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民居房屋防震抗震的思考和粗浅建议
对民居房屋防震抗震的思考和粗浅建议
当前,随着淮安市楚州区强力推进镇域经济、村级经济的快速崛起,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农村建设每年投资达数十亿元以上。根据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省玉树大地震所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多数都是农村民居,死亡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建房缺乏抗震防震知识和技术指导,根本没有采取适当的抗震设防措施。为此,我们楚州区老年科协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接触到的乡、镇民居的实际,所遇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的建议和粗浅看法,以此建言献策,供各级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参考。
民居结构现状
一、现在,村镇民居的结构类型,大体分为以下三种:
1、砖木结构房屋。目前,还有少数民居一般为砖木构架以及砖坯围护墙房屋。此类房屋破坏形式大多为墙倒架歪或墙倒架立,砖木构架纵、横向节点连接不牢,这些房屋所连接处破坏较为普遍,有的墙柱在柱脚石处位移过大,屋面的瓦片掉落也很严重。
砖木结构房屋的存在另一个问题是:一般为木架砖围护墙房屋。这类房屋的建造方式和破坏形态与上述砖木构架和砖坯围护房屋基本相似。墙体完全倒塌的不多,但墙体开裂较为严重,屋面瓦片掉落同样很严重。
2、空心砖砌块房屋。采用水泥空心砌块作木构架的围护墙。由于空洞率大,砌筑砂浆粘接面积小,孔中没有插筋灌注,此类房屋墙体倒塌现象普遍。
3、砖混结构房屋。农村砖混结构房屋一般为2-3层,由于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墙体只有少数轻微裂缝,震害程度属于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
从以上三种民居建房的类型来看,如果遇到地震的自然灾害,多数倒塌的农村民居均为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无正规设计施工图,用180毫米厚混凝土空心砖砌块和120毫米厚粘土实心砖作为承重墙,没有设置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没有门窗过梁和相应的构造措施,砌体砂浆强度,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承重墙上铺设的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板端头没有可靠的连接措施等。
民居建房存在问题
村镇的民居由于存在的结构现状,就其原因有以下三个问题:
1、农村民居由于多数房屋在当初施工时,存在三无。即:无地勘察资料。基础开挖后,凭经验判断地基的承受载力;无采用毛石基础。且施工中砂浆强度及饱和度不符合要求,组砌方法不当;无设计施工图。基础顶不设地圈梁,建好后的房屋部分导致了不均匀的沉降,出现了墙体开裂,更严重的使墙整体倾斜。
2、砖混结构由于无设计施工图,不按要求设构造柱,砖砌体施工中砂浆度及饱满度不符合要求,干砖上墙,砖墙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不同时砌筑,任意留直。楼面钢筋使用一些小厂生产的不合格的低劣产品,且配筋不合理。浇筑混凝土时不按配合比计量,水灰比过大,强度得不到保证等,故建好后的房屋多数出现混凝土板面开裂,屋面漏水等现象。
3、农村建房后的房屋大多数采用砖木结构,砖木构架或水泥柱木屋架承重,砖坯围护墙,水泥空心砖块围护墙等。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又无相关技术指导,多数房屋的砖构架或木柱架施工不规范,而采用简易结构形势,甚至山墙位置没有屋架,而直接硬山搁檀且没有相应的拉接措施。砖坯墙及水泥空心砖砌块墙体施工中纵横交接处无拉接措施,更没有同时砌砖,无圈梁及构造措施,房屋整体性很差。
民居质量差的原因
当前,农村民居质量如此差,各地农民建房的情况,基本都属于失控的状态。分析其原因,大体上有三个淡薄:
1、法规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各地新造,改建民居较多。但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的法规不健全。如,《建筑法》中第83条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第80条均规定: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和农村低层住宅的建设活动,不适用本办法《条例》。法规宣传深度、广度不够,法规不健全,法规意识淡薄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2、防震减灾意识淡薄。据我们了解,绝大多数农民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抗震,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所以,广大老百姓对抗震设防意识十分淡薄。农村建房多数属于家庭行为,多年来,都是“各扫门前雪”,无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更是国家标准规范等技术法规的无法执行的盲区。
3、质量意识淡薄。广大农民群众建房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知识,所以,也无质量意识。他们为了省钱、省时间,请一些“三无”个体建筑工匠施工,采用了低劣的建筑材料,结果导致工程质量隐患很大。
对民居建筑的建议及措施
综上所述,抓好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防刻不容缓,强化农村民居质量监管重任在肩。我们要大声疾呼: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保证广大农民民居建设将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及措施:
1、抓好科学规划。各乡(镇)、村民居住房建设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配套建设,由各级主管部门统一免费提供本地区的地质勘查资料,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建筑材料,民居结构,群众习惯等不同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易有效,经济合理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投资,实现农村拆除重建的民居规范设计,全面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
2、抓好合理加固。当前要收集农村民居的情况,建立农村民居基础数据库,综合评价各地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明确抗震救灾工作的重点。对现有不符合防震抗震要求的农民住房,要提出合理的加固,改造方案,鼓励农民采取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抗震加固措施,达到防震抗震的目的,延长民房使用年限,避免大拆大建。
3、抓好技术培训。组织农村防震抗震及基本建筑技术规程学习,对农村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及建筑工匠免费进行培训。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的科学信息,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农民群众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应对灾害能力。组织他们学习建筑工程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施工中的技术规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传统习惯,经常定期介绍一些简单易懂的工程管理知识及常见质量上的通病,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房屋建筑知识。
4、抓好合理开发。建设主管部门应组织科研设计人员开展农村实用抗震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推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传统和保护古典的优秀建筑文化,在农村民居布局规划和建设上重点保护,挖掘和传承村、镇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尊重当地农民风俗习惯和建房要求,因地制宜设计建筑风格,突出农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努力做到美观大方,给人以美的感受,为农村增添靓丽风景,实行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理念完美结合。最好能做到一个地区新农村的景点。组织实施农村民居示范工程。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先“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
5、抓好合格建材。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整顿和规范农村建材市场,对生产厂家及供应商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并及时检测,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指出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建材,对在建工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现场抽检,凡发现不合格的建材,一律停止使用,防止将不合格的建材使用在工程中。
6、抓好质量巡查。为保证农村民居建设中的抗震质量,应把抗震设防的管理纳入工程报建、审批、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管理环节。加大管理力度,推行工程质量目标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民居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确保抗震设防质量,从源头上保证农村民居建设工程质量。当然在报建及各种审批过程中,手续必须一律从简,可由各乡、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审批及建设过程中质量巡查。各职能部门要从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出发,不能设关卡,严肃查处乘机向农民群众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民居建设面广量大,任重道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真正从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大地震的血的教训中得到启发,我们要大声疾呼:群众利益无小事,因此要居安思危,切实抓好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刻不容缓,强化农村民居质量监管重任在肩!为建设文楚州、景楚州、金楚州而贡献力量
第二篇:对生态经济的粗浅认识和思考[定稿]
对生态经济的粗浅认识和思考
最近,通过听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解,以及同学们在论坛上的激情发言,令我这个已经僵化的头脑重新开启了理性思考的大门。可以说,有幸参加这次“生态经济建设研讨班”,我的收获很大。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将自己最近的一些粗浅零散的认识和思考向大家晒一晒,不妥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我重点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一、对生态经济的通俗理解
无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都是对几百年前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给后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不少借鉴的经验!这些经典著作中出现最多的词莫过于“经济”二字。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进步的程度,先辈们过去所谈论的许多关于经济问题的话题,仍然是我们当代见诸报端、杂志、网络中出现的最热议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态”一词也像“经济”二字一样,逐渐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词之一。那么,生态加上经济变成“生态经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概念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经济”一词中的“经”字,是“网络”之义,它是从所谓纵横交错的“经纬”之中引申来的意义;而“济”是“互助”之义。“经济”合为一体义为“网络中的互助活动”。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从以上意义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许多问题似乎变得就通俗易懂了。不像经济学中所讲的这种公式、那种概念,把“经济”二字搞得神神秘秘、抽抽像像!这样看,我觉得生态经济也就更容易理解并在社会生活中便于操作了。
通俗的理解,既然生态经济是指“美好的网络互助活动”,那从深层次的意义看,生态经济问题实际也是社会道德问题和社会制度问题!一个社会倡导什么样的道德风尚,那就会建立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制度。从而用道德的约束、法律的约束来规范人们在“网络互助活动”中的行为,从而达到人们在提供“互助”服务中获得应有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且必须是公平诚信与人道正义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同工同酬的回报!当然,如果“互助活动”的回报不是依靠公平、诚信、正义、文明等途径实现,而是规则混乱的,不协调的,我想,这才是“经济危机”的真正含义。生态经济的提出就是为了预防这样危机在我们国家的发生。
二、生态经济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总说社会进步的唯一原动力是农民战争。很少谈改革也是动力,这是我们民族的遗憾。因此,我国历史上十几次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几次改革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且倡导和参与改革的激进分子和进步人士,结局都很惨!但是,欧洲一些国家从没有发生过农民战争,却较早的进入了现代化,他们靠什么?靠改革。所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的分子,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真正认识到了改革也是革命,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于是,及时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来,改革让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稍微留心一下中国的历史进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改革,也无论什么样的内战,其结果都没有动摇中国的一项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为什么?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了中国的国情以后,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就是因为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形成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中国的地形地貌形成的生态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一个权利高度集中的帝国,否则自然灾害就会成为屠杀中国人的头号恶魔。回顾了历史,再审视现在,改革走到今天,又涉及到政治体制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大家形成的共识。那么,怎么改,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想,推翻中央集权制度显然又会走到古人的老路上去,完善这些项制度才是燃眉之急,而且是理性之举。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去设想,我想结合自己从事的住房和建设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对未来养老居住问题的构想。
三、生态经济要求下实现人居和谐相处的设想
国家今年已经正式宣布,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二三十年,处理好老有所居、老有所管、老有所乐、老有所康,这是中国执政党最大的政治课题之一。按照生态经济建设的要求,我有以下设想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统一的优越性,盘活存量房产,建立全国统一或者区域性统一的大格局养老社区,解决未来4+2+1家庭的养老困惑。具体从以下几个层面去构架。
一是将产权属于国家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国家给家庭确实贫困的六十岁以上老人或者无子女照顾的老人统一买养老保险,买保险的钱哪里来,就是用这些房产作抵押从保险公司融资。老人拿上保险公司发放的充值的一卡通,可以到全国指定的若干个区域居住。对于生活富裕的,有房产或者有几套房产的六十岁以上老人,将私房房产作抵押,到保险公司换取一卡通,自己自主选择去向,可以到全国任何一个高档养老社区居住。老人离开人世后,抵押房产由保险公司收回。或者由国家付钱从保险公司回购。
二是建立国家层面或者省级层面的统一标准化管理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家政服务公司,招录大中专毕业生进入这些服务领域,实行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精细管理,丰富服务功能,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社会服务信誉度和水平。
三是将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也就是说,所有的三A级以上的生态旅游景区都应该建设有公寓式管理的养老社区,老人在那里想住多久住多久,不要随旅行社赶路,来去匆匆、颠簸不停。
当然,这个设想过于理想化,我只是抛砖引玉,请同学们为了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的未来开动脑筋丰富、完善它,力争将这个设想变成现实,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和生态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对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粗浅思考
对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粗浅思考
摘要:近年来,电视公益广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视公益广告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电视公益广告发展方向思考
电视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高尚精神、引领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电视公益广告的数量明显增多、质量明显提高,一批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寓意深刻、生动传神的公益广告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视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相比,电视公益广告数量太少而且制作不如商业广告精美;内容涉及面比较窄,其形式也比较简单;电视公益广告的投入与广告营业额大幅增长的趋势不相符,与商业广告占社会广告总数的份额相比,所占比重太低。未来的电视公益广告如何通过短小精练的广告形式和极其特殊的广告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在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有序运转方面,走出一片新天地呢?
香港著名广告人林俊明曾说过“广告无真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选择老百姓最熟悉的事情,用老百姓看的懂的形式,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是电视公益广告创作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决定公益广告影响力大小的保证。下面,就电视公益广告今后的发展方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电视公益广告要彰显“人文关怀”的理念
“人文关怀”是本世纪中国先进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公益广告以它独有的“人本性”、“公益性”、“倡导性”等特点,寓情于形,把人文关怀包含在广告所要表现的日常现象中,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最纯、最美的东西,引导人们向善与美的方向发展。
2.电视公益广告与知识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
当代不论是网络上出现的新媒体技术,还是楼宇电视、手机电视等新的投放渠道,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公益广告信息在一定时期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还是无可替代的。“科技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精神,而电视公益广告对人性的关注必将使它得到长足的稳健发展。知识经济概念和意识的引进,将鼓励人们努力求知创新,更新观念,更进一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公众服务,把电视公益广告做的更好,做的更有影响力。
3.电视公益广告商业化倾向更加突显
实践证明,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单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单一层面的竞争,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的以整体实力和整体形象为中心的文化导向的竞争。近年来企业大力推行公益广告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一些头脑敏锐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企业选择做公益广告,虽然并不能直接宣传自己的产品,但在公众面前积极宣传社会文化,倡导科学文明观念,表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再通过频繁的播出强化企业的商标印象,从而树立品牌效应,达到既宣传社会文化、又吸引公众、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最终对背后的企业产品产生购买行为,从而达到爱屋及乌的目的。与此同时,制作电视公益广告资金不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达到企业与媒体的双赢。
4.电视公益广告拒绝商业广告(这值得商榷)
2011年3月1日起重庆卫视全面改版,不播放商业广告,而改用城市宣传片、公益广告片代替广告的位置,要打造一个“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清爽感觉,可谓在全国电视圈里一石击水,在电视行业内部引起震动,此举引发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以回归公益的旗号拒绝商业广告的创举对于重庆卫视来说是重庆卫视实践探索“人文情结”的勇敢之举,也可谓是有电视理想的电视人在现实面前说“不”的执着尝试。
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扶持卫视,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百姓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电视台不播商业广告,有利于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做纯粹的新闻频道上,搞好自办节目上,而不是跑经营、拉广告上,重庆卫视将商业广告拒之门外,必然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当然靠财政“养活”卫视,有违市场经济的方向和规则,会不会回到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过上“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日子,进而丧失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当然,取消商业广告未必是上策,最好的方式应是规范它。
5.电视公益广告宣传将更加规范
以规章制度规范公益广告宣传。1997年,中宣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明确了各类媒体刊播公益广告的责任,规定电视媒介发布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全年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电视媒介在19点至21点时间段每套节目发布公益广告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2003年,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重申媒体落实刊播公益广告的责任。国家广电总局规定,将电视发布公益广告的情况作为评价该单位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为电视公益广告宣传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电视公益广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而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它承担着启发公众思考、引领公众参与的重任与使命。进一步提高公益广告的文化品位,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文化职能,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电视公益广告事业定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郑明波.《公益广告商业性现象批判与控制》,暨南大学新闻系系刊.
[2]倪宁.《公益广告新天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3年5月第一版.
[3]潘大军.《发展公益广告事业的若干思考》,北京商学院1997年第一期.
第四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点粗浅思考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十一五”十大方略之首,这次“一号文件”继续着2004、2005年“一号文件”的精神和政策措施,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对农业农村支持建设发展的投入力度在继续进一步加大。在建设的重点上,仍然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社会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这六个方面重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建设,也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去建设,而且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全方面建设、全方位建设。
从理论上说,全方位协调推进无疑是缜密的,是正确的,但在问题的实质的认识和把握上,特别是对于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如何进行实质性技术操作来说,又觉得如坠雾里,看着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馅饼,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课题,我觉得有必要从宏观背景上去认识,在中国实际发展阶段中去把握,从农村实际去操作。
从宏观上认识,就是对中国发展阶段的分析和判断。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处在向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起飞阶段”,如果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判断,那么,中国总的发展背景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是中心任务,所谓“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第一要务”,这个“发展”,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因为,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世界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中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客观事实是,“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按照发展极理论,只有一个地区先发展起来了,才能聚集力量,带动、辐射其他地区发展起来,比如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正在酝酿发展的“环渤海”地区、“津京冀”地区等等,因此,尽管在地位上是未来十大发展战略之首,这不过是在政治策略上的排位,从发展的角度讲,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第一位的,至于如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那是另一个课题,在此暂不做讨论。那么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在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呢?我觉得,从战略上讲,从未来发展趋势上讲,需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二是农村发展环境建设问题。当然,其他也都很重要,但在“都很重要”的要素中,这两块是“木桶原理”中,相对较短的关键的“木板”。
回想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走过的道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建立推开之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就被推到了改革开放的边缘地带,只要粮食这一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没有出现重大危机,“三农”问题就成为实际操作层面“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了,这也符合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同时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我们把力量都用在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上,才有了这25年中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在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里只讨论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代价,那就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太多,致使原本突出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的掠夺性过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我们承接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达国家把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低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到了我们这样的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很多地方在发展中出现了很多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对于未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仍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个优势,仍然要朝着世界制造业中心方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变农村劳动过剩负担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优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就业问题是另一个课题,在此不做讨论),这就涉及到一个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民的问题,所谓“以人为本”,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讲,就是未来造就新型农民问题。那么,就在这样的未来发展趋势下,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决定一切。在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上,一是注意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科技为先导,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脆弱的经济环境地区,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注重构建和谐社会。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认清和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坚持“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还是要加快发展经济,只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资源、社会、地区间的协调与平衡。这是一个总的方向和方针。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远远没有完成,如果牺牲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和进度,分散精力和力量,可能是个战略性错误,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政治战略取向,应该是纠正和改变以往对农村过于不关注甚至歧视的政策和做法,应该真正关注农村发展,关心农民生活,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但是,也不可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仍没有足够的过剩的财力来填补广大农村这个无底洞,政府财政投资必须更加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真的把大量的有限的宝贵资金仍向广阔的农村,只讲政治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谁敢保证不会是一场“政府投资灾难”重演。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发展是一个机遇,也充满了危机和挑战,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把握不好这个度,同样会充满危险。
2、加大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确实有很多任务,有方多方面,但欠账最多,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同时能够拉动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能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和利益的,是加快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排在第一位。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何投资建设,是应该车很大的问题。尽管中央财政拿出了几百个亿甚至几千个亿,但,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肯定是杯水车薪,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清所有欠账,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不能把人们的胃口一下子吊的太高,让所有地方政府眼睛都盯着中央政府这有限的资金,或者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好了,你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你中央要给我钱,不然就是失望,就是责怪中央不兑现承诺。这里,我认为有个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问题。“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就要财权与事权分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究竟怎么划分职责任务。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技术路线是:通过政策和其他各种措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或者通过转移支付给县级财政,由县级财政担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目前,县级财政向市级、省级、中央财政层层上缴财力,留在地方尤其是县级财力有限,这就不可能真正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虽然农业税取消了,农业利润不再流向工业和城市领域了,但,产生在农村的税收,还是通过乡、县、市税收渠道流向省和中央,而乡和县级财政根本无力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明确了县级财政作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那么,富裕的地方给政策,贫困的地方通过转移支付,总之,在财政和税收体制上落实“多予(转移支付)、少取(尽量把地方上产生的税收留在地方使用)、放活(给地方一定的积极性)”政策,这样,以县为单元和主体,来贯彻落实支持农村的政策,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财力下得到加快发展。
3、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我们的国家,除了美丽繁华的城市,就是广大的农村,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破坏了,城市是不宜居住的城市,农村和不宜居住的农村,即使经济再发达,也很难说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从未来发展上看,农村人口将继续不断地大量地转移到城市,农村怎么发展和建设,留给未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确实应该值得研究和思考。再造秀美山河,应该值得科学规划。
(1)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现在农村的发展,基本上是靠当地资源开发和高耗能和低成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发展,如果不走循环经济,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要说未来100年,就说我们这一代人能赶上的2030年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就北方而言,几乎大河小河皆干,水资源危机;煤矿、铁矿等各种矿藏乱采滥挖,工业企业“三废”污染严重;村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农田承包零散难以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农田里白色塑料一片,土壤沙化,肥力下降;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匮乏,农村村庄社区服务严重不足,有钱农民建新房,房内现代化,房外“脏乱差”;经济好一点的村庄,有新房无新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这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也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2)发展环境,也就是投资环境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发展环境和平台的供给者和搭建者是政府,搞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比如其中的规划问题,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就难以做到科学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发展,是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比如,一个地方城市体系规划中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建设规划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比如一个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交通道路、通讯设施、水电气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等,比如一个地方生产力布局的规划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这些规划发展背景,才知道财政的资金、企业的资金、村集体的资金、农民的资金怎么投入,投向哪里,投向哪些项目,否则,就像大炼钢铁的时代一样,全面铺开,没有规划,缺乏重点,肯定是“乱弹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科学规划大背景下,有侧重、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有序展开。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3)社会环境建设。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期,是社会经济矛盾多发期,农村也不例外。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含义非常深刻。一个地方发展,确实应该看经济发展水平,但,也不能只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上不去,有多种原因,历史的、客观的、区位的、资源的、客观的、主观的等等,但是,一个地方治安混乱、民怨鼎沸,肯定是人为的原因。相对于农村来讲,从GDp到农民收入低于城市,这很正常,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但是,农村有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民有农民的活法,在国民待遇上,农民要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国民待遇,比如在教育方面,在医疗卫生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劳动就业方面等等,城乡应该一体化。因此,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治理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方面,有一个大的改观,使一个地方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祥和,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多方面,但这些应该更重要,更紧迫。
第五篇:对办证难的思考和建议
对“办证难”的思考和建议
提起办证,在民间几乎所有的人都皱眉头。只要亲历过办证,没有几个不被刁难。即便没有办过证的人,也是闻“证”发怵。总之一句话:现在办证就是难。
办证难,难到何种程度,就像人们说的那样:一个证件办下来身上会脱一层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办证都是如此,有的证件办起来还是十分方便的,老百姓还是满意的。
究其办证难的原因:一是难在办证部门只想要权利,不想承担责任。办一个证要多种证明。办证单位为避免单位独立承担责任。要求多个部门都要出证明,一旦出现问题与自己单位无关。层层推诿下来,最后全是申请办证者的错。二是难在办证单位和工作人员把办证变成了提高社会地位和勒、卡、要、的工具。证等同权力,权力就是钱。权力就是在社会上有地位、有用处。办证工作人员脸难看,事难办是敛财的一种手段。试想如果办证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好,服务周到热情,谁还会请他们吃饭?送卡?送钱?三是难在有些办工作人员水平低,不熟悉业务。申请办证者咨询点什么事都跟挤牙膏似的。其实他们自己本身就不知道。所以害的申请办证人员老得跑来跑去。四是难在一个证牵涉多个部门,互相推诿。往往是办一个证,表面上许多政府部门都在管,但实际上谁都可以不负责,把申请办证的老百姓当皮球踢来踢去。这种现象,在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或者是异地办证,最为普遍。五是难在办证详细要求不公开。比如不说明具体流程,多次要材料就属最典型,办一个证跑多趟,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去办证部门办个证,无论是政府网站,还是对外公示牌,都查不到办证所需手续或是专门的咨询电话。六是难在管理手段滞后。如今是信息化时代,部分办证要求严重拖了社会的后腿。好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还硬是抱着不放手。比如头胎为什么要办准生证?在医院生产的时候,办出生证的时候,都要查明小孩子的生份证的。上户的时候父母有无超生,一查便知。另外办什么护照什么营业执照,有身份证一查便知。根本不需要申请办证者再提供其它资料。再者政府设立的行政办证服务大厅不能一步到位把证办好,需要申请办证者到办证单位和办证大厅两头跑。费时费力多花钱。
眼下老百姓对办证难的问题深恶痛绝,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要求各级政府下决心改办证难为办证易。如何改?这既是老百姓迫切关心的问题,又是党和政府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办证难是多年来滋生的社会毒瘤,要摘除这个毒辣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笔者认为:只有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局出发,办证难的问题才能够逐步彻底解决。一是大幅度的精简证件。现在我们的证件确实太多太烂。一个人沒出生就得办证,否则还是个非法人。成人后至离开世界,需要办的证件多得数不清。这就给国民增加了许多麻烦和苦恼。其实老百姓都知道,有许多证件是个别部门在部门利益驱动下产生的,根本没有必要保留,因此建议对所有证件情况进行一次审计清理,能合并的合并,对可要可不要的证件坚决取缔。二是改办证工作人员“做官”变“做事”。建立机制让办证工作人员由在办公室被动等要资料变主动找资料。如申请人只需要提交办证申请,办理证件就由这个办证工作人员负责,按规定的工作日把证件办好。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公务员从“做官”改为“做事”。三是改办证人员工作时间,申请办证者大多都有工作,往往是平常上班时间抽不出时间办证,一般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办证,因此建议办证单位实行星期天和节假日上班制度,保证让所有需要办证的人员能够随时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办手续,四是改责任追究,矫枉必须过正。实行办证工作人员接收办证申请责任制,谁接收的办证申请,谁必须负责在规定的工作日之内办理终结。办证所需要的资料有责任人负责搜集索要。五是各级设立投诉网站。投诉网址在每个办证窗口公示。接到投诉迅速调查处理。
办证难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改办证难为办证方便是国民的迫切要求,但愿各级领导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但愿老百姓能够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