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化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重大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确保重大项目的实施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重大项目是根据自治区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为实现自治区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示范与产业化、重大科技工程。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重大技术问题,突破制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提高我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
实施重大项目旨在获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和战略产品、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支撑和引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等国家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基 1 金中确定的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确定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投入产出及社会效益比较大的项目。
第三条
重大项目的设立和实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体现政府战略目标、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机制体制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原则。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企业、专家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作用,实行整体协调、统筹资源、分工协作的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第四条
重大项目管理包括顶层设计、需求调研、指南发布、项目征集、可研论证、项目凝练、预算审查、项目批复、合同签订、中期监理、验收评估等环节。
第五条
重大项目设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项目由若干课题构成。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六条
重大项目资金的筹措坚持多元化的原则,自治区财政拨款支持重大项目的实施,并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经费的审计与监管,计划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七条
重大项目实行政府、专家委员会和科技服务机构相结合,决策、咨询、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第八条
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机构包括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服务机构和专家委员会。
第九条
自治区科技厅是重大项目管理的决策机构(国家计划项目除外)。主要职责:
(一)负责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组织制定、发布重大项目指南。
(二)制定有关管理办法。
(三)重大项目的立项、调整和撤销等决策。
(四)指导并督促重大项目的实施。
(五)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
(六)按规定管理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
(七)自治区科技厅将设立重大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主要对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宏观管理,开展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半年报和年报编制,重大项目宣传报导,重大项目数据库的建设等工作。
第十条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为自治区级有关部门、高校院所、盟市科技局等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进行项目的征集, 按要求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组织项目的实施,协助自治区科技厅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要求汇总上报半年 报、年报及有关信息报表,并随时报告有关重大问题。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按要求落实匹配经费。
(二)严格执行项目实施方案、合同内容,按项目进度要求完成规定任务。
(三)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重大事项和经费使用情况。
(四)积极配合科技厅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理、评估,准确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第十二条
强化重大项目管理过程中科技服务机构的监管作用。科技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须按照相关《科技服务机构工作资格认定办法》进行资格认定。接受科技厅委托进行技术前沿预测和技术需求调研,承担项目的专利检索、查新、招投标、监理、中期检查、审计、验收、绩效评估等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
建立重大项目专家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技术、管理、法律、企业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对涉及重大项目的重大事项和决策提供战略咨询。
第十四条
完善自治区专家库,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聘请具有良好信誉的专家参与项目立项、监督验收和绩效考评等有关评估咨询工作。建立和完善专家遴选、回避、考评制度。第十五条
加强信用管理,对项目组织单位、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及责任人、专家、科技服务机构等在实施重大项目中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并作为其参与自治区科技计划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立项
第十六条
加强技术预测、需求分析与技术选择和技术路线图方法研究与应用工作。建立技术导向和需求导向双向并重制度,强化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
根据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支持方向总体框架。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发布重大项目指南。
第十七条
重大项目需符合的条件
(一)重大项目应是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领域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重大民生科技项目、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
(二)重大项目必须具有产学研联合机制。项目首席专家和课题负责人应为本专业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项目团队结构合理。
(三)重大项目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可考核,并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或相关技术标准,能够带动人才、基地发展。
(四)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项目,要有与本项目任务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且知识产权明晰。产业化项目须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须达到中试规模。
(五)攻关项目须在相关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水平和技术基础,其技术、产品要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转化应用前景。
(六)重大项目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需有与申请资助金额不低于1:1的自有资金匹配。
第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填报《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材料。
第十九条
重大项目的申报实行公开申报和初审推荐的办法。申报单位通过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签署审核推荐意见后,报自治区科技厅和相关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 重大项目立项实行“三审一决策”制度,按如下程序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初审。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根据指南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初审。
2.评审。对初审通过的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 务处室进行实地调研,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评审。
3.审核。经专家评审,业务处室提出项目及经费安排意见,经分管厅长审核后,立项建议报发展计划处汇总。
4.决策。立项建议经自治区科技厅厅务会研究审定,会同自治区财政联合形成年度立项计划和预算安排,由自治区科技厅下达。
第二十一条
建立动态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基本信息数据库,逐步推行项目网上申报、定期受理、网上信息管理和网上评审,加快推进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对于不涉密的项目实行网上公开制度。
第四章 实施与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重大项目管理实行总体实施方案与年度合同相结合的制度。立项后要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进行严格论证和审查,通过后签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按合同要求组织实施。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合同是中期评估、验收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建立项目经费预算审核制度,严格项目经费预算的审核。项目承担单位在编制可行性报告和经费预算编报书时,要细化项目经费预算。项目立项评审、论证过程 中,按照有关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经费预算总量、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政策相符性及可信性进行审核。
第二十四条
重大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履行“技术总负责、进度总协调、经费总概算”的职责,提出并确定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及实施过程的调控意见。
第二十五条
重大项目的实施实行阶段监理。自治区科技厅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对实施期限超过2年的项目,至少要进行1次项目中期监理,并提出监理报告(包括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监理建议等)。监理报告作为项目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监理报告与事实有重大出入,承担单位可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复议申请。
第二十六条
监理机构对提交的研究数据与资料予以保密,严格保守被监理项目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监理专家如与所监理项目存在利益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关系,必须申明并回避。
第二十七条 重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合同变更申请:
(一)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变化,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指标需要修改或延期的。
(二)自筹资金或其它条件不能落实,影响项目实施的。
(三)技术引进、项目合作方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研究 开发工作无法按合同进行的。
(四)项目的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影响研究开发工作正常进行的。
(五)由于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致使研究开发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第二十八条
实行快报、半年报和年报制度。重大项目的组织单位和承担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的重大进展和情况。重大项目的承担单位要明确1名项目信息上报联系人。每年的5月15日前上报上半年项目的进展情况,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及有关信息报表每年11月15日前上报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和发展计划处。
第二十九条
对不按时上报材料,以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承担项目资格等处理。
第三十条
加强对项目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建立数据库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
第五章 验收及绩效考评
第三十一条
重大项目必须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六个月内组织验收,项目验收由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单位向自治区 科技厅有关业务处室提出申请,由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组织或委托科技服务机构进行验收。
第三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执行期结束后六个月仍未提出验收申请的,自治区科技厅将对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仍不申请验收的,按不通过验收处理。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组织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应提前三个月申请延期,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后按新方案执行。
第三十三条
验收形式主要包括:会议审查验收,网上(通信)评审验收,实地考核验收,功能演示验收等。根据项目、课题的特点和验收需要,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也可联合多种方式进行验收。
第三十四条
重大项目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自治区科技厅将对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其中,因违反有关政策法规和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未通过验收的,取消其五年内承担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
第三十五条
重大项目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引入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绩效评估可与验收工作结合。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以后确定立项、选择承担单位、确定预算、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建立对项目成果的追踪及后评价机制。在项目验收两年后,对其成果应用状况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知识产权与成果
第三十七条
加强重大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果要按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执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项目、课题形成的知识产权,其归属和管理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加强知识产权的取得、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三十八条
在项目和课题启动实施前,项目主持单位应与各参与单位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不得有恶意垄断成果和知识产权等行为。如项目主持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违反成果和知识产权权益分配约定,在五年内不得参与和承担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任务。
第三十九条
项目的档案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整理归档。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流程征集阶段立项阶段实施管理阶段验收阶段后期追踪专家评审总体框架发布指南征集初审Y厅务会研究综合分析评审结果Y提出立项建议N快报、半年报、年报N与财政厅会签审查实施方案和预算验签订合同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归委托中介机构开展专题调研收档中长期科技规划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项目科技厅重点工作需求调研分析技术预测盟市厅局高校院所重大项目建议省部联动项目业务处室进一步分析研究实地检查重大问题上报处理制度项目承担人信用评价制度中期监理审查项目单位验收材料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验收按照相关指标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估
第二篇: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999年10月8日颁布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使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是指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根据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由水利部安排实施的研究水利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水利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的科技项目。
第三条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原则是,实行立项审查制、大型项目招标投标制、专家评估制、合同管理制。
二、项目组织
第四条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以下简称国科司)是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全过程管理。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作为计划下达部门,负责计划的审核报批和对计划执行的监督管理。水利部各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协助做好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部直属单位的科研主管部门协助做好本单位实施项目的归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根据水利工作的需要和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国科司会同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在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拟开展研究的项目建议计划,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体现以下原则:
1.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突出对水利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水利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攻关,提倡多学科跨领域的联合。
2.注重成果的实用性,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重大水利课题的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3.体现成果的创新性,既要提倡自主创新,同时也要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4.重视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六条 国科司会同有关司局、直属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组织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见附件1),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经修改补充后形成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报部审批立项。
第七条 项目可行性论证经费预算数比项目建议书预算数大于10%的,需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
第八条 国科司会同有关司局、直属单位依据批复的论证报告,组织专家通过招标(含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邀请议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项目或专题的承担单位(大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签订项目合同书(合同书格式见附件2)及各专题合同书(合同书格式见附件3),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大型项目必须集中国内外技术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在项目合同书中要明确一定比例的科研任务由外单位承担,并签定合同书。
三、项目实施
第十条 项目计划下达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项目(专题)承担单位要各负其责,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工作。必要时,应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实施的领导和协调。
第十一条 项目设立专家委员会(专家组),受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委托全过程参与项目的咨询、评估、验收等工作。
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组)职责:
1、向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提供对项目的咨询意见;
2、参与项目及所属专题的论证工作;
3、参与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
4、参与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和评估;
5、参与项目及所属专题的验收工作。
第十二条 项目(专题)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力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及时编报计划执行报告(格式见附件4)。
第十三条 科研项目(专题)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承担单位签署科研攻关(专题)协议,并根据协议明确的权限,对项目的完成时间,成果质量,资金使用负直接责任。项目完成后接受有关部门的验收和审计。
第十四条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国科司或国科司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对于执行不力的项目(专题),要及时予以调整或撤销,并对造成损失的项目追查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
第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由国科司按有关规定负责对项目组织验收。项目各专题由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组织验收。
第十六条 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承担单位,除责令其继续履行合同外,两年内不得承担新的重大科技项。
四、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经费主要由水利部下达专项计划安排,同时积极向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申请经费,多方开辟资金渠道,支持实施水利重大科技计划。第十八条 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合同和计划执行情况分期(分)拔款,可以跨使用。
项目承担单位依据合同和项目实际执行计划进度,编报经费预算,经部审定后按规定程序下达经费。
项目经费的预决算管理按照水利部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并保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到项目(专题),不得挪用、滞留。对发生违反经费使用规定,不按照项目或专题预算执行等情况的,将停止拨款直至终止合同,并追究有关方面和项目责任人的经济和行政责任,性质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五、成果管理
第二十条 项目成果是指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新材料配
方、样品(样机)制造技术、计算机软件、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
第二十一条 项目成果归国家所有。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知识产权及相应权益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取得成果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项目委托单位进行成果封锁,应积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第二十二条 项目成果可由成果完成单位(可以专题为基本单位)依据水利部有关成果管理的规定申请鉴定、奖励等。水利部鼓励对项目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要创造条件支持成果完成人对项目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并在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将所有成果资料按国家有关规定归档。
六、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强化责任机制,规范其验收,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按照《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办法》和《南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科技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签订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合同的项目(课题),在计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后,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验收。
第三条验收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市科技局作为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组织、管理和监督全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具体工作由市科技局计划科组织、主持。
第五条验收前,市科技局根据需要,组织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具体按照有关科技项目专项经费的审计规定执行。
第六条验收工作由市科技局组织验收组,以会议审查和实地考察相合方式进行。
第七条验收组由验收组织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经济(财务)专家组成,人数一般不超过7人。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计划项目,验收组可由验收组织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经济(财务)专家为主组成。
第三章验收时间、程序与内容
第八条项目验收工作一般在合同任务完成后半年内进行。需要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可在项目验收工作前进行。
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半年内不能进行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可通过主管部门向市科技局提出延迟验收申请,说明理由,市科技局批准后方可延期。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市科技局批准调整的,按调整后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进行验收。
第九条项目验收的基本程序:
(一)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全部任务后,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填写《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
(二)项目主管部门审查全部资料及有关证明,签署审查意见后,将申请表及资料报送市科技局;
(三)市科技局批复验收申请,并在30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
(四)验收组织部门于验收前,将验收方式和验收工作安排通知
被验收单位。并保证验收组成员有不少于5个工作日审查验收资料;
(五)市科技局组织主持验收。验收组成员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个人书面审查意见(填写审查表),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验收主持部门;
(六)项目验收工作完成后,市科技局于15个工作日内书面批复验收结果。
第十条项目承担单位申请验收时,应提供以下文件、资料,供项目主管部门、验收组织部门审查:
(一)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计划项目合同书;
(三)市科技局对该项目的批件;
(四)计划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包括技术总结,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五)计划项目所获成果、专利等材料(包括样机或样品图片与数据资料、成果鉴定报告、专利申请受理或专利证书);
(六)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计划项目,提供有关测试或检测报告、成果鉴定证书或评价报告;
(七)验收工作所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十一条项目验收以批准的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目标为基本依据,参考项目其它有关材料等作出客观的、公正的验收结论。
第十二条验收组成员应在认真审阅项目全部验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评议、答疑和现场考察等方式,独立、负责地提出审查意见。必要时核实或复测相关数据,综合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三条参与项目验收工作的中介机构,应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被验收单位应对所有提供验收的报告、资料和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验收组或中介机构应对验收的准确性负责,并应维护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
第四章验收结论与后续管理
第十五条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未通过验收”。
第十六条按期完成合同所约定的各项任务,经费使用合理,提供的验收文件和资料齐全、数据真实,为通过验收。
目标或任务基本完成,但验收文件、资料不齐全,验收结论争议较大,为需要复议。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通过验收:
(一)未按合同要求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差距较大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三)擅自修改合同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四)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但未能解决和作出说明,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第十七条市科技局根据验收组的验收意见,审定、批复验收结论。
通过验收的项目,市科技局统一下达《南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
需要复议的验收项目,应在接到通知30个工作日内提出复议申请。
未通过验收项目,承担者在接到通知半年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计划及文件资料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八条项目验收完成后,承担单位应在通过验收后15个工作日内,及时办理验收证书有关手续。验收证书可作为重大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的依据。
第十九条项目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市科技局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项目形成科技成果,涉及保密、成果登记、技术转让、申报奖励等事项,应当按照科学技术保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有关规定和办法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凡项目完成后无故不申请验收的或“未通过验收”,通过整改还不能通过验收的,市科技局将会同市财政局收回已拨的资助经费,并今后五年内不再受理该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申请的所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第二十二条在验收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项目负责人、验收组成员和中介机构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等行为的,予以通报,并将中止或取消其继续承担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参与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参加项目验收的有关人员,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向他人提供和转让被评价技术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天后施行。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内 蒙 古自 治 区
内扶组发[2007]1号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为加强全区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管理,使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由自治区扶贫办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反馈。
特此通知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二00七年七月二十日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区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使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紧急通知》 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是指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不包括扶贫龙头企业项目贴息。
第三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遵循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基础,以营销信息为桥梁,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增收。
第四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围绕农村牧区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进行统筹规划,规模开发,形成区域性的产业化扶贫格局。产业化扶贫开发规划以旗县级为单元,以苏木乡镇嘎查村为基础形成,需确定每个贫困苏木乡镇嘎查村经济发展的扶贫产业定位问题。一次规划,几年实施。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自下而上申请,自上而下审定,按立项条件择优确定项目。
第五条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地的产业化扶贫项目管理工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是产业化扶贫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化扶贫项目的规划、申报、管理、实施和检查验收等工作。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地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规划工作,旗县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编制和修订本区域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规划。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应建立产业化扶贫项目库,从中择优选项上报。
第二章 项目选择与编制
第六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选择应立足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按照面向市场、效益优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农牧民收入。
第七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重点支持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结合起来,加强对重点嘎查村、专业嘎查村、专业小区、示范小区的种养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特色种养殖产业扶贫基地,形成数村一品、多乡一业、一旗县几个骨干品牌的产业梯级结构。产业化扶贫项目不得用于补贴龙头企业等经济实体。
第八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尽力依托当地的扶贫龙头企业,来促进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并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引导贫困农牧户有序进入市场,有效增加贫困农牧户收入,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方式,逐步培育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搞好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对接,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牧户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合同收购、利润返还、制定保护价和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维护好贫困群众的利益,努力做到企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受益。
第九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支持鼓励农牧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的整合,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销售流通组织,搞活产品流通。大力加强对中介组织的引导与扶持,完善其市场信息、运输等配套服务及其他服务功能,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
第十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按照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上报(内财办农[2005]26号)。投资额度30万元以上的项目,还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单位、项目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估算及来源、效益分析等。
第三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十一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由旗县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从产业化扶贫项目库中择优选项,送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由旗县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上报盟市项目主管部门和盟市财政局。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第十二条 盟市项目主管部门受理项目申报后,应会同财政等部门组织项目审查,报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会同盟市财政部门报自治区项目主管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自治区项目主管部门和自治区资金管理部门根据上报的材料,结合旗县已形成的产业化格局,发展前景,工作状态,确定项目旗县后,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论证后下达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
第十四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计划批准实施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调整。确需变更、调整的,必须由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四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五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责任人,项目实施单位法人和项目责任人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承担责任。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单位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同项目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或合同书,落实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应实行公告公示制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管理办法》的要求,盟市、旗县项目主管部门或苏木乡镇政府要采取报刊、电视、广播等形式向群众公告上级批复的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嘎查村采取村务公开形式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七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一般由所在苏木乡镇政府组织实施,旗县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性强、工程量大的扶贫项目,可由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同项目业主签订扶贫合同,履行扶贫责任。
第十八条 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或项目工程段需要进行招投标的,项目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实行公开招投际,通过招投标选择项目实施单位。招投标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农牧民投资投劳为主的项目,应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经群众讨论同意后实施。
第十九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所需物资,要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由旗县级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政府统一采购。不能纳入政府采购的零星物资,也要加强采购环节管理,建立物资领用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全面实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但必须提高报帐效率。
第四章 项目验收与监测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由旗县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全面验收,自治区和盟市级项目主管部门每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验,抽验比例不小于30%。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向旗县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旗县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扶贫开发项目竣工验收表》。项目实施单位凭《验收表》及税务发票等材料向财政部门报帐。
第二十三条 产业化扶贫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建设情况。包括项目计划和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质量和效益等。
(二)资金管理情况。包括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公告公示情况。
(三)责任落实情况。包括组织管理、项目责任人落实、目标责任落实、群众参与、项目建档、项目管护措施等。
第二十四条 对验收中发现质量等问题时,项目负责人负全部责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对不能补救,又无法返工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作相应的处理。
第二十五条 旗县项目主管部门验收组在逐村验收工作基础上,分析汇总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完成检查验收总结报告后,每年向自治区和盟市项目主管部门按时上报。
第二十六条 档案管理。旗县项目主管部门要将项目规划文件、项目建设合同、项目工程建设图纸、工程图片、受益贫困户、扶持内容、扶持资金等相关内容归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级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建设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第二十八条 工程建设和使用资金按计划执行,原则上当年计划当年完成,超支不补。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审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扶贫资金。
第二十九条 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应加强竣工项目的后续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发挥长久效益。产业化扶贫项目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特困嘎查村的项目应由嘎查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管护。
第五章 奖惩措施 第三十条 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情况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及下年项目安排的依据,对实施较好的项目旗旗县给予奖励,增加项目数或投资额度。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不合格或者违纪违规使用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的,该项目旗县两年内不安排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并视情况追回部分或全部投资。
第三十二条 未经批准变更、调整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计划的,按调整项目资金额核减下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
第三十三条 对不按时准确上报项目进度和报告的盟市、旗县,上一级项目主管部门将视情况核减该盟市、旗县下一年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数额。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形成产业规模,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省政府设立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管理遵循鼓励创新、市场导向、择优支持、注重效益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三条 专项资金来源于省级财政拨款,由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共同管理。
第二章 组织与分工
第四条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省科技厅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安排专项资金预算,负责项目资金拨付;
(三)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五条 省科技厅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发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和论证;
(二)编制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三)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及结题验收。
第三章 支持范围与方式
第六条 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一)能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显著提升湖北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重大科技项目。
(二)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业、环境保护、现代农业领域的项目以及支持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成果的转化。
第七条 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分为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两种。
(一)无偿资助:主要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二)贷款贴息:主要用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性强,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形成较大产业规模,且银行贷款已到位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项目实际贷款额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给予全额贴息。贴息期最长不超过3年。
第四章 申报程序与审批
第八条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和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在湖北境内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规范,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二)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市场营销体系较完备,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盈利能力较强,商业信誉较高;
(三)企业具有与实施项目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
(四)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和研究开发团队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的能力;承担的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结题情况良好,无不良的科技信用事项;
(五)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取得居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的、重大的中试科技成果。
第九条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主体应为符合条件的企业。
第十条省科技厅发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指导项目申报。第十一条对符合本办法第六、八条规定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后联合行文逐级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推荐,同时将项目建议书报省科技厅,纳入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库。
扩权县市的项目可直接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申报,并送市、州科技局、财政局备案。
第十二条项目申请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建议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经有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审查的企业上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复印件;
(四)说明项目技术状况的证明文件,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验
收意见、查新报告、专利证书、技术合作协议等。
第十三条省科技厅按规定程序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咨询。对初审合格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四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同级科技局、财政局审核后逐级上报省科技厅。
第十五条对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评审。
第十六条 省科技厅根据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论证的结论,提出项目安排建议,商省财政厅确定项目计划后,联合行文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五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七条 正式立项的项目,由省科技厅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计划任务书,并委托市、州和直管市科技局及省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对执行不力的项目,省财政厅、省科技厅采取停拨、缓拨经费的措施。
第十八条各级科技局、财政局负责落实地方财政相关的项目配套经费,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及时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告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如需对计划任务进行重大的调整、改变,应及时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
第二十条省科技厅委托具有资质的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监理单位,对
实施项目实行监理。
第二十一条项目完成后,省科技厅主要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未结题验收,承担单位不得申请新的省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第六章 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对专项资金实行专账专户管理,在财务处理上,对无偿资助的,在收到专项资金后,记入“专项应付款”科目,其中:形成资产部分,属于国有资产,转入资本公积(国家拨款转入),消耗部分按规定予以核销;对贷款贴息的,在收到专项资金后,冲减当期财务费用。
第二十三条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按照项目计划,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专项资金。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四条实行资金跟踪问效制度。省财政厅负责会同省科技厅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跟踪管理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以后是否继续安排项目承担单位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各级财政局、科技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省财政厅、省科技厅报告。
第二十五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和挤占专项资金。对违反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将截留或挪为他用的资金全部收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