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淡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情感教育及措施(本站推荐)
浅淡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情感教育及措施
别是对于少部分“问题学生”,时常让我很头疼。称其为“问题学生”并不是贬意。而是指代我们班内少数常迟到,不交作业,态度不端正等学生。起初,我是以教育批评为主,请这些学生到办公室进行长谈。结果,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又会犯同样的错。我就转为严厉的批评。可想而之,常常是闹得双方心里不舒服。但他们仍然坚持不了几天,一切又照旧。不交作业,迟到,懒散等。这部分学生也渐渐对我产生了敌对情绪。
于是,我认真分析了一下这类学生的特点,想找到突破口。
1、是非观念模糊。
2、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由于精力不在学习上,他们怕苦畏艰,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较差。
3、自尊、自傲、自卑交织在一起。有部分学生是在家是块宝,在学校也想时刻被宠着。因而特别反感老师的批评、纪律的遵守,存在着严重的自傲;另一部分是懒散成性,不思进取,甘居下游的情绪,但出于自尊的需要,他们有时又表现得十分傲慢。
4、自制力不强。他们有时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时也迸发出进步的火花,但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时又身不由己,这也是他们出现反复的原因。
分析总结后,我采取了“糖衣炮弹”情感策略的攻势。
1、爱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班级的温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后进生时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的花朵。”因此我更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爰他们,才能走进他们封闭的心灵天地,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由于问题学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自卑、自傲,对老师持对立的情绪,对同学有不满的态度,他们疏远了集体,表现出孤傲。因此对他们,我应多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情感,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
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首先需要具有浓厚的爱生情感。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讲的就是教师的爱和教师的期望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高尚、无私、纯洁的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教师情感投入的基础和源泉。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感,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多的老师,而是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脑子灵活,但由于初中时父母忙于工作,对他的学习监管不够,慢慢地,他变得很懒散,上课走神、睡觉成了经常的事,脾气也很不好。我在家访中了解到他小学时是很优秀的,还是被保送进初中的。但现在,由于习惯没养成好,成绩一直在班上是偏下。于是,我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他,关心他,鼓励他;一发现他的点滴进步表扬他,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无论课上、课下话动,都注意从各方面对他表现出重视,让他感受到我无时无刻不在用姐姐般的爱关心他。俗话说:“日久生情”,这种姐姐爱式的教育,使他渐渐缓和了对我的敌对情绪,并在成绩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不唱独角戏,要乐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西方有一句俗话:“上帝给我们造了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对他人都存在戒备心理,不愿向他人倾诉。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正如研究人际关系的权威戴尔·卡内基所说:“注意地听别人说话,这不仅是一种值得人敬仰的最简易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引起别人说话的有效妙策。”认真地听学生讲话,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会感到老师尊重他,对他所说的话有兴趣,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我刚做班主任时,这类学生一犯错,我就将其叫到办公室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把自已推向的独角戏。时间和精力都花进去了,但自己仍然不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就算他们想说,也被我之前的气势给吓回去了。如果他们说出了,我会马上以班主任的身份给予教育。这样,使整个交流的气氛很不和谐。后来,没人愿意向我表达真实想法了。我知道,自己必须得有所转变。于是,我让学生当主角,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声真正地说了出来。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只要他们愿意和我聊,我一定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倾听,并以朋友的身份提出建议。在这些平平淡淡的谈心后,我对他们的了解又加深了,其实他们是很可爱的,有时又很天真调皮。他们都有伟大的志向,只是行动上有点矮小。他们都有一颗爱心,只是常表现出青春的叛逆。在相互真诚的交流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明显的转变,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了解学生的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迸发出乐于好学的自觉性。
3、保护学生的自尊,但该批评时绝不妥协,要有原则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对学生忌讽刺,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当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
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心理动力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甚至会使学生由尊重、喜欢你转移到爱你所教的学科。这自然会使这门学科的成绩稳步提高,相反即使教师业务水平再高,学生疏而远之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刚做班主任不久,我批评学生时,大都是当着全班的面公开批评,这让很多同学都不满。还有一个学生给我写小纸条,表达抗议。我当时觉得很委屈,但换位思考后,我承认是自己做的不合适。之后,办公室就是我和这类学生进行交流的地方。顾及了学生的自尊。我也尽量避免了公开场合的点名批评。这也让学生开始服我的管理方式了。但是,该批评的时候,我绝不心软。批评之后,我也会为自己和学生找台阶下。好让双方的关系融洽。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要挑他的刺,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帮助。
另外,我不忘批评之后的一句鼓励。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既认识到错误,又找回到信心。所以有分寸有原则地尊重学生,才会架起沟通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热情,更加投入,更加用功。
通过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认识到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过程,更要教育者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消防队员式”的教育工作只能治标不治本。信任和鼓励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要有谅解宽容的大度,以爱心去影响学生,关怀学生。很多事实告诉我们,最可怕的不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是不肯原谅错误的那颗冷酷的心。引导他们走出“自我围墙”,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和做人的进步速度就会大大加快,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预期成效。
第二篇:问题学生的教育及措施
2014年周田小学
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及措施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类的学生,有时我们对这些学生会劳神伤脑、束手无策,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差。那么,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呢?我们学校的老师主要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倍加关爱每一位问题学生
一般的“问题学生”和教师的感情比较疏远。为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更多的一份关爱,少一些怨恨和责难,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让他们能与教师同学的感情融洽起来。“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使他们遇到问题会毫不隐瞒,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我班张越,父亲是残疾,母亲连饭都烧不好,奶奶在这个家是顶梁柱,常常很自卑,经过多次交谈,了解到了她自闭的深层原因,我就对症下药,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有时安排与她关系较近、来往较多的学生主动帮助她,找她谈心,让她感到自己的责任——将来这个家庭就要靠她来支撑,所以更应该振作精神,乐观开朗,自强自立。慢慢地,当她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与老师和同学倾诉,也愿意把自己的心理向我老师好友敞开,人开朗了许多,有了热情和自信,学习成绩逐渐上升。
二、更新评价观念,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他们的积极因素
好与差是相比较而言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问题学生。成绩差并不等于就不可以教好,习惯差并不等于智力差,成绩差并不等于未来的人生就差。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亮点,只要他比以前取得了些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表扬和鼓励是稀罕的,也是十分在乎的。表扬和鼓励是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的加速器、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古人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他们最初也是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长处和积极因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励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发扬光大,变成“问题学生”转化的起点,让“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引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他们获得了一点点的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排除自卑的心理。比如学习后进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他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或许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如我班的聂甜甜,文化课成绩很差,但美术方面有特长,班里出黑板报让她画插图,有时学校出黑板报也找她画刊头。因此,她有了自信,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也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调皮型”的学生,大多是坏习惯多,毅力差,做事不用心,从而最终导致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良莠不齐,很有个性特点,如:精力旺盛,机灵、好奇、好动、耍小聪明、好出风头、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等。教育他们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去。如我班学生任兵,只要其他同学不愿去买水、扛水,他都主动去,扛着大桶纯净水,从校门外到三楼,他感到很高兴,因为给同学们办了好事。“迟钝型”的学生,通常智力不行,自卑感较重,对他们必须教给其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肯定表扬问题学生,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亮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为他们“点亮心中的明灯吧!”
三、尊重问题学生,消除其逆反心理
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认为教师偏心,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逆反”心理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锋,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教育者应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问题学生”学生的人格,耐心地教育指导他们,热心地帮助他们,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甚至加以策略性地“包庇”,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这样才能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并且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进一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其成才。总之,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像好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四、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转化“问题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育人的“两条腿”,离开了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教育永远只能是“一条腿走路”。所以,班主任必须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长了解“问题学生”的全貌,家校形成的合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教育。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家访,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了解“问题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这样可以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帮助“问题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对症下药,以便达到转化的目的。大多数的问题学生也往往是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但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主动担负起教育转化的担子,要花上功夫,要有耐心,最大限度地挽救、教育他们。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赏识,就会融化一颗颗冰冻的心;只要我们用博大的爱,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大厦,为他们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转化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四心”不可少
要有信心。信心是转化“问题学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问题学生”方面,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起信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一定要拥有这么一个理念“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真心诚意地关爱每一个后进生。要相信每一个“问题学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也有进步的渴望,更有进步的潜能。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要使“问题学生”树立信心。“问题学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老师应选择有利时机,适当表扬、鼓励,循循善诱,唤起其积极向上的心灵愿望。
要有一颗童心。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师具有孩子般的童心,与他们谈心、做游戏,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让“问题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育,愿意倾吐心声、与教师做知心朋友。
要细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缺点和优点,作为教师绝不能紧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而看不到他的优点。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他们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更需要教师细致入微观察,全面了解,从而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让一个“闪光点”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变成更多的“闪光点”。
要有耐心。转化问题学生,不要急于求成,应像中医师一样“望闻问切”,首先找准症结,弄清病因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给后进生补课,如同给营养不良者“进补”。一般情况下,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人,本身就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大鱼大肉的逼其进补,最终只能导致病情加剧。所以对后进生必须先诊断,后治疗,再进补,反复抓,抓反复。
周田小学
2014年9月15日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班主任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对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学管理的正常化、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带来不利因素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行表现也差,主要表现在行为上有偏离、情绪上不稳定、同学交往上关系紧张,易出现自卑、抑郁、孤僻等性格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学生”是班级的一种隐患,班主任只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避免他们影响其他学生或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面笔者拟谈谈自己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研究总结出的一些教育经验,以期为同行教育、转化 “问题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一、“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原因:①.“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紧迫。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②.“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③.“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农村 “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残缺家庭”、“过失家庭”造成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品行。“留守儿童”非常思念父母,希望与父母相见。而这些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次数每年也才1至2次,至使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2、学校原因:一是受硬智育、软德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分快慢班,办实验班,只重视尖子生,使得大批的学困生生活在无助无望的世界里,助长了问题学生的产生。二是部分教师重智轻德,只教不导,喜欢优生,歧视差生,使本身没有问题的学生心灵受到伤害,对教育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三是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育人方法简单粗暴,校园人际关系紧张,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无意间的伤害。
3、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力,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中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时,便先入为主的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最大享受,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贪乏,高尚娱乐、读书读报的习惯在农村不多见。三是教育资源贫乏,没有适合未成年人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一)、提供特殊的教育方式。
“ 问题学生”的问题一般由来已久,且已是深层的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我们应重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让他们享有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班主任老师不应抱怨他们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而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身心发展上的问题,从人的心理上全面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同样的欣赏和期待,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班主任应将“ 问题学生”分别隔离开来,分散到不同的学习小组,控制他们相互频繁接触,以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自己,并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他们融合到其他普通学生群体中,共同学习生活,并依靠群体合作的力量,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方面健全班级管理机制,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问题学生”滋生问题的土壤。可以建立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度化,对课堂常规、出勤、卫生、课间操、仪容仪表等行为规范,分组量化考评,每月一次,评比结果在“班级园地”公布;可以建立组间竞争机制,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竞赛,如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考试成绩、进步情况等,竞赛每月公布;可以建立个人考评制,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考评,在期中期末制定自己的各科学习目标和措施,考试后对照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自己的进步,寻找差距之所在,扬长避短,人人向上。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组建对子,“结伴同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谈心、座谈,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总之,营造了良好的班风班貌,“问题学生”产生问题、蔓延问题的土壤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不以考试成绩排名次、论英雄,对“问题学生”不轻视,不排斥,不体罚和讽刺挖苦,不翻老帐,不搞秋后算帐,更不做有损“问题学生”人格的训斥,而应当给他们千倍的照顾,万倍的关心,让“问题学生”感到温暖和爱心,使他们在友情和友爱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帮助“问题学生”选取易突破的有一定基础的近期目标,使其能在短时期内通过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及相应的身心体验,从而增强努力的信心,带动行为习惯的改观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进步。同时,要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然还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学生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那怕是细小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各种表扬或奖励的形式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四)、采用多样的转化方式
1.坚定信心,采用迂回策略,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此时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遭受挫折就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们则会破罐破摔,所以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
2.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奖励和惩罚是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对问题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也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来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这些对转化问题学生都是不利的。如果为了转化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同样也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掌握奖罚的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
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者在一次次完善与整合中个性化与社会化,从而使生命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完美到完美,从失误发展为成功。允许学生出错,教育者不但拥有幸福的教育体验,而且问题学生也会不再成为问题了。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问题学生一定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四篇:浅谈班主任如何应对问题学生的措施
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秀水小学 四(2)班 班主任:金炳祥
对于少部分“问题学生”,时常让我很头疼。称其为“问题学生”并不是贬意。而是指代我们班内少数常迟到,不交作业,态度不端正等学生。起初,我是以教育批评为主,请这些学生到办公室进行长谈。结果,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又会犯同样的错。我就转为严厉的批评。可想而之,常常是闹得双方心里不舒服。但他们仍然坚持不了几天,一切又照旧。不交作业,迟到,懒散等。这部分学生也渐渐对我产生了敌对情绪。
于是,我认真分析这类学生的特点,再去找突破口。
1、自尊、自傲、自卑交织在一起。有部分学生在家是块宝,在学校也想时刻被宠着。因而特别反感老师的批评,存在着严重的自傲;另一部分是懒散成性,不思进取,甘居下游的情绪,但出于自尊的需要,他们有时又表现得十分傲慢。
2、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由于精力不在学习上,他们怕苦畏艰,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较差。
3、自制力不强。他们有时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时也迸发出进步的火花,但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时又身不由己,这也是他们出现反复的原因。
分析总结后,我采取了情感策略攻势。
1、爱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班级的温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后进生时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的花朵。”因此我更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爰他们,才能走进他们封闭的心灵天地,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由于问题学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自卑、自傲,对老师持对立的情绪,对同学有不满的态度,他们疏远了集体,表现出孤傲。因此对他们,我应多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情感,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
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首先需要具有浓厚的爱生情感。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讲的就是教师的爱和教师的期望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高尚、无私、纯洁的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教师情感投入的基础和源泉。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感,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多的老师,而是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脑子灵活,但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对他的学习监管不够,慢慢地,他变得很懒散,上课走神、睡觉成了经常的事,脾气也很不好。我在家访中了解到他很优秀的。但现在,由于习惯没养成好,成绩一直在班上是偏下。于是,我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他,关心他,鼓励他;一发现他的点滴进步表扬他,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无论课上、课下话动,都注意从各方面对他表现出重视,让他感受到我无时无刻不在用大哥哥般的爱关心他。俗话说:“日久生情”,这种大哥哥姐姐爱式的教育,使他渐渐缓和了对我的敌对情绪,并在成绩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要乐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西方有一句俗话:“上帝给我们造了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对他人都存在戒备心理,不愿向他人倾诉。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正如研究人际关系的权威戴尔·卡内基所说:“注意地听别人说话,这不仅是一种值得人敬仰的最简易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引起别人说话的有效妙策。”认真地听学生讲话,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会感到老师尊重他,对他所说的话有兴趣,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3、保护学生的自尊,但该批评时绝不妥协,要有原则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对学生忌讽刺,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当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
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心理动力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甚至会使学生由尊重、喜欢你转移到爱你所教的学科。这自然会使这门学科的成绩稳步提高,相反即使教师业务水平再高,学生疏而远之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另外,我不忘批评之后的一句鼓励。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既认识到错误,又找回到信心。所以有分寸有原则地尊重学生,才会架起沟通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热情,更加投入,更加用功。
我深刻认识到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信任和鼓励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要有谅解宽容的大度,以爱心去影响学生,关怀学生。
第五篇:对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心得
班主任工作心得-------宽容 交流 11财会4 陈利
本人从上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春去秋来已经过去了快20年,在这期间,不担任班主任只有2年。工作给了我很多快乐,当然也有苦恼,一路五味杂陈的走下来,回忆里居然也有五彩斑斓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曾经让我头疼让我崩溃的学生,现在都已经为人父为人母,偶尔见面,居然找不到一丝丝当初的痞子样。在那真诚热情的笑容里,我体会到了我工作的满足。现列举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当初的学生。
姚林文,是99年的学生,当时我在羔羊中学任教。姚个子偏矮,有点兔唇但不明显,衣服简陋宽大,刚进来沉默寡言,让我感觉是个低调省心的孩子,但就是他,让我记忆最深刻,做出了很多让大家匪夷所思的事情。
抓毛毛虫放女孩子的脖子里之类的小事情我就不说了,那放他身上真不算什么。有一次上班,我在上课的时候,他妈妈来找我了,对我说家里的三头羊死了。我想家里死了羊,你找我有什么用呢?结果他妈妈最后吭吭哧哧地说,大概是林文干的。我真大吃一惊,有这样的儿子?他妈妈来找我,也是没办法可想了,因为在羊死之前,姚林文下药药死过家里的五只鸭子。他妈妈就想让我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我就找他来谈心,他根本是不理我。无奈之下,我家访去了。家里非常简陋,条件很一般,他父亲很木讷,不主动跟我交流。我问一句,他回答一句,而且常常是答非所问。然后我找邻居去了,从邻居那里才知道这个孩子是路上捡来的,而且因为是兔唇,他父亲当初是不要的,是林文的妈妈一定要抱回来,所以爸爸对他不亲。我有点心酸,也初步有了如何打开他心扉的办法。我想主动的关心他,多和他交流交流,让他多感受点人情的温暖,毕竟是个孩子,他总会有感受的!第二天上学,跟他谈了很多,都是我在说他在边上听,没有任何表示,也不知道他听了没有。我问他羊是怎么死的?他说他不知道。然后我说了羊妈妈已经有羊宝宝了,多可怜呀等等,然后他抬起头说“我不知道”。我明白他说的“我不知道”是指不知道羊妈妈怀孕了的事情,这样一来我觉的他还有救,他知道害死一个宝宝可怜,他知道人间还有温情在。然后我就告诉他父母养育的不易,从他的饭食衣服说起,说了很久,然后他说我知道了。最后我对他说如果你害死了你爸爸妈妈,你要被枪毙的,然后他说“我不会的!”我松了一口气,孩子不懂事呀,万一把药下到了父母碗里可怎么办呢?
可是不到一个月,又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上班,发现全校师生都在外面操场上,一片噪杂,我很奇怪,走近一听,才知道居然教学楼的东西二部楼梯上,从一楼到四楼,全部涂上了大便!我第一反应就是林文干的。我找到他问,他不承认,然后我吓唬他说警察要来查了,他才承认是他干的!我那个怒呀,这下可如何是好?于是我带着我们班的学生,从厨房从办公室借了很多脸盆,拿了稻草和报纸,忍着恶臭,清理了整整一个上午!我跟校长谈了他的情况,要求不要全校通报,然后我又找他谈心。从同学们帮他处理残局开始谈,告诉他,其实我们班的学生知道是你干的,但是大家无怨无悔,帮你打扫干净,是因为你是我们班的一份子,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等等。然后他说“他们对我不好,欺负我”。我于是开了个班干部会议,就为什么欺负应该如何关心爱护展开讨论,孩子的心地很善良,也特别有同情心,都很愿意。姚的状态在慢慢转变,他居然高兴做值日了,这让我们全班都很开心!
但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食堂的人说食堂的米被人偷了,管饭票菜票的老师说早上来上班,发现饭票和菜票不见了!
我一转身就去找姚林文,这次他很坦率的承认是他干的。我说为什么?最近好好的为什么又要惹事?他说他没饭吃。我告诉他在学校没饭吃可以找我,他说是回家没饭吃。。在我的追问他,他说他晚上不回家,住在一个桥洞里,偷来的米和饭票菜票都在桥洞里。我纳闷的很,丢失的米有十多袋呀,他怎么弄回去的?然后他告诉我是晚上来偷的,而且用自行车驮到桥洞里,驮了半夜才驮完。我和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那个“家”,是个偏僻的地方,一条小河没有人烟,一座半旧的水泥桥架在上面。他把我带到了水泥桥下面的拱形空间里。地方大概有5到6平米,上面铺着稻草,有饮料瓶子有碗有筷子,完全像一个乞丐住的地方呀!我眼泪差点流下来了,他才14岁呀,且不说寂寞孤独,如果晚上一不小心睡熟了翻个身掉河里了怎么办? 我劝他回去,他不肯,说在这里自由自在。那天聊了很多,也是他跟我交流话说的最多的一次,或许他感觉在他地盘上的缘故吧,跟我说了很多对他妈妈爸爸的不满,我也劝导了他很多。我感觉最后触动他心扉的是那一句“你爸爸妈妈就只有你一个儿子,如果他们不满意你,他们可以再生一个呀,但是他们没有生,所以他们对你还是很疼爱的”这时候,他居然微微笑了一下,说“我妈妈一直在找我晚上去了哪里,我就不让她找到,我已经搬过家了,上次在另外一个地方。你别告诉她我在这里”我答应了。后来到底是放心不下,天气也是深秋,我于是和他妈妈想了个办法,假装是她妈妈找到了他的,然后母子回家了。我感觉我和姚林文的关系在慢慢的温暖起来。在这期间,他和班级里同学的关系也在慢慢的好转。我很欣慰。
初二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明显比初一少了,但是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姚林文把自己村里的一条水泥船凿沉了!尽管不是学校发生的,因为事情比较严重,所以我还是去了他家里,他父母很苦闷,那是别人的一条卖泥船,怎么赔?家里是一贫如洗。而我最关心的是:姚林文为什么要凿沉这艘船?又是谈了好久,他才告诉就是讨厌!他说这个船停在他们这里已经好久了,他要捕鱼下个网都不方便,反正没人要,干脆弄沉算了!我真是无语呀。然后从他舅舅家对他家的资助聊起,包括我们班级对他的帮助,包括我自己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给他衣服给他文具等),后来他总算说是自己错了。我想我该怎么办才能让他的心理阳光起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借了很多《读者》给他看,死马当活马医了!
到了初三,姚林文不再闹事了,慢慢的,好像也看到了他几次微笑(他的微笑很少,对我来说很重要),基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该做的事情他也会力所能及的去干,比如值日、大扫除等。到初三结束,我们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都松了一口气“啊,总算安全送走!”他没升高中。后来在菜场碰到他妈妈,他妈妈说他想进厂里去工作,我想也只有这样一条路了。因为实在是姚林文根本读不来书,而且也不放心他在外面。
又过了大概两年吧,我在一条路上碰到了他,他先叫了我“陈老师”!叫的比学校响亮多了。我很高兴能碰到他,然后问他工作怎么样?生活怎么样?他说还可以,多劳多得,工作也不难的,就是给皮鞋上油。生活上也还行,就那样。我还问一句“出了学校后,没什么事情发生吧?”他跟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低头的多,一直没改过来,这次他抬头看着我,说“没有!”我真想拥抱他!
碰到的问题学生很多,但是他真可以算是最让我费心的一个。我觉的作为班主任,有时候,辅导督促学生学习是次要的,尤其像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反常的表现,各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其实无非只有一个目的------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受够了冷落的滋味。对这样的孩子,给他一点关心,给他一点爱护,给他一点时间聊聊,或许一颗希望的种子就在他心里种下了,打开他抗拒的叛逆的心房,给他一些温暖关怀,这颗希望的种子就会慢慢地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