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时间:2019-05-15 03:5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第一篇: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工作投入(work engagement)是个体在工作中从生理、认知和情感多方位的积极融入状态[1],其对个体的健康、幸福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2]。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呈现综合化、国际化、大众化和终身化的发展趋势[3]。高校教师队伍中,女教师的不断增多致使高校女教师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股核心力量。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专人教师中女教师占47.28%,男女教师总人数比为1.16:1[4]。作为一个“渐成”群体,高校女教师客观上受女性性别角色的制约,主观上受文化对女性角色的规训;内具工作事业的角色冲突和自身发展的精神追求,外负无性别差异的高校评价标准。内外交错使高校女教师在生活投入与工作投入二者之间摇摆不定,导致高校女教师产生诸多问题。在此种情况下,探讨心理资本对高校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提升高校女教师心理资本,成为了破除内外束缚可操作的现实途径。

一、高校女教师工作投入困境解读

工作投入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Kahn(1990)将工作投入分为生理投入、认知投入和情绪投入三个维度[5]。这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的,现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解读高校女教师提高工作投入的困境。

(一)高校女教师生理投入困境

生理投入是指个体在执行角色任务时能保持生理上的高度卷入。高校女教师对工作的生理投入可以主要表现为规律、完全的工作时间。高校女教师首先是高校教师,刘贝妮(2015)以437名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周工作时间是52.3小时,超过劳动法法定时间18.8%,且每年总工作时间为2483小时,超过劳动法定时间2288小时195小时[6]。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工作投入与男教师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朱依娜,何光喜(2014)对全国60所大学中自然科学领域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女教师的平均工作时间、科研时间均少于男性,但平均家务时间高于男性[7]。且从女性生理特点而言,高校女教师一生中依次会出现怀孕、生产、哺乳及可能有二次怀孕和生产哺乳等必须中断工作的时间段。而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性质相比于常规工作的重复性、可中断性而言,连续性、创造性较强,较长的中断时间会造成高校女教师工作发展、接续之后再发展的困境。

(二)高校女教师认知投入困境

认知投入是指个体能够保持认知上的高度活跃及唤醒状态,并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再特定工作情境中的角色和使命,在工作中保持谨敏、专注。做到高水平的认知投入对于高校女教师来说,很不容易。高校女教师承担着社会角色(教师)和家庭角色(女儿、妻子、儿媳、母亲)的双重角色,也承受着角色冲突、角色困惑的挣扎,同时也陷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冲撞的困惑。刘玲(2013)采用访谈法对17名高校女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发现高校女教师家庭中的代际冲突、传统社会性别分工观念、传统社会交往心理以及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均会影响高校女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8]。这种冲突会使高校女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发生困惑和摇摆,而这种困惑和摇摆制约了高校女教师的工作投入,也制约了高校女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高校女教师情绪投入困境

情绪投入是指能够表达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自己的创造力、信仰和价值,而且能够在工作中与他人产生共情、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高校女教师的情绪投入与客观发展条件相关,而其职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并不理想。程芳(2010)通过数据分析表明,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态不如男老师,主要原因有缺少角色榜样和高校人力资源政策(如招聘与选拔的政策、培训与进修的政策、晋升与绩效评估的政策)的某些缺陷[9]。受客观条件限制,高校女教师在工作上的思想、感受表达,以及实现自己的创造、信仰和价值,形成良性的利于工作的人际关系,相比高校男教师来说较为困难。

二、心理资本对高校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有四种构成成分:自信或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性[2]。石变梅(201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9所高校287名教师的心理资本、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10]。

(一)自我效能对高校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是指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对工作投入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高校的教学工作是充满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根据研究前沿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充实新的教学内容;高校的科研工作更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依据政策、社会实际需求、学科专业发展,用前沿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完成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课题。在充满挑战性的任务面前,自我效能是高校女教师提高工作投入的心理基础。

(二)希望对高校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心理资本中的“希望”是指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2]。高校女教师内要专业发展,外要职称发展,内外目标的实现均需要较高的、持续的工作投入。在目标实现出现困难的节点,高校女教师更可能会出现工作目标与家庭目标的冲突与转移,工作投入与家庭投入使高校女教师出现两难困境。这时,能否在工作中看到“希望”——工作目标能否实现便成为高校女教师是否加大工作投入的内在心理动力。

(三)乐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心理资本中的“乐观”是指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2]。Hoy等人将积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提出了两种教师乐观:教师专业乐观和学校学业乐观[11]。其中教师专业乐观是指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一类积极信念的总合;学校学业乐观是指教师产生的一种对学生能够取得学业成功的积极信念与乐观期待。高校女教师如具有教师专业乐观,则会加大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投入;如具有学校学业乐观则会加大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投入,乃至产生工作投入与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坚韧性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心理资本中的“韧性”是指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路径来取得成功[2]。有研究认为,教师的心理韧性是教师面临挑战与挫折环境下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教师在逆境中积极适应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社会建构过程[12]。目前虽然没有针对高校女教师群体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但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压力状态下,有的教师会职业倦怠、失去教学热情、专业发展停滞甚至离职,有的教师却能保持教学的持续热情与发展动力,二者区别就在于后者有较强的心理韧性。高校女教师面临多重内外交困,在此种情况下,坚韧性可能是教师持续工作投入、发展教学热情和坚持自身成长的心理保障条件。

三、心理资本视域下提升高校女教师工作投入的策略

高校女教师的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工作投入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特质,对高校女教师自身发展、幸福感,对高校发展均有重要作用。相比高校男教师来说,高校女教师在工作投入上不足即有文化原因,又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制度原因,还有高校女教师自身的原因。与其等待文化的进一步融汇发展、社会对女性的进一步认可、高校对女教师的区别对待,不如建设高校女教师自身的发展力量,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给高校女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发展目标与路径。

(一)增强高校女教师的自我效能

高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均为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高校女教师是否有信心完成此工作成为了她们是否选择开始、选择何种难度、完成质量如何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强高校女教师的自我效能,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有研究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使用积极自我暗示材料对190名高三学生施测,结果发现,通过积极自我暗示被试的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提高,且女性更容易受自我暗示的影响;也有实验表明,在体育竞技中,积极自我暗示能有效调整心理状态、优化行为活动[13]。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虽然面临困境,但其困境并非是高校女教师缺乏能力所导致的。而且高校女教师处在常态的较高压力状态下,面对这种压力,可以通过不断的积极自我暗示,坚定发展的信心,使自我效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会有助于其能力的充分发挥。

2.善于总结成功经验

高校女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长期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积累教学材料、提升教学能力等;高校女教师的科研工作也需要长期不断的选题、申报、调研、结项等工作。在众多工作中,高校女教师宜有意识地总结成功经验,并且用成功经验对自己进行鼓励以增强自我效能。除了与工作有关的直接成功经验,其学习过程、生活、教育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可可以迁移到高校女教师的工作中去,成为其提升自我效能的经验来源。

(二)调整认知,增强高校女教师的乐观与希望

对未来有希望,对现实就会乐观,对于高校女教师来说尤为如此。很多研究者分析高校女教师的现实困境,认为现代知识女性面临角色冲突,并且由角色冲突走向和谐发展要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那么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的高校女教师,其改变自身状况并追求更好发展的可为空间,也许最终把握在高校女教师自身手中。建立适合高校女教师自身发展的弹性发展目标是一条现实途径,在社会、学校对高校教师的整体规划目标与考核目标体制下,高校女教师要调整认知,善于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弹性发展目标,增强自己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合理安排家庭、怀孕、生产、哺乳等事宜,避免在无法持续工作时由于焦虑目标无法实现而降低生活、生子、亲子关系等的质量。在哺乳后,合理安排家庭分工,再以自身的工作投入为家庭贡献经济力量、为孩子树立工作榜样。当前,高校女教师从开始工作到退休,总的工作生涯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合理错峰、弹性发展非但不会影响高校女教师的工作投入,还可以厚积薄发,促进高校女教师的工作生涯的中后期出现飞跃性的发展。

(三)提高建构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韧性

高校女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高期望、高压力、高挑战的环境下,保持持续的教学热情和发展动力,合理安排工作投入与生活投入,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无论多自信、多合理的安排、多大强度的支持,高校女教师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韧性就会发挥作用。有研究者指出,心理韧性并不是教师天生就固有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发展起来的。比如促进高校女教师要有意识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自身对于学校的良好归属感;要有意识融入学校的文化,培养积极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学习共同体等;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于教师身份的认同感,正确对待教师工作生涯中一定会出现的共性的挫折和困境;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对于困境的应对方式,采用相对成熟的“求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避免困境、问题累积,导致个人发展问题积重难返。参考文献:

[1] 胡少楠,王咏.工作投入的概念、测量、前因与后效[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975-1984 [2] 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第二篇:简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女教师的影响

简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女教师的影响

论文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延迟退休提出了原则性的方向,不少专家建议延迟退休年龄在女教师和女医生领域先行实行。本文以女教师为对象,针对中学与大学的特点,分别从工作、身心、家庭三个方面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学、大学女教师的影响,并对延迟退休提出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 延迟退休 女教师 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学制改革,教育课程改革,但从来没有对教师退休年龄进行改革。不少专家提出教师主要是脑力工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蕴含着巨大的人力资本,延迟退休从教师行业开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我国目前关于教师退休年龄的政策趋向

根据目前现行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占13.26%,65岁以上的人口占8.87%,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中国养老保险金每年以千亿规模扩大,晚退休一年将短缺200亿。于是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延迟退休年龄对不同性别,不同行业的工作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工作了三十年的挖矿工,一身伤病到六十岁还不能养老保险金,他们该怎么生活?很多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于脑力工作者的影响不是很大,对劳动力工作者的负面影响比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就像医生、教师等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5岁,但这类专业人员往往越老越吃香,如果从她们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很具合理性。

2011年《沈阳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曾公开征求意见,“特级教师、省级名师、副高级以上职务(职称)教师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健康状况符合任教条件,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就提到了一部分具备特殊条件的教师可以延长退休年龄。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延迟退休年龄从教师、医生行业开始实行是改革的一种趋势。

二、延迟退休年龄对女教师的影响

最早研究退休年龄的BArfield 和 MorGAn(1969)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职业特征,工作环境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会影响人们对待退休的态度。对女教师而言,在中学与大学里任教其工作环境与职业特征都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由于中考、高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学教师承受的压力和工作强度都远远大于大学教师,所以我们要分别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学女教师和大学女教师的影响。

(一)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学女教师的影响

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学女教师的影响也不是“一刀切”的,下面我们详细探讨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学女教师的影响。

1.工作方面

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漫长的,从初期的青涩,到中期的成熟,再到后期的游刃有余,这个过程未必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受教育年限长,人力资本投资周期较长,替代性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增加。而且他们积累的教学经验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本,如果55岁就让女教师退休,这将是人才的极大浪费,延迟退休可以充分发挥她们的经验优势。

当然,随着年龄增长,体力和精力在不断下降。《黄帝内经》中记载,女人在49岁进入老年期,男人在64岁进入老年期。五十岁的女人在体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同等岁数的男人,如果还要延长退休年龄,对女教师来说是一种工作上的挑战: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加深了她们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女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用跨越性的思维理解当下年轻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体力和精力的下降不利于她们应对繁重的中学教学工作。

2.身心方面

与男人相比,女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女人一生中要经历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每一个特殊时期对女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期间的焦躁多虑等。一个女教师在五十岁时已经步入更年期,其心理上的抗压能力、身体上抗疲劳能力都大不如从前。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还是职业病的高发群体,据调查,心脑血管、咽喉、双腿和颈椎的在教师群体中的发病率很高,从教师的体检报告中可以看出,85.9%的教师都患有慢性咽炎。一些50岁的女教师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明显已经不能应付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如果还要延迟退休年龄,对她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3.家庭方面

在中国社会历来讲究“女主内,男主外”,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思想还具有较大的影响。一个女人在家庭中担负着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孝顺公婆的责任,她们以“以柔克刚”的天然优势成为家庭和谐的润滑剂,所以女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延迟退休将会弱化一个女人对家庭作用和影响,例如,一个50岁已退休的女人本可以在家里照看孙辈,孝顺公婆,打理家中琐事,但是由于延迟退休而外出工作,导致不能为家庭尽到传统的责任,这可能会引发子女的怨言,激发家庭矛盾,不利于家庭和谐。

(二)对大学女教师的影响

中学女教师与大学女教师同为女性,延迟退休对于家庭方面的影响是相通的,但其工作方式和特点又有一定的不同,所以延迟退休对大学女教师工作和身心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工作方面

有研究机构对美国高校老师进行调查,74%的教师希望延迟退休,其中有64%的教师表示不愿放弃目前的工作,41%教师不愿中断与大学的深厚联系。这与中学教师对待退休的态度截然不同,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大学有着舒适的工作环境,优美的校园风景,轻松的工作氛围,兼容并包的学术交流,使得高级

知识分子享受大学教师的工作。一个高校教师在青年、中年还处于学识积累的阶段,到五十岁刚刚达到学术的高峰,他们往往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执着的追求。如果他们此时退休,对社会来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对个人来说不利于他们人生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2.身心方面

延迟退休对大学教师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相比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一般教学课程较少,工作时间比较灵活自由,而且大学教室教学设施齐全,如麦克风、马克笔、投影仪,这使得大学教师职业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老师与学生之间既是师徒,又是朋友,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使得老师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延迟退休在大学女教师中实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行过程的阻力也会相对较小。

三、对于延迟退休提出的建议

在我国,延迟退休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制度,使制度设计更加合理、实施更加人性化是得到广大工作者支持和拥护的关键。对于延迟退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差别性立法。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利益,即使同一人群中也有不同的诉求。就像中学女教师与大学女教师在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立法上要对不同强度的工作区别对待,具体可以从延迟退休的年限、延迟退休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延迟退休期间的工作强度安排等方面加以区分。比如,立法上可以统一规定女教师延长到60岁退休,但是针对中学女教师列举几项可以提前退休的标准,中学女教师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提出申请,只要符合要求的即可以准许60岁之前退休。为了保障立法与政策的合理化,政府应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学校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纠正立法不足。

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坚持“自愿”和“小步趋近”的原则,通过“续岗自愿,延迟有奖”的方式鼓励工作者志愿加入“弹性退休”的模式。立法可以把退休年龄分为三个档,第一档是55岁-57岁,第二档是57岁-59岁,第三档是60岁。我们鼓励大学女教师选择第三档,而对于中学女教师每个档设定一个标准。

3.延迟退休后的特殊对待。延迟退休后我们要照顾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适当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比如减少中学在延女教师的工作量,及时提供免费体检等。

4.以实际工作年龄作为退休标准。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工作者参加工作时间较早,医生、教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则可能研究生毕业才步入工作岗位。如果对所有工作者不加区分统一延迟到65岁退休,这是不公平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制定一项根据工作年限计算延迟退休时间的制度,早工作的早退休,晚工作的晚退休,做到全面考虑、相对公平。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均寿命的提高,延迟退休在我国势在必行,只是时间和方式还不确定。我们要审慎的制定政策,考虑各方面人群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弹性化的政策,避免一刀切的硬性模式。

第三篇: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使用对人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日益明显。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以及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出的 “网络社交障碍症”。

具体危害如下:

1、上网时间过长,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2、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孩子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3、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4、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呼吁同学们

1、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科学利用网络,共同遵守《全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第四篇: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正反影响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摘要:流行音乐和中学生心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中学生由于其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近乎狂热地偏爱流行音乐,成为流行音乐文化的主要消费者;另一方面,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外延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成为中学生精神养料的一部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具体而复杂的,总的来说可以梳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大块。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字:流行音乐中学生心理影响

一、正面影响

通常我们的教育者看待流行音乐多持否定态度,认为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事实上,流行音乐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正确对待并稍加利用就会成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1.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中学生听音乐就是感知音乐的过程。音乐感知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感觉是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音乐感觉使人能够认识到音乐的基本属性,如节奏、音高等。音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音乐信息刺激在人脑中的整体的反映。音乐知觉是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能形成对它的整体映像。在现实的音乐体验中,孤立的音乐感觉很少出现,人们总是以音乐知觉的形式直接感知音乐,音乐感觉只是作为音乐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音乐知觉中。音乐实践是形成音乐知觉先决条件,也就是说音乐知觉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多听、多体验音乐作品。在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体验中,流行音乐占有很大比重。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感知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从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学生们在感性的直观上获得了对音乐基本属性的认识[1]。比方说,有些学生不太会识谱,也不能正确表述节奏节拍、音高的含义,但是他们却能较准确地唱不少流行歌曲,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有些流行歌曲如R&B、摇滚等曲风的歌曲,音高和节奏都有相当大难度,但是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也能够在整体音乐感觉上把握它。流行音乐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性,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可以这样说,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学生们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热衷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为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现象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艺术思维中大量的是形象思维。文学家描述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画家描绘的逼真画面、音乐家塑造的动人场景,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艺术思维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较高级和复杂的形象思维形式。

欣赏流行音乐是运用形象思维理解音乐的初级阶段,流行音乐可以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这些感性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和整合又可以迁移到高雅音乐的欣赏中,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再者,欣赏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经验或体验积累的过程,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听众会有意或无意地形成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或音乐内容之间的联结,比如强音让人感觉力量大或距离近,弱音让人感觉无助或遥远;欢快节奏与轻松活泼的情境相关;缓慢的速度与抒情、悲伤、沉思等情境关联:还有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等。这些经验都有助于欣赏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高雅音乐。

3.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调节

为什么流行音乐可以帮助中学生调节情绪情感呢?其原因有四点。第一、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情绪化的音乐类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的。这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的根本原因,也是流行音乐有助于调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前提条件[2]。第二、流行音乐的题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写的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朋友》、《相亲相爱》、《童年》等等。这些作品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相通,可以释放他们的心情。第三、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相对于高雅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无需付出太大的精力,所以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它成了中学生们的消除紧张疲劳的“轻松剂”。第四、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琅琅上口,中学生们喜欢用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幸福之情的流露,也有伤感的抒情;还有对神圣爱情的羡慕和向往。有些同学出于自尊或自信心等方面的原因,羞于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更成了他们表情达意的好工具。另外,中学生的情绪情感还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所以流行音乐在某些时候还被用来掩饰他们的内心活动。基于上述四种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流行音乐有助于中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

二、负面影响

1.内容过于简单直白,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欣赏对象类型不同,想象的程度也会有差异。对于那些内容相对具有确指性的音乐作品来说,如歌剧、舞剧、影视配乐以至一般的歌曲,这类作品由于艺术构成中的场景、画面、情节及歌词等种种因素,给聆听者的想象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规限性。这种规限性一方面给聆听者的想象指引了方向,另一方面又圈定了想象的内容和范围。材料越具体、内容越直白的音乐,对于受众的想象指向性就越明确,规限性也就越大,受众的想象空间就越小。反之,材料越抽象、内容越含蓄的音乐,对于受众的想象指向性越模糊,规限性越小,从而受众的想象空间就越大。

另外,想象还与欣赏者的欣赏水平、审美经验、文化素养等因素相关,要根据欣赏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作品。对于中学生来说,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作品作为欣赏对象都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流行音乐大多配有歌词,还有很多根据内容制成了MTV作品,这些视听因素无疑能给欣赏者理解作品提供方便,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想象的空间。中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偏爱流行音乐、忽视其它音乐类型的欣赏,不利于音乐领域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展。

2.某些作品容易加剧中学生情绪情感的不稳定和极端化

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部分音乐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情绪。客观的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些成年人情感的宣泄,但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的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的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了挫折,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情绪情感开始动荡不安,意志力也经受着考验,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变压力为动力,勤奋刻苦地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进步了,不但精神愉悦,还获得了战胜困难的成就感。但是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同时又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和极端化[3]。

3.流行音乐的“文化效应”不利干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文化效应举例: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的歌星梦……

影响:中学生追星的原因除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歌星们幸运地过着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前呼后拥光彩照人、金钱地位名利双收等等。而且这一切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往往是被星探相中然后重金包装就行了。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也会感叹:“我要能那样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各种媒体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超级女声》等娱乐栏目,同学们当然不能错过良机,从海选到总决赛,就算没实力参加看着别人从平民变成公主也有替代性满足感。事实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流行音乐带来的这种文化现象容易让人误解了成功的真谛。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的奋斗。中学生处在为自己将来的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这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极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

在这篇文章章的论述中,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剖析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力求全面和具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问题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我们在强调流行音乐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积极面。流行音乐的文化属性还提醒我们,看待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题不能局限于音乐本身,还应该扩展到其文化属性带来的效应。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流行音乐给中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我们才能对流行音乐的教育价值做出正确判断,并提出正确合理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五篇: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影响研究

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影响研究

【摘要】根据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本文利用财政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增长与稳定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三个角度分析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的落后问题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称、非均衡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关键词】资源配置 农村 稳定与发展 农业 收入分配 农民

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近三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了有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涉农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重大职责,财政政策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本文认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分析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所谓“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尽管改革开放始于农村,而且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问题。

1、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三农”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跃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三农”问题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我国“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为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发展迟滞的集中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农业经济发展落后集中表现在: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调整等方面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的显性税费负担,隐性剪刀差负担严重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的负担沉重。

2、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首先,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有过辉煌的技术文明和先于西方的远洋航行,但是没有引致工业化发展之路。历史背景和人地比例关系并非必然发生“三农”问题的直接因素或充分条件。中国“三农”问题最直接、最重要的成因是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和城乡居民实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使投资、资源、人才、技术、知识的配置持续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实行二元政策的结果,形成了二元体制,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利益集团的兴起和农民群势弱化是“三农”问题的延伸,确切地说,是“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群体结构和利益结构单一,有限的国民收入集中在国家和集体手里,各类劳动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管理人员和军人等—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谁都没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说是在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下“同甘共苦”。

3、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与演变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财政支农工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五十年中,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财政由战时财政过渡到建设财政,由计划型财政过渡到市场型财政,由主抓国内财政过渡至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发挥的功效越来越大。财政支农作为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在不同时期支农的力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

二、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推动农村繁荣的财政政策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优化资源配置是指“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根据各个产业部门、各个地区的生产需求和争取最大报酬的原则,经过部门间、地区间的流动调整,最终被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地区中去。“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标志是,无论什么资源在投入任意一种用途时所得到的边际产品都相等。”即边际产品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PR=MPC)。

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迟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本章回顾了经典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1、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 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就是私人不断进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过程。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对政府的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意味着政府并不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在政府之外还存在其它成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式。正如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每一公民都不由‘一个’政府服务,而是由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公共服务产业所服务。„„大多数公共服务产业都有重要的私人成分。”这意味着随着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自发组织力量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领域垄断者的单极治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从政府的单中心供给模式逐步走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2、阻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问题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的是两套政策,城市所需的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由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劳务投入自行解决,国家仅给予适当的补助。虽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却是农民自己为自己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确实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因其变革滞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2)、非均衡的工农发展模式,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制度缺失;(3)、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偏离需求;(4)、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导致农民负担加重;(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金使用浪费。

3、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现代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供给,可以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有利于农民的健康和农村的稳定。加强农村生态的保护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观上存在着由于历史欠账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由于分税制和农村税费改革造成县乡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维持原有公共产品提供水平的双重困境,任其下去,农村公共产品缺口将会不断拉大。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的弥补,县乡财政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和县乡财政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说明:现阶段国家的农村经政策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通过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必须借助“外力”,也是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必须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

三、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公共财政的另一职能是稳定和经济发展职能。本章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的职能展开,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本章围绕财政经济发展的职能,分析了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1、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素有重农的传统。史书中的“食为政首”,“地者、政之本也”,“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的记载,民间也有“有粮则稳,无粮则乱;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的俗语。新中国以后,我们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性农产品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治,五亿人口就稳定了”。农村这样,城市也如此。因为商品性的农产品发展了,才能供应工业人口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江泽民指出“在农业发展新阶段,我们仍然要靠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长期稳定不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无论是传统的重农思想还是领导人的关于农业重要讲话都充分表明,只有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和干预,才能使农业真正发展起来。

2、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分析

投入政策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为了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对农业领域进行的公共性投入。这种投入通常是通过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来实现的,支持项目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农业而不是针对生产者和加工者的直接支付,因而这种投入不能直接形成受益主体的收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包括在各级政府预算的财政支农支出科目中。由于预算外资金缺乏公布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中只涉及预算内资金对农业进行的投入性支持。预算内农业投入性支出项目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以及扶贫资金中用于农业的支出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国家财政以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各种新建、扩建工程和有关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3、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借鉴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不强调政府宏观调的重要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农业财政政策,更是各政府用于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农”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要迎接全面建设小康到来,外部要面临入世后的全新国际竞争环境,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深入研究先进国家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特点、执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学习他们的经验,对我国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农业基础产业地位的特殊性和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决定了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具有客观必然性。财政农业投入是政府公共支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农业支持来弥补农业生产领域的市场失灵,实现国家的宏观农业调控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协调的原则。(2)、坚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的原则。(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当然,对农业资源配置中地区公平的关注也是政府财政农业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财政农业支出作为政府的公共经济活动,在性质上具有供给无偿性、需求无限性的特点。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财政农业资金的投向和数量分配方面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地区之间农业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发展上也不平衡。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地区协调,不平衡的状况就会不断加剧,这既不利于地区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也不利于地区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够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技术、人力、资金等资源,就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农村贫困地区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这样既能改善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又能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能力。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就是为了实现公平目标而安排的专项支持资金。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可以辅助市场增进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四、完善收入分配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三大职能之一,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章笔者沿着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阐述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但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也会给经济发展来不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方面将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启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将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这一切又将难以使产业结构顺利转换与能级提升,也不利于实现推进城乡体化与“五个统筹”的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国家减免农业税费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生产设施建设将面临所未有的困境,村集体的公共服务功能将大打折扣,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传统上来自于村提留和乡(镇)统筹:村中经济资源(例如土地、矿山等)的价值将提高,其真实的控制权、占有权和使用权将向中少数拥有最大经济或政治势力的集团集中,村干部与其他村民之间收入两极化的趋势将可能大。这些经济和制度因素都将对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农业税取消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业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3945.66亿元,为我国建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积累。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5年内取消农业税。”此后,全国减免农业税步伐加快。2005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2006年中国农民将彻底和“皇粮国税”告别。减免农业税,使得基层政府借以搭车收费的载体不存在了,农民负担就能够切实减轻,于经济、于社会、于国家、于人民而言都是多赢之举。取消农业税,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健全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如何将政府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再分配。对那些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社会成员长说,保证他们生存需要的重要来源就是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和财政的转移支,寸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对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看,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70个国家和地区包含农村,其保障对象为全部农村人口或农民。实际上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经济水平下,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实际上就是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体现,社会保障作为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调节各阶层收入水平的一种手段,通过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来起到公平分配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由于人们之间利益调整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的震荡。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计划,并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己有67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人口2.36亿人,共有1.79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7%,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2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61.75亿元。中央同时提出,要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人口在2006年扩大为40%,到2007年扩大60%,在2008年争取在全国农村得到基本推广。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问题,是现实、特殊、复杂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来关注。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对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这将是我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

2、潘盛洲:《中国农业保护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0

3、秦岭:《现代西方收入分配标准评价》,理论经济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8。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4中国财政发展报一一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0

5、尚长风:《制度约束下的财政政策绩效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6、宋洪远:《中国乡村财政与公共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7、苏明:《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8、王朝才、胡章胜《民族地区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4.5。

9、王景新、李长江、曹荣庆:《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下载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女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姓名:杨仕敏 学号:1626120005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更多地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还有......

    广告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心理影响

    广告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心理影响 广告早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时每刻我们的身边都有广告的存在,我们早已置身于广告之中。而广告对不同的类型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心理影......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既重要又复杂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

    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今天突然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猛烈地触动了我的心弦,往事一幕幕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的心情无法平静,联想到世上那些离婚家庭的孩子…… 随着......

    环境与心理之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环境与心理之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敢问世间的生物能有几个能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盛赞之声不绝于耳。真的是胡杨的本性吗?而我说,它也不想这样。 如果从......

    明星效应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范文

    论明星效应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在现在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在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体系中占据的地位相当的高. 因此,广告会运用不同诉求方式吸引消费者,要求抓住消费者的......

    浅谈网络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吴 磊 内容摘要: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热潮,网络因其传输信息的快捷、方便,网络热潮也涌入校园,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

    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理影响调查与策略 黑龙江省儿童中心 李丹丹 摘要:现代社会高中学生面临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大,在心理上需要解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