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3:3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一篇: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

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选取乡土课程资源是为德育服务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性质的课程,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培养。乡土课程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与育德的因子,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可以为德育服务。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主要以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美术、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思想教育性因素的开发为主要内容。

1.对民间文学思想教育性因素的开发

以辽宁省锦州市民间文学――锦州皮影戏为例。锦州皮影戏是从锦州市黑山县发展起来的,它将河北乐亭皮影技艺与当地的皮影唱腔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一派。它属于我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分支,其历史长达200年之久。通过皮影戏的形式,将中国的经典文学加以演绎,讲述故事中的道理、剖析人物的性格、反映时代的背景。这些具有锦州市文化底蕴的皮影戏完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并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讲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传承性与文化发展”时,教师可通过讲授锦州皮影戏200年的历史和它是我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分支,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同时,教师可根据锦州市皮影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最终形成独特的一派,使学生理解《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中“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2.对民间舞蹈思想教育性因素的开发

以辽宁省锦州市民间舞蹈――义县“社火”为例。义县“社火”是一种杂耍和杂戏,在祭祀或是节日时常见。“社火”产生的历史相当久远,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由于当时人们对生老病死、日月星辰和天灾等没有正确的认识,只能通过“社火”这一表演形式祈求神灵的庇护。大榆堡村的竹马舞和双井子村的旱船舞是义县“社火”的传统表演,其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在讲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可以结合义县“社火”这一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分析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使学生能了解身边的文化形式,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社火”这一表演形式的出现,追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外部世界没有形成正确认识的缘故。

3.对民间美术思想教育性因素的开发

以辽宁省锦州市民间美术――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为例。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主要分布在锦州市医巫闾山地区。该地区的剪纸艺术以马凤云、汪秀霞、侯桂芝等民间艺人为代表。满族人早先崇拜自然、神明,并连同人类繁衍生息的点滴作为内容反映在剪纸作品中,保留了萨满文化特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继承和发扬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技艺的民间艺人正在减少,这一民间艺术正在走向消亡。

教师在讲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时可以以满族在辽宁省内的自治县为例,说明我国尊重各民族文化,并给予各民族一定的政治权利、平等的政治地位,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政策等相关知识。而对于目前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的逐渐衰亡,提醒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4.对革命精神思想教育性因素的开发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东北打响。锦州是辽宁的交通要道,对辽沈战役的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中共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歼灭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在这场战役中,革命烈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

教师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时,可将辽沈战役中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与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革命精神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甘愿牺牲“小我”而实现“大我”的气势与气魄,即使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下社会仍然需要坚持与提倡。

作者简介:任 翠(1980―),女,辽宁沈阳人,研究生,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篇: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它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索、探求知识的空间,同时,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一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从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与社会环境,相反,它一方面要弘扬学生与学校(社区)的个性特征,一方面要兼顾学科特征和时代特点。各地学校如何结合当地实际与地理文化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开发切实有效的校本课程,来促进乡土地理教学,这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它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是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个性化、创造性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结合乡土地理资源来实现的。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地形: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地质构造:名称、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开发现状、前景,气象及气候资源:气象要素的分布及特点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现状、水污染及环境保护,自然带及其森林、草场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保护,灾害性的地理现象:台风、梅雨、伏旱、滑坡、地震、泥石流。工业生产及工 业布局,农业生产及农业布局,专门市场的布局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及地位,环境污染的种 类、现状、影响和防治,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的格局及变化,著名学者的重要理论及其意义。这对学习者感知地理、认识地理提供了载体,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就要发挥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或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课程资源,课程要体现本地区特殊的人文色彩,对本土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体现本土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学生来说,离他们最近的、感觉最为亲切的还是乡土文化,因为这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一方面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是怎样奋斗过来的,另一方面,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说家乡话,靠一方水土养育成长的学生又有几人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地理资源,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构建乡土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三件事:

1、组织学习小组

根据自由、自愿的原则,由4-6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员推选出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及善于调节众人关系的人作为小组长,主持小组的工作,并同时确定其他各成员的分工,如负责文献资料或网络信息查询的,负责社会调查访问的,负责文献资料整理与打印的等,总之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在小组建立后,各小组都要先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常识: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的研究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课题总结、成果的展示与汇报等等。让他们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科学选择,确定主题

科学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关键就是老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的主题。

在选题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找好研究的切入点,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适宜选那些范围小的课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二是课题的选择必须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必须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于是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也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可利用的最佳素材。况且这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不知道却又最想知道的。在这个方面,我最常用方法的就是结合课堂教学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八年级地理《远古的居民》这一节中的“海陆位置的优势”时,我就结合惠安现状简单说了一下“海陆位置”的特征,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惠安最大的地理优势是什么?”没想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下课后,纷纷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是就顺手推舟,让他们去找答案,去考证一番,建议他们去参观找找资料,去斗尾港实地考证一下,由此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3、制定计划

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课题研究小组在小组长的主持下,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内容,认真讨论,精心设计最佳的活动方案:选择社会调查的对象,采访的人,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社会调查表、研究调查进展,预期成果及完成时间。最后在老师指导下,由小组长执笔,认真、规范地写好课题计划表。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究过程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分析,鉴别材料的真伪及创造性地处理材料。

1、收集材料,帮助学生挖掘乡土历史资源

小组成员按照他们自己制定的计划,分工,自主地开展收集材料。材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由于我们的教学一般都局限在教室里,这难以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利用这一契机,指导学生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学习、探究,要求他们都带上笔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活动中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在指导《中国的海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就曾牺牲节假日的时间,陪学生一起到斗尾港调查,走访了造船厂和修船厂建设工地,并指导学生做详细记录,并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开发校本课程,就要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感性的材料。

(2)组织学生访谈调查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访谈调查,要求学生做好提问的充分准备,并做好详实的记录,这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做访谈调查,往往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3)组织学生查阅资料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已经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学会了上网。我就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资料,并把它积累起来。也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甚至指导他们到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党史办公室等去收集材料。一方面让他们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与社会交往的技能。

2、筛选整理材料,进行讨论,撰写小论文

对于所收集到的繁多的材料,必须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加工处理。我的做法通常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来整理材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最后通过总结,撰写小论文。如在《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中,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就进行讨论,整理材料,并最后写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附:论文提纲:

①斗尾港简介②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历史③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④对斗尾港的保护⑤对斗尾港发展的思考)

3、成果的交流展示

让学生们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质疑,交流研讨,老师做有针对性的点评。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大家都有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竞争、合作中共同成长。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注重的是要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的目的,但老师在这过程中,并不是就无所为,而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因为,老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多研习一些理论书籍或参加培训等,从理念上转变传统的观念;二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多看当地的一些报纸,多了解本地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利用自身乡土地理的储备,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担。“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一人类命运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走上生活,并构建对过去、现实、以及自我的理解,最终实现民族的集体认同与开放的世界意识。这其实也是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所在。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上千年的地理文明,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资源。利用好这些地理历史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了解、认识本地的人文地理与现状,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遵循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要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亲近自然,贴近生活,地理与现实相结合,鼓励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搞社会调查,走访相关的部门,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从中汲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始终处于一个重要地位,体现其主体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地理,感悟地理,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挖掘乡土资源,开发爱国主义校本课程的研究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爱国主义校本课程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作用。教学中如果结合富有特色的乡土历史文化,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必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开有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呢?这给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学校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乡土资源 开发爱国主义校本课程的研究”的课题,意在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马站,原名“浮云”成“蒲门”。相传很久以前,蒲门原是一片汪洋,素有“沉东京,浮蒲门”之称。后来经过桑海沧田的变化,慢慢演化成现在的马站。苍南的马站,依山面海,多姿的地貌与特定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马站特有的文化。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方面,我们有充分的条件。如:蒲壮所城(国家级文保单位)是浙南明代抗倭重镇。有圆山仔烈士陵园。人物有明代抗倭英雄陈公道,解放战争时期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农王张培农等英雄事迹,自然景观有“蒲江十景”、渔寮金沙滩等。从丰富的有着地方历史的真人真事入手,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乡土化的校本课程,把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各科教学相结合,拓展和扩充了国家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目前各学校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 1 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就马站而言,她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由于地理的特殊原因,光靠学习别人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符合当前我校德育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形成不了马站小学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自己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结合乡土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程设计通常有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已有研究的综述分析,以及本课题的初期研究成果、深化研究方向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已有研究的综述分析

国外的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早。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美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家,他们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近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搞“德育投入”,而且都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其中一项最根本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美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政府与学校都非常重视,美国不仅一贯对其国民,而且包括儿童在内,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尤其是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在美国,每逢一年一度的爱国节日庆典,并非只是狂欢热闹一番,而实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好时机。学校利用这种好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政府担心青少年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不了解,致使美国的精神遗产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学校就千方百计利用各种节日从不同角度,提醒学 生不要忘记历史,热爱自己的祖国。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他们实施的成就教育。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精心筛选形成符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并不把美国发迹史的全过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科书不论述评价美国的社会制度,而向学生灌输美国是一个伟大、强盛、民主、自由的国家。

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是非常广泛的,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旨在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让美国精神及爱国理念随之沁人心脾。

在国内,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较晚。虽然各地各学校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从形式上没有创新,学生只停留在课堂的教学体系中,而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参与社会的实践当中。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较典型的有江苏锡山中学、上海七宝中学、杭州临平一小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乡土资源的利用上,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资源的知识性,而忽视实践性。如某些地区编制的《乡土教材》就是知识性的教材。如果只重视乡土资源的知识性,而忽视实践性,那就无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的知识性校本课程确实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

(二)、本课题的初期研究成果、深化研究方向如下

乡土,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特长等。本课题所研究的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而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做出的关于课程开发的决定或所采取的课程开发活动方式,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自身,其核心在于强调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是我们对本课题初期研究并总结出的经验。

本课题提出的“挖掘乡土资源 开发爱国主义校本课程的研究”,就是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研究方向。本课题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辅导、评价与展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和游戏等诸多方式去进行活动,还给孩子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思路: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预期目标

1、构建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爱国主义校本课程体系。

2、探索乡土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3、使学生了解马站的文化历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通过课程的研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这一目标蕴涵在学科教学、德育教学、学校管理及其师生的言谈举止中,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研究的内容及操作措施

1、课程规划的研究(1)课程目标规划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目标的规划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表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具体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地方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规划各年段的校本课程目标。

低段(1-2年级):初步接触家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初步获得参与探究的体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初步培育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中段(3-4年级):初步了解家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初步了解家乡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历史;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态度和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收集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究体验,培育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高段(5-6)年级:使学生感受家乡的地域风貌和文化历史,体验地方风情,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地活动计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格,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课程内容规划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对内容进行规划。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2、方案设计的研究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的方案有两类,即校本课程的总方案和教学案例。校本课程的总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设计了校本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项目。要重视总方案的设计,并根据实际及时进行修正。完整的校本课程总方案包括:需要分析,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评价设想,保障措施,课时设置等内容。

教学案例是校本课程的个案,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组织与辅导方式、评 价与展示方法等。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案例的设计格式。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项目:辅导教师、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活动时间、活动对象、活动目标、课程安排、评价展示等。要根据教师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校本课程的案例,探索案例的设计模式。

3、组织与辅导的研究

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匹配辅导教师和教学媒体,灵活应变活动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的场所,为达成校本课程的目标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

如:主题活动模式,就是通过围绕乡土资源中较重大的问题开展活动,达到各科知识的综合,按照问题的逻辑线索组织活动内容;综合活动模式,围绕一个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学生围绕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问题中心模式,围绕某个乡土资源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后进行综合,选择一个内涵比较丰富有一定价值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去研究。

4、评价与展示的研究

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档案袋式、社会式等。

在评价的同时,积极探索成果的展示方式。可以通过竞赛、汇演、表演、报告会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也可以运用文本、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三)、研究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准备阶段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结题阶段运用问卷法、测试法、调查法、行为观察等方法。

四、研究实施: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2月——4月

1、收集、整理乡土资源,汇编成学习包。

2、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3、调查分析学校内外情景,进行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4、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3年8月

1、开展实质性研究。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各项研究。

2、完善校本课程总方案,设计校本课程案例,并组织实施。

3、对校本课程成果进行评价及展示活动。

4、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研究方案。

(三)结题阶段:2013年9月

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汇编成册;总结课题成果,撰写课题报告,申请结题。人员分工

负责人:林新利。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方案、报告的起草,课题的实施指导等工作。重点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总方案的设计、研究内容及措施的确定及乡土资源学习材料的制作。

课题组组长:陈开恩(主持)

课题组副组长:林新利(执笔)、沈旭东(课题实施指导)、郭汗青(乡土资源学习材料的编写)

课题组成员:郭苏女、林 悦、华青华、陈 华、陈 苗、谢千红、李君誉、郭海明、游芳锦、尤燕燕、陈永力(已退休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社会 自然 地理——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文历史——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名人众多。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浓厚。

师资状况——踏实好学、刻苦钻研,动手能力强。学生特点——为人朴实、学习努力,活动能力强。马站小学就坐落在马站片区的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学校有较先进的办学理念,民主的领导班子。专任教师67人,绝大多数家住农村,虽专业知识与城镇教师有一定差距,但工作踏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且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28个教学班,学生1400多人,都为农村孩子,虽然在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上与城镇孩子有一定差距,但为人朴实、学习努力,而且活动能力强。结合地方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对本马站丰富的人物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分析。

(一)、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

马站镇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素有“浙江小昆明”之称。

家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家乡蕴涵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如“蒲江十景”中之岑山花井、十八孔奇、铁场瀑布和蒲江九九,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别有一番风致,令人叹为观止。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站试验站,具有南国园林特色,终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座落在积谷岭脚的古遗迹张琴墓,矗立于园山仔巅的马站革命烈士陵园,分别被列为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下峰宫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蒲壮所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防御体系,于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00多年前,来此搭寮垦荒的先辈取蒲叶编织为门而得名“蒲门”。为抵御倭寇侵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首任千户总驻守夏积在龙山脚下主持修建蒲城城墙,3年后竣工,此地便改名为“蒲城”。正统八年(1443年),雾城“壮士所”并入后,合称“蒲壮所城”。

这一片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朝气蓬勃的现代文明交融的土地,遍布着社会进步的足迹,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春游、秋游、爱国主义教育周等开展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马站片区版图展示,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组织学生实地调查,让学生看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游览家乡美景,聆听陈老抗倭的英雄事迹,参观明城墙宏伟建筑,了解革命烈士的坚贞不屈。学生一定会被英雄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通过故土寻踪,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意志,更激发了对大自然,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播下了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

(二)、建立教育基地,开展特色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学生仅靠课堂上所学的有限知识是远远不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品德课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在以人为本,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今天,更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面的课堂资源理念。我们早在1995年就把“浦壮所成”、陈老纪念馆、烈士陵园、下峰宫等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把有“蒲江十景”中之渔寮金沙滩、岑山花井、十八孔奇、铁场瀑布、蒲江九

九、笔架夕照和鹤峰积雪等资源作为“绿色”教育基地。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三)、挖掘特色资源,开展实践体验

环境教育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环境教育的起点是生态和环境问题,落脚点却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问题,着眼点必然是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开拓性工作。2000年,我们就引领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岑山花井、十八孔奇、铁场瀑布的“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里,开展植小树、爱大树、保树木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绿色的课堂”,增加动手实践机会,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学生用勤劳的双手编织优美的自然环境,又保护了马站的生态环境,学生美好童真的行为更呼唤人们爱护家乡的环境。我们还成立了马站小学“绿色小卫士”中队,通过“绿色小卫士”的实际行动,既提高少年儿童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从中学会了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和他人,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超越,养成了正确的审美意识并迸发出爱乡爱国的情感,增强了环保法律意识,这是学校的课堂无法学到的知识。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积极合理地利用家乡的资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再整合教育教学和活动的方方面面,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就能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而且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参考书目:

1、《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北京大学出版社杨平、周广强、主编

2、《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崔允漷著

3、《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团结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4、《教育科研过程》新疆大学出版社杨章宏著

5、《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王斌华著

6、《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浙江嘉兴平湖市乍浦镇第一小学 屠园中执笔

第四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

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邵阳地区为例 政治与行政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黄凯 2015010026 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祖国课程资源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泉源。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是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爱国思想的生动教材。近年来,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开展政治课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乡土资源的教育的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本文简洁邵阳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为政治课对其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 政治课 邵阳地区

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而乡土教材开发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以乡土地理知识。后来一些教育家把乡土课程资源逐步扩大到乡土历史、乡土社会、乡土自然、乡土文学等等。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上课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观念。有些国家曾在小学设乡土学科,进行乡土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教学。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宏观载体①。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又有值得讲述的革命传统和文物古迹,编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有助于激励儿童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乡土指人们的出生所在地或者是从小开始一直生活的地方或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深厚情感的地方。而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②。

关于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作者认为乡土课程资源解释较好的有:“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应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意义的系列教育内容,其中包括当地的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③。因此,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多样,但只有应用到思想政治课堂中,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教学要素等相联系起来的乡土课程资源才属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

对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年龄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考虑到在农村进行乡土课程资源教育的局限性,因为农村学生每天都和自然、与山水交往,山山水水对他们的吸引力是相对城市学生较低的。正由于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都是差异较大的,所以在城市要多介绍自然景点、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红色革命旅游景点;在农村,更多的应该介绍人文历史资源。因为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乡土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乡村少年的健全人格。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目标:第一,促进乡村少年作为普通个体的健全法制,也就是从积极适应的层面,引导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二,面对乡村少年生存的现实,从消极适应的层面,应对乡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断裂,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格自信缺失④。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程建设部分,其成功的开发直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三级课程的改革,但乡土课程资源的建设仍然是举步维艰。综合起来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赏识。尽管许多人强调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教材建设和编写,但其质量与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每当学校使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学生和家长就表示出冷淡的态度。家长们普遍认为,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的课本关系不大,如果在学校中使用这种教材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大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为了望子成龙,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试的科目之上,这样孩子对乡土课程资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兴趣。

(二)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调查显示:学校及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很重视的仅占4.5%,一般重视的占69.7%,不重视的高达21.6%,甚至有4.2%的学校连正常的思品课也不重视,经常挪作语文、数学、英语课⑤。如此现象根源在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自然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与掌握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乡土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继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果绩效。老师们大都希望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价。

(三)乡土课程资源与正式教材的关联性差。乡土课程资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本土文化,这些内容很难和正式的学科教材发生联系,如果用时间来学习乡土课程资源,那么就会占用正式教材学习的时间。这样,无足轻重的乡土课程资源自然就在学校没有“立足之地”了。

三、困境解决的办法

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教育主管部门与校方主要应采取了下列途径与方法。

(一)确定以每一个学生幸福生活为本的逻辑思路。教育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当地人民未来生活质量的需要,和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教材内容应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然后再拓展为区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国家文化与人类共享文化。这样,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都给予了积极地支持,解决了不同人群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同的问题。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团队机构。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而编写教材绝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当地人民通过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教育部门只是帮助他们组织与发现其传统文化中对现实生活有价值的成果,将现实生活的追求与传统文化之文明成果联系起来,以使未来的人获得立足于本土文化之优势内容,同时也保护人民获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与认定的人员主要由当地文化人、地方专家、政府文化机关的专家和当地教师共同组成。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整个开发利用都应开放的、平等的,通过集思广益鼓励社会上每位公民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建议。例如,为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当地故事、儿歌、对联等。

(四)我们要充分尊重乡土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多层次性、人民意愿。首先乡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这种成果的延伸便是国家文化和人类文化。在编写的过程中要将本土文明成果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成果进行比较,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形成自尊、自强,走出大山的过程。其次努力保持乡土文化的原貌,这些资料都是当地人民的成果,也是当地专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们自己搜集、自己选定的教材内容,尽量保持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体现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尊重,这个尊重带来了人们对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视与喜爱。同时乡土课程资源的使用不仅限于学校,要与当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关工作发生联系。如,乡村节日,旅游开发,民间文艺,民间仪式发生关系,教师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也包括那些热爱本土文化,具有文艺、文学、历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干部。

总之,要解决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的困境苦难,要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的优势、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各学校骨干教师的文化知识,结合乡土课程资源改革的理论文章,运用平时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系统完整的编纂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学生需要、便于授课、生动活泼的乡土课程资源及乡土教材。

四、以邵阳地区为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邵阳是坐落于湖南省西南部,拥有800万人口,少数众多民族的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拥有历史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比如邵阳八景的龙桥铁犀、蔡锷故居、魏源故里,明朝名将蓝玉、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滩头年画、五四运动先锋成员匡互生崀山、邵阳县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南山等等。曾经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湖南境内宝庆(今邵阳)惨败,以至于至今流传“纸糊的长沙、铁打的宝庆”之美誉。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对学生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熏陶,从具体的景点事迹中讲述抽象的宏观的政治文化与历史背景。陈丽华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思政课堂中所讲的理论搬到社会中去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信、行的统一和协调⑥。在邵阳地区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时,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时代性与授课资源的时效性。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达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乡土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其积极意义表现在:第一,信息技术扩宽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来源;第二,信息技术改变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第三,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各自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遇到的时空限制,使学科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⑦。邵阳市作为湖南的人口大市、教育强市,在兼顾高考的情况下,多年前就致力于适当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家爱乡的热情。在笔者读中学的时期,就得到过学校发放的乡土教材两本,可见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是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可惜各科老师并未结合已有的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育。其实文科尤其是政治、历史、地理非常需要结合具体的乡土资源来谈,如今政治课更多的应该重视中国革命史、红色革命根据地,讲述我国现有制度的来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认可,进而加强对广大学生与教职工认识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必然性、合理性,从而自觉拥护党的决策、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防腐拒变。

参考文献: ①《超越界限: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性别思考》,杨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 ②颜慧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8 ③李灿.高中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东师范大学,2012.④《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刘铁芳,《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

⑤《思想品德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骆殿兵,《教育·教学科研》,2015.07 ⑥《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陈丽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创新实践》,黄浩森,《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2期

第五篇: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容摘要】: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在课程资源方面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采取深入自然风光、借鉴民间工艺、体验民俗艺术、共享信息资源等形式,为美术教学引入一股源头活水,使美术教学充满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的活力,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达到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

乡土素材

美术课程资源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只要留意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美”,“美”便无处不在。那么,在我们的周围到底有那些可供发现的美呢?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92年,我国教育部门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就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可见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增加农村学生参与与体验美术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有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作为农村中(小)学,除了要积极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外,还更应该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特别是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来自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呢?根据笔者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深入自然风光——享用得天独厚的乡村自然环境 乡村学生拥有四季如画的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树林草场、农田村舍、鸟虫六畜等,只要大胆突破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就既能增加学生参与与体会的机会,让学生身临最熟悉、最真实的实物教材之中,又能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在七年级(下)《春天的畅想》一章中“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活动中,如果仅让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图片资料、罗列司空见惯的春天的事物,是无法将学生引向参与与体验的殿堂的,而让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呀„„”的歌声去户外找春天,为他们创设出由“感受——了解”这样一个切身体验的机会,那掠过新柳枝头的和煦春风、那争相绽放的田间野花、那漫山遍野的粉桃红杏„„无不使他们感受到春之王国里的勃勃生机,更能从春雨缠绵、鸟雀飞鸣、凤蝶曼舞、蛙跃鱼游中感受到春天生命的可爱与生活的美好。当学生回到教室后,趁着他们争相讲述自己眼中的春天时,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使学生登时感受到春天不仅无限美好,而且充满了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教者及时总结:只要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勤奋学习,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多彩的春天。

2.借鉴民间工艺——传承美观实用的民间手工制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既美观又实用的手工艺制品,这些别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物品,多出自乡村艺人之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因物造形。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既实用又实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承这些民间技艺。民间剪纸、刺绣、面塑、粮食字画、藤编、草编、竹编、蔬菜瓜果造型等都是这方面的主要课程资源。

如在面对一节无条件进行的陶艺制作课时,教师可以改变授课内容,请当地优秀的编制艺人当堂向学生示范编制技艺,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秸杆在艺人手中很快变成一顶精巧的小草帽或一只漂亮的果盘时,学生脸上那由衷的羡慕,那跃跃欲试的情态,大有非学会此招不可的架势。在让学生谈谈此刻的感受时,他们有的很佩服老艺人,有的想学会这种编制技艺,有的已经当场向老艺人请教起来。这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布置“向身边的艺人学手艺”的实践性作业,在学期末的手工制作展览中,如蝈蝈笼、蛐蛐罐、竹凉席、油草帽等作品既具生活气息,又有艺术水准,往往令师生们眼前一亮,赞叹不已。这一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融欣赏与评述、合作与探究、设计与展示、造型与表现为一体,不但丰富了教学方式与手段,拓展了学习领域和眼界,又充分利用了当地课程资源,收到了课堂教学与实地学艺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3.体验民俗艺术——吸取民俗活动的艺术文化内涵 在乡村,一年之中有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如迎喜神、耍社火、唱大戏、演皮影戏,闹元宵、燎疳、过端午等,其间都有一些特定的活动内容。如耍社火中就有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地摊社火、马社火、武社火,彩车等多种内容,他们的装扮、道具以及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些活动学生们大都喜欢观看或直接参与演出,只要加以挖掘,整理出其中可用于教学的有效资源,并将其安排到美术教学之中,必将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对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利用假期,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拍摄图片资料、搜集或仿制道具服装、画脸谱画场景写生、写调查报告和写体会等方式对民间民俗活动中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加以归纳,在美术课上教师再同学生一起对收集的材料加以整理、挖掘和提炼,这样既在锻炼学生的能力的同时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素材,又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到了参与与体验的乐趣,并能借此机会建立集年画、面人、脸谱、皮影、鞋垫、荷包等充满乡土气息的美术实物展馆,为农村美术教学长期服务。

4.共享信息资源——整合古今中外的美术网络资源 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一般是就地取材,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以最大限度的扩展美术学习的范畴,但在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扩展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因为即使是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信息,也需要与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美术信息加以交流,同时获取外界最新的美术或与美术有关的信息。只有更充分的利用远程电教设备这一信息化手段,不断获取各种美术信息,倡导学生经常性登陆各类美术资源网站,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才能更好的扩展与丰富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进而开发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以利于乡村美术教学。此外,作为教者有义务联系城镇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为农村学生积极争取免费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搭建一种城乡互动的美术学习交流的平台。

乡村是个大天地,只要倾情于这片广袤的热土,用心挖掘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这眼清泉,引出这源头活水,农村中小学美术课课堂教学定会是“天光云影共徘徊”。

下载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开......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优秀范文5篇)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关键词:乡土资源园本课程 内容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可以认为,园......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1、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素材 3、 校本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 4、 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实践活动剪影 5、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 6......

    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玉山镇黄峪完小 社区和家庭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012.2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

    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写写帮整理)

    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屠园中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333 更新时间:2004-5-10 文章录入:zhang ] -----浙江嘉兴平湖市乍浦镇第一小学 屠园中执笔 一、......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精选)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的全面开展,课程资源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

    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摘要:现阶段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经验、......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黄梅平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