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与古诗论文
一、现状——报纸面对的生存环境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辞海》中解释,题是额,目是眼睛。题目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像人的额头那样显著,眼睛那样传神,所以,新闻标题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传神而富有魅力的“眼睛”,则可以在一暼之间,拨动读者心弦,像磁石一样吸引人们爱不释手地去读完全文①。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读者看报时间有限,不可能把一张报纸从头看到尾。据盖洛普一项联合调查,进入“快餐”文化时代的受众往往通过浏览标题来决定是否要阅读这则消息。参与调查的读者们阅读过56%的标题,只读过25%的新闻报道正文。而国内受众看新闻只阅读标题的比例则高达80%,而详细看新闻的比例则不到5%。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新闻传播工具并非只有报纸。多样化标题的出现,是报业改革、竞争与发展的结果。面对浩瀚的信息源,好标题就成为吸引眼球的关键。标题形成了强势,整篇新闻就会跃然而出。
二、效果——古诗入题意象新
在新闻事实和语言环境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的语言表达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我国的诗词流传久远,古诗词更以其深邃的意境之美深入读者的灵魂。运用诗词制作标题就是一种常见手法。古诗词在标题中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引用、仿拟、化用。
(一)引用古诗词
1、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引题)
最可爱的人回来了(主题)
(195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这则标题,把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凯旋归国的威风凛凛的情景烘托出来了。标题引用了杜甫的名篇《兵车行》里的首句:“车辚辚,马萧萧„„”短短的6个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浊浪令人心忧
(2002年2月4日《楚天都市报》)
这是一则写环保的新闻标题。作者不是干巴巴地引用诗词,而是使读者感受到长江有声有色的实体。遗憾的是长江水却浊浪滔滔。这种强烈的对比给读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反差,不禁让人感慨心忧,引起心理共鸣。
3、即将来临的广州花市情况如何(引题),为君报道春消息今年花胜去年红(主题)
(1982年1月22日《羊城晚报》)
主标题将古诗词巧妙融入,让人顿感春意盎然,联想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既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新闻事实,又突出了主题思想,不仅给读者带来了美感,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增
强了传播效果。
(二)仿拟古诗词
1、垃圾山,垃圾山,害的居民苦不堪,不知何时搬?
臭水流,臭水流,留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
(2001年2月21日《长江日报》)
这则标题仿照的是白居易《长相思》的句式:汴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仿拟的反复与押韵的运用让读者
感受到当地居民受垃圾无人治理之害。
2、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钱塘活水来(主题)
今日西湖一天可得活水十万吨(副题)(1981年5月9日《光明日报》)
这则标题仿用《观书有感》一诗中的两句: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形象贴切地将西湖注水后波光粼粼的美景浮现在读者眼前。辞藻的优美,又给主题添加了彩色。
3、兰佩紫菊簪黄千金觅红装谁为新人做嫁裳(1995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标题反映的是如今的新嫁娘赶上了好时代,美艳的衣服不再是自己去做,而是千金买来。诗化的标题色彩明艳,音韵优雅,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其间设问一句,令人神往,一下子就能把读者的视觉和思维调动起来,产生不寻常的感情。
(三)化用古诗词
1、春风熏得远客醉直把店家当自家(主题)
镇江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副题)(1982年12月10日《文汇报》)
此题主题是化用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一诗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两句。这样的演化诗句,新意迭出,兴味陡增。
2、借问尊书何处卖?秀才遥指自家门!(1990年12月12日《经济日报》)
这篇是化用的古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批评了出版界的一件怪事:要作者自己卖书。特别是题中问号和感叹号的运用,更是极其巧妙地表达出了作者的疑惑和
惊讶。
3、春城无处不飞雪(主题)
昆明粉装素裹人们争赏雪景(副题)
第二篇:新闻法规与道德论文
结合近一两年案例分析人文关怀在新闻理论中的体现和作用
在参阅了部分资料之后,我调用有限的知识表达了自己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一些思考。以下着重从灾难新闻中的人文报道来论述
首先,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显然是适应于时下的。李普曼说:“所有负责的人共同造成了一个融洽的世界”,“任何时候,人们怎么设想这个世界,就决定了他们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要做什么,而不是取决于他们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对于世界的设想决定了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感觉、他们的希望,而不是他们的成就和结果。”在危机事件的新闻采访中,记者不但要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敬业精神,还要具有与灾难共呼吸的人文关怀的精神。中央电视台记者张灵泉在播报“汶川地震”新闻时多次流泪的感人画面就深深地打动了千万个观众的心。
其次,关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既要给予新闻报道对象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其隐私,照顾其情感,关注社会中的人的生存状况、生活环境、精神需求等方面;又要满足受众需求,充分考虑受众真正的深层次的需求。然而,在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却大量存在。一方面,对于新闻中的人缺乏深层次的关怀、尊重与爱护;另一方面,对于受众,不能满足其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再次,二十一世纪是个各种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频发的世纪,短短的十年时间内,就爆发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危机事件:地震、海啸、全球变暖、瘟疫、火灾、水灾;以及各种军事冲突、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等。可以说,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风险事件频繁发生的阶段。那么灾难新闻的报道的不可以说不重要。
但是在过去的一些灾难新闻报道中,对于新闻中的人,大量的社会新闻报道关注到了其生存状态,但是没有关注到人的思想情感、尊严、价值等精神方面;关注其表面,却不重视其内心。无论是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报道作品当中,有意无意地对某些群体表现出一种不平等、有偏见、不尊重的意味。
对弱势群体的不平等。关注弱势群体,不仅仅是把镜头对准他们而已。报道弱势群体的目的,是真实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引起大家的关注,从而对他们进行帮助,解决其生活中的问题,改善并提高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而许多记者,只是把他们作为新闻素材,并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主观地认为对方就应该配合自己的报道,或者想当然地过度报道对方面临的困境,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感受、精神尊严等。
对边缘化群体的偏见。边缘化是一个抽象的说法,也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如同性恋、变性人、艾滋病患者等群体。社会新闻中对这些群体的报道,多是以一种猎奇的眼光进行审视,关注其不同于主流群体的地方,却不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甚至带有严重的偏见,刻意渲染放大这种不同,将其视为异类、变态。
因此,网络上的危机事件的新闻报道在求真、求快的前提下,还应该求善。这是网络新闻报道时对公众进行人文关怀的一个必然要求,它要求新闻媒体在选
择新闻事件、制作新闻内容时,尽量摒弃煽情和耸人听闻的做法,在及时、真实地报道新闻的前提下,怀有一颗至善之心对公众进行人文关怀,安抚他们的可能发生的恐慌心理,进而避免潜在的、更严重的人群的集体恐慌。
当前,网络传媒语境渐渐主导了人际交往的话语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任何缺少人文关怀的危机新闻报道都将引起受众的不安和恐慌。网络舆论具有聚合性的特点,很容易形成网络拟态环境,而一旦这种信息环境是不安全的、缺乏人文关怀的,就会对受众造成“有组织”的伤害,容易导致其对组织的不信任和对现实环境的失望。另外,由于网络传播速度的快速,使得人类异文化间的交往也在加快,人类的新思想滋生的频率也会越高。这样,不同文化圈层间的误解和冲突也会增多,进而增加了社会的高风险性。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恰好暗喻了这种传播态势,由于人类无法亲身经历一些文化环境,只能借助传媒了解身外的世界,而传媒的“把关人”在制定传播内容的时候,容易注入个人的主观意识。这样,都会引起异文化领域里受众的误判,所以,网络在传递异文化信息的时候,多一份人文关怀就会减少误解和冲突,使网络信息环境变得和谐起来。网络媒介进行人文关怀时的表现
在这个风险四伏、危机频发的世纪,对风险社会中的网络传播的人文关怀现象进行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风险社会中传播危机信息时,除了遵守“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等原则外,还要坚守人文关怀的原则。由于网络媒介更具有公共属性,所以网络新闻更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危机信息的传播首先考量的是人的生存状况、人的价值与尊严,2008年“汶川地震”的网络报道就突出了这种人文关怀的思想。网络媒体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和价值尊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仁爱。媒体秉承“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掌握客观信息、握舆论导向的原则,实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众多的记者,众多的媒体,给人们营造了一种“生命如此珍贵,人类彼此相依”的信息空间,互联网把不同地区、不同皮肤的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经历过1998年抗洪、2003年SARS、2008 年四川地震等多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华社记者徐壮志的新闻作品里就包含着令人感动的人文主义关怀的光辉。回顾我国近年来的网络危机新闻事件的报道,无论是国际事件还是国内事件,都体现了很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思想,闪现着人性的光辉。这与我国新闻报道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大原则是分不开的,比如,在处理2004年印度洋海啸事件、中东危机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事件上,都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从关心人的现实生
存角度进行新闻报道,为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做出了贡献。
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一种大视野。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网络媒体必须依托于特定的现实环境和现实的社会语境,体现开放的人文精神,实施危机新闻人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的策略。2009 年H1N1 流感病毒的网络传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的事例,新华网等网络媒体及时发布世界各国的疫情和防御措施,没有造成认为的恐慌,公众在平静的关注中坦然的工作和生活。这就是网络媒体报道危机新闻事件时使用的人文关怀的视角的贡献。
这与我国新闻报道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大原则是分不开的,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赞誉。比如,在处理2004年印度洋海啸事件、中东危机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事件上,都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从关心人的现实生存角度进行新闻报道.近年来,我国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还处于探索时期,但总的来说在人性化的进程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突破,特别是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的报道可圈可点。其报道在人性化上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体现:
1.报道效果明显提升
首先,有关灾难的信息逐步透明公开。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对于灾难报道的信息控制一直比较严格。1976年,震惊世人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几天,媒体上都鲜见相关信息。而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事件中,各家媒体对伤亡人数、城市损毁情况、救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救灾工作进展程度等信息进行了全面及时的报道,既无掩饰,也不夸大事实,在第一时间为公众提供了有效信息。
其次,媒体工作者责任意识凸显。在此类报道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奉献和付出精神不容忽视,而其求真求快、尽职尽责的专业精神则成为优质报道的保证。一方面,编播人员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及时传播最新的信息,大量亲赴灾区的记者克服重重困难采写新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赶到第一现场去捕捉新闻。特别是在舟曲泥石流报道中,不少人主动参与救援工作,成为抗震救灾的一分子。正是大量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的同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安慰。
2.报道模式及风格的创新
报道风格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成为近几年灾难报道的一大特征,并以此让观众从灾情报道的背后体会到了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2003年以后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由官方化回归到人性化,从人性的视角展现人物多元的生存状态,避免“英雄神化”的现象。无论是汶川地震中不顾自身安危,把自己当成盾牌,紧紧护住四个学生的谭千秋老师;还是玉树地震中本已脱身却仍英勇救人,最终不幸在一次余震中罹难的义工黄福荣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冲击比那些所谓的“英雄”显得更加真实和强烈。
第三篇:古诗论文
古诗论文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三、创设情境,多向体验、感悟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激发真的情思,学到活的语言,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果。”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
(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教师在教法上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运用语言、教具直观,启发学生想象。凭借丰富 的想象,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创造出生动感人艺术画面,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依据诗意作画,可以由教师进行深情的范读,并配合古典名画和名曲来激发情感,营造气氛,还可以欣赏现代作曲家的演绎的古诗词乐曲及诗朗诵来激发情趣,帮助学生去体会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二)发挥想象,引导联想。一是发挥想象。“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象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往往配有插图,可以通过给插图补充内容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与生活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形象。比如《春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空白”。想象作者的动作:睁开惺松的双眼,伸个懒腰,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想象作者看到、听到的情景:花瓣飘落,小鸟鸣叫,空气清新宜人;想象作者的内心活动:昨夜一场风雨,打落了这么多花瓣,多么可惜啊!
根据以上的古诗教学要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使古诗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魅力,让古典文学的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让他们的生命因古诗而充满灵秀!
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此外,古诗文又是一个人精神的蕴底,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
而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古诗学习兴趣不浓,情绪不高,学习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教学方法单一,又比较抽象,课堂气氛不浓。大部分老师都是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师讲生听、记、背即可。没有个性的阅读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
那么,怎样才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由此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何才诵出层次,诵出韵味,诵出精神?本人以为应抓住“四感”——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才能体现古诗的特色风采。
一、语感。
诵读古诗文,要读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然后大家反复练习是激发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上《春晓》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等。请一些学生起来尝试,然后带动下面的学生,大家就能快一些进入角色,为更高层次的诵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一开始就不那么容易,只要老师有信心,鼓励学生,同学们一定会尝试肯学的。
二、情感。
诵读古诗文,要读出情感。因为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开头,从祖孙相依为命的悲惨身世说起,让人唏嘘不已。读时应怀着悲伤的情感。接着讲“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一段要读出“苦情”。后面为避免晋武帝怪罪,还要读出他的“忠情”。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当然,学生的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几次下来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美感。
诵读古诗文,要读出美感。古诗文可是说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李白的《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千古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也不知道这句为什么是名句。后来,经过分析,感受到一种画面的美感,好象受到震撼。再读的时候,感情即刻充沛了很多,还带出了一点意境。可以说学生不仅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透了意境。下一步要学会赏析,具体地说,就是要分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是建立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整体做些风格、意境和思路的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来字词品味,修辞辨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他们有些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学生的收获有限,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在这一层面的阅读,不论能否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四、好感。
诵读古诗文,要读出好感。“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古诗文的诵读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一来古诗文的量很大,二来古诗文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的实践提高。所以不仅要在课堂上读,还要把这种习惯培养到课外。那么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
犹未尽”,产生好感,愿意自己在课外再接触。古语说“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可以在课的尾声掀起一个诵读高潮,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学生是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课堂诵读的精华,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如果,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高效而有意义的。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一条江河也是由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的。只要有一个同学开始了,好好培养,一定能养成一种好的风气。
新课程改革给古诗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对文言文策略的一些变化,本身就体现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及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的关注。的确,学好古诗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素养,于国家于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在这种社会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审时度势,加大创新力度,以求极早找到科学的、高效的、独特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古诗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古诗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简单堆砌。文言文教学主要是关注文本的作者情怀,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充分利用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而古诗文教学则是以诵读来提高教学效率。
论文:刍议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多数教师认为不好教。觉得古诗词所产生的年代离我们久远,无法引领学生进入意境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总觉得讲不好,无奈之举只有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记住名句应付考试。但通过我十多年的教学体会,运用如下方法教学初中古诗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谈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勉。1.精心设计,抢占先机
所谓“精心设计,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首先作好充分的准备。说白了就是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说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去备课,精心的去设计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2.反复诵读 强化感染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
吟古诗 学千古经典咏鹅-骆宾王回乡偶书-贺知章...吟”就是说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中,要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如时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3.读问结合 循序渐进
无可否认,多读是有其重要作用的,但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引,这样读的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我喜欢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以读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第一遍读诗词,解决音;第二遍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主要问题解决之后,再采用分组读相互比赛进一步达到背诵之目的。这样,循序渐进使教学过程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4.举一反三 提高能力
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方。方法学到家,怎考都不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自主状态。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都会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我就会说说欣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我又会结合讲授内容提方法。教授另一首诗词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当每一次利用一首诗词完整地讲完方法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一到两首诗词,圈点批注,质疑,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的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强化改写 培养想象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诗词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以达到快速背诵。因此;他们就认为象文言文一样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很难将学生带进诗词意境,不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所以我花在此方面的时间是相当少的。而把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改写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自己最喜爱得体裁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文章。改写后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且选出优秀者在全班朗读,然后再讲解诗词语言上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容易掌握知识,同时也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大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6.以画带诗展示才艺
常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也常让学生画画,展示自己。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如在教完《次北固山下》一诗时,我让学生用图画再现诗中景色,学生们便兴高采烈的用不同彩笔画下了青山、绿水和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的美丽图画,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加深了理解和印象,提高了背诵速度,真是一举两得。
7.适时比赛 相互竞争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有爱表现的欲望,他们强烈的需要别人对他们能力的赞扬、肯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确实是很重要的。而在诗歌教学中,恰恰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斗志。古诗词,一般来说,篇幅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所以我会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如古诗词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课前诵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这些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男女等方式进行。可以说,学生的热情非常的高涨,几首诗
第四篇:古诗论文
情境中感悟 情境中理解
---小学古诗教学的体会
崇文实验学校
武晓慧
【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美丽的诵读、理解环境,在情景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的物(景)、高度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教学应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其面前展现诗文所描绘的各种美好的画面和形象,使他们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感受诗 情美去理解古诗的内在意义,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感染我们的学生,陶冶他们的性格。【关键词】:古诗 情景 感悟 诗境
古诗词在我国文学长河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有“诗国”之称的中国,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诵读经典古诗,让孩子从诗词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的感染,理的领悟是必要的。于是,古诗词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背景的不同,字词语义的古今差异以及古诗精炼含蓄,抽象概括等特点,形成了古诗与小学生理解能力之间的“隔膜”。因而,在古诗教学中可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快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理解。也就是用各种形式将诗的意境重组,将诗人的感情再现。
针对诗词用的是古汉语,节奏强、跳跃大、文言词语多、意义浓缩性大,把理解古诗词意思,体会古诗词含义,辨析古今词义的不同作为教学重点。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由于小学生认知层次教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缺乏认识,因而对古诗词理与情的体会、感悟自然就成了古诗词教学的难点。了解这些,那么我们在学习、鉴赏古诗时就应有条理、有步骤地去解析古诗,领会诗中蕴含的意思。
于是在中高年级利用“知诗人,解诗题;抓字词,明诗句;想诗境,悟诗情”这样的摸式进行古诗词教学,学生在自我探究和教师的情境的创设之下,完成古诗学习。
知诗人,解诗题
1、语言描绘,创设诗境
古人写诗,有感而发,古诗自然流露出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受到当时社会变革、政治遭遇、生活波折直接制约,要正确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就必不可少了。
如文天祥写作《过零丁洋》时,正值宋兵被金兵围攻,宋军面临着兵败的危险,看到这一切,作为接触爱国将领的文天祥,发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感叹。可是,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他眼见报国无望,最后以一句流传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再如,教学《七步诗》,可先介绍诗文背景:“《七步诗》相传是曹操死后曹丕逼兄弟逼出来的。那时曹丕已废汉称帝,国号魏,为魏文帝。他命曹植作诗一首,限定走上七步完成,逾限就要处死。他无非是借做诗的名目,杀害才思敏捷的亲弟弟,兄逼弟,曹植无奈而又悲哀,因此,由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步诗》”“感人心者莫弗于情”。这番描述,引导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走进诗境。
2、紧扣诗题,了解内容
有些古诗,诗题便是内容的眼,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词中主要写了诗人在雨后西湖上喝酒所见到的,在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这首诗写诗人夜晚在船上的见闻。学习这类古诗时,应先理解题目,然后紧扣题目,让学生猜想内容,在猜想过程中了解诗人写作的内容。
二、抓字词,明诗句
1、抓住重点字词,明白诗句意思
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个训练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第一环节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比如教《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就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先明基本义,再理解含义;先懂在诗句中的意义,再推敲文学意义。如“生”是“产生”的意思,至于“生”有什么好处,在赏意境时再作深究。再如“川”字、“遥”字也一样。这首诗难懂的字词并不多,解字词比较容易,但作为学习的基础,都应重视。有些语序是难点,如“落九天”,我提问:“诗人怀疑瀑布是从哪里飞落下来呢?”自然引出理解“从九天”的结构,于是加上“落”字,调换语序,解释串通。
2、把握重点,品味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如花、草、山、河等表现主观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还应透过这些事物的表象,看到内蕴的情感。如
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烟”会“直”?为何“长河”会“圆”?其实这诗句写出了边塞烽烟的坚毅、劲拔之美,同时“圆”字给人以亲切而略带苍茫的感受,这也是当时被排挤出京城的王维的内心感受。
三、想诗境
悟诗情
1、音乐渲染,引入诗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的物(景)、高度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教学应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其面前展现诗文所描绘的各种美好的画面和形象,使他们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感受诗 情美。在古诗教学中,如能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唤起学生在生活联想,诱发审美再造,形成并开辟动人的艺术意境。
例如,教学古诗《所见》一课,在以讲小故事的形式介绍诗人时,可选择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语言描述情境时的配乐曲。课堂上,学生们被深深吸引住了,整个个体、整个思维,仿佛都回到了那远古时代,仿佛看到了诗人杜牧正在自家的茅屋里吟诗作画„„一派古色古香的情调,如此课堂气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了较好的情感铺垫,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开发了智力,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
2、运用图画,再现诗境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画意,相融互通。因此,引导学生浮想画面,由景入境,入境生情,能为体会诗蕴打下基础。这时,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画出简笔画,再现诗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以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手中的彩色画笔描绘出直观的形象的画面:一座高耸入云险峻的绿色山峰,紫色的云霞由山脚缭绕而上,山脚下诗人遥望着一条白布似的水流倾泻而下。这样让学生动脑动手,既融入了意境,又理解了诗意,学生能感受庐山瀑布磅礴的气势,壮观的景色。
3、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语言训练有识形、解义、运用的训练,也有以声传情的训练,通过诵读,使优美的文学作品深入内心,古诗教学尤其讲究诵读。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掌握朗读
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分作三个音节停顿;读“飞”时声音高扬,以体现瀑布的凌空气势和飘逸情态;读“直下”时快读,体现由高而低的坠落感;而“三千尺”则指导学生放慢节奏,以体会落距之长,诵读的声音、节奏疾徐抑扬,可以使小学生获得非常形象的感受。通过这些训练使语言训练升华,并深深烙在小学生的心田里。
4、扮演角色,体会诗境
诗虽然不像小说、戏剧那样易于动作表演,但遇到难解的字词或形象性很强的诗仍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揣摩各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能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可以让学生一个扮诗人,一个扮童子,根据诗意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先进行对话练习,而后指名角色扮演,体会诗人的感情:“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变成了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抓住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冗长的讲说。”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诗意。于是反复解说,还解释背诵诗意,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学生害怕、讨厌古诗,更不用说体味诗的美感了。相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美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感悟理解了诗意,领略了诗情画意,便达到了古诗教学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9 月第1 版 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7 月 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5
第五篇:新闻论文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论文导读:新闻英语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其内容贴近生活,取材广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缺陷,故帮助学生了解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对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综观新闻英语标题部分所使用的词汇,可以看出其用词较为特殊,常为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和短词,如:Clinton’ssuspectpardons(名词连用),All livestock banned across Europe(用ban代替长词prohibition)。新闻英语标题形成了独有的时态特点,即常用现在时态(一般现在,一般将来和现在进行)一般不用过去时态,这种时态的选择可以达到既传神又具时间感的目的,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关键词:新闻英语,特点,词汇,句法
新闻英语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其内容贴近生活,取材广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缺陷,故帮助学生了解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对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1.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1.1标题广泛使用名词与短词
综观新闻英语标题部分所使用的词汇,可以看出其用词较为特殊,常为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和短词,如:Clinton’s suspect pardons(名词连用),All livestock banned across Europe(用ban代替长词prohibition)。
1.2造词现象屡见不鲜
新闻报道的内容覆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众多领域,新闻媒介是这些新生事物的最佳表现渠道,很多新词在新闻媒体登场后被人们纷纷效仿,逐渐得到普及,最后被公众接受成为日常生活用语。世界广泛认可的通用语言英语以其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从其诞生到现在每年都不断产生和出现大量的外来词和新词。这些新词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最终被人们和社会所广泛认可而进入英语词汇中。例如,CD(compact disc(光盘),talkshow(访谈类节目),taikonaut(中国宇航员)。
2.新闻英语的句法特点
2.1标题少用过去时态
新闻英语标题形成了独有的时态特点,即常用现在时态(一般现在,一般将来和现在进行)一般不用过去时态,这种时态的选择可以达到既传神又具时间感的目的,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如,Swedish PM meets Chinese vice-premier, China plans to merge multiplecar taxes, Heavy rain to batter East China, HK Banks to Offer RMB Services,China attempting to check school’s fetish for foreign teacher等等。
2.2结构松散的长难句
Structure loose long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在尽量短的篇幅内提供最多的信息,使用的句子一般比较长,往往一段只有一句话。因此就不得不打破简单的句型结构,或采用合并句子的方法,将原先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充塞在一个句子里。另外,新闻英语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形式,记者在写稿时考虑到要向读者提供小篇幅、多信息的稿件,往往就会把临时想到、收到的新信息插入、增补到稿件中去,所以常伴有较多的插入语成分。
2.3倒置的金字塔
英语新闻的消息采用倒叙的结构,亦被称作“倒金字塔结构”。新闻英语写作通常是客观报道事实真相,一般不允许记者在结构上安排悬念。写作时记者必须把时间的高潮、主旨、调查的结果、事故的后果等最新最重要的材料放在首段(导语部分),这样可以使读者很快得到新闻的精华部分,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内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另外也便于报纸排版时的编辑。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新闻英语的导语是用最简明的文字将新闻事实的精要和新闻事件的结果首先显现给读者。免费论文参考网。
2.4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较低
许多新闻学著作都劝诫新闻写作人员尽量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给予人一种走回头路的感觉,在许多情况下,被动语态将施事者排斥在外,显得软弱无力。有的著作建议只有在具备好理由时才能使用被动语态。
新闻写作并不排斥被动语态。在重点强调动作承受者时、陈述新闻事件的结果时、或是句式安排需要时,还是采用被动语态。
3.结语
学习和研究新闻英语的目的不仅在于从英语新闻中获得国内外的最新消息和宝贵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英语里新出现的术语和表达法。对于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把外语和新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新闻英语结构和语言的内在特征,把握外语和新闻领域的前沿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谭卫国.英语新闻的用词特点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2] 黄萍.新闻英语新词汇的造词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3]周学艺,美英报刊文章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浅谈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分析
论文关键词: 新闻英语 语篇结构 句法特征 词汇特征 语言特征
论文摘 要: 新闻英语的语言和中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正确掌握其特点,才能理解报刊原文的本意。本文从新闻英语的语篇结构、句法和词汇特征入手,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一种,新闻英语在语体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语言上看,也有着自己行业英语明显的特征。下面从新闻英语的语篇结构、句法和词汇特征入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闻报道的语篇结构
新闻英语向大众提供及时、快捷、客观的新闻信息,语篇结构严密紧凑,用词平实经济,信息高度浓缩。新闻报道必须回答6个基本问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5个“W”和一个“H”(Where,When,Who,What,Why and How)。它们通常出现在新闻的导语中。当然,导语部分的这6个要素并非面面俱到,有时事件的原因(why)和方式(how)常在后面的细节中加以说明。
除导语外,新闻的正文报导方式也有些不同,其结构多数是呈倒金字塔型,即以该消息最重要的事实开始,随之列出次要的事实,再以最次要的事实来结束。把重要、精彩、吸引人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把其它细节跟随其后,请看下面一则新闻:“President Obama has again demanded that the embattled Libyan leader Muammar Gaddafi step down.Mr.Obama repeatedly told a White House news conference that Colonel Gaddafi had lost the legitimacy to lead.He warns that those responsible for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will be held accountable.With more,here’s Kim Ghattas in Washington.”
以上这则新闻,导语回答了who,what,where这些最重要的问题。接着解释具体的做法(how)。导语是整篇新闻的灵魂,在新闻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新闻英语语篇的结构特点,重点抓好导语的理解,这样也就容易全面准确地把握整篇报道。
二、新闻英语的句法特征
由于报道时间和报刊篇幅的限制,新闻英语为了以最节省的文字容纳高浓度的信息量,常常大量使用扩展句型。这就使得作者能在短时间内就将新闻事件交待清楚。新闻英语的句子的特点是在基本句型SV和SVO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适度地展开其定语和状语结构成分。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地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达到简化句子结构的目的。另外,新闻文体中经常用前置修饰语来代替后置的名词修饰语和从句。如:
例1:As thousands of refugees continue to pour across the Libyan border into Tunisia to escape the turmoil now
engulf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Colonel Muammar Gaddafi,aid officials are warning of a growing humanitarian emergency.A UN refugee official,Liz Eyster,said that 50,000 had crossed from Libya,nearly half of them Egyptians,and the immediate aim was to find adequate food and shelter for them.(BBC news,2011-02-28)
该新闻中第一句的导语由“as”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和“engulfing”引导的分词状语结构引出,补充说明情况;主句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句子,介词短语“of a growing humanitarian emergency”引出谓语“are warning”的内容。
例2:They have a stand-still-and-lose policy in Iraq and they have a cut-and-run policy in Afghanistan.该句中的两个复合定语为新闻英语中常见的前置修饰语结构,简洁明了,避免了使用短语或从句,节省了篇幅。
三、新闻英语的词汇特征
新闻报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灾害等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包罗万象,词汇面广量大,为了更快捷、更准确地传递信息,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词汇使用现象。
(一)缩略词多
缩略词是现代英语的一个简约现象,几个字母可以代替一串单词。英语缩略词可分为截短词、首字母缩写词和首字母拼音词。
1.截短词。截短词是把原来词的某一或某些部分截除而得的缩略词。如:doc(doctor博士、医生),tech(technology技术),quake(earthquake地震),hood(neighborhood邻近地区),chute(parachute降落伞),flu(influenza流感),fridge(refridgerator冰箱),script(prescription处方),dept(department系、部)等。
2.首字母缩写词。用词组的每个词的第一字母组成,并按字母发音的缩略词。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科学与技术),UN(United Nations联合国)等。
3.首字母拼音词。将词组每个词第一个字母组合,并拼读为一个词的缩略词。例如: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
(二)大量运用简短词
英语新闻常用小词进行报道。比起其它词汇,小词更生动、灵活,又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简洁性和可读性,同时还可以节省有限的版面。例如,用ban取代prohibit,虽然意义一样,但用的字母少从而使文章更简练。例如,US Acts to Ban Tax Shelters Using Roth RA.这里,ban替代prohibit来表示禁止的含义。
(三)频繁使用近义词
下面一则新闻中,“说”字用了多种用法。既避免了重复,又使报道文笔增色不少。
Feinberg said he would address the matter quickly and review individual claims himself before the task force hits the ground...“I’ve got the message,”Feinberg added.四、结语
综上,掌握好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文章的原意。
参考文献:
[1]张琴芳.新闻英语特征及其听力教学[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0.[2]http:// www.xiexiebang.com / englishlistening / bbc / 20110228 /13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