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

时间:2019-05-15 03:1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

第一篇: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

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

一、观察目标:观察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

被观察幼儿:女孩A、女孩B、女孩C、男孩D、男孩E、男孩F,女孩G 幼儿年龄:中班

观察策略:视频记录法、轶事记录法

二、观察描述:

女孩A和女孩B一起进入蛋糕坊,A拿起一个蛋糕问B:“这个怎么样?宝贝。”“不好。”B摇摇头。男孩D这时在一边大叫:“A,A!”见A没应,又继续大叫:“A!A!”“哎。”A这时应了一声,但是没抬头看D。“牙签在哪里啊?”D问。“牙签,我不知道。”A仍然没抬头,眼睛看着身边的一些蛋糕。D这时开始问身边的E:““你可以给我一些吗?“不行啊。”“一点点。”“一点点我捂不牢的呀。”“唉„„”D长长地叹了口气。

B和C一起将蛋糕小心地放进了盒子。A在一边看着,一边说:“我刚才问你,你说不要啊。”见蛋糕已装好,立即问:“几块钱,老板?”“嗯„四块钱。”C回答。A摸自己的衣服口袋,掏出了一张揉在一起的餐巾纸,将它打开,做了个抛东西进去的手势,然后将餐巾纸塞回了口袋,做了个付钱的样子。C立即也回应了个收钱的样子,将蛋糕递给A,然后微笑着说:“欢迎下次光临。”F这时站她们身边,笑嘻嘻地看着。E这时问:“A,到底你是老板还是C是老板?”A回答:“C。”C自己也歪着身体举着手表示着。

A和B拎着蛋糕来到教室中间一张“电脑桌”旁,将蛋糕放在地上。两人一起蹲着,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这时F跑过来了,饶有兴趣地弯腰看着她们。A得意的样子,说:“这蛋糕怎么样?还很便宜的,才四块钱。”F点头:“真便宜呀。”B端出了蛋糕,想把蛋糕端给F看。蛋糕没拿稳,摔在了地上。“哎呀!”B叫道。“糟糕。”F边说边蹲下来。“糟糕。”A也跟着说了一声。三人围着,将散落的一些小东西重新装饰到蛋糕上。“好了,可以了。”A看着蛋糕笑着,“现在开始吧,满满的,还挺漂亮的。”接着A蹲在地上对着蛋糕拍着小手唱起了《生日歌》,F站一边笑嘻嘻地看着,一会,他也边唱边拍手,蹲到了A身边。B对F说:F,你当爸爸好了。F点头同意。唱完歌后,A边跳边拍手:“许愿!许愿!许愿!”B听了扭捏着身体一直笑。A凑到B耳边说了悄悄话后,B很快就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许了个愿。“切蛋糕啦!”A说。A在蛋糕上假装地切了几刀,三人开始假装地吃蛋糕。“吃完了,明天我还要还给他们呢。”A说。A和B一起将蛋糕放回盒子里。A轻轻拍着B的背,说:“你要和爸爸一起,妈妈去还蛋糕了哦。”

A来到蛋糕坊,D接过蛋糕,说:“我们还有蛋糕要送给你们。”A回答:“我们不要了。”A和B在教室里闲逛。F来到蛋糕坊,拿起了刚才刚拿回去的蛋糕盒,拉住刚经过旁边的E:老板,这个几块?一连问了好几声,E没理他,跑到对面坐下做起了蛋糕。“老板,这个几块?”,蛋糕坊还是没人回应。C这时正在研究一个很香的饼干盒。F放下蛋糕盒,走开了。

B对A说:“我没收到你的生日礼物。”“我给你的呀。”A立即说。她又从口袋里摸出那张餐巾纸,给了B。B随手给了刚进教室B不久的G.。G看着这张餐巾纸,惊讶的样子:“这个,是什么呀?”B拿过餐巾纸仔细看了一下,回答:“这是小爱心。”F过来,拉走了B,来到电脑桌旁,“儿子你先玩哦。”说完自己走开了。B蹲着,拿起个小盒子左右晃着,看上去像玩电脑的样子。

B对着走过来的G说:“G,你当姐姐吧,我当宝宝。”G摇头:我不要玩这样的游戏。C拿着那个很香的盒子来了,A一看,说:“这个一定很适合姐姐的。”拎着盒子,跑到蛋糕坊问G:“姐姐,这个蛋糕可以吗?”G认真看了一下,说:“不用,谢谢哦。”看了下旁边:“要么,正在做的这个蛋糕吧。”

三、观察解释

这是一组关于中班幼儿在晨间进教室后的自主游戏片断。画面中的幼儿进教室后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去玩。刚开始时,蛋糕坊的孩子差不多是安静地做着蛋糕;搭搭乐的孩子在教室中间用纸箱搭起了一些造型,说是“电脑桌”、“马桶”等。很快这两个区域间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串联和互动。孩子们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了角色游戏,扮演了妈妈、宝宝、爸爸、蛋糕坊老板、员工等角色。从视频中可看出以下因素在幼儿互动中的呈现。(一)家庭、社会因素的呈现 1.家庭生活的呈现

孩子过生日,吃蛋糕、许愿、送礼物这些应该都是在家的时候,看见父母或亲戚所做的事,然后就模仿着学来了。妈妈说话特别地温柔,宝宝说话非常地嗲声嗲气,这些可能都是幼儿从成人那学来,或是亲身经历的。孩子们在游戏中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出,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社会生活的呈现

蛋糕店里,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挑选蛋糕,而老板和员工都热情招揽顾客、向顾客推荐各种蛋糕。可看出社会生活对幼儿同伴间相互交往互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是虚构,但幼儿没有违背真实生活的逻辑原则,自始至终都遵守蕴含在角色关系中的内在规则,使自己游戏中的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的要求,和扮演各种角色的同伴进行有内在规则的互动。

(二)幼儿自身个性特点的呈现

A、B在班上是性格比较外向活泼的女孩,她们在游戏中,一直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互动。A一直扮演妈妈,而C在蛋糕店里扮演了很长时间的蛋糕店老板后,又主动将蛋糕亲自送到顾客家里。后来她又主动扮演了家里的“舅妈”。D、E是两个男孩,平时玩伴很少,经常固定地和一个朋友玩。在这个游戏中,他们的活动范围一直在蛋糕坊。

(三)对游戏材料想象的呈现

在这个游戏中,玩具和游戏材料起了很大的作用。幼儿自制的蛋糕、饼干、几个小纸盒、纸箱、成了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启发下幼儿产生了很多的联想,连一张皱巴巴的餐巾纸也可以一物多用,有时是钱,有时变 成了爱心礼物。玩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戏的内容,也影响着幼儿之间的互动。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就越高。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所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幼儿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当然,在这其中,还需要老师、家庭的指导,良好的指导和教育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阻碍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观察评价

中班幼儿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观点采择能力相对提高,合作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一切都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这个游戏中,可看出: 1.幼儿间的互动是愉悦的。

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都表现出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每个孩子沉浸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在游戏中都乐于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是愉快地去接受同伴的主动交往。2.语言的互动频率极高。

中班幼儿,语言发展已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中班幼儿已经能意识到在和同伴交往时,要想让对方明确自己的行为意图,必须去用语言表达。《纲要》和《指南》都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游戏中,幼儿模仿了很多生活中成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交往。尤其是A、B、C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是活灵活现、模仿地非常真实。在游戏中幼儿间也有很多的表情、动作、材料间的分享互动。男孩F主动和其他同伴交往,身体动作比语言表达地更多。

3.不同幼儿间的互动差异很大。

在这个游戏中可看出女孩占据了游戏的主导地位、语言、表情、动作等的互动频率相对较多,其中A和B是游戏的主导者,她们的语言能力极强,游戏中有较强的应对机智,掌控了游戏的节奏。而男孩和女孩、男孩和男孩之间互动频率相对较少。

五、观察跟进

针对活动反映的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跟进、调整: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游戏情节,使得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学会良性交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教学活动、重大节日和外出参观等等活动中,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游戏后的有效评价,帮助幼儿分享交往经验,能够促使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如在这个游戏后,可组织幼儿交谈,可以问问D,为什么F问了他那么多遍仍然不理F?也可以问问别的孩子,如果你是D,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来相互之间交流自己在角色游戏中的交往行为,出现了哪些问题,并启发幼儿以多种形式来共同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班是幼儿从平行游戏到合作交往游戏的过渡期。中班幼儿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已有了与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同伴游戏、玩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这一时期形成良好的同伴互动关系,对于保持幼儿的身心健康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第二篇:体育游戏中同伴的互动行为

体育游戏中同伴的互动行为

[摘要] 同伴交往是个体发展的一种心需要,到幼儿期,个体的独立性加强,没有成人的陪伴也能主动找到同伴交往,但是他们的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健全,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不会用正确的方法。

体育游戏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又是一条重要途径。而体育活动中,幼儿与多种因素发生着互动关系,如语言、动作等等。本文主要研究探索在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互动性,来增强他们的互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同伴互动 合作 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但另一方面又更加注重个体间的互动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去解决、战胜困难。而今我们面对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他们很少体会到互动行为带来的愉快和成功感.而在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就很容易接受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体育游戏具有群体性,幼儿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共同活动、互动、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才能确保体育游戏的顺利进行,这些互动能使儿童在许多领域得到相应(能力)的发展。因而,少了同伴的儿童无法享受互动带来的重要的益处。《纲要》指出,“同伴间的交往互动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气氛。”而体育游戏中的互动可以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还可以放松心情,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而不同性格的幼儿互动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幼儿在互动时选择的朋友也关系到他们互动的情况,孩子们相互协调以达到相互融洽地游戏。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伴互动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教育活动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互动,也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互动。

体育游戏中的互动行为,能促进孩子良好的同伴交往,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学习氛围,针对中班幼儿互动能力比较欠缺,有时具有攻击行为,在选择体育游戏材料时有争抢行为的特点,这些互动行为可能对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体育游戏中应做一些鼓励、提意见或榜样示范的方法进行一些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同时还应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进行适合中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只有做到应做这些,才能使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一)培养幼儿的互动意识 1.互动榜样的树立

互动是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要真正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单纯的上下级、指导被指导的关系。在幼儿的共同游戏中,应平等与幼儿交流。教师在于幼儿的互动中,更应根据需要灵活地变换角色,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互动者的角色。如:在“两人三足”体育游戏中,怎样使两个人既跑的快,又不摔倒,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应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于是幼儿分别尝试失败后,但效果仍然不佳,当他们丧失信心的时候,教师自己试着鼓励幼儿:“试一试,用把绳子扎牢,然后两个人数数一起走,会怎样?”幼儿再次尝试。教师灵活地把握教育角度,随时转换角色,由原来老师的“教”变为幼儿的“主动学”,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互动伙伴”,自觉充当平等对话人,把握好“更有利的互动伙伴”的分寸,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出好奇和关心,并以互动群体之一的身份,积极参与、提出建议和分担责任,或切磋学习的感受。在与幼儿平等对话的同时,教师与幼儿发挥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2.互动机会的创造

培养幼儿的互动能力,首先要为互动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 , 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 , 这是培养幼儿互动能力的前提 ,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互动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 , 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互动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互动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最终达到互动的目的。

⑴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互动需要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避免过多的干涉,减少限制性的要求,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只要没有危险性,就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处理矛盾与冲突,因为适当的争吵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并最终达到协调的目的在幼儿游戏玩耍时,成人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不要因为怕幼儿与同伴玩耍时起冲突,怕幼儿受伤而干预幼儿的自由游戏。比如在“占圈跑”的游戏中,幼儿在去拿呼拉圈时,呼拉圈是绑在一起的,而很多幼儿都在那使劲拉,而不知道应该先有个人先把绳子解开,才能拿到自己的呼拉圈,这时老师一般会走去帮助他们。我觉得这时应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配角色,并达到友好的合作。

⑵充分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激发合作互动行为的产生

自主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互动方案。比如:在“占圈跑”的体育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的材料,在“两人三足”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学习打结,才能体现体育游戏的真正意义,很多的体育游戏材料,教师都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制作,这样通过多种途径既充分挖掘了教育资源,又大大提高了和同伴交往互动的机会。

⑶提供不同“难度”的互动游戏,营造适合各种能力的互动氛围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互动游戏,如 :在摘果子体育游戏中,要各组进行比赛,共同摘果子,为幼儿的互动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互动 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加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提供的活动应是幼儿感兴趣的,互动者是幼儿自愿组合的。

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幼儿的互动交往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互动机会。提供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当然,活动的任务也不能太容易,要带有一定的难度。如让幼儿制作道具,如果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工具,幼儿互动起来很轻松,活动就没有了难度,也不存在解决困难、共同互动。如果教师只将任务下达,并没有提供材料,幼儿遇到了困难,就能协商解决,体验分工互动带来的快乐。

(二)提升幼儿的互动能力

1.学会使用交流的语言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与他人更好的交流合作,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幼儿的词汇。因此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在体育游戏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并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在游戏进程中更好的交流。如邀请语“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请你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谁愿意和我合作?”……商量语“可以吗?”“还需要什么?”“能借我一下吗?”“换一种方法,好吗?”……还有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如何统一当前的意见等等。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和同伴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话题多了、想法多了、交流多了,互不搭理的少了、争执的少了、协商讨论的多了,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孩子们学到了同伴好的互动经验,从而提高了合作技能。

2.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学会解决互动中遇到冲突

互动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能完成。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往往因为双方的兴趣不一致或观点不同等产生矛盾冲突,而幼儿的互动技能又比较缺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幼儿学习互动技巧、提高互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⑴观察等待

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观察是尤为重要的,比如孩子需要什么、他们的体育游戏水平怎样,如果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孩子的交往与互动就会得到限制,在“两人三足”游戏中,有的幼儿因为不会打结、或打的结不牢,走到半途松掉,使得他们那组的时间不够,没有赢得比赛,对此老师没有加以直接干预,而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自己寻找游戏失败的原因,须尝试后才知道。从而悟出怎样的互动方式是恰当的,逐步学会与他人的互动。互动行为逐渐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

第三篇:浅谈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解放”

作者:臧圣芳

教龄:7年

职务:教师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陆杨幼儿园

浅谈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解放”

昆山陆杨幼儿园

臧圣芳

摘要: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主要以游戏为中心,通过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以及各种经验的积累。中班幼儿好模仿、思维开始具体形象等特点,决定了对自主性游戏的需求。但它的自主性游戏又较其他年龄阶段的自主性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其次游戏的目的性增强,主题趋于稳定,再者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能认真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最后幼儿游戏后谈话能够做好自我评价以及评价他人。但往往我们老师在引导幼儿游戏时,存在着忽视幼儿发展基本权利的地方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本文围绕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实践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进行探讨,为幼儿更好的自主成长创造条件。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解放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到了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开始具体形象,有意性已经发展。特别喜欢模仿一些他人的行动和语言,扮演一些他人的角色。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了孩子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欢迎。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确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活动。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更大效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在幼儿园自性主游戏中,处处渗透了自主性教育的内容,随着教育形式和游戏模式的革新,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如何将“六大解放”的思想

运用到幼儿园的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其中自主、自由地成长。

一、自主性游戏指导时常见的问题

我们的自主游戏包括桌面游戏、区角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等。对于区角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是现而易见的。近年来我们在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角色游戏中我们从主题、同伴、材料到场地都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使得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完全自主地逐步解决游戏主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1.教师把重视变成控制

游戏具有假想性、愉悦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被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成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就是由于老师对游戏的重视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将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却还是自认为对游戏非常的重视。尤其小班的孩子,社会经验和游戏经验都不足,不能够很好的游戏,在游戏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时老师干预的非常的多,在幼儿非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教育意图强加在幼儿的游戏之中,认为这既是游戏也是引导了。2.幼儿在选择游戏时缺少自主权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往往有的老师就决定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她没有根据幼儿的意愿就替他们决定该玩什么游戏。幼儿本身的游戏意志力就不够,会被其他游戏干扰,同时他们和同伴之间也能解决这些

问题,教师又何必要干涉景区呢?游戏就是要让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游戏时,教师不自觉的就会忘记游戏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上述中说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这都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相悖,极其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发展。

二、“解放”幼儿,让幼儿自主游戏

所谓的“解放”幼儿,其实就是需要老师在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时遵循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使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自主。那“六大解放”思想是什么呢?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1.“解放头脑、解放双手”,给幼儿提供创造的空间。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选择游戏以及提供游戏材料时不能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要使每个孩子都有游戏的机会,并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这就要解放幼儿的头脑,让幼儿来动脑想想做什么游戏,大家共同商量,然后由老师准备材料,布置游戏的场地(幼儿可以参与准备布置)。比如说早晨的桌面游戏,也是自主性游戏的一种游戏,不仅有买的现成的游戏材料,还有老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差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游戏材料。当幼儿来园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游戏操作,通过动脑、动手完成了许多稀奇的作品,让同伴和老师都

为之称赞。一般在桌面游戏中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完全由幼儿自己发挥想象,然后动手创作。其中老师自制的游戏材料提供给他们时,幼儿在选择后并没有问老师“这个怎么玩?”,因为他们动脑想了,动手操作了,自然就明白游戏的玩法。

不光光在桌面游戏中解放了幼儿的头脑和双手,还有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益智游戏等,幼儿的积极性都能被激活,主动的投入到各个游戏中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游戏开展的更加有趣、有意义。例如娃娃家的游戏,娃娃家的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玩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不是把每个孩子的角色安排好,而是让幼儿幼儿自己安排。每次游戏时我都会发现娃娃家里的角色都有变化,因为选择此游戏的人多,但是家庭主要的成员无非就是:爸爸、妈妈、宝宝、爷爷和奶奶,这几个角色被选择完了,那多出来的幼儿怎么办呢?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于是他们加入了许多的角色扮演:外公、外婆、叔叔、阿姨、姐姐、弟弟等,使一个小家庭变成一个大家庭,游戏的内容明显增加了许多,意义也非同凡响。

幼儿主动的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改变游戏的玩法,创造出不同的游戏情感体验,增加了自身的游戏经历。在没有老师的局限下,自主性游戏变成真正的自主性游戏。解放幼儿的头脑是对幼儿很好的肯定,解放幼儿的双手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解放头脑和解放双手就是给幼儿一个创造的空间。2.“解放眼、解放嘴”,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幼儿都是好奇心强的,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总喜欢探个究竟,但往往在成人的管制或者嫌幼儿啰嗦的情况下,把幼儿给“框住”了,很多幼儿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却不敢问、不敢说,长久下来也就不再对任何事感兴趣了。有些家长和老师会埋怨一些孩子怎么对什么事情都不敢兴趣,可是有没有想过,他的好奇、他的求知是被谁给早早的扼杀了。因此,我们要让这些孩子找回自己的本性,解放他们的眼和嘴,让他们去观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一个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这在幼儿园里,也就只有通过自主性游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每天同样的游戏却有不同样的事情发生,谁都不会预料到孩子们在游戏时会制造出什么样的情况出来,在解放眼和嘴的前提下,他们似乎很“大胆”,在自主性游戏图书区中就能体现出这一点。幼儿阅读图书是自由选择图书翻阅,没有成人的陪伴讲述,而作为还不认识字的幼儿园孩子们,也只能通过自己观察图书 的画面来猜测想象发生什么事,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画面上的内容。一次游戏活动时,有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翻阅图书,每人手里拿一本书在安静的阅读,谁也没有干扰谁,就是那么的认真阅读。等他们看完后,互相问了句:你看了什么书?然后两个人轮流讲述自己看的书,说得很是精彩,虽然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太好,但基本上能听出书中大概的内容。待游戏结束后我特意的去翻阅了他们俩看过的书,对照了一下,他们讲述的内容和书上的内容误差不是太多。不是偶然的观察他们游戏,还真不知道平时不爱说话的他们也能讲出那么精彩的内容。以往游戏时,我们老师会参与进去,引导幼儿阅读和讲述,但无意中就限制了孩子的眼和嘴,很有可能有些不是他们想要看的,还逼着他们按照老师的提问去讲述。学习了“六大解放”后,在指导自主性游戏时,稍微的改变下方式,收获却是很大。同时,幼儿的眼和嘴解放了,他们也得到了一份收获,不再拘束的阅读图书,不再拘束的游戏,他们有了自己的探索空间。

3.“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给幼儿提供创造想象的平台。

成人们在思考问题时需要空间、时间,其实孩子们在游戏时也是需要空间和时间。解放幼儿在自主游戏的空间,让其在相应的时间段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发展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我们从主题、同伴、材料到场地都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使得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完全自主地逐步解决游戏主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表演游戏中,教师先进行了一番游戏指导,提供材料,完全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他们在游戏开始后,自己选择道具,装扮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改编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整个过程都被限制在游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而这个时间段也是足够的,对于幼儿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一个自由的空间。虽然时间并不多,但孩子的身心是放松的、自主的。就这样解放幼儿的表演空间及时间,使幼儿自主的发展。还有其他角色游戏也是如此,给他们空间和时间,他们就能自由的想象,创造不同的游戏内容,让自己在游戏中展现出最精彩的一面。幼儿的想象力不是成人能预料到的,也是不能控制的,那就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自己想象中自由的翱翔。

三、遵循六大解放思想开展游戏,需注意尺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自主性游戏中实践“六大解放”思想时,孩子和老师都收获到很多,但有时也容易忽视一些问题。因为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受老师束缚,可是结果都是幼儿像一盘散沙,变得自由散漫,因此,在遵循“六大解放”思想指导游戏还是需要教师把握尺度,不要造成幼儿散漫的游戏。1.放手而不放松。

在幼儿时期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他们不能约束自己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受大脑控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而我们对其“六大解放”后,那就更加随心所欲的游戏,尤其个别调皮的幼儿容易干扰他人游戏,甚至破坏游戏。这个时候老师不要急于干涉,要找合适的机会参与进去,千万不能放手不管,如果幼儿自己不能解决的话,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游戏的时候教师是有多重身份的,观察者、参与者、引导者等,所以放手的同时还是要掌控着一切,不能放松自己不理会幼儿。

2.幼儿解放而不是老师解放。

自主性游戏中,幼儿得到了解放,自由的选择游戏,自主的探索游戏玩法,身心放松的玩游戏。可是幼儿解放了,教师却没有解放,教师还是要时刻的观察每个幼儿游戏,引导幼儿正确的游戏,不能放纵幼儿和自己。有的老师认为解放幼儿随幼儿怎么游戏,自己可以放纵一下不用去管了,这样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教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当你放手时,你就可以参与其中去,也成为一个游戏者,多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解放”后是怎么游戏的,从中感知每个幼儿的特性。

通过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游戏,从自由的游戏中得到真正的生活经验。过去由教师安排为主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缺乏主动性的表现,现在的幼儿对自己的探索和研究非常着迷,每个幼儿都关注自己的游戏活动,游戏区里很少出现无所事事的幼儿。个别性别孤僻的幼儿,情绪上的紧张状况也得到了缓解,行为得到了改善。师幼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游戏活动绝大部分是由教师安排的,幼儿对他们将要进行的游戏一无所知,而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对活动选择和安排有了自主权,幼儿总能找到自己想干的事情,总能有序地安排自己的游戏,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增强。

第四篇:科研论文:体育游戏中同伴的互动行为

科研论文:体育游戏中同伴的互动行为

科研论文:体育游戏中同伴的互动行为

[摘要] 同伴交往是个体发展的一种心需要,到幼儿期,个体的独立性加强,没有成人的陪伴也能主动找到同伴交往,但是他们的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健全,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不会用正确的方法。

体育游戏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又是一条重要途径。而体育活动中,幼儿与多种因素发生着互动关系,如语言、动作等等。本文主要研究探索在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互动性,来增强他们的互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同伴互动 合作 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但另一方面又更加注重个体间的互动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去解决、战胜困难。而今我们面对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他们很少体会到互动行为带来的愉快和成功感.而在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就很容易接受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体育游戏具有群体性,幼儿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共同活动、互动、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才能确保体育游戏的顺利进行,这些互动能使儿童在许多领域得到相应(能力)的发展。因而,少了同伴的儿童无法享受互动带来的重要的益处。《纲要》指出,“同伴间的交往互动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气氛。”而体育游戏中的互动可以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还可以放松心情,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而不同性格的幼儿互动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幼儿在互动时选择的朋友也关系到他们互动的情况,孩子们相互协调以达到相互融洽地游戏。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伴互动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教育活动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互动,也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互动。

体育游戏中的互动行为,能促进孩子良好的同伴交往,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学习氛围,针对中班幼儿互动能力比较欠缺,有时具有攻击行为,在选择体育游戏材料时有争抢行为的特点,这些互动行为可能对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体育游戏中应做一些鼓励、提意见或榜样示范的方法进行一些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同时还应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进行适合中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只有做到应做这些,才能使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一)培养幼儿的互动意识

1.互动榜样的树立

互动是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要真正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单纯的上下级、指导被指导的关系。在幼儿的共同游戏中,应平等与幼儿交流。教师在于幼儿的互动中,更应根据需要灵活地变换角色,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互动者的角色。如:在“两人三足”体育游戏中,怎样使两个人既跑的快,又不摔倒,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应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于是幼儿分别尝试失败后,但效果仍然不佳,当他们丧失信心的时候,教师自己试着鼓励幼儿:“试一试,用把绳子扎牢,然后两个人数数一起走,会怎样?”幼儿再次尝试。教师灵活地把握教育角度,随时转换角色,由原来老师的“教”变为幼儿的“主动学”,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互动伙伴”,自觉充当平等对话人,把握好“更有利的互动伙伴”的分寸,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出好奇和关心,并以互动群体之一的身份,积极参与、提出建议和分担责任,或切磋学习的感受。在与幼儿平等对话的同时,教师与幼儿发挥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2.互动机会的创造

培养幼儿的互动能力,首先要为互动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 , 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 , 这是培养幼儿互动能力的前提 ,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互动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 , 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互动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互动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最终达到互动的目的。

⑴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互动需要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避免过多的干涉,减少限制性的要求,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只要没有危险性,就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处理矛盾与冲突,因为适当的争吵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并最终达到协调的目的在幼儿游戏玩耍时,成人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不要因为怕幼儿与同伴玩耍时起冲突,怕幼儿受伤而干预幼儿的自由游戏。比如在“占圈跑”的游戏中,幼儿在去拿呼拉圈时,呼拉圈是绑在一起的,而很多幼儿都在那使劲拉,而不知道应该先有个人先把绳子解开,才能拿到自己的呼拉圈,这时老师一般会走去帮助他们。我觉得这时应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配角色,并达到友好的合作。

⑵充分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激发合作互动行为的产生

自主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互动方案。比如:在“占圈跑”的体育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的材料,在“两人三足”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学习打结,才能体现体育游戏的真正意义,很多的体育游戏材料,教师都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制作,这样通过多种途径既充分挖掘了教育资源,又大大提高了和同伴交往互动的机会。⑶提供不同“难度”的互动游戏,营造适合各种能力的互动氛围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互动游戏,如 :在摘果子体育游戏中,要各组进行比赛,共同摘果子,为幼儿的互动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互动 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加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提供的活动应是幼儿感兴趣的,互动者是幼儿自愿组合的。

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幼儿的互动交往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互动机会。提供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当然,活动的任务也不能太容易,要带有一定的难度。如让幼儿制作道具,如果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工具,幼儿互动起来很轻松,活动就没有了难度,也不存在解决困难、共同互动。如果教师只将任务下达,并没有提供材料,幼儿遇到了困难,就能协商解决,体验分工互动带来的快乐。

(二)提升幼儿的互动能力

1.学会使用交流的语言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与他人更好的交流合作,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幼儿的词汇。因此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在体育游戏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并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在游戏进程中更好的交流。如邀请语“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请你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谁愿意和我合作?”„„商量语“可以吗?”“还需要什么?”“能借我一下吗?”“换一种方法,好吗?”„„还有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如何统一当前的意见等等。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和同伴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话题多了、想法多了、交流多了,互不搭理的少了、争执的少了、协商讨论的多了,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孩子们学到了同伴好的互动经验,从而提高了合作技能。

2.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学会解决互动中遇到冲突

互动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能完成。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往往因为双方的兴趣不一致或观点不同等产生矛盾冲突,而幼儿的互动技能又比较缺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幼儿学习互动技巧、提高互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⑴观察等待

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观察是尤为重要的,比如孩子需要什么、他们的体育游戏水平怎样,如果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孩子的交往与互动就会得到限制,在“两人三足”游戏中,有的幼儿因为不会打结、或打的结不牢,走到半途松掉,使得他们那组的时间不够,没有赢得比赛,对此老师没有加以直接干预,而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自己寻找游戏失败的原因,须尝试后才知道。从而悟出怎样的互动方式是恰当的,逐步学会与他人的互动。互动行为逐渐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

⑵点拨磨合。

促进孩子交往与互动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以怎样的身份支持、引导他们的活动。当幼儿与同伴间为了一种材料而产生争执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应该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支持他们用分享、协商、交换等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教师可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呢。”“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推,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推。”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或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提醒幼儿该怎样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互动技能懂得与人互动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使幼儿获得了与同伴互动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

⑶因材施教

针对那些遇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活动中争强好胜,往往觉得自己能行,拒绝与同伴互动合作。对于这一部分幼儿正面教育很难有效,而自我教育及体验失败的方法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让这类幼儿在无数次体验失败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懂得互动的重要意义是切实可行的。

还有些孩子能够与同伴大胆交往,但是有些孩子胆小,不敢与同伴交往,此时,我们的身份就是孩子的互动者,带着他们一起游戏。班上有位孩子因为在“背对跑”的游戏中摔倒,而不敢再与其他人合作互动,这时我就告诉他:“跑的时候,两个人不能一个拖着一个跑。而是两个人都要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路,就不会再摔倒了。”说完并带着他,和我背对背走了一次,之后,他就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三)促进幼儿体验互动的快乐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互动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互动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互动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互动成功的快乐情绪要做到以下内容:

幼儿之间的互动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这对幼儿巩固、强化互动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互动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互动的成果,体验互动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互动的内在动机,使互动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互动的成功与上次不能很好互动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互动的快乐与必要。

表扬互动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的好的互动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当幼儿做出互动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互动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游戏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互动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互动行为。

孩子们在体育游戏为载体的互动学习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游戏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孩子们在一起互动,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所以,互动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这种互动的意识和品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五篇:在自主性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

在自主性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

张欣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游戏,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能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适时的给予指导,利用角色游戏渗透文明礼貌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简单的基本技能。自主性游戏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学习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自主性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玩的游戏内容多、材料多,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小舞台。这种健康、丰富的自选游戏,不仅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能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意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重要作用是能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为孩子今后踏入社会成为一个会沟通会交往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氛围,增强文明意识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了几个幼儿较熟悉、感兴趣的区域,如娃娃家、爱心医院、超市、公共汽车站、工厂等。娃娃家的成员要到超市去买东西,去医院看病;超市里的物品需要工厂及时提供;各个角色还需乘坐公交车出行等,都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在这些游戏区域中我们需要投入各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材料,投放些什么,投放多少也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我们在中班的“娃娃家”里投放了电话机,中班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了,他们也有不少打电话的经历,可是怎样打电话呢?怎样打电话才是有礼貌呢?老师通过谈话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区域活动中的打电话游戏,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实践中巩固了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礼仪。其次,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游戏环境,我们还和幼儿共同商量,一起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游戏各区等醒目处张贴了文明礼貌宣传语,如“请”“你好”“早上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每天念一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明意识,并在开展游戏时要求幼儿坚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二、规则自定,开展文明游戏 1.标记与规则。

为了使得自主性游戏的游戏规则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会广泛听取幼儿的意见,引导幼儿反复讨论,最后将游戏规则制订为“三不”“三要”“三轻”,即不打人、不骂人、不争抢玩具;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走路轻、讲话轻、拿东西轻。我们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些规则,然后贴在相应的游戏区里。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讨论制订的,标记也是自己亲自设计的,因此,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和遵守。自规则运行以来,幼儿游戏中的文明礼貌行为及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以往扮演顾客的幼儿到了“美食街”总是大叫大嚷:“我要××!”如今则是安静地排队购买,然后安静地等待服务员拿来自己需要的食品。又如建筑区的幼儿对“队长”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以前常常是你争我抢谁也不肯让,有了“要商量、要谦让”这些规则后,许多幼儿都能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而自行解决这一矛盾。在这些游戏规则的正确引导下,幼儿懂得了与人交往必须要有礼仪行为及合作意识。2.暗示与有序。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区域活动中做到仔细观察幼儿在和环境不断互动中的表现,挖掘环境的深层教育价值,使幼儿在环境的暗示下,不断地练习使用文明礼貌行为。如,在“梦想建构岛”游戏中,孩子们是在软垫上进行搭建游戏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基本的游戏规则,我们在软垫旁边画了六双小鞋子的鞋印,说明这里只可以6人玩,如果鞋印上鞋子都放满了,其他幼儿就要到其他游戏区去玩了。“小舞台”也是如此,观众座位上摆放的“拍手”道具的数量也是起到一个暗示作用。因此,孩子们自己能够控制自己,他们会和同伴轮流交换角色,也能到其他人数少的游戏区域去玩。这样,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三、适当指导,练习文明行为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幼儿不仅爱玩区域活动而且会玩区域活动,在不断地与同伴、与材料的互动中,他们整理、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使用文明礼貌行为。但是他们由于年龄小,交往技能不足,使用文明礼貌行为的意识较淡薄,所以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地观察幼儿与同伴、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的基础上,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文明礼貌行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活动。1.言传身教,多说文明用语。

在游戏中,要善于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制作各种形状的饼干。这时来了一位小客人,爸爸想到了给客人倒水,只见他到来了一杯水放到桌子上,嘴里嘀咕了一声“喝吧”,却马上又去做饼干了。于是,我也当起了小客人,“咚咚咚”轻轻地敲起了“娃娃家”的门,“请问,有人在家吗?”我用好听的声音问道。“爸爸”和“妈妈”闻声赶来开门,“客人,请进请进。”说着“妈妈”的小手还将我带进了屋。“妈妈!妈妈!请你给我一杯水,好吗?”我要求道。“好的!”娃娃家的妈妈拿了个杯子递给了我。我马上说:“谢谢你!”妈妈回:“不用谢!”这时,刚来的小客人喝完了水,马上递给了“妈妈”很自然地说,“谢谢你!”妈妈也很自然地说道“不用谢!” 2.利用主题,体验交往乐趣。

我们在游戏前,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并预设各游戏区文明主题,围绕相关的主题,激发情趣,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如我班在本学期新设了“爱心热线”,我们就预设了“关心好朋友”文明主题,鼓励幼儿给没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问问今天为什么没上幼儿园,若生病了则送去问候,祝他早日康复,早日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这样的游戏活动就能促进幼儿的交往,增进幼儿间的情感。再如,在“小舞台”,我们会先和孩子们讨论今天游戏的主题是什么,孩子们可以一起商量整个比赛的流程,鼓励幼儿轮流当主持人、评委、参赛选手、观众。当参赛选手表现出色时,“小观众”也可以恰到好处的献上花,台上台下交融在一起。总之,幼儿可以在预设的文明主题中自主游戏,从中体验交往的乐趣,感受文明礼貌的氛围。3.组织比赛,促进文明发展。

如在“公共汽车”游戏区,“司机”是个抢手的角色,我班有几位小朋友常常抢着开车,很不讲文明。于是我们就和小朋友就这件事进行讨论,让大家轮流对他们进行教育,并帮助他们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轮流开车,还要进行“我是文明驾驶员”的比赛。在比赛中这几位小朋友的文明意识强化了,交通规则也在逐步跟进。“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每个驾驶员的通关秘语,必须在准确说出后方可当选文明驾驶员。孩子们在这样的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既玩得开心,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促进了文明礼貌的发展。4.个别教育,提高交往能力。

对能力较弱的个别幼儿,我们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区域——“私密空间”。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他们从不愿意交往到与几个人交往,最后逐步过渡到与集体交往,并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乐趣,还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他们去帮老师做事,鼓励他们主动与周围的人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四、整理归类,养成文明习惯

在自主性游戏中,不同的玩具、物品都有指定的存放空间和不同的整理方法,所以,让幼儿学会整理游戏中的各类物品是非常重要的。如幼儿在摆放游戏玩具、用具的橱柜上粘贴标记图卡,老师将自主性游戏中各式积木、娃娃、汽车等玩具、用具放在纸上,按住后沿着四周的轮廊画下来,撕或剪成图卡标签,用胶纸粘贴在各橱柜相应的部位,以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某处。我们还利用图解的方法,将摆放整理玩具的步骤用图片或照片等形式出示,让幼儿明了正确整理玩具的步骤。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对玩具整理的常规,我们引导他们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幼儿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才能真正的被其接受。因此,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养成了主动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爱护游戏材料的文明习惯。

五、重视评价,提高文明素质

自主性游戏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引起幼儿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同时树立榜样,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互评环节,我们要求幼儿能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对游戏活动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乐意采用更合理的方法进行下次游戏。通过讨论培养幼儿学会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创造力,发展下阶段游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把它作为下次游戏指导的重点。如发现幼儿游戏中争抢着买东西,把商店都挤翻了,则在评价时引导幼儿发现谦让、等待、排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下次活动便把谦让、等待作为游戏的指导重点。这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引导幼儿提高角色能力,逐步掌握技能;教师也可以某一角色身份参与表演,把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渗透于整个游戏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幼儿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总之,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它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集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一学期来,我班大部分幼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许多文明礼貌的道理,他们活泼大方,团结互助、富有爱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着。接下来,我们会抓住在自主性游戏中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让幼儿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体验人与人相互合作的重要和快乐,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欣

下载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自主性游戏中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自主性游戏中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游戏始终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活动,游戏中幼儿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始终伴随着游戏的进行,因此,游戏为幼儿提供......

    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生成活动的策略探讨

    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生成活动的策略探讨 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生成活动策略,是指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设计时,将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作为活动内容基础,同时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密切注意......

    在幼儿表演游戏中应用程序教学

    在幼儿表演游戏中应用程序教学 作者: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 上传时间:2008-04-23 08:00:00 关键词:游戏,数学 在幼儿表演游戏中应用程序教学一、表演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意义......

    在游戏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小结

    在游戏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小结 托班:薛2013.12 纵观当今幼儿教育的形式,深思幼儿教育中所关注的话题,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是幼儿教育中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为此......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师:罗颖 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我们常见小猫、小狗嬉戏打闹,动物园里也常见老虎、熊猫扑打逗乐,这就是游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一样,在幼儿时都喜......

    角色游戏中混龄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巧

    角色游戏中混龄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巧 莫杭燕 [摘要]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认识自我,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

    如何在中班角色游戏中做好师幼互动

       如何在中班角色游戏中做好师幼互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合集]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2009-3-7 来源:教育论文 作者:幼儿园 【大 中 小】 点击:1968 次浅谈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