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

时间:2019-05-15 02:2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

第一篇: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

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

(一)评估和观察要素:

1.评估患儿年龄、意识及配合程度。2.评估双侧股静脉搏动情况。3.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二)操作要素点

1.协助患儿大小便或更换尿布。2.暴露穿刺部位,用尿布遮盖会阴肛门。

3.患儿取仰卧位,用小枕垫高穿刺侧腹股沟,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角,下肢弯曲90°角呈蛙状。

4.消毒穿刺处及皮肤操作者左手示指触摸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处垂直刺入,然后缓慢上提针头,边上提边回抽,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血液。

5.抽血后拔出针头,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穿刺用敷贴压迫5分钟。

(三)指导要点:

1.告之家长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2.穿刺侧肢体勿剧烈活动,以免出血。(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避免同侧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患儿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内出血。

3.如抽出鲜红血液,提示刺入动脉,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分钟以上,直至无出血。

4.固定患儿肢体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造成损伤。

第二篇: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血管选择、进针角度和深度、持针手法、穿刺速度和力度、妥善的固定、穿刺失败原因的护理进展,着重强调血管的选择、妥善的固定和穿刺失败的原因。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输液;穿刺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74-02

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患者由于多次穿刺,血管情况不好等原因,造成穿刺成功率降低。因此,护士要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掌握穿刺技巧,使患者减轻痛苦,给护理工作带来便捷。现就这些方面作一综述。

1.1血管选择

选择血管时宜选择直而易于固定部位的血管,刘金荣等【1】认为,2岁以内小儿首选额静脉,次选颞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因为额部血管浅、易见,有利于静脉穿刺固定。2岁以上可选择手、足背静脉,其次可选择大隐静脉。

1.2进针角度、深度和持针手法

进针角度应视穿刺部位,静脉深浅、粗细及滑动度与否而定。【2】研究表明,35°~40°进针,具有穿刺后回血速度快、成功率高、损伤程度轻的优点,有推广价值。小儿头皮静脉较表浅,分支多,穿刺时针头与头皮呈15°~20°,见回血再沿血管走向在皮肤下缓慢浅行0.5 cm~1.0 cm,进针过深易穿破血管。对于细小血管的穿刺,挑起皮肤再潜入血管法的成功率高。

1.3穿刺速度和力度

当穿刺针穿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而快,而穿刺血管壁时用力要稳而小,速度要慢【3】。有研究表明:不同部位耗时不同,前臂、足背、头部静脉进针时间与手腕、手背静脉相比要长,足背和头部静脉穿刺时间更长,提示足背和头部浅静脉穿刺是应放慢速度缓慢进针。

1.4妥善的固定

1.4.1穿刺点的固定

输液针头及导管的固定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王云燕等【4】根据力学、美学原理提出采用一侧滚动法固定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以输液帖代替胶布时应遵循无张力粘贴原则,敷料中央始终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压整片敷料,使之与皮肤妥帖,此法可避免一侧滚动法固定所造成的胶带粘贴部位皮肤的张力性损伤。

1.4.2穿刺肢端的固定

小夹板固定已被广泛应用于关节部位静脉输液时,而外周静脉穿刺最常选用手背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因担心针头滑脱,常使腕关节、指关节处于紧张、强直状态,此时,将柔软的毛巾或圆筒状餐巾纸垫于患者的腕部或握于掌心,可显著提高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

1.4.3头皮针针管固定

固定时可增加一条胶布将输液管远端固定于耳郭上,避免受到牵拉[5]。将头皮针塑料管绕过针柄往患儿左侧固定顺应了头皮针管包装时形状,患儿较舒适。在临床上使用的垫式固定法,不会改变针头穿刺时的方向和角度,“V”形胶布保持针头稳定,环绕头围的胶布固定输液管,三者共同作用能有效防止针头滑出血管而引起的输液渗漏,从而提高输液成功率。

1.5穿刺失败原因

1.5.1判断失误

穿刺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有回血,但临床上在为脱水、持续高热以及血管极细的小儿穿刺时,常见到针头已进入血管而不能即刻出现回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6]。林丽云等[7]针对小儿血管细不易见到回血,利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回抽的方法则较易于见到回血。韩永菊[8]利用力学原理采用输液瓶置于低位,增加调节器至针头的距离的方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回血速度明显快而易见,减少了退针时才见回血的现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1.5.2液体渗出、针头堵塞

针头多次穿刺静脉后,针头斜面被组织碎片堵塞而无法见到回血。干海英[9]通过对两种输液速度调节方法的对比探讨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自上而下调节滴数的方法可减少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

1.5.3其他因素

患儿静脉因素,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心理压力大、护患关系紧张等均可造成穿刺失败。韩其领等[10]调查发现,穿刺失败还与小儿年龄、穿刺部位、小儿烦躁不安及家属因素有关。

1.5.4低瓶穿刺法

有研究发现,将排好气的输液瓶放在与穿刺台平行的治疗车上,待穿刺成功后打开调节器,并立即将输液瓶提高至80 cm以上的输液架上的低瓶穿刺法应用时能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金荣,白秀珍.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8,24(3):263.[2]宋晓波,杨宁江,岳建,等.大角度静脉穿刺的临床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07-408.[3]杨兰芳.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J].职业与健康,2001,17(6):144145.[4]王云燕,余红艳.减少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71-73.[5]张爱芳.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改良固定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96.[6]杨兰芳.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J].职业与健康,2001,17(6):144145.[7]林丽云,游小琴.介绍一种小儿静脉输液新方法[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28.[8]韩永菊.力学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78179.[9]干海英.两种输液速度调节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渗出的影响[J].江西医药,2007,42(4):370372.[10]]韩其领,曹丽.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5,7(9):9091.

第三篇: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质量,稳、准、好、轻、快地把治疗用药输入到患者体内是护理操作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广大护理人员的努力,护理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就近几年来在国内刊物发表的静脉输液的穿刺方法总结如下。

肢体垂吊法

高山英等[1]将随机分组的B组普通患者(年龄>12岁)2000例次为观察对象,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法一,即取上肢并使其垂吊至床沿下握拳,肢体与床沿成<30°角,约1~3min后,见肢体远端表浅小静脉充盈。轻轻摩擦手背皮肤1min,常规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30°角正面或旁侧进针刺入血管,见有回血时再沿血管前行约0.1~0.2cm。在操作过程中一般不用止血带,其他操作步骤同常规输液法。选择周围静脉充盈不良的静脉输液患者(年龄>12岁)400例次,随机分为C、D两组,D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法二,即在肢体垂吊3~5min后,选择血管,系上止血带,其余操作步骤与改良法一相同。A、C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结果:A、B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明显差异(P>0.05)。C、D两组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中则有明显差异(P<0.05)。认为在外周静脉充盈不良的血管,用肢体垂吊法二更有利于静脉穿刺的成功。

改进静脉输液操作程序法

韩艳萍等[2]选择360例内科普通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操作程序法,实验组采用新法,即:扎止血带—选择血管—松开止血带—准备胶布—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挂液体排气—穿刺。两组所选用患者一致,先用常规方法进行静脉输液,次日由同一护理人员用新法对同一人群患者行静脉输液,操作者均从事临床护理工作6~13年。实验采用双盲法,患者自身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药物丢失量减少36.8%,避免了输液过程中的污染。

手背部非握拳法

胡立菊等[3]选择200例健康状况近似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先选择穿刺血管,然后扎止血带,嘱患者手部放松、手腕下弯后,再用左手握其并拢的五指,使手背部皮肤绷紧形成自然斜面,在血管上方找一合适部位,常规消毒后,针头与皮肤成15°~30°角沿血管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常规固定。对照组也取平卧位,穿刺时则握拳按传统方法操作。结果:观察组中,感觉只有微痛的78%,痛感明显的12%,一针见血95%,穿刺失败5%;对照组中,微痛62%,痛感明显38%,一针见血84%,穿刺失败16%。许日香等[4]用新法:让输液者松拳,在穿刺部位上方6cm处扎止血带,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小指放在患者手指背面,其余三指放在患者手指掌面,使患者手指与手背成弧状;右手持针,在静脉上方与皮肤成20°~30°角进针。通过对168例的观察,与传统常规法比较,在一次成功率和减少疼痛方面有显著意义,新法能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疼痛。

握手法

李金娥[5]等认为在穿刺时改变患者的传统握拳方法,穿刺者用左手紧握患者的手(掌指关节以下),并向指端与掌心面拉近,这样手背静脉的穿刺点在横向的最高点,能有效地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且易固定,此法适用于各种患者,尤其是静脉较细和肥胖型的患者。赵庆英[6]等则在穿刺时,让患者的手放松,操作者用左手紧握患者被穿刺手的4或5个手指,使其手向掌面弯曲成弧形,用直接进针法并加大进针角度约为60°角。实验证明,此法在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及提高穿刺成功率、血管的重复利用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穿刺法。

离心穿刺法

陆继彩[7]用离心穿刺法观察了312例的患者(内科和儿科住院患者),发现离心性穿刺的回血率和成功率都高于向心性穿刺法,且离心穿刺可提高远端小静脉的利用率并易于固定。黎小妹[8]对100例的患者在手背静脉输液时用反方向穿刺法进行观察,也认为此法与常规向心穿刺法相比有上述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负压进针法

刘月春[9]在穿刺时,用持针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将输液管屈折,当针头斜面进入皮内时松开无名指和小指,此时管内形成负压,继续穿刺,当针头入血管即可迅速见回血,使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孙萍[10]等把负压进针法用于老年人,效果良好。张云红[11]则用止血钳自穿刺针与输液管衔接上方夹紧输液管而形成负压,此法回血好,穿刺成功率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

其他

张玉英[12]等采用增大进针的角度及陆秀杰[13]等改变持针方法并增大进针角度也有满意的效果。此外,尚有具有进针速度快、准确率高、疼痛轻、损伤少等优点的静脉穿刺直入血管法[14,15]和对周围循环不足或衰竭致血管充盈不佳者较适宜的双止血带结扎法[16]。

综上所述,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方法,为护理操作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实际工作中,如能根据具体情况与这些有效方法有机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四篇: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摘 要】婴儿的静脉采血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操作,它不仅要求采血护士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关键字】股静脉穿刺;婴儿;采血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15-01

在临床工作中,患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时,护士常规选择周围静脉,但如果是休克病人,因外周血液循环差,不易找到较充盈的静脉血管,还有一些是肥胖患儿和长期输液的患儿也很难在周围静脉找到可采血的静脉血管,又如在患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为明确诊断治疗,争取抢救时机也常需要静脉采血以协助诊断。在采集血标本时患儿易长时间挣扎啼哭,不配合,造成过度通气,血中PCO2量非病理性下降“)。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足部采血末梢循环差,由于血量不足反复针刺,增加新生儿、早产儿皮肤损伤,再加上患儿哭闹,以致造成采血困难、采集血液量不够,易造成血液溶血,延误病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针对以上情况选择股静脉采血可以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争取抢救时间,现将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体会总结如下: 基本操作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暴露腹股沟,大腿外转与躯干成45°角,小腿变曲与大腿成90°角,臀部垫高,使腹股沟表现展平。常规消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右手持注射器,自股动脉内侧0.5cm处垂直刺入,然后逐渐提针并同时抽吸注射器活塞,见有回血后立即停止提针并固定针头,抽足所需血量,拔出针头,以干棉球按压穿刺处数分钟,防止出血及局部血肿。注意事项

2.1 熟悉股静脉的解剖位置,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2.1.1 触摸股动脉搏动点,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首先要准确触摸股动脉搏动点,摸搏动点时要精力集中,有耐心。

2.1.2 进针的部位首先要触及股动脉搏动点,根据股动脉搏动点结合患儿年龄、体形选择股静脉的进针部位。一般的,1岁以内应在腹股沟线略偏内、靠近搏动点的位置进针;2~3岁患儿在腹股沟的正中位置,食指触及搏动点的内下0.2cm处进针;3岁以上患儿进针位置在腹股沟中线略偏外处,在触及搏动点内下0.3~0.4cm处。但由于过胖或严重哭闹的患儿、新生儿触不清或触不到搏动点的位置时,在腹股沟处轻摸可摸到一个不明显的凹陷,以此处为进针点,采用7号针头进行穿刺。

2.1.3 进针的深度不论患儿胖瘦或新生儿,一定要使穿刺针尖触到股骨上,如穿刺进去后无触到股骨上的感觉就往回抽血,则不宜成功。

2.2 对患儿采取的措施

2.2.1 安抚患儿婴幼儿情绪变化较快,对情感反应较敏感,因此在穿刺前护士以亲切的语言、温柔的动作来安抚患儿,使患儿产生一种安全感。比如,穿刺前抱起患儿,轻轻拍其背部,与其轻声交谈,或唱儿歌等方法,均可有效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2.2.2 穿刺成功后要精心护理要向患儿家属交待清楚按压针眼的注意事项,避免穿刺侧腿过早有过度用力动作,比如蹬腿、站立等。

2.3 作好患儿家属工作

2.3.1 穿刺前耐心向家属解释向其简单讲解有关股静脉抽血的知识,让家属了解股静脉穿刺并非想象的那样可怕和痛苦,解释“只是针尖进人皮肤时稍痛,进入血管后就不痛了”。若有些家属还是紧张,可告诉家属对我们的操作放心,并请家属在治疗室外等候。

2.3.2 变换穿刺对象的次序在遇到股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时,可先选择年龄稍大一些的能够清晰地摸到股动脉搏动或体质较瘦弱的患儿先进行静脉穿刺,这样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的几率,增强患儿家属对护士操作技术的信任,同时也可增加护士操作时的信心。

2.4 充分做好穿刺前准备工作

2.4.1 摆好体位,置患儿于仰卧位,使一条腿伸直,准备穿刺侧的脚后跟抵在对侧腿的膝部内侧,使大腿呈外旋外展位,同时垫高采血侧臀部。

2.4.2 穿刺前要充分固定患儿可由一人从患儿头侧用双手夹紧患儿双臂及胯部,另一人双手固定住患儿膝盖。

2.4.3 穿刺成功见有暗红色血液抽出时,要继续固定好患儿,以免患儿翻动使针尖刺破血管或滑出血管外。

参考文献:

[1] 刘玉芬,王莉燕.新生儿外周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2] 徐润华,徐桂荣主编.现代儿科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 章赛春.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实用护理杂志,2001.[4] 马新华.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定位的新方法.黑龙江护理杂志,1997.

第五篇:深静脉穿刺技术及配合

深静脉穿刺技术及配合

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应用于临床近40年,现已成为危重病人床旁监测、抢救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如胃肠外营养的给入,快速输血、抢救大出血等低血容量性休克。

中心静脉置管术具有损伤小、感染机会少、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只要操作熟练、仔细、解剖定位准确则成功率极高,且并发症可降至最低。

一、适应症:

1、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或了解左、右心功能;

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3、需大量输液输血、行CAVH、血液灌流、血浆

置换、临床透析等;

4、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或需中心静脉注入某些高浓

度、刺激大的药物等;

5、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6、由于衰竭、重度浮肿或静脉炎等外周静脉输液

途径难以建立或保持时。

二、相对禁忌症:

1、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如血液病、DIC);

2、穿刺局部有感染、损伤、肿瘤、血管、手术

瘢痕等。

常用的穿刺置管途径

(一)、颈内静脉置管术

1、优点

A:穿刺与插管较容易(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比较); B:损伤胸膜和动脉的机率小; C:相对较安全。

2、缺点

A:穿刺时部位要求严格,因此心衰、肺水肿、哮喘及其他不能平卧的患者不宜用此穿刺法; B:由于导管接头要固定在病人颈部,故患者颈部活动受限且有恐惧感。

三、注意事项

A:穿刺部位最好选择右侧,因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且血管较左侧粗,较易穿刺成功,而左侧进针则容易损伤胸导管;

B:进针时针尖应与皮肤成25~30°,进针深度应依据患者颈部长短及胖瘦而定。一般情况下,穿刺针刺入皮肤即见回血,成人约4cm以内,极少达5~7cm。C: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空气进入。D:导管留置时间为10~14天。

(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3、注意事项:

A: 穿刺部位有感染时禁做穿刺。严重肺气肿、胸廓畸

形、凝血机制障碍、严重高血压(收缩压>

180mmHg)、上腔静脉栓塞等情况时应慎做穿刺

B:穿刺定点要准确,进针方向、角度要正确,以防止气胸等合并症发生。若回抽到气体或病人出现呛咳、胸部刺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穿刺,这往往提示有胸腔肺损伤,采取的措施为:严密观察,拍胸片了解肺压缩情况,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C:因颈动脉位于颈静脉后上方,故穿刺时进针角

度不要过大,以免刺入动脉。若穿破应立即压

迫5min以上,轻者颈根部会形成血肿,不影响

吸收,但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血肿可能较大

以致压迫、推移气管或向纵隔及胸腔蔓延。

D:导管留置时间为10~14天。

(三)、股静脉置管术: 1:优点:

A:操作较方便,病人恐惧心理小;

B:局部解剖简单,不易损伤动静脉,且止

血较容易;

2、缺点:距离会阴部近,容易引起导管感染。

3、注意事项:

A: 穿刺部位有感染时禁做穿刺。严重肺气肿、胸廓畸

形、凝血机制障碍、严重高血压(收缩压>

180mmHg)、上腔静脉栓塞等情况时应慎做穿刺

B:穿刺定点要准确,进针方向、角度要正确,以防止气胸等合并症发生。若回抽到气体或病人出现呛咳、胸部刺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穿刺,这往往提示有胸腔肺损伤,采取的措施为:严密观察,拍胸片了解肺压缩情况,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3、注意事项:

A:穿刺前先将下肢外展外旋30~45°,备

皮范围要超过消毒范围(消毒范围为上

平脐、下至大腿中部、两侧各10cm); B:消毒要彻底、干净,操作中要避免污染; C:置管留置时间为7~10天。

四、并发症的防治:

(一)、感染

1、症状:局部红、肿、痛、渗液或浓性分泌物。

2、原因:

A:导管相关性的全身感染,主要与导管使用和护

理不当有关;

B:与病人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机体抵抗力低下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

3、措施:

首先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在进行导管 穿刺、更换敷料、更换输液器等操作时都要严格无 菌;其次要强调专管专用,不从输入TPN的导管内 采血、测压,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同时还要注 意保护和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如果发生感染,要立即拔除导管,充分消毒穿刺点,给予抗生素应 用,并将导管剪下送检。

(二)、出血或血肿

1、常见于动脉损伤和凝血机制有障碍的病人。

2、动脉损伤的发生率:颈内静脉穿刺3~5%;

锁骨下静脉穿刺2~5%;

股静脉穿刺7~10%。

3、处理措施:应用止血药物;砂袋压迫;血肿

抽吸等。

(三)、气胸或血胸

主要发生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时。

处理措施:立即停止穿刺,拔管、观察,如无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且胸片示肺压缩不明显者可观

察,不行处理;否则行胸腔闭

式引流。

(四)、血栓形成与栓塞

1、原因:长期置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

的病人可能在中心静脉导管上形

成小血栓,栓子脱落随血液进入

肺,可造成肺微小动脉梗塞。

2、处理措施:肝素封管要及时;封管液浓

度要准确;长期不用的通道

要每隔12小时冲管一次。

五、用物准备:

1、备皮用物:肥皂水、一次性备皮刀。

2、消毒用物:安尔碘、一次性弯盘、无菌纱布。

3、穿刺用物:中心静脉导管(双腔或三腔),无

菌深静脉穿刺包(内有四块治疗

巾、牙镊、持针器、手术剪、巾钳

等),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

10ml,配置好的肝素盐水,无菌纱

布、透明贴膜,无菌缝合针。

1、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输液管路,每次操作必须消毒

肝素帽。

2、股静脉穿刺部位易被污染,颈内和锁骨下静脉易被呕吐

物、痰液污染,故有污染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3、随时注意静脉导管在皮肤外的长度,导管要固定好,避

免牵拉、防止脱出。

4、换药时局部发现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时必须密切注

意,一旦局部感染,应立即拔管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

验。

5、注意插管后四肢是否肿胀,静脉回流受阻的表现,及早

发现静脉栓塞的可能性。

6、如需接三通接头,一定接好不漏血,并保持通畅。

七、肝素盐水封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应用肝素帽的目的:(1)、提供间歇性的静脉输液治疗;(2)、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3)、减少因持续性静脉治疗引起的并发症;(4)、保护患者静脉,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 静脉治疗通道。

2、封管时注意事项:(1)、选用5~10ml注射器。(2)、将针头拔至仅剩针尖时,推注4~9ml封管

液,剩1ml后,一边推一边完全拔出针

头,确保正压封管(即导管里全是封管

液,而不是血液)。(3)、按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10~100u配制

封管液。(4)、掌握封管液的用量

生理盐水:5~10ml/次,每8小时1次。

稀释的肝素液:5~10ml/次,其抗凝作用可

达12小时以上。

下载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静脉采血穿刺技术(外周)

    静脉采血技术(外周静脉) 【目的】 静脉血标本的采集 【禁忌证】 局部感染、静脉炎、血管硬化者,躁动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后进行。 【物品准备】 治疗盘......

    静脉穿刺心得

    在一年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疾病治疗抢救及手术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练习和提高自己静脉穿刺的技术 首先护理人......

    静脉穿刺感想

    静脉穿刺感想 作为护理工作者,相信对静脉穿刺都不陌生,也相信大家对自己穿刺第一针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对于出学校不久刚进临床的我们,都以为穿刺技术好就很了不起了。其实不然......

    三指定位股动脉穿刺技术

    三指定位股动脉穿刺 方法 穿刺部位(大腿根部) 常规消毒,铺消毒巾,术者常规站于患者右侧,用左手环指与中指触摸股动脉搏动。摸清股动脉搏动的部位后,中指远端置于环指下方的......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步骤基本与浅静脉穿刺输液一致,但由于小儿头皮静脉分布广泛,表浅易见,支甚,行走迂曲,管径细小,吻合成网,便于固定,而使其成为婴幼儿最普遍、最常......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5篇范例]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目的】 1、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的损伤。 2、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利于抢救和治疗。 3、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营养物质、输入药物等。......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但是在对小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经常会由于一些因素导致穿刺失败。本文对小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经验......

    针对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综述

    针对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综述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但有时难以一次穿刺成功。现就近年来对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体差异等文章做一综述。 1 血管充盈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