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会”要重点把握的三件事
两会是今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考研政治的角度来看,大家要重点把握三件事:习近平3 月17日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李克强3 月1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答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主要内容。下面我分两篇长微博向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注意】虽然现在很多同学还不熟悉这些政治语言,但今年的主题都将围绕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新一代领导人的施政理念来展开,现在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最基本的提法,作为知识储备;平时看新闻的时候也会不断看到类似的说法,等政治复习全面展开的时候会轻松一些。
一、习近平3 月17日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的“就职演说”。演说再一次阐述了中国梦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关键词是人民和中国梦。在不到25分钟的讲话中,用了9次中国梦,40多次人民。要把握的讲话要点主要有:
1.凝聚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四个共同”:“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2.实现中国梦既体现了理想也反映了传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3.实现中国梦的“四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归根到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三个“共同享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四个“走出来的”):“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下篇将介绍李克强的记者招待会答问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李克强3 月1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答问
这次记者招待会上的答问,也可以看作是李克强就任总理的“就职演说”。虽然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已可以看出施政理念:重改革、求公平、讲法治、为人民,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讲: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从考试的角度讲,大家要重点了解和把握那些有可能成为考点或者考点材料的内容,比如:
1.关于深化改革的内容:
如“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的话,那就是围绕我前面讲的三项任务去推进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因为它更深刻。”
2.关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内容: “要促进社会公正。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八亿多农民和五亿多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还要对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进行推进,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我们要尽力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年轻人充满希望,使我们的国家生机勃勃。”
3.关于强调法治的内容: “建设法治政府,这尤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4.关于强调民生内容: “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所以政府要尽力,并且调动社会的力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5.关于生态环境的内容: “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所以这里很重要的是,不论是污染的状况、食品问题,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这也是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来硬化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可以增强人们自身的防护意识。”“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6.关于经济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是严峻复杂,我们要居安思危,也要处变不惊,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使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7.关于反腐败的内容:
“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这里我也想表个态。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8.关于对外关系的内容: “国际舆论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大概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担心中国经济能不能够持续发展;还有一个是担心中国发展起来会不会恃强称霸。这两种疑问我认为都可以打消。中国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推进社会进步。中国有13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的信条。这里我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决心,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这两条原则并行不悖,也符合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秩序的准则。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努力,守住21世纪的全球和平与繁荣。”
三、《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主要内容
1.关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指导思想
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2.关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原则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坚持精简统一效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创新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坚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确保政府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持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相适应。
3.关于机构改革的重点:
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4.关于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5.从六个方面提出措施,明确了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方向、原则和重点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减少投资项目审批;二是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三是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四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五是逐步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2)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一是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一业多会,以改变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化倾向,增强其自主性和活力。二是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三是坚持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
(3)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一是下放投资审批事项,二是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三是减少专项转移支付。
(4)优化职能配置。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国务院不同部门的相同或相似的职责;其次,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机构,如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第三,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资源。
(5)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6)加强制度建设和依法行政。一是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等制度。二是加强依法行政。
第二篇:校长要做好三件事
校长要做好三件事
民族主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学校管理是一项课题,也是一门艺术,校长要想在学校管理上追求卓越,胜人一筹,就要在立足求和,立业求学,立德求范上下大气力。
一、要立足求和,和则乐。
古人曰:“预谋胜败,先谋人和。”“人和”有两层含义:一是营造亲密、和美的氛围;二是营造包容个性、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因此,“乐起来”是干起来的情感基础和必要条件。所以,校长要树立人本意识,人本管理体现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关怀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校长和班子要和谐。校长和其它领导之间,只有通力合作,学校的各项政策才能执行到位,否则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校长注重对班子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作风的培植。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要做到对班子成员信任而不放任,爱护而不庇护,严格而不严厉。校长工作要发扬民主,对分管领导给予支持、关心和帮助。不搞专制主义,学会欣赏,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每一位领导,使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起到指挥、督促、协调和决策等作用,从而,在学校整体工作上形成凝聚力。
2、校长和教师要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前提条件。作为校长,因体察民情,了解教师疾苦。校长不仅仅是控制、组织指挥、协调,更重要的事情是“为教师服务”。校长不仅仅是管理老师的老师,更应是服务老师的老师。抵触源自个人价值的不到尊重。现代管理学著名的霍桑试验证明,与改善工作环境,实行绩效奖金、严明惩罚比起来,经常与教师进行座谈沟通更能广泛而持久地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由此看来,校长应关注教师,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关注教师的生活、工作、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倦怠等,为教职工多创造条件以减轻工作压力和增强工作愉悦感,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心理学知识也告诉我们: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受人尊重,得到肯定和被人赏识的渴望。如果无视这个动机,漠视这种渴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就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撑。
二、要立业求学,学则进。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从行为来,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所以,校长必须抓学习习惯。
1、校长是领军人,要有学识。校长作为教师的带头人,要加强理论知识,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方面面知识,校长知识渊博了,才能从根本上为提高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同时,见多识广,好学勤思,才能具备独特的思维品质和个性,成为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精于思考的领导者。这样,就能做到善于统筹考虑各种管理要素,各个管理环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的最优化。
2、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学习。教师的师德修养决定着学校教学、科研、教育水平和质量,关系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校长要明确教师的素质教育目标,让教师的师德修养能满足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通过广泛的读书、学习,积累和实践,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创造奇迹,才能战胜平庸,超越平凡。作为校长,要舍得花钱买书,给每一位教师至少订阅一份或一本相关学科的教育杂志或书刊,给每一个办公室设臵报刊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了解到每一天的新闻事实,丰富教师阅览室,让每一个办公室教师每周到阅览室读书学习一小时并做读书摘要。同时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外出学习的领导和教师做好专题报告或示范课,使他们像一颗火种,把学习经验和感受与同伴分享,对学校教育教学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3、校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容忽视,泰戈尔的这句诗:“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校长是教育的管理者,应该从中深悟到何谓:“教育是慢的艺术。”作为校长,除了给每个班级设臵图书、报刊角外,让每个班的学生定期轮流到学生阅读室读书学习并做读书摘要。同时应注重一个又一个营造温馨校园的细节,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温情--橱窗里,新一届“十一小校园之星”正在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走廊上,学生们的得意杰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室里、图书角、科技角、游戏角等等,每一处都带给人新奇与童趣,每一处都是“苦心经营”的花园、家园、学园、乐园。
三、要立徳求范,范则率。
“ 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学校的校长应该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各项工作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以宽广的胸怀,儒雅的气质,博爱的心胸,公平的处事原则,平等的待人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
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臶,凡是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校长要求老师按时上班,自己就不能迟到;要求老师工作期间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自己就不能在上班期间上网玩游戏。只有自己做好榜样,校长在教育他人的时候,才能够底气十足。作为校长,每天清晨应先与师生到校,以雅致的着装,抖擞的精神,愉悦的笑容迎接大家的到来,向他们致敬、问好!每天下午在校门口目送师生回家,向他们致谢,道别。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关心他们的一言一行。同时,校长还要在广大师生之间树正气,办公道事,讲究原则。凡事要从学校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围着个人名利得失打转转,要以身征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所以,校长只有一视同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够得民心,顺民意,管理渠道才能畅通无阻。
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校长是富有智慧和令人敬仰的,一位好校长能使管理智慧化,服务人性化,就能成就一所好学校,因为,校长有思想,老师就有了思想,老师有了思想,学生也就有了思想,所以,生命化的教育就是遵从人的天性,遵循教育的本质,从能改变的地方一点一滴去努力的结果。
校长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经典文档:摘要:参加网上校长培训一个月,聆听了许多专家的精彩报告,增长了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本人感受颇深,同时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作为学校的一名校长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专家型校长,把学校打造成品牌学校。自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通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我参加了校级干部远程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主要内容,采用网络直播课堂、视 《培训心得》
摘要:参加网上校长培训一个月,聆听了许多专家的精彩报
告,增长了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本人感受颇深,同时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作为学校的一名校长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专家型校长,把学校打造成品牌学校。
自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通过国家教育行政学
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我参加了校级干部远程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主要内容,采用网络直播课堂、视频讲座、专题讨论、班级学员在线交流等多种形式。短短的近一个月的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十多位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和名校长的精彩报告,眼界大开,使我在学习中深受启发,培训让我用理论武装了头脑,提升了我的教育理论水平,加深了对教育法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解。充分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也增强了自己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
一、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效性强,收获颇丰。
网上视频中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讲的全面贯彻第四次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力主讲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点分析;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讲的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鸿羽教授的养成教育;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等等,他们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激励我奋力前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于是,使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校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1.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道德品质上做教师的榜样。从报告中和名校校长的身上,感受到的是那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通过培训,让我意识到需要自身提升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通过这次培训,我加深了这种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自觉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专家型校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
二、创建市级品牌学校,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强化师德建设,为推进课程改革增添“原动力”
德乃师之魂。坚持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
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1.抓学习,规范教师言行。
2.抓环境,统一教师思想。
学校从建设育人环境起步,从校园文化的打造入手,用校
园文化调整教师的情绪,用精神文化统一教师的思想。
3.抓考核,强化师德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教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能力、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同时通过家长、学生、领导评教监督教师师德形象。
(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即班主任队伍建设、新教
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班主任队伍建设,实行班主任选聘制度,加强班主任培
训工作,建立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
2.新教师精力足、知识新、头脑灵活、热情高,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学校将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为每一个新教师配备一名教学上的师傅,从各个方面手把手地教他们,使他们能尽早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骨干教师是学校的排头兵,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敬业
精神,能力也强,成绩也比较突出,在教师中有很高的威信,但视野不够开阔,限制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对这部分教师,学校将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努力开发教师的潜能。
(三)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以师为本,着力提高教师教
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我校办学目标的关键。为此,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培养这支队伍。一是“请进来,走出去”;二是组织教师参加经常性的学习研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观摩课改录象,学习交流,实践反思;三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四是认真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通过活动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多年来,我们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教育教
学研究的深化,并以此为主线,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
1.教研活动制度化。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课题、有重点、有记录。
坚持每周集体教研活动。
2.课堂教学开放化。
课改的主阵地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出了把“五
进”带进课堂。①把激情带进课堂――要以饱满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一堂课,以自己的激情去激励感染学生的情感。②把兴趣带进课堂――在学生兴趣产生积极的反应时,教师应及时“推波助澜”;当学生学习兴趣发生消极波动时,教师应明察秋毫,及时“力挽狂澜”。③把尊重带进课堂――教师要以心换心,以爱博得爱,以真诚赢得真诚。④把效率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克服“空”,增强针对性;克服“老”,增强创新性,研究新情况,追踪新热点;克服“窄”,增强广泛性。⑤把成功带进课堂。
(本内容来自精华范文网http:// 原文地址:
http:///fanwen/c13957/)(本内容来自精华范文网http:// 原文地址:http:///fanwen/c13957/)
第三篇:准妈妈, 请产假要把握6大重点:
准妈妈,请产假要把握6大重点: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家庭经济方面:如果是双薪家庭,突然失去部分收入,又增加了宝宝的开销,还要考虑到买房、买车的贷款压力。
情绪管理方面:你身兼二职,既要照顾家又要在职场上打拼,本已身心俱疲,但宝宝是天使般的魔鬼,当他闹情绪时,要有足够的EQ与IQ来面对
家庭支持方面:爱人、父母、公婆对你请产假的支持,是你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职场竞争方面:产假越久,对会越感到生疏,回到职场出现的落差越明显,要有能力弥补这一落差。
运营方面:运营状态如何,对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也是考虑请产假时需谨慎拿捏的一个重
zbc1e 找代孕妈妈 zdymm.com
点。
亲子关系:除了你自己之外,要有合适的人选照顾宝宝。为了,肯定要失去许多与宝贝相处的快乐时光,你要做好心里准备。
爸爸也可以请产假,可以和老公商量,让他在家照顾你一段时间,这是必须的。
zbc1e 找代孕妈妈 zdymm.com
第四篇:家长要做好的三件事
小学生家长要做好的三件事
我个人觉得,在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成绩最好的,但是放在一个群体中,不可能每个孩子的成绩都是最好的。作为老师,我们很明白,孩子之间真的是有差异的。
相对于学习成绩,我觉得对小学阶段的家长来说,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第一件重要的事: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很要紧,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有后劲,对学习没兴趣就完了。
这个兴趣,既包括学习兴趣,也包括学习之外的兴趣。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孩子培养起一两种兴趣爱好。刚开始可以广泛接触。我们学校有几十门拓展课,棒球、高尔夫、茶艺、管乐、民乐、舞蹈、健美……各类课程都有,就是希望能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什么都可以接触到,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喜欢的。
很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懂,但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东西,这样慢慢孩子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当然,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确实不喜欢、不擅长,也不要硬逼孩子。帮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鼓励他坚持下去。
第二件重要的事:习惯
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幼儿园以养育为主,小学开始以学习为主——学习生活正式开始了。
有家长问孩子做作业要不要陪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父母是有必要陪的,快的一个月,慢的两个月,帮助孩子把习惯培养好了之后才可以放手。
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家长抱怨孩子粗心、动作慢等,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如果不养成好习惯,到初中以后学习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那么到底要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呢?我觉得一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二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三是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
接下来我想特别讲讲阅读习惯的培养。
课外阅读看上去好像和学习成绩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但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积累。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因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
从教这么多年来,如果说我所接触到的优秀的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看书。
我举个例子。我们学校以前有个孩子叫汤玫捷,就是后来被称为“哈佛女孩”的。她爸爸是一位语文老师。让我记忆很深的是,他要求汤玫捷把语文课本 上每篇课文都要背诵出来,因为背诵对语言积累、口头表达都有帮助。他还特别注重女儿的阅读。他们家没有电视机,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阅读。家长看报或者备 课,孩子看书。
有些家长觉得阅读是可有可无的,宁可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钢琴、跳舞、美术……把双休日排满,如果还有多出来的时间才会想到让孩子看看书。还有些家长把阅读等同于语文,但阅读不仅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一个孩子整体素质的提升,提升他(她)对世界的认识。
孩子的阅读习惯是要靠父母培养的,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可以培养起来的。而且这个习惯培养起来之后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终身受益。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绘本开始,慢慢过渡到文字的书籍。绘本是很好地阅读起点,爸爸妈妈要陪着孩子看——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你让孩子自己在房间看书,自己在厅里看电视或者打麻将,孩子怎么可能爱上读书呢?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第一个榜样。
家长要记住,在培养孩子一个新习惯、新兴趣的时候,父母是要牺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的。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满、家庭氛围民主和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
我建议家长不要把工作压力带回家,不要让夫妻感情等因素影响到孩子。父母的感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非常有帮助。
培养孩子性格的第二个要点是父母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爸爸妈妈责任最大,但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或者自己“贪玩”,就把孩子交给祖辈照顾。这对于孩子的性格培养也会产生影响。
我们学校组织家长开放日会选择双休日,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来参加,而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不希望是保姆来参加。我经常和家长说: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这样才能体会到做父母的快乐。
要培养孩子阳光性格第三个要点是让孩子开眼界。眼界决定境界,家长有条件、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带孩子多出去看看。
我们很多家长也越来越关注这方面,愿意带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参观各种展览,参加各种活动。其实在准备出游或者参观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
我们学校每年“六一”活动都会将年级打乱,让大孩子和小孩子组队出去参加活动,让孩子们计划行程、设计路线、购买车票等等,还要做安全预案,万一和队伍走散了怎么办等等。这些对孩子的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和锻炼。
在我看来,如果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不分分计较,而是把孩子培养得心理阳光一点,培养出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对学习也很有兴趣,这就很好了。
第五篇:文化建设三件事
文化建设三件事
字号:小中大| 打印 发布: 2009-3-18 17:05作者: 郭剑来源: 北大纵横查看: 31次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看来,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要做三件事情。一是系统化、规范化建设。这涉及到对企业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统一组织意志,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成员在反复的思考、讨论、质疑、激辩中形成组织共识的过程,因而系统化、规范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企业家在系统化、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家的价值理念、战略思考、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是形成企业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当然必须在得到组织成员广泛认同的基础之上。任何优秀文化的形成都不会是完全自发的,强势领导人在文化建设中的强力推动作用不可或缺。
二是制度化、流程化建设。制度化、流程化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能否真正长久立住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关键所在。文化建设当然属于柔性管理的范畴,但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地和取得实效却离不开刚性制度、流程的约束和支持。实践中经常见到的是,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往往将文化建设理解成意识形态的内容,脱离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体系之外。可以武断一点地说,如果制度化、流程化的工作做不好,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系最终不能同企业的制度流程体系有效对接,不能同每位员工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对接,这样的文化建设必然遭致失败。
三是灌输和养成。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上要通过影响和改变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而发生作用,离开在灌输和养成上至为艰辛、至为艰难且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只能成为一句空谈。这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者寡、失败者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想文化建设做得最好的是一些什么组织?学校、军队、宗教组织。没有什么诀窍,有的只是强力而持续的培训和灌输。文化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使命和信仰,同一组织在不同阶段的价值理念也会发生变化,关键在于有没有强力的灌输和养成机制,有没有在灌输和养成上不懈的艰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