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时间:2019-05-15 02: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第一篇: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有新生儿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1)科室有相关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配奶间管理制度、沐浴间管理制度(2)科室相关流程:新生儿出、入院流程,新生儿转运、转科流程,各类护理操作流程 询问护士有哪些相关核心制度

2、对护士进行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的培训、考核并有记录 查看培训考核记录 婴幼儿出入院身份确认流程 护理主要检查点:

(1)新生儿室相对独立空间合理,每房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每床有免洗手液配置(2)有相对隔离的传染病儿区域及相应防护用品(3)保暖箱、奶具消毒规范,有监测记录

(4)查看一名工作人员洗手,询问工作人员何时需洗手、何时需手消毒。并有平时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馈记录情况

(5)查看或询问传染患者隔离、护理措施(6)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符合要求

3、建立与完善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有新生儿病室紧急风险预案或流程(2)实施新生儿身份识别标识管理

有紧急预案:婴儿失窃、窒息、婴儿坠床、烫伤、静脉外渗(尤其是钙剂外渗)、身份识别管理制度,询问护士其中一个预案

询问护士: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评估及及观察要点。)

4、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 建议查停电或火灾的应急处理

5、有介入诊疗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 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仪器管理制度、耗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6、科室药品标识清晰,放置符合规范

药品标识清晰,放置规范,定期清点、检查(药品浓度、剂量、有效期等)有记录,无过期药

7、抢救仪器专人管理,有定期检修及保养记录 仪器设备外观整洁,配有简单易懂的使用说明,定期测试

8、对护士有培训及考核记录 检查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记录本

第二篇: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

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

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5.5.3.1.有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及规范、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流程。

【C】 1.新生儿病室有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2.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出专科性对应急预案有培训。3.护士知晓制度、规范、岗位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流程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护士岗位职责落实到位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考核。

2.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常规及时修订。

【A】符合“B”并 对科室落实“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专业技术规范”的成效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效果有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5.5.3.2 新生儿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护士经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实施责任制护理。

【C】 1.新生儿室护士通过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2.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士负责≤6名普通患者或≤3名重症患者。

【B】符合“C”并 护士按工作年限或职称分层培训考核合格。

【A】符合“B”并 1.对落实新生儿室护士配臵与能力有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2.新生儿室1名护士负责≤4名普通患者或≤2名重症患者。

5.5.3.3 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培训及记录。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C】 1.有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有培训。

2.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有培训。3.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4.新生儿室环境适宜符合新生儿护理要求。5.护士知晓质量与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科室定期进行自查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2.职能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意见。

【A】符合“B”并 按照专项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有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5.5.3.4.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有监测记录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隔离护理措施。

【C】 1.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2.有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清洁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制度。3.护士知晓手卫生规范、隔离措施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洗手和干手设施完好护士洗手符合规范要求细菌培养监测并达标。2.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有细菌培养监测并达标。3.高危新生儿和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采取隔离措施标识清晰。4.有专人负责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有监测记录。

【A】符合“B”并 对手卫生规范等制度的执行有监管执行率≥95%评价改进成效有记录。

第三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方案

二、分工及职责

组长职责:

1、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负责全科护理质量的督导,按照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无菌技术、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实施情况,预防事故、差错。

4、经常与各手术科室取得联系,了解病员术后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手术配合和抢救工作。

6、检查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定期进行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部的细菌培养,监测消毒、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

7、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定期进行护理跟班、护理查房和护理安全形势分析,确保护理安全。

8、负责安排进修,实习护士的培训,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

副组长职责

1、完成本专科的日常工作,协助护士长对组内人员及护理工作进行二级管理。

2、担任本专科组手术配合及抢救工作,了解本专科手术进展及新业务的开展情况。

3、担任指导本专科组护士的技术培训,参与考核工作。

4、负责本专科组手术器械、手术物品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5、负责协调本专科组与手术科室的关系,定期征求科室意见。定期召开组务会,分析护理形势。

6、参加科室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参与护理科研活动。成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理组长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科室一级质量管理工作

2、担任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及手术标本的留取、保管和送检。

3、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预防事故、差错和医院感染发生。

4、负责管理手术间,及时检查、清理、补充各种物品,并做好登记。

5、负责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认真管理手术间工作环境。

6、指导消毒员、护理员进行手术物品消毒和手术间的清洁、整理工作。

7、协助配合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2.急救器械齐备完好率100%

3.病人满意率≥95%

4.医生满意率≥95%

5.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0

6.压疮发生次数0

7.坠床发生次数0

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7%

9.护士三基考核平均分≥80分

10.专科护理考核平均分≥85分

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内容

1、手术室制度管理: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专科护理

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护理人员的管理:建立各班、各岗位护士的职责及工作标准,建立所有护理操作、仪器的操作指引及考核标准,要求科室内护士工作中严格执行。

3、手术室环境管理: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无逆向,无交叉,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保持室内整洁, 肃静,物品存放有序,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归还原处。手术间每天早晨湿式擦净台面保持整洁。手术室每周有固定清洁日,每周彻底清洁1次。

4、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1)、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以手术通知单为依据安排人员进入手术间,2)、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标志明显。3)、手术所用物品均应达到无菌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成立感染监测小组, 每周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月对手术室高压灭菌器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物品、手术间、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层流洁净手术间空气培养细菌≤10cFu/m3,医护人员手细菌≤5cFu/cm2,物体表面细菌≤5cFu/cm2)、病人所用物品均一人一消毒,尽量用一次性物品,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5、手术室物资的管理:满足临床手术需求,保证质量,类别规格齐全,达到手术要求。专人分类管理,每日检查库存数量,及时调整补充。

6、手术室药品管理:常规药品及急救药品齐全,无过期,无混装,标识清晰,定人定量定位管理。

7、手术室器械、仪器管理:精密仪器及大型设备有专门的存放室,仪器

由专人负责保管。按需装备,质量可靠,完好率达标,维修及时。

8、手术病人入室至出室的管理:制订接手术病人入室、病人入室后管理、核对病人、摆置手术体位、防止病人坠床、手术过程中的清点与核对、输血输液用药、防止压伤与灼伤、手术麻醉意外抢救、术毕病人安全运送等管理标准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

2012年1月5日

第四篇:新生儿室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室一般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 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适当物理降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他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d,测量体温4/d;体温平稳3~4d后改为2/d;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h一次。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并使其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7厘米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高,更须加强护理,要精心、细心的观察微小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给预处理。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式打扫,病室24小时空气消毒,每周二、五大扫除,用具要灭菌。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接触护理早产儿前后要洗手。

3、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一65%,床单为整洁、平整、干爽。如患儿体重〈2000g或体温低于36oC应放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按日龄及体重的不同调节其中性环境温度。暖箱湿度55-66%。保持暖箱清洁,每周二、五擦拭消毒二次。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头偏向一侧,上身抬高30度防止返流呛咳。随时注意有无呛吐以防窒息。如出现呼吸暂停,可刺激皮肤(弹足底)等方法,使小儿啼哭,使呼吸暂停消失,如不能恢复,使用简易复苏囊复苏,同时汇报医生。

5、早产儿缺氧时给于氧气吸入,要密切观察用氧疗效,及时降低氧浓度,以防止氧中毒的发生。

6、加强喂养早产儿要用早产儿专用奶粉,严格按比例配制,注意温度,奶量要准确,每2h1次。无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差的可给予鼻饲,每次喂奶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是否有潴留。详细记录出入量。

7、加强基础的护理,体重在1000g-1500g的每日油浴一次。2000g以上每日洗澡一次。每日定时定秤称体重并记录。

8、加强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该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需观察患儿的面色。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24h出入量的记录。备好抢救药及抢救物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

9、出院时向家长详细讲解患儿喂养及护理方法。

三、口腔的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新生儿每天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涂口腔2次,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较大患儿奶后喂少量清水。儿童嘱其刷牙漱口。

2.清洁擦涂时动作轻柔,勿损伤粘膜。

3.有鹅口疮的患儿每次奶前用5%碳酸氢钠擦涂清洁口腔,奶后患处涂制霉菌素甘油。

4.有口腔炎的根据不同病症擦相应药剂,涂药后不要立即喂奶喂水或进食。

5.昏迷患儿每日口腔护理两次。

四、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逐渐缓慢复温,切忌过速。根据体温及硬肿范围估计轻重度,轻者可根据体重直接放置于中性温度的暖箱内,重者用暖箱复温,床上及箱内温度从26度开始,以每小时升高1度逐渐升至30-32度,相对湿度在65%左右,力求在12-24小时内使病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在此期间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平稳后改4小时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3、喂给足够的热量和水份,吸吮及吞咽功能差者给予鼻饲,每2-3小时喂一次,忌过量过速。吃奶时发现面色改变立即停止,以防窒息。

4、热量不足者,按医嘱给静脉补液或输血浆,以促进代谢,改善循环,补液量宜偏小,注意观察输液情况,滴速宜慢,以免引起水肿。

5、注意观察硬肿范围、体温、心率、入量、呕吐及有无出血倾向。

6、如有面色发青、发灰时是内出血的先兆,立即通知医生给于处置。如口鼻处或吸痰时有粉红色泡沫痰是肺出血,应轻轻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配合医生抢救。

7、硬肿患儿一般尿少或无尿,要密切观察尿量随时通知医生给与相应处理。

8、所有治疗应集中,动作轻快,以免影响复温。注射时应避开硬肿部位。

9、定时更换卧位,包被、衣服、尿布应柔软,防止皮肤损伤及坠积性肺炎。

10、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注意保暖,根据患儿情况放置在适中温度的暖箱内。各操作集中进行,避免硬肿发生。

3、保持室温在18-20度,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为宜,使体温保持在36-37度之间,以减少耗氧量。

4、喂养应推迟至6-8小时后,按医嘱由静脉供给营养及水分,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采头高足底位,上身抬高30度,头偏向一侧。不能进食者给与鼻饲。每2小时一次奶,密切观察防止返流呛咳。

6、给与头罩吸氧,氧流量在 5升/分为宜,以能消除青紫为准。如缺氧进行性加重必要时,提高氧浓度,使用正压给氧或人工呼吸器。

7、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病儿如短时间内出现气促加剧、烦躁不安、呻吟、阵发性青紫、三凹征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六、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

3.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温湿适宜。4.加强营养,供给充足的热量和水份,不宜过饱,病情严重者可鼻饲,或以静脉补液。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给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6.注意呼吸状态改变。若出现哭闹或吃奶后呼吸急促、紫绀,应给面罩吸氧。氧气预先湿化,密切观察用氧疗效,缺氧好转立即降低吸氧浓度或停止给氧。

7.严格掌握并随时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每分钟4-6滴为宜,必要时使用微量输液泵,以免滴入过快引起心衰或肺水肿。

8.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观察应格外细致并做好各种记录。如出现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肝脏肿增大、嗜睡、两眼上翻、凝视、抽搐、昏迷等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缺氧或脑血流减少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脑缺氧缺血时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的神经毒性、氧自由基及再灌注损伤、Ca2+内流、及其他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细胞毒和血管毒性作用。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病因都可能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右侧卧位,尽量避免惊扰,少搬动。必要时可按医嘱给镇静剂。

3、根据病情选择喂养方法。病情严重者,以静脉滴入营养液及液体为主,并注意24小时均匀滴入,以防快速扩容而加速出血。病情稳定再喂奶。

4、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心率、面色、吸吮能力、吞咽反射等变化,注意囟门大小及饱满度、有无躁动、脑性尖叫、惊厥等表现。一旦发现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氧气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发生硬肿症。

6、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动作轻柔,床垫柔软平整。病情稳定后可定时翻身。

7、为避免感染,应与感染性疾病病儿分开护理。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八、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黄疸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出现。足月儿生后2~3天开始,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慢、程度重、可延至3~4周消退。

九、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

1、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 起的溶血。

2、胆道闭锁:与宫内感染有关,主要为结合胆红素浓度增加,皮肤黄绿色,尿色深黄,大便为灰白色。

3、遗传性疾病:如G6PD缺陷,黄疸出现时间不一,核黄疸发生率较高。

4、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患儿厌食、体重不增、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5、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细菌毒素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并可破坏红细胞而致黄疸.6、其他如:

(1)母乳性黄疸,停止喂母乳24~72小时后胆红素开始下降.(2)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K、樟脑丸(萘)类等引起。(3)胎粪排出延迟、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等可加重黄疸。

十、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等、判断其发展情况。通常先在面部、然后躯干、到四肢。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的变化,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3、保暖、合理喂养。体温维持在36~37度之间,患儿黄疸期间食欲差、吸吮无力,应耐心喂养,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4、降低胆红素浓度,予蓝光疗法、换血疗法、输血浆或白蛋白。

5、去除其他诱因,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儿用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药物,如维生素K、磺胺等。

6、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十一、新生儿溶血病

按本系统一般护理常规执行。【评估】

1.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黄疸的程度及进展速度。2.神经系统症状。【症状护理】

1.详细记录黄疸进展情况、监测胆红素。

2.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临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4.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遵医嘱输血。

6.遵医嘱准备进行换血疗法。(1)做好术前准备,禁食、禁水,遵医嘱术前给药和抽吸胃液,备好经高压消毒的,衣物和尿布,备好蓝光箱、心电监护仪及输液泵等。

(2)密切观察小儿呼吸、心率、皮肤黄疸情况及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最少每小时观察一次并做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3)术后禁食24小时。观察有无呕吐、腹胀、食物潴留等异常。

(4)观察脐部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每日用75%酒精消毒脐部后,再用庆大霉素无菌纱布敷于脐部。

(5)注意尿量、尿色等,及时查尿蛋白和比重。(6)注意大便性状、次数,及时查大便潜血,潜血阳性及时回报医师,立即禁食。

(7)加强蓝光箱内护理。

(8)术后遵医嘱沐浴,注意脐部伤口。【一般护理】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

2.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3.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人。

4.观察胎便排出时间和次数,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质。

5.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静脉通畅。6.做好口腔护理。7.维持患儿舒适体位。【健康指导】

1.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

3.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十二、新生儿败血症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评估】

1.局部病灶。

2.意识反应,精神状态,体温。3.营养状态。【症状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观察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症、皮肤破损等。

3.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一般护理】

1.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2.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3.当体温偏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给予保暖措施,如用热水袋保暖。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

4.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严重者需专人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合理喂养,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6.定时检查输液情况,保持液体通畅。7.每日测体重,并记录体重变化曲线。8.记录出入量。【健康指导】

参照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健康指导。

十三、颅内出血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评估】

1.有无产伤、胎吸等。2.有无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3.呼吸状况。【症状护理】

1.保持安静,抬高床头,侧卧位。

2.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神志意识、前囟张力、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张力、抽搐、脑性尖叫及呕吐等情况。

(3)出入量颅内压增高病儿严格控制每日人量。(4)如做诊断性穿刺,要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腰椎穿刺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一般护理】

1.保证液量及热卡供给。如吸吮吞咽困难,采取鼻饲喂养,呕吐者遵医嘱暂给禁食,并保证静脉营养的供给。

2.加强基础护理,疾病早期和危重者不宜沐浴,应每日行床上擦浴。

第五篇:新生儿室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室一般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 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适当物理降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他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d,测量体温4/d;体温平稳3~4d后改为2/d;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h一次。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并使其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7厘米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高,更须加强护理,要精心、细心的观察微小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给预处理。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式打扫,病室24小时空气消毒,每周二、五大扫除,用具要灭菌。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接触护理早产儿前后要洗手。

3、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一65%,床单位整洁、平整、干爽。如患儿体重〈2000g或体温低于36oC应放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按日龄及体重的不同调节其中性环境温度。暖箱湿度55-66%。保持暖箱清洁,每周二、五擦拭消毒二次。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头偏向一侧,上身抬高30度防止返流呛咳。随时注意有无呛吐以防窒息。如出现呼吸暂停,可刺激皮肤(弹足底)等方法,使小儿啼哭,使呼吸暂停消失,如不能恢复,使用简易复苏囊复苏,同时汇报医生。

5、早产儿缺氧时给于氧气吸入,要密切观察用氧疗效,及时降低氧浓度,以防止氧中毒的发生。

6、加强喂养早产儿要用早产儿专用奶粉,严格按比例配制,注意温度,奶量要准确,每2h喂1次。无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差的可给予鼻饲,每次喂奶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是否有潴留。详细记录出入量。

7、加强基础的护理,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每周称重两次。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酌情每日沐浴称重一次。

8、加强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该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需观察患儿的面色。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24h出入量的记录。备好抢救药及抢救物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

9、出院时向家长详细讲解患儿喂养及护理方法。

三、口腔的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新生儿每天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涂口腔2次,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较大患儿奶后喂少量清水。

2.清洁擦涂时动作轻柔,勿损伤粘膜。

3.有鹅口疮的患儿每次奶前用5%碳酸氢钠擦涂清洁口腔,奶后患处涂制霉菌素甘油。

4.有口腔炎的根据不同病症擦相应药剂,涂药后不要立即喂奶喂水或进食。

5.昏迷患儿每日口腔护理两次。

四、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逐渐缓慢复温,切忌过速。根据体温及硬肿范围估计轻重度,轻者可根据体重直接放置于中性温度的暖箱内,重者用暖箱复温,床上及箱内温度从26度开始,以每小时升高1度逐渐升至30-32度,相对湿度在65%左右,力求在12-24小时内使病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在此期间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平稳后改4小时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3、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份,吸吮及吞咽功能差者给予鼻饲,每2-3小时喂一次,忌过量过速。吃奶时发现面色改变立即停止,以防窒息。

4、热量不足者,按医嘱给静脉补液或输血浆,以促进代谢,改善循环,补液量宜偏小,注意观察输液情况,滴速宜慢,以免引起水肿。

5、注意观察硬肿范围、体温、心率、入量、呕吐及有无出血倾向。

6、如有面色发青、发灰时是内出血的先兆,立即通知医生给于处置。如口鼻处或吸痰时有粉红色泡沫痰是肺出血,应轻轻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配合医生抢救。

7、硬肿患儿一般尿少或无尿,要密切观察尿量随时通知医生给与相应处理。

8、所有治疗应集中,动作轻快,以免影响复温。注射时应避开硬肿部位。

9、定时更换卧位,包被、衣服、尿布应柔软,防止皮肤损伤及坠积性肺炎。

10、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注意保暖,根据患儿情况放置在适中温度的暖箱内。各操作集中进行,避免硬肿发生。

3、保持室温在18-20度,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为宜,使体温保持在36-37度之间,以减少耗氧量。

4、喂养应推迟至6-8小时后,按医嘱由静脉供给营养及水分,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采头高足底位,上身抬高30度,头偏向一侧。不能进食者给与鼻饲。每2小时一次奶,密切观察防止返流呛咳。

6、给与头罩吸氧,氧流量在 5升/分为宜,以能消除青紫为准。如缺氧进行性加重必要时,提高氧浓度,使用正压给氧或人工呼吸器。

7、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超声雾化吸入。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病儿如短时间内出现气促加剧、烦躁不安、呻吟、阵发性青紫、三凹征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六、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

3.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温湿适宜。4.加强营养,供给充足的热量和水份,不宜过饱,病情严重者可鼻饲,或以静脉补液。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给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6.注意呼吸状态改变。若出现哭闹或吃奶后呼吸急促、紫绀,应给面罩吸氧。氧气预先湿化,密切观察用氧疗效,缺氧好转立即降低吸氧浓度或停止给氧。

7.严格掌握并随时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每分钟4-6滴为宜,必要时使用微量输液泵,以免滴入过快引起心衰或肺水肿。

8.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观察应格外细致并做好各种记录。如出现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肝脏肿增大、嗜睡、两眼上翻、凝视、抽搐、昏迷等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缺氧或脑血流减少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脑缺氧缺血时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的神经毒性、氧自由基及再灌注损伤、Ca2+内流、及其他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细胞毒和血管毒性作用。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病因都可能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右侧卧位,尽量避免惊扰,少搬动。必要时可按医嘱给镇静剂。

3、根据病情选择喂养方法。病情严重者,以静脉滴入营养液及液体为主,并注意24小时均匀滴入,以防快速扩容而加速出血。病情稳定再喂奶。

4、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心率、面色、吸吮能力、吞咽反射等变化,注意囟门大小及饱满度、有无躁动、脑性尖叫、惊厥等表现。一旦发现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氧气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发生硬肿症。

6、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动作轻柔,床垫柔软平整。病情稳定后可定时翻身。

7、为避免感染,应与感染性疾病病儿分开护理。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八、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黄疸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出现。足月儿生后2~3天开始,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慢、程度重、可延至3~4周消退。

九、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

1、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 起的溶血。

2、胆道闭锁:与宫内感染有关,主要为结合胆红素浓度增加,皮肤黄绿色,尿色深黄,大便为灰白色。

3、遗传性疾病:如G6PD缺陷,黄疸出现时间不一,核黄疸发生率较高。

4、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患儿厌食、体重不增、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5、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细菌毒素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并可破坏红细胞而致黄疸.6、其他如:

(1)母乳性黄疸,停止喂母乳24~72小时后胆红素开始下降.(2)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K、樟脑丸(萘)类等引起。(3)胎粪排出延迟、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等可加重黄疸。

十、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等、判断其发展情况。通常先在面部、然后躯干、到四肢。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的变化,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3、保暖、合理喂养。体温维持在36~37度之间,患儿黄疸期间食欲差、吸吮无力,应耐心喂养,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4、降低胆红素浓度,予蓝光疗法、换血疗法、输血浆或白蛋白。

5、去除其他诱因,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儿用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药物,如维生素K、磺胺等。

6、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十一、新生儿溶血病

按本系统一般护理常规执行。【评估】

1.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黄疸的程度及进展速度。2.神经系统症状。【症状护理】

1.详细记录黄疸进展情况、监测胆红素。

2.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临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4.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遵医嘱输血。

6.遵医嘱准备进行换血疗法。

(1)做好术前准备,禁食、禁水,遵医嘱术前给药和抽吸胃液,备好经高压消毒的,衣物和尿布,备好蓝光箱、心电监护仪及输液泵等。

(2)密切观察小儿呼吸、心率、皮肤黄疸情况及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最少每小时观察一次并做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3)术后禁食24小时。观察有无呕吐、腹胀、食物潴留等异常。

(4)观察脐部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每日用75%酒精消毒脐部后

(5)注意尿量、尿色等,及时查尿蛋白和比重。(6)注意大便性状、次数,及时查大便潜血,潜血阳性及时回报医师,立即禁食。

(7)加强蓝光箱内护理。

(8)术后遵医嘱沐浴,注意保护伤口。【一般护理】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

2.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3.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人。

4.观察胎便排出时间和次数,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质。

5.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静脉通畅。6.做好口腔护理。7.维持患儿舒适体位。【健康指导】

1.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

3.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十二、新生儿败血症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评估】

1.局部病灶。

2.意识反应,精神状态,体温。3.营养状态。【症状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观察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症、皮肤破损等。

3.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一般护理】

1.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2.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3.当体温偏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给予保暖措施,如用热水袋保暖。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

4.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严重者需专人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合理喂养,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6.定时检查输液情况,保持液体通畅。7.每日测体重,并记录体重变化曲线。8.记录出入量。【健康指导】

参照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健康指导。

十三、颅内出血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评估】

1.有无产伤、胎吸等。2.有无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3.呼吸状况。【症状护理】

1.保持安静,抬高床头,侧卧位。

2.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神志意识、前囟张力、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张力、抽搐、脑性尖叫及呕吐等情况。

(3)出入量颅内压增高病儿严格控制每日人量。(4)如做诊断性穿刺,要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腰椎穿刺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一般护理】

1.保证液量及热卡供给。如吸吮吞咽困难,采取鼻饲喂养,呕吐者遵医嘱暂给禁食,并保证静脉营养的供给。

2.加强基础护理,疾病早期和危重者不宜沐浴,应每日行床上擦浴。

下载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及监测规定[全文5篇]

    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及监测规定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如供应室工作制度、安全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职......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全文5篇)

    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 (1)布局合理,手卫生设施齐全 (2)有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及培训记录 (3)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 护理主要检查......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 建筑布局、物品处理流程合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有......

    新生儿护理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人工喂养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喂养中正确操......

    PDCA与护理质量管理

    PDCA与护理质量管理 编辑|医管通(hm_wisdom)什么是PDCA管理循环?PDCA管理循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休哈特博士,发扬光大并且运用到质量领域的人是戴明,所以PDCA管理循环也......

    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

    护 理 质 量 管 理 与 控 制 一、护理质量管理 1、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也可称为护理质量控制,是要求医院护理系统中各级护理人员层层负责,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建立完善......

    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妇产科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5.3.1.1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C.1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

    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措施

    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措施 1建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 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