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时间:2019-05-15 03:3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第一篇: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文)第三次终结性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周王室安全 C.王位世袭制

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D.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3.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 A.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C.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 D.建议扩大选官范围

4.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5.明朝时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皇帝、嘉靖皇帝等,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却得到延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应是 A.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6.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三个区域的各一个部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得集合起来。雅典这项改革的主要意义是 A.彻底消灭了氏族贵族保守势力 C.解放了平民,扩大了公民基础

B.削弱了氏族贵族对政治的影响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罗马法的执行缺乏强制性

B.罗马法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C.罗马帝国扩张导致各种矛盾的尖锐 D.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8.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下院的真正工作无非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从1887—1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了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同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某一行政部门去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这说明当时英国 A.议会中心地位逐渐丧失 C.责任内阁制真正确立

B.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行政权力不断地膨胀

9.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据此可知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法院权力至上

B.总统需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D.总统权力受联邦法院制约

10. 1877年3月10日,俾斯麦在国会发表演讲说:“我确信,我迄今被允许发挥的主要影响,并不是依赖帝权,而是依赖普鲁士王权……如果你们把我的普鲁士根子割掉了,让我只当帝国大臣,那么,我相信我就不会比任何人更有影响。”由此看出 A.德意志帝国皇帝没有实际权力 C.德意志帝国宰相是由皇帝任命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D.德意志各邦保留一定的自治权

11.从1873年5月24日梯也尔下台到1879年1月30日格雷维当选为法国总统,六年多的时间里,法国由“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有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作为保障 B.工业革命增强了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C.法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向共和派屈服妥协 D.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法国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1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所述属于挑战范畴的是 A.原始社会先民以刀耕火种进行集体劳动 B.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C.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希腊创造城邦文明 D.两极格局背景下中国建设采取苏联模式 13.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D.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1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C.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5.“在思考中国的这场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其他任何战争的时候,笔者必须明白,中国并不是由一个民族构成的,而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实际上中国像一个百孔千疮的沙袋,一拳击去,沙子四处飞溅。”作者在此认为中国“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人缺乏民族意识 C.君主专制体制的落后

B.中国军队战斗力涣散 D.清政府备战组织不力

16.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17.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渐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18.《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这主要是因为 A.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 B.团结商人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 C.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一致 D.商人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 19.1927年3月,毛泽东说:“从前乡里人怕城里人,现在城里人怕乡里人。尤其是县政府豢养的警察、警备队、差役这班恶狗,他们怕下乡,下乡也不敢再敲诈。”这说明毛泽东认为 A.分清敌友是首要问题 C.革命就是打倒资本家

20.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有高压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这一思想 A.体现以城市中心运动为主 C.反映资产阶级存在革命性

B.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有吻合处 D.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胜利 B.必须发动农民参与革命 D.革命目标是反对国民党

21.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包含《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2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23.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化 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方针

B.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 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

24.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25.《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26.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的亨利·史汀生在1947年发表的《对美国人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这说明亨利·史汀生主张美国 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任 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

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 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7.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入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 A.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 B.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 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 D.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

28.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罗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欧洲联合“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表明联合的出发点是

A.联合发展应对大国威胁 C.经济互携增强竞争能力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D.加强合作壮大军事力量

29.尼克松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影响美国“完全支配的地位”的因素是 A.朝鲜战争美国战败 B.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0.日本《选择》月刊发文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金融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的需求,对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是

A.确认了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20分,32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华社1月12日新媒体专电:从今年春季开始,中国历史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消息传来,中国抗战史学界深感欣慰。“终于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许多抗战历史研究者,为此已经呼吁了几十年。在王建学看来,中国教科书将抗战史从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值得点赞。“这意味着14年抗战的提法,已经从学术观点上升为全民共识。”王建学说,这样能让人们更清晰地知道,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部队都是从何而来。根据教育部的安排,这一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从此,14年抗战将是历史教学的权威表述。”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李蓉研究员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日本侵华战犯的判决书中明确指出:我们认定对华战争自1931年以后是侵略战争。

——摘编自《中国抗战史修订为14年意味着什么》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来说明将8年抗战修订为14年抗战的合理之处。(14分)(2)你认为将“中国抗战史修订为14年”有何意义?(6分)

32.“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的对象是苏联。(6分)(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熊猫”成为了国际关系变化的风向标?(4分)

高二历史(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30=60)1-5

BCBBA 6-10

BDDDB 11-15 BBDCA 16-20 ABABB 21-25 AABBD 26-30 BDCDC

二、材料解析题(20*2=40)31.(20分)

(1)合理之处: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并最终占领整个东北;②九一八事变激起了中国军民的奋起抵抗,汇聚成中国抗战的起点;③义勇军、救国军、中共组建的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队伍,掀起了抗日救亡斗争,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已坚持6年之久。④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中国的全面抗战也由此揭开;⑤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⑥全民族抗战持续8年之久,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签订投降书;⑦将中国抗战史修订为14年,是对中国抗战史的完整性认识。(14分)

(2)意义:①可充分肯定局部抗战的重大历史贡献;②更加明确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辟战场最早,历时14年,抗击侵略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③让人民警惕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篡改历史事实的企图,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6分)

32.(20分)

(1)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封锁;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苏联当时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友好;加强中苏关系的需要。(6分)(2)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原因: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守势。(4分)

中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4分,任答两点即可)

(3)熊猫作为中国独有的物种,代表了和平;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4分)

第二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武威六中2017~2018学第二学期 高二生物(理)《必修3》第三次终结性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能正确表达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物质联系的是()

A.B.C.D.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CO2、突触小泡等物质 B.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来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C.毛细淋巴管堵塞和蛋白质营养的缺乏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内多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执行 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

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 4.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B.反射是一切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切动物都有反射 C.反射活动必需由一定的剌激才能引起

D.支配肌肉或腺体的传出神经末梢是效应器的一部分 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7.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寒冷条件下有些激素可以通过参与有氧呼吸过程而增加机体产热量 C.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有关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与特定分子结合才能起作用 B.均在细胞内发生作用后失活 C.均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均能在生物体内传递相关信息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 ②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他们分化、成熟场所也相同 ③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独立,互不相关 ④注射免疫针剂可在人体不发病情况下获得免疫力 ⑤二次免疫作用强烈且迅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0.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1.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对扦插枝条处理时间的长短属于自变量 B.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正式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实验的观察指标主要是枝条的生根数目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水稻种子,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C.在单子叶植物水稻田里喷洒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可除去双子叶杂草 D.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13.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e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B.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和某些激素 D.寒冷刺激下丘脑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14.如图所示,图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图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a、b向光弯曲生长,图c背光弯曲生长 B.图a直立生长,图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15. 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16.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17.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的密度

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就是该地区灰仓鼠的种群密度 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大小统一用1m2的正方形为宜 D.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査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18.以下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是

A.池塘中溶氧量变化对鲤鱼仔鱼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B.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间关系 D.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1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2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蜜蜂的舞蹈是一种物理信息

C.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化学信息 D.蝙蝠通过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是一种行为信息

21.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过程代表光合作用 B.乙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负反馈只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能维持相对稳定 C.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D.减少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其抵抗力稳定性会增强

23.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4.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 B.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新能源可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C.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 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5.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二、非选择题

26.(9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1)正常人在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a.运动开始后,bc段血糖浓度下降,肾上腺髓质和_______细胞的活动增强,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__ ____明显增加。后者激素的作用主要是___ ____、_____ __,从而使血糖浓度。

b.剧烈运动时,血糖不能满足肌肉细胞需要时,肌肉细胞储存的__________能分解供能。c.de段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最主要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如果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是正常的,受体细胞的细胞膜上缺乏和该激素结合的________,也会导致高血糖。

(3)血液中上述激素含量保持动态平衡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调节。

27.(9分)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

(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_____细胞。(2)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由A细胞_____而来。

(3)E和F经过③过程后,能直接发挥免疫作用的分别是____细胞和____细胞。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而细胞识别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分别是____________。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细胞。28.(12分)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脱落酸其作用是。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 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 实现的。

(5)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 的。

29.(11分)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 _____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图2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甲→乙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4)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_保护。

30.(9分)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流程如下:退田还湖、水道清淤→清理地基,铺设减渗层→回填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和砂石(土壤取自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河底)→栽培本土水生及湿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并注水,引入鲤鱼、草鱼等水生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湿地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演替,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可见,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和______进行。

(3)此湿地生态系统岸边到湖中央的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物,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__结构。其中A区有鸟类107种,B区有鸟类97种,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4)湿地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高二生物(理)答案

1.C 2.A 3.D 4.B 5.A 6.D 7.B 8.A 9.D 10.A 11.A 12.D 13.D 14.D 15.B 16.A 17.D 18.C 19.A 20.A 21.B 22.B 23.B 24.C 25.A 26.(每空1分)【答案】(1).胰岛A(2).胰高血糖素(3).促进(肝)糖原的分解(4).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5).脂肪(6).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释放能量)(7).(特异性)受体(8).反馈(或负反馈)

27.(除标注空外,每空1分)【答案】(1).吞噬(2).分化(3).)效应T(4).浆(5).B、C、D、E、F(2分)(6).细胞膜上受体、糖蛋白(2分)(7).T细胞

28.(每空2分)(1)促进果实的成熟(2)吲哚乙酸

(3)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细胞的伸长 细胞分裂(5)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29.(每空1分)黑鱼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3 三、四 无机环境→丁 甲→丙 含碳有机物 CO2 正反馈调节 就地

30.(每空1分)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次生 增大 速度 方向 水平物种 间接

第三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试题理[最终版]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

试试题 理

(本试题卷共 2 页,大题二个,小题 32 个。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2016年5月17日是第26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国家队孤残儿童的重视,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我国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权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保障人权是国家最重要的职能 C.保障人权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赵、钱、孙、李是某政法大学的学生,寒假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赵同学作为村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当家人的活动;钱同学找过当地的县人大代表反映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孙同学对所在居委会的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李同学参加了当地县政府举行的监督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①赵同学选举的是村委会成员 ②李同学参与了政府的民主决策 ③钱同学履行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义务 ④孙同学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社区的老人们表示,“医养康”服务好、离家近、智能便利,某些方面的人性化便利程度一点儿不输欧美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而且基础服务政府买单,让老年人直接享受,真是实惠百姓的好政策。可见,该政策()

①体现了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体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④表明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被依法判处刑罚处罚的公民就没有选择权和被选举权 B.任何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D.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7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

2①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建议 ②行使决策权,参与政府治霾的决策过程 ③行使监督权,对政府治霾的行动进行监督 ④参与民主管理,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回答3〜4题。15.对“微博大V”来说,传播网络舆情尤其要注意守好法律法规、国家利益等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这是因为()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②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 ③公民享受权利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④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著名音乐人高晓松2011年5月9日醉驾英菲尼迪,造成四车追尾的事故。根据刑法第八条修正案“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高晓松危险驾驶罪罪名成立,法庭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高晓松成为酒驾入刑来被判刑的第一人,对高晓松法庭判决体现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是()①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7.“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为此郎平两次“奉命于危难之间”,带领中国女排重上巅峰;为了能代表祖国出战,华天不惜放弃英国国籍,在里约奥运会上创造了中国马术征战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A.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B.公民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离的统一性 C.公民法定义务的严肃性 D.我国公民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18.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歌法。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义务

②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保障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529.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A.信访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30.技术进步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网络舆论监督成为监督新形态。2016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领导干部没有准备好面对网络舆情。重视网络舆情的原因是()①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②舆论监督可以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做好政务公开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材料: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曾感叹,“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稳如泰山.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多一些制度铁笼里的拘束,就会少一些监狱铁窗下的痛悔.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须有“伸手必被捉”的自警,更要有“用权就要接受监督”的自觉.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公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有哪些。(10分)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10分)

(3)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10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网络在大众工作与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

第四篇:甘肃省武威市铁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武威市铁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历史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2.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3.威尔逊认为:“我们应该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史实体现了美国这一愿望的是

A.放弃中立,参加战争B.召集华盛顿会议

C.争夺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D.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巴黎和会

4.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是指巴黎和会上

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5.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A.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B.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C.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

6.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D.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

7.凡尔塞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9.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

1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10.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是指

A.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B.除敌对活动以外的一切往来 C.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办法D.除一切对抗形式以外的战争形式

11.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

二、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法西斯主义一种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它起源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而极端膨胀于德国希特勒纳粹党,给人类历史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和灾难。

(1)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暴行的残忍表现有,以典型事件说明。(12分)

材料二美国总统布什对恐怖主义作了这样定义:8月31日在美国退伍军人大会上,正式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指明美国的这场战争是“一场21世纪的意识形态决战”,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力量”与“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一场战争。他在侈谈“民主与自由”之后,强调“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的继承者。

第五篇: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的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仁政”思想的消失 B.礼乐制度彻底瓦解

C.分封制进一步崩溃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5.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

A.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B.存天理,灭人欲

C.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D.越名教而任自然

6.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礼乐与法制并举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7.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8.“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9.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联姻,以加强皇权和他们的联系。”材料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0.顾炎武说:“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材料实质上表明顾炎武

A.对陆王心学持批判态度B.大力倡导“经世致用”

页 1第C.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D.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11.《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统一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12.有人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

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诸侯割据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13.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由此记载可知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14.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15.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

16.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

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17.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18.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19.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姻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

21.在唐初,宰相有两类。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省仆射为当然宰相,如果所设之职全部有人担任,共

六人。此外,其他高级大臣、在战时偶尔还有突出的将领,也可能任特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韦后当权的短暂时期,同时任职的宰相人数不少于17人。„„713年玄宗总揽政务后人数又从四人进一步减到二人。唐朝宰相人数的这种变化是为了

A.有效处理政务B.维护朝政稳定C.削弱宰相权力D.增加决策科学

22.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2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

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4.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25.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初统治者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的隐患远未消除。内有武臣拥兵自重,掣肘皇权,外有契

丹重兵胁边,伺机进犯;二是急需充实和调整各级统治机构,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和各项事业。为了应付当务之急和谋求久安之策,宋初统治者确定了“尚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宋初统治者在政权建设和各项事业中需要大批统治人才,尤其需要重用和补充大批文职官员。还有,宋初形成的新旧贵族仍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影响,借选士制度来摧毁和消除新旧贵族家庭垄断官员的隐患并建立有利于巩固专制政治的官员晋升制度,是统治者必然的政治诉求。宋初在继承隋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确定殿试制度,提高录取后的待遇,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如“封弥、誊录”诸法),使宋代科举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其建议下宋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下令废除诗赋、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札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摘编自王炳照《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科举制改革的目的。(5分)

(2)比较北宋初期和中期的科举制改革,指出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的特别之处。分析其实际效果。(5分)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纂《续通典》则明确地说

“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

种制度。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

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尤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

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材料三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

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

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

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弊已

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若益趋于乱也。”近

代学者吕思勉也曾经总结说:“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

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发展趋势(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6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以宋元时期的史实为例说明如何避免郡

县制的弊端。(6分)

28.(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

材料三(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厐,故风俗

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隋书·地理志下》

材料四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

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编摘自《太平御览》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至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4分)

(3)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2分)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

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

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

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

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

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

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

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1期)

(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3分)

(2)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7分)(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

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答案

26、(10分)(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忧外患的政治需要;推行重文轻武的策略,充实和调整官

僚机构的需要;打击新旧贵族势力的需要。(5分)

(2)特别:措施上废除死记硬背的科目,注重考查实际办事能力。目的上统一思想,为改

革培养人才。(3分)效果: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27、(18分)(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唐在边境设立藩镇,元实行行省制(3分)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分)

(2)汉初错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

令,消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3分)

唐中后期,统治腐败,军事举措适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3分)

(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仅限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3分)举例:北宋在地方实行分权,最大限度将地方的君权、财权等收归中央,造成积贫积弱,元朝吸收宋

朝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相对扩大地方实权。(3分)

28、(12分)(1)说明: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2分)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

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等);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私田取代公田)。(4分)

(2)从原始落后的经济状态到较为繁荣的商业经济;社会风气从迷信鬼神到崇尚教化;文化不断发展,某

些地方甚至超过北方。(4分)

(3)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文学家陶渊明、思想家范缜(任选其中二项)。(2分)

29、(10分)(1)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

亲贵合一、裙带作风。(3分)

(2)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2分)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

上也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对此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确引导,很容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5分)

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2分)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5分)

下载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