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最终版)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服务中心是做好社区工作的载体,是服务居民、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社区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做好基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扩大基层民主,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以及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使得现行社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可度较低。参与程度不高,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形成共住共建的良好氛围;社区服务项目少且单一,水平不高。且服务人才短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保障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承担大量社会事务,因“费随事转”得不到落实,经费短缺,致使相关工作难以开展。
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加强社区建设已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社区建设是社区成员参与的过程。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为此,要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同时,对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事务,要广泛地吸收居民群众参加,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让居民表达自己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建议。加大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
二、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实践和定期培训,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选聘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和热心于社区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从现职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中选聘优秀人才充实社区,改善队伍结构。建立社区服务人才职业化、专业化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
三、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来抓,不断丰富社区的服务内容,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通过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建共享与政府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方式,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等,建立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居民群众生活舒适方便。
四、整合多方投入资源
开展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建立稳定可靠的经费筹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积极筹资。建立财政支持、社会赞助、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等多元化筹措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因此,要制定相关制度,对社区加大财政投入,使社区广开财路,争取多方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盘活自身资源、共建共享、募捐赞助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并建立相应监督、管理机构,对社区的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五、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将社区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社区网站等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将台账电子化,建立居民、家庭、社会组织、社区活动电子档案,实现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开展社区人员办公软件技能大赛提升业务水平。推广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信息化手段如QQ、微信,提高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方便社区居民,增进社区和谐。
第二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萌发了人们的维权意识,社区居民希望拥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具有实质性的社区自治组织和民主自治途径。所以说,社区民主自治,是城市居民群众依法直接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城市的广泛实践。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依靠群众、实现居民自治,才能使社区建设真正成为市民的自觉自愿行为,使社区建设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协调推进作用,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社区党组织就是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保证城市社区自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整合社区资源,完善服务网络是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效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区服务项目,是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构成的社区服务网络,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成为社区服务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效形式。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理顺关系,简化办事程序,营造社区建设的良好环境。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在社区发展上,要实现政府主导向社区主导的转化,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从而指导、规范、监督、组织社区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来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而目前由于体制界定的不明确,使政府职能部门把服务到社区变成了把任务交到社区,社区干部疲于应付各种会议、统计、报表、检查、汇报,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没法很好发挥。就像有人说的“社区是汉堡包中间的馅,上有政府,下有百姓,最难为”。只有简化办事程序,真正给社区工作减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自治建设当中。
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是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力保障
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组织,在开展民主自治建设过程中遇到资金限制的瓶颈,无法独立自主的开展各项活动。目前虽然有社区公益金项目作为对开展社区活动的支持,但实际运作当中存在不少问题,在审批过程中程序繁琐,条框分割明显,在开展活动时受到很多制约,并且由于是专项资金,其他一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无法用此笔资金解决。由于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社区工作用房陈旧、狭小,一些社区长年租借驻地单位的闲置房办公,社区工作用房不足依然是制约社区建设的基本因素。建议今后要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社区建设,改善基层社区的软硬环境,进一步夯实社区发展基础,成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有力保障。
五、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稳定社区工作队伍
(1)目前从事社区工作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显得信息滞后,活力不足,严重影响社区工作的发展。所以进行居委会干部制度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要拓宽街道、居委会干部来源渠道,尤其是居委会干部,要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从现职干部、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中挑选优秀人才,充实居委会干部队伍。
(2)我市在历经社区服务起步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到社区建设纵深发展阶段,随着大量服务性工作下移,社区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在待遇等方面却与所担负的工作量存在较大差距,用坊间“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挣的是卖白菜的钱”这个顺口溜形容当前社区工作者待遇情况可以说非常准确生动。尤其是现在从社会上招聘了大量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的薪资水平与同龄人相比明显不多,很多年轻人存在着心理落差。在今年两会上,与会代表就提案要求增加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因此妥善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问题,稳定社区工作队伍尤显重要。
(3)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建立一支由专、兼职和志愿者组成的素质较高的社区服务队伍,实行专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共同协作的活动方式,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加优质、快捷和周到的服务。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地通过选聘、招考等方式把更多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服务队伍中来,建立起以街道为中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的系列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把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并逐步养成习惯,形成制度,把政府意愿变为社区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
六、加强平安创建、维护社区稳定。建立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是建设平安社区,维护社区稳定的措施和保证。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社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紧密联系社区工作的实际,不断探索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手段,努力把社区的民主自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群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二社区:刘凤霞
第三篇: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王韶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区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党建成为我党城市党建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地在社区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其党建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根据该项工作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本文仅就社区发展及其对社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谈几点认识。
第一个方面,关于社区发展及其与党的建设的关系问题有以下几个观点。其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表现出相反的两种倾向,这就是独立性和群体性两种倾向并存、两极发展;而人在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之后对群体性的认同和归属,既是个体人心理上的基本需求,也其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因而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变迁中呈现出的重要特征。由此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就逐步由过去单一式的“单位”结构,为现在复合式的“单位”结构与社区结构并存;社会公众也由过去单纯的“单位人”为现在的既是“单位人”也是社会人。随着“社会人”的形成和发展,社区便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人的群体性表达的重要组织载体,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现方式。因此,社区便被赋予了过去由“单位”履行的社会整合职能,在客观上成为党联系社会、服务群众组织依托。
其二,社区本身不具有行政性质而属于自治组织,因而它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来讲不能依靠行政力量来推进。也就是说,政府作为一种外在于社区的政治力量,在本能上是抑制社区自治因素增长的,而政党则不是这样。这是因为,政党作为群众性的政治组织,不论其具有的政治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本质上所要求和体现的都是民主性和群众性。所以,依靠政党力量推动社区建设、引导社区发展,更加符合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更加有利于凸现政党职能的特点。社区党建既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基层的组织资源,又可以鲜明地体现出按区域原则建党的特点,因而是与社会转型、社区的地区性特征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要求相适应的,其具有内生性的特征。这表明,在社会结构不断分化、重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党要有效地融入社会,赢得群众,就应当将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活动空间从“单位”转向社区。以社区作为新的组织依托,发展党员,组织党员,由此动员社会和整合社会。在与社会的交往、融合和互动中构建党的新的结构资源 1
和组织资源,在自身价值和行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党的领导作用。
其三,坚实而富有感召力的基层组织,既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其进一步实现的先决条件。而党的基层组织的坚实性和感召力取决于其与社会组织结构内在的契合程度,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则集中表现为党对社会的政治整合和政治动员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社区党建一方面使基层社会获得强有力的中坚和领导力量,实现国家调控和社会自主的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推进国家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社区党建既是党巩固与扩大群众基础的战略举措,也是基层社会不断成熟与发展的政治过程。从基层民主建设的角度看,社区党建是群众自治的基础性、示范性工程,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带动性工程;而基层社区的自治发展,既是党实现有效的社会参与、巩固和发展自身社会基础的重要舞台,也是党组织民主能力锻炼的重要阵地。所以,社区党建的实际效果,不仅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在基层社会领导力量的加强,还关系到社会组织化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力量的强化,因而关系到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和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其四,自治性是社区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所在,是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指向。因此,社区党建的基本任务就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基础,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升党融入社会、整合社会的能力;战略重点是使党的组织成为社区建设与社区生活的主导力量;根本目的在于有效推进社区组织的自治发展。当前社区党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强化组织意识,提升凝聚能力,努力将来自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包括游离于组织体系之外、散落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组织资源,通过社区党建整合起来,在发育社区自治性的过程中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其五,社区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是党为寻求新的社会整合载体而推动的结果。其目的不是为了直接控制社会,而是为了发育社会,推进基层民主,实现社会自治。因此,党在推动社区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防止社区成为一级政府或在事实上具有了政府的职能,而消解其自治组织的本性;二是防止政府把本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转嫁给社区,而使之成为政府的办事机构;三是防止不恰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大社会管理成本;四是防止社区党组织凌驾于社区组织之上,包办社区事务;五是避免模仿行政建设的做法,或将行政力量扩展并附加在社区党组织的建设之中。
总起来讲,社区发展与社区党建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社区党建中的民主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组织的自身活力,还关系到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的发
展方向和建设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基层群众自治政治资源的同时,通过社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自治组织间的有效互动,形成当前党内民主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这对于增强党的民主素质,对于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回归政党职能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经验表明,社区党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根源于社区党员的政治热情,而政治热情则根源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重要命题对于社区党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发挥作用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第二个方面,关于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认识。其一,观念转变问题。总的思路应是,社区党组织要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服务者和引导者;根据党的性质和宗旨,时刻关怀和表达社区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通过完善社区民主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中实现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这就要求党应努力使自己由过去的政党权力意识很强、多于通过发号施令直接干预社会事务的党,为现在的政党权利、义务意识很浓、善于通过整合社会实现领导作用的党;由过去的以党代社,党社不分的全能型的党,为现在的政党职能明晰、党与社会关系科学化、法制化的党;由过去的重视“数量建党”,自身事务管理专职化、领导成本比较高的党,为现在的重视“质量建党”,自身事务管理兼职化、领导成本比较低的党;由过去的主要以党的领导者——被人格化的政党权力作为政党活动支撑点的党,为现在的通过法制途径,将全部政党生活导入法治轨道上的党;由过去党的权力过分集中,社会监督不力的党,为现在的党的权力合理配置,有效地将自身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的党。总起来讲,要求党由过去的居于社会之上或社会之外,向现在的回归社会之中的转变;从传统的行政化、政治性的角色定位,回到政党化、社会性的角色定位。一句话,要求党由以权力本位向以能力本位转变。
其二,职能定位问题。党是集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在非执政条件下其政治属性凸现;在执政条件下,其社会属性凸现。这一基本性质规定和表现特征,要求社区党组织在履行党的政治职能的同时,要努力突出党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在与社会的直接互动中获得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通过有效的社会工作,掌握群众,赢得民心。由于党的社会工作的总抓手是党的人才工作或精英工作,所以,社区党组织职能的基本定位是实现对社会精英的影响或掌握。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吸纳精英,即尽可能多地把社会精英吸收到本党中来——使社区党组织成为“能人”的集合体;二是教化精英,即尽可能好的将被吸纳的社会精英培养成本党的精英——使之成为党组织的合格成员;三是回归精英,即尽可能多的使本党精英经过法定程序回归社会——使之胜任国家和社会的各项公职。其中,吸纳精英是前提,教化精英是关键,回归精英是目的。社区党组织对社会精英的这种影响、掌握能力,是通过其思想说明能力、理论导向能力、组织凝聚能力、作风感召能力、制度规范能力,以及党组织领导人崇高的人格魅力等具体形式予以实现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组织动员、价值导向、桥梁中介、人才保障、利益协调和稳定社会等具体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应当看到,由于社区是一个非权力性空间,在这种扁平化结构中,社区党组织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地位的体现,就是制定规则的资格,而最有效的领导作用就是保证社区其他主体遵守定下的规则。
其三,活动方式问题。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同社区党组织没有行政、经济关联,因而其主体性很强。这与以往的“单位人”和“单位”与其党组织关系的状况大不相同。这种情况,规定着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实现不再依赖于物质力量或行政力量,而是要以社区党组织高尚的人格感召力、科学的理论导向力和充分的事实说明力为前提,以包括社区党员在内的社区群众对党组织的内心崇尚和普遍认同、自觉授权和自愿服从为基础,以团结凝聚、示范引导和激励感召为机制。政党职能实现方式的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必然导致党组织活动的法治化要求。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法治化,总起来讲,就是将其整个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以宪法、法律和党的制度作为党组织活动的支撑点;具体而言,一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确立;二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行使;三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保障,四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评价;五是指政党权力的依法监督。
第四篇:社区发展(精选)
论社区的发展与居住区规划
崔然
[摘 要]:通过对居住小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与社区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居住小区建设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并引用先进的社区建设理念,提出居住小区设计的一些想法和创意。
[关键词]:社区发展、居住小区、规划。
1.社区的概念与基本特性
“社区”这个概念是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首次提出来的。至今“社区”这个词已有不下一百种解释。一般认为,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所说的社区,不是泛指所有的社区,而是特指城市基层法定社区即是在自然性社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社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法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由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管理。在我国城市现阶段,这样的基层法定社区主要是指市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三个层次的辖区所构成的社区体系,尤其是指街道、居委会辖区。
以单纯的规模角度看,我们规划建设所涉及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并没有明确的行政界限作为界定,而是以道路、水体等自然条件为界,建设用地上的原有建筑也大多夷为平地,都应该是从属于街道办事处的社区范围,和居委会的界线有一定的重合。
2.社区发展与居住区规划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区的变迁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时时处在复杂的矛盾问题之中,总是老问题解决了,随之出现新问题。社区一直以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周而复始的这一模式不断前进,不断运行。由此看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居住区的更新和改造,正是一个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良好契机。如何通过居住区、小区的建设使所在社区的各方面功能得以完善,确实是规划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3.居住小区建设模式对设区的影响
要使社区的结构要素协调统一,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首先需及时认识社区问题,研究社区问题的实质。只有如此,才能寻找到解决社区问题的办法,使社区问题得以解决,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城市更新过程中,社区中的大片用地被改建为居住小区。而在小区规划与建设中,设计者往往只重视空间的布局与设施的配套,而对社区的整体环境协调和社区需求等相对抽象的因素很少考虑。导致新建居住社区的和原有社区大环境完全不协调,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荡然无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封闭、随意的道路设计
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区的空间开放性要求有效高密度的道路网络结构来支撑。而住宅小区的道路往往自成体系,其内部交通道路的设计单纯追求视觉美感而表现出随意性。小区与整个社区的交通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外部交通不能引入小区内部,故小区道路无法与城市道路直接、顺畅地相连接。这样,所有的城市交通都只能集中在少数几条城市干道上,而给社区乃至整个城市范围的交通组织造成困难。
3.2小区配套设施不合理
居住区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小区都配备完整的生活服务设施。目前小区的配套公建采取统一建设的方式,小区中的许多配套公建,尤其是那些商业服务设施本属于市场供给的范畴,并在市场竞争中决定其存亡兴衰。但在每个小区都强制性地配套,对于城市而言属于重复建设,容易造成低水平建设,低效率利用,结果在很多小区不得不改作它途。小区配套设施的完整性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趋势相悖,且加大开发成本和居民负担,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居民急需的服务设施却又被忽视;社区则失去了通过用地更新,新设施建设完善功能的良机。
3.3文化冲突
小区的规模性给旧城改造项目的社会目标造成冲击。旧城的社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街巷空间,它们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历史断面,而是缓慢地演化更替、推陈出新。这种自然更新是小规模、连续性、渐进式、分散型和局部地进行着的,只有这样,城市的文脉才不会在强大的外力冲击下断送。然而,居住小区所具有的规模性恰恰与之矛盾,动辄十几公顷的开发规模,如期落成的时间限制,以房地产商为主导的开发机制,不可持续的开发模式等等使都市旧城改造中文化传承、社区特征等社会目标付诸东流。将小区模式应
用于旧城改造中,违反了城市发展连续性、渐进式、分散型的规律。
4.适宜居住的社区理念
上文谈到了现代居住小区设计对社区发展的负面影响。那么,什么样的社区才是适宜居住的社区呢?它的空间特点又表现在哪方面呢?在这里我们引用“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思想的内容,即在城市和社区发展建设领域,以下10个方面构成了适宜居住型社区最重要的部分:
4.1吸引人的以步行为主的公共领域
以步行交通为主的社区是人们希望工作、居住和休闲娱乐的地方。只有在轻松的步行过程中,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社区居住环境的优雅,也才能促进社区社会活动和交流,当然更有利于社区居民的健康,也才能够改善交通拥堵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4.2机动车速度低、交通量小和没有交通堵塞
社区内的街道市社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不幸以及机动车的交通通道,也是休闲散步的公共领域,是城市的绿化空间、景观空间等等。在交通问题严重影响社区和城市的发展的今天,人们无一例外的希望社区没有交通堵塞,街道清洁、安静和怡人。
4.3适宜的、经济和位置优越的住宅
住房是社区增长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人使用交通工具、服务、教育和消耗各种资源的重要因素。没有单一的住宅形式可以服务于今天多样化的所有家庭的需要。建设不同的住宅,可以支持社区内更多样化的人口,实现不同阶层家庭的更公平分配,建设和谐社区。还可以通过加建、改建等使现有社区逐渐增加密度,而不必大规模的改变社区环境。
4.4方便的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
不同于现代住宅小区配套商业设施,服务设施的应与住宅相混合,以增加社区的多样性,增加社区的活力和适宜居住性。
4.5方便的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
社区必须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公园和开敞空间。
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是社区环境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社区景观,改善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凝聚力。方便的公园和开敞空间还是人们增进社会交往,培育社区感的重要的步骤之一。
4.6清洁的自然环境
清洁的自然环境包括清洁的街道,社区公园和社区建筑。保护社区内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将社区与自然环境有机连接,保护有意义的自然景观和开敞空间。
4.7丰富、整齐的社区景观
建筑要有地方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多样化和高质量,防止千篇一律。建筑必须符合人的尺度,通过合理组织社区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街道景观。
创造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绿色开敞空间是社区景观的重点,增加社区景观的效率,避免空旷的单调空间。
4.8社区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并感觉安全
社区应使所有居民都有一种归属感。倡导社区的和谐,混合不同类型的住宅,容纳社会各阶层的居民,使所有人都感到家的感觉。
安全是产生社区感的最重要前提,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应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此外,改进社区照明,提供防盗设施,也有不小的帮助。
4.9强调当地文化、历史和生态
社区文化、历史和生态需要具有独创性。重点要创建社区中心,提高社区中心的形象。同时增强城市设计,提倡使用地方的建筑风格和地方景观,增加公共领域的特色,重点突出当地有特点的建筑和景观,保护有地方特色的商业和服务业。
4.10环境促进人们相互交流形成社区
创造居民愿意访问、停留和社交的场所。重要的步骤是创造吸引人的步行街道,公园和公共空间,将人们吸引到社区的空间来,增加居民的社区活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5.居住小区社区环境的改善措施
5.1设计因素的措施
居住小区的设计应设计者的发挥使其给社区发展带来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尽量在居住小区的设计中保持社区和城市的多样性。
②通过延长城市的街道网络,土地使用和建成环境的形式,保持新建居住小区与社区的连续整体性。
③了解并尊重周围已建成社区,并在建筑和公共空间上与之形成整体效果。
④通过整齐的街道设计形成连续的街墙,并设计步行导向的服务设施以提供街道的生气和安全。
⑤建筑风格和体形的设计强调变化呼应,创造强烈的地方感。
5.2细节设计的措施
在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中,细节的考虑同样会对设区的整体环境改善带来巨大的影响:
5.2.1交通平息:
通过改进道路的物质规划设计,而不是简单得使道路曲线化而令道路更加安全舒适。主要措施有:在汽车可能加速地段设置速度障碍;利用道路瓶颈的设计,减缓车速,并改善道路景观;加大交叉路口的人行部分,以减缓车速并减少步行者的通过时间。
5.2.2小区公共设施的分类设置:
小区配套公建的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公益性质,面向小区居民,例如文化活动站、公共厕所、各类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用房等;二是社会事业性质,如幼儿园、中小学等;三是商业、服务业性质,如商店、收费停车场等。这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配套公建,理应有不同的建设与提供方式:第一类公建属公共品,可在小区范围进行考虑设置,但应照顾小区外居民的使用;第二类公建属社会基础设施,应由使用者和城市政相同资源的容量决定是否在本小区新建;第三类公建属经济实体,应由市场调节其供给。
5.2.3整齐的绿化和适宜的照明设计
对于以居住为主的社区,绿化应该用来软化一些硬铺装地区,通过提供降温、减低太阳光和帮助形成公共空间以及界定街道边界,来势居民感到舒适。同时层次丰富、整齐的绿化还可以帮助社区提高档次,并提高公众对社区的自豪感。
而照明则可以提升社区的亲切、愉快的气质。在社区中心的活动区已高杆灯照明为主,可以为居民提供温馨的氛围;而亮度较低的庭院灯则能表现柔和、恬静的夜景范围。
居住小区作为我国比较成熟的一种住宅设计模式,有明显的长处值得借鉴,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哪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 通过研究与探索,便可以使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得到丰富和完善,创造富有地域特色,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符合群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的住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吕文明 《社区规划理念下的居住区规划探讨》
2、赵蔚 赵民 《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 城市规划汇刊 2002(6)
3、朱锡金 《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
4、吴铎 《论社区规划》
第五篇:疫情对金融影响思考建议
疫情对金融影响思考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疫情也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当前应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稳定发展。
*疫情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一是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当前,疫情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今年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从中国PMI整体发展来看,制造业、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呈现几乎一致的下跌幅度。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对国内外生产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产业链多环节的接续影响。从疫情涉及产业来看,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受到冲击,而制造业前期开工不足也将明显限制生产规模。
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来看,制药业、半导体业、汽车制造等行业以及能源产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对需求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行为将更趋理性、保守,投资活动趋于紧缩,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引发海外需求整体降低。整体而言,我国经济供给侧与需求侧都面临较大挑战。
二是金融市场风险增加。
自疫情暴发以来,受短期的恐慌情绪、长期经济增长负面预期、全球股市联动等影响,引致世界多国股票市场价格下跌。自*月*日起,全球疫情暴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再次引发债券市场恐慌、收益率水平明显下行。在短期,国内债券市场将经历疫情冲击带来的反复震荡。在疫情引致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的情形下,我国不仅应聚焦当期生产活动稳步恢复,更应关注悲观预期导致的未来需求不足,以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支持金融市场稳定发展,防止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引致的企业净资产价值进一步降低。
三是宏观杠杆率提升。
自疫情暴发以来,延迟复工使宏观杠杆率承受压力。一方面,疫情已明显制约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发展,企业利润下降致使企业债务负担加剧,不良贷款率增加,违约风险提升。另一方面,全国普遍延迟复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偏低、产业链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复工率偏低,致使经济增速预期下降。在住户债务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和消费信贷是最主要构成部分。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将向住户偿还能力形成传导,加剧住户债务负担与违约风险。疫情加剧金融风险积累,稳增长与防风险动态平衡难度进一步增加。但就总体发展来看,体现为局部企业的债务杠杆风险与流动性风险,转化至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
四是利率风险预期增强。
疫情突发期间,居民出于消费、避险等目标而产生的食品类商品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CPI抬升。今年*月CPI同比增速高达*%,*月CPI增速稍缓解至*%,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与此同时,生产价格呈现通缩状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再度转为负值,同比下降*%,显示生产领域有效需求不足。近期国际油价下行,进一步抬升了PPI通缩压力。结构性通货膨胀通常伴随需求缩减型货币政策。但当前经济整体需求偏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明确,又将对现有通货膨胀造成压力。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区间,结构性通胀与国际油价下行将引发利率风险预期,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难度,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提升金融风险发生概率。
五是流动性风险加大。
疫情之下,经济主体风险偏好降低,可供交易的资金与交易意愿、到期债务总量相比偏低,引发流动性风险。疫情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集中体现为企业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全球市场流动性风险三个层次。首先,企业流动性风险方面,复工复产的延迟已致使企业现金流压力巨大,餐饮、旅游、电影等生活性消费行业销售额损失预计将分别高达数千亿元。
其次,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中小企业日常流水显著低于预期,餐饮业、运输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清偿能力下降,结合央行适当展期政策要求,致使商业银行现金回流能力下降。与此同时,疫情引发的短期存款流失与到期存款延期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再次,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方面,海外疫情的暴发与扩散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而原油价格下跌同样致使优质资产面临变现需求。多国货币政策调控释放的流动性,虽然能够对资产价格形成支撑,但对抑制病毒传播而言仍然效力有限。企业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全球市场流动性风险,都将对我国宏观流动性产生压力。
六是汇率风险积聚。
自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走高趋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多重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施加贬值压力。第一,经常账户货物贸易面临逆差压力。当前,全球疫情正处于快速传播阶段,疫情带来的海外产业链受阻、总体需求降低都将导致出口规模明显降低。第二,经常账户服务贸易仍然面临逆差压力。随着疫情在多国暴发,其将对海外旅客来华旅游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因而服务贸易仍可能面临逆差压力。第三,国内货币适度宽松加剧逆差压力。为充分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国家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早部署、快行动,特别注重预期引导,已形成专项再贷款、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等多项举措。针对未来的生产生活恢复,货币政策预期还将进一步宽松,由此将增加汇率贬值风险。
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是实施稳健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在中、短期内或将继续承担提振总需求的大任。第一,适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在为全社会流动性整体纾困的同时,部分缓解汇率风险。第二,定向降准更加关注房地产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当前定向降准重点是普惠金融,维持小微企业生命力是主要目标。而鉴于房地产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应当逐步转向对上述产业的信用支持,特别是确保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信贷充足。二是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针对疫情引发的多重金融风险,特别是短期内全球股票、债券、原油市场数次下跌引发的国内金融资产价格震荡,继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非金融企业融资来源,分散银行体系间接融资主体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主体风险,是维系长期金融安全的必要举措。第一,关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债券市场*。虽然疫情曾致使我国债券市场处于水平波动状态,海外疫情暴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再次引发债券市场冲击,但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预期,将为国内债券市场带来发展机遇。为实现对银行业信贷融资、股票融资的功能分担,债券市场应提升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
第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当前,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格局已初步建立。但创业板对优秀创新企业的吸引力和包容度不高,新三板也长期存在市场流动性不强问题,因此,应加强这些市场*。
第三,稳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方面要推动传统金融企业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基础科技衔接,开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先行试点研究工作,加强金融市场统计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灵活适配的金融政策体系,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内部环境遭受冲击的复杂状态下,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融资成本与经济状况、企业承担状况相适应,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是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面对疫情的负面冲击,我国财政政策需注重功能性,在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领域实现支撑,并形成对稳金融目标的有力配合。第一,更加积极地实行减税降费,惠及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尽快缓解普遍存在的流动资金趋紧状况,化解流动性风险。第二,加大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基础科技研发活动等相关的“新基建”投入,提前布局与经济中长期增长相关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完成产业链重点环节基础设施*,将为国民经济恢复稳健增长提供助力。第三,形成就业、外贸专项补助资金,防止失业率增高、外贸需求过低引致的经济增长风险与汇率风险。
四是健全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
国家和各地区要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各项风险发展情况,适时采取政策措施化解风险。针对今后一段时间金融风险可能存在的突发性、敏感性、开放性特征,国家和地方应当从三方面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第一,覆盖国内外多层次的金融活动。鉴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横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而国外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已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及时监测国内外不良贷款率、流动性等变化,适时应对潜在风险,才能降低风险传染概率。
第二,加强对宏观经济指标纳入,特别是全球宏观经济指标。疫情对金融安全的威胁,以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威胁为基础。经济萧条,将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可能因素。考虑到国内复工复产效率,产业链尚未修复,而国外疫情蔓延同样使得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强,负面增长预期较为一致,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应充分考虑国内与国外经济状况,形成对国内与全球经济增长、国内与全球通货膨胀率、投资与消费活动、经济景气指数、经常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大中小企业盈利水平、居民收入等指标的及时监测。
第三,运用临近预报技术实现高频监测。受制于数据发布速度,现行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低频性,最快仅可按月度频率发布。针对疫情带来的多重不确定性,为形成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可依托临近预报技术提高监测频率,对经济与金融发展形势展开实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