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2: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共)》。

第一篇: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共)

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随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风险评估技术在审计项目方案编制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内部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风险评估技术,以高效完成审计项目,实现内部审计目标。

关键词:风险评估;项目审计;方案;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190

项目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操作指南,其编制水平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为有效保障项目审计方案的质量,提高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引入先进的编制方法,以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推动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风险评估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分级,为项目审计方案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一、审前调查阶段风险评估的应用

1.1 注重信息收集

对企业相关信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内部审计相对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优势所在。在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应注重从国家、行业、企业经营管理等不同层面收集相关信息,以备使用。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可使用访谈、调查问卷及查阅等方法,从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角度收集信息,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监管要求、行业情况、公司目标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及程序、业务流程、知识层面的业务相关理论知识及最佳实践等。

1.2 信息的分析整理

在完成阶段性信息收集任务后,内部审计人员可使用风险评估技术,对信息的时效性、相关性、客观性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各种信息之间联系,关注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关于同一事项的信息是否存在冲突。通过信息分析,在实现去伪存真的同时,尽可能掌握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信息的有效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对象的有关情况,发现可能的内控缺陷或重要问题,并有的放矢的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二、项目审计方案编制阶段风险评估的应用

2.1 应用审前调查成果,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分析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按风险评估流程,在前期审计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被审计对象相关业务的完整流程,梳理业务关键控制点。结合业务目标、组织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等指标,针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业务事项,归纳出业务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分别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被审计对象采取的控制措施等方面,对业务活动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风险进行分级、排序,确定被审计单位和业务的风险点,掌握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水平,为审计资源配备和审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为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直接借鉴企业内、外部相关风险评估结果,但需要关注其评估的客观性和时效性,以及相关变动情况。

2.2 应用风险评估结果,细致编写项目审计方案

审计人员在清楚了解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水平、业务关键控制点基础上,结合前期审计调查情况,深入分析被审计对象风险较大的业务环节,寻找线索,进而初步识别可能存在的内控缺陷和重要问题,并确定审计重点,合理安排审计组人员分工和审计时间,编制可行的项目审计方案。

2.2.1 审计重点的确定。结合被审计对象组织人员、业务开展等现状和风险评估结果,审计组长庄审应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重点领域和事项,对较高风险事项给予重点关注,集中优势资源,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2.2.2 审计组人员分工的确定。审计组长庄审在对审计组成员的特长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重点,确定审计组人员组成,并对审计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以充分发挥审计组成员特长和团队优势。在开展较为复杂的审计项目时,可适当组织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就审计项目开展跨领域专项研讨,做到互通有无,发挥审计组团队优势。在开展特定审计业务时,可考虑在审计组中增加相关领域内、外部专家。

2.2.3 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确定。

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应针对被审计对象不同业务或同一业务中的关键业务控制点,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方法。针较高风险事项或重点业务,若使用抽样技术,应在考虑审计成本一收益的基础上确定样本量,并执行测试程序,确保样本量能合理代表总体特征。

2.2.4 审计时间安排的确定。

根据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及风险评估结果,审计人员应合理确定审计起止日期,在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的同时,将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降到最低。编制具体时间安排时,首先应合理确定各单项审计工作量,其次可适当引入关键路径法等项目时间安排方法,优化项目时间安排,调动审计人员积极性,提高审计效率。

2.2.5 前期审计结果应用。内部审计人员在考虑被审计事项及风险变动的基础上,可适当应用前期审计结果,一方面可以评价前期审计整改情况,另一方面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审计效率。

2.3 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调整中的应用

为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审计组长庄审应对项目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偏离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项目审计方案得到有效实施,防范审计风险,促进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可以对审计项目进展、审计重要发现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评估结果为较高以上风险,对审计项目有较大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应考虑建议对项目审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并按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流程进行审批,以满足实现审计目标的需要。

三、建议

有效的项目审计方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实现审计目标,进而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价值。风险评估技术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良好的项目审计方案编制方法,因此应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加强风险评估技术的学习,使之熟练的掌握并能应用于实践,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风险评估在水厂设备运行系统的应用探索

风险评估在水厂设备运行系统的应用探索

鲍士荣,张曙光

(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200086)摘要:本文概述了自来水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介绍了风险评估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和一般步骤,并详细介绍了自来水厂实施风险评估,进行风险事件收集和认定、风险等级划分的过程,举例说明了降低风险水平的对策制定和措施落实。风险评估在水厂设备运行系统应用实践表明,通过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识别潜在的风险,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为制定降低风险的对策提供依据,同时为水厂制定和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和维修计划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风险评估,安全生产,自来水厂,生产设备

第三篇: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第1章 基本情况 1

1.1 项目概况 1

1.1.1 项目单位 1

1.1.2 拟建地点 2

1.1.3 建设的必要性 4

1.1.4 建设方案 6

1.1.5 建设期 9

1.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0

1.1.7 环境影响 11

1.1.8 资源利用 14

1.1.9 征地搬迁及移民安置 17

1.1.10 社会环境概况 17

1.1.11 投资及资金筹措等内容 17

1.2 评估依据 18

1.3 评估主体 20

1.4 评估过程及方法 20

1.4.1 评估概要 20

1.4.2 具体工作流程 21

1.4.3 调查方法 2

3第2章 评估内容 31

2.1 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31

2.1.1 广泛性、代表性、真实性的评估 31

2.1.2 补充风险调查情况 31

2.1.3 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33

2.2 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 33

2.2.1 风险识别评估 33

2.2.2 风险估计评估 39

2.3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 42

2.4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 4

5第3章 评估结论 49

3.1 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49

3.2 拟建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 49

3.3 拟建项目的风险等级 50

3.4 拟建项目主要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50

3.5 提出应急预备和建议

51第4章 附件 5

3哪些项目需要编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1)在民生方面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有:涉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及促进就业政策等重大调整;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住房保障政策重大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中的拆迁补偿、居民安置等政策重大调整;房地产市场等政策重大调整;水、电、燃气、粮食、公共交通、教育、医疗、药品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商品、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重大调整;涉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农民土地征收征用、拆迁、补偿、安置和移民安置等方面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2)在环境和自然灾害方面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有:可能造成环境严重恶化或加大污染物排放的重大建设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的预警防控方案;食品、药品安全预警防控监测方案;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处置;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的重要恢复重建项目建设。

(3)评估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规定;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出台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是否可能引发不良连锁反应或对相关利益群体造成影响;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是否有相应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存在其他不稳定隐患。

(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可以由重大事项责任主体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也可以组织中介组织和专家、学者参与。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座谈走访、听证会等方式征求意见。最终形成的风险评估报告应当作出无风险、有较小风险、有较大风险和有重大风险的风险评价,提出可实施、可部分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的建议,作为重大事项责任主体作出决定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

XX工业园区项目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为全面评估工业园区社会稳定风险,切实加强稳定隐患源头防患,根据中共XX委、XX人民政府《印发〈XX关于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党办发[2009]59号)、中共XX委办公室XX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XX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党办发[2010]86号)及县维稳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维稳领导小组[2010]13号)等有关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相关文件规定,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人本,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作为衡量各项政策措施出台与否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坚持科学发展,把加快发展作为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稳、预防为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做好风险预测、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着力预防并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大 跨越发展营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坚持科学决策、公开公平公正、统筹兼顾、民主法制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评估内容

(一)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质疑的风险

风险内容:该项目的决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 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该项目是否坚持严 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 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 约因素;建设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

(二)、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风险内容:在建设期内工程的施工会对地表水、空气、噪声环境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施工机械会有作业噪声,施工机械燃油或机油渗漏会引起油污染,施工物堆料场受降雨冲刷会引起地表径流污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或生活垃圾随意抛弃会引起污染。大型挖掘机械及运土车辆对道路的损坏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的现象将不同程度的存在。另外,项目在运营期可能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

风险内容:由于征地拆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上 群众对征地拆迁的政策缺乏理解,因此,在征地拆迁问题上群众往往会与政府站在对立面,以各种形式抵制征地拆迁。征地拆迂项目中群众最敏感、最担忧的问题是失去土地和房屋。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涉及的征地、房屋拆迁需要大量居民住宅的拆除和搬迁,对其生产生活会造成一些不便和冲击。如果补偿不合理,即使是少数拆迁户不满意,也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社会的不稳定。另外,原有出租房、出租门面的居民会因拆迁带来了租金收益短期内损失,从而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

风险内容: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工程所在地涉及xx镇、xx镇、xx镇等五个乡镇,当地居民乡土氛围浓厚。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将打破当地居民的生存现状,使得当地居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造成居民内心的不安与担忧。

(五)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

风险内容:改造工程要占用土地和房屋,造成当地居民 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减少,在安置时又采用货币安置方式,虽在短期内居民生活可以为继,但从长期来看土地的减少弱 化了居民的持续生存能力,使居民对未来的生活保障感到担 忧。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工程涉及到居民的拆迁安置,采用异地安置方式会使被拆迁户中的部分经商者失去原来经商的机会,造成暂时性的失业,从而使其面临生存的压力。对群众的房屋 安置等问题不容忽视。

(六)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

风险内容: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当地个别 被征地户和拆迁户可能会因为对补偿方案的不满意而成为“钉子户”拒绝征地、抵制拆迂。另外,不排除有民间组织通过收买当地居民的补偿“权利”而介入反征地拆迁活动,滋事生非,干扰项目进展,并从中牟利。

三、基本程序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制定评估方案。评估前,由评估责任主体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专门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的要求、原则和评估事项的特点,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限要求,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二)广泛听取意见。评估工作启动后,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民意测评、公告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利益各方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对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相关群众和专家进行听证论证;

(三)分析预测稳定风险。在收集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对评估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和剧烈程度进行稳定风险分析预测和等级评估。分析研判预测风险,应当邀请矛盾化解部门、风险处置部门、维稳部门参与,必要时可以吸收有关利益方参与。对特别重大或专业性强的评估事项,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参与分析,提高分析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

(四)作出评估结论。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由评估小组形成评估报告,根据社会稳定风险大小和可控程度提出评估意见,责任主体部门或单位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作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评估结论,并抄送县综治和维稳办公室备案;

(五)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凡决定实施的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都要制定风险化解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对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有效化解。同时,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准备;

(六)跟踪督查督办。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后付诸实施的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事项,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要全程跟踪掌握稳定风险化解和维稳预案落实情况,对评估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主管责任部门要及时研究并完善维稳措施,确保各类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四、实施步骤

(一)深入走访摸排,全面掌握情况。由各有关党委、政府牵头负责,县工贸局、县环保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 局等部门配合,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和管辖事项,组织精干力量,做好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全面摸排掌握涉及工业园区和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为预测评估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缜密分析预测,编制评估报告。由相关乡镇党委、政府牵头负责,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指挥部、县维稳办指导配合,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逐项科学分析、准确预测、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估,针对预测评估出来的较大隐患,研究制定预防和处置工作预案,并撰写高质量报告。

(三)审查评估报告,严格报告审定。预测评估报告形成后,报县委维稳办。由县委维稳办对报告中预测评估出的涉稳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书面意见提交县委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雠审定,并将审定意见报县委、县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相关乡镇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工业园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评估、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细化工作方案,严格责任措施落实,确保评估工作按时高质完成。

(二)明确职责分工。评估工作坚持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有关乡镇党委、政府组织牵头,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指挥部、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配合,县委维稳办指导。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分工,落实专人,认真抓好各自负责的工作。

(三)加强协作配合。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密配合,统筹兼顾,共同做好评估工作。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肃工作纪律,对认真履行尽责、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相关责任人,适时通报,并实施效能问责。

二OO九年九月十日

第五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应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社会审计中的应用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同。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可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计风险在政府审计中也同样存在,政府审计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借鉴风险导向的理念。然而,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在具体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风险导向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应用也应区别

于社会审计,在借鉴社会审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方法。

一、政府审计对风险导向理念的借鉴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实务,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它是在评价和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对所审计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预先做出职业判断,风险导向审计在关注财务信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审计环境,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人员能够主动地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效率,有针对性地控制和降低了审计风险,控制和减轻了审计人员的责任。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已有的责任机制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审计风险也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重视。对政府审计而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更体现在能够依据风险确定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特别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利于审计人员全面地了解被审单位,找准审计要点,制定详尽的审计实施方案指导审计实施工作。但我们要注意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存在差异。

二、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差异比较

社会审计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意见的风险,强调审计过程的缺陷给审计主体带来的后果。这对政府审计来说,这是不够恰当的。我认为两者至少在三点上存在很大差异:

(一)审计角色不同

在我国,政府审计扮演的角色类似内部审计而非外部审计,也就是说审计风险与社会审计的中介风险不同。

政府审计是基于政府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政府审计的风险不仅仅是一种审计机构自身的风险。政府审计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审计活动及时发现哪些方面存在着哪些风险,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而且政府审计的工作任务是既定的,政府审计部门不可能像社会审计那样为了规避自身的风险而放弃这些业务。所以,政府审计所依赖的政府管理风险与自身的审计风险具有同一性。在面对风险时,政府审计只有在审计过程中积极地去发现和报告,让主管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风险,才能真正发挥政府审计在应对风险方面的作用。

(二)风险后果不同

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对待审计风险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因为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后果是不同的。社会审计遭遇风险后可能陷入失去业务和客户以及面临被索赔、被起诉的窘境。我国有关经济法规、民法通则、刑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对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都有相关规定。社会审计风险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罚款、赔偿、暂停和撤消业务、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甚至是破产关闭。而根据《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审计法》的规定,政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临的后果主要是被审单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相比较而言,政府审计风险的后果较小。另外,政府审计具有强制性,被审单位对审计主体是没有选择权的,所以政府审计不存在失去客户的问题。政府审计由财政支持,对审计成本的关注度也要低于社会审计。即使产生行政诉讼或支付一定的赔偿,因为仅对审计中的失误承担责任,损失相对有限,而不会像会计师事务所那样存在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两者是有差异的。这造成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对审计风险关注程度上的差异。

3.社会影响不同

社会审计风险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后果。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风险的发生,必然会降低其可信度,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形象,还可能被起诉索赔。就被审单位而言,审计风险发生后,企业某些重大的经济事项信息必然会被披露,这就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企业的资信度,尤其是上市公司,其股票价格必然会产生剧烈的震荡。就社会公众、广大股民而言,他们是社会审计风险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在不恰当的审计报告的误导下,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社会审计风险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但总的来看,所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而政府审计则不同。政府审计属于政府行为,一旦风险发生,造成的后果远比社会审计严重,涉及政治、社会各个方面,影响范围更广。政府审计失察,侵犯的是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信息的知情权,会造成政府审计监督体系的局

部失效,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进而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用危机。

三、政府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符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不足

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因为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对被审单位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期望审计风险。

期望审计风险的大小其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被审单位性质类型、专业领域、所在地域以及背景环境等的种种不同,造成具体的审计环境千差万别,而大部分审计人员熟悉的是审计、会计的业务,对行政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合理科学的衡量审计风险水平。如一些熟悉财务会计的审计干部缺乏信息技术、电子通讯等方面的知识,在对电信类的国企进行审计时就显得比较困难,而懂得信息技术的审计人员又缺乏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对各项相关业务进行综合分析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就更加缺乏。

(二)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不足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存在的一些不可量化的风险做出主观判断,因而对独立性有更高的要求。在地方上,审计机关被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视同为一般行政机关,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年初预算安排和罚没收入返还两个部分,在一些财政紧张的地方,基层审计机关有时连正常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都得不到保证,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政府审计机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有时审计机关为了保证占总预算经费绝大部分的预算管理资金,势必与被审单位形成某种变相的利益纽带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迁就被审单位,避重就轻,甚至互相串通,从而严重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另外,审计人员方面,受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地方行政首长对审计人员有巨大的影响力,依法审计在许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

(三)政府审计部门及其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与社会审计相比,政府审计在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方面明显显得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究其原因是目前的政府审计人员所承受的审计责任较轻,缺乏风险意识。《审计法》中关于“法律责任”共9条,其中有8条是写被审单位的责任,只有1条笼统地谈到了审计人员的责任。另外,审计质量的不可直观性和不可直接度量性也造成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审计人员个人收入、仕途之间缺乏明显的必然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理所当然的缺乏规避风险的主观动力,即使强行推广风险导向审计,也势必收效甚微、流于形式。

四、政府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从我国政府审计机关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要在政府审计中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是能否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决定性条件,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能发挥的作用,因而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吸收的办法,打造一支符合风险导向审计要求的专业审计队伍。审计机关能否拥有一批具有相应能力的审计人员,对能否有效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起决定作用。《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提高审计队伍素质规划中指出,“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既熟悉审计业务,又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知识的人员占整个审计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为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审计机关应当以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为方针,优化审计人员配置,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激励审计人员自主提升,从社会上吸收各类专业人才。

(二)完善审计制度以保障审计独立性

要保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就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在经济上断绝与被审单位的联系,就必须解决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问题。对此,政府必须要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把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落到实处。一是对审计机关的经费实行垂直管理,这样不仅切断了同被审单位的经济联系,而且切断了与同级政府的经济联系,审计独立性明显增强;二是提高审计机关经费的优先级,使之得到地方财政的优先保障,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实在不能完成的,由上级财政直接拨付;三是对审计机关审计经费情况定期进行行政性抽查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地方审计机关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联系,及时反映审计工作所需经费的情况,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必要的聘请外部人员、专家等经费。

(三)明确政府审计人员的权责范围

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重审计责任,然而仅仅加重责任会严重打击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主观性较强的风险导向审计而言,是得不偿失的。更好的办法是,对审计人员的权责范围进行明确,让审计人员清晰的认识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同时做到有所担当。理性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明确合理的权责范围下,审计人员自然会主动的履行审计职能,规避审计风险。权力方面,宏观上,应当加强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与规范化。明确界定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在审计法中对经济责任审计要有明确规定,对政府审计的目标和内容要进行规范,同时明确规定必须进行政府审计的单位和项目,通过法律适当地加强审计权力。责任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如果出具虚假的审计信息,给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利益损害,就应该对此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对此可以在法律和行政制度上加以明确。只有在明确的权责范围下,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个人而言才具备其应有的意义,能够得到审计人员主动的应用。

(四)按风险级别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于战略系统观,强调对被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能够更准确、科学地判断重大风险点和风险域,从而可以依据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下载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风险评估在项目审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