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思考和建议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思考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医疗体制中存在的严重缺失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盘否定医疗改革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客观分析,立足国情,采取更有效合理的举措,才能有利于我国冶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人才不足,医疗卫生机构机制不健全,医疗卫生收费制度存在着严重弊端,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难度。现阶段,我国医疗资源还不能满足所有公众的各项医疗保障,这是医疗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最难题。基于医疗卫生资源有限性与公众医疗卫生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在优先保障全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医疗卫生需求是一种相对可行的选择。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医疗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政府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干预力度。由政府开办多数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承
担国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需求,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对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进行界限划定。加快破除城乡、所有制等医疗服务的界限,建立起覆盖城乡全民的一体化医疗卫生体制,加大政府财政支出,逐步扩大国家对全民医疗服务的范围。
第二,构建与当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公立和盈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由政府直接创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全民基本医疗服务和部分非基本医疗服务。鼓励和引导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合理发展,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和公立医疗机构一起,共同为广大民众提供多层面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管理机制。坚强医疗卫生机构监管力度,可在一定程度上
参照计划经济时期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的调控的手段,推行医药分开制度,在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上严格限定医疗机构的收入比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
总之,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行业管理措施,加强和实施管理制度与指导方案,从根本上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健全相应的医疗责任制度,合理调整药价。同时,加大医疗财政投入,确保公众逐步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最终必将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与加强医疗卫生监管方面的职责,把握“医改”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政府应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职责:
1.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体制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所以,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
2.要强化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这些年来,医疗卫生领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问题和服务提供方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必要的责任,有投入不足的责任,也有监管责任。
(二)构建完善的公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要首先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级医疗服务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虽然大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从中国的情况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一方面,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筹资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还很难同步建立非常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在保障目标上,也无法做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所有医疗服务需求,只能是首先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的更多医疗需求。
因此,强化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目前药品体系,确立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降低药品价格
中国药品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决不是单纯降低价格,而是合理设计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保障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药品造福于人民群众。
1.实行医药分离。
这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医药分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实践证明其对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保证合理用药行之有效。尽快实行医药分离,从源头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保证医生因病施治、对症开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建议我国分三步推进这项工作,第一步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收支两条线”;第二步将医院药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营机构,隶属关系仍由医院代管; 第三步彻底实行医药分业管理。
2.确立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有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合理设计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和分步实施方案。根据药品的特殊性,借鉴国外药品流通的经验,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在确保药品流通全过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药品市场的集中度和透明度,推进药品分销企业的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加快对药品流通全过程的流程再造.构建以信息化引领的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医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高效的药品市场监管体制和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的行业中介组织,促进他律和自律的有效结合,实现药品流通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
(四)实行管办分离的医疗体制改革
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办医院”真正转向“管医院”,不能直接经营管理医疗单位,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必须解决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应作为维护医疗卫生市场秩序的监管人、最广大群众利益的维护人、公共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人,在保障社会公平性方面提供服务和管理。
目前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先办的几件事是:
一是抓紧研究确定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政策界限,集中国家财政拨款,办好非营利性医院。对准备转型为营利性医院的,要抓紧研究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特别是对国家投 资形成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价方案,防止一哄而上,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二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在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同时,抓紧研究医疗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监测制度、医疗执业风险保险制度等,进行有效监管。医院的市场化改革决不能失控,也决不能使不具备行医资格的人进入这个治病救命的领域。
三是抓紧研究医药分离分步推进的方案,当前特别要落实医疗机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条件的医院门诊药房可探索成为药品零售企业的路径,为实现医药分业管理作些准备。四是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抓紧研究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 公平性问题,扭转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医院、轻社区医院,重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轻扶助弱势人群的状况。五是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血吸虫病、克山病等疾病预防教育和治疗,防止因疾病蔓延造成重大社会性问题。
(五)建立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器,因此,要把建立起覆盖全体国民的城乡一体化的最低限度的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新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减轻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负担,适当降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起付标准,并尽快出台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门诊基本医疗。
在现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困难人员实行医疗补助或救助。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体系,从居民向农民逐步推进,保障其享受大病重症医疗救助的权利,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民、困难户、城镇“三证”持有者、下岗失业人员的“看病难”问题。设立慈善医院,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项任务”的运行模式,依托现有非营利性医院举办1~2家慈善医院,对全市城乡低保户、特困户和困难户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慈善医院在挂号、诊疗、护理、住院等方面为基本医疗救助对象实行优惠减免措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保障适度、广泛覆盖”的原则,采取“低水平、广覆盖、个人为主、政府为辅”的形式,在全市建立以区、县为单位,统一筹资、统一管理的农村大病统筹保障型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第三篇: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价值取向的批判(推荐)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价值取向的批判
刘美平
【专题名称】体制改革 【专 题 号】MF1
【复印期号】2011年12期
【原文出处】《当代经济研究》(长春)2011年10期第46~50页
【作者简介】刘美平(1970-),山东曹县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郑州 450002 【内容提要】 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可以用“简单市场化”、“过度市场化”和“市场化不足”来概括。“简单市场化”改革是导致医疗服务行业出现“以药养医”问题的关键。“过度市场化”改革是引发“看病贵”问题的主要原因。至于“市场化不足”则表现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资不足和社会性政府管制错位。这说明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存在以“利”为主旨的价值取向问题。为此,我们应深刻反思这种“泛市场化”改革之弊端,在认识到医改决策纠错机制尚未建立和肤浅模仿国企改革及照搬美国医改等主要问题的前提下,实施以“人民健康为本”作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市场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关 键 词】市场化/体制改革/价值取向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十三届卫生大会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对全球191个成员国的卫生绩效进行了排序,我国总体绩效列第144位,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列第188位。这一状况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并促使我们对过去多年医疗卫生改革进行深刻反思。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进行的所谓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市场化改革?改革的绩效怎样?是否解决了改革前存在的问题?新出现了那些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要进行什么样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改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医疗卫生服务不属于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部门,只是作为居民的一种消费或者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提供给居民。在“收费越低、减免越多,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观支配下,医疗卫生服务收费价格多次大幅度降低。面对巨大的卫生需求,财政又没有能力给公立医院以相应投入,直接导致医院运转困难,并由此造成“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20世纪80年代逐步推进的卫生改革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卫生机构的生机与活力,改变医院“越办越穷”的状况;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克服卫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导向上,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以一种偏激的思维来评价计划经济时代的医院建设,片面认为过去的办院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都是不好的。
这样一来,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是必然的了。但是,由于当时片面的否认计划经济时期公立医院的一切成绩,认为只有市场化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片面市场化的出现就在所难免。在片面市场化作用下,“经济杠杆”在公立医院运作中被置于突出位置,重视经济利益也自然成为众多公立医院追求的首要目标。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尽管口头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实际上却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为了单位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惜损害患者利益。显然,公立医院的片面市场化改革既偏离了公立医院的自身职责,又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还背离了社会主义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二、对经济转型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价值取向的批判
根据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自身发展历程,将改革开放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其中,1998年是划分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1998年以前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扩张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医疗保障制度框架的改革。[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的标志性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该会议要求卫生系统必须贯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工作;二是当年4月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该文件要求:卫生部门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为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物价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该文件提出:第一,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第二,开展有偿业余服务;第三,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第四,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第五,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医。此文件意在通过市场化来调动医院及相关机构创收的积极性。
1998年以后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改革,2000年又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一起推进,2002年又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试点工作。在此,我们并不否认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但是由于最初的体制改革设计存在部分缺陷,加之改革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的制约,因此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在1985-1998年期间,中国政府探索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两个方向是:一是减少甚至不给财政经费,二是允许医院成为自负盈亏的服务机构。如果说医院仍然还是名义上归各地卫生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的话,那么这个“公立”名称背后剩下的只有政府负责医院院长的任免,至于医院的具体运行机制,政府则完全放手。政府对公立医院在改革过程中所给的政策是允许收费,即允许“以药养医”——医院可以提取15%的医药差价费。这两项政策是政府不投资或少投资、又想让公立医院运行下去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政策。
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确实调动起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创收的热情,但代价是牺牲患者的利益,甚至于以降低绝大多数人的健康水准为代价。正如李佐军所说的那样,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改革中,可能过多考虑了如何调动学校、医院和开发商的积极性,过多考虑了政府减轻自身负担的需要;在价格改革中可能较多维护了垄断者的权益;在政府改革中可能较多考虑了政府自身的权益得失;在对外开放中可能过多照顾了国外投资者的权益等。总之,许多改革举措的重心放在提高效率上,而没有放在人本和公平上,这是许多人质疑和批评“市场化改革”的根源。[2] 从社会主义经济学角度来讲,我们改革的目标,是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政府改革等等,不能都叫做“市场化改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各领域的自我完善。[3]既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公立医院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以患者利益为半径,严重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这是在降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仅如此,公立医院通过高收费实现自身创收的做法,也背离了中央政府的改革目标。显然,医院的目标是全体医务人员福利最大化,而政府进行医改的目标是全体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实际福利最大化。而医患之间的福利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医务人员福利的增长是以患者利益的减少为代价的。
从资本主义经济学即所谓的西方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也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经济形态。微观经济学以非常完整的逻辑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其假设前提——完全竞争。所谓完全竞争背后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如公平竞争、制度合理(交易成本为零)、信息完全、分工理想(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分离)等。即便是西方经济学强调的分配准则——“帕累托改进”也是指在不减少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保证公平是前提。也就是说,现代经济学所论证的市场竞争效率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根据这一理论,公立医院的效率和福利提高了,但是损害了公众的公平和患者的福利。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和二者的效率问题。如前所述,政府在设计医改方案时,也考虑到了让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公平竞争,更好地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消费需求这一问题。然而,事情往往事与愿违,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之间不但没有形成公平竞争,反而出现了更加复杂的问题。由于营利性医院是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其发展的动力来自市场外部的竞争压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不论是民营医院还是民间资本参股的医院,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营利性医院。反观公立医院,尽管也打着“非营利性”的大旗,享受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免税优惠,还无需承担破产的风险,实质上却在药品销售和医疗检查服务上大肆谋取利润。通俗地讲,对营利性医院而言,收益和亏损都是自己的,国家是不给予任何优惠条件的;而对公立医院来说,收益独享,亏损由政府负担,国家还给予诸多优惠条件。这种机会不平等,让营利性医院根本无法在市场上与公立医院展开公平竞争。由此可见,非营利性医院的公平与营利性医院的效率处于“双输”的境地。
三、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原因的深刻反思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这一点已是政府、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共识”。然而,在分析医改失败的原因方面,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观点认为,医改不成功的根源是走了市场化的道路,得了所谓的“美国病”,因而有必要恢复并扩展公费医疗体制;[4]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意见,认为计划经济下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要实行公立医院的产权多元化,鼓励发展营利性医院,严格规范非营利性医院;[5]还有学者认为,中国20多年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成功,其根源与其说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不如说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因此要走一条“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6] 第一,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决策纠错机制尚未建立。当初,医改的方案是“给政策不给钱”。试运行了一个阶段后,发现的确调动了以创收为内容的公立医院的办院积极性,但是,却违背了医院“救死扶伤”的使命之要求,严重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公立医院因此成为“救富人不救穷人”、“救少数人不救多数人”的势利眼医院。公立医院本来应该具有提供公共卫生产品、稳定医疗市场价格、调整医疗资源结构、维护卫生公平、推动卫生科技进步的职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医疗服务目的、公立医院职能也应该是一致的。然而,所谓的市场化医改却使得公立医院的使命和职责大大减弱。这说明中国医改体制设计的确存在决策错误。当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时,却没有及时的对当初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的医改体制进行纠正,显然,纠错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的简单模仿化是医改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医改模仿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但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看病贵”——诊断费用贵、药品费用高的源头就是在于这两项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想,允许收费情况下的自负盈亏型的公立医院,只想“盈”了又“盈”,不想“亏”了又“亏”,诊疗费用只能越来越高。允许“以药养医”提取15%医药差价费,即只有高价药品才会在医院与医生那里有市场,因为对于医院来说高价药品提成多;对于医生来说,大处方给自己带来的收入多。医生收入与所开处方含金量挂钩、医院收入与药品差价挂钩。这两个“挂钩”制度彻底将医院与医生推向以“盈”为中心的行为境地。可见,高价位的药品经销商、医院、医生三者之间借助市场化改革政策,依据医院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医生的处方权这三个环节实现了从虚高药价向现实高昂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这一惊险的跳跃,而承担这些高价格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只能是患者。
事实上,医疗卫生服务是涉及人的生命健康权的严重专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诊断过程与治疗过程。医学专业信息不对称致使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过程与治疗过程具有完全的垄断性,处于绝对优势的支配地位,从而使医疗服务消费又具有了患者出于求生本能要求下的强制性与医患之间源于治疗过程的不可逆性以及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被动性这三大特点。
医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医生的完全垄断权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它会演变为医生的话语权,而医生的话语权又可以演变为诊疗过程的医生决策权,医生的决策权再具体化为医生处方权。医生的处方权利却是可以向着不同方向使用的:一个是本着“治病救人”的高尚道德方向,根据科学的初步诊断结论,选择适宜的检查手段与检查器械,运用合适的药物对患者进行负责任性的治疗;另一个是本着医生自身利益(收入)最大化方向,根据在诊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收入的多少,选择昂贵的检查器械,运用高附加值的药物对患者进行非完全责任性的治疗。医生处方权本身无可厚非,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生都必须拥有医生这个职业所特有的这一权利,问题是处方权的使用动机,不同目的使用动机会提供质量不同、疗效不同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公立医院私有化与市场化的导向下,在逐利性潜规则逐渐发生作用的态势下,在忽视了医疗服务行业特殊性的情况下,如果在中国出现医院创收越来越低、医生收入越来越少、药价越竞争越低的现象,反而不是“理性经济人”所做的传统行动了!这说明中国要实现从“传统行动”到“价值理性行动”的嬗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7] 第三,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简单照搬美国医改市场化模式也是医改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照搬美国医改模式的过程中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忽视了人口大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美国的医疗体制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医生看病以赚钱为激励机制。大多数人通过雇主获得医疗保险或自己购买保险,政府投入较少。美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位居世界第一,医疗服务质量较高,但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没有购买医疗保险的人,小病自己负担,大病由国家负担,导致相当的浪费,因为他们小病不治,大病由国家出钱救治。国家实际承担的医疗费用不低,而效率却较低。美国政府采取措施试图减少医疗支出,但收效甚微。这说明,美国的医改并不成功,也存在很多问题,否则,不能现在仍然在继续改革。
尽管美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在绝对数上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但它的医疗卫生各项指标,如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均排在发达国家的后位。[8]这说明美国的医疗卫生效率也不高。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通常建在卫生资源缺乏的地区,90%的老人和贫穷者的医疗服务是由公立医院提供的。美国是卫生服务市场化国家,但美国的很多州运用计划手段,对卫生服务价格实行管制。
再来看中国,我国人口多、技术相对落后、财政资金不足;而美国人口少、医疗技术先进、财政资金充足、市场经济成熟,这些都是中国无法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府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都要“以人民为本”,而美国的医疗改革更大意义上是满足上层社会少数人的利益要求。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如果评价以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绩效的话,可以用“简单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以及“市场化不足”来概括。“简单市场化”是指将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筹集渠道“简单市场化”,这种“简单市场化”的结果是患者承担最终所有医疗成本。[9]“过度市场化”是指政府把本应自己承担的一部分投资责任转嫁给市场,引发“以药养医”、“以医疗器械养医”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允许医院自行设置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的做法是导致“看病贵”的直接诱因。而当公立医院一旦以追逐“利”为目的时,公立医院就会偏离了他的公益性质,或者说他的公益性质淡化了。[10]这样的市场化改革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必须要对此进行反思和批判。“市场化不足”是指私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或者称民营医院既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私人医疗消费需求,又在服务质量上参差不齐,甚至坑人害人,而政府又没有及时规范并惩处这些非法行医者。这足以充分说明中国过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以“利”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完全错误的。
针对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力度纠正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医疗卫生体制:一是摈弃以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简单市场化”的错误做法,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公共财政支出,并使其制度化。二是取消“过度市场化”导向的错误政策,使其制度设计走向更科学、更客观、更原则的方向。三是弥补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化不足”的缺憾,在减轻民营医院税负和增加民营医院数量的基础上,为各级各类医院发展营造良好的公平的市场环境,使得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公平竞争。四是在确立公立医院是公益性组织机构的前提下,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彻底改变公立医院今后改革的“泛市场化”倾向,使得公立医院走向正确的改革轨道。五是建立健全医改决策纠错机制,在遵循医疗服务行业自身发展规律性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改新路径。【参考文献】
[1]彭瑞骢等主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5.[2]李佐军.“市场化改革”如何健康推进[J].金融经济,2009,(6):18-19.[3]刘国光.试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4]王绍光.人民的健康也是硬道理[2].读书,2003,(0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概要与重点)[N].中国新闻网,http://www.xiexiebang.com[2005-07-29].[5]赵敏,马建华.关于杭州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5,(4):64-67.[6]胡颖廉.管制与市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困境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2006,(6):34-38.[7]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发展理论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0.[8]张蕴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83-85.[9]李义平.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失衡与校正[J].经济学动态,2011,(4):79-83.[10]程广德,葛余兆.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原因与实现途径[J].卫生经济研究,2006,(11):9-11.^
第四篇: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第五篇:对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精)
对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 :在 关键字:供应链 企业 物流 研究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进入 20世纪以后,随着各国政治体系的变革,政治系统中越来越强调行政 权力的地位,这既有利于政府处理日益增加的事物,也有利于加强行政集权化。在这种变化趋势下,行政机关开始集自由裁量权、行政司法权和立法权于一身, 集权化的形式越来越明显。行政权在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较量中, 其地位越来越 突出, 呈现出逐渐膨胀的趋势, 即使以三权分立闻名的美国, 也不能逃脱这种变 化趋势。政府行政权力的无节制扩张必然引起民主的倒退, 因此, 当前世界的主 流思想都要求对行政权进行制约,使政府行为规范化,减少对公民权益的侵犯, 保护公民的自主地位不受干涉,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将政府的行政权纳入法律体 系的监管下, 建立健全的行政监督体制, 对掌握并行使权力的人进行有效的限制 和约束,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念,也是各国采取的主要做法。
在我国, 党和政府在行驶权力时, 也非常重视民主的建设, 决不允许官员滥 用行政权力, 因此历史非常重视行政监督工作, 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 之路。新中国成立之时, 我国就认识到行政监督的重要性, 并着手进行行政监督 体制的建设,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人民民主观念的不断加强, 人们也 开始越来越重视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 我国政府在开展行政监督工作时, 十分 注重来自民间的监督力量, 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 人们可以通过各 种方式参加到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中去, 而政府也非常愿意接受来自群众的监 督, 因为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此外, 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内部自体监督体 制的建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地方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就是这种建设的成 果。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来自行政组织的内部自体监督和来自 外部的异体监督相辅相成的行政监督体制, 这是行政监督体制的一大创新, 极大 地促进了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强了行政机关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行政机 关滥用职权, 侵害民众权利的行为形
成了有效的制约。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 认识到,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 新旧体制的交接需要一定的缓冲 时间, 旧的体制依然在发挥作用, 我国行政监督法律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 行政 监督仍然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盲区和漏洞, 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依然在滥用权 力、牟取私利, 这种现象目前还比较严重, 从当前我国反腐工作的成果可以看出 来,行政机关中存在着很多的老虎和苍蝇。我国人口众多,行政机关庞大,监督 体制的建设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国的监督体制目前还普遍存在制约无 力、程序拖沓等问题, 监督的效果也远没有达到民众的预期, 频频见诸报端的官 员贪腐事件一次次冲击着民众的心理防线。因此,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建设还有 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即使这条路再艰难,政府也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2、研究意义
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政府需要处理的公共事务越来越多, 这在 客观上促进了各国行政职能部门工作范围的扩张, 政府职能也呈现出多样化、复 杂化的发展趋势。政府职能部门如何行使扩大后的职能范围时, 需要有科学的理
论进行指导, 否则很容易造成滥用职权的恶果。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梳理我国 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分析相关的改良知识和理论, 以为我国行政 监督体制的完善提供一下理论上的指导。
3、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现行的行政监督制度是基于三大核心理论监理起来的, 即 “社会高 于国家”、“天赋人权”和“权力恶”。这三大核心理论的演化逐渐引申出一系列 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和思想:主权在民, 分权制衡, 自由主义监督观以及腐败的 经济学研究等。近代西方的学者所提出的一些关于监督制度的理论对现今学者的 研究工作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近代有很多的西方学者开展了对行政监督的理论研究,也分成了很多的学 派, 相关的研究著作有 《现代政治分析》 , 《公共选择》 ,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等, 这些理论著作是这些西方学者研究和智慧的结晶, 虽然历史向前推进了一百 多年, 这些著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理论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研究的 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广义行政监督, 议会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政策 过程以及对政府腐败的行政监督研究。
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 腐败现象也开始在西方的政府部门中滋生, 为此西方 学界也拓宽了研究视野, 将对腐败行为的监督纳入到行政监督中去, 这样关于反 腐问题的研究就上升到了政治现代化的层面上。而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 速, 其所采用的一些反腐方法, 对官员和政府行政部门追责问责的经验以及防止 行政监督流于形式或者执行不力的举措,非常值得我国政府学习和借鉴。
(2国内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 腐败现象也开始在西方的政府部门中滋生, 为此西方 学界也拓宽了研
二、行政监督体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原则
1、行政监督体制的基本概念
我们在解释行政监督的概念时, 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进行定义。狭义 上的行政监督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对自身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内部监督, 属于政府机关的自发行为;而广义上的行政监督指的是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 从外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行政监督的主体已经 发生变化。相比于狭义上的行政监督,广义上的行政监督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狭义的行政监督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自体监督, 其监督的效率和效力都无法进行有 效保证,因此,广义上的行政监督更能够体现出行政监督的本质和意义。
行政监督体制是行政监督领域所有的体系和制度的集合, 包括设立行政监督 机构, 确定其隶属关系, 明确行政监督主体的具体权限和职责, 确立起运行方式, 在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体系和制度都属于行政监督体制的范畴。
2、行政监督体制的功能原则(1行政监督体制的功能
行政监督是提高政府行政单位行政管理能力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其最根本的 目的是监督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不出现职权滥用、违法违纪等现
象。行政监督是实现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其 在行政监督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预防功能
行政监督存在于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 它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进行事前 监督。通过事前监督, 能够及时发现行政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失当或行 为过失等的迹象, 并通过对行政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及时预警的方式将失当或 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2控制功能
行政监督的存在迫使行政机关在行使职能时,更加注重工作的成果和效果, 因此, 行政机关会自发地制定行政目标, 对于懒政怠政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监督 作用。并且,随着行政监督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督主体越来越广泛,监督方式也 越来越丰富, 行政机关的行为随时都处于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之下, 这对行政 管理按照控制目标发展非常重要。
3评价功能
评价效果体现在行政监督的整个过程中, 实际上, 行政监督也是对行政管理 工作成果进行评价的一个过程。行政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行政监督 能够
对他们的工作成果进行及时评价, 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 有利于行政单 位工作方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提高整个行政系统的行政管理水平上发 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4补救功能
行政监督的补救效果是通过事后监督的方式实现的。行政监督对行政单位及 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事后监督, 在发现行政机关的不当行为后, 促使行 政机关制定相应的补救和整改措施, 尽最大努力挽回或者消除工作上的失误带来 的不利影响。同样, 行政监督也能够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严重渎职行为进 行揭露, 从而有效遏制这类违法乱纪现象, 防止类似问题的不断出现, 对行政机 关合理合法的职能进行监督和补救。
(2行政监督体制的原则
行政监督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否则不仅不利于其强大功能的发挥, 甚至 有可能导致监督工作出现重大失误。依据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实际特征, 开展行 政监督工作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平等性原则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行政监督工作必须遵循平等性的基本原则, 这是 发挥行政监督职能的基础。在我国, 不存在可以不接受监督的特权, 也不存在具 有特权的监督,一切行政监督工作的开展都处于法律体系的掌控下,任何机关, 不管其级别高低;任何领导, 不管其职位高低, 其接受监督的义务和享有监督的 权利是对等的。而作为行政监督工作实施主体的监督机构, 也必须接受来自外部 的监督。行政监督工作一旦违背平等性原则,则必将引起行政监督的大倒退。2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行政监督体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也是基本条件, 可以从以 下三个方面理解合法性原则:行政监督主体的合法性, 行政监督主体必须是法律 承认的,在履行职能时必须严格恪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行政监督程序的合法性, 行政主体在开展监督活动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办事;行政监督活动的合法性。3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指的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开展是经常性的, 而不是运动性、突击性 的,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监督, 不仅可以对他们形成较强的约束, 还能够及时发现其违法违规现象和不当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4广泛性原则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行政机构的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 这就决定了我国 所有的公民都有充当行政监督主体的权力,这就是行政监督的广泛性和群众性, 这种广泛性的监督可以深入到对所有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制度、行政措施和行为的 监督。
三、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和形成原因解析
1、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我国领导人从建国伊始就认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 权力服务于人民, 因此非 常重视行政监督体制的建设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变化, 我国行政监 督体制的完善工作一直处于稳步推进中,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行政监督体制的 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已经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监督体制。在政府 机关单位的行政管理中, 行政监督体制很好的保证了 “合理行政” 和 “依法行政” 的贯彻执行,使我国行政管理工作持续向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推进。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既强调内部监督系统的建设, 也重视外部监督系统功能的发 挥。而来自行政单位外部的监督是实施行政监督的重要力量和有效方式, 我国的 外部行政监督包括:政党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
2、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
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各个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 行政监督体制的问题和缺陷 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这一方面是体制不完善的原因, 一方面是形势变化对体制的 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监督意识薄弱
监督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能的意识, 一是监督 客体积极接受各方面监督的意识。但是, 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无论是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人民自身,很多人还存在“官贵民贱”的错误思想,作为监 督主体的人民主动参与监督的意识比较薄弱, 作为监督客体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对人民群众没有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缺乏主动接受人民监督的意识。监督主体认 为自己是无权人, 管不了有权人, 甚至害怕监督活动会得罪人, 而有些政府公务 人员,素质比较低下,甚至会滥用职权对监督主体实施打击报复。因此,强化监 督主体和客体的监督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法制化程度低
需要指出的是, 我国行政监督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 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健 全,给行政监督体制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对监督 标准的司法解释不明确, 造成监督者在开展监督活动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的执 行标准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 对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带来巨大挑战, 而且因为标准 不明确,也无法准确的对监督客体的不轨行为进行界定和纠正。2实施细则不 具体, 目前相关法律体系没有明确规定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给监督活动带来实际 操作上的困难, 甚至有时候造成监督活动流于形式, 对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监督 主体的积极性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3同体监督存在的问题
同体监督也是内部监督, 是国家行政机关自身开展的对自身的监督活动。专 门监督属于同体监督的一种形式, 监督的主体是具有独立职权的国家审计机关和 监督机关, 监督的客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内部监督是一种很优越很高 效的监督方式,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也具有明显的短板:1行政机关内部实 施的一般性监督具有明显的不足, 尤其是来自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由于各种原因, 基本上流于形式;2行政机关内部实施的专门监督,由于监督主体缺乏足够的 独立性和受重视程度不够,监督效果也大受影响。
(4异体监督存在的问题
异体监督也是外部监督, 其监督的主体有司法机关、权力机关、各种社会团 体和组织、人民群众等, 当前,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外部监督并没有充分发挥其 监督的职能和效力,在强度、力度和时效性等方面仍然有待提高。1党政不分 ,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 其他的一切党派都是参政党, 必须接受共产 党的领导。我国宪法规定,我国一切行政机关的活动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多时候,党的干部也是国家公务员, 造成行政监察和党的纪律监督之间权责不清、划分困难, 党的监督经常直接取代 行政监察发挥作用,这是监督体制中党政不分的一个重要表现。2权力机关的 监督流于形式, 宪法赋予我国权力机关实施行政监督的一系列权力, 不仅可以对 政府机关进行事前监督, 通过立法的方式促使政府规范行为, 也可以对政府进行 事中监督, 即有权改变甚至撤销政府颁布的不当决定, 还可以进行事后监督, 弹 劾政府的不当行为, 甚至撤销各级政府的领导人。但是实际上, 我国权力机关并 没有有效行使其监督的权力, 监督活动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流于形式, 表面化、形 式化。3司法机关的监管滞后,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在行政 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 司法机关在其监督活动中存 在许多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立法赶不上形势的变化, 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套 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全的行政监督法律体系;司法机关在行使监督职权的过程中容 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导致其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监督工作;司法腐败, 司法机关内部发生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导致行政监督的严肃性受到严重挑战。4人民群众的监督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在我国的官员中,还普遍存在“官贵民 贱” 的错误思想, 很多官员不尊重和重视来自群众的监督, 甚至还会滥用手中职 权对行使监督权利的群众进行威胁恐吓、打击报复。导致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 长期受到压制,无法发挥出应用的效力。5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小,民主党派 在我国是参政党, 并不具备国家层面上的权力性质, 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往往流于 形式,因此实际发挥的监督作用比较小。
3、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缺陷形成原因解析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很多缺陷, 这些缺陷的形成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只 有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1权力与行政监督
行政权力和其它的权力形式一样具有强制性, 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团体对 于行政机关发布的命令必须服从和执行, 而如果无法对权力执行者进行有效的约 束与限制, 容易造成权力的扩张和滥用, 最终容易导致个人集权和个人专断。行 政权力的这种强制性能够保证行政权积极功能的发挥, 但也会诱发行政权的扩张 性和侵犯性,行政权扩张后,必然会对行政监督造成侵犯。
(2人性与行政监督
行政权力的强制性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最终导致权力发生异化的 却是权力行使主体的私欲。如果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能够抛弃一切私欲,真正做到 大公无私,那么行政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实际上,人性总会收到各 种因素的干扰和诱惑,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