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素质讲座总结稿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记王建龙老师人文素质讲座
2013年5月29日,我院学生科于11212H举办了一场博导论坛,此次的主讲人是王建龙老师(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生导师),赵老师和林老师以及部分四院同学参与了听讲。王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开讲创新这个话题,让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
王老师首先引入一些古代和现代的创新实例,这让我们感到创新无处不在,也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对听讲的兴趣只增不减。同时,老师以自己和学生做实验为例,讲述了合成化学物品的辛苦历程,在这方面,让我们懂得了做实验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王老师也简单的讲了一下自己求学历程,原来他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老师也高兴的称是我们的大师兄,那个年代求学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
最后,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如想要创新就得有好奇心,有不怕挫折,勇于接受失败的精神······
结束讲座后,老师热情的和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回答了同学的问题,同学们还高兴的留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这次讲座也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成功结束。
化工与环境学院学生科楼管会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百场人文素质讲座(活动总结)
电 气 信 息 学 院
《2016新生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活动总结
百场人文素质讲座
—— 《2016新生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2016年11月29日电气信息学院特邀长春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法制大队大队长张连吉对电气学子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百场人文素质讲座—— 《2016新生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张连吉队长主要讲述近来有同学在校园内外手机、钱包被偷,经常接到兼职中介索要身份证号码等电话,还有电信诈骗的情况。同时随着天气变冷,公寓越来越多的同学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给学生公寓带来安全患,为增强同学们的防盗、防骗、防火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推进“和谐平安校园”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响应校团委和宿管部的号召,我院于11月29日一日在管理报告厅举行了人文素质讲座。
座谈会首先由警官结合近期发生的校园安全案例展开讲话,又结合所见所闻对校园中的真实安全事故作出分析。所列问题涉及火灾、盗窃、诈骗等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重点强调了人身安全、手机、现金及银行卡等财物安全。而后,班委对防火防盗防骗方面作出说明以及必要的提醒,让同学们对平时意想不到之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得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遇到安全事件,其中包括盗窃、诈骗等,而诈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有许多人竟然连基本的防范意识都没有,也就是连自己是怎么被骗的都不知道,更别谈防范啦!
根据资料显示,2009年5月份至9月份,阿里巴巴旗下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上发生了数百起以出售复制的无线上网卡欺骗用户,其中许多为大学生。2009年上海市发生过多起学生被网络诈骗团伙骗取钱财或因热衷网络交友离校出走的案例。除此之外,也有许多进行推销向同学行骗;还有就是通过电话和短信向家长行骗……
此类案件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客观方面:第一、高校与国际接轨,校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校外人员进出校园流量猛增;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内外聘人员、临时工增多,进校经商的校外人员增多;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娱乐和消遣方式呈多样化,校园及其周边的娱乐场所迅速增多,但配套的规范管理还不到位,各类娱乐场所成为治安事件和事故的多发场所;第四、高考制度改革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增大,其生理与心理差异很大,在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两大背景下,大多数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基本常识,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走极端,导致事故发生。
主观方面表现为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缺位,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得不到体现;安全教育在高校各部门中权责划分不明晰,二级学院认为安全教育是保卫部门的工作,而保卫部门或是认为安全教育是学院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或是因“无权管辖”而兴叹;现有安全教育无体系可言,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和相应的学分,没有专职教师从事安全教育,因此,多数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任务来了一阵风,任务走了都轻松”;安全教育经费不足,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相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现实中,鲜有高校能够将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常规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导致不少好的安全教育活动无法开展,或不能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所以为了这种已“蔚然成风”的事件产生,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案,供大家参考。
面对此类案件应用以下解决方案 :
1、各系要组织学生学习上述资料,要求学生告知家长,遇有要求汇款事宜,务必立即与系上老师,保卫处核实,避免上当受骗.学生如遇医疗纠纷,马上向系上和保卫处报告。
2、提高警惕,不要占小便宜,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保管好自己的储蓄卡和密码,切勿用生日,学号或身份证号码作密码,遇事要及时向系上老师和保卫处报告。
3、在求职时不要轻易,盲目交纳各种应聘费用,应到正规大型的招聘会或场所求职。
4、不要相信手机短信中中奖或获得礼品的信息。
为了这类案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远离校园,远离学生,安保部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相应的宣传活动,为了我们更应该提高个人人文素质,升同学们自身安全素质,以保障同学们在学校内的安全和防盗防骗,让我们以良好的电气人应有的素质来面向未来。
电气信息学院
安保部
2016年12月4日
第三篇:人文素质报告会总结
人文素质讲座
总
结
书
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
2013年10月25日 分管主席:李娜
人文素质讲座活动总结
主题:
“雏鹰翱翔,放飞梦想”
内容:
一、报告会整体流程
具体开始时间:2013年10月24日下午7:00 具体举行地点:11楼3阶
出席老师/学长:石建华老师 李建功学长 参加同学:大一每班部分新生 主要部门:学习部 配合部门:宣传部 自律部
主要内容“重细节,自主规划,自主管理,有自信,重学风”
二、报告会进行环节
报告会实施和进行都是按照策划书进行没有出现较大差错,老师和学生入场后,报告会于19:00正式开始,首先两位主持人主持报告会开始,接下来由石建华老师开始讲话。讲话主要内容紧扣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寝室管理;教育大学生要注意礼貌等细节性问题,不要沉迷网络游戏,珍惜美好的大学生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之后由大四李建功学长讲述自己的学习和业余生活,以及自己对大学生活的看法,以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有自信,要有目标,善于交友,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补充自己知识的盲区,注重身心健康发展,合理协调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做到全面发展。并且李建功学 长还与同学进行互动,分享取得成功的锦囊,提出“猎鹰计划”希望同学们积极加入。期间宣传部负责人员进行摄影拍照,记录会场的点滴。
三、报告会总结
由于大一新生刚刚入学,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人对于大学的学习模式都还不太适应,在大学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面对新鲜的事物,很多同学都很迷茫,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由于授课方式的不同,很多人对老师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针对上述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此次人文素质讲座特意邀请到团委石建华老师和大四李建功同学。石老师主要从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等方面着手来解答大家的疑惑。李建功同学主要说了自己的经历来为同学们树立榜样作用,提出自己的一个“猎鹰计划”。此次活动主要特点:
1、邀请了团委老师,首先拉近了大一同学与团委老师的距离,提供一个认识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新生大致了解大学的机构设置大致模式,让他们对大学的新规则有一个了解;
2、邀请大四的优秀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新生做交流,不仅拉近了学长与学弟们之间的距离还为同学的生活做了一个规划和榜样。
通过对讲座后各个班级参加讲座同学的调查,发现此次讲座成功 之处在于老师和学长所讲的内容贴近学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实际意义。能活学活用在目前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让很多同学认识到大学的学习不止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有很多个人能力的培养的学习,拓宽了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的认识。其中石老师提到的不要迷恋游戏迷失自己,给他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他们对这个问题也放入慎重考虑范畴。
不足之处在于:
1、学习部提前准备的PPT内容稍显多,讲座过程中有部分同学过分关注了幻灯片忽略了讲座;
2、讲述时间略长,互动时间太短。
综合评价,此次讲座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学习部会再接再厉,秉承为学生服务、建设好学院学习氛围的宗旨进行以后的各项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 2013年10月25日 戈权珍
第四篇:人文讲座
活动1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精彩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2014 “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系列演讲
演讲人:孙绍振(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 题:第一讲 《红楼梦》中八个美女之死和安娜卡列尼娜之死
第二讲 王熙凤和周繁漪:文学经典中的恶之花 时 间:4月9日(周三)晚18:30 4月10日(周四)晚18:30 地 点: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
推荐理由:孙绍振教授几乎每年均要应邀来东南大学参加人文讲座活动,他对文学经典中人物的解析尤其精彩。他在东大受到东大学子明星般的追捧。孙绍振教授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幽默与智慧,尤其是其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令人赞佩。虽然已年过七旬,但是他在讲座中所释放出来的青春的活力、学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张力令听众为之折服。
活动2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精彩演绎“昆曲小生的表演艺术” 东南大学“中国昆曲传承计划”系列演讲
(六)主讲人:蔡正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主 题:昆曲小生的表演艺术
时 间:4月11日(周五)晚18:30 地 点: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推荐理由:蔡正仁先生是中国昆曲界享有盛誉的著名艺术家。他的音色宽厚宏亮,表演洒脱大方,能昆能京,唱念俱佳,历有“小俞振飞”之美誉。蔡正仁先生的艺术人生可以用“德艺双馨”来概括,他在不断磨砺自己的表演技艺的时候,同时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对戏曲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与老师的“心灵相通”使他成为一代昆曲大师。本次演讲机会难得,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主办: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电话:52090217 地址:教六楼200
学分说明:全体东南大学本科生在读期间,需修满人文选修课学分。同时,需完成1个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必修学分(通过听8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提交相关课程论文)方可毕业。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已经进入一卡通刷卡系统。请本科同学在进入人文讲座报告厅的时候,一定注意刷卡记次。刷卡记次结果将作为给予该学分的重要参考依据。
活动2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演讲“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2014 “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系列演讲
演讲人:胡鞍钢(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 题:青年成才与中国梦
时 间:3月26日(周三)晚19:00 地 点: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三楼)润良报告厅 承 办:文教李烨婧团队 袁嘉团队 协 办:经济管理学院团委 人文学院团委
推荐理由:北大一位著名的教授曾这样评价胡鞍钢:第一向中央说话,第二为贫民说话。向中央说话,是指胡鞍钢的研究总是站在决策层的高度,并屡屡被决策层所采纳;为贫民说话,是指他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利益得失,并义无反顾地充当起他们的代言人。胡鞍钢教授的演讲充满了思想的张力和智慧的火花,本次演讲可以说是对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的全面细致的解读。机会难得,值得期待。活动1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赵林教授精彩演讲“当代国际格局的宗教背景” “中西经典文化”系列讲座
(二)至
(三)演讲人:赵 林(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 题:基督宗教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态势 当代国际格局的宗教背景
时 间:3月20日(周三)晚18:30 3月21日(周四)晚18:30 地 点: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
推荐理由:主讲者赵林教授被誉为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之一。在武汉大学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上学期间没听过赵林老师的课,就等于没上武汉大学。”近十年来,赵林教授应邀到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做过专题讲座,并先后五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学术讲座。
活动2 人文学院董群教授精彩演讲“禅宗文化的意境” “中国经典文化系列讲座”课程
(一)演讲人:董群(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 题:不离文字悟禅意——正确理解禅宗文化 时 间:3月12日(周二)晚18:30 地 点: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
推荐理由:董群教授在佛学、宗教伦理、中国哲学等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造诣,同时长期致力于人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的演讲逻辑清晰、幽默风趣,受到东大学子的热烈欢迎。本系列讲座同时作为“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向全校同学开放,欢迎大家聆听本系列讲座。
“西方文化概论”系列演讲
(八)至
(十)演讲人:赵 林(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 题:第一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二讲:新视域的拓展与理性精神的生长 第三讲:启蒙运动与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
时 间:5月14日(周一)至5月16日(周三)连续三晚18:30 地 点: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一111)
备 注:请选修精品人文课程“西方文化概论”的同学准时参加,本系列讲座课程也同时作为“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向全校同学开放。欢迎大家聆听“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
赵林教授简介
赵林,男,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1978年初考入武汉大学,苦读十年,先后获史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1988年任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东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已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文明形态论》、《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中西文化分时的历史反思》、《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在上帝与牛顿之间》、《在天国与尘世之间》、《暮色中的十字架》等13部个人学术专著和演讲集,出版《西方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与邓晓芒教授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赵林教授长期以来坚持对哲学系本科生讲授“西方哲学史”基础课,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由于教学成果突出,200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6年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首批“十大名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西方文化概论”系列讲座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武汉大学最具影响力的名牌课程之一,至今已经讲授了二十多年时间,选课学生累计超过万人。本课程也曾多次在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讲授,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课程的第一部分“古希腊文明的兴衰”2011年11月被教育部作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20门课程之一在“爱课程”、“网易视频”等网站公开播出。
推荐理由
主讲者赵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西方哲学研究专家,他在西方哲学史、基督教文化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除专业课外,赵林教授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西方哲学史”、“西方文化概论”等公选课,深受学生欢迎,被誉为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之一。在武汉大学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上学期间没听过赵林老师的课,就等于没上武汉大学。”近十年来,赵林教授应邀到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做过专题讲座,并先后五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学术讲座。作为东南大学邀请的第一位精品人文课程的外聘学者,赵林教授的课程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每次闻讯前来的听众都挤满了人文讲座报告厅。
主办: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电话:52090217 地址:教六楼200
学分说明:全体东南大学本科生在读期间,需修满6个人文选修课学分。同时,需完成1个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必修学分(通过听8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提交1篇课程论文获得)方可毕业。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已经进入一卡通刷卡系统。请本科同学在进入人文讲座报告厅的时候,一定注意刷卡记次。刷卡记次结果将作为给予该学分的重要参考依据。
重点推荐 活动1 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精彩解读《红楼梦》等中国经典
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诗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2012007—2012008)庆祝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系列人文名家高层演讲
演讲人:孙绍振(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 题:红楼梦:贾宝玉——从痴爱、泛爱到无爱 解读唐诗意境的密码:意脉。
时 间:4月10日(周二)晚18:30 4月11日(周三)晚18:30 地 点: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
推荐理由:孙绍振教授几乎每年均要应邀来东南大学参加人文讲座活动,他对文学经典
中人物的解析尤其精彩。他在东大受到东大学子明星般的追捧。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幽默与智慧,虽然已年过七旬,但是他在讲座中所释放出来的青春的活力、学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张力令听众为之折服。
第五篇:人文讲座
我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12011410 崔真瑞
四年前,我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来到了东大,带着稚嫩的梦想进入了梦寐已久的大学校园,而如今,韶光易逝,再过一个多月就要面临毕业,回眸历数大学四年的经历,开心和泪水并存,荣耀与失落兼有,母校给我的不仅仅是四年学习上的培养和支持,更是我人生路上永远感激的精神导师。
南京,这座城市,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站立桥头,眼前宛然是历史在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神龙”般延续着千年的守卫;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内的沧桑繁华刻写着它的年轮。
四年的时光,认真感受了母校。东大虽然作为工科院校,但校园的每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所谓人文,就是人的价值的首要意义,它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人文精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主体精神。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四年大学生活中我听过很多人文讲座,当年电视中的百家讲坛变成了现实中的近距离面对悉心聆听大家的精彩演讲,收获不同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生活在校园之中,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校园文化。九龙湖的文化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不只局限于讲座,以学术为主题的文化周活动,以演出形式的高雅艺术呈现,更有百花齐放的社团大战。
人文讲座当中涉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
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一,何为人;二,怎样做人;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东大的校园里充溢着的是创新和自由的空气,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表现自己,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包罗万象的社团和协会,无论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传统艺术爱好者、电子竞技爱好者等等,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天地,相同兴趣的人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学习。然而交流又不仅仅局限于社团内部,各个社团每个学期都会在学校的支持下举办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社团风采,以自己的方式给东大学子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学者、诗人、艺术家、翻译、空军教官,站在讲台上,他们有时不像授课而是在表演,讲到精彩处纵横捭阖、旁征博引,甚至声泪俱下,为之动容。此时,坐在讲台下的我们也是如沐春风、掌声连连。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校园文化吧,它感染者你,激励着你,它是渡夫,把你从无知的蛮夷之地,渡到一个文化的圣坛。而东大也行就是这么位慈善无私的渡夫,他把德润人心,文化天下变成了每位学子身上的人文精神。
百年风雨,东大坚挺走过,究其原因,是东大底蕴厚重的校园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百年的发展历程,这种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一脉传承、绵延悠长,大师的人文思想精粹与百年校园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相互辉映,滋润了代代东大学子。在光辉灿烂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东大学子传承了“止于至善”的美好校园品格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在苍劲的六朝古松、生机勃勃的九龙湖旁、我们会继续追求卓越、创造历史、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