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2:1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

第一篇: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

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

建筑节能是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建筑节能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发展不快。在总结分析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推进实践过程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建筑节能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障碍,从政府、市场与工程建设过程3个方面提出了节能建筑在建设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推广建筑节能的相关措施。O引言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实施是通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有效利用太阳能、地热(水)能源来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技术工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建筑,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以推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各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节能目标和策略,并以公共建筑、示范工程大力宣传节能建筑。经过几年发展,各地建筑节能取得初步成果,以天津市为例,2005年至今,建成三步节能住宅f节能达到65%)1500万m2【1】”。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建筑耗能在能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2】,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建筑节能仍然任重道远。尽管我国在推进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技术、法规方面,还是在实施效果方面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建筑能源浪费现象依然严重,距我国迈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还相差较远。1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1.1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我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通过发布标准、制定法律、颁布规定3种途径,已初步形成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在标准发布方面,早在1986年,建设部就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旨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行业法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f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30%;1993年又出台了一部规范旅游旅馆建筑节能设计的《旅游旅馆建筑热能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1995年,建设部发布第二个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50%;2005年,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住宅建设规范》和《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2006年又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次,在法律制定方面,我国自1998年1月1目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指导全国节能的大法,也是中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立法依据,对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最后在规定颁布方面,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于1998年联合制定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f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2000年,建设部以76号部长令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1.2建筑节能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建筑和交通是我国能源战略主要关注的两大部门,国务院已把建筑节能列为我国能源战略研究主命题。“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建筑节能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建筑节能目标,明确了其任务,且将强化管理机制列入了发展规划。中央部署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10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建筑节能也名列其中。国家发改委将建筑节能工程列入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城市发展与城镇化领域重点内容之一。

2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特点 2.1示范工程带动节能建筑发展

全国各地已建成的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发挥了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目前我国建成的示范性工程包括太阳房、应用水源热泵技术等节能建筑,这些示范工程把各地的节能建筑带入全面执行50%节能标准的实施阶段,许多省、市已开始执行65%的节能标准,很多城市也在进行节能65%的工程试点。在示范工程的影响下,一些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相应出台,公众的节能意识也得到提高,同时还刺激了节能技术的研发,大大推动了节能工作的实施。2.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降低建筑使用能耗

我国既有建筑绝大多数属高能耗建筑,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国家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十一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依据,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为内容的国际合作项目的启动则为其提供了交流经验的平台。目前,各地区通过开展改造试点工作,不仅积累了一些改造经验,更为以后进一步开展节能改造工作奠定了基础。

2.3着力公共建筑工程节能

公共建筑耗能高,节能潜力大,国家已将这类建筑列为重点节能对象。目前,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监管上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各地均按照要求对在建公共建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对使用中的公共建筑进行能耗检测和用能分析,为节能改造指明了方向,突出了重点。2.4以国际合作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国际合作是学习先进技术经验,推动国内工作快速开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与联合国开发署、英国建筑科学研究机构开始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合作研究。20世纪90年代又启动了中国-加拿大政府建筑节能科技合作项目。目前我国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发展署、欧盟、芬兰、法国、德国、丹麦等国家和组织的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已全面开展[3]。我国和世界银行关于供热的科技合作也已启动。这些国际合作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3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建筑节能的实施情况来看,各地的建筑节能都有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方面。

(1)建筑节能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技术标准配套还不齐全,执法依据不充分,力度不够。

(2)公众的节能知识太少,节能意识淡薄。

(3)洪热采暖计量收费制度改革还未全面启动实施,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节能推广。

(4)缺乏建筑节能的标志和认证等有效管理办法。(5)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推广应用进度缓慢。

(6)缺乏激励机制,开发商和用户节能建筑积极性不高。4加速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应注意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4.1完善与加强政府建筑节能管理

我国建筑节能仍处于萌芽阶段,遭遇到计划经济和特定历史阶段鼓励能源消费等制度遗产的羁绊。加速推进我国的建筑节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政府的调控与监管。

(1)完备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我国应建立与完善多层次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提供建筑节能实施的法律保障。从技术层面上,尽管我国在建筑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已形成了一些节能标准,还应在材料采购以及建筑产品流通环节制定相关法规,以便通过节能标准选取建筑材料并控制建筑能否上市交易、流通。从法律层面上,为保障建筑节能各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还需一部专门针对建筑节能的法律将其提升至法律地位,真正做到守法者有法可循、执法者有法可依。(2)实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政府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激励政策,如对建筑节能设备实行优惠贷款政策、特别折旧和税收减免措施,对节能设备推广和示范项目实行补贴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开发的财政投入与经济补贴,对节能服务公司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

(3)推进城市采暖收费体制改革。一些地区现在仍采用按建筑面积收取采暖费的制度,阻碍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国家应加快城市供热收费制度改革的步伐,制定合理的收费办法,以经济措施促进建筑使用节能,为全寿命周期推进建筑节能扫除障碍。

(4)加强建筑节能宣传力度,唤起大众节能意识。政府应建立与完善建筑节能消息平台,利用有效的信息途径传播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技术,普及公众节能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还可通过公示示范节能建筑节能效果和处罚不执行节能标准的单位等手段,引导公众主动实施建筑节能。

(5)加大节能检测技术开发投入。建筑节能发展需要检测技术来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的节能检测技术还不成熟,政府可通过基金项目、颁发专利等方式加大检测技术研究的科研投入,建立节能研究检测中心及实验室[4],尽快开发并推广适合国情的节能检测技术和计算机节能分析软件,以检测手段现代化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健康发展。

4.2规范与强化建筑节能市场运行机制 我国建筑节能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迈入市场手段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将市场机制引入建筑节能管理,可有效刺激节能建筑的需求与供给,有利于建筑节能市场健康快速的成长。

4.2.1采用“合同能源管N(EMC)”,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服务公司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本质是节能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能源审计、改造方案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培训以及项目融资的一条龙式服务,并从企业节约的能源费中取得利润。这种基于市场机制的模式不仅可使国家、用户及节能企业多方受益,还可有效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因此,我国应通过完善建筑节能投资、融资和担保机制,促进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为建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发展的条件。

4.2.2实施能效标志制度,发展节能产品认证

建筑能效标志载明了建筑物及建材产品的能耗或能效指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关于建筑物能耗方面的信息,鼓励消费者购买能效高的产品,从而刺激开发商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开发节能建筑,材料生产商也不断生产节能材料,进而带动整个建筑节能市场的良性循环。

4.2.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建筑节能市场化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可促进节能建筑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力提高,对居住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节能建筑开发商应紧抓节能建筑性能优,全寿命周期费用低的特点,采用各种竞争手段(如:广告、售后服务等)大力宣传节能建筑,从需求端拉动节能建筑发展,从供给端驱动建筑节能,全面开拓节能建筑市场。4.3实施建筑节能全过程控制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很多环节。要提高建筑能效,有效实现建筑节能,应加强建筑工程决策、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及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节能监管和控制,从而把一系列满足质量要求的节能材料、产品及设备进行最优化的集成、组合,达到全寿命周期提高建筑能效的目的。4.3.1严把节能材料、产品、设备质量关

节能材料、产品、设备是建筑节能最基本的构造元素,是提高建筑能效的物质基础和重要途径。采用材料、产品、设备节能效果以及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工艺决定了建筑能效水平高低,加强材料采购以及建造施工过程节能检验与控制力度,就可以有效确保满足建筑节能的质量要求。同时,不同材料、产品以及设备的价格也决定着建筑节能的经济性,故在选用材料、产品和设备时,应注重利用环保经济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以提高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3.2注重围护结构和设备系统的综合节能

为使整个建筑物达到一定的能效水平,应从围护结构和系统设备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围护结构的节能是指对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建筑本身的朝向、高度、室内功能等特点,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选用符合节能标准的节能材料、部品,从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结构上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的使用能源。设备系统的节能是指按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及相应的技术规范,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类型,选用达到一定质量要求和能效比要求的设备和产品进行组合,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用能效率。要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水平就应两者兼顾,若只注重围护结构,例如北方地区没有进行供热系统的改造,就会造成房间内部的温度过热,房间中没有安温度调节方面的装置,用户只能开窗散热,导致能源浪费;反之,若只抓系统设备的运行效率,由于门窗、墙体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即使系统设备的运行效率很高,且具有可调控的装置,也会因为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不够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4.3.3实施全寿命周期建筑节能的全程控制

建筑节能贯穿建筑建造使用全过程,其能效水平的高低与各阶段相关主体对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执行力度有很大关系。要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最大化,就应做好各阶段的节能工作。

(1)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作为工程项目的开始,在此阶段就应考虑建筑节能方面的投资,对所采用的节能技术、达到的节能效果及资金的增量成本应有一个合理的专题论证。这有利于以后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节能管理。

(2)规划、设计阶段。建筑师应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节能设备的依赖。具体可通过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与合理设计建筑形体,以改善既有微气。

(3)施工建设阶段。施工阶段把工程建设的各物质要素按照设计标准及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地整合,并最终形成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节能工程。施工阶段涉及的相关主体较多,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为保证工程质量,各单位应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加强建设各环节建筑节能的管理与控制,严格执行相关节能标准,在注重利润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确保节能建筑质量。

(4)使用运行阶段。建筑物是否节能不仅取决于建筑本身的节能特性,而且依赖于使用运行环节的节能效果。若运行环节系统紊乱、调控失常、围护结构损坏、冷桥滋生或冷风渗透等,即便再好的节能设计、再精细的节能施工,也会出现“节能建筑不节能”的现象。因此,应加强节能建筑运行使用管理,这是落实建筑节能指标、降低建筑能耗的终端环节。5结语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节能建筑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建筑能耗占能源总耗的比例大,在我国实行节能建筑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正视我国建筑节能的实施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管理政策和改进措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取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贡献。

第二篇: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 卫生保健提供;社会保障;学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社会化的医疗保障一直是全社会的热门和焦点话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目前,我国城镇单位职工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正在试点推广之中,儿童少年的医保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但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办法尚未出台,这已成为学校、家庭、学生关注的焦点。几十年来,我国高校都实行一套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体制,这套制度一度对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化解大学生的疾病风险,使他们病有所医,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医疗保障的现状

我国建国初期就对大学生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98年之后,原来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逐步被新建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但高校仍然沿用50多年前的医疗体制。这是一套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体制,目前的状况为:(1)名义上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2)国家每年给每名学生一定数额的医疗补助,国家给部委所属院校和部分省属院校,每位学生每年拨款60元作为医疗费用,拨给大部分省属院校学生的是40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扩招的学生,国家没有拨款。(3)国家拨款费用各高校自管,各学校在费用的具体操作上有所差异。根据医疗费用分担的差异,大致有3种形式:(1)相对控制的公费医疗模式。此模式即学生无论校内门诊还是住院,都按照传统公费医疗的模式支付,但由于国家拨款有限,学校对学生的处方量、药品种类、医学检查等都会相对控制。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得到的医疗保障相对较好,但其对学校及校医院的要求较高,而且学校承受的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2)公费医疗加商业医疗保险。这种模式下,国家公费医疗拨款主要用于学生的校内门诊,住院和伤害则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保险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较多,原则相近,即采用“国家拿一点,学校分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分担医疗费用,具体承担的比例,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3)个人包干制。即学校将国家拨发的医疗费用发给学生,不再承担学生的医疗保障费用,学校仍设有医务室,开展日常门诊和预防保健等工作,但学生门诊需要全额自付。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规模不大、卫生所较小的一些高职类院校。

一些民办高校由于没有国家拨款,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在运行,学校卫生所不仅要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还要考虑经济压力,因此学生的医疗保障相对也就缺失。

大学生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保障水平低,难以化解重大疾病风险[1]

国家对大学生的医疗投入多年来一直保持在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其仅相当于2003年全国人均卫生费用(409.5元)的14.65%,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几个大病学生就可能花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费。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与有限的医疗拨款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学校为保持收支平衡,不得不在药物的品种、数量等方面设定各种限制,其结果是学生的医疗保健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医疗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

2.2 不同群体享受的医疗待遇水平差异较大

原有国家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只覆盖公办高校的大学生(含研究生、高职生),其他民办高校、高校独立学院的学生则没有被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因此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学生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存在较大差异。以浙江为例,目前能享受公费医疗制度的只有74所公办高校的约51万学生,而其他民办高校、高校独立学院的近15万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则未被纳入制度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此外,由于原公费医疗实行的是高校自管的办法,因此不同高校之间学生实际享受的医疗待遇也有较大差别。

2.3 高校医疗机构力量薄弱

高校医院是大学生的首选医疗机构,其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状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经费的投入较低,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医院的医疗水平,许多高校医院存在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状况。受软硬件的双重约束,高校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医疗保障解决方法的思考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人力资源的存量和素质。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我国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一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建立独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在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基础上,辅以商业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建立起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3.1 建立独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有部分试点地区把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笔者认为并不合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对象主要是未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老人和孩子,患病率大大高于年轻力壮的大学生,因而保险费用的筹集会明显增加,而且保险待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从历史沿革和现状来说,把大学生医保放在一起并不合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人群分别是城镇职工和农民,大学生不可能加入其中。只有建立独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才能真正有效化解大学生的疾病风险。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保障需求和意愿出发,并与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3.1.1 保障对象

大学生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其范围应该覆盖到每一名在校大学生。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都应强制参加,既可以体现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互济性,又可以扩大风险池,使其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强。

3.1.2 筹资方式和标准

大学生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原则上应采用国家、学校和学生共同分担、合理筹集的原则。考虑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轻,患病率较低,同时又没有收入来源,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建议国家承担比例为70%,学生个人承担30%,经济确实有困难的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免交,全部由国家负担。学校则主要负责校内医务人员的工资及其他管理费用。这样的筹资模式既不会给国家带来太大的负担,又能充分体现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多方责任。

3.1.3 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

大学生医疗保险应实行统一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建议以省为单位,实行省级统筹,统筹层次过低不利于抵御大病医疗的冲击。统筹地方的医疗保险机构负责保险基金的统一征缴、支付和管理。医保机构要科学设计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项目、范围和比例,完善费用结算办法,努力降低医疗费用;同时要健全监管制度和制约机制,做到公开、透明。

3.1.4 医疗保险待遇

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既包括日常的门诊医疗,也包括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待遇根据医疗机构等级不同设置相应的控制机制,医疗费用个人承担比例按医疗机构等级高低相应递减,其中校医院为大学生首诊医院,校内门诊药物建议零差价销售,个人承担比例以10%~15%为宜,校外转诊及住院需经医生确认。医疗费用有相应的封顶线,超额部分寻求大病互助、医疗救济或其他办法。

3.2 建立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基金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后,学生患重大疾病后就医的个人支出部分仍然令大多数家庭难以承担。为减轻患者的个人负担,建议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设立大学生医疗补助基金。具体的基金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筹集[2] :(1)每年由医保机构从统筹基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充实到医疗补助金中;(2)国家财政拨一点;(3)个人、单位的捐助;(4)学生自己也可以交纳一点[3]。医疗补助基金必须设定使用范围,实行专款专用。补助范围主要是涉及各种需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重要器官移植、白血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补助基金可以进行全省或全国统筹,由医保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

3.3 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

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医疗保险仅仅是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在积极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参加商业医疗保险[4],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像支持农业保险一样吸引商业保险公司,拓展大学生医疗保险业务,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社会统筹基金也可以拿出一部分到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大额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可由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以减轻统筹基金的风险压力。

3.4 增强高校医院的医疗力量,促进卫生服务转型

首先,国家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增加对校医院的财政投入,改造其原有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同时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其次,校医院必需加强自身改革,促进卫生服务转型,在做好日常门诊工作的同时,把卫生服务的重点放在预防保健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方面。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防止疾病发生,这不但真正落实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且从源头上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参考文献】

[1]李庆华.构建统一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11-24(4).[2]袁玲,赵峻,张艳.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06,9(1):30-31.[3]杜鹃.谈创建三位一体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21(3):34-36.[4]廖忠梅.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初探.文教资料,2006,17:18-19.

第三篇: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一、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位和功能特点

医药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工作,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2008]119号),对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出了指导意见。2009年8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将在广东省就读大学生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粤府办[2009]56号),省教育厅、劳动厅、财政厅、民政厅联合出台《关于将在广东省就读大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实施意见》(粤劳社发[2009]29号)。以上文件对我省大中专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作出了制度安排。

一、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

在我国新医改以前,大学生一直实行公费医疗政策。从1998年大学生扩招以来,政府给学生的医疗补助是按1998年招生人数和标准(60元/人年)划拨的,长期没有增长,而医疗费用却不断上涨,导致大学生医疗保障经费严重不足,无法维持原有的公费医疗体制,使得大部分学校选择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来降低成本。但商业医保报销限额低,对大病学生的医疗保障不够。为提高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部分学校在保险公司报销的住院医疗费用之外,还由学校进行补助。但多数学校医疗经费不足,无力承担重大疾病学生的高昂医疗费用,大学生因病导致家庭致贫、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保险公司对医疗支出的控制,加上学校的诊所或医院多数条件较差,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大学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已出台政策,规定从2009年开始,我省就读的各类大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将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行属地管理,重点保障基本医疗需求,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保标准执行,个人缴费原则上由学生自负,而政府补助则按学校(含分校区)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安排。对低保对象、重度残疾的大学生参保的缴费,按照属地原则由当地财政和医疗救助基金分担。

二、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就读的各类大中专(中职、中技)学生共有280万人。按属地管理原则,大学生参加当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我省各市县的医保缴费、补贴标准、医疗保障待遇有较大差异,各地的医保政策或具体实施方案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各地医疗保险政策差异较大。当前各地医疗保险的缴费及待遇差异明显,容易引起学生不满,影响学生参保。据广州日报报道,佛山市学生的缴费是225元/年,比广州市超出145元,学生不愿意参保,如禅城某高校学生13000多人,仅有97人参保。其他各地市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2、政府补贴标准不一致,财政补贴来源有待明确。大学生医保按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当地财政进行补贴。但广东省各地政府财政能力不同,因而对医保补贴差异较大,如广州市补贴为100元/人,个人缴费为80元。而珠海市则个人缴费125元,政府对大学生参保不予补贴。

另外,部属院校的医疗拨款标准为60元/人,而省及广州市财政补贴为100元/人,因而部属院校的学生参保补贴还存在40元的缺口。

3、门诊和住院医疗保障水平设计不合理。以广州市学生医疗保障为例,市财政补贴加上学生个人缴费,每个学生医保费达180元/年,广州市医保部门计划按每人40元/年标准支付给学校医院门诊,要求给学生门诊报销的比例不低于90%。但多数学校医院门诊成本远超40元,无法提供正常服务,造成运作上的困难。据中山大学等学校统计,学生门诊及体检费用超过100元/年。

对于住院医疗保障,虽然报销限额提高了,但从报销的起付线及自付比例综合来看,个人自费负担增加,保障程度要低于原学生商业医保,而缴费远高于原保险。按医疗费用支出的统计,大学生群体的住院率低,门诊和住院医疗支出基本相当,因此现在的门诊和住院资源分配40:140不合理。

4、学生大病、突发重病保障不足,补充医保及医疗救助等体制有待完善。当前,住院医疗的个人自付费用以及其他自费药品和检查支出偏高,对贫困学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大部分市县的居民医疗保险只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住院医疗封顶线低,保障不足,部分学生无力承担重大疾病的高昂医疗费用,因病导致家庭致贫、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重病学生需要发动师生捐款,学生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缺位。

5、仍存在一些学生就诊难问题。一些高校由于规模小,没有符合医保定点要求的校医院,同时受当地条件所限,只有一所医院挂钩就诊,造成学生就医不方便,得不到合理的医疗保障。此外,大学生群体在假期或实习时异地急诊或住院医疗较多,但现在有些地方的居民医保对异地就诊管理严格,报销比例低,学生担心报销难或自负过多,因而不愿在异地就医,影响身体健康。

三、建议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实现“全民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各学校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建议政府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使省内高校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全部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并在体制、投入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学生医保工作:

1、增加财政投入,逐步统一大学生医保的缴费和待遇水平各地大学生负担能力相似,医保的缴费水平和待遇应逐步统一,以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此外,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险补助,也应按我省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对中央部属院校学生的医保补助的40元缺口,应当由省财政协助解决。

2、合理分配医保基金,门诊和住院保障兼顾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患病率(特别是重大疾病)较低,平均住院医疗费用较少的特点,建议将较多资金安排用于保障门诊支出。如广州市医保门诊与住院资金分配40:140明显不合理,应当把门诊资金提高到60元以上。同时,对学生住院报销比例也有提高的空间,因为大学生群体无收入来源,学生医保只要做到相对收支平衡即可,不应该将大学生的医保资金调剂到其他居民群体使用。同时,学习国外的医疗保障做法,对大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或专项的健康检查。

3、完善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障,设立大病救助基金 为解决大学生因大病导致家庭致贫、返贫的问题,应当将学生群体也纳入当地医疗救助体系中。同时,考虑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或社会补充医疗保险。完善突发的大病重病医疗保障,建议以学校为单位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采取学校出一部分,学生出一部分进行筹集资金,还可以进行社会慈善募捐。

4、统筹安排医疗资源,加强对学生医保定点医院的管理和投入

为解决很多分散的小规模学校和分校区的学生的“看病难”问题,各级政府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如开办社区门诊进学校,方便学生就诊。同时,增加对高校校医院的投入,提高医疗水平,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对于已实行医疗社会化的学校,建议由政府医保部门统一安排和管理学生就诊医院。对由校医院承担学生医疗的学校,也应逐步过渡到医保部门统一管理。建议完善学生异地就医管理,尽量不降低诊疗费报销比例。

第四篇:我国农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农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学 院:音乐学院 班 级:音教3班 姓 名:牟 明 霞

学 号:2011131326

我国农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农村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束缚和现有政策的限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实现农村城市化具有指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人口、社会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本和目标。推进农村城市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农村城市化适度发展、以市场化为取向、以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为依托,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推进农村城市化。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和谐社会;对策建议;可持续发展措施 ;环境保护

我国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阻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因此,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实现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农村城市化理论综述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在其著作《政治算数》中,比较利益差异被看成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了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则把人口流动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从而用投入与收益的比较来做出判断。刘易斯、拉费侨根森和托达罗先后分别建立了乡—城人口流动模型。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于1995年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指出通过能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而后缪尔达尔针对“增长极”对其他地区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地区的带动作用,又采取适应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 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的理论大多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更适合于西方国家。尽管许多结论对我国农村城市化有很大的启示,但是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又有特殊的制度安排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分割,使得农村城市化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因此,我国农村城市化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理论,以便提出合理建议。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因素。张培刚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扩张的经济中,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总的说来要大于农业,这种差异使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而后,辜胜祖教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各流派的劳动力非农化、人口城市化的思想,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的城市化战略。20世纪90年代,高佩义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中提出了城市化三大规律,即城市化进程阶段性规律、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和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共进规律。

现今我国学术界对发展小城镇,走城市化道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已形成共识。但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角度来探讨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文献较为鲜见。本文剖析了农村城市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有利于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城市化滞后的原因

农村城市化发展作为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繁多,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分析我国的现状,造成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波动性,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性和滞后性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经济体制的束缚和现有政策的限制是农村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

由于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要素的配置几乎完全由政府计划控制,因此,与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口城市化情况不同,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是影响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虽然摇摆不定,但总体上执行的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赶超发展战略。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这一发展战略的实现创造了条件。重工业优先发展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又强调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资金只能依靠抑制消费取得。为了实施赶超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不得不以牺牲农业和抑制城市化正常发展为代价。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价格管制形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在为工业化积累大量资金的同时,压制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性投资分配机制,将大量资金投向重工业,以迅速形成工业生产能力,却挤占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资。这样,城市本身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不具备大规模吸纳外来劳动力的能力,致使有限的就业机会只能被城市新增劳动力人口占用。

2、经济支撑薄弱,推动力量不足

一是有些地方如山区地市,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作用难以有效实现。二是支撑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推动力主要是乡镇企业,但由于其自身体制上存在着缺陷,如分散化和规模小的特点,不利于城镇规模的形成和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三是近年来有些地方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尤其是路网建设还难以适应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四是不同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相对拉大,小城镇发展出现区域间严重不平衡,如山区地市与沿海区域间的差距已日益明显。

3、城市化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目前,现有的政策环境虽有很大改善,但还是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同时,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三是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4、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与速度,有赖于大中小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辐射力的增强。从福建省9个设区城市来看,福州人口不足200万人,厦门120万人,泉州70万人,除宁德低于20万人外,其他5个设区城市在20-40万人;建成区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仅福州、厦门两个城市,小于20平方公里的有2个;省域和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力

不强,特别是省域中心城市对全省的带动作用不强。从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情况来看,全省14个县级市人口规模都在20万人以下,建成区面积都在20平方公里以下;44个县城人口规模在11万人以下,平均人口规模不足5万人,建成区面积大多在10平方公里以下;乡镇人口小于1万人的有122个,其中个别乡镇人口仅1千多人,面积小于20平方公里的乡镇有60多个,其中小于5平方公里的有10个。这种状况导致部分城镇集聚力和辐射力不强,产业规模不大,基础功能不完善,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整体实力弱,严重制约第三产业发展和市场的形成。

三、推进农村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经济、人口和社会的全面城市化,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农村经济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形式的发展为农村城市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农村地区城市化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桥梁,而经济增长到了一定阶段又会反过来要求城市化步伐加快。由于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非农产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又是农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集群是促进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非农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只有在集群的促进下,农民才能真正体会到非农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产业集群的市场接近的便利性,把农村的手工小作坊、机械小工业紧密地与市场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节奏和幅度才能有质的飞跃。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农村城市化过程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是以产业发展和集聚为依托的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集聚;其二是实现农村人口由农业向二、三产业领域的转移和第二、三产业的空间集聚过程。空间集聚和人口集聚这两个过程相互影响、同时发生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随着农村

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从事依附于耕地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比重日益下降,农村地区人地关系不断紧张,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断加剧的环境恶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出农村,向现有的城镇迁居。随着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土地上的有效投入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最终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才能真正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可见,农村人口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根本。

3、实现农村社会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实现农村社会城市化必须在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医疗条件、社会保障、教育水平、生活水平、娱乐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去年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方面,大部分地方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如与农村居民密切相关的公路、电网、自来水供水系统比较落后,与农业生产发展密切相关的堤坝、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陈旧,存在种种隐患。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设备和水平、公共卫生设施、疾病防御设施以及文化娱乐设施、教育水平都与城市差距甚大。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同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国民待遇。实现农村社会城市化,就是要使广大农村社会各方面建设与城市逐步接近,只有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了,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以人为本,整体推进。

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已有的各项保障制度,要不断完善政策,扩大覆盖面。特别是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抓住社会保障制度薄弱环节加以推进,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待遇水平,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

3、加强统筹,整合制度。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不断充实和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权益。

4、加强领导,扎实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协调、抓好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刻把握社会保障特点和规律,增强社会保障工作系统性。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五、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2、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和监管。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优化整合。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六、为保证农村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1、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

逐步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边远地区、海岛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

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控制散煤和劣质煤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其停止建设,补办环评手续,并予以处罚。对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责令其停止生产,并予以处罚。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时限,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

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养鱼。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推行秸秆气化工程、沼气工程、秸秆发电工程等,禁止在禁烧区内露天焚烧秸秆。参考文献:

1.曹少中,涂序彦,杨国为,绿色循环经济与绿色设计,机械设计,2004,21(4)1.5。2.陈雪莲,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经济师,2004,(8):247,249 3.陈颐,循环型社会和城市现代化,江海学刊,2003,(5):93~98。4.陈永星,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及组织实施,福建化工,2001,(1):45~46 5.戴宏民,德国DSD系统和循环经济,中国包装,2002,(6),53~55。杜爱文,议绿6.色审计机制,林业财务与会计计,2001,(4):54-56。范连颖,中国发展循环经济7.可借鉴的日本经验,贵州社会科学,2004,(5):30~32,26。

第五篇:我国财政透明度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描述:财政透明度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政府提高财政透明度已成为国际潮流。我国财政 透明度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不少。通过研究旨在分析我国...【摘要】财政透明度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政府提高财政透明度已成为国际潮流。我国财政 透明度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不少。通过研究旨在分析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现状,并提出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顺利行使知情权的必要保障,是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提出“让权力在阳 光下运行”目标以来,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财政信息公开逐步由“形式公开”向“实质性公开”转变;二是中央各部委及各省 财政透明度水平在逐年提高。尽管如此,由于我国财政透明度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不高,甚至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我国财政透明度现状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二、财政透明度

财政透明度是良好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财政透明度最早是由George Kopits和Jon D.Craig(1998)提出的。George Kopits和Jon D.Craig认为,所谓财政透明度是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关于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的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可靠的、详 细的、及时的、容易理解并且可以进行比较的,便于选民和金融市场准确地估计政府的财政地位和政府活动的真实成本和收益。

财政透明度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它要求政府要准确、及时和完整地以及最大限度地提供政府财政活动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信息,从而帮助公众 了解政府财政层面的工作并做出判断。一方面我们必须认清我国目前财政透明度的现状和与国际比较的差距;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国外有关财政透明度建设方面的好经 验,参照国际规则,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体系。

三、现状分析

我国财政透明度起步较晚。我国财政信息公开在1978年之前几乎处于真空状态,政府没有公开财政信息的意识,而公民也没有监督政府工作的意 识,更谈不上财政透明度高低的问题,其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一直很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提高财政 透明度逐步成为国际潮流。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1995年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04年我国 政府实行新的预算分类体系,2007年财政预算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0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0年十一届全 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增加了有关“增强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表述等,这些做法对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限于种种原因,我国财 政透明度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中央部门预算透明度水平较低。2012年《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显示(见表1),68个受调查的中央部委平均得分为28.41分,按照百分制 换算后的平均分为22.02分,也就是说,已公开信息占所有调查信息的22.02%,环保部排名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原始得分超过50的部门,不难看出,中 央部门预算透明度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在中央各部委中,预算透明度的水平有与各部位相对权势的强弱成反比的迹象,政治影响力相对较小的部委,如环保部、宋 庆龄基金会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的预算透明度水平相对较高,而政治影响力相对较大的部委,如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等部委的预算透明度水平较低。另外,部门预算在我国应该有16张报表,但是,几乎所有的部委都只公布了2张报表,并且越涉及到详细分类的信息,透明度越低。

省级财政透明度水平较低。一是省级财政透明度整体状况较差。2012年《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显示(见表2),31个受调查的省份财政透明度平均仅有298.87分(满分为1180分),按百分制换算后仅为25.33分,也就是说,平均只公开了全部调查信息中大约25.33%的信息。二是省际 之间透明度差异比较大。2012年省级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上,湖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海南位列前五名,公开信息约占全部调查信息的40—45%,而贵 州、山西、安徽、西藏和青海处于后五名,公开的信息约占全部调查信息的14—19%,比例相差之大显而易见;排在第一位的湖南省财政透明度状况最好,原始 得分533.4分,按百分制换算得分45.2分,即公开信息约占全部调查信息的45.2%,排在最后一位的青海省原始得分167.45分,按百分制换算得 分14.19分,公开信息约占全部调查信息的14.19%,二者相比,比例相差达31.01%。三是各省单位预算类项目的透明度状况和政府资产负债类项目 的透明度状况不容乐观。2012年,31省在单位预算项目上任然未公开任何信息,在政府资产负债项目上除海南和甘肃两省外,其他29个省份均未公开任何信 息。

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状况较差。2012年《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显示(见表3),31个受调查的省份行政收支及有关信息透明度平均 得分仅有141.65分(满分2970分),按百分制换算后仅为4.77分,也就是说,平均只公开了全部调查信息中4.77%的信息,水平之低可见一斑。省际之间相比差距很大,2012

年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排行榜上,广西、山东、广东、宁夏和陕西名列前五名,公开信息约占全部信息的11—17%,而青海、黑龙江、湖南、西藏和内蒙古位列后五名,公开信息约占全部调查信息的0.06—0.7%,比例相差10.96—16.3%;排在第一位的广西省,原始得分 493.35分,按百分制换算得分16.61分,即公开信息占全部信息的16.61%,而排在最后一名的内蒙古原始得分1.67分,按百分制换算得分 0.06分,也就是说公开信息占全部信息的0.06%,二者相比相差16.55%。

我国财政透明度与国际标准相差深远。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了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2007年制定了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这两个系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的在数据采集和披露方面的一套指导标准,使各成员国在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可靠、及时和容易获 得的数据方面有共同的依据。这两个系统规定了财政数据公布的指标、频率和及时性。澳大利亚在1996年加入SDDS,并于2001年满足了所有标准,现在 澳大利亚在财政数据公布的指标、频率和及时性方面都超过了SDDS规定的标准。美国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DS的接受国,在数据公布的指标方面完全符合 SDDS标准,并且在频率和及时性方面还高于SDDS规定的要求。我国于2002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DDS,目前,虽然财政数据信息在及时性和频率 方面达到了GDDS的要求,但是距离SDDS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2001年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调研报告中,以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从法律、腐败、政府管制、会计准则与实务和财 经政策等五个方面对“不透明指数”进行了评分与排序,结果显示,“不透明指数”最低的是新加坡为29分,美国的为36分,我国的“不透明指数”高达87 分,被列为透明度最低的国家。

2008年,工程统计源国际预算合作组织发布了《预算公开性指数》,预算透明度满分为100分,各国平均得分为39分。英国得分最高为88分,法国87 分,南非87分,新西兰86分,美国82分,瑞典78分,韩国66分,德国64分,印度60分,俄罗斯58分,印度尼西亚54分,赞比亚47分,泰国40 分,而我国只有14分,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四、改进措施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是基础,法律是保障。我国有关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完善和法律的保护,为此,我们要在现行法律 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出台实施细则、补充条例或释疑等,完善和补充已有的法律法规,减少理解上的歧义。以立法的形式界定现行保密规定和财政信息公开要求之间“度”的问题,合理恰当的“度”可以规范政府的行为,减少互相扯皮和推脱,避免出 现制度冲突。

规范信息公开程序,加大政府审计力度。政府审计是财政透明度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审计制度,审计报告是政府财务报告一个不可缺少的 部分。政府财务报告一般应由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对外公布。目前我国通行的做法是各级财政部门将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直接提交各级人大讨论表决,中间缺少 审计环节。为此,国家应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审计制度,以保证公开财政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对虚假披露和隐瞒披露的行为要追究责任,督促政府提高信息 公开审计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尽管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具有知情权,但是表现在财政透明度方面,由于公众缺少参与意识,很少会有人主动 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信息。为此,政府要培养公民行使知情权的意识,积极引导公民参与财政透明度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还能使公民 了解政府工作的内容和重心。政府在公开财政信息时,应考虑不同群体,对于专业性不是很强的普通公众,要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图表和专家讲解等形式或 者通过听证会的形式来帮助他们理解与领悟,以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保障媒体监督权利。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既要正确及时地将政府公布的财政信息传递给公民,又要起到引领舆论监督的作 用。一方面要协助政府进一步拓宽与公众沟通的渠道,根据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对于普通财政知识不足的公众,媒体传播政府公开财政信息时,就要 采用简洁明了直观通俗的方法。另一方面媒体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的财政透明工作,尽量把公众的真实想法客观公正的反应出来,反馈给政府部门。媒体工作者应 具备一定的财政专业知识和捕捉信息的敏锐性,能够及时提供财政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财政透明度创新。公共财政管理绩效评估框架(Anwar Shah 2007)是一个综合的可用于评估国家长期公共财政绩效的监督框架,是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联合开发出来的,有28 个评价国家层面的指标。其中“预算文件中包括的信息的全面性”、“未报告的政府具体运作的规模”、“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透明性”、“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透明 度”等指标涉及到了财政透明度的评估。借鉴这个评估方法,由国家授权、独立的第三方组织负责具体操作,定期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向社会发布。这样,公众就能 及时了解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实际情况,以此监督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行财政受托责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透明度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由于财政透明度在公共财政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应在今后的财政透明度建设 中,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审计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保障媒体监督权利、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财政透明度建设创新等措施,切实提高财政透明度水平,力争使我国财政透明度能够在不远的将来真正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

下载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与改进措施[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教育教学改进与实践措施

    初中教育教学改进与实践措施 【摘要】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初中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初中......

    建筑节能环保措施

    翡翠园小区建筑节能环保措施-例 根据《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实施大纲》的要求, 翡翠园小区以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社区为出发点, 以科技为先导,大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摘要:由于越来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越来越重视。而本文将根据国内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美国发达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对比,并且......

    过程质量提升计划及改进措施

    过程质量提升 XXXXXXXX 过程质量提升计划 一、制造部过程质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 过程质量管理科检验记录利用价值未能完全体现; 2、 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3、 员工自身素......

    改进目标与措施

    改进目标与措施 刘长柱 改进目标: 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领会其含义,将其渗透到自己日常的教学中去。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落到实处,使得它真......

    不足与改进措施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重视学生,忽视老师。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些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特点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特点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特点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3年中国报告网—中国领先行业市场调研机构http:///正文建筑能耗主要涉及到空调取暖,热......

    我国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 要:粮油在众多的食品中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食品需求,对于食品检验是我国?|量检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我国,已经被列为一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