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
黑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 专业划分
工科(含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能源类)、农林(含农林类、资源与环境类)、医药卫生、信息技术、经济(含财经类、商贸与旅游类)、管理(含社会公共事务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体育、艺术(含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广播电视、工艺美术等)、教育(含教育学、心理学)等。
第三条 适应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中从事教学、应用技术开发、生产实践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资格名称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讲师、高级讲师。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 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二)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三)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 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一、外语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 执业资格要求 取得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专业知识面较宽,基础理论扎实。
(二)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学术、技术发展动态。
(三)参加技术开发、社会咨询、生产实践及教学研究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具有承担本专业2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且其中1门为主干课程。
2、对教材的内容理解准确,教学方法熟练。
(二)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饱满,平均每学年授课时数在150学时。
(三)教学质量与效果
1、讲解熟练,重点突出。
2、注意启发,培养能力。
3、生动直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教学手段。
4、因材施教,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5、教学方法有改革创新,研究分析教材能力较强,教学效果较好。
(四)实践教学工作
有组织与指导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能力。
(五)教育和管理工作
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认真完成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任务。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学校本学科教学骨干,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2、从事艺术、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
3、在德育、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获校级(含校级,下同)综合性表彰,或市(地)、厅(局)级教育、教学方面单项奖;
4、在省(部)级或行业主管部门学术会议上获一等奖励的论文2篇(必须有1篇为第一作者)。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作者,在有 CN 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1万字以上。
第十二条 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对本学科、专业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技术发展动态。
(二)参加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文件,参加科学研究、社会咨询及教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能力
1、能够独立承担本专业2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2、对教材的内容理解透彻,教学方法熟练。
(二)教学工作量
平均每学年授课时数在200学时。
(三)教学质量与效果
1、内容准确,深度合适。
2、讲解熟练,重点突出。
3、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启发,培养能力。
4、生动直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教学手段。
5、因材施教,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6、教学内容和方法均能按照本专业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研究分析教材能力强。
(四)实践教学工作
指导和主持实验室建设,革新实验手段或开设新的实验,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
(五)教育和管理工作
承担培养青年教师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工作,认真完成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绩显著。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绩,是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骨干,并得到本地区、本部门同行专家认可;
2、从事艺术、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全国性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1次,或获省级三等奖1次;
3、在德育、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取得明显成绩,获市(地)、厅(局)级教育、教学方面单项奖2次,或综合性奖励1次;或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方面单项奖1次;
4、作为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获一等奖励的论文2篇。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 CN 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3 万字以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四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五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的。
第十六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均应为本专业的,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第十七条 本评审标准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第十八条 中等专业学校中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专任教师工作量的1/3标准核定。
第十九条 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云南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
云南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
申报评审条件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绩贡献,充分发挥中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云南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以下简称《评审条件》)。
第二条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四个级别,资格名称依次为:助理讲师(初级)、讲师(中级)、高级讲师(副高级)、正高级讲师(正高级)。
第三条
按照本《评审条件》规定,经评审组织评审通过,获得中专教师职称资格者,表明其已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可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聘任其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我省中等专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职教师,以及按规定参加中专教师系列评审的中等职业校外教育机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离退休和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含按规定批准延迟退休并在延迟期内的人员)均不属申报评审范围。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中专学校教师职称,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二)具备中专学校教师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达到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关于教学工作量、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企业实践和教育培训的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或同级以上教师资格证)
(四)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五)履现职以来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
(六)继续教育符合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并达到我省教师行业的要求。
第六条
申报中专学校教师职称,须具备下列学历和资历条件:
(一)申报助理讲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经过1年以上见习试用,通过考核,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理讲师职责。
2、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或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证书,通过考核,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理讲师职责。
(二)申报讲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聘任助理讲师满4年。
2、获得第二学士学位,且聘任助理讲师满3年。
3、获得硕士学位,且聘任助理讲师满2年。
4、获得博士学位,通过考核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
(三)申报高级讲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聘任讲师满5年。
2、获得博士学位,且聘任讲师满2年。
(四)申报正高级讲师,须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聘任高级讲师满5年。
第四章
评审条件
第七条
评审助理讲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理和方法等,基本胜任教学岗位,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较好。
(三)能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第八条
评审讲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较好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较好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履现职期间承担过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就业创业指导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研管理、技能实践等工作2年以上。
(二)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理和方法等,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
(三)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并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四)能较好地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积极承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教学等工作。
(五)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
2、参与编写正式出版的教材(学术著作)1部。
3、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4、参与教研、科研项目1项。
5、艺术类教师创作的作品或表演成果在专业比赛中获地厅级奖励,或指导学生在地厅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三等奖、在校级专业比赛中获二等奖。
6、体育类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在地厅级赛事中获优秀奖、在校级专业比赛中获前6名。
第九条
评审高级讲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形成可供学习借鉴的德育经验,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研管理、技能实践等工作,累计满6年(获得博士学位者为2年)。
(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能熟练地担任一门基础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和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
(三)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中取得较突出的成绩。
(四)能指导青年教师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教学等方面取得较突出成果。
(五)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且近3年每年完整主讲课程200学时以上,教学效果良好,校级教学考核成绩优秀(指本校教学考核排名前15%)。
2、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或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正式出版学术著作(译著)10万字以上(排名前2);或主编出版教材1部(排名前2)。
4、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
5、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1项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排名前3)。
6、作为第一指导者指导学生或本人参加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获省级奖项。
7、艺术类教师创作的作品或表演成果在专业比赛中获省部级三等奖,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三等奖。
8、体育类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赛事中获前6名(团体或个人),或具有国家级裁判资格并在省部级赛事中两次获“优秀裁判”。
9、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或育成新品种1个(均为排名前3)。第十条 评审正高级讲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德育经验或模式,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研管理、技能实践等工作,累计满10年(获得博士学位者为5年)。
(二)深入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熟练地担任一门基础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教学经验或模式。
(三)科研水平、学术造诣或科学实践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担任州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或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本专业的发展。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指导和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能指导青年教师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教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五)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校级以上教学比赛一等奖,且近3年每年完整主讲课程200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秀,校级教学考核成绩优异(指本校教学考核排名前5%)。
2、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或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前3)。
3、独立正式出版学术著作(译著)20万字以上;或主编出版教材2部(排名第1)。
4、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2篇以上。
5、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
6、主持完成基层科技推广、开发、扶贫、科技教育兴农等省级项目,并担任主要负责人(排名前3),已在较大范围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或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
7、作为第一指导者指导学生或本人参加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获省级一等奖。
8、艺术类教师创作的作品或表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3),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二等奖。
9、体育类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赛事中获前3名(团体或个人),或担任国家级体育赛事裁判长职务。
10、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或育成新品种2个(均为排名第一)。
11、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科技创新人才等专业技术荣誉称号。
第五章
破格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对不具备本《评审条件》第六条规定的学历和资历条件,但业绩贡献突出,且符合第五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和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相应评审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一)破格申报高级讲师,须具备以下条件2项:
1、获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教育教学荣誉称号之一或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
2、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教学、教研、科研等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篇以上。
3、正式出版学术著作(译著)15万字以上(排名前2);或作为第一主编(或第二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以上。
4、获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等奖。
5、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排名前3)2项以上。
6、获省部级组织的学科竞赛二等奖3项以上。
7、艺术类教师从事艺术创作,作品获省部级二等奖项以上。
8、体育类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体育赛事中获前3名(团体或个人)。
9、专业课教师达到非教师系列相关专业领域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水平或本专业(工种)二级(高级)水平。
(二)破格申报正高级讲师,须具备以下条件2项:
1、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教育教学荣誉称号之一或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
2、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教学、教研、科研等学术论文16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8篇以上。
3、正式出版学术著作(译著)30万字以上(排名前2);或作为第一主编(或第二副主编)出版教材4部以上。
4、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4项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排名前3)以上。
6、获省部级组织的学科竞赛一等奖3项以上。
7、艺术类教师从事艺术创作,作品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以上。
8、体育类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在国家级体育赛事中获前3名(团体或个人)。
9、专业课教师达到非教师系列相关专业领域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水平,或达到本专业(工种)一级(技师)水平。第十二条
讲师破格申报正高级讲师,须在具备高级讲师破格条件的同时具备正高级讲师破格条件,且成果不能重复累计。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承担学校(单位)领导等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其教学课时量原则上不低于专任教师课时量的三分之一;承担学校(单位)中层领导等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其教学课时量原则上不低于专任教师课时量的二分之一。
第十四条
延迟申报情形和期限规定:
(一)履现职期间,未参加考核或考核不定等次或等次为基本合格者,当年不计入履职年限且每次延期一年申报;考核等次为不合格者,当年不计入履职年限且每次延期两年申报。
(二)党内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者,自处分之日起,分别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内不得申报;受到行政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处分者,自处分之日起,分别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内不得申报。
(三)存在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问题或有违反师德行为者,自查实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报。已评审通过的,取消通过资格;已取得资格的,取消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
(四)工作中出现教学事故者,根据情节轻重,一年至五年不得申报。第十五条 有关规定说明:
(一)本《评审条件》第六条中的“通过考核”指考核定职情形。
(二)本《评审条件》所要求出版的著作,是指取得ISBN标准书号并出版发行的学术著作,凡论文汇编、以笔名或单位名义出版发行的书籍,均不属此范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指在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或国际统一刊号(ISSN)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凡在增刊、专刊、特刊上发表的论文,均不属此范围;国家级期刊,是指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或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其他期刊均不属此范围。
(三)本《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学术和业绩成果,均须为申报人员所从事的学科专业。
(四)本《评审条件》中的“以上”均含本级。
(五)“省部级”指省委省政府或国家部、委、办、局层次。“地厅级”指州(市)委州(市)政府或省级委、办、厅、局层次。
(六)职业技能大赛指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及国家行业部门组织的,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独立举办或联合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七)艺术、体育类教师的成果除单独标注外均指个人或第一完成人(第一指导者)。
(八)同一事项多次获奖的,只以其中最高奖项计。第十六条
各地各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不低于本评审条件的标准制定本地本校评审条件实施细则。州市由教育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规范性文件程序制定并联合发文;学校按“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公示无异议,报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发文。在制定细则时,要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依据,突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业绩和实际水平的考核,突出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导向。
第十七条 非公有制单位申报人员,按照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职称申报评审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评审。
第十八条 本《评审条件》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评审条件》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以往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篇: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发布时间: 2011/5/9 9:42:13 被阅览数: 1038 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中等专业学校特点,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高级讲师为副高级职务,讲师为中级职务,助理讲师为初级职务。
第三条 符合本标准条件规定的人员,可通过评审或考核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第四条 对在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我省中等专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与中等专业学校签订聘用合同的离退休教师以及在我省中等专业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第七条 基本任期内考核或任期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第八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高级讲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资格且从事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均满2年。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讲师资格且从事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均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讲师资格满5年,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20年。
(二)讲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讲师资格且从事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均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讲师资格且从事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均满4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讲师资格满5年,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0年。第十条 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2.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 高级讲师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3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能结合所授专业(学科)特点和教改实践,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调研报告(教改试验报告)1篇。
2.专业课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师应具有任教学科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能胜任2门以上课程(以1门课程为主)的教学工作;并能独立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等,或取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3.完成学校在教学计划内安排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兼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教师,其每学年授课总时数不得少于本校同学科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4.担任班主任或教研组长1年以上,胜任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5.积极参加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职业教育教研活动,经常听同行教师的课,与同行教师交流。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及参与研讨次数不少于8节(次),并至少每学年上1节(次)校内公开课(或研究课、示范课)且达到良好以上等次。申报当年,按照管理权限,在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省属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6.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中等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下同)进行专业实践,并形成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报告。文化课教师也要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考察、开展调研,并形成有较高水平的考察、调研报告。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或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2.从事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受到市级以上有关部门的表彰;或获得1项发明专利,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开展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研究,总结出的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经市级以上教育部门认定在市级范围内推广应用且获得好评。
3.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1次,或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2次,或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2次。
4.主持一项或参加两项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职业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组前三名),并通过鉴定或获得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认定的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比赛、汇演汇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中获得奖项(体育竞赛限团体或个人前3名)。
6.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且近两年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检查综合评价中,每次名列参评教师的前三分之一。
7.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次,或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1次,或获得市级三等奖以上2次(其中二等奖1次)。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2篇;或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1篇,同时在具有省内部资料准印证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2篇。
2.公开出版4万字以上的专著1部,或本人参与撰写达4万字以上的合著1部;或参编教材经国家或省级相关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人撰写达4万字以上。
3.参加省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次,或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2次(其中一等奖1次)。第十二条 讲师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3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能结合所授专业(学科)特点和教改实践,撰写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1篇。
2.具有所任教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能胜任1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独立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等,或取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非教师系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
3.能完成学校教学计划内安排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兼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教师,其每学年授课总时数不得少于本校同学科标准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4.参加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经常听同行教师的课,与同行教师交流。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及参与研讨次数不少于8节(次),并至少每学年上1节(次)校内公开课且达到合格以上等次。在申报当年由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5.担任班主任或教研组长2年以上,胜任该项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
6.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并形成有一定见解的专业实践报告。文化基础课教师也要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考察、开展调研,并形成有一定水平的考察、调研报告。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或被评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
2.在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方面做出一定成绩,受到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的表彰;或获得1项发明专利,并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1次,或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1次。
4.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科研项目(课题组前三名),正式立项,并确认取得明显的研究成果。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定的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比赛、汇演汇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中获得奖项(体育竞赛限团体或个人前3名)。
6.近两年,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检查综合评价中,每次名列参评教师的前二分之一。7.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次或市级二等奖以上1次。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1篇,或在具有省内部资料准印证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2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中本人参与撰写1万字以上;或参编教材经国家或省级相关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
3.参加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2次。第六章 破格申报条件
第十三条 不具备第九条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和第十条中的外语条件,破格申报高级讲师任职资格的,任现职以来,除符合正常晋升标准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2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或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2.从事技术创新、教科研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取得良好效益,产生较大影响,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
3.参加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次,或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2次,或获得省级一等奖2次。
4.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全国、全省性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次,或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次,或获得省级一等奖2次。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认定的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比赛、汇演汇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有8人次以上获奖,其中1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或国家级二等奖。
(二)论文论著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4篇。
2.公开出版8万字以上的专著1部;或参与撰写合著1部,本人承担8万字以上;或参编教材经国家或省级相关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第十四条 不具备第九条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和第十条中的外语条件,破格申报讲师任职资格的,除符合正常晋升标准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2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或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2.从事技术创新、课程开发、教科研成果转化或推广,取得一定社会效益,产生较大影响,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3.参加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2次,或获得省级一等奖1次。
4.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全国、全省性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2次,或获得省级一等奖1次。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认定的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比赛、汇演汇展、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有4人次以上获奖。
(二)论文论著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3篇。
2.公开出版6万字以上的专著1部;或参与撰写合著1部,本人承担6万字以上;或参编教材经国家或省级相关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讲师:获得博士学位后;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年(本科毕业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满3年)。
2.助理讲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
第十六条 任现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或延期申报: 1.考核不确定等次或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任期顺延; 2.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第十七条 实行专业技术聘用制的中等专业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在现任专业技术岗位上聘任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第十八条 本标准条件涉及的专有名词含义及有关规定说明
(一)所称“公开学术期刊”是指: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著作须有ISBN(标准书号)。
(二)论文、论著、研究成果、获奖、表彰、教育教学和教学实践方面的规定是: 1.论文、论著必须是任期内独立完成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或正式出版的,且是所任教学科或专业方面的论文、论著,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习题集等。2.发明专利必须是与教学业务、从事专业有关的。
3.科研成果必须是通过鉴定、已经完成准予结题或通过规模生产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4.表彰系指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市(厅)以上行业主管部门给予个人或集体(仅限班主任)的表彰。
5.骨干教师系指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选拔认定的各类骨干教师。
6.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主要包括优质课教学案例、教改课件、说课讲演、优质课大赛等。7.教学检查综合评价须附经学校验证的原始评价材料;获奖须附奖励证书;发明专利须附专利证书;成果奖励须附立项报告、研究报告、鉴定证书、获奖证书;公开课须附本人教案、主办单位证明材料和专家评价意见。
(三)申报人须同时提交下列材料:
经学校验证的上一学年原始、完整的教案,并从中自选2—3份最能反映本人水平和特色的教案;
经学校验证的反映教学工作量的原始材料,如授课计划、课表、开课通知书和出勤情况证明等;
经学校验证的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专业实践的相关文件或通知书,经实践单位验证的实践计划书,经学校和实践单位验证的实践(调研考察)报告。
(四)若干问题的说明:
1.凡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等概念、词(语)均含标识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如,1项以上含1项,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等。2.“市”指设区市,不包括县级市。3.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
第十九条 本标准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各自分工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标准条件自2010年起执行。原《安徽省中专高级讲师任职资格考评标准》和《安徽省中专讲师任职资格考评标准》(教人〔1999〕129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时光给我们的感觉永远是,不注意不知道,回头吓一跳,多少当时风云事,今朝概叹空回首。还是痞子蔡形容得妙,光阴就像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啊。似乎才刚刚开始新教师充实地岗前培训,似乎还在努力地思考新学期第一节课怎么上,蓦然回首,却已是一学期即将结束之时。
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我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充电状态,持续地保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欲望。通过不断地自学、与人交流和实践,初步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各层面的看法和感悟,只是尚缺乏真正的实践和历练,很多看法和感悟都还只是停留于纸上谈兵,也不够全面不成系统。因此,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战中,我感受颇多,尤其在把一些理论或想法付诸于实践方面,既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走了一些弯路,并有半途而宣告失败的尝试。
本学期我负责中三农艺班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来的点滴工作,下面我就自己的部分想法和感悟与大家作一简单交流,也权当是工作总结吧。
一、让学生爱上你
专业教学往往可以由以实物教学,学生对专业课感兴趣。事实上,这是学生普遍觉得专业课好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前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专业课,只是听别人说抽象难学就听而怯步,完全没有尝试的欲望。
于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纵观眼下,大家普遍认同并在实践着的做法便是通过介绍专业课的广泛应用性、现实性、系统性、可以锻炼思维等等方面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只有真正投入其中,去接触去学习,有了理解有了感悟,然后方能逐渐感受到专业课的奇妙和魅力,并因此慢慢喜欢上专业课。
至于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你,那就不是在这里要阐述的问题了,本学期来,相比其它科成绩,我更大的成就感便是让好多原来基本从不接触专业课从不听专业课课的学生转变看法,开始学习专业课并取得了一定进步。很多原来不喜欢专业课的学生现在敢于甚至是乐于来问问题,听课也很认真,政治老师甚至跟我提到,有个从来不听课的学生居然在她的自习课上很认真地做专业课题等等,而这些,更使我坚决认定让学生爱上你的重要性。
二、高效听课、精心备课、激情授课、及时反思
立足专业教学和研究,志成名师。一学期来,我坚持高效听课、精心备课、激情授课、及时反思。
我听课不多,但每次听课我必然全心投入,听知识、听方法、听技巧、听幽默、听智慧,而我的优点更是能把听到的觉得好的东西即学即用,变为己有,提升自己。我一直认为除了听专业课课外,不妨多听听文科的课,尤其是语文课,吸收不同风格的精华,感受“由情而知”的过程,事实上,学科之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只是可能存在些许差别,实践告诉我,那是有效的,专业课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我的看法是,其一上课一定要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一个着重点,清晰明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其二对文本要有自己的解读。不光是文科,理科也一样要做到这点,只有这样,才不会枯燥单调地照书而读,反之,没有轻重缓慢,没有加工处理,没有新意,容易使学生疲惫而毫无兴趣。同时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疑问要能预知,查阅资料,精通之,方能伸缩自如、游刃有余,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佩服。
激情授课的必要性自无需多言。没有感情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毫无生机的,犹如一潭死水。激情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带动他们,促进课堂参与,活跃课堂,如此,方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怎么精心备课,也难以面面俱到,往往上完课后才发现,原来自以为备得很精彩课却上得一塌糊涂,或是出现很多没有预知到的意外事件,而课堂上再怎么激情演绎,也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提高其他各方面能力,课后反思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反思是对之前的备课授课情况作客观地自我点评,从各个层面上去考虑成功与不足之处,对不足之处要吸取教训,改进之,对成功之处要总结提升,从理论水平上,用文字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然,一学期的感受和感悟远不止这些,但并无需一一赘述。总的来说,作为新教师,在许多有经验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个人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而对于仍然存在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通过不断反思学习,减少不足,提升自己,坚定追求,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奋斗!
le/xxywjxjhzj/71538.htm
第五篇: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职责
第三章 任职条件
第四章 任职资格评审
第五章 聘任或任命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是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等任务设置的工作的岗位。教师职务设教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高级讲师为高级职务,讲师为中级,助理讲师和教员为初级职务。各级职务实行聘任制或任命制,并有明确的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
第三条 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编制应依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确定。教师职务应有合理结构。中等专业学校各级教师职务定额应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
第二章 职责
第四条 教员的职责
1、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担任课程部分内容的讲授,或辅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参加实验室建设、生产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工作。
3、承担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
第五条 助理讲师的职责
1、担任课程的讲授及其他教学工作,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参加实验室建设、生产实践社会调查、教学研究等工作。
3、承担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
第六条 讲师的职责
1、担任课程的讲授及其它教学工作,组织与指导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主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2、参加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文件。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技术发展动态,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咨询及教学研究。
3、主持实验室建设工作。
4、指导教员、助理讲师提高业务水平。
5、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
第七条 高级讲师的职责
1、担任课程的讲授及其他教学工作,组织与指导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
2、主持或参加编写、审议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文件,主持教学研究。
3、指导和主持实验室建设,设计、革新实验手段或开设新实验。
4、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技术发展动态,主持或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咨询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
5、担任培养教师的工作。
6、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章 任职条件
第八条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法纪,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地、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积极承担工作任务,学风端正。
具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九条 教员任职条件是,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要求,大学专科毕业,在中等专业学校见习一年期满,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教员职责。
第十条 教员任职条件是,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学士学位,见习期满;或担任教员职务两年以上,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或有较强的业务实践技能,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理讲师职责。
2、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理讲师职责。
第十一条 讲师任职条件是,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学士学位,已承担四年以上助理讲师职务工作,具有本学科必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和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书籍和资料,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
2、获得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且已承担两年或两年以上助理讲师职务工作,具有所任学科必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和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能力,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
3、获得硕士学位且已承担两年左右助理讲师职务工作,或获得博士学校,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改造讲师职责。
第十二条 高级讲师任职条件是,符合本条件第八条要求,已承担五年以上讲师职务工作;或获得博士学位且已承担两年以上讲师职务工作,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高级讲师职责,并具备下列条件:
1、对本门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地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卓著。
2、能指导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咨询、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或其他科学技术工作,造诣较深,成绩显著。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第十三条 对在教学工作或其他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其任职条件可不受学历、学位、任职年限等规定限制。
第四章 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四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成立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的评审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因所属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队伍中高级讲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不具备设立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条件的,可委托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所属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的评审工作。
中等专业学校一般可成立教师职务评审组,负责本校教师初级职务的评审工作;经批准有教师中级职务审定权的中等专业学校可成立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本校教师中、初级职务的评审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教师职务评审组织是评审教师是否具有相应任职条件的专门机构,其成员应作风正派、秉公办事。评审组织应注意吸收合乎条件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评审组织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由高级讲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育部门、部分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组成,其中高级讲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占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要由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和教育部门行政负责人担任。委员会可设若干由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组成的学科评议组,协助评审委员会审查教师的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及学科评议组成员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聘任。国务院有关部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及学科评议组成员均由部委聘任。
第十七条 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由高级讲师、讲师和学校行政领导组成,其中高级讲师、讲师应占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评审组织的主任或组长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评审组织成员需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备案。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受校长领导。
第十八条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应由教师提交代表本人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材料,经所在专业科(教研室)评议后,送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评审。
第十九条 教员、助理讲师职务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审定。讲师、高级讲师职务任职资格经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评审通过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
少数有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批准,有权审定教师中级职务。
第二十条 各级教师职务评审组织评审教师任职资格时,应有不少于全体委员三分之二的成员出席。对被评审人的评议意见,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无记名投票,赞成票数超过全体成员的二分之一方为通过。
第五章 聘任或任命
第二十一条 各级教师职务的聘任或任命应根据工作岗位需要,一般由专业科(教研室)负责人依据教师任职条件推荐提出任职人选,经相应评审组织评审通过后,由校长根据限额进行聘任(或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行政领导任命)。
第二十二条 实行聘任的学校,校长应与被聘任的教师签定聘约,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和聘任期限。实行任命制的学校,行政领导应向被任命的教师颁发任命书。
第二十三条 教师职务的聘任或任命期限,一般为二至四年,可以连聘或连任。
第二十四条 学校要对被聘任或任命职务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工作态度和成绩,进行定期及不定期考核。考核成绩记入考绩档案,作为提职、调薪、奖惩和能否续聘或继续任命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到中等专业学校任教,须经过一年以上的教学实践,经考察,根据其业务水平及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经相应的评审组织评审通过后,可聘任或任命相应的教师职务。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应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各学校应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指导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组织的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适用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中等专业学校,有关实施办法另订。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的解释权在国家教育委员会。
附件: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
一、根据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现将中等专业学校原设的实习教员、教员、讲师、副教授四级教师职称依次调整为教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四级职务。对过去已评有职称的教师,以及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前,按照规定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组织评定了讲师、副教授职称,尚未履行任命相应职务,其中已评为副教授的和待批为副教授的可保留副教授的名称。对其中个别争议者,应重新进行评审。
二、各级有关部门、各级评审组织和各学校,在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与聘任或任命工作中,应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聘任或任命。对教师任职条件的掌握,要思想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正确处理理论水平与实践、教学与科学技术工作等关系,防止片面性。
三、鉴于学位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教师所具有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尺度,今后对助理讲师及以上职务的任职条件在学位方面应有所要求,但这一要求付诸实施,会有一个较长过程,只能逐步实现。目前,对现任教师一般不提出学位要求。在教师职务的评审中,应着重考核教师履行现职的实绩以及是否具备担任相应职务的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能力。对从事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教师,对其学位、学历可适当放宽要求。对已担任教员职务不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的教师,经考试和考查,确认在所授课程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已具有相当于大学本科水平,方可聘任或任命讲师职务。
四、外语水平是讲师、高级讲师职务的任职条件之一,可采用考试的方式或者在规定时间内翻译指定的本学科外文资料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有译著或参加外语进修班学习并经考试证明达到相应职务规定水平的教师及留学生,可以免试。在这次教师职务的评审中,可适当放宽对一九六六年以前至今从事政治、公共体育、中国语文、中国历史、中医、中药等课程(学科)教学或有特殊原因的教师的外语要求。
五、在这次教师职务的评审与聘任或任命工作中,首先在校内聘任或任命,校内无合适人选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合理流向对外进行招聘。
六、兼任教学工作的中等专业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经评审,符合相应教师职务任职条件的,可按规定聘任或任命相应教师职务,其承担的教师职务部分的职责与工作任务,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受聘或被任命的教师确因工作需要,可受聘或被任命兼任行政职务或其它专业技术职务。
上述人员在任职期间的工资待遇,在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行政职务工资中,按较高的职务工资标准执行。
七、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应坚决执行国家离休、退休制度。在这次教师职务的评审与聘任或任命工作中,对于达到离休、退休年龄尚未办理离休、退休手续的教师,经过评审委员会审定合格者,可在确定相应教师职务后办理离休、退休手续。教师离休、退休后,确因教学工作需要,可以返聘,并按国家规定领取离休、退休金以外的合理报酬。返聘教师不占学校编制。
八、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与聘任或任命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在地方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地区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与聘任或任命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所属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或委托地方评审)与聘任或任命工作。
九、有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其它学校则实行教师职务任命制,以后逐步过渡到教师职务聘任制。这次聘任或任命教师职务的工作,应大体于一九八七年年中完成,以后转入经常化、制度化。
十、改革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性、学术性很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掌握政策,慎重从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防止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对于营私舞弊或借机打击迫害教师的,对于伪造学历、谎报成果,骗取教师职务的,要根据情况,严肃处理。
国家教委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