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艺学美学论文参考题目
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 恩格斯论文艺批评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论“文学是人学” 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意境的美学特征 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意境与典型比较 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 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
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 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 论文学作品结构的审美原则
通俗文学之我见
喜剧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喜剧欣赏
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以鲁迅、契诃夫、莫泊桑小说为例
小说的悬念艺术
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与心态小说
试论寓言的艺术特点
试论童话的艺术特点 抒情诗的情感结构
创作构思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艺术灵感的特质 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
从一部作品看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
文学欣赏的特点 简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科学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
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与社会心理
论不同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
文学与自然地理 文学与道德更新
论小说现代化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推进
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想象、虚构与典型化 现实主义文学心理描写的特点
论“悲喜交融”(以《儒林外史》、《阿Q正传》或《外套》为例)
曹禺剧作女性形象论 曹禺创作思想研究 郭沫若早期文学观念研究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论近年来的反腐小说评议 新旧武侠小说观念比较谈
网络文学刍议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 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诗》可以“兴、观、群、怨”析
曹丕“文气”说述评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佛教语言观概述 “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正变学说与中国古代诗学史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地域观念 直觉性语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特色 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 从诗史理论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论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试论刘勰“文之枢纽”的整体性
《文心·原道》浅析 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通变”论析
试论“风骨”在创作中的融合
从《体性》、《定势》看《文心雕龙》风格论的内在因素
评《知音》“六观”说 论《神思》的主客观关系
论《物色》的主旨
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浅论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关系
论钟嵘的评诗标准 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从《戏为六绝句》说杜甫评诗的审美价值观
司空图的“韵味”说述评
严羽“兴趣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
评《二十四诗品》的意境说 司空图的“四外”和严羽的“四中”比较观
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禅境与诗境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
试论严羽的“妙悟”说 严羽“气象”说述评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
评李清照的《论词》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
黄宗羲的诗学观 论叶燮的《原诗》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 《石洲诗话》的诗学批评观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 《人间词话》综论 王国维“境界”说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 从《谈艺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 柏拉图文艺思想研究 布瓦洛《诗的艺术》 狄德罗文艺思想评述 谈莱辛的《拉奥孔》
诗与画的界限——从《拉奥孔》谈起 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的悲剧论 黑格尔的文学人物论 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述评
雨果文艺思想述评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 巴尔扎克文艺思想述评 别林斯基文艺思想述评 丹纳的《艺术哲学》
“新批评”的批评原理——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
文艺的心理分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审美与人生 论壮美与崇高 论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 审美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质
艺术美的特征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
略说崇高感 略谈悲剧感 论荒诞与美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美感的直觉性和社会性 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审美欣赏中的再创造
审美与想象 人格美之我见 论山水美 论形式美 论风格美 论审美想象 论审美移情 论审美态度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审美理想与艺术时空
论科技美学 略谈自然美的特征 小说与诗歌的审美差异 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谈新时期小说的审美流向
悲剧的审美类型
简说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 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意义 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趣味的研究 论中国自然美意识的历史发展 “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
《周易》美学思想浅析
儒家的美育思想 道家的美育思想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 论道家之“虚静”与宋儒之“主静”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之比较 论禅境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精神 试析词家对词人心性的德性解读 词品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 境界观念的词学走向及其意义
音乐艺术与词体审美个性的关系 《古诗十九首》接受史研究
唐诗名篇接受史研究 古文名篇接受史研究 古典名剧接受史研究 古典小说接受史研究 试论李贽童心说的审美个性 试论龚自珍的心力美学思想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读《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读《诗论》)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读《美学散步》)蔡仪的美学思想(读《新美学》)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读《美学四讲》)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读《丰子恺论艺术》)
席勒美育思想述评 卢卡奇美学文艺学述评 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述评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研究 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先秦儒道思想互补研究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艺术精神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宗教功能
茶道浅析
试析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
当前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论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意识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
园林建筑美刍议 试论中国的书法艺术
兴发感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浑化理论 享乐心理与唐宋词艺术的娱乐性 士心复苏与唐宋词艺术的典雅化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思想评价 中国盆景艺术的生命精神
电影的艺术欣赏 相声的艺术技巧
从《雷雨》看戏剧的结构原则
戏剧的结构形态 悲剧的艺术特征 喜剧的艺术特征 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欣赏 读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论
第二篇:美学论文题目。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1-2 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1-3 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1-4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 1-5 恩格斯论文艺批评 1-6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1-7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1-8 论“文学是人学” 1-9 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1-10 意境的美学特征 1-11 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1-12 意境与典型比较 1-13 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1-14 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1-15 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 1-16 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1-17 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8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19 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
1-20 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
1-21 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1-22 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1-23 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
1-24 论文学作品结构的审美原则 1-25 通俗文学之我见
1-26 喜剧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喜剧欣赏
1-27 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以鲁迅、契诃夫、莫泊桑小说为例1-28 小说的悬念艺术
1-29 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与心态小说 1-30 试论寓言的艺术特点 1-31 试论童话的艺术特点 1-32 抒情诗的情感结构
1-33 创作构思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1-34 艺术灵感的特质 1-35 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
1-36 从一部作品看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 1-37 文学欣赏的特点
1-38 简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1-39 科学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1-40 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1-41 文学与宗教
1-42 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1-43 文学与社会心理
1-44 论不同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 1-45 文学与自然地理 1-46 文学与道德更新
1-47 论小说现代化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推进 1-48 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1-49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1-50 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1-51 想象、虚构与典型化
1-52 现实主义文学心理描写的特点 1-53 论“悲喜交融”(以《儒林外史》、《阿Q正传》或《外套》为例)1-54 曹禺剧作女性形象论 1-55 曹禺创作思想研究
1-56 郭沫若早期文学观念研究 1-57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论 1-58近年来的反腐小说评议 1-59 新旧武侠小说观念比较谈 1-60 网络文学刍议
1-6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62 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1-63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1-64 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1-6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 1-66 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1-67 《诗》可以“兴、观、群、怨”析 1-68 曹丕“文气”说述评
1-69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1-70 佛教语言观概述
1-71 “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1-72 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1-73 正变学说与中国古代诗学史理论 1-74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地域观念
1-75 直觉性语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特色 1-76 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 1-77 从诗史理论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价值观 1-78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论
1-79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1-80 试论刘勰“文之枢纽”的整体性 1-81 《文心·原道》浅析
1-82 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1-83 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1-84 “通变”论析
1-85 试论“风骨”在创作中的融合 1-86 从《体性》、《定势》看《文心雕龙》风格论的内在因素 1-87 评《知音》“六观”说 1-88 论《神思》的主客观关系 1-89 论《物色》的主旨
1-90 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1-91 浅论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关系 1-92 论钟嵘的评诗标准
1-93 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1-94 从《戏为六绝句》说杜甫评诗的审美价值观 1-95 司空图的“韵味”说述评
1-96 严羽“兴趣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 1-97 评《二十四诗品》的意境说
1-98 司空图的“四外”和严羽的“四中”比较观 1-99 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1-100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1-101 禅境与诗境
1-102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 1-103 试论严羽的“妙悟”说 1-104 严羽“气象”说述评 1-105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 1-106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 1-107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 1-108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1-109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 1-110 评李清照的《论词》 1-111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 1-112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
1-113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 1-114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1-115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
1-1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 1-117 黄宗羲的诗学观 1-118 论叶燮的《原诗》
1-119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 1-120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 1-121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1-122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 1-123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 1-124 《石洲诗话》的诗学批评观
1-125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
1-126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 1-127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
1-128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 1-129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 1-130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 1-131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 1-132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 1-133 《人间词话》综论 1-134 王国维“境界”说
1-135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 1-136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
1-137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
1-138 从《谈艺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 1-139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
1-140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 1-141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 1-142 柏拉图文艺思想研究 1-143 布瓦洛《诗的艺术》 1-144 狄德罗文艺思想评述 1-145 谈莱辛的《拉奥孔》
1-146 诗与画的界限——从《拉奥孔》谈起 1-147 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 1-148 黑格尔的悲剧论 1-149 黑格尔的文学人物论 1-150 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述评 1-151 雨果文艺思想述评 1-152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 1-153 巴尔扎克文艺思想述评 1-154 别林斯基文艺思想述评 1-155 丹纳的《艺术哲学》
1-156 “新批评”的批评原理——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1-15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
1-158 文艺的心理分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159 审美与人生 1-160 论壮美与崇高 1-161 论真、善、美
1-162 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 1-163 审美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质 1-164 艺术美的特征
1-16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 1-166 略说崇高感 1-167 略谈悲剧感 1-168 论荒诞与美
1-169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1-170 美感的直觉性和社会性
1-171 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172 审美欣赏中的再创造 1-173 审美与想象 1-174 人格美之我见 1-175 论山水美 1-176 论形式美 1-177 论风格美 1-178 论审美想象 1-179 论审美移情 1-180 论审美态度
1-181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1-182 审美理想与艺术时空 1-183 论科技美学
1-184 略谈自然美的特征 1-185 小说与诗歌的审美差异 1-186 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7 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8 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9 喜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1-190 谈新时期小说的审美流向 1-191 悲剧的审美类型
1-192 简说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1-193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 1-194 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 1-195 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1-196 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意义
1-197 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趣味的研究 1-198 论中国自然美意识的历史发展 1-199 “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 1-200 《周易》美学思想浅析 1-201 儒家的美育思想 1-202 道家的美育思想 1-203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1-204 庄子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
1-205 论道家之“虚静”与宋儒之“主静” 1-206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之比较 1-207 论禅境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精神 1-208 试析词家对词人心性的德性解读 1-209 词品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 1-210 境界观念的词学走向及其意义 1-211 音乐艺术与词体审美个性的关系 1-212 《古诗十九首》接受史研究 1-213 唐诗名篇接受史研究
1-214 古文名篇接受史研究 1-215 古典名剧接受史研究 1-216 古典小说接受史研究
1-217 试论李贽童心说的审美个性 1-218 试论龚自珍的心力美学思想
1-219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 1-220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1-221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读《文艺心理学》)1-222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读《诗论》)1-223 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读《美学散步》)1-224 蔡仪的美学思想(读《新美学》)1-225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读《美学四讲》)1-226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读《丰子恺论艺术》)1-227 席勒美育思想述评 1-228 卢卡奇美学文艺学述评 1-229 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述评 1-230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1-231 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1-232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研究
1-233 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1-234 先秦儒道思想互补研究 1-235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236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1-23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1-238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艺术精神 1-239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宗教功能 1-240 茶道浅析
1-241 试析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 1-242 当前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1-243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1-244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1-245 论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 1-246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意识 1-247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1-248 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 1-249 园林建筑美刍议 1-250 试论中国的书法艺术
1-251 兴发感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1-252 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浑化理论 1-253 享乐心理与唐宋词艺术的娱乐性 1-254 士心复苏与唐宋词艺术的典雅化 1-255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思想评价 1-256 中国盆景艺术的生命精神 1-257 电影的艺术欣赏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相声的艺术技巧
从《雷雨》看戏剧的结构原则 戏剧的结构形态 悲剧的艺术特征 喜剧的艺术特征
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欣赏 读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论
第三篇:美学文艺学毕业论文写作
美学、文艺学毕业论文的写作
陈 文 忠
美学、文艺学的三类论题
不同层次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学术要求。美学、文艺学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能够在熟练掌握美学原理和文学理论系统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有学术价值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吸收并综合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自己的学术体会,写成一篇基于课程知识又能超越课程知识的论文,就应当是比较成功的了。近年来,文学院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选择美学或文艺学论题的相对较少。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认识层面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的金树常青。”歌德在《浮士德》中借靡非斯陀说出的这句话,成为不少人拒绝理论的借口,也成为不少中文系学生平时忽视理论学习,毕业论文写作时回避理论性题目的理由。其实,经验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经验的升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习研究,是为分析评价审美现象和文艺作品提供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因此,理论虽远离感性经验而变得“灰色”,却因其超越感性经验、提供普遍规律而更为深刻。
二是操作层面的。美学和文艺学的论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如“论文学是人学”、“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悲剧的审美功能”等等;二是传统理论命题的阐释,如“‘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诗》可以‘兴、观、群、怨’论析”、“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等等;三是经典理论著作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莱辛《拉奥孔》研究”、“陆赋《文赋》研究”、“王国维《人间词话》综论”等等。相对于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这三类论题都有各自的难度:理论问题显得抽象,传统命题显得玄虚,理论著作显得散乱。面对这种情形,同学自然不免见而生畏。
看来,认识问题解决之后,操作问题即“如何写”的问题,对于有志选择美学和文艺学论题的同学更为重要。下面就根据上述三类论题的特点,对各自的写作思路分别作一简要说明:即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如何化虚为实?传统理论命题的阐释如何现代转化?经典理论著作的研究如何聚散为整?
理论问题如何化虚为实
值得探讨的美学和文艺学问题多不胜数,可以说,“美学”和“文学理论”教材中讨论过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最后定论,随着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作出新的理解和回答。所谓基本理论问题的化虚为实,就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历史实践和现实发展,在有序的逻辑框架中对理论问题作实实在在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问题的“化虚为实”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文学创作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发展;二是要在有序的逻辑框架 1
中作实实在在的论述。
以“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这一论题为例。典型人物是叙事文学的核心所在,典型人物的探讨,对小说、戏剧及现代影视艺术的创作和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要写好这一论题,首先要有较丰富系统的叙事作品的阅读经验,并熟悉叙事文学的最新发展。从《三国演义》到《战争与和平》,从《红楼梦》到《红与黑》、从《哈姆雷特》到《雷雨》,这些经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能了然于心。其次,在这基础上根据论文的任务,确立一个有序的论述框架。这对论文的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有序的论述框架,论文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材料堆积。就“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这一论题而言,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论述:
一、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1、从现实人物到文学人物
2、典型人物与非典型人物
二、典型人物的基本形态
1、圆型人物与扁型人物
2、动态人物与静态人物
3、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
4、悲剧典型与喜剧典型
三、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1、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从审美情境到历史情境
首先,这一论述框架有三大部分组成,从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到“审美形态”、再到人物、环境与时代的关系,体现出逻辑有序性;其次,每一部分又包含若干层次,内容显得较为充实,尤其主体部分四对范畴八类人物,典型人物的审美形态得到较全面系统的概括;再次,就论文内容看,既基于原有知识又超越一般常识,至少把典型人物概括为四对八类是一般教材所没有的。有了这一框架,然后逐一加以理论阐述、例证分析和“名言”引证,一篇“化虚为实”、实实在在的论文便指日可待了。
传统命题如何现代转化
传统的诗学和美学是建设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思想宝库,“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两门课程为我们入山探宝提供了一把钥匙。不过,打开古代诗话词话和书论画论,神秘莫测的语词组成一个抽象的花花世界:风韵、风神、风味、风调、风致、风度、风力、风骨;韵味、韵致、韵度、格韵;意趣、意兴、意味、意气;气势、气韵、气调、气格、气骨;神气、神韵、神味、神情、神理、神骨;情韵、情味、情致、情志、情采;兴味、兴趣、兴象,等等、等等。望看这浩瀚的诗学辞海,兴叹而外,有什么办法呢?关键是要实现现代转化。只有转化为现代性的知识,才能既有助于今人对传统的真正理解,又有助于以传统丰富现代体系。传统命题的阐释如何实现现代转化?在具体操作中大致可以分为依次递进的两个层次:
一是语言层面的,即由“古代语”转换为“现代语”、由“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从这个意义说,“阐释即翻译”。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语言,而且不同时代词汇的差异往往要比思想的差异大得多。于是传统命题现代转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用其它时代的语言表述的思想翻译成自己所处时代的语言。以《文心雕龙》为例,“神思”可译为“艺术构思”,“风骨”可译为“艺术风格”,“夸饰”可译为“艺术夸张”,“通变”可理解为“继承与革新”,“知音”可理解为“艺术鉴赏”等等。在传统诗学和美学的研究中,由“古代语”转换为“现代语”,不是日常语言的转换,而是学术语言的转换,如何选择最恰当的现代学术语言对传统学术命题作精确的翻译,就显得极为关键,也是成功实现传统命题现代转化的第一步。二是观念层面的,即由古代的思想观念转换化为现代的思想观念,或在现代学术语境中阐明古代学人“强烈直觉”而未达到“自觉意识”的潜在义蕴。从学术语言的翻译到思想观念的转化,是传统命题现代转换的更深层次,它要求研究者在学术语言转换的基础上,以相应的现代学术思想为参照系,对传统命题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作出现代诠释,以故为新,为我所用。如传统的“神思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构思论”,传统的“风骨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风格论”,传统的“通变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发展论”,传统的“知音说”转化为现代的“鉴赏批评论”等等。如何实现这种转化?王元化先生撰写《文心雕龙创作论》时的做法极具参考价值。他说:“在阐释原著时,首先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揭示它的底蕴,弄清它的本来面目,并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理论中去追源溯流,进行历史的比较和考辨,探其渊源,明其脉络。另一方面,又需要以今天更发展了的文艺理论对它进行剖析,揭示其义蕴。„„按照这一方法,除了把原著和传统理论进行比较和考辨外,还需要把它和后来更发展了的理论进行比较和考辨。这种比较和考辨不可免地也包括了外国理论在内。”(《谈诠释》)从“揭示底蕴”到“揭示义蕴”,这是传统命题观念层面的转化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它既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由传统观念转换为现代观念的过程。
从术语翻译到观念转换,从“揭示底蕴”到“揭示义蕴”,与此同时把这一转化过程在有序的逻辑框架中表述出来,一篇以传统命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就可以完成了。结合王元化先生的上述论述,再细心体会《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论文,对于写好以传统的诗学、美学命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经典研究如何聚散为整
从学术形态看,中外美学文艺学经典作家的论著可分为三类:一类既有统一的逻辑基点,又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如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美学》、刘勰《文心雕龙》等等;一类虽有明确的中心论题,却无严整的理论体系,如莱辛《拉奥孔》、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严羽《沧浪诗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等;一类既无明确的中心论题,更无严整的逻辑体系,如《歌德谈话录》、《罗丹艺术论》、中国古代的大部分诗话词话、后人为前代大家编的“论文集”等等。从上述三类论著看,似乎只有后两类著作的研究需要“聚散为整”,前一类具有完整逻辑体系的著作无需“聚散为整”。其实不然。因为一篇论文只能集中探讨一个问题,而在任何一部著作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不可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必然分散在全书的各个方面。如黑格尔论悲剧,虽集中于《美学》第三卷下册《悲剧,喜剧和正剧的原则》中,但有关的论述不仅分散在《美学》全书各卷之中,在《美学》之外的《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及《历史哲学》中也有大量精辟论述,这对完整把握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同样也要“聚散为整”。
那么以经典著作中某一论题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在写作中如何聚散为整?如何使分散的材料聚合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徐复观谈他的著名论文《象山学述》的写作经验极具借鉴价值,他说:“我在写《象山学述》一文时,先是按着象山的各种观念、问题,而将其从全集的各种材料中抽了出来,这便要把材料的原有单元(如书札、杂文、语录等)加以拆散;再以各观念、各问题为中心点重新加以结合,以找出对他所提出的每一观念、每一问题的比较完全的了解;更进一步把各观念、各问题加以排列,求出它们相互间的关联及其所处的层次与方位,因而发现他是由哪一基点或中心点(宗旨)所展开的思想结构(或称为体系)。”徐复观的这一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前后相续的“四部曲”:第一是确立要探讨的观念和问题;第二是按观念和问题从论著或全集中搜集相关的各种材料;第三是以观念和问题为中心把搜集的材料加以重新组合;第四是发现观念、问题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思想结构和观念体系,换言之,在原先没有秩序的地方引进秩序,通过基于对象自身的逻辑秩序的引进,以达到符合对象自身的观念体系的建构。徐复观的《象山学述》是评述“心学大师”陆九渊学术思想的思想史论文,但他的“四部曲”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美学和文艺学经典论著的研究。
从论述的内容范围看,经典研究的题目有综述和专论之分。以《歌德谈话录》为例,《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这一题目就属于综述;《歌德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读〈歌德谈话录〉》,这一题目就属于专论。一般地说,“综述”容易成篇,“专论”更能深入;但要写好“专论”,又须以“综述”为前提。不过,无论综述还是专论,都须遵循徐氏“四部曲”的研究步骤。
最后还应指出两点:其一,选择美学、文艺学论题做毕业论文,并非读完“美学原理”和“文学理论”就能胜任,它还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坚实的文学艺术史知识,所谓“论从史出”,理论源于实践;同时,只有基于审美和艺术实践,才可能避免“以虚为虚”,概念搬家,使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和传统理论命题的阐释落到实处。其二,理论性论题的研究,并非“为理论而理论”,它最终是为了认识实践,影响实践,更深刻地理解审美现象和文学艺术史规律。请以车尔尼雪夫斯基《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文中对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二者关系的精辟论述结束此文:“艺术史可以作为艺术理论的基础,而到以后,艺术理论又来帮助人们把艺术史作比较更完全、更完整的改写;把历史作更好的改写,可以使理论越来越完全,而且还不止此,只要人们研究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结论,那么历史与理论彼此都有好处的相互影响就会无穷无尽地继续下去。”
第四篇:文艺学美学论文选题参考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艺学部分)
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3、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4、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5、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
6、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
7、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8、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9、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
10、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比较
11、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12、论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
13、论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14、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
15、论尼采的悲剧观
16、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
17、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
18、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
19、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
20、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
21、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
22、论悲剧与崇高
23、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
24、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
25、试说文学意象
26、试说形象和意象
27、从王维山水诗看文学意象的特征
28、中国古诗的蒙太奇结构特征
29、接受主体和文学接受 30、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31、陌生化原则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32、从阿Q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33、说说“先锋文学”
34、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35、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36、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37、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38、论“文学是人学”
39、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40、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41、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42、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43、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44、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45、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6、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47、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48、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49、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50、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51、“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52、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
5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54、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55、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56、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57、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58、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59、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60、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61、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 62、明代《水浒传》传播初探 63、《文艺复兴》研究
64、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65、论《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66、“80后”文学现象研究 67、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化追求 68、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 69、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 70、薛家将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 71、卡彭铁尔小说时间的“返源旅行”
72、从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 73、从鲁迅作品对儿童形象的塑造中看其教育观 74、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 75、五四新文学缘起的政治文化再考 76、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 77、现实主义的困惑与探索 78、在文学与政策之间 79、《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
80、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 81、“五四”小说的叙事研究
82、论埃德加·A•坡惊悚短篇小说中恐怖元素的构成 83、先秦逸诗研究
84、《傲慢与偏见》中会话的话语分析
85、从功能对等角度对《英国病人》中译本的风格分析 86、金庸笔下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
87、对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 88、宝黛钗爱情结局及其命运遭际之我见 89、论荆轲—一个经典形象的形成 90、论文学理论的危机和应对措施 91、当前文艺批评存在的主要弊端。92、当前文学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3、后现代主要的美学特征。9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异同 95、生态批评的美学特征 96、生态文艺学的价值取向 97、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98、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99、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100、社会历史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差异性
一、文艺学、美学类选题
编号 论文题目
1-6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1-7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1-8 论“文学是人学” 1-9 论文学的娱乐作用 1-10 意境的美学特征 1-11 神韵说与境界说的比较 1-12 意境与典型比较 1-13 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1-14 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1-15 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 1-16 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1-17 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8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19 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
1-20 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 1-21 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1-22 文学语言、日常用语、科学语言之比较 1-23 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 1-24 论文学作品结构的审美原则 1-25 通俗文学之我见
1-26 喜剧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喜剧欣赏
1-27 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以鲁迅、契科夫、莫泊桑小说为例)1-28 小说的悬念艺术
1-29 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与心态小说 1-30 试论寓言的艺术特点 1-31 试论童话的艺术特点 1-32 抒情诗的情感结构
1-33 创作构思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1-34 艺术灵感的特质 1-35 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
1-36 从一部作品看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 1-37 文学欣赏的特点 1-38 简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1-39 科学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1-40 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1-41 文学与宗教
1-42 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1-43 文学与社会心理
1-44 论不同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 1-45 文学与自然地理 1-46 文学与道德更新
1-47 论小说现代化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 1-48 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1-49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1-50 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1-51 想象、虚构与典型化 1-52 现实主义文学心理描写的特点
1-53 论“悲喜交融”(以《儒林外史》《阿Q正传》或《外套》为例)
1-58近年来的反腐小说评议 1-59 新旧武侠小说观念比较谈 1-60 网络文学刍议
1-6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62 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1-63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1-64 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1-6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 1-66 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1-67 《诗》可以“兴、观、群、怨”析 1-68 曹丕“文气”说述评
1-69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1-70 佛教语言观概述
1-71 “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1-72 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1-73 正变学说与中国古代诗学史理论 1-74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地域观念
1-75 直觉性语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特色 1-76 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 1-77 从诗史理论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价值观 1-78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论
1-79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1-80 试论刘勰“文之枢纽”的整体性 1-81 《文心雕龙·原道》浅析 1-82 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1-83 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1-84 “通变”析
1-85 试论“风骨”在创作中的融合
1-86 从《体性》《定势》看《文心雕龙》风格论的内在联系 1-87 评《知音》“六观”说 1-88 论《神思》的主客观关系 1-89 论《物色》的主旨
1-90 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1-91 浅谈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关系 1-92 论钟嵘的评诗标准
1-93 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1-94 从《戏为六绝句》说杜甫评诗的审美价值 1-95 司空图的“韵味”说述评
1-96 严羽“兴趣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 1-97 评《二十四诗品》的意境说
1-98 司空图的“四外”和严羽的“四中”比较观 1-99 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1-100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1-101 禅境与诗境
1-102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 1-103 试论严羽的“妙语”说 1-104 严羽“气象”说述评 1-105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 1-106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 1-107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 1-108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1-109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 1-110 评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 1-111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 1-112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
1-113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 1-114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1-115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
1-1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 1-117 黄宗羲的诗学观 1-118 论叶燮的《原诗》 1-119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 1-120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 1-121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 1-122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 1-123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 1-124 《石洲诗话》的诗学批评观 1-125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 1-126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 1-127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 1-128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 1-129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 1-130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 1-131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 1-132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 1-133 《人间词话》综论 1-134 王国维:“境界”说
1-135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 1-136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 1-137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
1-138 从《艺术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 1-139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
1-140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 1-141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 1-142 柏拉图文艺思想研究 1-143 布瓦洛《诗的艺术》 1-144 狄德罗文艺思想评述 1-145 谈莱辛的《拉奥孔》
1-146 诗与画的界限——从《拉奥孔》谈起 1-147 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 1-148 黑格尔的悲剧论 1-149 黑格尔的文学人物论 1-150 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述评 1-151 雨果文艺思想述评 1-152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 1-153 巴尔扎克文艺思想述评 1-154 别林斯基文艺思想述评 1-155 丹纳的《艺术哲学》
1-156 “新批评”的批评原理——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1-15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
1-158 文艺的心理分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159 审美与人生 1-160 论壮美与崇高 1-161 论真,善,美 1-162 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 1-163 审美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质 1-164 艺术美的特征 1-16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 1-166 略说崇高感 1-167 略谈悲剧感 1-168 论荒诞与美 1-169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 1-170 美感的直觉性和社会性
1-171 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1-172 审美欣赏中的再创造 1-173 审美与想象 1-174 人格美之我见 1-175 论山水美 1-176 论形式美 1-177 论风格美 1-178 论审美想象 1-179 论审美移情 1-180 论审美态度 1-181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1-182 审美理想与艺术时空 1-183 论科技美学 1-184 略谈自然美的特征 1-185 小说与诗歌的审美差异 1-186 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7 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8 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1-189 戏剧小品的审美特征 1-190 谈新时期小说的审美流向 1-191 悲剧的审美类型
1-192 简说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1-193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 1-194 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 1-195 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1-196 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意义 1-197 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趣味的研究 1-198 论中国自然美意识的历史发展 1-199 “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 1-200 《周易》美学思想浅析 1-201 儒家的美育思想 1-202 道家的美育思想 1-203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1-204 庄子心斋,忘坐的美学思想
1-205 论道家之“虚静”与宋儒之“主静” 1-206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之比较 1-207 论禅静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精神 1-208 试析词家对词人心性的德性解读 1-209 词品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 1-210 境界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 1-211 境界观念的词学走向及其意义 1-212 音乐艺术与词体审美个性的关系 1-213 唐诗名篇接受史研究 1-214 古文名篇接受史研究 1-215 古典名剧接受史研究 1-216 古典小说接受史研究 1-217 试论李贽童心说的审美个性 1-218 试论龚自珍的心力美学思想 1-219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 1-220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1-221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读《文艺心理学》 1-222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读《诗论》 1-223 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读《美学散步》 1-224 菜仪的美学思想——读《新美学》 1-225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美学四讲》
1-226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读《丰子恺论艺术》 1-227 席勒美育思想评书述 1-228 卢卡奇美学文艺学述评 1-229 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述评 1-230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1-231 啊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1-232 吗尔库塞的新感性研究 1-233 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1-234 先秦儒学思想互补研究 1-235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236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1-23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1-238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艺术精神 1-239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宗教功能 1-240 茶道浅析
1-241 试析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 1-242 当前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1-243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1-244 詹母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1-245 论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 1-246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意识 1-247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1-248 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 1-249 园林建筑美诌议 1-250 试论中国的书法艺术
1-251 兴发感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1-252 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浑化理论 1-253 享乐心理与唐宋词艺术的娱乐性 1-254 士心复苏与唐宋艺术的典雅化 1-255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思想评价 1-256 中国盆景艺术的生命精神 1-257 电影的艺术欣赏 1-258 相声的艺术技巧
1-259 从《雷雨》看戏剧的结构原则 1-260 戏剧的结构形态 1-261 悲剧的艺术特征 1-262 喜剧的艺术特征 1-263 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欣赏 1-264 读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1-265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论
第五篇:美学论文
《论语》中的孝道之美
12汉语言文学袁红***8
摘要: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倡仁、义、礼、智、信,而孝亲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孔子将孝道简单概括为“无违”,进而阐释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应该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照礼节好好安葬他们,死了之后还要常常纪念父母,按照礼节祭祀父母。这些孝道通过《论语》中的语言对话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存在于纯粹语言艺术中的成文之道,是一种伦理的语言形式,但是孝道也通过其它的非艺术的形式存在并且保留下来,如思想观念上的保留。
【关键词】孝道成文之道艺术活动
孝道是一种成文之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当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要观察其志向,父亲死了要考察其行为,若是对其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孔子就说做到孝了。就像曾子听说的“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张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都容易做到,而留用他父亲的部下继续做官和不改变他父亲的施政纲领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在父亲去世以后,长时间的保留父亲在政治主张上的合理部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孝道。这种成文的孝道通过《论语》中的语句将自己说了出来。作为道的语言虽然是作为纯粹的语言,不是欲望和技术的语言,但它具有各种历史形态,《论语》中的孝道就是一种伦理的形态。这样看来孝道的显现就可能是艺术的,但是也可能是非艺术的。“事实上,道作为语言的发生并没有艺术和非艺术的绝对差异,如原始宗教的巫术礼仪始终伴随着诗、歌、舞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国儒家之道的开端也是所谓的礼乐文化,圣人制作礼乐以化成天下。道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发生形态只是历史分化的产物。”(《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224页)孝道以一种成文之道显现于艺术之中。
存在于纯粹语言中的孝道对于其它艺术而言是一种预先给予的。孝道在人们生活中已经预先存在且被人们积极广泛地发扬着,只是书本艺术来表达孝道的时候,孝道才开始了自己的生成,并且还显现在各种非艺术的形态之中,如哲学、宗教和政治的非艺术的形态,它们和艺术共同存在而且彼此相遇,这是孝道成为肉身并进入生活世界并进入生活世界游戏的直接显现,而艺术是孝道各种显现形态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孝道通过《论语》这样的文学艺术成果呈现出来,它是具体的、朦胧的、感性的而不是抽象的、明确的、理性的。
“作为美的感觉物并不是一些超感性的存在者,如一些幽灵和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些感性的存在者,是一些自然、人类和心灵的现象。它们表现出一些感性特征,如形象、声音、气味、硬度和热度等。这些感性特征并不是假象而掩盖了事物的本质,相反它们就是事物的本质所显现的现象。事实上,一切现象的存在者都是感性存在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感性显现的,感性是美的现象的基本特性,没有感性的事物就不是美的。”(《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42页)孝道作为一种美的事物,也是感性存在的,表现出一些感性特征,也就是人的行为表现,通过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觉,看到子女为父母做一些尽孝的行动,如父母在世时好好地侍奉父母,父母离开了好好地为父母办丧事,听见别人评价子女尽孝的情况等等。
对孝道的认识是审美中的一种道德的感觉,充道德的高度对别人、对社会进行评价。“道德的感觉中不以事情为主,而是以自身的感觉为主,这种感觉就是所谓的道德感,人们从道德的规则或良心出发,去感觉事物,发现它是否合乎道德或者是不合乎道德。因此,事物必须从它所是的样子转化成它应该所是的样子,也就是由事实的存在转向道德的存在。同时,作为感觉自身,它不仅要感觉事物的事实,而且要评价事物的价值。于是,感觉成为了评价。”(《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29页)当感觉成为了一种评价的时候,人们就用自己的道德感去看待这个世界,从道德的规则,从自己的良心出发去感觉身边的事物,去观察身边的行为,发现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行为是否合符道德,也正为这样的道德评价方式,人们的行为就由它所是的样子转化成它应该所是的样子,由一种事实转化成为道德的存在,人们也就去追求道德的行为,追求对父母尽孝达到道德的高度。
人的生活世界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人的活动都与欲望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道德则是用来试图规范人的欲望,它要确定欲望的界限,让它不至于破坏了一般社会既定的伦理道德的规范,《论语》中的孝道就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让社会中的人的行为符合社会 既定的道德规范:
1父母在世时,应该怎么做。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是鬼?”“未知生,焉知死?”想要侍奉好鬼神,必须首先侍奉好活着的人,所以在孔子看来,尽孝第一位的就是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好好侍奉他们。要竭尽全力,以礼对待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不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重要的是始终以好的容面对父母,让父母从心灵上快乐,还要把这种对父母的尊敬延伸到身边其他丧失亲人的人和身边的伤残者。
“生,事之以礼”《为政篇》,父母活着侍奉他们要依照规定的礼仪,“事父母,能竭其力”《学而篇》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按照规定的礼仪侍奉父母而且还要做到尽心竭力,不能有丝毫的保留。
“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父母不担心你其它方面事情,只要担心你的身体,换言之就是不让父母为你担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父母在不出门远游,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这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的表现,这是落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的孝顺父母的方式,但这种孝顺父母的心意、精神境界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父母为我们太担心。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分别呢?在孔子眼里,真正的孝道不仅仅是能够养活父母,让父母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应该首先具备孝敬父母的孝心。孔子问道:“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喫喝,难道这竟可以认为是孝么?在孔子眼里即使是让父母吃好的、喝好的也不是孝,这刚好和前面的孝敬父母物质上给父母的满足是次要的,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孝敬父母的心,要以好的面容对待父母,让父母从心情上精神上愉悦,而不是只是让父母不做劳累的事情、让他们有好酒好肉吃就行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篇》侍奉父母,如果看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也体现孔子孝敬父母重在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思,只是委婉的劝谏,即使会有忧愁但是也不能怨恨,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不好的面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喜,一则惧。”《里仁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父母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高寿而有所恐惧。就像孔安国说的:“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父母享的年寿寿高,子女应该为其感到高兴,但是父母年寿
高就越接近衰老,子女就为其衰老而恐惧,一个合格的孝子,以父母的心为自己的心,以父母的优乐为自己的优乐,应该时刻惦记着父母,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孝子。
“子见齊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着礼貌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的时候,即使他们很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走快几步。看见别人家中死了人,心里就悲哀,看到瞎子心里就伤感,表现了一种同情之心,对身残者的尊敬。“见齊衰者,虽狎,必变。”《乡党》看见穿孝服的人,就是极其亲密的也一定要改变态度,“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乡党》看见戴着礼帽和瞎了眼睛的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这变现一种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这在根本上是对自己父母的尊敬的一种延续,同时也是孝敬父母的一个前提的准备阶段,因为尊敬老人、同情家里死了人的人和身体残疾的人相比孝敬父母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连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话就更别说去孝敬父母,而且还是从心底里孝敬父母,把父母放在心上,这样更难了。
2父母离世了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生命能够延续多久都是命运决定的,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有时候很好的人也早早的过世,对于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就像孔子在探病伯牛时感叹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可以看出孔子在这方面是无可奈何的。人最终是要过世的,活着的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亲人朋友过世了以后葬之以礼,依照规定礼仪办理丧事,一心一意的哀悼那些失去的人,对别人失去亲人也像自己失去亲人一样发自内心表示哀痛,这是一种社会道德心的体现,还要经常追思逝去的人、追思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去每时每刻的真正的把祖先放在心中。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父母过世了要按照规定的礼仪安葬他们、祭祀他们。“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修篇》对于葬礼与其温和平静没有悲伤,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孔子主张从内心真正哀悼追念爱戴死去的人。“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修篇》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这样子孔子是看不下去的,孔子对这种临丧不哀的现象是极其愤恨的,孔子主张参加别人的丧礼要悲哀不要若无其事。“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篇》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同主人一样哀伤悲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哀悼之情,表达出对逝者的敬重。“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篇》孔子在为人办丧事的那一天哭吊,就不再唱歌了,说明孔子在哀吊死去的人的时候专心哀吊一定不会有快乐的时候,也就是古训说的“哀乐不同日”,对逝者要一心一意的追念,不能想其它快乐的事情。“丧事不敢不勉”《子罕篇》有丧事一定要尽礼,要严肃恭敬、悲痛哀伤。“羔裘玄冠不以吊。”《乡党篇》紫羔和黑色礼帽都不穿戴着去吊丧,特别看重丧事礼仪,这种葬之以礼的做法是社会普遍的文化形式,把它们用文字记录写下来也符合孔子的目的性,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社会的行为,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使社会稳定。
古代的丧礼还包括为父母、为君主、为老师守孝三年的一个礼仪,“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守孝这三年住在凶庐,不言语,也就是在父母、国君、老师守孝的时候要尽量克制自己,使自己一切从简,更不能享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修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祭祀神就像神真的在那里,通过祭祀这种手段表达对逝去的父母、祖先的追念。在真正祭祀的时候,即使是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也要把祭祀做得很好,就像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泰伯篇》大禹自己吃得很坏,却把祭祀办得极其丰盛,穿得很坏却把祭祀服做得很华美,住得很坏却把力量完全用于沟渠水利,孔子把大禹对于祭祀的态度和对于国家水利建设放在一起谈,说明孔子对祭祀的重视,而孔子对大禹这样的行为方式是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了,也就是说孔子对于宁愿自己生活得差点也要把祭祀做得很好的作
法是非常赞同的。在古代那样物质条件不够丰富的时代,祭祀典礼不是经常能够办得起的,所以孔子主张在日常生活之中要把对祖先的追念放在心中,“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吃饭先祭祖先,不管是否有好菜,都得像斋戒那样严肃恭敬,反映了孔子履行“死祭之以礼”的孝道,追念祖先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样在日常生活之中去每餐饭的时间都把父母、祖先放在心中更有利于家族礼仪观念的潜移默化。
结论
综合可以得出,孔子眼中的孝主要有四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对父母不失礼,一切按照规定的礼仪来对待父母,包括父母在世时以社会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父母逝世以后也按照社会规定的礼节安葬父母,还要按照社会规定的礼节祭祀父母;第二不辱亲,用父母对待自己的心对待父母,继承父母的品德;第三敬亲,不仅要奉养父母,还要从心底里孝顺父母,让父母精神上生活愉快;第四爱亲,让父母时时刻刻都喜欢自己的子女,在父母面前和气可亲,笑脸相迎,喜悦相从,婉容相待。《论语》中的孝道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一种正能量的东西,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合符社会整体的社会规范,最后由“真”的境界到达“善”的境界。由此可见审美活动是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累和发挥作用的,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论语通解》,邓球柏撰,长江出版社,1996年12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2月
《美学原理》,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