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印制质量管理办法
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图书印制质量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提升我社图书印制质量,争创品牌出版社,现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办法。
第二章 实施细则
第二条 图书印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2004年全国印刷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印刷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见附表)。
第三条 加强图书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各印厂所送样书要求达到推荐署优的标准。提高对新闻出版局质检站每年检测样书的送检率。力争达到全品种送检。
第四条 对送到我社库房的图书进行不定期抽检,其抽检方式采用新闻出版署的抽检模式进行。如不合格品率超标将视为批质量不合格。其印刷企业将对该品种进行全面返工或重印。
第五条 对社点名重点图书要求达到国优标准,其承印厂要先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供编辑部和出版部进行参考,并签定质量保证书方可进行施工。
第六条 为确保我社在全省图书印制质量的领先地位,要求各厂所送样书在参加质量检测中,推荐署优品种率必须达到50%以上,坚决杜绝不合格品的出现。如在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品,将视为该产品为批质量不合格。
第七条 在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图书质量抽检中,出现不合格品,除印刷企业将承担其全部责任外,我们还将限其整改,在整改期间将终止与其印刷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第八条 每年根据新闻出版局质检站检测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成绩比较优秀的单位进行表彰,而成绩较差或在年检中无送检或送检无优质品的企业将暂时终止与该印刷企业的协作关系,直到其整改合格。
第三章 附则
第九条 本办法由出版部附则解释。
第十条 该办法做为目前质量管理的试行方案,望各印厂能积极配合,加强管理,制定出本企业相对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该办法能够有效实施。
出 版 部
2011年6月
第二篇:出版社图书印制合同
出版社图书印制合同
甲方:xx出版社
地址:xxxxxxx
乙方:
地址:
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出版的 《xx》 的印制工作达成以下协议:
一、上述图书的印装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及甲方印装单中的所有要求(详见附件)。
二、甲方委托乙方印装上述图书:
2010年印刷 5000 册,纸张、制版、印刷、装订、复膜等全部费用的总金额为 15000 元。
款项支付方式:印制费用分两次支付,第一次支付总金额的90%(胶片下厂时),第二次支付总金额的10%(样书验收合格、印厂手续、出库单、入库单等所有手续均已齐全后)。
三、乙方保证完全按照甲乙双方签字的清样进行生产,如果出现调包现象,乙方负全责,并向甲方支付贰拾萬元整的违约金。
四、生产任务在本合同签订之后 天内完成印制。
五、乙方保证按照甲方规定册数进行生产,如果出现超出规定册数生产的情况,每本按原书定价全额的3~5倍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六、乙方将图书印装完成后,送甲方样书50套,其他图书送甲方指定地点。图书交货完毕后,乙方凭入库单结算费用。
七、本合同签订前,乙方向甲方提供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书刊印刷许可证复印件;本合同签订后,甲方向乙方提供相关印制手续。
八、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为凭,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九、本合同自2010年 月 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第三篇:银行票据凭证印制管理办法
银行票据凭证印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银行票据、保障银行票据凭证印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1997]第2号发布)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银行票据凭证(以下简称票据凭证)是指空白的银行汇票、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票据凭证印制,包括票据凭证的改版、制版、订货、生产和发运。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票据凭证的印制实施监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组织辖内票据凭证印制工作。
第五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应按照本办法规定,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障票据凭证印制安全。
第二章 改版和制版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需要组织票据凭证改版。
第七条
票据凭证的改版应当遵守下列流程:
(一)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新办票据凭证设计开发要求,确定各市、联次、颜色、规格及防伪技术要求。
(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负责新版票据凭证的设计开发工作,并组织生产流程测试;
使用印钞人民币所特有的防伪材料、防伪技术、防伪工艺和专用设备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审查。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将通过生产流程测试的新版票据凭证,报请终归人民银行组织业务流程测试。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成立票据凭证评审委员会,对经业务流程测试合格的新版票据凭证进行审定。
第八条
银行开办、新增票据业务或变更行名、行徽、行别代码等票面要素的,应当办理票据凭证制版手续、向中国人民年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送《金融许可证》复印件、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其从事票据业务的批文复印件,并附行徽、行名字体和行别代码。
第九条
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下统称全国性银行)由其总行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票据制版的相关材料。全国性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以下简称为地方性银行),由其法人机构(在中国境内没有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由其主报告行,农村信用社由其省级管理机构)向注册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票据制版的相关材料,逐级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
通过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或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统称资金清算中心)办理银行汇票资金清算业务的银行,使用资金清算中心统一标识银行汇票凭证的,由资金清算中心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票据制版的相关材料。
第十条
票据凭证所刊行名应使用《金融许可证》上的中文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行名字体应使用宋体或银行行体字。
银行需要在票据凭证上加印外国文字或少数民族文字的,应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
第一十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一上分支机构的意见,进行票据凭证制版。
第三章 订货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负责组织辖区内银行本票、支票、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凭证以及地方性银行的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凭证的订货。地方性银行省外分支机构使用的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凭证,由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中国人民民银行分支机构组织订货。
银行应合理匡算票据凭证使用量,规范填写《银行票据凭证订货单》,由其法人机构或省级管辖行汇总后按时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并逐级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汇总形成《银行票据凭证汇总订货单》,提交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第十三条
全国性银行总行负责组织本系统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凭正的订货,形成《银行票据凭证汇总订货单》,提交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第十四条
资金清算中心组织会员行的银行汇票凭证订货,形成《银行票据凭证汇总订货单》,提交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购、全国性银行和资金清算中心应于每年3月份和8月份集中向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提交订货单。
第十六条
银行因新设机构,新增票据业务,变更行名、航徽或行别代码等原因需要追加订货的,参照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收到《银行票据凭证汇总订货单》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签发回执,并及时组织票据凭证生产。
第四章发运
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组织订货的,由其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协商确定发运方式,交货时间和交货地点。
全国性银行集中组织订货的,由其总行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协商确定发运方式,交货时间和交货地点。
交货地点原则上为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所在城市。
第十九条
自己清算中心组织订货的,由其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协商确定发运方式、交货时间和交货地点。
第二十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对集中订货的票据凭证,应在收到订货单后两个月内组织印制企业交货。
第二十一条
印制企业应采用汽车、铁路、航空和邮政机要通道方式发运票据凭证:
(一)采用汽车方式发运的,有条件的应实行武装押运;不具备武装押运条件的应配有安保人员押韵。交货时,印制企业人员应查验收货人的身份证件,确认无误后办理票据凭证交接手续,收货人应在《银行票据凭证签收单》上签章确认。
(二)采用铁路、航空和邮政机要方式发运的,印制企业负责将票据凭证安全运送至铁路、航空或邮政机要部门,办妥运送手续,并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人收到通知后,应及时办理取货。
第二十二条
银行直接到印制企业提取票据凭证的,必须双人接运,并携带与订货单记载一致的提货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以及银行出具的证明文件。
对到厂提取票据凭证的,印制企业应实行双人双管制度,认真核验提货人身份证件(留存复印件)和银行出具的证明文件。核验无误后,办理票据凭证交接手续,提货人应在《银行票据凭证签收单》上签章确认。
第二十三条
银行在集中订货期之外追加票据凭证订货的,由订货行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协商确定发运方式和交货时间。
第二十四条
银行未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提取票据凭证的,银行应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另行约定。
第二十五条
票据凭证收货人与订货单记载不一致的,银行应将变更后的收货人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变动情况,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副省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全国性银行活资金清算中心通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第二十六条
银行应在收到票据凭证之日起50日内缴清货款。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制定统一的工艺、技术、质量、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组织、监督印制企业使用全国统一的防伪专用物资生产票据凭证。
第二十八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应定期对印制企业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调整印制企业承印资格,承印范围。
第二十九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应于每年第一季度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上一的票据凭证凭证印制工作报告。
第三十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应对银行反映的票据凭证印制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十一条
银行应指定票据凭证订货、运输、保管、使用、销毁制度,确保票据凭证安全。
第三十二条
银行撤销法人机构或停办票据业务的,应按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对未使用的票据凭证进行销毁,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或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报告。
第三十三条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或银行应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报告:
(一)票据凭证存在缺失、错印、破损等质量问题;
(二)印制企业错发票据凭证;
(三)丢失票据凭证;
(四)发生其他重大安全事故、风险事件。、第三十四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组织、监督印制企业生产票据凭证;
(二)组织印制的票据凭证存在质量问题,影响银行正常办理票据业务;
(三)对印制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票据凭证印制事故;
(四)除不可抗力外,未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印制企业交付票据凭证,影响银行票据业务正常开展;
(五)违反本办法规定出售票据凭证;
(六)未按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制版、订货、收货和结算;
(二)未按约定时间、地点及时提取票据凭证;
(三)未按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报告;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银行因未按时订货、未准确填写《银行票据凭证订货单》等原因,造成错印、错发或延误使用票据凭证的,应自行承担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印制票据凭证的单位和个人,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提请有关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附则 第三十八条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备。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修订。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3年6月1日施行。附式:
1.《银行票据凭证订货单》(汇票)2.《银行票据凭证订货单》(本票)3.《银行票据凭证订货单》(支票)
4.《,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银行票据凭证总订货单》(汇票)
5.《,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银行票据凭证总订货单》(本票)
6.《,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银行票据凭证总订货单》()
7.《银行票据凭证总订货单》(全国性银行总行、资金清算中心专用)8.《银行票据凭证签收单》
第四篇: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1]
国保发【2012】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是指以印刷、复制等方式制作国家秘密载体的行为。
第三条 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生产经营性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取得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
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委托印制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具有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资质单位)。
第四条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类别、等级的资质单位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
第五条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分为涉密文件资料、国家统一考试试卷、涉密防伪票据证书、涉密光电磁介质(含档案数字化加工)四类。第六条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甲级资质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乙级资质单位可以在工商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承担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乙级资质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接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应当经委托印制业务的机关、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七条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审批遵循安全保密、公平公正、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
第八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请条件和标准
第九条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或者事业单位法人;
(二)参与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人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具有与所申请资质类别、等级相适应的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办公场所;
(四)从事相应印制业务3年以上,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无违纪违法行为;
(五)具备相应规模的印制设备和技术力量等生产经营条 件;
(六)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制度健全。第十条 申请单位应当具备以下保密条件:
(一)保密制度完善;
(二)保密组织健全,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
(三)对涉密人员的审查、考核、登记手续完备,且涉密人员具备必要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四)具备独立的保密室和涉密印制业务所必需的印制车间、成品库、废品库等功能场所;
(五)用于涉密印制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
(六)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防护和管理符合国家保密标准和管理规范;
(七)厂房、生产车间周边环境安全保密。
第十一条 甲级资质申请单位,除具备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乙级资质,有3年以上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经验;
(二)国家秘密载体印制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
(三)设置专职保密总监,配备专门保密工作人员。
第三章 申请、受理和审查、审批
第十四条 申请单位应当填写《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申请书》,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三)从事印刷、复制等经营活动的许可证明;
(四)企业事业单位章程;
(五)生产经营和办公场所的产权证书或者租赁合同;
(六)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保管场所平面图;
(七)法定代表人及从事涉密业务印制、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材料;
(八)验资报告及上一财务审计报告;
(九)印制设备清单;
(十)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及保密设施、设备清单。申请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审批甲级资质;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审批乙级资质。
第十六条 申请甲级资质的,应当向工商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乙级资质的,应当向工商注册地市(地、州、盟)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地、州、盟)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的完备性和真实性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按照审批权限分别报送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退回申请材料,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符合要求的,发出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书面告知申请单位。
第十八条 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单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审查。
第十九条 现场审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被审查单位;
(二)听取被审查单位情况汇报和对有关事项的说明;
(三)组织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测试;
(四)进行实地检查,并作出检查记录;
(五)对现场审查情况进行评议,形成审查意见;
(六)向被审查单位通报审查情况;
(七)签字确认现场审查结果。
第二十条 现场审查结束后,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二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审查批准的乙级资质单位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十二条 通过审批的单位,在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保密负责人接受保密培训并签订保密责任书后,由作出审批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和标牌。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颁发甲级《资质证书》和标牌,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颁发乙级《资质证书》和标牌。
《资质证书》、标牌样式,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 作。
第二十三条 《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应当提前3个月重新申请。
第二十四条 资质单位名录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范围内统一发布。
第二十五条 实施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审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六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资质单位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完善保密措施。
第二十七条 委托印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机关、单位应当与承担印制任务的资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督促落实保密措施。第二十八条 机关、单位委托印制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出具委托印制证明。资质单位承接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时,应当查验、收取委托方的委托印制证明,并进行登记。没有合法印制证明的,资质单位不得承接。
第二十九条 资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加强印制环节保密管理:
(一)承担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应当有严格的交接手续;
(二)对国家秘密载体印制实行数量控制,严格清点、登记;
(三)国家秘密载体原件、清样、底片、印版、成品、半成品等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并采取相应的保密管理措施;
(四)印制过程中的残次品应当清点、登记并及时销毁;
(五)印制任务完成后,应当将原件、清样、成品等交付委托方,相关电子文档应当从信息设备中彻底清除。
第三十条 资质单位印制国家秘密载体需要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应当取得委托方书面同意,且合作单位应当具有相应资质。
第三十一条 资质单位下列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 30个工作日内向作出审批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一)法定代表人变更;
(二)单位名称变更;
(三)注册地址、生产经营场所变更;
(四)资本构成、经营范围、单位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变更、撤销或者维持资质的决定。
第三十二条 资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审批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
(一)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资质;
(二)涂改、转让、转租、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向非资质单位转包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
(三)超越审批范围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
(四)发生泄密案件或者有严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行为;
(五)拒绝续签保密责任书、拒绝接受保密培训或者保密检查;
(六)资质变更未经批准;
(七)两年内未承担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
(八)应当撤销资质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 资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审批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注销其资质:
(一)《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重新申请;
(二)法人依法终止;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资质的其他情形。第三十四条 被撤销或者注销资质的单位,自撤销或者注销资质决定下达之日起,不得签订新的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合同。被撤销或者注销资质的单位,在资质撤销或者注销之前已签订有效法律合同、承接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可以在确保安全保密的情况下继续完成印制业务,或者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下将印制业务移交其他资质单位。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资质单位违反本办法,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或者注销其资质;泄露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非资质单位违反本办法,擅自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泄露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机关、单位违反本办法,委托非资质单位印制国家秘密载体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泄露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申请单位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资质审查决定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作出审查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议决定。第三十九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资质审批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应当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机关、单位内部非经营性印刷厂、文印中心(室),承担本机关、本单位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可不申请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由本机关、本单位按照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进行管理,接受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保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国家保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新闻出版署、文化部、轻工业部1990年4月9日联合发布的《印刷、复印等行业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暂行管理办法》(国保〔1990〕83号)同时废止。[1]
第五篇:公司图书管理办法
公司图书借阅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增加员工知识,丰富业余生活,便于图书的管理并使其能在短期内更广泛地借阅于员工之间,特订立本办法。
二、范围:
科技图书、杂志
三、图书借阅对象:
只供本公司内部员工使用。
四、员工借书办法:
向图书室借阅书籍杂志者,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则。
1、凡欲借本图书室书籍、杂志者,应先向管理人员登记并取书。
2、一般书籍杂志均在借出日起××天之内归还,可续借一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天,不得转借他人。
3、每次每人限借书籍或杂志××本,期限已至而未归还者,收取滞纳金每天××元。
4、对于所借书籍与杂志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须按书籍原价赔偿。
五、借阅规定条例:
(一)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图书的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办理。
第二条本公司书籍由员工之家管理,并于每个月清点一次。
第三条新购图书除按顺序编号外,应将书名、出版社名称、著作者、册数、出版日期、购买日期、金额及其他有关资料详细登记于“本公司图书馆登记总簿”并填制图书卡插放于图书之末页。
第四条本公司图书由员工之家编制目录卡以供员工查阅。
第五条借书人以本公司员工为限。
(二)借书时间、借阅期间及册数
第六条借书时间限办公时间内上午8点30至12点,下午1点30至5点30分。
第七条每人每次借阅图书不可超过一册,借阅期限××天(逢休息或假日顺延至下一上班日)。到期应归还,未读完需续借者,务必办理续借手续,续借期为××天,以续借一次为限。
第八条借书应先查阅图书是否在库,并填写好借阅登记本然后向管理员取书,管理员将图书交予借书人后,将登记本妥善保管。
(三)借还书手续
第九条员工欲借书应先查阅图书目录卡片,填写借阅单持单,向管理员取书,管理员将图书交借书人,应先抽出图书卡,由借书人签章后,一并与借阅单妥为保管。
第十条员工还书时应将所借图书交予管理员收讫,管理员除将借阅单归还借书人作废外,并应将图书卡归放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