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3:0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

第一篇: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

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

提高基层执勤民警的执法水平,是边检机关坚持执法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笔者综合分析了基层执勤民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迪。

通过分析看,当前基层执勤民警在执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执法主体整体素质不达标。工作经验丰富的大部分是转制民警,但是学历普遍不高;而新来的年轻民警虽有学历,但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强。这种知识结构和实践应用上的差异,导致在执法工作中,不同的执法主体对方针政策理解层次不尽相同,执行有区别。

(二)执法主体对理论学习及培养“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重视不够。多数一线民警理论修养不深,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匮乏,执法方式相对简单,接待服务对象缺乏应有的耐心和热心。

(三)执法程序不严谨。部分民警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认识。

(四)接受执法监督的意识淡薄。缺乏对监督工作理性的认识,将执法监督狭义地理解为是对个人行为的苛刻约束,在某种程度上不支持、不配合、产生厌倦抵触情绪。

分析上述执法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层领导和执勤民警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执法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基层领导对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不到位。只注重执法过程,不注重执法质量,草率阅卷批案,审查把关流于形式,从客观上助长了民警执法观念的弱化。

2、部分民警法律素质跟不上时代要求。基层警力紧张,任务繁重,民警忙于日常工作,对边检业务和法律知识缺乏学习研究,有的民警甚至连基本的法律文书都制作不好,因而导致执法效率低、程序偏差等执法方面诸多问题的发生。

3、有些群众法律意识缺乏和当事人的不作为。一些群众既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对边检机关的公务活动不支持配合,增加了执法难度。

为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解决队伍中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首先要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执法思想上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观念,提高执法为民的自觉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边检工作提出的要求,敢于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执法观念,真正把执法为民的思想化为灵魂,融入血液,植根于头脑,体现到每一名基层民警的执法活动中去。

二、认真解决能力问题和规范问题。解决基层民警执法能力不高的问题,要大力推行执法岗位适任考核制度。首当其冲的是现任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执法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任用。其次是要全面推行执法资格准入制度,对执法岗位民警定期进行岗位基本业务知识测试,不合格的取消其执法资格。第三要下功夫培养 “专家型”执法人才,挖掘现有业务骨干的潜能,培养一批有丰富执法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壮大执法办案能手队伍,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尽快改变部分基层民警执法素质偏低的局面。许多执法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具体执法环节的不规范而长期积累形成的。可以说,彻底根治执法行为的不规范,是加强执法工作、改善执法形象的关键。要把规范执法活动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用严格、规范、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本案卷、每一个执法主体。要全面清理现行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废、改、立,解决执法依据不足、陈旧和相互矛盾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教育机制、刚柔相济的约束机制和求真务实的考评机制。

民警队伍素质是战斗力的决定因素。而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因此,对基层民警的法制培训和执法教育要切实摆上位臵,做出长期规划和不同时期的具体安排,狠抓落实。基层执勤队要充分运用“小问答、小交流、小辩论、小擂台、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采取集中培训、岗位练兵、案例分析、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对基层领导和一线民警进行多层次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实践,增强一线民警的法律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增强依法执法的自觉性。

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严格执法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要认真学习贯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范》,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因工作失职造成勤务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各级领导和纪检监察、督察、法制等部门,都要从公正、严格执法,爱护民警,维护边检机关形象的高度,重视责任追究工作,坚持依法、依纪治警,使责任追究制真正落到实处。

要以建立动态考核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梳理现有的执法基本工作规范,建立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给民警一个清晰的思路。认真总结基层执法质量考评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对执法质量考评办法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针对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不佳的基层执勤单位,分析原因,强化执法意识,制定整改措施,实现执法质量新突破。

第二篇:提高基层执法水平的思考

关于提高基层环保执法水平的思考

(2007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这一规定从法理上把县(市)环保部门推向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前沿,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他既是宣传、推动、实施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标准以及各种管理措施的组织者,又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承载体和交汇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强化环境监管能力、提高环境执法水平是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课题。

一、基层环保执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不顺

我国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受上级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上级环保部门主要是业务指导,而决定基层环保工作和领导干部政治命运的财权、人事任免权在地方政府,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上级环保部门既不能有效制止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又不能为下级环保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履责支持。本级环保部门面对本级政府的即成决策或行政干预,在维护法律与维护地方政府权威之间只能作出违心甚至违法的选择,即使有个别“英雄好汉”也往往不得善终。可以说,环保管理体制不科学是形成环保履责中“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资格不够

从“有其责必有其权”既责权匹配的角度讲,《环境保护法》即授于了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环境实施统一监管的职能,也就从法律上确认了他的执法地位,即各级地方环保部门应该是具有独立执法资格的行政机关。而事实却相差甚远。从我市情况看,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县区至今没有独立的执法资格,更不是政府组成单位,单位性质五花八门,人员身份很难定性,这些县区在没有执法资格的前提下确承担着行政执法的职能,造成了长期的事实上的前置违法。

1(三)机构不明

环境监察作为环境执法的先锋,20多年来没有一部法律和行政法规确认他的法律地位,而且存在着“三个一”,即各地叫法不一,有叫环境监理的,有叫环境监察的,有叫环境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身份不一,有的是公务员,有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相当部分的基层执法队伍是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不一,有的是财政拨款,有的是靠吃排污费。这支执法队伍把“三查两调一收费”职责中的收费摆在头等大事的位置,而把其它职责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这就远远偏离了成立环境执法机构的初衷。

(四)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装备水平距离标准化建设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公务用车、自动化办公设备配置、监测监理仪器装备方面;同时还存在着环保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化大型仪器操作要求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环保业务经费没有保障。现行政策不允许坐支排污费,而又没有将环保业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出现“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噪声靠听”的现象实属在所难免。

(五)素质不强

一是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见下表)县(市)级环保执法人员学历普遍低于市级。

市、县两级环保机构人员结构表

二是作为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环保部门却只有少量学习环保专业或与环保专业相关的人员,而这些人员中的一些人参加工作较晚,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堪担重任;三是由于体制和政策等原因,降格以求的调进一些非急需人员,使得“懂业务技术的进来难,不懂业务的挡住难”;四是一些环保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飘浮,效率低下,有的甚至以权谋私。

二、提高基层环保执法水平的几点意见

(一)理顺管理体制

为了明确环保部门的地位,加大执法力度,应理顺体制。省以上实行分级管理,省以下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体制,一方面可以使总的决策不脱离国家方针,国家总揽大局,从而使得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有条不紊,高瞻远瞩;另一方面使省以下环保部门在人财物上都彻底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成为与检察院、法院一样的相对独立于地方政府的机构,这样就可以使他们获得比较大的独立自主权,摆脱来自地方政府的掣肘,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从而敢于排除地方政府的干扰,严格执法。同时,区域环境是一个整体,难以按行政区域截然分开,客观上要求统一管理;对环境管理工作本身而言,由于污染往往具有跨区域与流动的特点,要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也要求各地方执法主体协作配合、共同执法,建立高效、权威和科学运作的区域、流域执法机构,对区域、流域环境问题实行统一执法。一起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资源。

(二)重视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是寒暑表、晴雨表,是基层工作的一个缩影,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基层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目前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层部门处理不到位而导致群众越级上访,根据《环境保护信访管理办法》规定:“环境保护信访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属地解决的原则。”上访信又一级一级转下来,又回到了问题的出发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破坏了环保队伍的形象。

要以信访问题为切入点,提高基层执法力度:一是坚持问责制度,把基层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或监管不力等问题进行挖掘处理,在处理信访问题的同时对基层的失职、渎职问题进行严厉查处,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尽职尽责、高效办事的作风。二是加强公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拓展与群众、社会对话渠道,及时了解执法情况。三是把“群众提、上级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的基层的信访问题提级处理,克服基层受地方限制一些弊病。

(三)提高队伍素质

环保执法不仅需要法律功底,还需要过硬的环保知识。要提高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的素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要优化用人机制:一是招用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严把进人关;二是坚决清理不合格执法人员,实现执法队伍规范化,杜绝合同工、临时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三是要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对那些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欺压百姓的执法人员,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以纯洁执法队伍,不能让少数“害群之马”败坏整个环保执法队伍的形象。

2、学习是提高队伍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转变观念,使执法人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服务意识、务实意识。并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和考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其次强化业务学习,有计划的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法制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采取自学和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促进全局干部队伍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要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经济、社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经济形势的了解和把握,努力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统筹考虑,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真正做到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最后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每年选送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县的有关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

(四)环保执法要到位

建立责任心、事业心强的队伍的同时,要加强依法行政。目前,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依法行政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浓厚的依法行政氛围。作为环保法的执行者,依法行政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具体案件要弄清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准确适用法律,处罚适当,符合法定程序,每一件案件能够经得起考验。对不履行的行政处罚行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把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用尽。执法不能靠运动式的执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执法要持之以恒,执法如一,始终处于高压之下。

(五)加强内部监督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权要查处”,重点放在环保内部监督上。内部监督最容易的监督同时也是最难的监督,容易的是熟悉内部的管理机制、办理程序、各种规定;难的是都在一个系统,甚至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常常为情面而“得饶人处且饶人”。

要使国家的法规、政策不折不扣的得以执行,关键要从行政执法部门内部抓起,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机制,正本清源,防微杜渐。一是建立一支能够铁面无私、秉公办事的监督队伍;二是要建立和实施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划清权利与责任。要把环保法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到人头上,以解决执法责任不清,执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使执法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整套执法绩效评估的奖励惩罚办法并付诸实施;三是建设信息网络共享系统,把基层每一项环保执法工作纳入上级环保部门的视线。例如行政处罚从立案开始的所有带文号的执法文书必须到上级网站下载、填写,使下级的每一次行政执法、每次执法的相关环节都在上级的掌控之中,从而督促下级行政执法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及时,减少目前这种认为“天高皇帝远”就可以“我行我素”的状态。通过采取以上监督机制,把矛盾化解于内部,避免问题的扩大化、激化。

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基层做起,打好基础,抓住问题的关键,要把思想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上来,逐步改变目前执法状态,逐步解决环境问题,逐渐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篇:我对提高基层民警待遇的思考

今年是公安部确定的“基层基础建设年”,实现警力下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公安部明确要求基层警力要达到总警力的85%以上,而目前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现状却呈“水桶状”———上下一样粗。之所以警力沉不下去或者沉下去又浮上来了,其症结就是机关待遇优于基层,这个症结不消除,警力就不可能沉下去。如何使基层待遇优于机关,据我在基层工作十年的感受,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建立优待基层的人事、奖励制度。按照以往的做法,机关民警下基层要提拔使用,基层领导进机关却要降格使用,这无形中体现了机关的高高在上与优越性。而在着力“三基”建设的今天,首先要实现官由基层出:一是所队长的提拔从基层民警中选拔,二是无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者(技术人员除外)不予提拔,三是在基层连续工作五年以上且能胜任工作(每年公务员考评在称职以上)的民警应当提拔,无机会提拔的也应当与机关民警换岗。这样就不会让基层民警产生厌倦情绪,感觉天天老样子,让基层民警感到有盼头,工作有新鲜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上进心,时刻看到希望,充满激情。其次要把奖励重点放在基层,大量工作是由基层在做,面对群众的是基层,因此奖励也应该首先要考虑基层。我认为,公安机关每年评先评优的名额应该80%以上给予基层,如果工作由基层做、奖励却由机关得,就大大挫伤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向基层倾斜的福利分配制度。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与危险系数大,机关民警不能相提并论。基层民警的收入应高于机关,这也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机关民警每天工作八小时,而基层民警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其余时间也处在待命状态,而农村的基层民警更为艰辛,吃住都在基层单位;基层的工作强度无疑也要大于机关,有时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基层民警在工作的同时,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其家属身上,家属往往多有怨言。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基层至少要增加基层工作补贴、超时工作补贴与家属慰问补贴三项福利待遇,或者这三项补贴的标准要高于机关,这样基层民警得到实惠,家属也得到安慰,人心与队伍就稳定了。

建立有利于缓解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休假制度与工作环境。正常的休假得不到保障是困扰基层民警的普遍问题。当别人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时,许多基层民警却在外执勤,很难与亲人团聚,与家人拉家常、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就更少,这样常常会引发一些家庭矛盾;有些公安机关每年给基层下达破案任务与罚没款指标,家庭及工作上的压力,使得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大大超过机关民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正确疏导与缓解,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公安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我认为:一是要强行规定基层民警每年休假必须达到的天数,否则视为不称职;二是要给予基层民警每年一次的十天长假,让基层民警有一个自我减压的机会;三是要彻底杜绝公安机关内部下达打击处理破案数与罚没款任务。

建立监督运行机制。公安机关应当建立一个提高基层待遇、实现警力下沉的规章制度,并且形成监督机制,确保贯彻落实、正常运行。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没有按章执行落实的追究领导责任,让基层民警有“屈”可诉,有“山”可依。

只有从切实提高基层待遇入手,让民警在基层感到有盼头、有奔头,无思想包袱,无后顾之忧,警力下沉也就水到渠成了,基层这个战斗实体也就如虎添翼了.

第四篇:如何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论如何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治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进入了法治的新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逐渐提

高,民警在执法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民警在执法中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执法水平。如何提高执法水平?我想应该首先从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入手。

所谓法治观念就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片断的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法治的核心是制约执法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一、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法治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

1.法律至上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宪法的精髓在于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性又一重要内涵,法律不仅在老百姓之上,也在所有官员之上,在国家最高权力者之上。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国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实际上,法律还未能真正成为权力产生、运行的源泉。所以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人权保障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权利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程度好坏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国家的进步过程,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的良好与否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区别,不是法治国家中没有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而仅是在于:法治国家侵犯人权的事件相对较少;侵犯人权的事件一旦发生,即能获得依法处理――侵权者会受到应有制裁,受害者能获得应有保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安人员所享有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增强人权保障观念,要求公安人员真正树立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意志与利益高于一切,人权与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

3.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依照法治原则,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而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执法部门之一,除依法承担刑事司法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治安、交通、消防、户籍、边防、出入境、计算机安全保护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行政管理职权的运用,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联系十分密切。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点多、面宽、量大,任务繁重,仅行政复议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70%。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公安机关要完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艰巨任务,处理解决好社会治安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对策、加强公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已不适应行政执法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法治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行使管理职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上来。

(二)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所以,“执行宪法和法律,是按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是对人民意志的尊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增强法治观念,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藉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

第五篇: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当前新的形势给劳教工作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们这支劳教民警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希望和栋梁。青年民警是我们劳教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但他们成长于全球经济文化大交融、科技信息大爆炸、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物质环境与前几代民警有显著差异,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因此如何针对青年民警的特性加强其能力培养,提高其执法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青年民警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民警自身情况:

1、理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实际操作经验尚浅,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2、身体素质较好,但工作中吃苦精神较差。

3、思维活跃敏捷,付诸具体行动方面较欠缺。

(二)现实情况:

1、青年民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强烈愿望与培训机会少、种类单调的现实形成矛盾。

2、领导与下级之间、青年民警之间有积极的沟通,但在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3、现有奖励与青年民警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奖励指标过于单一,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和其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容易催生青年民警的优越感。

当代社会物质条件普遍较好,青年民警往往成长环境单一,教育背景单纯,人生历练较少,又经层层选拔参警,容易产生优于常人的优越感。同时其教育背景和目前的选拔机制会造成青年民警应试能力强,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民警大多数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对场所科学管理理论还比较陌生,而在招录时,只求学历,而对专业知识考核不够,造成一部分人进入劳教警察行列后不具备管教劳教人员所必须的知识,而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程度又不够,使得他们在管理劳教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欠佳,造成学历与实际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劳教工作单调乏味,条件艰苦,尤其一线民警工作压力大,而当前

又缺乏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青年民警吸收资讯广泛、思维活跃、价值观多样,而在此情况下,难以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劳教人民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每天面对的是数百个失足的矫治人员,既要管理好三大现场,维持场所安全稳定,又要抓好生产工作和教育工作,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较大。而现有的奖励方式和奖励分配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能够获得奖励的青年民警比例仍然较低,不能满足大多数青年民警对奖励的不同心理期待。在此种矛盾的冲击下,导致导致青年民警工作热情下降。

三、解决的办法

1、通过对青年民警进行业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工作效

能。

(1)在开展具体的培训活动前需要对青年民警的“充电”需求进行深入

了解。定期、及时了解青年民警对培训的反馈信息,听取青年民警对培训的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2)首先针对民警工作所迫切需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开展培训,再针对

与青年民警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素质开展培训,并将知识培训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可在青年民警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

培训,帮助青年民警了解矫治人员的心理特征,在工作中打好“心理战”。

(3)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促进青年民警的职业生涯发展。推进这项

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立青年民警培养档案,有计划地在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民警带领下进行岗位锻炼,提高业务技能和对工作的适应性。②加强与同级和上级团委的联系,相互借鉴先进的培训经验,同时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加强典型案例、业务骨干培训经验的交流。③团组织需要与基层领导、政工干部相互配合,把对青年民警的思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之中,力求实现通过僵硬的说教所不能实现的效果。一方面,增强青年民警的防腐抗变能力,避免其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增强青年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2、根据青年民警在人际交往方面所暴露出的交流简单、忽视交流对象的差异性等缺陷,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沟通技巧的锻炼和培养。上级领导和团组织要加强与青年民警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积极探索民

警心理服务机制,为青年民警倾吐心声、疏导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创造条件,缓解青年民警的心理压力。同时努力为青年民警提供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鼓励青年民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视野,来促进青年民警的“情商”发展,通过职业之外的话题拓展人际交流的空间。

3、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必须从场所自身特点出发,按照工作发展的目标设定。同时,指标的衡量要具可操作性,注重绩效。另外,指标要使民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完成,而不是可望不可及。二是考核手段要合理、公平。场所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构建立体的考核体系,并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对民警产生激励效力。三是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及时。考核结果的及时运用最容易对民警产生激励力,场所须及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事关民警切身利益的培训、奖励、晋级等方面,使民警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工作强度、不同学历等角度进行衡量,与评先,评优,晋升等劳教人民警察切身利益相结合,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奖励体系,包含一套多元化、差异化的绩效衡量标准,并且向一线岗位适当倾向,从而克服目前奖励体系过于笼统、奖励标准过于单一的弊端,以此监督工作职责的履行和提高工作积极性。

下载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派出所民警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执法水平

    浅谈派出所民警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执法 水平 修武县公安局高村派出所所长 李新明公安机关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当前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和谐......

    对基层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2006年是公安......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水政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水政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水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水的关键,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作为滕州......

    立足公安工作 提高执法水平

    立足公安工作 提高执法水平中国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2006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年”,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基层科所队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因此基层民警做好群......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

    2006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年”。作为基层科所队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因此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搞好社区......

    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合集]

    对做好新时期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青川县公安局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何文龙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授课人昭平县公安局黄成亮基层科所队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因此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就提高基层民警群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