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2: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

第一篇: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

从无业游民到一国之君

——浅议汉太祖刘邦的成败一生

班级:物流管理

学号:2010115125 姓名:刘柳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汜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宋·苏辙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他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他的一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和一场又一场明争暗斗,他从一个连亲生父亲都不太看好的无业游民,击败一个又一个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劲敌,成为了平定天下的一国之君,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统治史中的典范,毛泽东称他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易中天评他仅靠一句“且为之奈何”就取得了天下。他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古今多少帝王都奉为榜样竞相效仿的领导模范。从当代领导学的角度分析,刘邦具备了当今很多领导人都难以同时兼备的成功的领导能力,比如授权与集权的统一、治乱与治平的统一、抓心与放心的统一等等,可以说,刘邦的一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学官方教材,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领导理念的精髓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在此,本文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对刘邦一生成败简要分析,其中难免浅陋偏颇之处,恭望导师不吝雅正。

一、刘邦的生平大事

刘邦于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年少时的刘邦性格豪爽,却不喜读书,为人豁达,却不喜农事,被其父训斥为“无赖”,周边邻里的大人们都认为他胸无大志,不是经商的材料,也不能干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孩子没什么前途了。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

刘邦初入社会,最初欲投奔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可是等到他去投奔的时候,魏无忌已经死了,后来他又改投无忌生前门客张耳,可是不久张耳又成了秦的通缉犯。刘邦早年可谓不顺。

再后来,就是比较家喻户晓的部分了,刘邦先是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管辖十里以内的小官,类似于现在的村长或组长),而后仅凭个人魅力空手套白狼,娶到吕家千金吕雉,再之后在押送徭役途中顺势而变,放人开溜。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率军攻占陈州(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此时刘邦把握形势,充分利用了沛县令欲随大流造反的心理,以及县令与百姓平日的隔阂,在城外鼓动城内平民暴动,不费一兵一卒杀掉县令。刘邦被百姓推举为沛公,以沛县为根据地,举起反秦大旗。当然这其中也难免被渲染一些充满封建迷信个人崇拜的色彩,比如腿上的七十二痣,赤帝之子斩大蛇等,这是封建时代平民百姓想要称王称帝必须创造出来的条件,有些类似于今日我们常讲的“背景”。而此时的刘邦已经有48岁了。与此同时,楚国贵族后代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的苏州市)起兵,兵力很快近万,直至发展成为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最强势力,最终成就了刘邦的君王霸业。

刘邦起事后,立即开始攻略周边郡县,在这前前后后攻城掠地的过程中,刘邦虽算不上节节胜利,但是战果还是比较可观,最重要的是不仅仅完成了兵力、资金的原始积累,更是把人脉、人心笼络得结结实实,直至先后遇上了辅佐霸业的几位大才——张良、彭越、郦食其、韩信等。

后来在攻打丰的过程中,刘邦主动求助于项羽叔父项梁,借兵借将攻下丰,并成为项梁手下一员大将。随后项梁、项羽在范增建议下,召集诸侯,立楚怀王。在这之后,刘邦与项羽曾有过一段并肩作战的经历,破秦军,屠城阳,直至项梁战死,刘项分兵退驻。随后,楚怀王分别给刘项二人封侯,至此,刘项在地位上基本平等了。

此后,刘邦在张良等的辅佐之下,不断扩大战果,壮大势力,突破重重难关,直至与秦主力决战于蓝田,大破秦军后,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接收玉玺和咸阳。刘邦入主咸阳后也自鸣得意过,以“关中王”自居。面对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也产生了享乐的念头。樊哙劝他,他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于是,刘邦将军队撤至灞上。达灞上后,便召集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一律废除了其他的秦朝苛刻法制,这使他得到民心支持。

在这之后,就是家喻户晓、名留古今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上,刘邦能全身而退,除了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刘邦的冷静与沉着。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其中刘邦封为汉王,而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却是最高统帅。刘邦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表示再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十一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名为楚怀王发丧,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籍,拉开了4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随后,刘邦抓住战机,趁项羽陷于齐地,攻占彭城,但却又犯了享乐的戒,大肆喝酒庆祝,被项羽重重打了一记耳光子,反楚联盟损兵数十万,刘邦就带着几十骑兵逃走。在这之后,刘邦不断采纳贤士良策,离间项羽和范增,为自己消除一个又一个险情,在胜利中壮大,在壮大中胜利,直至与西楚订盟,东西分界。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又下令全力追击楚军。

在之后的场场战役中,刘邦优势逐渐明显,至垓下之战,刘邦在良将贤士的建议下,采取诱敌深入、分隔围歼,并唱响四面楚歌,击溃楚军,把项羽打得乌江自刎,还拉上虞姬殉情。

公元前202年,刘邦大业终成,兑现先前的诺言,给韩信、彭越等封王。这几个诸侯王联合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随后又顺水推舟,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在山东定陶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即皇帝位后,初都洛阳,一个月后迁栎阳,不久正式定都长安,开基肇始,史称西汉。

称帝后,刘邦首要大事就是给功臣名将论功封赏,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人是对新政权的最大威胁。分封他们,多少是在心不甘情不愿之下,不得不作的决定。称帝前,为了让大家团结一心,尽职尽忠,刘邦经常用“与人共分天下”的策略来争取大家的支持。称帝后,时局变了,天下太平,皇权统一,这时自然不能再来谈与人共有天下、分享政权了,所以,刘邦必须想办法收回“与人共分天下”的诺言。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计谋,刘邦把实力强大的几个异姓诸侯王逐个消灭,平定叛乱,治罪萧何,集中皇权。到平定英布叛乱中箭,病情逐渐加重。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后葬于长陵,终年六十二岁,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二、刘邦一生的三成一败

刘邦一生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诸多典范,虽然他也有明显的缺点和弱点,比如喜欢安逸享乐,但他优秀的领导能力几乎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君王,而后来者能居其上的也寥寥无几。本文结合刘邦生平大事,运用当代领导学的观点分析归纳,将其一生成败归结为三成一败:

(一)决策正确与知人善任兼具

毛泽东曾说过:领导者的职责,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这句话非常精辟,准确地概括了成功领导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一是在宏观决策和方向上要走在团队所有人的前面,如大船的舵手般始终牢牢掌控好航向,做一个有大智慧的决策者;二是要知人善任,这里的知人善任,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知人,即能够从茫茫人海中敏锐地发现人才,并挖掘出他最有价值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还能科学合理地任用人才,好钢用到刀刃上,把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别放到最适合各自的岗位上,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个人魅力影响,乃至共同愿景和充分授权等诸多人才管理和使用的不同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出每个人才的团队价值,最终使整个团队的所有人才形成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共同目标的迫切完成愿望,使得所领导的团队1+1>2,使得每名追随者都把领导、团队的目标达成视作个人目标达成的先决,以贡献自身的方式发挥最大力量。

综观刘邦一生,他在这两个方面无疑做到了几近完美的兼备。对于刘邦知人善任的评论和剖析几乎尽人皆知,这里不再赘述,刘邦在人才发掘、任用、管理和培养上,可谓是心机重重而不外露,心思缜密而显宽厚,对待不同的被领导者,刘邦甚至能做到灵活改变领导风格,在指导型、参与型、成就激励型之间灵活运用,兼而取之。然而,当代对于刘邦的评论,有一种倾向,过度关注了刘邦知人善任的方面,而轻视甚至忽视了刘邦的决策水平。有人说,刘邦个人能力不及项羽,智谋不高,武力更平庸,仅仅靠着“且为之奈何”,通过运用好一个又一个贤臣名将,而取得大业。殊不知,刘邦若果真没有宏观方略上的长期正确,没有大政方针上的牢牢把持,他即使打下了天下,也没有坐天下的命,早就被反掉了。

刘邦刚刚起事时,单凭个人魅力娶吕雉,得到吕家支持;杀沛县令时,放书箭入城,鼓动百姓诛县令。这些都是刘邦未得到贤士之前,凭借自身智力办到的事,足以看出他不缺乏具体办事的智谋。此后,他正确估计自身实力,该投奔时投奔,该低头时低头,该仁厚时仁厚,该狠心时狠心,很多重大决策,他心里早有定数,而故意装傻装糊涂,询问部下,自己的主意并不挑明,正是参与型、鼓励型领导特质,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领导精髓,这足以看出他不缺乏成霸业的大智谋。而平定天下后,废除酷律、解除徭役、休养生息、力促教育、推行孔儒、和亲匈奴、强化皇权、政治改革,这一系列重大国策,正体现了刘邦的战略思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不仅仅不是一个只会收“为之奈何”的笨人,确是兼具决策和用人两大智慧的稀有领导。

(二)治乱与治平的兼具

领导学研究方法中的权变方法强调,情境或是环境的变换,对于领导关系、领导效果和团队整体表现的影响是巨大,如果环境变换而领导风格、领导模式不能及时变换,就要通过换领导来解决问题,否则领导关系及领导效果就会直线下降,团队岌岌可危。这在历史上的实例为数不少,其中一种情况最为突出:即战时需要铁血领导(独裁型),平时不需要铁血领导(民主型)。很多战时或特殊时期的成功领导,在战后或特殊时期结束后往往惨淡收场,比如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究其原因,就在于随着条件的变化,所需要的领导和被证明是有效的领导者行为都要发生变化。

战时或特殊时期能解决问题、实现领导关系最优化、领导团队取得胜利的领导人,其领导风格及模式往往很适宜战时的环境特点、追随者特质、任务时间要求及追随者的心理状况,而他若在战后不作改变,把这些领导风格及模式原封不动沿用下去,必然造成惨淡失败,因为战后情境一变,其他的要素也相应改变了。

刘邦在这一点上,虽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其大智慧仍不能不被称道。在打天下时,他常常采用与人“共分天下”的愿景激励追随者,并提出自己的长远主张——建立一个比先前政权都要更加合理、人性化、稳定和具有安全感的新政权,使得每一个追随者都有足够的理由产生情感共鸣和目标共享,追随者的工作热情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而一旦打下天下,刘邦非常警醒地认识到开国功臣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因为刘邦心里最清楚,所谓“共分天下”,无论当时是真心还是假意,现在看来,那就是纯粹的忽悠,而听信了这些愿景的追随者,在天下平定后必然希望自己当初奋斗拼搏的愿景能够实现,希望自己能分到应得的一杯羹。对于这一点,刘邦必然会采取措施,因为汉朝毕竟是姓刘的。

首先是分封异姓诸侯王,在不动声色中,安抚了几个掌握重兵的功臣,为之后逐一消灭争取了时空上的优势。随后,通过地方郡守、县令监视和牵制,慢慢控制并削弱诸侯王的影响力。进而,通过培植自家亲信,运用计谋手段,逐个灭掉异姓诸侯王,用同姓诸侯王取而代之,顺利实现了皇权巩固。在整个过程中,刘邦的领导风格和模式转变基本上不露声色,不露马脚,自然而然,仿佛是已经写好的剧本。

(三)高智商与高情商的兼具

一个人要成功,智商因素只占20%,出身、环境、机遇等占20%,情商占60%。对于领导者来说,情商就更加重要。自古以来,智商不高,而情商突出的优秀领导人并不少,而刘邦作为高智商与高情商兼具的领导人,其情商对其事业成功的贡献程度占了更多的部分。

刘邦的高智商具体表现在他的决策正确和机智敏锐上,前面有所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刘邦的超高情商。可以说,如果正常人的情商值为100,那么刘邦的情商智值至少达到了180以上。刘邦的成功,一大部分都归结于他超高的情商,包括对自我的准确评估与把握、对自我情绪的管理、与他人发展关系的能力、为他人赋予灵感的能力、影响力、沟通效果、组建团队与加强合作等方面。

有一些具体事例,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刘邦的高情商。刘邦在沛县起初仅仅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或组长,却能在短短几年里和沛县的各级各类官员混熟玩好,落得个好口碑好人缘,其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再有,吕氏迁至沛县大摆筵席时,刘邦官职卑微身无分文,就敢说自己贺礼一万钱,进入筵席,还主动坐在上席,并通过调戏那些有名望的贵人,成功抬高自身身价,单凭一张嘴,博得吕氏青睐,还将女儿嫁与他,这其中的自我情绪管理、自信树立、影响力、沟通效果的强大不言而喻,换做一般人,连这种胆识都没有,更别说实践这些成功了。

刘邦与项羽对峙霸上,项羽绑了刘邦的父亲,威胁他若不投降就煮了他爹,吃他的肉。项羽本以为此计可以击溃刘邦,至少能煞其锐气,却没料到刘邦完全抑制住了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表露出一种超然和坚定,刘邦当时说:“你我共同背负楚怀王之命讨秦,就是兄弟,那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现在你要煮了你的父亲,那煮好了记得给兄弟分碗汤,分块肉。”这样的回答让项羽无计可施,最终扇了自己耳光子,而刘邦的机智善辩、高超的自控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再有,刘邦平定英布叛乱时,胸部中箭,他当即反应神速,弯腰捂着自己的脚,大喝道:“臭小子,你射中了老子的脚趾头!”这种近乎变态的临场应变能力,决定了刘邦是一个高智商、高情商兼备的领导人的素质基础,成就千古霸业,自然不在话下。

(四)一败——“其实不是仁君”

从古至今,对于刘邦的历史功绩评价,主流上都集中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发展经济、降低税率、完善礼仪、力促教育、推崇孔儒、和亲匈奴,以及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等方面。从这些表象看,刘邦既可以称为一代霸主,更能称为一代圣君、仁君、贤君。然而,他的这些战略和国策,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一部分是谋士提出来的,无论怎么制定的,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巩固汉室刘家的皇权统治。制定并执行的这些政策,大多是在当时客观的物质环境下,所能采取的最优选择,若后世据此把刘邦真诚地奉为仁君,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不了解,更是对于霸主刘邦本人的不尊重。后世总结楚汉成败时,常说残暴是造成项羽失败的重要因素。而项羽残暴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杀降。其坑秦降卒、坑齐降卒,杀秦王子婴及秦国宗室,尽失人心。但刘邦的杀降杀俘就很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严重。早在反秦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协同作战时,就有过共同屠城的记录。如屠城阳。因为当时有项羽在,或可将此罪行记到项羽的账上。但刘邦入秦时屠武关(《秦始皇本纪》),就不能由项羽本分担了。当时战争的酷烈,使得获胜一方在经过艰苦拼杀后,往往做出极其残暴的举动,即屠城。但刘邦的问题不出在屠城上,而是在有计划地杀害降将方面。

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被汉军俘获的一方势力人物为数相当不少。如魏王豹、赵王歇、代王陈余、代相国夏说、雍王章邯、齐王田广、塞王司马欣、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均属被俘。然而除郑昌不详其所终外,其余均留下死于非命的记载。有的是被俘后,再被公开处死,暴尸街头;有的是被俘后,很快不明不白地就死了,或是死于“恶疾”,或是死于意外。这种杀害的性质虽然比较隐晦,但还是很残忍的,曾经的一方诸侯放弃抵抗,主动降汉,结果投降以后又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仔细想想,刘邦也有一些令人不寒而栗之处。刘邦的杀降,就像他在其他方面的大政方针一样,是极富有计划性和实效性的,为了汉室江山的稳定,他会一步一步地按照计划暗地里搞死一个又一个降俘,关键是——他还不让被杀的人知道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

综观来看,刘邦的杀降更像是一种出于为了江山社稷安定的深谋远虑,而项羽的杀降则很具有滥杀无辜的施暴狂意味。于是,刘邦的杀降常常消除了后患,而项羽的杀降,则激起了更大的反抗。

三、结语——从刘邦看领导的最高境界

刘邦的一生就像一个奥斯卡影帝,按照着中国传统领导学官方正版教科书的剧本所指导的内容,严谨地饰演着自身的角色,一个平民出身伟大皇帝,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从一个正确走向另一个正确,而这部教学剧的编剧和导演,正是恢弘的历史本身。从刘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领导的最高境界永远都不是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或风格,而是务实地考虑到情境、任务、被领导者成熟度、资源质量和数量、时空条件等综合因素,在成熟的领导风格和特质中巧妙变换,形成的最适合当下的领导风格或模式。万变不离其宗,领导人、领导存在的意义就是团体在领导人的领导下,比没有领导人的领导时,体现出更多更多的效率和成就,产生更多开创性的结果和突破,如果背离这一条准则,领导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第二篇:论文-刘邦

一个英雄的失败和一个流氓团伙的胜利

前言--楚汉之争,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一.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出身高贵,武艺超群;刘邦出身平民,市井流氓。然而,刘邦一飞冲天,成功坐上天子宝座,统领中原;项羽命丧乌江,含恨一吻江湖泪,以死维护了一个英雄的高贵和尊严。其间或多或少有些许为项羽鸣冤叫屈的情绪,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奈何谁都无能为力。

不过,一位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却输给了一个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小混混刘小,也许逝去的项羽至今都还没想通究竟为什么当皇帝的不是我项羽,而是一个曾经让我瞧不起的市井无赖。所以,乌江边上,项羽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感慨万千,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刘邦可能自己也疑惑不解,吾以布衣提三尺之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可我们不能把一切就这么着全都归于不可测不可知的天意。期间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两人的不同性格„„

二.团队的配合

人们在论及刘邦的胜利时,一定会说刘邦的用人和入秦后的约法三章。在论及项羽的失败时,也一定会讲到项羽的不能用人和入秦之后的坑杀二十万降卒。其结论是刘邦拯民于水火,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无论是登上皇帝宝座的刘邦,还是宝座下面的天下百姓,就都皆大欢喜了。剩下的,就是庆幸幸亏没有让那个残暴和不得人心的项羽做皇帝,不然这天下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还在项羽的水火中泡着烧着。

项羽个人能力超群,有着超常的人格魅力,一个屡战屡胜,却在垓下一败涂地。夜色暗了下来,四面都是楚歌,他饮尽杯中之酒,起身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个身经百战的英雄在即将失败的时候,痛心的不是他的功亏一篑,不是功败垂成。而是他的美人和骏马,这样的儿女情长怎么能夺得天下。在垓下被围,拒绝老翁的过江东的好意,怪罪天要亡彼,自己无任何过错,是时运不好。这样不会检讨自己的人又有何能力成功,真正的成功者,就是能不断反省自己的人。鸿门宴上,项羽的个人荣誉重于楚的集体利益,乘人之危搞暗杀,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非英雄所为,维护了项羽的个人形象和他的决策权,不杀刘邦就是牺牲集体利益以服从项羽的个人利益,对整个集体而言,就是不公正。

英雄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志,也因此缺乏合作和协调能力,在以楚为名的队伍中,是只有项羽一个超级英雄的。将士用命,所有人的奋勇拼杀取得的战绩都只能被笼罩和淹没于项羽个人巨大的光环之下。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项羽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以为致使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流氓是只有当流氓结成团伙是才能形成势力。流氓团伙的头目,通常会有比英雄更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决策和判断上更能听取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这与流氓的个人能力欠缺有关,刘邦屡战屡败,只能虚心听取意见。在以汉为名的队伍里,是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一大批著名的将军和谋士,汉军将士奋战都能得到各自的光荣。

刘邦虽然一无所能,却又无所不能。他也不是一点本事也没有。亲生父亲被项羽放在案板要挟刘邦快点投降,不然烧死刘邦父亲。刘邦却说:“当年你我在怀王手下结拜兄弟,所以我父亲也就是你父亲,如今你硬是要杀死你父亲还煮了,清别忘了分你兄弟我一杯肉汤”。或许,这是大逆不道的,但是,他只有这两种选择。要么投降,自己的远大抱负毁在父亲手里;要么反抗,父亲性命不保。对于整个团伙而言,是以集体利益为第一的,刘邦置个人形象和人格于不顾,虽然会为天下人所不耻,却一定会赢得整个团伙的信任和尊重。刘邦的说下都有哪些人呢?贵族的张良,游士的陈平,县吏的萧何,屠狗的樊哙,拉车的娄敬,强盗的彭越,吹鼓的周勃„„他都一视同仁,充分合理得分配任务。张良会出谋划策,做了谋士;萧何会管家,做了丞相;张良会打仗,做了大将军„„

英雄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志,也因此缺乏合作和协调能力,在以楚为名的队伍中,是只有项羽一个超级英雄的。将士用命,所有人的奋勇拼杀取得的战绩都只能被笼罩和淹没于项羽个人巨大的光环之下。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项羽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以为致使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胜败的关键

很显然,项羽以德聚人,用人也一定是要以德为首的,更象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为道德而战斗,很象是一个靠信念和理想支撑起来的政团;刘邦却是以利聚人,用人是以能力为首要,道德人格是可以不计较的,是以利益为驱动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则更象是一个聚在一起为了打劫和分赃而组织起来的黑社会团伙。流氓结成团伙不是出于感情和理想信念,而是出于利益的目的,靠一个团体形成力量,实施的是黑社会和盗寇式的管理原则,以团伙的整体利益和完成任务为第一,分赃和奖惩必须公平,严格实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公平正义。

对于刘邦的人格和品质,即使是在最为推崇刘邦的时候,也只是言其拯民于水火,而不推崇其人品。只是后人,奇怪于一个人品低下的人竟然完成了一个空前伟大的事业,觉得似乎不合情理。如果肯定刘邦事业的伟大,也就应该肯定其人格的伟大,这,是人们愿意看到的,可惜,这并不是事实。如果要人们接受项羽的失败,就必定要找出其人品上的缺陷和失败。这是大家能够接受的。

刘邦的胜利,虽非全靠侥幸和运气,有其必然。

可项羽的失败,亦绝非全是因为自身原因,亦有其偶然。

分封,也非项羽份内事,项羽挟威势强行包办,弄得怨声载道。于是,项羽就从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了反面。对此,项羽本人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以为自己既然在军事上有一套,其它方面估计也差不了。耐人寻味的是,时过两千年,项羽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仍可以大行其道。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某些领域的成功人士,情不自禁地要对各种事物指点江山。那么,项羽同时代的人默认了他的自负就不足为奇了。但事实让天下及项羽本人大失所望。如果项羽当时不去争夺支配权,他肯定不会迅即覆灭。或许应了老子的一句话,“知止可以不殆”。可惜,项羽及其它情形相类者当时绝不会有这份自觉。人类注定要在错误中成长。最后,项羽蔑视知识或代表了一定的中国社会情绪。

总结:生活犹如战争,处处都是战场。当一个人不能运用好身边的有力因素,哪怕个人能力再强,知识再渊博,胜败无可确定,成功不一定就在身边。

第三篇:领导学论文

浅析领导者素质

在一家企业、一个机构、一个团队中,领导者都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关系着我们事情的成败,当然,领导者的素质尤其重要,一个团队的氛围,一个企业的文化都与其息息相关。

领导者的素质是决定着领导行为和领导结果的特别能动因素,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基础,是领导主体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也是事关群体或组织的命运和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领导素质不仅对于领导主体来说是立足生发之所在,是命运维系之所在。而且对于群体或组织乃至社会来说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集体行为发源之所在,是事关每一个成员现实情况、命运和利益的特别因素。群体或组织生活中的兴衰荣辱、利弊优劣均与领导素质直接相关。

领导者素质包含许多特点,其中也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原理,其特点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物质性和精神性

这两个特点是领导素质的基本特征。它们把领导素质分成了基本的两大部分即物质的部分和精神的部分,其中,精神的部分要比物质的部分大得多,是领导素质的主体部分。

2、能量性和能动性

每个领导素质都有其所蕴涵的能量,不同的领导素质蕴涵着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决定着不同领导素质组合体即人的作用和价值,当然首先决定着相应领导素质的品位和价值。领导素质的精神能量能够转化为物质的能量,加上本身固有的物质能量,就形成能够改变现实状况的人的力量。领导素质的能量可以充分地加以开发利用,可以自我开发,也可以由社会外力来组织和促进开发。领导素质的这两个特性是充分显示人的本性、特点和价值的实质性特征。

3、先天性和后天性

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但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一定的、尤其是正当的目标,这就使之具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根本的能动性,就会使领导素质综合体即领导人才自身充分寻求优化来满足更好地进行现实生活的需要。

以上两种特性是领导素质非常突出的特点,对领导人才的发展很有现实意义。

4、自然性和造就性

由遗传和环境对人发生影响而形成的素质则是在意识控制之外而形成的领导人才的组成部分,自然性比先天性的概念更广,包含了先天性。由人的自主意识和精神意识释放所含能量而填补空白式地获取的领导素质、定向定型地改造和优化的领导素质,都是由创造而来的领导素质,是人工铸就的结果。

5、积淀性和发展性

不管是遗传过程、环境熏陶过程,还是主观努力过程,素质在其中都是逐步形成的,是一点一滴缓慢增加的。领导素质可以不断发展,可以在学习、实践和磨练中不断地巩固、加强和优化、提高和扩展,并一直发展下去,可以到生命最后一刻。

领导者素质中不仅包含其特点,其主要内涵也意义深刻。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领导者的灵魂,是具体的、第一敏感和重要的素质。每个国家、各种社会都有自己鲜明、具体的政治素质标准和内容,不可相互代替。根据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⑴具有一定深厚的政治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修养理论;具备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把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当成自己最崇高的追求;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具体的追求。

⑵具有很高的政治坚定性和理论的成熟度;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思考和处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能够真正分清和处理大是大非问题。

⑶具备共产主义运动知识、党的知识、国家的知识、人类社会发展知识、政治科学知识和政治艺术知识,对西方的政治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⑷注意政治准则,注意抓住大事,注意把工作同政治联系起来,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和警惕性,确保政治上端正纯洁。

⑸具有强烈的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为此能够忘我地工作,奉献自己的全部,真正做到“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⑹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的民主理论,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领导素质核心之一,邓小平指出,领导者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这不仅阐明了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而且要求领导者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必须做出榜样示范或表率。具体来说,提高道德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⑴大力提高领导者的政治道德,使其完全能够做到深明大义,忠实可靠,精神高尚,气节崇高;顾全大局,自觉执行政治纪律;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勇于奉献;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认真维护党和政府的声誉;团结合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⑵着力提高权力道德观,使之完全能够正确看待和使用权力,善于自我约束,愿意接受人民对权力进行监督,始终保持权力的人民性、公共性、公正性和干净纯洁;不能把权力当成私有财产或者当成达到个人目的、获得个人满足的工具,不能玷污了权力的庄严、神圣。

⑶要特别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道德,包括尊重和维护法律。自觉奉行法律规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约束;依法办事而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领导工作;自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⑷大力提高领导者的兴业职业道德。包括: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开拓进取;遵守行业规范,履行行业义务,严格执行和维护本行业的发展,愿意努力为本行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⑸极大提高领导者的社会公德,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爱人类,爱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参加公益活动,提倡人道主义,富有爱心、同情心、怜悯心、仁慈之心等。

三、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又一核心的领导素质。它的重要性集中表现在思想领导上。领导思想对于领导工作、领导绩效而言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突出和关键。这在客观上就要求领导者应该是最有头脑、最有思想的人。为此,要具体提高领导者以下方面的思想素质:

⑴哲学修养,包括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原理及其透彻精熟,善于运用它们解决各种问题。

⑵理论修养,包括具备丰富的思想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造诣等

⑶实践体认,包括生活磨练、社会历练和领导经历等

⑷心灵体认,包括领导者的自我意识、自悟、自知、自制、自强和自新等。⑸精神倾向,包括领导者的志向、抱负、理想、信念等

四、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急于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通过学习法律思想理论和具体的法律法规而形成的法律累积以及由此生成的法律精神。它要求领导者必须是一个知法、守法、依法、护法的标杆。为此,要具体提高如下诸方面的法律素质:

⑴法律理论、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的精熟度。充分学习、掌握、积累、融会贯通法律理论、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能够从总体上熟悉法律运行和操作的知识,能有质量地具体运用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法律条文或法律精神,以更加有效地依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推进全社会的法制社会化和领导工作的法制化。

⑵法律思想、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熟悉法哲学原理,具有法律上的一定见解和主张,具体一定的法律思想和非常强烈、深刻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⑶法律习惯、法律需要、法律追求、法律反应和法律运用程度与广度。具有一个健康良好、稳定持续和不断强化的法律习惯,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具体工作过程都能自然地同法律联系起来。

⑷自觉合法化程度和法律责任自觉承担与履行程度。能够自觉地将其思维反应和实际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而接受法制约束。

⑸法律角色体认和把握水平与法律关系处理水平。非常清楚而准确地体认到法律角色的实质内涵、责任义务和权利权益以及为此所必须做的或付出的种种内容。

领导者的素质一直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领导素质不仅对于领导主体来说是立足生发之所在,是命运维系之所在,而且对于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集体行为发源之所在,是事关每一个成员现实境况、命运和利益的特别因

第四篇:行政领导学论文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领导者概念的简述和对领导者定位的分析,总结了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必备条件,因此领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成为具有领导力的人。最后,结合曹操的用人之道阐述了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优秀领导者需要掌握的用人艺术。

关键词:领导的定义与定位 领导者的自身素质 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正文:

领导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名词,是领导者的简称,另一层是作为动词,表示领导者的一种行为。

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管理职务、履行特定管理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管理责任以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领导的关键是发挥对下属的影响力。

领导人是事业的引领者、团队的服务者和终身的学习者。

作为一个事业的引领者,他们都是眼光超前、成功欲望强烈而又脚踏实地工作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要格魅力和专业实力赢得他人的信赖,使很多人愿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他们深知表率的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他们懂得沟通的重要:深入底层做基础工作,通过真诚交流,达成思想观点的一致;他们更能在别人迷茫、消沉、全然无知的时候,看到希望、指出方向并积极地去行动,带领众人走向成功。

作为团队的服务者,对于领导人来说,团队成员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团队目标的实现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关爱每一个消费者,帮助每一个合作伙伴,教育并激励每一位领导人是我们自始至终要做的事。服务蕴含着爱心,服务凝聚着人气,服务体现着与时俱进。领导人应是重视服务、乐于服务、善于服务的领导人。

作为终身的学习者,知识经济时代,领导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通过学习不断地自我超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最终成长为卓越的领导人。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具有领导力的人:

第一,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要能够看到未来。一个公共部门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有方向、有目标。而公共部门的方向和目标大部分是取决于领导者 的,领导者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主导企业方向和发展的作用,因此,领导者对于公共部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领导者的战略眼光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内部沟通。什么叫沟通?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个电子邮件、发一个传真,就是沟通吗?这是沟通的开始。沟通是指将东西发给别人,第二要问收到了吗?对方说收到了。第三问看明白了吗?看明白了。第四问同意吗?答应做这件事吗?答应。第五是问什么时候做完。这是第一轮的沟通,五个动作。我们大多数只是做了第一件事。

第三,工作有效率,有条理。

制定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工作有条理,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不乱,因为我有了长远目标、阶段性的里程碑,我做事情就可以按照我原有的节奏去做。

第四,尊重人相信人。

你要是选择了一些部下,特别是你要是高层经理,选择了一些管理者,就要大胆放心的让他们放手去做。

第五,把握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第六,人员培训与指导,手把手的师傅带徒弟,让你的员工达到你的水平,甚至在某个方面超越你。

如果老是害怕部下超越你,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者的素质,通常分为以下几点:

①确立远景以及目标。②能够有效地将这些远景以及目标和团队成员共同去沟通分享,让我们的所有团队成员都能够认同这个目标。③有效地提供给我们的团队成员信息,知识,以及做事的方式方法,专业知识让所有的团队成员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不停地去跟踪检查在目标执行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协助团队员工调整。④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规则,然后公正公平地去执行,能够有效地解决团队之间的矛盾冲突。⑤通过这个过程,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这个团队的能力更加强壮。培养人才输出人才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的重要的业绩表现 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的特征主要有:权威性、服务性、综合性、超前性与战略性、超脱性与全局性等。

领导之所以有必要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决定了领导的必要性;二是社会组织要实现其目标要求有效的领导;三是有力的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四是领导是社会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不但要具备能力才华和胆识,还要有一些当领导的技巧。其实,领导别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正确地领导自己的行为。建一座心中的“信任 之墙”,员工最高兴的,莫过于领导信任自己和关注自己的工作成绩,信任员工,理解员工,真正象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自己的下属,是一个领导人心中的第一准则。一个受下属欢迎的领导,必是一为体贴、关心下属疾苦的上司。这种上司手中的权力,一定不是用来压制下属的,而是用来为集体和员工们谋求福利的。这一点,是一个成功领导人的第一素质。说好对下属的每一句话,那些懂得尊重比自己地位低、能力差的人的领导,才更能得到下属的尊重。真诚而善意的批评能让下属感到你对他的关怀与看重,并且能将工作上的失误减至最低。但是记住,下属不是你的出气筒,批评他一定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而不仅仅是因为你今天的心情不好。宽容、正直和与人为善是一个领导者所必备的品德,记住无论这个下属是你真心喜爱的朋友还是你平时讨厌的人,你对必须对他们一视同仁。行动比命令更有效,用你行动去告诉下属他应该怎样做,比用你语言要有力得多。

因此,领导不仅在自身素质上要求很高,更应该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学会合理用人。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我国的历史上便有一位特别善于用人的领导者,那便是曹操。

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但问题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曹操的用人之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用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二是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种类型的人才;三是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对于曹操而言,他所处的环境是特殊的,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而且曹操阵营复杂,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投靠、投降和投奔曹操的,这些人相互之间也相互猜疑。也就是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种环境下格外地重要。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

第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 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割发代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如果要奖赏部下,一定是这个人立下了赫赫的功劳;而且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给的奖励一定超出对方希望的那个份额,在奖励的时候他考虑得非常周到。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他的奖励也绝不走过场,一定让受到奖励的人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

第四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人才来说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这是他的一个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自己的建议、策划能得到采纳。

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八段话: 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曹操的成功得益于拥有一个人才济济、功能齐全、人尽其才和稳定奋进的集团高层团队。有些成功可以复制,有些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组织的高层团队布局的理念和方式是完全可以借鉴的。现代的管理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因而,借鉴曹操的用人之术,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用人要领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说,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求人勿全、用人不疑、乐意授权、合理导向、讲究时效及结构合理等等,才能在各种客观环境中驾驭360行的状元,实现双赢。

德才兼顾是领导者决定是否录用的根本,是衡量一位人才的基本尺度,否则难以抉择。我们还要坚守以下几个要点:要用人才,不要用奴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才使用,用人所长;大胆放手使用,避免无端干涉。

“一花不是春,独木难成林。”如果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再能干所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领导者只有懂得用人之道,才能使自己“水涨船高”,使组织的事业兴旺发达。

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容纳人才、爱护人才、信赖人才、依靠人才,是每一个社 会组织得以发展所必须仰仗的第一资源;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则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必须担负的最大职责之一。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即:不仅领导者对人才享有选择权,而且人才对领导者也有选择权。鉴于领导者和人才之间这种“双向选择”的微妙、复杂关系,领导者要想得到优秀的人才,首先就必须把自己武装起来,真正使自己对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领导者还要切实掌握并善于运用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

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领导者在用人上有以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1、如何对待棘手的下属。所谓棘手的下属是指不服从管理且难于对付的企业员工;管理者与棘手下属之间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下,才能进一步融洽。

2、善待“硬汉子”下属的问题:所谓“硬汉子”是指很有个人原则,不轻易接受失败而个性好强、有独立见解的员工;作为管理者,要善待这些既有才能又有缺点的下属,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用。

3、不要与“攻击型”下属产生正面冲突的问题:所谓“攻击型”是指喜欢不遗余力地攻击指责别人的下属;管理者应该敢面对“攻击型”下属对他的进攻

4、人才资源是一切组织的第一资源:是否重视人才是领导者素质高低的核心体现;从“人才”到“人财”:领导者务必端正人才观。

5、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之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用人难,知人更难”;“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得七年期”。

6、发现和考察是知人善任的关键环节:每个领导者都必须认清一点,一个人具有能力,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就是人才。只有当他的个人能力能够为组织带来发展,为公众谋取利益,为社会带来进步的时候,他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7、区分人才类型,注意量才而用:“人才”是一个动态的伸缩性概念。总起来说,领导者在考察和鉴别人才时应注意坚持这样几条基本原则:不仅要考察人才的一时一事,而且要考察其在别的场合的表现;不仅要考察人才的档案资料,更要考察他的实际贡献;不仅要听专家的鉴别意见,而且要听多数群众的广泛反映;不仅要知其所长,而且要知其缩短;等等。

综上所述,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并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需要领导者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逐渐的完善自我,从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政治形势;领导者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审时度势,并运用上述条件,领导企业及政府制定出符合企业及政府发展的策略,以确保企业和政府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胜利;领导者更应学会用人,构建一个能有效领导的集体。唯有如此,一个领导者才能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 要求的优秀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王乐夫.《领导学》,1998.[2]陈金金、齐一鸣.《论优秀领导者的素质及培养》.《企业导报》,2012.[3]邢宇宁.《试论领导者素养》.《东方企业文化》, 2010.[4]易中天.《品三国》.2006 6

第五篇:军事领导学论文

军事领导者,淬火成钢在一线

--浅谈军事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军事领导学。军事领导学时一门以军事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是由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管理、科技、文学、历史等多种学科以及它们的分支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作为新世纪未来的海军军官,我们更应该学习军事领导学,以充实自己,全面发展自己,提高综合素质。那么作为一名军事领导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呢?

一、敏锐的洞察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极其重要,它不仅是当前形势对军事领导者的要求,还可确保军事领导者选择正确的时机对形势做出预测并加以利用。其包括:一是历史洞察力。历史知识是产生洞察力的源泉,可帮助军事领导者通过借鉴历史来解决领导与指挥问题为使自己具有和保持历史洞察力.职业军官必须了解、学习历史。;二是作战洞察力。掌握作战洞察力,可使军事领导者制定出协调运用作战力量取得

预期结果的作战方案。作战洞察力可以为确定作战需求提供依据。研究战争艺术可以确定哪些事情有可能办到,了解士兵的作战能力有助于完成预定任务;三是组织洞察力。组织洞察力可使军事领导者关心士兵.使士兵积极主动地保

养武器装备,实施战斗或战役。只有凡事必躬亲,你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下属才会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为其工作的领导,才会发挥团队的整体实力,甚至会取得预料之外的收获。

二、高超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军事领导者应付复杂局面的第一道防线.能使其把握未来.制订正确的计划。厦时采取行动,在谋略上胜敌一筹。其包括:一是决策技能。进行决策离不开综合分析,综合分析能使军事领导者认知复杂和混乱的情况。具备分析能力可使军事领导者正确地对待情报、重视情报,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分析,还可迅速认清不同情报之间的内在关系.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区分当前和未来任务的轻重缓急,从而及时做出明确、前后一致的决策。决策时,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减少混乱;决策明确,才能使下级更好地接上扳的意图去完成任务或提供支援;前后一致的决策可使下属在没有获得新的重要信息或出现新的重要情况时,坚信原来决策的正确性;二是预测技能。预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综合运用各种认知技能,多方面考虑选到预期效果的各种方案。有了正确的预测,就能从未来的需要出发考虑当前应采取的行动。;三是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指为解决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独到的新方法的能力。它能使军事领导者适应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局面,并能正确地应付这种局面。具备了这种技能,就可为解决意外出现的或棘手的军事问题找到答案。

三、很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强的军事领导者往往足智多谋,精力充沛,严于律己,情绪稳定。其包括以下几种技能:一是洞察技能。具有洞察技能的军事领导者不会一叶障目,而是通观全局,看到事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了解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二是冒险技能。冒险是指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敢于采取行动。在许多情况下,军事领导者只有进行适当的冒险,才有成功的希望。战场上从来就不会有充足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大多数决定都舍有一定的风险。冒险并不能消除风险,而是要求把风险看成机遇;三是协调技能。协调是指军事领导者为了提高本单位的协作能力而进行的内部、外部协调行动。内部协调要求训练部队令行禁止.外部协调要求说明本部队的困难、处境厦部属的精神和思想状况,以使使外单住时本部队的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援。

四、出色的鼓动能力。要想使下属和士兵在作战中取得胜利,军事领导者必须具有出色的鼓动能力。能成功地领导、指挥与训练部队,军事领导者不仅要了解情况,还要掌握如何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所有有关人员的方法,以激励他们完成各项复杂多变的任务。通过经常深入部队,同部属进行交往,军事领导者才能与部属打成一片.以自己的行动激发部属和士兵的工作热情.具有鼓动能力的军事领导者往往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地把握形势,能真正把集体利益和完成任务

放在个人需求之上。这样的人能鼓动士兵不畏艰险,能在危急时刻使部属面带自信的笑容,能在危难中获得必要的外援.能提高部队的士气并使部属对自己充满信心。善于鼓动部属和士兵的军事领导者容易赢得支持.提高部队战斗力与士气.加强部属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在用人方面我们也应该做到:要改变“轻文凭”或“惟文凭”的观念,确立以能力与才干识别人才的标准;克服“任人唯顺,任人唯亲”的观念,增强创新人才意识;摒弃“求全责备”的人才观念,确立按岗用人、人尽其才的人才新理念;变革“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确立按人才成长规律使用与培养人才的新观念;打破封闭式管理人才的旧观念,建立开放式的科学的人才管理新机制;以扩大民主为改革方向,进一步扩大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健全择优汰劣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军事领导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军事领域里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我军各级军事领导者,担负着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光荣任务,担负着率领部队实现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历史重任,应该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这门学科。

下载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导学论文-刘邦(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学论文(本站推荐)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0 ——2011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领导学 任课教师: 朱广忠 学生姓名: 刘丽班 级: 会计08G学 号: 2023208A14论文题目: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学论文,老子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学的启示 李鸿发 (行管08***) 摘 要: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财富。笔者通过探讨我国古代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领导学课程论文[五篇范例]

    论我国现代领导体制【摘要】领导体制是在领导活动中为完成领导职能、实现领导意图所设置的机构体系、运作机制和规章制度的总称,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的载体。当前,改革我国领导......

    领导学结课论文(定稿)

    当代领导科学结课作业论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院系专业名称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经贸学院 行政管理 2110306 于超 邢钢2014年6月14日论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摘要领导,管......

    行政领导学论文(推荐阅读)

    现代社会对行政领导者素质的要求 摘要:素质是指事物固有的性质和特点,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

    马云领导学论文英文版

    LEADERSHIP ANALYSIS OF MA YUN 1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leadership analysis of Ma Yun.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per,it talks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领导学

    领导学 ——用人处世秘典第一 铁腕立威 老板用人秘修 高深莫测 神龙见首不见尾 真人不露相 露相非真人 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处惊不变:刀架在脖子上不眨眼老板一跺脚......

    领导学

    论文题目:领导艺术 内容摘要:从对人,对事以及时间掌控方面来讨论领导艺术的特点和形成过程,进而说明作为一个领导如何处理自己的的事情。关 键 词:领导艺术,用人,授权,激励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