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大措施提升招聘绩效
三大措施提升招聘绩效
招聘, 绩效, 分公司, 生产部, 中国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帮助企业提升绩效的重要手段。在招聘工作中,我们常常被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其中三个最核心的困扰是:缺乏岗位体系、缺乏识人手段、人岗发生错位。那么采取什么措施破解这些困扰,真正实现人岗匹配呢?让我们从NTT公司的招聘案例讲起。
一、NTT的招聘案例:令人担忧的人才招聘绩效
NTT化学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的中国的分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化学制剂,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准备在公司生产部设立一个人事经理,主要负责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总经理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公司在大众媒体上发布了招聘广告,岗位:公司生产部人事经理,职责:负责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协调性工作。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收到了600多封简历,人力资源部筛出60封有效简历,经筛选后,留下6人。与生产部经理沟通后,进行了共同面试,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人中做选择:李楚雷和王勇志。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李楚雷,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此前两份工作表现良好。
王勇志,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位主管的评价资料。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两人条件基本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勇志缺乏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李楚雷静待佳音;而王勇志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多次打电话,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生产部经理反复考虑后,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商量,人事部经理说:“我们对王勇志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生产部经理说“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最后决定录用王勇志。
王勇志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经观察:发现工作不如期望得那么好,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胜任其工作的行为,引起了管理层的抱怨,显然他对此职位不适合,必须加以处理。
然而,王勇志也很委屈:在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招聘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工作性质和面试时所描述的有所不同,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谈好的薪酬待遇又有所减少。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二、三大困扰影响招聘绩效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起点。招聘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为企业空缺的岗位寻找合适的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绩效。正如案例描述的那样,截至目前为止,招聘的有效性仍然很难得到快速提升。德鲁克先生在管理经典《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曾经指出,企业在选拔管理者的时候,大约有1/3个是准确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个数据用在今天的企业上依然有效,企业招聘的有效性仍然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
企业招聘的基本法则应该是“人岗匹配”。企业所招聘的员工是“企业人”而非“自然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匹配不匹配,适合不适合。岗位是企业发展经营的基本单位,岗位的生产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在招聘的过程中,严格把握“人岗匹配”的基本法则,找到与岗位最匹配的候选者,(即我们所招聘的人要有能够胜任该岗位的能力,而且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我们所录用的人才又恰好具备),真正做到人得其岗,岗得其人,是衡量企业招聘工作成果与成效的重要指标。但纵观企业招聘管理的现状,我们在“人岗匹配”上存在着种种难题与困惑,阻碍着我们有效开展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困扰之一:企业缺乏完整、规范、有效的岗位体系。
岗位是企业一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重要任务是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的企业「岗位体系」。「岗位体系」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依据组织架构,设立什么样的岗位,而且还应包括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以及岗位人员的能力及素质要求。企业只有建立了规范、高效的岗位体系,才能是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与要求。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岗位体系,还没有对组织、岗位开展过完整有效的梳理。大多数岗位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时过境迁,随着业务的发展与变化,有的既缺乏完整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也没有完整的人员素质要求,甚至岗位信息是陈旧和过时的。
没有明确岗位体系、岗位人员素质能力要求的招聘,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只能跟着感觉走,其有效性可想而知。因此,要做好招聘工作,其前提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企业岗位体系。
困扰之二:对人才缺乏有效评估,识人不明。
人才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人才素质是关系到每一个企业能否兴旺发达的核心问题,在招聘过程中,选择匹配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如何获得合适的高素质的人才呢?人才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一个人才究竟能否适应岗位需求,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评估和鉴别。
过去传统的人才招聘过程中,我们更多着眼于显性特征、硬件条件的筛选,而对个人的性格特征、胜任力倾向、责权等级、第一反应(品德、性格、兴趣爱好)等隐性特征、潜在技能等难以有效识别和评估。很多时候,招聘者往往会被被招聘人的高学历的光环、众多证书的光环所迷惑,而对真正影响个人绩效的深层次的隐形特征和技能却视而不见。
缺乏有效评估、主观武断的招聘方式,只能是“繁花渐欲迷人眼”,在一叠叠的天花乱坠的应聘材料中迷失了方向,花费了大量精力而无所得。
困扰之三:人才素质与岗位需求发生错位,用人不善。
正如唐太宗所言,“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取所长。”可见,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世界上绝无真正的垃圾,所谓的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我们经常会从不同的渠道听到抱怨声,老板抱怨员工能力差,素质不高;员工抱怨岗位不好,不适合自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抱怨人才难寻。众多抱怨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去。我们企业比较喜欢干的事情是,将一个绩效非常不错的技术研发人员提拔到部门经理的岗位上,本人在专业技术岗位游刃有余,但从事管理就未必那么在行,于是乎企业“多了一个管理庸人,少了一个技术专家”。一方面,企业会犯错,将人才放到不适合的岗位上;另一方面有时人才自己未必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功名利禄”所诱惑,走向并不适合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的道路。
人才素质与岗位需求发生错位如同拉郎配,本不适合的偏要结合在一起,其适应、磨合的成本将会非常高,不但会消耗企业大量的培养、培训成本,对人才本身,也是生命资源的极大浪费。三、三大措施提升招聘绩效
针对三大困扰,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招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迷惑,帮助企业有计划的逐步提升招聘绩效,进而提升企业人才绩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措施之一:着力构建完善的企业岗位体系,提升岗位管理能力
岗位也就是一个员工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组合,构成企业一个工作位置。岗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其定义包括三个方面:岗位内容,需要明确责任、任务、功能和义务等;岗位任职资格,需要明确任职者的技能、能力、经历和教育需求;岗位报酬和奖励,需要明确工资、晋升措施及相关激励颁发。
一切企业都是由一系列特定的岗位所组成,经过科学设计和规范的所有岗位的总和,就构成了企业的岗位体系。构建企业岗位体系的基本方法是全面开展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岗位分析有着比较成熟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岗位分析,逐步建立岗位体系。主要方法有:工作实践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日志法、关键事件法等。各企业可根据实际,选择使用,至于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可选择有经验的咨询公司协助解决。
措施之二:开展人才测评,有效掌握人才素质能力
人才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其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的绩效。
人才测评技术在许多场合广泛使用,也经常见诸报纸,杂志,可以说在人事工作领域到了言必称“测评”的程度。而当前的人事工作在很多管理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引用人才测评技术,小到小型公司录用新员工,大到机关录用干部、公务员竞争上岗,人员招聘考核等方面都在利用测评技术。
人才测评的方法包含人才测量和人才评价两类,人才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人才测评就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员的素质状况、发展潜力和个性特点等特征进行客观地测量和科学地评价。
当今流行的人才测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履历分析、纸笔考试、心理测验、笔迹分析法、迷宫游戏法、面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技术。
措施之三:做好人岗匹配
招聘管理的职责就是选择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简言之,也就是真正做到人岗匹配,岗得其人,人适其岗。人岗匹配是做好人才招聘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员工的个人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对照,尽可能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去,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能,实现人才的有效利用。
人岗匹配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是“雷达图”,下面是一幅人才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模拟“雷达图”。
图中给出了10项关于人才素质能力及岗位需求模拟分析指标的雷达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10项岗位需求指标中,被分析人有“头脑灵活、激励下属”两项指标低于岗位的需求。此时,招聘管理者需要判断,“头脑灵活、激励下属”在招聘岗位中是否是最重要的,是否可以通过培训加以提升。如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则此人可以成为岗位人选。同样,我们可以在一张雷达图上现实多个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更加直观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判断,已决定岗位的最终人选。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要既要避免“人才浪费”,又要避免“无法胜任”,要依据企业实际,做综合考虑和评判,力争人才投入产出更加优化、合理。当今,一部分人才吸引力较强的单位存在着大量“人才高消费”误区,而人才吸引力弱的单位又出现人才紧缺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具体招聘工作加以避免。
总之,随着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的进步,岗位分析、人才测评、人岗匹配等工作越来越向专业方向发展,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公司、专业人才,专门从事以人岗匹配为核心的人才招聘服务,以华点通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优秀的专业软件及服务提供商,正逐步走向主流人才招聘市场,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二篇:三大措施提升招聘绩效
三大措施提升招聘绩效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11-9-28 13:32 作者: 胡刚 来源: 《经理人》 查看: 16次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帮助企业提升绩效的重要手段。在招聘工作中,我们常常被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其中三个最核心的困扰是:缺乏岗位体系、缺乏识人手段、人岗发生错位。那么采取什么措施破解这些困扰,真正实现人岗匹配呢?让我们从NTT公司的招聘案例讲起。
一、NTT的招聘案例:令人担忧的人才招聘绩效
NTT化学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的中国的分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化学制剂,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准备在公司生产部设立一个人事经理,主要负责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总经理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公司在大众媒体上发布了招聘广告,岗位:公司生产部人事经理,职责:负责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协调性工作。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收到了600多封简历,人力资源部筛出60封有效简历,经筛选后,留下6人。与生产部经理沟通后,进行了共同面试,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人中做选择:李楚雷和王勇志。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李楚雷,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此前两份工作表现良好。
王勇志,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位主管的评价资料。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两人条件基本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勇志缺乏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李楚雷静待佳音;而王勇志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多次打电话,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生产部经理反复考虑后,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商量,人事部经理说:“我们对王勇志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生产部经理说“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最后决定录用王勇志。
王勇志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经观察:发现工作不如期望得那么好,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胜任其工作的行为,引起了管理层的抱怨,显然他对此职位不适合,必须加以处理。
然而,王勇志也很委屈:在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招聘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工作性质和面试时所描述的有所不同,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谈好的薪酬待遇又有所减少。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二、三大困扰影响招聘绩效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起点。招聘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为企业空缺的岗位寻找合适的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绩效。正如案例描述的那样,截至目前为止,招聘的有效性仍然很难得到快速提升。德鲁克先生在管理经典《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曾经指出,企业在选拔管理者的时候,大约有1/3个是准确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个数据用在今天的企业上依然有效,企业招聘的有效性仍然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
企业招聘的基本法则应该是“人岗匹配”。企业所招聘的员工是“企业人”而非“自然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匹配不匹配,适合不适合。岗位是企业发展经营的基本单位,岗位的生产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在招聘的过程中,严格把握“人岗匹配”的基本法则,找到与岗位最匹配的候选者,(即我们所招聘的人要有能够胜任该岗位的能力,而且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我们所录用的人才又恰好具备),真正做到人得其岗,岗得其人,是衡量企业招聘工作成果与成效的重要指标。但纵观企业招聘管理的现状,我们在“人岗匹配”上存在着种种难题与困惑,阻碍着我们有效开展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困扰之一:企业缺乏完整、规范、有效的岗位体系。
岗位是企业一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重要任务是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的企业【岗位体系】。【岗位体系】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依据组织架构,设立什么样的岗位,而且还应包括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以及岗位人员的能力及素质要求。企业只有建立了规范、高效的岗位体系,才能是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与要求。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岗位体系,还没有对组织、岗位开展过完整有效的梳理。大多数岗位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时过境迁,随着业务的发展与变化,有的既缺乏完整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也没有完整的人员素质要求,甚至岗位信息是陈旧和过时的。
没有明确岗位体系、岗位人员素质能力要求的招聘,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只能跟着感觉走,其有效性可想而知。因此,要做好招聘工作,其前提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企业岗位体系。
困扰之二:对人才缺乏有效评估,识人不明。
人才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人才素质是关系到每一个企业能否兴旺发达的核心问题,在招聘过程中,选择匹配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如何获得合适的高素质的人才呢?人才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一个人才究竟能否适应岗位需求,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评估和鉴别。
过去传统的人才招聘过程中,我们更多着眼于显性特征、硬件条件的筛选,而对个人的性格特征、胜任力倾向、责权等级、第一反应(品德、性格、兴趣爱好)等隐性特征、潜在技能等难以有效识别和评估。很多时候,招聘者往往会被被招聘人的高学历的光环、众多证书的光环所迷惑,而对真正影响个人绩效的深层次的隐形特征和技能却视而不见。
缺乏有效评估、主观武断的招聘方式,只能是“繁花渐欲迷人眼”,在一叠叠的天花乱坠的应聘材料中迷失了方向,花费了大量精力而无所得。
困扰之三:人才素质与岗位需求发生错位,用人不善。
正如唐太宗所言,“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取所长。”可见,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世界上绝无真正的垃圾,所谓的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我们经常会从不同的渠道听到抱怨声,老板抱怨员工能力差,素质不高;员工抱怨岗位不好,不适合自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抱怨人才难寻。众多抱怨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去。我们企业比较喜欢干的事情是,将一个绩效非常不错的技术研发人员提拔到部门经理的岗位上,本人在专业技术岗位游刃有余,但从事管理就未必那么在行,于是乎企业“多了一个管理庸人,少了一个技术专家”。一方面,企业会犯错,将人才放到不适合的岗位上;另一方面有时人才自己未必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功名利禄”所诱惑,走向并不适合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的道路。
人才素质与岗位需求发生错位如同拉郎配,本不适合的偏要结合在一起,其适应、磨合的成本将会非常高,不但会消耗企业大量的培养、培训成本,对人才本身,也是生命资源的极大浪费。三、三大措施提升招聘绩效
针对三大困扰,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招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迷惑,帮助企业有计划的逐步提升招聘绩效,进而提升企业人才绩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措施之一:着力构建完善的企业岗位体系,提升岗位管理能力
岗位也就是一个员工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组合,构成企业一个工作位置。岗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其定义包括三个方面:岗位内容,需要明确责任、任务、功能和义务等;岗位任职资格,需要明确任职者的技能、能力、经历和教育需求;岗位报酬和奖励,需要明确工资、晋升措施及相关激励颁发。
一切企业都是由一系列特定的岗位所组成,经过科学设计和规范的所有岗位的总和,就构成了企业的岗位体系。构建企业岗位体系的基本方法是全面开展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岗位分析有着比较成熟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岗位分析,逐步建立岗位体系。主要方法有:工作实践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日志法、关键事件法等。各企业可根据实际,选择使用,至于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可选择有经验的咨询公司协助解决。
措施之二:开展人才测评,有效掌握人才素质能力
人才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其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的绩效。
人才测评技术在许多场合广泛使用,也经常见诸报纸,杂志,可以说在人事工作领域到了言必称“测评”的程度。而当前的人事工作在很多管理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引用人才测评技术,小到小型公司录用新员工,大到机关录用干部、公务员竞争上岗,人员招聘考核等方面都在利用测评技术。
人才测评的方法包含人才测量和人才评价两类,人才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人才测评就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员的素质状况、发展潜力和个性特点等特征进行客观地测量和科学地评价。
当今流行的人才测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履历分析、纸笔考试、心理测验、笔迹分析法、迷宫游戏法、面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技术。
措施之三:做好人岗匹配
招聘管理的职责就是选择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简言之,也就是真正做到人岗匹配,岗得其人,人适其岗。人岗匹配是做好人才招聘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员工的个人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对照,尽可能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去,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能,实现人才的有效利用。
人岗匹配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是“雷达图”,下面是一幅人才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模拟“雷达图”。
图中给出了10项关于人才素质能力及岗位需求模拟分析指标的雷达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10项岗位需求指标中,被分析人有“头脑灵活、激励下属”两项指标低于岗位的需求。此时,招聘管理者需要判断,“头脑灵活、激励下属”在招聘岗位中是否是最重要的,是否可以通过培训加以提升。如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则此人可以成为岗位人选。同样,我们可以在一张雷达图上现实多个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更加直观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判断,已决定岗位的最终人选。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要既要避免“人才浪费”,又要避免“无法胜任”,要依据企业实际,做综合考虑和评判,力争人才投入产出更加优化、合理。当今,一部分人才吸引力较强的单位存在着大量“人才高消费”误区,而人才吸引力弱的单位又出现人才紧缺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具体招聘工作加以避免。
总之,随着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的进步,岗位分析、人才测评、人岗匹配等工作越来越向专业方向发展,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公司、专业人才,专门从事以人岗匹配为核心的人才招聘服务,以华点通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优秀的专业软件及服务提供商,正逐步走向主流人才招聘市场,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篇:提升绩效,从我做起
提升绩效,从我做起
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绩效管理,以其缜密的体系、优美的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吸引了无数国内管理者的眼球。一个好的绩效管理系统不仅能拉动企业整体绩效上升,而且能帮助员工改进个人的工作技能。如果绩效管理过程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向心力,这就会让原本应该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成了一盘散沙。成功的绩效管理有1-2-3法则,即一个核心、两个前提、三大关键。一个核心:是指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核心。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考核指标来展开的。所以绩效考核指标是一个核心。要评价一个绩效方案好与不好,不是说哪个技术先进、哪个方案完美,而是看哪个更适合本企业。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核心,也就是要公司的全体员工能够将公司的目标很切实地贯彻下去,以使工作更有成效。两大前提:战略目标清晰,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要明确战略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体系。绩效考核考什么呢?说白了,也就是考核员工有没有按照其职责做,做得怎么样。绩效考核是管理工具而并非简单的考核工具。绩效管理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考核,关键一环就在于它引入了双向沟通机制,注重考评结果的及时反馈,使员工由原来完全被动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主动参与的角色,引起了员工心灵上的共鸣。三大关键:第一大关键:公司领导的直接参与和推动。第二大关键,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组织管理。第三大关键:人力资源部门要专业。马志明总经理在三月的职代会上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公司今年的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目前公司的经营发展正处在严峻的阶
段,既有设备老化、维护成本高等内因,又有燃气供应不足、煤价高涨的外因。作为综合部负责人,要抓好绩效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完成公司分解到部门的指标。围绕公司工作目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着重抓以下几项工作:
所以,我们可以将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体系"——总经理的指标,部门的指标,岗位的指标。三级指标体系,是一个逻辑的体系,是将绩效考核指标因不同的岗位职责而层层分解,将公司的目标很切实地贯彻下去,以致工作更有成效。指标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持续改进,要花大力气来建设的,所以我们做指标的时候,要不断的根据新情况来制定新的指标。
第四篇:人力资源三大绩效体系设计工具
【人力资源】三大绩效体系设计工具
明阳天下拓展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中的存亡。国内有学者提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管理就等同于绩效管理。因此,可见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选择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成为了一个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关于绩效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产生了。
过去,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上关注的是以事为中心,认为员工和其设备、厂房一样,仅仅是一种创造利润的工具,忽视人会主动思考,有自己追求的特点。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方式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会设置种种条条框框来控制员工的行为。既不鼓励员工创新,也不允许员工犯错误。在这样的绩效考核下,员工往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工作,认为老板搞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工资,少发奖金。这种考核思想,在当下的许多中国企业中依然存在,在笔者接触的许多企业的老板中,很多老板常常因为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律扣发工资或奖金。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欧美地区的许多企业管理者和学者都认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因此产生了现代的绩效管理的工具方法,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这三种工具其实是最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要想切实地在企业中做好绩效管理,首先就是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然而,就是选择哪一种绩效工具呢?其实许多企业在设计绩效体系时,是没有详细考虑这些绩效工具是否适应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的。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目标管理(MBO)
MBO被管理学界喻为像哥白尼日心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工具,与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再造(BPR)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BO)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并率先在通用电气公司(GE)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功。MBO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基于员工的所完成工作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我国很多企业在运用MBO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把目标管理用成了计划管理。一般都是企业老板制定目标,然后将工作任务强行分摊给各部门,部门再分摊到每个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员工的参与。因而,目标难以得到认同,执行起来自然大打折扣。
在实施MBO上,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提出了“四个共”的思想,即共识、共担、共享和共赢。共识就是上级和下属通过共同协商,就制定工作的目标达成共识,并签订契约,全力以赴地去实现目标。
共担是指为达成目标或者出现失误时,一起承担责任,并相互检讨。
共享是指团队成员间的信息、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完全共享,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通过共识、共担和共享,最终实现目标,形成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公司共赢的局面。
MBO有许多优点: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然而,虽然MBO对于管理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目标难以制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导致企业面临的外部可变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企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原来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很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分解的;这些都使得企业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目标管理的理论前提不一定在所有组织中都存在。目标管理得思想是基于人性假设Y理论,而Y理论对于人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对员工行为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现象,而同时很多员工是具有“投机主义”心理的。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3)目标之间的权重难以确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往往难以确定目标之间的权重。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4)目标管理的协调成本比较高。目标管理要求上下级之间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而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的。另外,每个部门、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5)目标管理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许多企业中,很多管理者难以充分提取下属的意见,专断独行,自大的现象非常普遍。
关键绩效指标(KPI)关键绩效指标(KPI)被称为第二代目标管理,它是用来衡量某岗位任职者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目标完成效果最直接的衡量依据。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在公司高层领导对企业战略达成共识之后,通过价值树或者任务树或者鱼骨分析或九宫图分析法来分解成关键成功因素(KSC),再分解为关键业绩指标(KPI),再把KPI按部门和岗位向下分解,是自上而下的。制定KPI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引导经营管理者将精力集中在能对绩效产生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为上,及时了解判断企业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要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化、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以及时限性。
具体来看KPI有助于:
(1)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目标计划来确定部门/个人的业绩指标
(2)监测与业绩目标有关的运作过程
(3)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并反馈给相应部门/个人。
(4)KPI输出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当公司、部门乃至职位确定了明晰的KPI体系后,可以: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的目标联系起来;(2)对于管理者而言,阶段性地对部门/个人的KPI输出进行评价和控制,可引导正确的目标发展;
(3)集中测量公司所需要的行为;
(4)定量和定性地对直接创造利润和间接创造利润的贡献作出评估。
但是,在遵循SMART原则进行KPI指标设计应用过程中,由于对SMART原则的理解偏差可能导致指标过分细化、关键指标遗漏与“中庸”以及考核目标偏离和考核周期过短等问题。同时,KPI虽然能够良好的突出公司发展的要点,并且实施成果导向的考核。但是在部门之间的平衡作用上效果不明显,忽视了部门间的关系与权重。而且,KPI的要素基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体现彼此的联系,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没有超前与滞后之分。它的分解与落实都是以既定目标为核心的,因而不能突出部门或个人的特色及职能。
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BSC)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在总结多家绩效测评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明并推广的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它与KPI最大的不同在于:BSC是以总体战略为核心,分层次、分部门不同设置的,更具有战略管理意义。
平衡记分卡包括以下六种要素:维度、战略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和具体任务,并且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角度、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它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
核心内容:
BSC在理论研究上具有如下的优缺点。
优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缺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BSC在中国的实施有着以下的困难和局限性:
首先,BSC的实施难度大。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
其次,BSC的工作量极大。除了对战略的深刻理解外,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把它分解到部门,并找出恰当的指标;
再次,BSC不适用于个人。相比较于成本和收益,没有必要把平衡记分卡分解到个人层面。对于个人而言,要求绩效考核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管理,而BSC并不具备这些特点。
企业在使用BSC时要注意,其只适用于特定的组织:
(1)高层管理者有短期行为,或换了几任总经理仍然业绩不良
(2)缺乏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3)对分公司业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虚假利润、短期行为等
(4)希望实现突破性业绩
(5)需要转型或变革的国营企业
(6)希望实现长期发展,打造百年品牌(7)规范化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8)提高组织战略管理能力
(9)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
(10)希望对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综上所述。平衡记分卡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和绩效管理模式,它是欧美最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但它却不可能解决我国企业在现代企业绩效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分析与总结
在实践中,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积分卡(BSC)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管理水平,这三者之间实际存在一个层层递进的发展关系。例如,企业要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必须首先引入目标管理,将员工的工作方向统一到为达成公司总目标而展开,并且控制关键点。因为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是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两大基石。
但是,无论是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还是平衡积分卡(BSC)都有其本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它们所适用的公司类型和规模也是不同的。另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有效性也有所影响。比如,某家企业,提到绩效考核,首先就想到必须给每个岗位设置KPI,于是往往把工作精力放在KPI如何设置得科学合理上,可是,问题就来了,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比各个部门的直线经理更了解如何设置各个岗位的KPI指标,直线经理如果以“应付”的态度来设置KPI,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不容易辨别的。又如,某一家企业,80%以上的管理者都还没有使用KPI、BSC、MBO等工具的实践经验,企业却坚持要推行KPI考核系统,甚至只是在给管理者安排了一个KPI的培训课程后就马上开始实施。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或刻意模仿那些世界先进企业的绩效工具,关键是吃透企业自身的管理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工具。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比如一家大型港资商贸零售企业,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比较好设定KPI的行业,但是该企业并没有实施KPI考核系统,而是实施比较传统的工作汇报制度。该企业采用每周召开一次总结会的方式,会上每个人汇报上周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该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比较深的体会是,他们的这种“周报”方式,比那些实施KPI的企业,员工的压力感明显要大很多,在整个公司的运营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对于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对于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要盲目追风和刻意模仿,一定要深入分析每一种绩效考核方法,选择最适合企业的。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干货:三大绩效体系设计工具
干货:三大绩效体系设计工具
华恒智信 • 2015-09-29 12:55 •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MBOKPIBSC 导语
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这三种工具其实是最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中的存亡。国内有学者提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管理就等同于绩效管理。因此,可见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选择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成为了一个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关于绩效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产生了。
过去,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上关注的是以事为中心,认为员工和其设备、厂房一样,仅仅是一种创造利润的工具,忽视人会主动思考,有自己追求的特点。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方式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会设置种种条条框框来控制员工的行为。既不鼓励员工创新,也不允许员工犯错误。在这样的绩效考核下,员工往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工作,认为老板搞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工资,少发奖金。这种考核思想,在当下的许多中国企业中依然存在,在笔者接触的许多企业的老板中,很多老板常常因为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律扣发工资或奖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欧美地区的许多企业管理者和学者都认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因此产生了现代的绩效管理的工具方法,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
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这三种工具其实是最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要想切实地在企业中做好绩效管理,首先就是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然而,就是选择哪一种绩效工具呢?其实许多企业在设计绩效体系时,是没有详细考虑这些绩效工具是否适应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的。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目标管理(MBO)
MBO被管理学界喻为像哥白尼日心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工具,与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再造(BPR)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BO)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并率先在通用电气公司(GE)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功。MBO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基于员工的所完成工作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我国很多企业在运用MBO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把目标管理用成了计划管理。一般都是企业老板制定目标,然后将工作任务强行分摊给各部门,部门再分摊到每个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员工的参与。因而,目标难以得到认同,执行起来自然大打折扣。
在实施MBO上,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提出了“四个共”的思想,即共识、共担、共享和共赢。共识就是上级和下属通过共同协商,就制定工作的目标达成共识,并签订契约,全力以赴地去实现目标。
共担是指为达成目标或者出现失误时,一起承担责任,并相互检讨。
共享是指团队成员间的信息、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完全共享,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通过共识、共担和共享,最终实现目标,形成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公司共赢的局面。
MBO有许多优点: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然而,虽然MBO对于管理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目标难以制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导致企业面临的外部可变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企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原来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很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分解的;这些都使得企业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目标管理的理论前提不一定在所有组织中都存在。目标管理得思想是基于人性假设Y理论,而Y理论对于人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对员工行为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现象,而同时很多员工是具有“投机主义”心理的。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3)目标之间的权重难以确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往往难以确定目标之间的权重。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4)目标管理的协调成本比较高。目标管理要求上下级之间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而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的。另外,每个部门、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5)目标管理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许多企业中,很多管理者难以充分提取下属的意见,专断独行,自大的现象非常普遍。
关键绩效指标(KPI)
关键绩效指标(KPI)被称为第二代目标管理,它是用来衡量某岗位任职者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目标完成效果最直接的衡量依据。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在公司高层领导对企业战略达成共识之后,通过价值树或者任务树或者鱼骨分析或九宫图分析法来分解成关键成功因素(KSC),再分解为关键业绩指标(KPI),再把KPI按部门和岗位向下分解,是自上而下的。制定KPI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引导经营管理者将精力集中在能对绩效产生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为上,及时了解判断企业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要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化、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以及时限性。
具体来看KPI有助于:
(1)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目标计划来确定部门/个人的业绩指标
(2)监测与业绩目标有关的运作过程
(3)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并反馈给相应部门/个人。
(4)KPI输出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当公司、部门乃至职位确定了明晰的KPI体系后,可以: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的目标联系起来;
(2)对于管理者而言,阶段性地对部门/个人的KPI输出进行评价和控制,可引导正确的目标发展;
(3)集中测量公司所需要的行为;
(4)定量和定性地对直接创造利润和间接创造利润的贡献作出评估。但是,在遵循SMART原则进行KPI指标设计应用过程中,由于对SMART原则的理解偏差可能导致指标过分细化、关键指标遗漏与“中庸”以及考核目标偏离和考核周期过短等问题。同时,KPI虽然能够良好的突出公司发展的要点,并且实施成果导向的考核。但是在部门之间的平衡作用上效果不明显,忽视了部门间的关系与权重。而且,KPI的要素基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体现彼此的联系,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没有超前与滞后之分。它的分解与落实都是以既定目标为核心的,因而不能突出部门或个人的特色及职能。
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BSC)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在总结多家绩效测评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明并推广的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它与KPI最大的不同在于:BSC是以总体战略为核心,分层次、分部门不同设置的,更具有战略管理意义。
平衡记分卡包括以下六种要素:维度、战略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和具体任务,并且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角度、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它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
核心内容:
BSC在理论研究上具有如下的优缺点。
优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缺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BSC在中国的实施有着以下的困难和局限性:
首先,BSC的实施难度大。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 其次,BSC的工作量极大。除了对战略的深刻理解外,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把它分解到部门,并找出恰当的指标;
再次,BSC不适用于个人。相比较于成本和收益,没有必要把平衡记分卡分解到个人层面。对于个人而言,要求绩效考核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管理,而BSC并不具备这些特点。
企业在使用BSC时要注意,其只适用于特定的组织:
(1)高层管理者有短期行为,或换了几任总经理仍然业绩不良
(2)缺乏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3)对分公司业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虚假利润、短期行为等
(4)希望实现突破性业绩
(5)需要转型或变革的国营企业
(6)希望实现长期发展,打造百年品牌
(7)规范化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8)提高组织战略管理能力
(9)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
(10)希望对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综上所述。平衡记分卡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和绩效管理模式,它是欧美最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但它却不可能解决我国企业在现代企业绩效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分析与总结
在实践中,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积分卡(BSC)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管理水平,这三者之间实际存在一个层层递进的发展关系。例如,企业要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必须首先引入目标管理,将员工的工作方向统一到为达成公司总目标而展开,并且控制关键点。因为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是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两大基石。
但是,无论是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还是平衡积分卡(BSC)都有其本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它们所适用的公司类型和规模也是不同的。另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有效性也有所影响。比如,某家企业,提到绩效考核,首先就想到必须给每个岗位设置KPI,于是往往把工作精力放在KPI如何设置得科学合理上,可是,问题就来了,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比各个部门的直线经理更了解如何设置各个岗位的KPI指标,直线经理如果以“应付”的态度来设置KPI,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不容易辨别的。又如,某一家企业,80%以上的管理者都还没有使用KPI、BSC、MBO等工具的实践经验,企业却坚持要推行KPI考核系统,甚至只是在给管理者安排了一个KPI的培训课程后就马上开始实施。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或刻意模仿那些世界先进企业的绩效工具,关键是吃透企业自身的管理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工具。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比如一家大型港资商贸零售企业,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比较好设定KPI的行业,但是该企业并没有实施KPI考核系统,而是实施比较传统的工作汇报制度。该企业采用每周召开一次总结会的方式,会上每个人汇报上周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该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比较深的体会是,他们的这种“周报”方式,比那些实施KPI的企业,员工的压力感明显要大很多,在整个公司的运营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对于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对于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要盲目追风和刻意模仿,一定要深入分析每一种绩效考核方法,选择最适合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