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综述(5篇)

时间:2019-05-12 18:3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综述》。

第一篇: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综述

在倡导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建筑节能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过程中,建筑节能政策是关键,因此学术界对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十分重视。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已成学术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内容不断拓展,方法呈现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分析和把握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水平,进而推进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工业用能和交通用能已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节能工作的重点也相应集中在这三大领域,而当前我国建筑业高能耗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节能成为我国整体节能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建筑节能政策是推进建筑节能的关键,因此学术界对建筑节能政策的关注逐渐升温,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已成学术热点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背景下产生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此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在探索如何更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逐渐认识到各行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1979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在国民经济指导思想和方针做出调整后,我国开始认识到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由经济发展所引发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党中央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现状,在1980年提出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将节能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包括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展节能计量、宣传工作;开发节能科研项目,通过运用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等。在经济政策与能源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大批学者开始关注节能政策的研究,部分学者尤为关注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建筑节能政策研究随之兴起。

90年代后,随着能源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能源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能源投入增加,煤炭、电力产能大幅度提高,油气进口增多,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得到很大缓解。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条件,我国仍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当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为了解决能耗大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调整了能源发展的总方针,变“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为“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更加重视节能工作。随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包括能源开发方针: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油气,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在不断提高煤炭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多种经营,积极出口;石油工业发展方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快增储量,稳步增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需求;电力工业发展方针:以火电为主,水火电并举,适当发展核电,同步发展电网,提高电力经济效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能源环境方针:持续协调发展;能源节约方针:以广义节能为基础,以工业节能为重点;能源进出口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进有出,多出口煤炭,多进口石油,进出口多元化;能源运输方针:以煤炭运输为重点,输煤、输电、输油气并进,充分发挥铁路、水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综合运输系统。在国家能源政策不断调整、节能工作倍受重视的背景下,学界对节能政策更加关注,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队伍亦逐渐扩大。

进入21世纪,能源供求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开始加大,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即3E关系问题引发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逐渐从公共政策、节能政策研究中分化独立,期间2005年是个拐点,如图1,2005年关于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发文量超过此前所有年份研究的总和,而且此后呈年年递增的趋势。从学术成果的形态看,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清晰,从学术研究的群体看,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学者群已基本形成且越来越稳定,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已成学术研究热点。

二、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内容不断拓展

(一)由国内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拓展到国外建筑节能政策的引介

通过对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文献分析发现,在1986年到1999年的13年间,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建筑节能政策研究上,主要探讨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并提出若干解决国内建筑节能现实问题的对策。

2000年以后,世界各国在共同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加之国外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进入比较研究阶段。学者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的引介和分析,思考如何推进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有的学者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概况[1] [2],有的学者从立法、规划、能效标准和标识、能源审计、筹资机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外建筑节能公共政策的内容举措,并对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国外建筑节能政策的共同特点,为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提供了借鉴[3]。通过分析,学者们达成共识,认为国外建筑节能政策的共同特点在于:第一,注重建筑节能立法。第二,采取经济手段支持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内容已由初期的国内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拓展到如今的对国外建筑节能政策的介绍、比较和总结,呈现出“引介”与“吸收”并举的特点。

(二)由单一的技术政策研究拓展到政策体系构建的探讨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在研究初期,仅仅局限在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研究上,学者们认为技术是解决建筑业高能耗问题的灵丹妙药,于是“建筑节能技术政策”成为当时学界研究的唯一焦点。学界对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分析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存在问题,二是探讨完善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对策。在对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存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第一,鼓励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的技术政策缺位。因为要达到国家节能建筑强制性标准,开发商每平方米至少要增加40元以上的建设成本,由于执行无奖励、违规无惩罚,开发商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自然不会主动执行节能建筑技术标准。第二,建筑节能技术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节能法》颁布后亟待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可操作的技

术规范、标准与规定等[4] [5] [6]。关于完善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对策研究,研究人员各有不同见解。其中,唐曙光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提出了完善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对策,认为制定建筑节能技术政策要明确建筑节能强制技术标准、政策内容与执行程序、最优化调控;要确定若干建筑节能参数,实施技术定量控制,参数的选择要具有可量化性和可比性,如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性质的建筑及当地建筑节能的开展情况,设定不同的建筑能耗节约率或节能建筑的面积比例等;同时还要利用法律规范、行政命令等手段从程序上实现最优化调控,选择总能耗最低或总成本最低等1—2个最重要的指标控制建筑能耗[7]。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建筑节能政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共同努力构建出完整的政策体系,才能实现建筑节能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基于这种认识,国内学界开始涉猎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研究,探讨如何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进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研究人员认为,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包括建筑能耗评估政策、节能技术研发政策、节能标准实施监管政策在内的一整套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其次,我国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应该加强激励政策的运用: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探索恰当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模式,改变既有建筑高耗能的现状;建立基于能源消耗量的收费制度,激发民众节能的动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建筑节能环保意识薄弱现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8]。

从仅仅关注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到全面构建建筑节能政策体系,说明学界对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三)由强化规制的约束性政策研究拓展到激发、鼓励的导向性政策研究

2000年以前,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探讨都是关于如何通过刚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去约束和管制建筑节能相关主体的行为,使之按照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去行动,以及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等问题,这些都属于建筑节能规制性、约束性政策的研究。2000年以后,学者们认为仅仅依靠约束性政策来推进建筑节能是行不通的,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由此向重视激发、鼓励的导向性政策的研究转变。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一些建筑节能成效高的发达国家都试图通过税收优惠等经济政策来促进本国的建筑节能[9] [10],于是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武涌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作者通过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掌握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经济、财政与税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最终构建出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基本体系框架,并从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建筑节能税收优惠、建筑节能贷款贴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11]。另外,李慧也对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运用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建筑节能“证书”交易理论,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信号传递分析方法,构建出建筑节能市场交易定价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几个数据(节能贡献度、在主体中比例、节能水平的成本)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建筑节能交易市场主体只有在保证主体节能交易成本至少得到相等补偿的前提下,才会激励建筑节能主体进行建筑节能证书的交易。建筑节能主体的最初选择,与其建筑节能能力和政府制定的节能贡献度等级相关,节能能力不足的建筑节能主体,倾向于最少量购买,甚至不买;节能能力高的建筑节能主体,倾向于完成基本节能量,而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其节能能力。总之,建筑节能主体的最终选择,与政府制定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密切相关[12]。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这一转变,折射出我国学界对政府治理节能问题的强烈呼唤。政

府治理节能问题不能只会“关门”(惩罚约束),更应懂得如何“开窗”(激发鼓励)。

(四)由建筑节能政策系统本身的封闭性研究拓展到建筑节能政策与环境间互动的开放性研究

2008年以前,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无论是国内建筑节能政策探讨还是国外建筑节能政策引介、无论是技术政策研究还是政策体系研究、无论是约束性政策研究还是导向性政策研究,都属于对建筑节能政策本身进行的研究,是对建筑节能政策系统本身的内在的封闭性研究,或者说是就政策研究政策。2008年起,学界将建筑节能政策纳入特定的政策环境中进行研究,因为任何一项政策都不是孤立的,是特定环境的产物,政策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反之,政策对环境也具有反作用,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学者们通过研究建筑节能政策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建筑节能政策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其中,韩晓娜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她提出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参与机制的建立,强调社会参与的实质就是强调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中的多方影响因素,使建筑节能政策与环境达到融合状态,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建筑节能政策的预期目标[13]。

三、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方法呈现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通过对已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发现2004年之前的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文献,均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没有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第一篇运用定量方法研究建筑节能政策的文章[14],使定量研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从无到有,此后,定量研究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学者所应用。

图2中明显上升的曲线表明,2007年开始使用定量方法的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文献数呈现更明显地增加态势,在建筑节能政策的未来研究中,定量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将成为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趋势。

虽然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术成果年年递增,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方法逐渐改进。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建筑节能政策过程的全封闭研究,将建筑节能政策过程视为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及终结几大环节的封闭系统进行研究,研究时不仅对每一环节给予关注,而且还注重对各环节之间关系的探讨,这种全封闭的研究符合政策周期循环发展的规律。在政策周期发展中,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对整个政策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节能政策既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又需要进行信息的反馈和政策效果的评估,通过评估,不仅能够判断政策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决定该政策的持续、发展、调整或终结,也就是说,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反馈、进行追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政策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可见,政策评估是上一个政策周期的结束,同时又是下一个政策周期的开始,政策系统由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进而才能实现政策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却属于分阶段研究,仅对建筑节能政策过程的个别阶段进行分析,未实现建筑节能政策过程的全封闭研究,研究的重点放在政

策制定、政策执行阶段,弱化了政策过程其他阶段的研究,缺少对建筑节能政策的评估和追踪,导致政策过程的完整性缺失,影响了政策周期的良性循环。

其次,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的动态研究已经成为常态,而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动态研究才刚刚起步。国外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政策研究中一直重视研究建筑节能政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不断探讨建筑节能政策与环境的动态适应问题。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相对来说处于政策的静态研究阶段,近两年虽有学者将建筑节能政策纳入了特定的环境加以分析,但这只是动态研究的初步尝试,我国仍需加强对建筑节能政策与政策环境的互动研究,使建筑节能政策的动态研究走向常态。

最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已实现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有机结合,并且均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规范研究没有达到应有的理论水平,研究中大量引介国外的相关理论,缺少本土化的探索;实证研究的针对性又不强,导致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上出现“上不达理,下不沉实”的局面。

第二,在低碳经济呼声日渐高涨的形势下,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任务还很艰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各种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之一。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建筑的迅猛增长和既有建筑的高能耗却构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所以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应围绕“低碳路径下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市”、“ 全寿命绿色建筑”、“ 推进既有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 等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建筑节能政策研究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应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形势,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

第三,在中国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房地产价格不断攀高,政府已采取多元调控政策的非常时期,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必须切实解决建筑业高能耗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筑节能政策的规范和管制,提高新建建筑质量;通过建筑节能政策的鼓励,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进而使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得到缓解;通过建筑节能政策的引导,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以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程。

第四,新时期建筑节能政策的价值诉求更加强烈。建筑节能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而公共政策的实质意义在于其公共利益的分配,所以建筑节能政策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建筑节能相关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均衡合理。建筑节能政策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在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下,要求建筑节能政策的效果必须充分体现公平性和回应性,体现其应有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这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章由内蒙古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二篇:我国外资政策研究的论文

摘要在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外资外资政策外资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正确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变

1.1初创阶段(1979~1985)

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为:转变指导方针,由排斥外资转向利用外资;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特殊灵活和优惠的外资政策;开始制定外资法规,1979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我国第一部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成立外资管理的专门机构,1979年8月国务院设立了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的利用外资工作,1982年3月合并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外资政策是非常粗略的,并缺乏可操作性,对外资流入实行限制的特点非常突出,且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外资政策体系。

1.2发展阶段(1986~1993)

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明确利用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以及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建立了一系列利用外资的法规体系,包括《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对外资实行普遍的优惠政策;建立针对外资的分级管理体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已经完全确立了积极利用外资的观念,对外资的限制不断取消,外资允许进入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外资政策激励的重点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尽管仍然对外资实行一定的限制,但实行鼓励和优惠的特点更加明确;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外资政策体系。

1.3调整阶段(1994~2001)

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第二阶段利用外资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同时根据加入WTO的需要,逐步取消对外资的一些限制,对外资实行一定程度的国民待遇。采取的主要措施表现为:①1995年6月我国重新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同时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产业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具体化。除此之外,皆为允许对外开放的领域;②1997年12月,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了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突出了产业重点,同时体现了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③1999年8月,外经贸部等部门就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对外资的限制大幅度取消,国民待遇原则越来越明显;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仍然很突出,但相应的规范和管理有所加强;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特别是WTO的规则接轨;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倾向有所缓和,但尚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1.4完善阶段(2002~)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WTO的规则和承诺,于2002年3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4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附件,在投资准入方面进一步开放,其主要变动如下:①将鼓励类目录由186条增加到262条,而限制类目录由112条减少到75条,大幅度放宽了行业准入限制;②扩大投资领域,逐步开放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③投资地域多样化,鼓励外商投向中西部地区,参与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投资方式多样化。

2利用外资的正效应

我国利用外资数额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其正效应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

(1)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于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罗余才、严俊(2002)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FDI增加1%,GDP将增加0.396736%,说明FDI流入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

(2)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从1990~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2.28%上升到2001年27.98%。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对我国的工商税收也起了重要作用,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占我国工商税收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4.25%上升到2001年的19.01%。

(3)利用外资增加了我国进出口总额。1986~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86年的4.04%上升到2001年50.83%。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4.66%,高于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3.75%)21个百分点。FDI促进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1985年中国占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不足2%,2000年则上升到6%以上,同时也改善了出口结构。

(4)利用外资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和扩充,外资企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不断增加,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部分就业压力。

3利用外资的负效应

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

(1)由于外商投资结构的失衡,从而加剧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的偏差。外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2003年,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59.21亿美元和12.14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1.07%和2.27%,而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为458.05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61%。另外,外商全年投资394.17亿美元于第二产业,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3.67%,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则分别为10亿美元和127.94亿美元,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0.19%和23.91%,这说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重,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及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过小,将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优化。

(2)外资来源渠道过于集中,使得我国经济过于依赖个别国家。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其次是北美,第三位的是欧盟。2003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继续作为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对华实际投资额为340.07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3.56%,而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资本较少,尤其是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少,比例小,并且不够稳定。这种投资来源的不平衡性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使我国经济安全的系数有所下降,风险随之增大。

(3)“超国民待遇”的引资政策导致外资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国内投资需求不足。为了吸引外资,我国政府在税收、企业经营管理和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外资种种优惠,使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优于内资企业,形成“超国民待遇”,内资企业不能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从而造成对内资的“挤出”。另外不加限制地盲目利用外资加重了我国的债务负担,并造成对外资的技术依赖,以致国内技术创新的势头减弱。

4小结

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今后应适当提高利用国际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比重,促进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双缺口”理论。但是目前我国国内人民币资金充裕,国家外汇储备的基础雄厚,200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规模有了长足进展,截至2003年12月底,合同外资金额9431.2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按照双缺口理论,我国一般性的资金缺口问题和外汇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没有必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了?事实上,我们不仅要继续利用外资,而且还要长期坚持利用外资。由于我国体制不健全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路径不畅,出现的国内资本富裕掩盖了潜在投资需求无法显形化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从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角度看待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不只是弥补资金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外,为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今后我国对外投资必定会不断扩大,为了保持必要的资本净流入规模,不可避免的要相应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参考文献

1李杰.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4(1)

2卢汉林.国际投融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罗余才,严俊.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卿定文.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演变与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7)

5王玉荣.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分析[J].中国统计,2003(5)

6武海峰,陆晓阳.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杨玉桢.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J].经济论坛,2003(9)

8叶辅靖.调整之必须———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背景和要点[J].国际贸易,2004(1)

第三篇:我国高校纳税政策研究论文

一、我国高校现行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面向高校的税收政策,但通过对高校目前主要经济业务分析,可以发现高校经济业务几乎涉及到目前已开征的所有主要税种。在不考虑校办产业的前提下,高校涉税业务根据所涉税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

增值税是高校过去所涉业务较少的税种,仅存在于高校出售的部分试验产品、后勤实体对外出售的自有产品或其他商品的销售中,根据财税[2013]37号文件有关规定,高校过去需缴纳营业税的部分业务开始缴纳增值税。这部分业务主要包括:高校提供的部分超过免税范围的教育劳务,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技术转让和专利转让收入,高校科研团队利用高校资源从事科技开发与转让、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此外,高校购置的不是直接用于教学与科研的进口仪器设备也需缴纳增值税。

2.涉及营业税的经济业务。

在高校实行营改增后,高校涉及营业税的业务较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目前主要包括学校部分场地对外出租的租赁费,高校食堂向社会人员提供餐饮服务而收取的餐饮服务费;因承办会议而向参会人员收取的会务费,高校后勤车队对外提供车辆出租服务等业务。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国家营改增工作的深入,高校涉及营业税的经济业务范围将进一步萎缩。

3.涉及所得税的经济业务。

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目前高校除后勤实体取得的收入需根据财税[2006]100号文件要求缴纳所得税外,其他大部分收入可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减免。个人所得税是涉及高校教职工个人切身利益的税种,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专利权、著作权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多种收入。这些收入取得的渠道不同,所适用的各种税率与免税条件也各不相同。此外,单位和个人直接捐赠给高校的收入也需要缴纳所得税。高校经济业务除涉及上述三类主要税种外,还包括因出租房屋、土地而产生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购置与使用车辆而产生的车辆购置税与车船税;申请各类专利和签订各类合同而缴纳的印花税;因缴纳增值税与营业税而产生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和费用。

二、高校在现行纳税政策环境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自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征税问题的通知》起,开始步入纳税时代,各类相关税收政策陆续出台并不断完善,有效激励、促进了高校发展,规范了高校各类经济业务,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高校发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立法级次偏低,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不匹配。

我国目前税收法规主要由全国人大立法,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政策性法规、规章,地方政府制定的区域性制度三个层次组成。我国高校目前执行的政策多是各部委根据国家法规制定的带文号的行政文件,没有针对高校的系统性的税收法规,在政策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操作细则,甚至部分文件之间存在冲突现象,使高校发展受到制约。在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衔接方面,国家税收政策均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上的,而在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中仍提出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只是要求部分经济业务与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这必将导致部分业务成本的计量不准确。这种制度的不匹配不仅使部分税收政策难以执行,而且增加了高校对涉税业务管理的风险与成本。

2.宣传引导不到位,纳税意识亟待加强。

就高校而言,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导致高校管理者纳税意识仍有些淡薄,高校机构设置中也缺少对涉税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的部门,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也不够到位,导致有时无法正确处理涉税业务。部分教职工对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存在误解,认为纳税是国家和学校对教职工收入的“剥皮”,导致个别教职工千方百计隐瞒收入,不但给国家带来了税收损失,还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高校相关税收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对财务人员缺乏培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比较严厉,有时不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也增加了高校对涉税业务管理的难度。

3.税收优惠政策单一,激励引导效果不够显著。

我国现行税法对税收优惠主要通过以设置起征点、免征额等税前列支方式,直接降低法定税率和直接减免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目前针对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局限于税额免征和税前列支扣除两种方法,且主要优惠都是面向学校层面,面向个人的优惠政策偏少,且政策相对死板,在推行过程中缺乏灵活性。此外,分散在各部委的具体优惠政策之间有时存在冲突,导致税收优惠取得成本偏高,难度偏大,优惠所取得的激励效果不够理想。在对待社会资本进入高校方面,国家目前仅对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如高校教育基金会)和国家行政机关捐赠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而对直接面向高校的捐赠和投资是不享受税收减免优惠的,这使部分单位与个人将对高校的捐赠与投资转向其他方式,不但增大了高校取得投资的成本,也与国家鼓励民间社会资本投资高校的理念背道而驰。

三、完善我国高校纳税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面向高等教育的税收政策立法与配套建设。

完善高校税收政策立法与配套建设工作,首先要在遵循税收立法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与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梳理分散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的各类通知、批复等行政文件,出台统一的面向教育,尤其是面向高等教育的单行法规,将目前高校所涉及的所有税收政策全部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以消除现行制度中部分政策相互矛盾、重复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将国家税收政策中对高校没有明确的部分进行明确,确保立法涵盖高校所有经济业务。在建立统一单行法规的同时,对在税制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出台相关解释,避免高校税收政策中出现新的空白。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完善高校会计制度。明确区分各类收入的性质,并按照收入性质设置明细科目;明确成本核算的范围与核算方法,并引入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成本核算专用科目,使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要求相匹配。

2.加大对税收政策的宣传与培训力度。

对高校而言,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与培训首先应要求管理层加强对税收政策和相关财经法规的学习,更新管理理念,避免决策失误。其次,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类税收制度与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再次,加大向教职工宣传税收政策的力度,尤其是向大家宣传涉及切身利益的所得税与科研经费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使其了解依法纳税重要性与偷税漏税危害的同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税务部门作为管理机构,也应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高校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使高校能够充分了解与高校相关的税收政策方面的知识。对于在高校进行税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进行处罚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不能一罚了事。

3.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校进行合理税务筹划,已经得到了税务主管部门的许可。在筹划过程中首先要向师生宣传相关优惠政策与能够获得的收益,使教职工重视此项工作;其次要在申请过程中正确区分所属的税收减免类别,按照相关要求准备相关材料,降低筹划风险;再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造符合税收优惠的条件,通过这些人为手段获取税收优惠,增加学校事业收入与教职工可支配收入。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加强对税收风险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从部分高校开展税收筹划的情况来看,税收筹划很容易越过“红线”,使所谓的合理避税成为逃税。这要求财务人员在工作时应积极与税务部门进行协调,获得税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学校与税务部门的双

4.优化面向高校的税收优惠方式,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取得良好激励效果的前提,有效的税收激励方式应该是多种优惠方式的组合。目前高校税收优惠与激励的方式仍比较单一,应在现有优惠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将税基减免、税额减免、优惠税率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优惠措施,确保政策涵盖所有税种。在优化税收优惠方式的同时,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例如,对从事科研与投资科研的税收激励力度,改变只重结果不重投入的错误观念,激励企业投资科研;取消向高校捐赠获取税收优惠的门槛,无论是否通过相关机构向高校捐赠,只要能够提供相关证明,均可给予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等。

四、总结

总之,高校作为特殊纳税群体,高校财务人员应努力提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对涉税业务的管理。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建立与税收法规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使税收政策能够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第四篇: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探讨

1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1.1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 2 ̄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 30.1 瓦 /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 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 11 瓦 /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 18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 70 亿元。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处在关键时机。2001 年,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的报告中提出,从 2000 ̄2015 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预测到 2015 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 2000 年以后新建的。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 2020 年底,全国新增的 300 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 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 50% 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 1.6 亿吨标准煤。在 400 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 138 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 60% 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 40 亿平方米,2000 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 25 公斤标煤 /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 50% 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 0.5 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 1100 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 10 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 8 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 10 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 1 亿撸?约为我国 2000 年发电能力的 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 40%  ̄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 45 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 5 亿到 6 亿平方米。如果按节能 50% 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 1.35 亿吨标准煤。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 2020 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 3.5 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 8000 万千瓦(约相当于 4.5 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投资 6000 亿元)。如果要求 2020 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 20 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

1.2 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是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节能开发建设成本高(按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测算,大体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要增加 100 元);(2)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空间利益;(3)建筑设计从围护的结构、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4)政府考虑的是 GDP 在全国所占的位置,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5)建筑节能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还没有形成体系;(6)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规范还没有列入强制执行的范畴;(7)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2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

2.1 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把建筑节能列入国家决策层的重要议程

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建筑节能提高到实施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其次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实施公共服务、强化资源战略管理和加强环境建设的重要职能来对待; 第三由政府实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试点小区,通过示范工程以点带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

2.2 组建建筑节能、设计研究领导机构

加快对建筑节能研究、设计、建设的步伐是城市决策者、规划者、设计者与建设者的共同职责和明智选择。政府应将节能工作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把推动建筑节能的运作摆上议事日程,把建筑节能作为城市生态环保的一项措施来抓。建议各地应以建设局、房管局为主组建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规划制订实施推广建筑节能的目标措施、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设立当地建筑节能的办事机构—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只有组织机构落实了,才能使建筑节能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2.3 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加快节能建设和使建筑节能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等。在新建住宅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使建筑能耗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通过行政立法,把推广建筑节能从一种号召性行为转变为一种强制性行为,以全面启动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对老的住宅可调整、完善和改造的,也应采取相

应措施逐步进行改造。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今后城市建设更长远的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2.4 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

要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建材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摆上“产学研”单位的重要议程。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新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攻关工作。(1)开展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设计,为实现住宅建筑节能的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2)在建筑体系上,要加快以承重结构为主线,包括围护结构、隔断、厨卫、门窗、管线等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符合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完整建筑节能体系;(3)使用建筑节能部品体系,包括外围护、内围护、厨卫、设备、智能化、小区配套等六大部品体系,要形成通用部品、系列开发、规模生产,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颖、环保、防污、隔音、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材料;(4)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使用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门窗应向节能、高档、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减少使用能源,卫生间上下水管设计和使用 U 型管,避免外溢返臭和冬天防寒;(5)在住宅中设计储放再生水的固定容器,充分利用再生水,要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

2.5 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

在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建设,对新技术、新建材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没有资金只是纸上谈兵。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想方设法筹措开发建筑节能的资金,要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例如可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或减少营业税等,不断研究探索建筑节能的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筹措建筑节能资金的办法,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为加快促进建筑节能提供资金保障。

2.6 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对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抗风性、抗变形性、环保、隔音、防污、保温、隔热的特殊建筑节能材料要大力推广使用。积极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LOW- E。这种玻璃既可以达到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加热室内物体,并阻止室内红外热辐射通过玻璃向室外泄漏的保温效果; 在夏季又可以达到阻挡室外的红外热辐射影响室内温度的隔热效

果,从而实现降低住宅建筑总能耗的目的。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经常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展示推广会。使建筑节能材料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要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大赛,重奖建筑节能设计人才。

2.7 大力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国家两部两委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发文实施,对建筑节能的外墙保温及外门窗保温等已提出要求,要广泛宣传“设计标准”,落实监督实施“设计标准”,把建筑节能当作一项战略决策的大事来抓。

我国是能源稀缺国家,节能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建筑节能是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只有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最佳途径。

3 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

伴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逐渐开展,为了使得建筑节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值得关注的是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和执行力度。由于建筑节能不涉及结构安全,且靠眼看、手摸又检查不出来,至今对进入工程现场的保温材料、门窗等构件的质量尚未实施监督、抽查检测以及节能建筑的竣工验收。在没有硬性约束的情况下,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给节能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应加强施工过程的节能质量控制,如对进入工程现场的保温材料、门窗等构件进行抽查复验,不符合要求不允许使用; 对竣工的居住建筑进行抽查检测,不符合要求不予验收,从而确保居住建筑的节能质量和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3.1 检测范围和方法

建筑节能的检测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a)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内外表温度、热流;外墙热桥部位(圈梁、过梁、构造柱、芯柱)内外表面温度、热流;门窗内外表面温度、热流,门窗气密性指标;屋面内外表面温度、热流;地面表面温度、热流;建筑室内各房间温度,阳台温度;(b)建筑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c)水平、东、南、西、北向太阳辐射强度;(d)室内热舒适度(PMV,PPD);(e)自然通风状态下的室内风速;(f)空调状态下耗电量等。测试应以 3 ̄5 d 为 1 个周期,测试室采用连续观测、连续记录。我们可以通过对某栋建筑物或某个区域的建筑进行节能测试,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指导并推动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1)居住建筑施工过程检测

居住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应控制对保温节能有影响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组成外墙、屋顶和楼板等构件的热阻或传热系数,以及外窗(含阳台门)的保温和气密性能。

(2)居住建筑竣工检测

如果使用的保温材料和外窗等构件的保温、气密性能质量合格,但施工不当或不合理仍然会影响建筑节能效果。因此,应对建筑物节能效果有影响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以及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进行抽查检测。有条件或有争议时,应对建筑物围护结构进行热工缺陷检测分析。考虑到供暖室外管道普遍采用保温直埋,只要采用合格的保温直埋管道,且施工质量满足要求,供暖系统的补水率和供暖管网的输送效率均能满足要求。因此,可不做供暖系统的补水率和供暖管网输送效率的检测。有条件或有争议时,应对建筑物内和室外供暖管网水力平衡度进行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方法依据现行《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 进行。

3.2 检测合格判定(1)保温材料和外窗等构件的合格判定

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外墙、屋顶和楼板等构件的热阻或传热系数;外窗(含阳台门)的保温及其气密性能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建筑物的合格判定

①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一般情况下,只要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或层数、窗墙面积比、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均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即可判定该建筑物为符合相应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建筑。当建筑物窗墙面积比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时,要将设计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窗墙比(超过部分的)改为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限值,得出建筑物传热耗热量—参照建筑传热耗热量,并以参照

建筑传热耗热量为限值,调整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依据调整后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进行设计、建造,方可判定该建筑物为符合相应设计标准的节能建筑。

②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在室内外设计计算温度条件下,建筑物居住性房间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设计计算温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按 60%计算。

③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居住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居室内温度的逐时值最低不应低于 16 度,最高不应高于 24 度。

④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应满足相应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4 结束语

以上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从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多角度的思考,认为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第五篇: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财税政策研究

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财税政策研究

2009-7-8 11:49

摘 要:针对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和必须解决的三大矛盾提出了高成本运行环境下国家财税支持我 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财税支持的重点对象和财税支持的操作方案。对财政支持的3种方式和税费支持的4个方面政策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加快我国 城市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

关键词:高成本运行环境;城市物流配送;财税支持政策 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

根据2008年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提供的数据,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从2007年起,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行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

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突出问题与挑战

城市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配送活动的最优化,同时努力 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的活动体系。城市配送体系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事物流配送的公司从其自身的利益角度要 尽量减少成本,服务客户,从而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还要从公众利益出发减少交通拥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网络结构包括两种,一种是实体网络,包括各种交通运输资源网络,仓储资源网络,配送资源网络等;另一种是虚拟网络,包括企业虚拟网络,信息网络等。

高成本运行环境下我国城市物流配送面临的挑战:(1)解决好高成本运作与企业效益的矛盾;(2)解决好城市协调发展与企业效率的矛盾;(3)解决好安全方便消费与企业小少散弱的矛盾。 高成本运行环境下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

国家财税支持政策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将在促进城市物流配送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财税杠杆,可以为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减少税赋,扩大投资,涵养税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税支持的总体原则:(1)以企业减负为核心,利用财税政策减少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发展;(2)突出公共产品的性质,扶持城市配送的公共基 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公共平台,降低企业的总体运作成本;(3)重点支持城市配送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财税支持的重点对象包括以下三个:(1)城市物流配送企业;(2)城市物流配送的公共基础设施;(3)城市物流配送的公共信息平台。

3.1 财税支持的操作方案

3.1.1 财政支持的方式

通常来说,财政支持方式包括三种: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贴息支持和税收优惠返还等。

(1)设立专项资金。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物流配送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考虑到财政支持对象的关键性和重点性,建议财政专项支持的重点为:①纳入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心;②纳入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公共信息平台。

(2)给予贴息支持。根据我国财政实际状况,我国应该针对城市物流配送的关键领域实施贴息政策。对投资公共配送中心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贴息贷款,同时 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经营期限、经营性质等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贴息比例、贴息贷款期限等政策。对满足特定要求的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对其购买相关的物流配送 固定设备,允许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对于入住城市公共配送中心的配送企业,实施一定时间和一定限度的贴息支持,鼓励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向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 心集聚。

(3)税收优惠返还。税收优惠与返还是鼓励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减轻配送企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措施加以实施和贯彻。

3.1.2 税费支持的具体政策

(1)降低城市食品物流等居民消费性配送服务的营业税税率。随着食品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食品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服务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属需求弹性较小的社会必需服务。适当降低城市物流中的仓储、配送的营业税,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征低税的税收公平性原则;另一方 面,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及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低廉的物流服务成本能进一步激发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同时增加物流服务税收的总量,提高税收的效率 性。建议对于城市物流配送行业的税率统一按3%的税率征收。

(2)统一所得税支持政策——切实解决连锁配送企业总部统一缴纳所得税 问题。目前,自营配送中心对我国大部分连锁企业来说,依然是最理想的商品配送途径,但随着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的兴起和成熟,对于那些连锁企业自身无力解决或 无力解决好的商品配送工作,甚至全部的配送工作交给专业物流企业,也会成为连锁企业的自然选择。因此,未来连锁配送企业将在全国得到广泛地发展。虽然,国 家税总已于2006年3月18日发出国税函[2006]270号文,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统一缴纳所得税。但由于体制的限制,许多连锁配送企 业还不能够享受这项政策。甚至每开一个分支机构,当地都会要求重新登记注册,把税务关系留在当地。这样很不利于网络型连锁配送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切实解决连锁配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交纳问题。

(3)运用综合税费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解决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管理问题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设施等)、技术标准(各种物流技术、协议标准等)、支持系统(支持平台运行的各种子系统)、模块功能(支持应用层的各字模块)、应用服务(提供面向用户的服务)。中央财政可以制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建设中的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的基本原则和 方针,运用综合税费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解决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问题,各级地方财政依据本城市的实际需要进行 因地制宜地实施。

(4)支持配送企业重组改造自营仓储设施为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减免其所得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

目前,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使仓储企业取得土地和占用土地的成本进一步上升。地方政府在权衡有限的土地指标分配时,会更多考虑将土地 分配给那些投资大、产值高、效益好、税收多的行业,而对仓储业用地有所控制。因此,配送中心尤其是公共配送中心的土地使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可以预见,仓储 企业选址将向离城区更远的地方寻找,沿海、沿江、滩涂、闲置建设用地都在热选之列。而现有的企业仓储配送设施是改建成为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心的理想选择用 地之一,各级财政应该重点支持配送企业重组改造自营仓储设施为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减免其所得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具体支持对象包括:

①企业利用原使用土地和厂房改造为城市公共配送中心;②企业重组改制为城市公共配送中心;③由于政府规划,国有仓储企业搬迁重置为公共配送中心。 结论

当前,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行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本文提出了高成本运 行环境下国家财税支持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财税支持的重点对象和财税支持的操作方案。对财政支持的方式和税费支持的具体政策进行了详细论 述,为加快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伟华,祝建军,骆艳江.主枢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框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4).

[2]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村流通体系财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0-77.

下载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综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综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研究(精)

    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研究 2008年8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依法管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已有26个省市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

    我国扶贫就业方面的政策研究[最终定稿]

    我国扶贫就业方面的政策研究 摘要: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财税政策研究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财税政策研究.txt你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成功人士是—在牛B的路上,一路勃起你以为我会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睛的 我国收入分......

    政策研究

    开发经营存在问题:1. 缺乏规模性,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经营实体各自为政的现象,以户为单位,开发资源盲目性很大,资......

    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现状分析(本站推荐)

    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现状分析来源:九正建材网 时间:2013-08-15 11:41摘要:8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我国急需出台建筑节能标准

    我国急需出台建筑节能标准我国急需出台建筑节能标准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3年中国报告网—中国领先行业市场调研机构http:///正文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

    浅论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

    浅论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周松兰[论文关键词]创新型中小企业 政策需求 扶持政策[论文摘要]基于创新研究的世界......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共5则范文)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历程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开始于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该产业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领域开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