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护理部护士培训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3年护理部护士培训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013年4月1日修订版)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的《山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1015年)》的通知,修订本院护理部护士培训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以用为本”,加强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工作,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伴随着医院的茁壮成长,我们兢兢业业地学习、努力、实践着医院等级评审细则,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以三级甲等医院为标准,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满足每一位病人的需求,努力争创“社会满意、病人满意、自己满意”,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分管院长崔院长和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全体护理人员狠抓落实、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护理人员的内涵建设,结合我院护理现状,对照标准和要求,强化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核心制度、职责与安全目标的培训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充分发挥个人专长,更好地为了病人的一切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完善护理教学、培训改进方案,做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1015年)》要求,结合医院评审细则,特修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护理服务内涵明显转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护士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护理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医院护士培养日益规范,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护理部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并派专人负责,立足医院情况,健全护理培训制度,加强科学培训,突出重点,整体前进,围绕三级医院评审部署要求,强化医院整体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管理思路,坚持“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主题,以医疗品质和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为重点,注重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提高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内容及工作目标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坚持以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拓宽服务领域为重点,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加强全院护士分层次的培养,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学习有记录、考核有标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以三级甲等医院为目标,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为病人多办实事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培训有内容,完成有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工作实效,加强督导评估,保证实施效果,逐步实现护理培训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1.全面落实学习、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健康教育及时有效,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而耐心解释,尽量满足其要求,热情为病人服务。2.强化思想意识,树立舒适自己,舒适别人的理念,保持环境优美,清洁干净,物品摆放有序,严格区域划分,有菌无菌物品分类,分区设置,严禁混放,标记清晰,醒目,进入区域人员严格遵守区域进出要求。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 与处置制度,符合规范,严禁混放。
3.工作人员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仪表整齐,礼仪符合护士要求,严格执行护理部和医院的相关规定。
4.培训严肃认真,“以用为本”,结合实地需求,一丝不苟,护士按岗位、按层次培养,细化基础、专业、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和内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制定预期目标,确保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留存学习记录本及课件,做好效果分析记录。
5.自觉执行培训计划、学习要求,考试考核严格认真,遵守操作规程,根据护士层次不同计划培训内容、制定考核量化标准,加强督导落实,保证实施效果。6.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即成立院级培训师队伍、机动护士库队伍、专科护士队伍、护理专家队伍,认真学习与传授专业知识、强化继续教育、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积极参加院内外讲座、培训班及考试考核。
7.积极参加院内外的政治、学术活动,对在局级以上的检查中考试,回答问题表现突出者,给予表扬加分,在院内考试考核比武取得前6名者给予奖励。8.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反馈,不定期检查,如有不符合要求,按质控标准严格执行。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全院及社会的监督,稳定临床护理队伍,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促进护士职业生涯发展。9.严格实习护生、进修人员管理,成立带教老师队伍,配合科教科,有教学计划及落实,以身作则,严格教学管理。
三、管理目标与管理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位病人及家属,关心每一位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护理培训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实现护理专业上层次,上水平,根据卫生厅文件《山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1015年)要求结合我院情况,护士岗位分层培训措施如下
(一)岗位培训计划及内容:
根据我院情况制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计划,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突出专业内涵,体现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特点和能力,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N0级:完成新护士岗前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三基三严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护理常规、基本技能、应急预案、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护理操作并发症的应急处理、药品说明书、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等)。要求:了解工作流程,掌握一般疾病的护理常规,掌握基本的技能操作,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护理操作并发症的应急处理、药品说明书;掌握医院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三级医院护理评审细则。
N1级:完成继续教育、专科知识技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呼吸机、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心肺复苏等机器应用及本科内仪器应用),完成N0级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者。掌握护理核心制度,各班岗位职责,熟悉本科室常用及抢救仪器设备,熟悉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熟悉常用抢救药物和特殊专科药物的使用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及配伍禁忌,熟悉 急诊急救知识,掌握本专业实验室危急值的上报流程及上报界限,承担护理教学,熟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掌握三级医院评审细则。
N2级:培训重症护理、临床带教、重点岗位进行准入培训等。掌握本科常用仪器设备,掌握特殊及重症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常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掌握患者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应急预案及健康宣教;参与本科护理管理、质控、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承担护理教学任务;参与年轻护士、实习护生院内讲课及监考锻炼,每年>8学时,熟悉护理管理知识,护理论文的撰写,掌握三级医院评审细则。
N3级:培训管理技能、抢救技能、掌握个案护理、循证护理知识、专科护理培训等,掌握危重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熟悉病人的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果;参与制定本科的护理工作计划、护理质控措施;带领科内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承担院内及科内的护理教学任务;参加院内讲课及监考锻炼,每年>8学时,掌握三级医院评审细则。
N4级:高级研修、对外交流或访问学者等。要求:及时传授外出开会信息,督导科内人员完成科研计划,参加院内讲课或指导,每年>8 学时,掌握三级医院评审细则。
(二)培训与考核方法
1.培训方式采用集体讲解式,分层级讲解式,自学式。如岗前培训、院内集中培训、大科内培训、科内培训及自学相结合,并以科内培训为主;通过小讲座、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应急演练等方式加强学习效果。
2.通过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外出参加培训班、院内外专科护士培训、考核。3.技术操作统一标准集中示教,分层级示教,自练自学。4.考试模式:全员统考、分级考试、抽考、分层考、分项目考、床边考、下科室随机考、抽签考等模式,采用照相、录像等方式记录考场纪律,暴光作弊现象,随机抽考采用以拼音、年龄、姓氏、笔画、科室、升序、降序等排序方式,有组织、有规律的概率式随机抽考,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公开监督,公平公正。5.参考人员:各层次护理人员根据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计划分别参加(包括各级护士长及非临床护理人员全部参考或参抽考),以人性化为本,根据护士层次不同、年龄有别,及格分数线适当规划:55岁以上自学自考,50—55岁,及格线50分;45-50岁,及格线55分;40-45岁,及格线60分;40岁以下,及格线70分。操作考核在该基础上10分为及格分数线,采用末5%和不及格者补考制度,并将考核成绩计入个人档案,考试成绩与科室绩效、个人工资、个人职称晋升、科室质控挂钩。考试不合格者,允许在一周内补考一次弥补,再不合格者,与工资、绩效、晋升、科室质控挂钩,直到补考合格,下一轮考试照常参加。目的:实事求是,避免作弊,以充分了解离“三甲医院”达标的距离。
(三)奖惩办法
将参加培训课题记录个人学习登记册,考试、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成绩与科室绩效、个人工资、个人职称晋升、科室护士绩效分层级挂钩。初次补考成绩每降低分数线一分为1%计算,多次补考累加计算。作弊者判 “o” 分。每次考试成绩公开公示,以升序排序,即最末一名排头,对前6名和末6名分别公示,在护士长例会或院周会上点名表扬或通报,特殊情况护士长要对科室组织培训情况说明理由,谈体会。
目的:人人是三级甲等医院岗位工作合格者,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与医院级别一致,累赘三甲医院者自动降级或淘汰。
(四)护理培训工作小组
组长:李玉兰、侯仕彩 副组长:各大科护士长
成员:各科护士长及各科院级护理培训师。培训小组长和副组长职责:
1.负责培训计划制定、督导、效果质控,负责培训纪律。2负责组织培训、严格要求层级培训效率、负责标准质控。3组织制定考核标准、组织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培训小组成员职责:
严格按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学习、练习、自学、考试考核。以身作则,做好监控、指导和质控,随时自查,自控,整改;科室总成绩为各科培训师成绩,以科室为单位量化,以升序排序公示。必要时培训师谈组织培训过程与体会。
(五)、培训师要求
1、计划每周三下午为护理部培训日,严格按计划落实,授课培训师提前5天向护理部提交课件内容,以便安排参加听课人员,如有出国、进修、婚产假等特殊情况,提前>3天向护理部请假,以方便他人提前备课。
2、全部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教学设备、天网、地网运用熟练,包括示教录像,课件熟练,课堂互动,避免念课件的弊端。
3、每项操作要从目的到并发症处理,全程讲述后再示教。示教以身作则,熟练演示流程,步骤可行,理论联系实际。
4、培训师及护士长每人每年要完成>8学时院级讲课或监考锻炼,统计工作量,按培训方案绩效办法落实,N0所修学时>32学时,N1所修学时>32学时,N2 所修学时>28学时,N3所修学时>28学时,N4所修学时>24学时(包括授课、示教、外出学习),每次>2学时。
5、护理部没有培训到的知识与技术,请求各科或大科根据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上报护理部,避免与护理部临时任务冲突,并组织落实,护理部抽查。
6、护理岗位分层级晋级考试考核,学时修足者,在科内培训、熟练掌握后由大科护士长考核合格再向护理部提出申请,个人学时修足者,护理部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给予护士岗位晋级和绩效晋级,每人半年内每项目只有一次补考机会。考试不合格者,不管年龄大小、工龄长短均不能晋级,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
7、所有培训内容均发至公共邮箱,望及时下载,以便于循环学习,不断巩固提高。
8、每位护理人员需准备学习记录本,将每次参加的培训内容进行记录,由科室统一保存,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检查。
9、所有院内安排的课程都可以作为科室培训的内容,科室可以结合科室需求进行培训,护理部对科室培训进行不定期监管。
(附:培训师人员名单、各层级全年培训课题计划)
第二篇:护理部持续改进的专题会议
怀远县龙亢农场医院
护理部召开持续质量改进专题会议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护理部于1月1在行政楼三楼大会议室召开了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专题会议。会议由护理部王惠主任主持,全体护士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王惠主任提出了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总体思路要求,钱红主任分析了我院自2014年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对各科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的项目展开了认真探讨,内容涉及护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规范操作流程等,其中手术室、儿科、内科、中西医、外科等六个科室就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今年我院护理部在原有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具体实施进度表、资料的完善、收集和阶段评价等,使持续质量改进落实更加客观、有据可循,做到全员知晓、全员参与。在实施的初级阶段,外科组织科内护士总结以往管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原因后,提出了系列措施。具体包括明确监测对象、制定监测方法、实施细节和对异常情况的启动处理程序。该科还设计了导管监测记录表,对患者的置管部位、日期、周围皮肤情况、实验室指标和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作了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
评估。对发现异常情况,科室积极采取措施,与相关人员联系并密切配合。
会上,各位护士长踊跃发言,就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中碰到的困难提出了多项建议。钱红副主任在肯定各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同时也希望通过互相交流,各位护士长能够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能针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护士长要主动学习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理论知识,护理部也将于4月份组织大家到上级医院学习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中的体会及经验,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作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使其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护理部
2014年1月1日
第三篇: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有定期手术医师资格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制定与每位医师手术权限与资格、能力相符的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将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手术医师。列出本院开展的二、三级手术的目录。
职能科室定期对手术医师的能力进行评价与再授权。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程序并认真落实。
(二)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订诊疗和手术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并记录在病历中。
1、制定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综合评估。根据手术分级和患者病情,确定参加讨论人员及内容。其内容应包括:患者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方式、手术风险与利弊、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对术前讨论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并记录在病历中。
2、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为每位手术患者制订手术治疗计划和方案并记录于病历中。计划与方案应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根据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准备。1
(三)患者手术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术前诊断、手术目的和风险、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诊疗方法等。
1、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知情同意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医患双方共同签字。手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告知的内容有:①手术指征、手术风险与利弊、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②,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等。
2、肿瘤患者的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如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应向患者、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征理由以征得患方同意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医院建立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制定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流程。每位医生必须熟知需要报告审批的手术名称。制定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以保障急诊手术的及时性与安全性。
(五)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选择与使用时机符合规范。
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指导并规范外 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手术预
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制度。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
(六)手术的全过程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手术切除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手术记录与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时限和要求完成各项记录。手术离体组织、肿瘤,必须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术后诊断。手术室制定具体措施以保障规定与程序的执行
(七)做好患者手术后治疗、观察与护理工作,并记录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中。
1、制定患者术后医疗、护理和其他服务计划。有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
2、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 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4、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
【C】 1.医务人员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2.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3.对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
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栓 塞”、“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八)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适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建立“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改进和控制体系。
4.6.8.1 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 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 安全管理小组并有开展 工作的记录。
【C】 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 疗质量和安全管理。2.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3.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4.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价。5.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的重 点内容。6.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
4.6.8.2 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 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 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有能 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 记录。
【C】 1.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建立手术质量管理的数据库。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3手术后感染例数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5单病种过程核心
质量管理的病种。2.定期分析本科室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变化趋势衡量本科室的手术治疗能 力与质量水平。
有“非计划再次手术” 的监测、原因分析、反 馈、整改和控制体系。★
【C】 1.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2.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把“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再授权的重要依据。4.对临床手术科室医师与护士培训。
第四篇: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
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
在医院班子的领导下,传染病管理部门积极主动,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我院中心工作,遵循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原理,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一、严格工作要求,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坚持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督促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督促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使其规范化。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每日进行传染病监测,严格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传染病的登记,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做好肺结核转诊工作。
二、根据传染病流行动态,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坚持新入院人员的传染病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各规章制度完善。
三、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并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手足口病、发热和腹泻病人安排到手足口、发热及腹泻门诊就诊,为传染病的及时发现、诊治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发热门诊工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到位,成立霍乱病救治小组,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各项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六、坚决杜绝部分医生思想不重视。门诊日志登记不规范,住院科室传染病上报不及时,有迟报现象,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不详细。防保科工作人员督促不到位。
第五篇:持续改进小组管理方案
持续改进小组管理方案
1、背景:
1.1公司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在现场开展持续改进工作,对班组现场的改进、质量提升、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制造现场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员工参与现场改善活动的积极性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公司需要搭建一个调动优秀员工改善积极性的平台
2、目的:
2.1通过持续改进使车间安全、质量、成本、生产效率和员工素质得到明显的改善;
2.2能够为车间全体员工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为车间培养和储备基层管理人才;
2.3员工年轻,思维活性很强,通过新的工作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改善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
3、人员组成:
持续改进组组长
持续改进组组员
4、持续改进小组组员管理制度:
①持续改进小组成员将来自员工队伍中的优秀份子,组员积极而富有激情,能够有创意和突破现状的思维模式,具备基层管理人员愿望和能力,持续改进小组成员数为班组总人数的20%左右为宜; ②组长将采取轮换机制,每个人将按顺序成为小组的组长,第一任组长为本班班长,之后轮流担任CIP小组组长,组长带领本小组组员开展班组现场改善活动,并通过合理化建议平台获取肯定和利益回报; ③工段长对各个班组CIP小组设定“人均提出合理化建议数、月提出合理化建议数”和“合理化建议实施实施完成数量”三个指标,通过指标进行约束; ④各CIP小组活动在试运行期间(两个月),公司给予小组500元启动费用,在试运行期间通过达成和超出指标给予小组成员项目启动费用进行激励,不能达到指标的不予激励;激励费用由综合管理科保管,由CIP小组班长和工段长共同提出激励方案,由值班长审核,生产物流科长批准后即可发放。每一个月组长对组员业绩进行记录,组员的考核同个人持续改进激励收益挂钩,对不能在CIP小组中起到促进作用的组员不定期进行更换; ⑤组长将由工段长、班长和组员共同进行监督,能够在CIP小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领导能力的CIP小组成员,公司在基层管理人员的提拔和任用方面优先考虑。
5、持续改进组日常工作:
持续改进小组主要围绕工段五大目标、现场改进、班组项目开展工作,对值班长、工段长、各班长日常工作予以支持和跟进。
5.1安全方面:
①每天对班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或向相关人员反馈; ②对班组员工的劳保穿戴进行检查跟踪。
5.2质量方面:
①对各班组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持续改进组组员负责协助工段质量负责人解决。
②跟进班组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讨论分析班组出的一些质量问题,并对相关工装或操作进行改进;协助班组做好过程控制质量; 5.3成本方面:
①在降成本方面及时跟员工交流,发动员工提出在降成本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的组织实施; ②对员工提出的在降成本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进行评审,预测建议将来所能产生的效益;
③在工段废品方面,认真检查现场废品统计状况、分析废品产生的根源,解决问题,严格控制工段废品率;
5.4响应方面:
①积极参与班组设备、工装管理工作,并做好5S;
②协助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对不合理的环节提出并组织改善;
③检查班组工序认证工作,对各个岗位上发现的不足环节提出并组织改善; 5.5持续改进方面:
①在工作之余发动员工积极的提出合理化建议;
②每月按照改善指标努力做好班组持续改进工作; ③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组织实施;
④记录工段每月的持续改进工作,并保留存档,在月底作为持续改进组组员的评价依据; ⑤参与讨论班组持续改进组组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工作;
6、运行流程:
6.1持续改进小组(CIP小组)每周至少召开1-2次小组例会,每次会议至少在30分钟以上,会议过程由小组长指定人员记录和存档;6.2每周周一下午周、周四下午持续改进组组长总结上周的持续改进工作;
6.3每周周一下午、周四下午持续改进组组长组织讨论本周持续改进问题点以及实施方法;
6.4持续改进组组长负责向工段长和值班长汇报改善活动资源需求情况,组织各个部门资源支持班组合理化建议改善活动,协助和员工共同实施班组合理化建议改善活动;
6.5工段长是CIP小组成员,不担任组长角色,积极协调、支持CIP小组活动,并对CIP小组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给予引导;
7、分配机制:
CIP(持续改进)小组月度合理化建议改善收益总体分配由CIP小组所有成员讨论自行决定。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