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与安全

时间:2019-05-13 13:1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与安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与安全》。

第一篇:古诗与安全

古诗与安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宋朝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并由感而发,为我们描绘的庐山美景。在欣赏古诗的同时,笔者不禁想到了企业的安全工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诗人分别从前面和侧面观察了山峰的走势,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词。那么,我们在安全工作中,是不是也应该多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观察、了解问题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又从高处由远至近地观察到山峰的变化。我们在做安全工作中是不是也应该多从不同的层面上看待问题呢?要多学习、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经验,多了解、多比较,给自己一个高度,将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不识庐山真面目”,诗人通过自问的方式提出疑问。我们在做安全工作中是不是也应该经常问自己呢?该我们做的做了吗,该管的管了吗,哪里还有缺陷,哪里还有不足,是不是都做到位了。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诗人通过分析得到的正确答案。我们在做安全工作中是不是也应该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存在惯性思绪、固化思想、习惯作业问题,是否能够跳出以往的圈子看待问题,多了解掌握安全工作的本质。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

安全工作具备特殊性,我们要具有开阔的视角、发散的思维,经常提问自己,反省自己,养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创造性、灵活地抓好安全工作。(东生)

第二篇:与黄鹤楼有关古诗

黄鹤楼自创建经历1700多年,被誉为天下名楼,吸引了历代众多著名文学奖、诗人,仅旧志中收录的诗文就多达近400多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黄鹤楼有关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1.《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菩萨蛮·黄鹤楼》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3.《望黄鹤楼》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4.《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年代:近代 作者: 鲁迅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5.《黄鹤楼》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6.《重题黄鹤楼》

年代: 宋 作者: 柴望

自从崔颢题诗后,更有何人吊祢衡。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五百年前黄鹤去,閒寻鸥鹭订诗盟。

7.《答致仕吴朝请潜登黄鹤楼见招》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城隅黄鹤莫登临,端使悲翁动楚吟。

日下长安人共远,天围梦泽岁方阴。

北风欲雪雁飞急,南渚始冰鱼伏深。

谁似草堂安隐客,下帷隐几不求心。

8.《雪後同吴达夫慎献玉登黄鹤楼》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岁律峥嵘腊尽头,风吹朔雪到南州。

三湖簸荡鲛鼍恐,七泽迷漫狐兔愁。

狂客定回青雀舫,猎儿初试皂貂裘。

江楼伏槛迎新霁,群玉峰前练带流。

9.《题黄鹤楼》

年代: 宋 作者: 江万里

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书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10.《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第三篇:古诗与地理

在我国浩翰的文学海洋里,有许多描述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名诗佳句。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学了不少的古诗词。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便会惊奇地发现古诗词中也包含大量的诸如气候、地形、水文等有关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 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海拔的上升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同时也反映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曲》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1.“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后人)本诗说的是晚清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沿路栽植杨柳树,至今已百年过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似春风度玉关。这两句诗也说明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

1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3.“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 王冕《梅雨》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4.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15.“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代 马致远 描述了行进在干燥荒凉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骑着疲惫不堪的马儿在艰难跋涉,这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16.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元春.雪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河流封冻,失去往日奔腾不息、汹涌澎湃的气势。

1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19.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 白居易《忆江南》等。

二、古诗词与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有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也有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这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有描述。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两岸青山相对出”;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三、古诗词与水文

描写水文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

1.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而且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八月十八)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月球的引力)。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7.“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四.古诗词与人类活动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2.“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3.“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李白《蜀道难》 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但现代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四川的交通变得非常便利。6.“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是毛泽东在游览长江时提出的伟大构想,随着葛洲坝水库和三峡工程的相继建成,将要变成现实,特别是三峡水电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怎能不让世界惊叹呢。

7.“天上无鸟飞,地上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我国西部昔日荒芜的戈壁滩,而今随着大油田、大气田的陆续开发,一条条公路通向沙漠戈壁深处,使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8.“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之涣《出塞作》 这是一组塞外狩猎的镜头,将士狩猎烧起漫天野火,惊起草中的动物,而后骑马射猎,说明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和为狩猎焚烧动物生息的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

五.古诗词与月相

1.<<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娥眉月。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像上述能表现出如气候、地形、水文、月相、人文等有关地理知识的诗句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能将古诗词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古诗词知识,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第四篇:古诗与校园生活

穿越盛唐 诗意生活 ——古诗与校园生活

姜志彬

【引子】要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在积累中找到乐趣,怎么找到乐趣,就是让学生积了能运用,累了能显摆。比如诗歌的积累,死记太机械,硬背很烦人,于是我写了这篇文章。

【正文】

最近网络上有一部叫做《穿越盛唐新生活》的穿越小说,异常火暴,火暴异常,写的是主人公杨青穿越时空回到盛唐的故事。自黄易的《寻秦记》之后,穿越小说早已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浩如烟海泛滥成灾,但写穿越盛唐的却着实不多。因为盛唐的气象,还真不是一般人敢去仰望的。

诗歌中的盛唐

那么,盛唐气象到底是什么呢?提到唐朝,我们立马会想到唐诗,诗歌在唐朝,那可是最潮的东西——你想啊,都湿了,能不潮吗——可以用三无来概括。

一、无人不写诗

上到九五之尊的天子,下至粗通文墨的农民,人人写诗。贺知章告老还乡,临别之际,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在长安城东门设帐,为其饯行,要求朝廷百官参加,李隆基本人也写了送别的诗歌。这在当时也是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新闻。白居易去世不久,新登基的宣宗李忱为了赐予他哀荣,也曾做诗吊唁:“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既高度评价了白居易诗歌作品的影响,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当然,帝王们做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重视诗歌这一种文体,他们打心眼里愿意做一位诗人帝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热情洋溢地从事诗歌创作,整个社会自然会蔚然成风。

唐朝有个姓张名打油的农民就因为一首《咏雪》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体——打油诗,并且名垂千古。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二、无事不入诗

高考考诗歌,公务员考试也考诗歌;请客喝酒要写诗歌,送亲别友也要写诗歌;高兴了写诗歌,悲伤了还写诗歌。可以说盛唐气象就融化在一首首琼浆玉液般的诗歌中。

金榜题名要写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

高考落榜也要写诗:“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当然,最浪漫的谈恋爱要写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爱情有了结果,洞房花烛夜更要写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三、无处不题诗

现代人写微博,只能在网上、手机上写。唐代人织围脖,没这限制,只要有毛笔,到处可题诗。

最能保存的——山水佳处。

李白《秋浦歌》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山水佳处,题名留诗,是唐宋文人高标风流的雅事。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记录了唐人的这份风流:“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往往是,诗因景而传,景因诗而名。

最有名的题诗要数崔颢的黄鹤楼题诗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妻妻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登临之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黄鹤楼与崔颢闻名海内。

最易传播的——驿站墙壁。

驿壁是最常见的题诗媒介之一。唐宋的驿站功能繁多,兼有驿邮功能和馆舍功能,是文人、武将赴试与下第、宦游与谪迁的必经之地,因此,从命运上讲,驿站关联着诗人的政治前途与生活方式;从交际上讲,驿站关联着诗人的人际友谊与社会声誉;从情境上讲,晨发暮宿的奔波与孤馆寒窗的憩息都是诗人情感的强力触媒,使得诗人有更多的时间和适合的心态题壁。

作为周至县尉的白居易曾经因公到这里视察,也题诗在驿站墙壁。后来元稹从骆口驿路过,而且住宿在驿站。习习山风,阴阴雾霭,啾啾鸟鸣,泠泠涧水,真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地方,闲来无事,他仔细读完了题诗,《骆口驿二首》(其一)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元稹走后没有多久,白居易又到骆驿,看到墙上元稹的诗,可惜元稹已经离去了。白居易挥毫写下《骆口驿旧题诗》,想像元稹殷勤读他陈旧的题壁诗的情形: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惟有多情元侍郎,绣衣不惜拂尘看。

最浪漫的——水中红叶。

唐僖宗年间的一天,日暮时分,年轻学士于佑来到皇城宫墙外散步。当时是,夕阳西下,秋风瑟瑟,草木零落,一股乡愁陡然而生—— “断肠人在天涯”。伫立御渠沟畔,看流水悠悠,淌不尽许多愁。忽然流水中有红叶片片浮泛,情意幽远,其中一片较大的红叶上还似有墨印,于佑便随手将叶子捞起。红叶上竟赫然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佑揣诗回到宿舍,藏在书箱底层。就这样,一首幽怨伤感的小诗触动了一个文艺男青年的懵懂的心,爱情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一连几天都在沟畔徘徊。最后,他竟也找来一片红叶,题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然后颠颠儿地跑到上游,放入水中。

人世艰难,命途多舛,于佑后来屡试不第,落魄之际,只好到河中贵人韩泳家做家教,“红叶题诗”也成了青春期男孩儿的美好回忆。直到有一天韩泳告诉他说:“帝禁宫人三十余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居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吾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 于佑唯有感激下拜。很快,于佑就在韩泳的帮助下与韩氏成家了。结婚那天,于佑审见韩夫人艳若天人,以为误入仙境。一天,韩氏无意间在于佑的竹书篮里看见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不由大惊,说:“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佑便如实告之。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于是开箱取出红叶,墨迹犹存,正是于佑当年写下的。俩人相对惊叹,感泣良久,同声说道:“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

故事传开,寂寞宫女、文学青年竞相模仿,只是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奇迹。

李白身上的盛唐

当然提到唐诗就不能不想到李白,因为谪仙人“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简直就是盛唐精神的标志。所以,我们不妨从李白身上看一看盛唐气象。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好剑术,学剑来山东”,“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他“仪表堂堂: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他“抱负远大: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李白身上表观最突出的,是自信心理和通达胸怀。李白一生,从“仗剑去国”,出蜀远游,到供奉翰林,乃至流放,虽满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但一辈子也没正式被朝廷任命为官吏,“供奉翰林”只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弄臣而已。李白不愧为盛唐文化心理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诗人,虽屡遭挫折,但仍不屈不挠,昂扬进取,坚持在反映时代精神的道路上前进、探索;李白在盛唐时代精神的哺育下,养成了一种感情奔放,乐观激愤,兴奋超越抑制的心理特征;他的理想,他的苦闷,他的忧伤,都具有当时思想解放浓厚的时代特色一—狂放的理想主义。这种狂放的理想主义,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成了盛唐气象的代表和典型。因此说李白将盛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得意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顺境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逆境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落魄时: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由此看来,盛唐不是强盛的国力,而是一种乐观的心态;盛唐不是广阔的疆土,而是一种通达的胸怀;盛唐不是历史的故纸堆,而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身体虽然不能穿越时空,回到盛唐;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借助古诗穿越盛唐,在现代校园中诗意的生活。这就是我今天就要讲的《古诗与校园生活》,它与学习无涉,只和生活有关。有人就会说了“古诗与校园生活”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嘛。要说古诗和校园有关,也是和校园学习有关啊,和我们的生活有半毛钱关系啊?今天我就要告诉大家,古诗不仅和生活有关,而且关系是相当的大。不信,诸位请看

校园生活中充满诗意

有人说:“生活中从来不缺美丽,只缺发现美丽的眼睛。”同样我们校园中也从来不缺诗意,缺少的是发现诗意的眼睛。

一、最摄人魂魄的植物——石榴

音乐楼前面繁盛的石榴树,那似火的石榴花盛开着多少文人的柔情蜜意。

白居易有首诗写石榴,“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对石榴推崇备至。

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因此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写石榴花在阳光下,在夏风中,如血珠滴地,火焰烧人,真是气势不凡。杜牧的《山石榴》别出心裁:“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小山上如火的石榴在繁花中有着闲雅之态,姑娘用玉钗把一朵石榴花插上发髻,增添娇艳,那赤红如火焰的石榴花,就要烧着她乌黑的发髻,真是别出巧思。曹植把石榴花开比喻成美丽的少女:“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明代蒋一葵在《燕京五月歌》曰“石榴花发街亦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前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唱出石榴花艳红夺目,还可漂染女儿裙。这种裙子就是许多影视作品里提到的“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石榴裙。

二、最缠绵悱恻的植物——柳树

女生宿舍楼下柔弱的垂柳,那飘扬的嫩柳枝不仅拴系着无数诗人的离情别绪,更见证了每晚男女生的依依不舍。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一首诗,用青青柳色,渲染出了离别悲伤氛围。

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通过离人这一缩影的描绘,勾起读者对古代多少离愁别恨的场景的再现。晚唐简州刺史雍陶的“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使人想起一幕幕送别的缠绵悱侧的场面。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把离情别恨写得淋漓尽致。

三、最坚忍不拔的植物——竹子

学校东墙脚下的一溜竹子,孤独而又坚定地站在那里。正应了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最黯然神伤的植物——梧桐

温庭筠守着“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同样对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餐厅门口的梧桐树,同样让大家在暴雨如注的晚饭时间体会到了什么叫“望眼欲穿”。

生活中的诗意

当然,校园景致再有诗意,我们也未必有时间和心情去品味和把玩,因为我们的身体被圈养在教室里,我们的心灵被囚禁在学案上。

校园中有诗意,我们生活中也不少。只要以诗人的心态来看待我们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无穷的诗意。

攒钱买手机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上课玩手机被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写检讨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晚休开卧谈会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元旦联欢表演节目———“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起补考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家长会开到动情时———“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放假前宿舍里的被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放假回到母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古诗新解,无穷趣味,博大家一笑。古诗更大的好处在于,诗可以言志,诗可以怡情,诗可以沟通。

诗可以言志

唐朝的读书人不管是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哪个不是胸怀天下,志存高远,雄心勃勃,牛气烘烘。

体弱多病的李贺吼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二十多岁的杜甫就写出了登泰山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把天下尽收眼底。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孟郊 “登科后”狂态尽显——“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最狂的还属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俗话讲 “人穷志不穷”,同样,我们“分低志不低”。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成绩可以不好但不能没有豪言壮语。青春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因为年轻,未来的出路就不是问题。

一首志存高远的诗歌不仅仅是过过嘴瘾,更是内心压力的宣泄,也是灵魂深处的呐喊。读古诗,如饮陈酿,古人讲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只有写诗、读诗,才能使自己解脱。所以,李白一边狂饮,一边写诗。

英雄不论出处,谁敢说未来的自己不能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得意时,不松劲——“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失意时,不气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顺境中,勇往直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逆境中,永不放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被人误会时,一笑而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被理解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对未来充满期望时,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的同学可能会想了,古诗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声,写一首吧,又不会,怎么办呢?好办,改一下古人的诗就行了嘛。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改过别人的诗。离家求学时抄给父亲的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成了他奏响的世纪强音的第一声。这一走,走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一闯,闯出了一个新中国。抄一首荡气回肠的古诗,向父母、老师表决心,给自己树信心。对于成绩好的同学而言是豪情的宣言,成绩差的同学不屈的呐喊。

诗可以沟通

校园生活少不了与人沟通,和同学沟通更和老师沟通,回家还要和家长沟通。

每到节日,是人际沟通的关键时刻。所以一到逢年过节,全中国都在发短信,送祝福。很多人图省事,直接转发别人的短信,显得很没个性,也没诚意。甚至有的人在转发短信时,忘了改名,闹了笑话。比如某一年春节,我的一位同事收到一条短信,是我们单位另一个同事发来的,前面的挺好,都是些吉利的话,没啥问题,到了最后,一看署名,吓一跳,好家伙,发短信的同事居然把别人发来的短信原封不动地转发了过来,连署名都还是别人的姓名:

春节回家看看,爸妈弟妹聊聊,亲朋邻里走走,同学好友聚聚;烦恼忧愁解解,幸福快乐长长,亲情爱情绵绵,祺祥禧福满满。王**祝你兔年好运喜连连!

其实,想要别人了解自己的诚意,很简单,写一首趣味古诗即可。曾经有一位学生就给我发了一个宝塔诗:

• 祝 • 好友 • 我老师

• 节日快乐 • 佳节倍思亲 • 盛世英才倍出 • 新湖岸人杰地灵 • 董子故里厚德载物 • 祝母校未来前程似锦 • 愿师弟师妹再创新辉煌

此外,像十字回文诗、藏头诗,也都趣味盎然。

实际上,诗歌就是浓缩的生活,生活就是流动的诗歌。两眼一闭,陶然忘机,已然梦回盛唐;心态一改,笑对生活,原来如此多娇。

第五篇:我与古诗

我与古诗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实验小学六(5)班徐迪

如果有人问我:你爱古诗吗?那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爱!我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古诗。在我的生活中,古诗,就如同我的一位良师益友。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这位“老师”就会挺身而出,为我们指点迷津。…

古诗词是中国古人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后人追溯远古,探索文明礼仪的桥梁。古诗词中蕴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才华,因此,我酷爱古诗词,爱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大约从三四岁开始,我就已经接触到了古诗。爸爸妈妈每天都念古诗文给我听,“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这样不厌其烦的念给我听,久而久之,我也全都记了下来。

渐渐的,我发现,光背古诗文还不能满足我的欲望,我开始更加深刻的去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去了解诗人的历史背景。刘禹锡的诗,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烈,语言通俗清晰,被世人称为“诗豪”。李白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我喜欢古诗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有的古诗文中的字词和现代字词的释义不一样:例如,《清平乐.村居》这次首词中的最后一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亡’字,现在应该读(wán g),而在古诗文中,它却读(wú),这样就会很容易读错,因此,我们要更加透彻的理解古诗词,要做到:

1.结合注释和创作背景,来透彻的理解一首诗的含义,想清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了解诗人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生活来理解诗,看看这首诗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读懂诗人在写诗时的心情如何。

3.善于发现诗中做能表现事物精神,诗人情怀最强的词句,体会它在表达上的好处和作用。

4.结合诗意,模拟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和感受。古诗,是绚丽的,是梦幻的,是深厚的,令人沉醉其中,令人无限遐想……

生活因古诗而精彩!

下载古诗与安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与安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语与古诗

    小学语文总复习词语归类 一、成语(含字)归类 1、含有数字的成语 零敲碎打 化整为零 五湖四海 两全其美 三顾茅庐 三思而行 三长两短 朝三暮四 三从四德 三令五申 三五成群 三......

    中国古诗与节日(精选)

    中国的古诗与节日 一、 春节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声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的......

    与秋有关古诗三首(范文)

    与秋有关古诗三首 周鑫渔 二(3)班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

    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一)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残破的桥。......

    新闻与古诗论文

    一、现状——报纸面对的生存环境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辞海》中解释,题是额,目是眼睛。题目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像人的额头那样显著,眼睛那样传神,所以,新闻标题常被称为新闻......

    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推荐)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小编整理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供参考!《黄鹤楼》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

    与春节有关的古诗大全范文大全

    导语: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

    古诗分类与总结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2),沧江急夜流(3)。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4),维扬忆旧游(5)。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6)。 注释: (1)桐庐江: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