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方案正式稿
中共文安县纪委
文安县监察局
关于对行政服务中心入驻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
实施方案
(2010年11月1日)
为深入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综合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杜绝“明进暗不进”,严惩“两头受理”情况,经县纪委、监察局研究决定对我县2010年度县直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作风转变、优化发展环境为主线,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巩固和借鉴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效能监督检查成果,围绕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的效率、行为规范及公开等关键环节,强化综合监督,坚持统筹推进,督促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为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构建和谐文安提供保障。
二、监督检查范围
县直具有行政许可职能和非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所有单位。
三、工作安排 监督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一查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看是否取消。二查改变管理层级的事项,看是否已真正履行管理职责。
2、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能情况。一查审批时限,看是否存在超时限审批、效率低下问题。二查工作质量,看是否存在服务态度差、墨守成规、推诿扯皮问题。三查收费依据,看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问题。四查审批范围,看是否存在超法定职权范围实施审批或继续设定或增加审批已取消的许可事项问题。五查审批条件,看是否存在随意设定或增加审批条件问题。
3、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情况。一查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动态公开情况。对已实现网上审批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是否同步进行网上公开;未实现网上运行、公开的项目,权力运行每个环节的办理情况是否有记录,是否以适当形式及时公开。二查重要行政许可、审批、处罚等决策过程实行“局务会议纪要”情况。三查重点领域的动态公开情况,尤其是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实施的重点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使用动态公开情况。四查社会广泛关注、涉及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的动态公开情况。五查公开载体建设情况,重点是网站等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公开载体的更新、利用情况。
(二)重点抽查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1、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办理中检验检测检疫和评估评审行为情况。重点检查执行《河北省本级行政许可中检验检测检疫和评估评审事项目录》确定的事项、时限和收费标准情况。一查信用档案,看行政主管机关是否按要求建立了中介机构检验检测检疫和评估评审信用档案,加强日常监管,做好信用记录,并依据有关规定对违规执业行为作出处理。二查收费情况,看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等问题。三查办理时限,看是否存在超规定时限实施检验检测检疫和评估评审问题。四查投诉办理情况,看行政主管机关是否认真调查处理对中介机构违规执业行为的投诉,并及时向投诉人回复结果。
2、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运行情况。重点检查服务中心(窗口)是否规范运行、便民高效、优质服务。一查硬件建设,看是否按照便民、公开的要求,在群众易于识别和进入的位置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并配齐人员和设施,具备为群众办事提供优质服务的条件。二查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看是否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要求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看是否落实AB岗工作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
3、领导重视和组织实施情况。检查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全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落实相关制度;是否制定了工作方案,定期研究部署,狠抓任务落实。
(三)全面检查阶段(2011年1月4日至1月15日)
监督检查对行政审批部门和审批项目全覆盖,具体抓好以下环节:
(一)核对部门审批项目底数。对县直各部门目前实施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摸底,结合实际,进一步消减行政审批项目。
(二)采集、分析行政审批项目办理信息。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对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时依法受理,每月10日前,将上月行政审批事项受理、办理情况书面报县纪委(地点:县行政中心二楼,联系电话:7820239)。同时,将法律法规新增设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前依法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依据的变化情况、省、市对行政审批项目调整情况及时予以书面上报,据此进行监督检查。
(三)听取被检查单位工作介绍。听取被检查单位介绍检查内容涉及的工作情况。
(四)查阅资料及载体。将行政审批案卷与网上录入信息、月度报表、审批事项受理办理登记册和公章使用记录进行比对,看是否存在漏登漏报、超时办理、擅自增加审批环节、应受理而不予受理以及不按要求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问题进行核查。实地查看公开栏、网站等公开载体动态公开内容及更新、维护情况。查看相关讲话、方案、会议记录、工作制度,看是否真正重视,积极推进,取得实效。
(五)走访座谈。采取随机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收费情况等,看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及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六)受理、办理投诉。拓宽投诉渠道,利用热线电话、网站等及时受理群众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究。同时,把被投诉的部门作为检查的重点对象,从中发现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
(七)综合分析检查结果。检查组撰写检查情况书面报告,阐明检查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提出工作建议。
(八)通报反馈检查结果并督促整改。检查结果报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公开通报。向被检查单位发放整改通知书,反馈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责成其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严重违规违纪问题,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被许可人取得行政许可后的监督,预防违背法定许可条件规定的行为发生,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卷烟市场健康发展,根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县局对取得烟草专卖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行为,按照属地管辖,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三条市、县局根据规范卷烟市场秩序的需要,确定适宜的监督检查方式,如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或全面检查、自查或抽查、现场检查或书面检查、突击检查或例行检查、随机检查或有因检查等。
第四条监督检查要目标明确、科学安排,根据检查目的事先拟订计划。检查次数按照《卷烟零售户户籍化分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实施监督检查,应当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后方能进行,并不得妨碍被检查人的正常营业秩序。
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有关书面材料、谈话调查等形式,履行监督职责。
第六条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书面记录,并可同时摄影摄像(法律、法规禁止摄录的除外),连同处理结果,由执法人员签字归档。
第七条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若当即能够改正的,现场责令改正;若需要一定期限改正的,向被检查人发出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改正;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则移交案件审理部门处理;依法应当撤销或注销行政许可的,则移交证件管理部门处理。对限期改正和受到行政处罚的被检查人,应进行复检。
第八条市、县局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并将监督检查情况、行政处罚决定于每季度结束后十日内制作电子文本,以便更新本局信息公开内容。
第九条执法人员应当做到监督、规范与热情服务并重,文明执法,廉洁办事。若借监督检查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违法进行监督检查,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条本制度由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利川市环境保护局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实施行政许可中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包括:
(一)对本级环保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
(二)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
(三)对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监察。
第三条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实行责任制:
(一)对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实施行政许可进行执法监督;
(二)市局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负责对被许可人从事相应行政许可事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三)市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对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工作人员实施行政许可的活动进行监督监察。
第四条 市局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实行事前审查制度和备案制度。
市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发布前应当经过市局领导审查。
第五条 负责组织行政执法检查、开展巡查、实行个案调查和办理行政复议。
第六条 市局实施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应当在作出决定后5日内报纪律监察组备案;一般行政许可事项,应当按月报局纪检监察组备案。
第七条 市局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按照以下职能行使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权: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股
环评股负责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划、规划编制和基础能力建设。拟订并监督执行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审核专项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提出我市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和市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报批环境保护系统收费项目和标准;负责编制并组织落实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负责全市环保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承担落实市政府污染减排目标的责任。拟订并监督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制度;组织编制总量控制计划,提出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称、数量和控制指标并监督实施;建立并组织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制度;承担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工作。
2、环境影响评价股(行政许可股)
承担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组织拟订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负责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管理和成果申报;承担我市地方性环境保护标准的拟订工作;参与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发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管理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对外合作;承办有关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的市内履约工作;承担环境保护外资引进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相关项目管理工作;承办我市涉外环境污染处理和涉外环境保护事宜。负责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地方性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负责规划、政策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负责权限内和州环境保护局委托的除核与辐射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后评价工作;协助做好市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汇总提出区域、流域和行业限批建议。
3、监督管理股
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依法监督检查;负责辖区内由市级审查、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参与建设项目选址,负责对环境保护“三同时”试生产(预验收)及竣工验收的审查、审批提出建议意见。负责对本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监督管理,督促落实污染防治设施。承担核与辐射安全、放射性废物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并实施核与辐射安全、放射性废物管理政策、规划、制度和标准;对核设施安全、放射源安全和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实行监督管理;承担市核事故与辐射事故的响应与调查处理;对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安全和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检查;负责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输变电设施及线路、信号台站等电磁辐射装置和电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组织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和核设施、重点辐射源的监督性监测;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相关国际公约的市内履约工作。
4、污染防治股
负责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质量、生态状况等环境信息发布。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监测的地方性法规、政策、规划和制度。组织实施全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协调指导其他部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建立和实施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组织编报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组织编写和发布全市环境状况公报。组织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组织对全市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预测预警;组织协调环境监测数据技术仲裁;参与建设并承担全市环境监测网的管理工作。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和环境形势分析研究。组织拟订并实施水体、大气、城区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实验室污染物质、机动车的污染防治政策和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新化学物质管理制度;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和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指导和监督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护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和组织实施水体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监督管理城区土地污染防治工作。
5、自然生态保护股
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实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规划;协调并监督相关部门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全市生态功能区划;拟订全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提出新建自然保护区审批建议;指导、协调、监督各类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全市生态状况评估;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组织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农村生态示范创建与生态农业建设;监督管理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考核。参与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环保产业发展工作。机关党组织、纪检监察机构、工会按有关规定设置。第八条 市局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应当建立协助告知制度,互相通报情况,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
第九条 市局纪律监察组负责受理对市局行政许可办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举报和投诉,接到举报和投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举报和投诉的受理人、受理电话、电子信箱应当在市局网站公布。
第十条 市环保局行政许可科股室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纪检监察组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和程序依法处理:
(一)有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
(二)监督检查中故意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实施行政许可中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十一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由市局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提出处理意见,市局依法撤销行政许可。
第十二条 被许可人有行政许可法第八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局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提出处理意见,市局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 市局纪检监察组和行政许可办理科股室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检查不力的,依照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2011年3月8日起试行。
二0一一年三月八日
第四篇:涉企行政许可事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涉企行政许可事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运用行政许可事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2021年12月上旬至12月底。
二、工作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全市各行政机关实施涉企行政许可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排查,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重点排查整治以下涉企行政许可突出问题:
(一)实施涉企行政许可随意性问题。
重点检查实施的涉企行政许可事项是否有法律依据;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法定资格;实施行政许可时是否在法定依据以外增设其他条件;有无应当准予行政许可而不准行政许可、不该行政许可而准予行政许可的事项;变更、延续、撤回、撤销和注销行政许可的行为是否合法等问题。(二)实施涉企行政许可程序不规范、不透明问题。
重点检查实施涉企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是否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建立和执行实施行政许可工作制度的情况;是否在实施行政许可事项过程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否存在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行为。(三)对实施涉企行政许可事项监管不力、改革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重点检查实施涉企行政许可事项时,行政机关是否履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职责;是否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三、实施步骤
此次检查监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
各行政许可实施单位要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对照监督检查工作重点,结合涉企行政许可工作情况,开展严格自查,找准突出问题,填写涉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办理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工作人员名册清单、本办理涉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含变更、延续、撤回、撤销、注销)、自查问题清单。并于12月20日前报市司法局XX室。(邮箱:XX@126.com)。
第二阶段:检查阶段
按照专项工作重点,开展实地监督检查活动,全面了解行政许可工作情况。实地监督检查分为行政许可机关和行政许可实施两个现场,行政许可机关内重点听取自查报告、抽查行政许可案卷、开展工作人员考核测评,行政许可实施现场采取实地查看、个别谈话、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检查出的工作问题和不足,进行现场反馈。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
各部门对自查阶段和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深刻剖析原因,扎实开展整改,形成专项整改工作报告(电子版和盖章扫描版),于12月25日前报市司法局XX室。(联系电话:XX,邮箱:XX@126.com)。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检查行动,抓紧作出具体安排,确保及时全面开展,将专项监督检查作为优化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确保专项检查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二)加强学习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律法规,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实务培训,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提升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三)加强专项自查。
围绕行政许可方面企业反映集中、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照法律法规、工作重点、制度标准,深查细究,找准问题和差距,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第五篇:贵州省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2-01 【生效日期】2006-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行政许可事项的合法、有效实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原则,坚持高效与便民、监督与指导、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是指有关机关对各级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行为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许可实施权的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第五条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监察机关具体实施。
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负责实施。
实行双重管理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按照有关管理权限规定,由有关机关负责实施。
第六条第六条 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监督检查的主要范围:
(一)是否具备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资格;
(二)是否擅自设定行政许可;
(三)是否建立健全实施行政许可的配套工作制度;
(四)是否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五)是否在办公场所依法公示应当公示的材料;
(六)是否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了告知、说明义务;
(七)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期限作出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查、听证、决定的决定;
(八)是否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九)是否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十)是否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许可收取的费用;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其他行为。
第七条第七条 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一)听取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的汇报;
(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定期提交自查报告;
(三)调取、查阅行政许可档案卷宗 ;
(四)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检举、控告进行专项检查;
(五)抽查;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形式。
第八条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起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政府法制机构汇报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情况,发现重大情况应当及时汇报。
第九条第九条 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加强对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许可职权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第十条第十条 监督检查中发现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定义务、不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在实施行政许可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除责令其改正外,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加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引导被许可人合法、有效地从事相关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负责监督检查被许可人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及履行有关义务的情况。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被许可人监督检查的方式:
(一)被许可人提交书面自查报告;
(二)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相关材料;
(三)实地检查;
(四)个案调查;
(五)专项检查;
(六)依法抽样、检验、检测、检疫;
(七)依法年检、验照;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被许可人日常监督检查,除法律、法规、规章有其他规定外,主要按
(一)、(二)、(三)项方式实施。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被许可人实施
(三)、(四)、(五)、(六)方式检查时应当通知被许可人到场,被许可人拒绝到场的可以邀请相关人员到场。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被许可人实施监督检查时,被许可人应当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任何个人或者组织有权向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投诉、举报被许可人违法或者不当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投诉、举报情况应当及时登记核实。
投诉、举报情况不实的不予处理。投诉、举报情况存在,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依法开展个案调查或者专项检查;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在接到投诉、举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转送有关机关,无法转送的,应当记录在案。署名投诉、举报的,应将核实、调查、检查等处理情况抄告投诉人、举报人,不予处理的应说明理由。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将投诉、举报材料与处理结果归档。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为投诉人、举报人保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按照高效、便民的要求,改革、完善年检、验照工作制度,认真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收取费用的,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向被许可人出示贵州省行政执法证,并主动说明意图。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监督检查,应当及时详细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被许可人的陈述、意见(该部分应当由被许可人签字、盖章),处理结果,并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被许可人在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管辖区域外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应依法将被许可人的违法事实、处理结果及时抄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抄告函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抄告机关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二)被抄告机关名称;
(三)被许可人基本情况;
(四)主要违法行为;
(五)处理情况;
(六)抄告时间。
行政机关抄告函应当加盖抄告机关印章。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抄告机关可以采取直接或者邮寄的方式将抄告函送达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由被抄告机关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时间并加盖公章。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监督检查发现被许可人违法或者不当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或者不当行为,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检查,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无法定依据处罚、收费;
(二)实施收费、罚款或者扣押物品不出具有效票据或者文书;
(三)索要、收受被许可人的钱物,参加、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以及各种消费娱乐活动;
(四)以监督检查为由谋取其他利益;
(五)刁难、报复被许可人;
(六)酒后监督检查;
(七)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情节轻微的,责令改正;触犯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