案征集的起讫时间。
提案一般应由2人(含2人)以上提出,也可以代表小组名义集体提出。提案内容应围绕教代会中心议题和教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每个提案应包括案名、案由、解决措施及建议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
提案工作小组负责提案收集、整理、审核、受理工作。
受理条件:是否属于本校和教代会的职权范围,有没有实施价值和实施可能;是否正确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和提案要求。
符合受理条件的提案经校长签署意见后交承办部门。承办部门应定人、定时,认真处理,做到条条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对没有受理的提案,提案工作小组应向提案人说明原因。
第三十二条
提案承办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将提案处理意见或落实情况反馈给提案人。提案工作小组应在下次教代会上对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做出专题报告。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中小学教代会实施办法。学校应当根据规定以及实施办法,制定学校教代会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工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2007年9月5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省教育工会联合下发的《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同时废止。
第五篇:湖北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
湖北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作用,办好社会主义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和基本制度。各中小学校必须建立和健全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第三条 教代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正确处理国家、学校和教职工三者关系,在学校党委(总支、支部)领导下依照法律、律规和政策行使职权。
第四条 教代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二章职权
第五条 教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学校岗位责任制方案、工资调整实施方案、勤工俭学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和其它重要规章制度。
三、审定教职工福利费管理使用办法、创收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及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和其它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并作出决议。
四、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对工作卓有成绩的干部,可以建议给以奖励,包括晋级、提职;对不称职的干部可以建议免职或降职;对工作不负责任或犯有重大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可以建议给予处分,直到撤职。
五、教代会根据干部任免机关的部署或经干部任免机关同意,可以民主推荐校长人选和民主选举校长,按干部任免权限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条 教代会应支持校长行使职权,维护行政系统指挥权威;校长应尊重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执行教代会决议和决定,落实教代会提案并接受教代会的检查和监督。
第三章教职工代表
第七条教代会的代表,以年级组(或教研组)、处、室、厂(场)为单位,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并组成代表组。教职工代表与教职工比例视教代会规模而定,一般为一比四左右(其中教师代表不得少于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
第八条 教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三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
教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教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教职工有权监督或依照民主程序撤换本单位教职工代表。
第九条 根据需要,教代会可以确定若干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
第十条 教职工代表的仅利:
一、教职工代表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有权参与处理在教职工群众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参加学校决策和各项议题的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有权评议学校的工作和行政领导人员,有权对学校各部门工作和负责人提出批评建议。
四、有权参加教代会及其工作机构,有权对学校执行教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五、因参加教代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
六、教职工代表因行使正当民主权利而遭到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有权向上级工会及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上级工会和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 教职工代表的义务。
一、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参加民主管理的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二、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
三、密切联系群众,代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如实反映教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教代会决议。
四、按时参加教代会活动,认真做好教代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第四章组织制度
第十二条 各中小学根据教职工人数的多少决定建立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与教代会制度其性质职权等相同。
第十三条 教代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应有教师、职工、管理人员和学校党政工领导干部的代表,其中教师应超过半数。
第十四条 教代会每三年为一届,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教职工代表出席。遇有重要事项,经校长、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教职工代表提议,学校党委(总支、支部)同意,可提前开会或召开临时会议。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开会,应说明情况,取得半数以上教职工代表的同意。
教代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过全体教职工代表过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第十五条 教代会应针对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确定议题。
第十六条 教代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未经教代会同意不得修改。
第十七条 教代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小组。各专门小组的人选,一般在教职工代表中产生,也可以适当聘请非教职工代表中熟悉业务的人员参加。专门小组的人选必须经教代会通过。
各专门小组对教代会负责,其主要工作是:
1、审议提交教代会的有关议案;
2、负责处理有关本组工作范围内的问题;
3、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教代会的决议和提案的处理。
第十八条 教代会闭幕期间,需要临时解决的重要问题,由学校工会委员会研究处理,必要时可召集教职工代表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邀请学校和其它有关人员参加,协商处理,并向下一次教代会报告予以确认。
第五章乡(镇)学校的民主管理
第十九条 乡(镇)学校一般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乡(镇)党委领导下的教代会制度。乡(镇)教代会除行使本条例条五条规定的职权外,还行使以下职权:
1、讨论审议乡(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学校建设、基础教育管理的具体政策、制度、计划。
2、参与研究教育费附加、集资办学费的使用,捐资助学金的分配分案,教师待遇的改善,民办教师报酬的落实方案等。
3、调节地方和学校、学校与学校的关系,听取社会对学校的意见。
第二十条 乡(镇)教代会以教师为主体,吸收乡(镇)村干部、乡(镇)直属单位负责人作为特邀代表列席会议,并以学校或几校联合组成代表组。
乡(镇)教代会的主席团成员应有教师、乡(镇)教育组长、工会主席、学校和乡(镇)党政工领导干部,其中教师代表应超过半数。
第二十一条 乡(镇)教代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根据教代会的议题,一般由主管教育的乡(镇)长向教代会作工作报告,经代表审议后,可通过相应的决议和决定。
第二十二条 中学和中心小学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也可以由乡(镇)教代会的校代表组主持,对本校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乡村小学的民主管理在本校工会组长、教职工代表的主持下开展活动。
第六章工会与教代会
第二十三条 学校工会委员会和乡(镇)教育工会委员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主持教代会的日常工作:
一、提出教代会议题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代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二、组织教职工选举教代会代表。
三、主持教职工代表组组长、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
四、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向教代会提出建议。检查督促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落实教代会决议。
五、向教职工进行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组织教职工代表学习政治、业务和管理知识,提高教职工代表的素质。
六、接受和处理教职工代表的申诉和建议,维护教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
七、组织学校民主管理的其它工作。
第二十四条 上级工会有指导、支持和维护教代会正确行使其合法权益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类中小学校,其基本精神也适用于保育院、幼儿园。第二十六条 各市、县(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按照本条例的精神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中国教育工会湖北省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