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
篇一:联系的观点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大角度题目——联系观点(6点),从大角度先入手,遵循 三步走原则。
例1:此题注意:①联系的普遍性——通用答案,先写;②多样性运用的第一种情况。(12分)循环经济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意义。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农村沼气,将人与畜禽粪便、农业的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农业废弃物、沼气、新能源、可代替化肥和农药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4分)②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对农业的废弃物,我们既要看到其有害方面,也要看到其有益方面,才能变废为宝,使资③系统优化法要求我们把握系统内部有序性、结构性,从而达到功能最优化。
循环经济中的各个要素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4分)例
2、此题注意:①联系的普遍性——通用、先写;②客观性方法论有2个—第一种运用情况;
③多样性运用的第二种情况
(2009·广东单科·40(1)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是有条件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例
3、此题注意:①联系的普遍性——通用答案、先写;②多样性运用的第一种情况—变了; ③客观性方法论有2个——第二种运用情况——建立新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3分)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有条件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循环经济所倡导的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了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3分)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分)
例
4、此题注意:①联系普遍性——通用答案,先写。
②每一点范围应由大到小写,如答案第2点,但仍为三步走。
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答案: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体现。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应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二)小角度题目——理论注意细化,分别结合材料。但仍然是三步走。例:
1、考点: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角度:
此题注意:普遍联系仍为通用答案。答案应大到小写
(14分)材料一 党中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决定2010年投资4万亿元用以拉动经济增长,新增中央投资的方向可以简称为“6+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同时要加快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国家发改委提出以“天”为单位,争分夺秒,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这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答案: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先概括写)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不得半点马虎。(2)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总说)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它服从、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特别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分论)
例
2、考点:系统优化的知识(4点):是什么题型——三步走 此题注意:①答案由大范围到小范围写;②材料结合有时需要自己结合理论材料整理 山东省的“十一五规划(草案)”显示,在未来五年间,山东将把全省的区域布局规划为“一群一圈一带”,这也被众多代表们誉为“最大亮点”。“一群”———东部“半岛城市群”,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一圈”———中部“济南都市圈”带动辐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使其成为山东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带”———南部“鲁南城市带”,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五市建成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 答案:
山东省在区域规划布局中,从山东的整体发展着眼,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总说)具体表现在:
(1)系统具有整体性,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山东省统筹安排,把全省的区域布局规划为“一群一圈一带”,形成山东发展的整体格局;“一群”、“一圈”、“一带”也突出了自身的整体性。
(2)系统具有有序性,要求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山东确定了“一群”、“一圈”、“一带”的中心城市,突出发展特色,相互之间互为依托,遵循了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一群一圈一带”形成有序、合理的结构,使山东发展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
例
3、考点:“系统优化的知识(4点);怎么办题型——三步走原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结合材料,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几条建议 答案: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具有整体性,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从整体出发制订规划和措施。
②系统具有有序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地区各行业要按照统一部署循序开展工作。
③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各地区都要依靠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和整合,最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树立全国一盘棋,将各地区、各行业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但最多不得超过9分。)篇二:高考政治联系的观点 联系观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三个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材料
2.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材料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形式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率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材料
b.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材料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材料:
b.注意遵循事物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材料(侧重于顺序)
c.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材料(侧重于结果。事物总是朝好的方向发展)
d.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材料篇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同步练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同步练习
1.北京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2013年底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0%,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意识之内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2.有报道说马航阴影或导致马来西亚旅游损失超40亿元,自从马航出事以来,从各项旅数据显示,都不容乐观。显然马来西亚会成为第一个受影响的国家。即使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会在人们的旅行心态上造成巨大冲击,尤其对于这次牵动人心的飞机事故事件。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8月8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发布。《意见》还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完善东北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对此,以下认识错误的是:()a.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c.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d.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4.2013年7月18日,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后,杭州湾产业带内的绍兴与嘉兴、杭州、宁波等城市可实现一小时到达,进一步缩短了和上海之间的车程。材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③整体统率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④任何事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着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读下列漫画《高兴早了》(作者:程世碧),该漫画启示我们()6.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关系。基于下图所示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当()
7.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l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优越性 ②人能够改变规律服务于自己的需要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进世界的转变 d.能力卓越就能实现个人价值
11.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主要是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2.漫画(别在妈妈后面看“输”)启示我们,这位妈妈()13.2014年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善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能激发落实的合力,做到抓铁有痕、善作善成。上述公车改革的要求表明()
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解决事物的矛盾
c.要立足整体,学会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d.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14.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森林、海洋、草原、农田、城市等不同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由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2l世纪生态系统遭受日益严重破坏,生物圈的生态平衡面临着被打破的危险,人类生存环境愈加恶化。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10分)1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2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故a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项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项说法错误。北京市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故答案选b。考点:联系的普遍性 2.c 【解析】
试题分析:自从马航出事以来,从各项数据显示,都不容乐观,显然马来西亚会成为第一个受影响的国家。即使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会在人们的旅行心态上造成巨大冲击,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故选项c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题肢④说法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答案选c。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 3.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大桥建成,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同时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故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故排除。④选项观点错误,并不是任何事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系统优化 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漫画的图像尤其是标题《高兴早了》可知,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转移,故题肢①正确;同时启示我们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故题肢③正确;题肢②与题意无关;题肢④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联系的多样性 6.b 【解析】 试题分析:随着经济的增长,失业率降低,失业者减少,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把握二者联系,实现经济发展与失业减少的统一,b正确;经济要增长,而失业要减少,a二者协调增长说法错误;cd与图示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了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启示人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故①项中“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入选;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②项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相关知识。8.d 【解析】
试题分析:在企业内部,采用科学管理,从整体着眼安排企业的布局,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说明了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③④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够改变规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②错误,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9.a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是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才能正确认识事物,不是偶然联系,④本身说法错误。该题选a。考点:本题考查联系是多样的客观的。10.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故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产品设计和制造每个环节都追求完美无瑕,与唯心主义无关,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产品改变世界,强调系统优化,而不是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进世界转变,故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能力卓越不一定就能实现个人价值,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系统优化 11.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说明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整体,并没有强调局部,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关键部分,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2.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的妈妈观点是主观臆造的联系,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而不是联系的普遍性,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妈妈的观点是主观臆造,而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妈妈的观点并没有涉及联系的多样性,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观点并没有强调联系发生的条件,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善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落实的合力”,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实现最优目标,启示我们要坚持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部分构成整体的结构影响整体的功能,故a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是不科学的,不能入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但b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是不科学的,故不能入选;d项中“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坚持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的相关知识。
14.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们必须在经济活动中正确对待生物圈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分)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必须从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中把握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联系,不能肆意破坏生态系统。(2分)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只看到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而忽视其中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人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经济活动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4分)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正确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努力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2分)【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的观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材料中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需要根据材料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加以概括,并对应措施提出体现的联系观道理。要正确看待生物圈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要把握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联系,体现了联系是客观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5.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国家治理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4分)②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深化中国改革,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4分)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深化中国改革,要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以获得1+1+1>3的理想效果。(4分)【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审题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等原理。试题类型为“措施类”试题,侧重于回答哲学“方法论”,然后分析解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信息,选择和调用恰当的哲学原理。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以获得1+1+1>3的理想效果。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二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4
运用马哲观点分析4.20雅安地震新闻报道
10新闻1班
李红梅
1226S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我们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作用,且对我们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对新闻报道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哲学观点去看4.20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对我们学习运用马哲观点处理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唯心的去否定它的存在,必须去正视它,这就要求我们要求我们新闻报道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对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主观性的编造。4.20地震发生后,各媒体迅速奔赴灾区现场,通过自己所见所闻给大家报道地震灾情最真实的情况,反映最需要的支援,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的报道,例如地震发生后,在出现救灾车辆掉河后第二天,便出现救灾车辆再次出事的假新闻,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自然地发展也是有其规律可循,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处理事情,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4.20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指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并且指出地震后将发生余震和其它地质灾害,以及引发下雨和疫情等,这使得人们在这些事情即将发生之前就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外部的群众也根据这样的规律给予了灾区相关需要的支持。
马克思哲学中认识论指出认识要与实践相统一,在对客观事实有所认识之后,就要做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这个原理,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4.20地震发生后,人们认识到救灾的复杂性,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应对,进行了各种方案。而在媒体在了解到通往灾区的交通拥堵时,就积极的进行报道,呼吁民众车辆绕道而行,给救灾留出宝贵的生命通道。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矛盾关系的,而这种矛盾有时候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合理的安排行动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对我们处理事情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时要敏锐的发现矛盾,并正视矛盾的存在,正确的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4.20地震后,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无容置疑的是对生命的抢救,因此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主要围绕着寻找生命、抢救生命而进行,引导人们的关注点落在这上面,对救援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4.20地震新闻报道中马哲观点的体现和运用还很多,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观点对我们新闻报道的重要指导和深刻影响。因此,在我们日常报道和日常生活中,多科学的运用马哲思想,将会更好的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坚持联系观点教案
坚持联系的观点
导入新课:同志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界是运动的,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新的问题,世是联系还是孤立的。上课前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想一想,两个互不认识的人要相互认识,中间要经过几个有直接关系的人?
讲评:也许大家都会有自已的结果,以我和杜小康为例,我是经过同学介绍来报考消防,这里经过一个人,然后通过总队尤干事通知考核与报到,这里经过第二个人,然后经过当时学员队张队长在会上介绍认识的杜小康,总共经过三个人。由此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很远,但放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网里面,人的联系是很密切的。以下例子更能说明人类社会联系的密切性。
在美国,有个心理学家,他把一封写有一个著名股票经纪人名字的信随机发给全国各地的一些居民,并让这些居民把信转交给他们认为最接近这名股票经纪的朋友,然后让这些朋友再转交给他们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的朋友,最终大部分信件都能送到这名股票经纪手中,这封信平均经手转交6.2次,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这个理论说明了人类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我们再来看,“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说明了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而从近年来的环境问题来看,我们人与自然界同样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请翻开教材19页,找到联系的定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里大家要注意,联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也存在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例如在我们人体,肝功能不好,会导致眼睛浑浊。由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统一整体。
从联系的定义来看,联系有四大特性,第一,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二,联系具有客观性,第三,联系具有条件性,第四,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下面我们一起探讨联系的其他三大特性。
首先来看联系的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在人类产生之前,事物间就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会因为人类的意志而转变。例如物体的胀冷缩,水的受热沸腾,这些联系都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根本的改变。联系的客观性的道理可谓浅而易见,但生活中往往有人利用联系的普遍性而不顾客观性,强词夺理,巧嘴狡辩,下面请看一段视频。相信大家都不会认同男主角说的话,他的话就是放大了联系的普遍性而不顾联系的客观性。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例如,选号一定要选“8”而不能选“4”,“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等等,我们来归纳一下,这些现旬都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上述所谓的“联系”共同点在于,第一,不是事物本人所固有的;第二,是人为主观虚构、臆造的,而且是虚假的,根本不存在的。由此我们应该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请大家在教材20页找到坚持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第一,是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第二,反对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提问: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人类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讲评:刚才同志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在事物的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大有作为,关键是要看到联系的第二个特性:条件性。今年六月,我们都在这里收看了“神九”返舰,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一朝实现。下面我们通过回顾中国的航天事业来探讨联系的条件性。
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如嫦娥奔月、敦煌飞天等美丽的传说,但这些都仅仅是梦想而已,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办法飞出地面,和地球以外的空间建立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步有了自主研发的人造卫星,也实现了无人飞船升空,但还未实现天人对接。进入21世纪,从03年杨利伟作为我国首位航天员搭载神舟五号飞船抵达太空,到今天刘洋作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与景海鹏、刘旺成功实现了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来看,古代飞天梦想不能实现,是因为不具备现实条件,而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断为载人航天创造条件,到后来,条件成熟了,飞天的梦想也就成为的现实。这说明,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抓住了事物的条件性,人们就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在这里,我们要突出强调,抓住事物的条件性,要懂得趋利避害,建立有利条件,消除不利条件,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的联系。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事物都会存在多种多样的联系,下面我们继续通过“神九”飞天来了解一下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包括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眼前联系和长远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下面我们将左边具体的联系与右边相对应的联系形式连起来。
看来同志们都能够区分事物联系的形式,既然联系具有多样性,那么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全面分析和具体把握事物存联系,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同志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下面我们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第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二,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第三,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第四,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全面分析和具体把握事物存联系,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下面通过几个练习来巩固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它是主观的。”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他称之为混沌学。
第四篇:从联系的观点分析中国环境污染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8亿吨,处理率仅为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一、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联系有以下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于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都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变化。
有害气体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鸣笛工地施工等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等导致了海洋污染。导致噪声污染,污水过度排放导致水污染;污水、农药和酸雨等导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都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烟尘、粉尘排放现状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这些因素等导致了大气污染加重。事物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体现了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在农业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工业污染,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水域有一定自净能力,但污染物过多,水质逐步恶化,最终导致水体污染。污水直接排入到一定程度导致水体污染体现直接、偶然和外部联系;水体自身自净能力不足,污水过多排放导致水体恶化。水体污染体现了间接的内部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三、方法论意义:
1.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联系出发。
绿色植物能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1hm2(公顷)柳杉林每个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榉林一年中阻滞和吸附的粉尘达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厂矿周围,种植一定宽度的林木,可以减轻放射性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第三,许多绿色植物如悬铃木、橙、圆柏等,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我们可以利用绿色植物这一特性,植树造林,净化空气,减轻大气污染程度,保护生态环境。2.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联系、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从降低声源方面降噪、利用声障降噪、利用吸声原理降噪;因地制宜,通过以下途径水源水保护;自来水厂工艺设备改造;管道分质供水和家庭管网终端水质净化等来实现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从整体出发,广泛植树造林,建设绿化带,降低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
3.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给大自然少加些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把“防”放在首位)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绝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减轻环境污染。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矛盾观点联系
《生活与哲学》矛盾的观点测试题
提示:
1、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客观性,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2、矛盾分析法是指: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练习题:
1、一些地方以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压制群众上访。这种做法从哲学上讲()
A.是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的做法
B.违背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违背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D.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道理
2、美国前总统林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任何矛盾都有主次方面
B.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C.分清主次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D.人生就是成功与失败的总和
3、当今的一种时尚,是把战争艺术应用于商业、行政管理和社会交往等领域,这本是科学艺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有些兵法原则并不能在非战争领域应用,比如“兵不厌诈”,用之于战争是无可厚非的,而用之于商业和社会交往则是不道德的。这说明:()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颠倒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实践中是错误的 D.颠倒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会遭致失败的结果
4、我们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流态度。中国文化年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法兰西的。这种文化交流态度表明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D.矛盾的普遍性始终决定着矛盾特殊性
5、广东省政府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 事日程。上述材料体现了:()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C.分析问题应坚持联系的观点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据此回答6—7题。
6、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7、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A、声东击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
8、掌握系统优化的观点要求我们()A、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生活与哲学》矛盾的观点测试题
参考答案
1—5 A B B A B 6—10 A B B D A 11.(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1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2分)(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分)(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分)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