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9-05-15 02:5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

第一篇: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

【摘要】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而实习护生由于初次接触临床,经验不足,工作中如不注意个人防护,潜在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本文主要对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实习护生 针刺伤

【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687-01

针刺伤(needle-stick injuries)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由于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容易接触血液-体液的人群,而且多为侵入性操作等高危险性的接触,在医务人员中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高,从而成为职业性针刺伤害暴露及其引起的血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实习护生由于初次接触临床,经验不足,工作中如不注意个人防护,潜在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现状、针刺伤的原因及减少针刺伤应采取的措施,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丙肝的感染率为3%,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日益严峻。由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而临床中更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则是护理队伍的后继力量-实习护生,其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护理队伍的发展。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

2.1 在校期间相关教育缺乏

护生在校期间所受教育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重点为如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内容涉及的很少,这就直接导致了护生进入临床后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有调查表明,在护生预防意识最淡薄的实习早期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实习中期和后期。

2.2 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临床带教老师往往因为工作量大而忽视在细节操作上对护生进行培养,而书本上所讲内容和临床实际操作又略有出入,这样护生正确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和技巧的机会就相应的减少。如果操作不熟练再加上操作过程中紧张等因素难免就会误伤自己。美国CDC早在1987年在全面性防护措施中就提出禁止回套针帽,然而,在我国临床护理操作中却普遍存在,实习护生中54.6 %甚至66.5%以上有回套针帽的习惯。用后的注射器不能取下针头:临床中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头套回针帽、取下针头等操作均可增加护士和护生被血液污染针头刺伤的机会,而这些不规范行为在我国护生中比较多见。有些护生甚至双手回套针帽、将污染针头的针尖向上放于治疗盘中。这些不规范的操作都是导致护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

2.3 工作中发生意外情况所致

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工作中难免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临床常见的有手术配合中刀、剪、针、勾传递时误伤自己或他人,在收集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品时被针尖刺伤。

2.4 人力资源不足

我国临床一线护士存在严重的缺编现象。我国护士承担着大量的治疗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就会导致护士超负荷劳动。护生进入临床之后昼夜轮流值班,为护士分担一部分工作。由于护生临床经验不足,加上临床护理的复杂和繁琐,无形中会增加护生的工作压力并使其产生倦怠感。国外研究表明,值夜班、工作任务重、工作倦怠、精神压力大、年轻没有经验等因素是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因素。减少针刺伤应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

在学校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开展职业感染知识的教育。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在实习过程中根据每个护生的防护知识水平随时辅导,反复提醒,不断巩固补充,以达到减少针刺伤与感染的目的。

3.2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

多项研究表明,使用安全手套等防护措施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另有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 以上。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在操作及处理针头或被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的重要性。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要求护生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在护理操作时要携带防刺破、防渗透的塑胶针器收集盒,立即处理使用过的针头,减少污染针头的暴露时间,避免针帽回套,并加强实习护生的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要求护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3.3 实习前体格检查,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护生实习期间很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头所伤。破损的皮肤接触到被污染的血液后,有感染HBV的危险。目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地措施。所以护生进入临床前应先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需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在护生接触到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体液时疫苗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4 建立针刺伤登记报告制度,完善伤后支持系统一方面,对于针刺伤后如何做好应急处理、伤口保护、暴露后评估、预防用药以及如何做好登记报告,医院管理者应制定相应规定,并确保规定的严格实施。另一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一旦发生针刺伤,护生应及时地向带教老师或医院有关部门上报并做详细的记录备案。这样就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系统,通过各方面努力,不但可以减轻护生受伤后的心理负担,把护生发生针刺伤后的感染危险降到最低,还可以了解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不断总结避免锐器伤的经验教训。

小 结

针刺伤是全世界护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我国护士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作压力大等因素,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对来说较高,而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要高于护士。针刺伤对护生造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护生受伤后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并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表现出厌倦情绪,对工作失去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护士针刺伤的研究较多,但是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和防护途径不完全等同于护士,应有其自身特点。护生是我国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为了护生的自身健康,为了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在针刺伤防护方面还应作更多的研究,以确保护生从业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曲淑彦,郭彩霞,郭冬冬.临床护士对锐器损伤的认知和预防[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5):474-475

[2] Deisenhammer S,Radon K,Nowak D,et al.Needle stick injuries during medical training[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6,63(3): 263-267

[3] Mishal Y,Yosefy C.Risk of transmission of viral disease by needle punctures and cut in hospital health care works[J].Harefuah,1998,135(9):337-339

[4] Wilburn SQ,Eijkemans G.Preventing 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A WHO-ICN Collaboration[J].INT J OCCUP ENVIRON HEALTH,2004,10(4):451-456

[5] 张?F佳,赵爱平.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 202-203

[6] 左改珍,陈晓琴,张炳新.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调查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4,3(3):63-64

[7] 陈 群,李 阳.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引进与咨询,2004,20(6):48-50

[8] 黄建英,郭素珍.护生发生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加强教育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6,3(1):45

[9] 李玲,李晓玲.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8): 613-615

[10] U.Ayranc,i N.Ksgeroglu.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 juries among nurses in the health care sector in a city of Western Turkey[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4,58:216-223

[11] D.R.Smith,M.Mihash,i Y.Adach,i et al.Epidem iology of 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 juries among nurses in a Japanese teaching hospital[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6,64(1):44-49

第二篇: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号97

姓 名 李 广 秀

班 级 2009级五年制护理班 专

业 护理

系 部 护理系 指导教师

胡宇琳

提交时间: 2014

年 2 月 20 日 1 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大专毕业论文(设计)“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本毕业论文(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2014 年月日

目 录

摘要 4 前言 5 1 针刺伤的危害性 5 1.2 心理损害 5 1.3 社会危害 5 2 导致护生针刺伤的原因 6 2.1 自身因素 6 2.2 学校因素 6 2.3 医院因素 6 2.4 社会因素 7 3 预防针刺伤发生的对策 7 3.1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7 3.2学习预防针刺伤的知识,掌握紧急处理措施 7 3.3注重护患沟通,人文关怀 8 3.4 学校开设岗前安全教育 8 3.5 医院应重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8 4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10 4.1 紧急处理 10 4.2 预防用药 11 4.3 追逐随访 11 4.4 心理安慰 11 5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2

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9级五年制大专护理班 李广秀 学号97

指导老师:胡宇琳

【摘要】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以引导实习生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在实习生身上的发生率,保证实习生身心健康,更具信心地走上临床工作。

【关键词】

护生 针刺伤 危害

前言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就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在临床护理中发生针刺伤后对实习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危害。针刺伤的危害性

1.1 生理损害

实习生针刺伤情况普遍存在。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在工作中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HBV、HCV、HIV。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1]。由此可见针刺伤的损害是很大的。

1.2 心理损害

实习生在针刺伤发生后会表现出担心、害怕,恐惧,并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会担心自己是否是被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易导致长时间的悲观情绪,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交、生活及工作等。有的护生因害怕老师的批评而隐瞒,使伤口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自己又不放心,长此已久实习生心理抑郁,对临床工作失去信心。

1.3 社会危害

针刺伤所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是从患者到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由于HBV传染能力强,目前很多国家均已达成共识,限制患HBV的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操作。护生一旦感染HBV无疑会导致护生职业生涯的终止。2 导致护生针刺伤的原因

2.1 自身因素

2.1.1 实习生刚从学校转向临床.因为对陌生环境及工作节奏的太快而不适应,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紧张,没有工作经验,从而导致针刺伤发生率增高[2]。2.1.2 除以上之外,没有防护意识也是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发生针刺伤时,护生戴手套的情况是:戴手套23人,占8%;有时戴40人,占14%;不戴224人,占78%[3],使用手套等防护屏障是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而根据调查中护生不戴手套的比例足以表示护生防护意识薄弱,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2.2 学校因素

学校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缺乏安全知识的培训,教材及课程设置上没有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内容,这导致护生在学校接受的职业防护教育较少。有调查显示,某地有88.2%的卫生学校未开设护理职业安全课程[4],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安全防护教育少之又少,到医院实习后就难以形成这种防护意识啦。

2.3医院因素

临床科室工作量大,临床带教老师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讲解,对安全教育缺乏重视。在发生针刺伤前,大部分实习生并不知道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在发生针刺伤后询问老师才知道如何处理伤口。调查中发现,对伤口的消毒处理中,8.33%护生未经任何处理,25.83%护生仅用清水冲洗,27.50%护生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61.66%护生发生针刺伤后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仅有5%的护生经过正规的消毒处理,符合针刺伤后的处理规则。针刺伤后53.34%护生未行后续处理,85.oo%未上报,甚至不知上报,仅有1名(0.83%)护生做过1次血液检测[5]。同时医院关于针刺伤预防保健及专业咨询机构不够完善,对于发生针刺伤的上报率不高,这导致针刺伤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2.4社会因素

我国在针刺伤的报告制度上是薄弱环节,没有制定关针刺伤相关的法律制度,卫生部门对于针刺伤也缺乏关注。这使得针刺伤的管理得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发生针刺伤后得不到准确的上报和有效的处理,导致护生有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上报只是一种形式。预防针刺伤发生的对策

3.1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实习生刚进临床,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导致针刺伤的发生。护生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正确应用防护技能,使用防护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尽量戴手套。针刺伤多发生在操作后阶段,比如分离注射后的针头与注射器时,针头未丢入锐器盒中,收集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时或替他人清理医疗垃圾等,所以,护生在进行此类操作时应更加注意自我防护。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垃圾分类处理,不可将塑料包装袋、棉签、安剖、针器等混放、乱放在弯盘中。已使用棉签、安剖、针器时,用专用镊子持取,不可用手直接拿取。临床工作量大节奏快,护生在实习期间应当做到心稳、手稳,减少慌乱中发生针刺伤的几率。

3.2主动学习预防针刺伤的知识,掌握紧急处理措施

在刚进入实习岗位前就查阅相关资料或者书籍,也可咨询老师。了解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种类,了解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实习生之间可自行成立小组,相互学习互相传授,以此达到每位实习生都熟悉甚至知晓针刺伤的相关知识。3.3注重护患沟通,人文关怀

护生面对医院这个全新的环境难免会有紧张心理,临床经验不丰富,技术不娴熟,很多时候都会遭到病患的责骂。各种压力的压迫下,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几率大大增加。护生在操作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人文关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心中的压力。

3.4学校开设岗前安全教育

学校开设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课程,实习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自我防护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多感官的刺激,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6],布置作业,要求实习生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究针刺伤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并分组在课堂上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可能性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专门安排课时,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使实习生熟知安全防护的有措施,掌握预防针刺伤的安全操作规范和补救措施,使护生充分了解针刺伤的危害。

3.5医院应重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3.5.1实习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是发生针刺伤的根本原因。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其中2/3的人没有报告[7]。医院在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授课的同时应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可以组织专家、感染管理人员、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强化实习生对防护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并对讲座内容组织考试,将考试成绩记人实习生综合考核档案中。带教科室除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带教计划外,还要增加安全防护知识的带教内容,如: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及环节、针刺伤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针刺伤的危害等,并将防护知识纳入出科考试内容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了解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减轻针刺伤后的焦虑情绪,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

3.5.2医院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可以在密闭式输液时采用BD安全型留置针,它阻力小,拔出钢针时会头端弹出安全帽将钢针头端保护起来,护理人员就不会被拔出的钢针刺到[8]。也可 提供丢弃方便的锐气盒等。另外,工作环境安静,灯光明亮,患者配合良好都可以使操作过程中集中精力,有效减少针刺伤害的发生。

3.5.3改变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员。资料显示浙江台州呼吸内科对回收输液袋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改进,原先由护士回收放在回收桶中,护理员分离针头和皮管,改为护士每收一个输液袋,就分离针头和输液皮管。这一举措,虽然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却降低了针刺伤的风险,减少了护理员的工作量。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发生的频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应补充适当的护士编制。护士长可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减轻护理人员职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减少针刺伤害。

3.5.4带教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资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在带教过程中认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尤其要让实习生在实验室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带教老师的教学模式应更加人性化,主动关心学生。当实习生发生针刺伤时,带教老师要引起重视,及时上报护士长,使实习生能得到进一步的检查。

4、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4.1紧急处理

护生若戴着手套,应立即脱去手套。用流动水或肥皂液立即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以离心方向轻轻挤出损失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2~3%碘酊、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并包扎伤口,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血液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4.2预防用药

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护生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3追逐随访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查HIV抗体,并报告院内感染科、保健科进行登记、追访等,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复查病原抗体,做相应处理。

4.4心理安慰

发生针刺伤后的护生得到心理安慰是十分必要的。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情绪变化。主要表现为担心、害怕、恐惧、哭泣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的及时疏导与医院刺伤后的支持系统。

5、结论

总之,随着医学科技进步,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医护人员重视。因此,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保健,免受感染之苦,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实习生作为医疗行业未来的接班人,其临床操作安全应得到重视。针刺伤在实习生中屡有发生,实习生在临床中经验不足,学校和医院要加强实习生的防护意识,同时实习生也要加强自身的技能操作和防护意识,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如不慎发生针刺伤应积极规范的处理,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许婵.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5:93-94.[2] 郑凯兰,龚小华.护士锐器伤的根本原因分析[J].全科护理,2011,19:1751-1752.[3]代亚丽,蔡雯.544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2):499~50.[4]唐小慧,夏艳萍.职业防护教育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7):586588.

[5]段明娟,钟玉杰.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现状调查.护理学杂志,2009,9:51—52.[6]朱秋群.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分析及思考[J].南方护理学报,2009,11(5):54—55.

[7] 张珂.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4386-4387.[8]谭芊.BD安全型留置针海上急救运用78例.实用医学杂志,2010,10:939.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胡宇琳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讲解和改进。另外,在此向江华县人民医院黄秀花、王艳青、等带教老师所提供的帮助和指导表示忠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李艳花同学和张雨纯同学,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第三篇:针刺伤预防

一、如何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1、规范操作 妥善处理锐器 确选择掰安瓿的方法折玻璃安瓿前先用砂轮切割, 安尔碘棉签消毒, 再用纱布包裹后折;输液穿刺失败后, 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式滴管上, 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 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时需他人协助; 传递手术刀, 剪时用肾形弯盘;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针头,为病人拔针后的针头应该立即放进防刺穿、防漏的医疗垃圾收集箱中;手始终不要碰到收集箱,小心谨慎地将针头丢入容器。收集箱应该放在操作方便而又安全的地方;供应室清洗器械时应将有损伤性的器械如巾钳,牙针等与其他器械分开,集中清洗。为病人做治疗时严格按着标准的操作程序执行,不能有一点疏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2、注意操作环境 注意环境对操作者的影响,如果工作空间过于拥挤狭小,探访者和障碍物过多,光线不够明亮,应该在操作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没有人紧挨在操作者的前后左右,或操作者在经过的路上没有其他人。

3、戴手套 尽量在操作时戴手套,这样就避免了操作者的手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了病人。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穿一层乳胶或聚乙烯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低50%以上。由此可见,戴手套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才能让全员护士共同做好这个事情

1、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 体液的过程中应戴手套, 把每一个针头都当成感染针头对待, 纠正受伤后的侥幸心理, 从思想上重视和配合锐器伤的处理, 提高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

2、建立健全的针刺伤管理制度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使用安全医疗设备和建立锐器伤处理原则和反馈制度, 制定一系列相关防护措施, 有助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锐器伤信息, 做好追踪和监控工作。

三、我们的预防目标是多少?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根据我们医院目前统计的针刺伤情况,损伤可以减少到2~4人/年

第四篇:针刺伤范文

针刺伤上报流程

1.发生针刺伤后,受伤者即刻电话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由科主任、护士长电话

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处,节假日可先报告总值班,由总值班向医院感染处负责人。2.受伤者从内网“e”123黄色文件夹中下载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填写,科主任或护

士长签字后上交院感处。

3.院感处根据受伤者受伤情况开出检验化验单并签字扣章,受伤者凭借检查单到

检验科进行抽血检查。

4.受伤者将检查报告交回院感处,院感处根据检验结果指导用药,建档,进行追

踪检查。

针刺伤口的处理措施--报告--具体处理流程

1、伤口局部处理措施

⑴若戴着手套,既脱去手套; ⑵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局部伤口;

⑶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⑷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报告

⑴填写感染控制科发放的针刺意外报告单,报感染管理科; ⑵由感染管理处填写检验申请,进行血液检查并备案; ⑶报告医务科备案。

3、具体处理流程

⑴经职业性接触(艾滋病)HIV的处理:

①如果病人的HIV抗体呈阳性或结果不祥,伤者应尽快接受HIV抗体测试作底线。②如果伤者HIV抗体呈阳性,说明伤者此前已感染HIV ③如果伤者HIV抗体呈阴性,应于24hr内服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AZT)进行预防。④伤者应于伤后6周、3个月、6 个月、12个月再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查,如果在伤后1个月至6个月血清HIV抗体转阳,则认为是职业感染。⑵经职业性接触(乙肝)HBV的处理:

①原病人及伤者都应进行验血,前者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者则须同时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②如果伤者以前曾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并确定有足够的抗体,或以前曾受感染而已经有免疫力;或者伤者本身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则无须进一步处理。③原病人不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而伤者以往接种疫苗后未能产生抗体,则不须再进一 步处理;如果伤者从未接种疫苗,应立即进行预防接种。④原病人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如果受伤者以往曾接种疫苗而未能产生抗体,应于24hr内(最好不要超过7天)接受注射一剂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于一个月后注射第二剂;对于曾未注射疫苗的伤者,应注射一剂HBIG,然后再进入预防接种。

⑶经职业性接触(丙肝)HCV的处理:①原病人及伤者都应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测试。②对于意外发生的职业性接触,现在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药物能阻止丙型肝炎的感染。③如原病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伤者应于6个月后重复检验丙型肝炎抗体及肝功能,以确定是否职业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0.12.7

第五篇:针刺伤应急演练

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演练记录

时间:2014年9月25日 地点:检验科

演练内容: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 负责人: 参演人员:

演练步骤:

1、科室院感质控员王建波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培训。

2、事件描述:检验科医务人员苏会亮给患者采血过程中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时应急处理演练。

(1)局部处理。①轻轻挤压伤口旁端(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尽可能基础损伤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②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0.5%的碘伏消毒。

3、报告。

3.1事发后,当事人员立即向检验科主任汇报事发经过。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感控科、医务科)。

3.2感控科立即启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感控科王科长立即上报主管院长韩明军并组织职业暴露管理小组相关人员调查评估、陪同采血2份,一份本院送检验科检测,一份备测。(检验结果及时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4、随访和咨询。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5、韩明军院长对此次演练进行点评,总结了本次演练的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演练发现的问题:我院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标准预防依从性较低。防护用品的使用不够规范。整改措施:

感控科对检验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标准预防依从性,指导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演练负责人:苏建刚

下载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针刺伤 应急预案

    手术室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其中,据统计......

    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

    针刺伤如何处置

    针刺伤如何处置 一、什么是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穿刺针甚至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针刺伤是临床医......

    护士针刺伤论文

    南通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护士针刺伤的现状......

    针刺伤重在预防演讲稿

    针刺伤重在预防 临邑县人民医院 孙圣静 自从戴上洁白燕尾帽的那一刻起,护士这个神圣的职业,就与各种各样的“针”结下了不解之缘。1ml再到5ml一直到60ml,从静脉采血针到动脉采......

    《针刺伤》考试试题答案范文

    《针刺伤的预防、处理》考核试题答案 简答题:每题20分。 一、什么是针刺伤? 答: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

    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危害

    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危害,预防与控制 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因素 医院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 一,医务人员职业卫生与安全的发展趋势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