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长沙市大联盟2014-2015学年新高一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包括五个大题,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
决别
荒谬(miù)
鲜(xián)为人知
苦心孤诣 ...B.骸骨(hé)
荣膺
惬意(qiè)
吹毛求疵(cī)...C.名讳(huì)
凌驾
鞭挞(tà)
相形见绌(chù)...D.陨(yǔn)落
诓骗
污秽(suì)
玲珑剔(tī)
...
人情炼达 一泻千里 进退围谷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那次长跑比赛中,我班李卓同学首当其冲,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B.《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C.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D.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B.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C.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D.语言对于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和奴隶、百姓,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例外。
4.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 5.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B.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C.古琴曲《关雎》取材于《诗经》。D.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水浒传》
二、文言文古诗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22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从师的风尚。.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下:低于。.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 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因而他们还不够明智。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 的不良风气。
D.对于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作者给予 了强烈的讽刺。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分)
(二)诗词鉴赏(8分)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
1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
(三)古诗默写填空(10分)13.古诗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3)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4)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8)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9)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氓》)(10)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9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语者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直到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因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纸上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14.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C.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15.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A.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1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二)文学类阅读(21分)
放 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嘎嘎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
“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选自《读者》2012第23期)
17.文章开头和中间描写青草湖有什么作用?(4分)
18.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化学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6分)
(1)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2)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
19.文中写那个好吃懒做的主任,有何用意?写到李老壮两次“偷鸭子”,你是怎么
看待的?(5分)
20.说说李老壮和放鸭姑娘各自的性格特征。(6分)
四、选做题(21、22任选一题,共5分)
21、好的电视栏目标语,可以起到强化栏目形象的作用。它可将宗旨、特色、功能等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有创意的口号,凸现栏目形象,展示栏目风采。这样的包装既对栏目的内容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强调烘托作用,又可以拉近电视台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贴近感和亲和力。如:
“新闻调查”———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生活”———倾心关注生活,真诚服务百姓 “人与自然”———讴歌生命,关注环境
请你参照例句,再从下面三个栏目中,任选两个来写,以突出栏目的内容特色。
“艺术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联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剧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预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提示填入合适的句子。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鸽子,鸽子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树枝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 可见,事物发展的规律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做事应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多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C(A“鲜”应读“xiǎn”“决别”的“决”应为“诀”,B“骸”应读“hái”“人情炼达”的“炼”应为“练”,D“秽”应读“hu씓进退围谷”的“围”应为“维”)
2.B
3.B(A选项中,“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这一句句式杂糅,修改时去掉“为积累”;C项“提前”前加“使他们”;D.搭配不当:“不论---和”改“不论----还是”。)4.B
5.D,取材于《三国演义》
6.A
7.C
8.A.同为判断句。9.B.“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因而他们还不够明智”有误。
10.(1)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2)以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非常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3)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11.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12.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13.古诗默写
(1)独怆然而涕下(2)零落成泥碾作尘(3)水是眼波横
(4)问渠那得清如许
(5)五十弦翻塞外声(6)却话巴山夜雨时(7)似曾相识燕归来(8)天时不如地利(9)氓之蚩蚩(10)风萧萧兮易水寒 14.C 15.A 16.C
17.以清新优美的景物描写,烘托出青草湖农民的自在、喜悦,侧面表现了青草湖今天的美好生活。(4分)18.(1)用了一连串的精彩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放鸭姑娘的朴实美丽。(3分)(2)细节描写,表现了放鸭姑娘的羞涩和难为情。(3分)
19.写那个好吃懒做、济公肥私的主任,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出李老壮的勤劳、老实、本分、憨直的性格,表现青草湖农民的痛苦挣扎。(2分)第一次,是队里将自己辛辛苦苦养的鸭子没收了,李老壮偷鸭,是为了拿回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算偷;(1分)第二次,是在鸭群被暴风雨冲散后,鸭群没有了主人后才赶进自己的鸭群的,没有据为己有的意思,也不能算偷。(1分)两次“偷鸭”,折射出一个农民对劳动成果的特殊感情。(1分)
20.李老壮:饱经沧桑,勤劳本分,老实正直,憨厚善良,是传统的勤劳致富的农民代表。(3分)放鸭姑娘:热情开朗,朴实美丽,有魄力,有心计,重视科技,是新型的科技致富的农民代表。(3分)
21.参考:艺术人生: 在人生中寻找艺术,在艺术中解读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生 新闻联播: 播报进行时,新闻无处不在
梦想剧场: 给我你的梦想,给你一个剧场,演绎生活,释放梦想!有梦想就有人生的舞台
天气预报: 告诉你一个不出门的理由!点击天气,服务生活 阴晴冷暖,提前知道
22.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产生质变。(意对即可)
② 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暂时看不到切实的成效,但只要坚持不懈,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有成果出现。(注意:抓住微不足道、积累、成功三个方面即可,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2015名校联盟新高一开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包括五个大题,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
决别
荒谬(miù)
鲜(xián)为人知
苦心孤诣 ...B.骸骨(hé)
荣膺
惬意(qiè)
吹毛求疵(cī)...C.名讳(huì)
凌驾
鞭挞(tà)
相形见绌(chù)...D.陨(yǔn)落
诓骗
污秽(suì)
玲珑剔(tī)
...
人情炼达 一泻千里 进退围谷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那次长跑比赛中,我班李卓同学首当其冲,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B.《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C.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D.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B.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C.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D.语言对于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和奴隶、百姓,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例外。
4.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 5.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B.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C.古琴曲《关雎》取材于《诗经》。
D.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水浒传》
第 1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古诗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22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从师的风尚。.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下:低于。.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 2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A.第一段所提出的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 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因而他们还不够明智。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 的不良风气。
D.对于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作者给予 了强烈的讽刺。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分)
(二)诗词鉴赏(8分)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
1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
(三)古诗默写填空(10分)13.古诗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3)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第 3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4)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8)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9)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氓》)
(10)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9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语者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
第 4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直到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因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纸上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14.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C.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15.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A.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1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来源:Z§xx§k
(二)文学类阅读(21分)
放 鸭
莫言
第 5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嘎嘎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
第 6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第 7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选自《读者》2012第23期)
17.文章开头和中间描写青草湖有什么作用?(4分)
18.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化学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6分)(1)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第 8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
19.文中写那个好吃懒做的主任,有何用意?写到李老壮两次“偷鸭子”,你是怎么
看待的?(5分)
20.说说李老壮和放鸭姑娘各自的性格特征。(6分)
四、选做题(21、22任选一题,共5分)
21、好的电视栏目标语,可以起到强化栏目形象的作用。它可将宗旨、特色、功能等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有创意的口号,凸现栏目形象,展示栏目风采。这样的包装既对栏目的内容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强调烘托作用,又可以拉近电视台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贴近感和亲和力。如: “新闻调查”———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生活”———倾心关注生活,真诚服务百姓 “人与自然”———讴歌生命,关注环境
请你参照例句,再从下面三个栏目中,任选两个来写,以突出栏目的内容特色。
“艺术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联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剧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预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提示填入合适的句子。
第 9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鸽子,鸽子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树枝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
可见,事物发展的规律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做事应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多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C(A“鲜”应读“xiǎn”“决别”的“决”应为“诀”,B“骸”应读“hái”“人情炼达”的“炼”应为“练”,D“秽”应读“hu씓进退围谷”的“围”应为“维”)
2.B 3.B(A选项中,“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这一句句式杂糅,修改时去掉“为积累”;C项“提前”前加“使他们”;D.搭配不当:“不论---和”改“不论----还是”。)4.B
5.D,取材于《三国演义》
6.A
7.C
8.A.同为判断句。9.B.“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因而他们还不够明智”有误。
10.(1)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2)以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非常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3)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11.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第 10 页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12.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13.古诗默写
(1)独怆然而涕下(2)零落成泥碾作尘(3)水是眼波横
(4)问渠那得清如许
(5)五十弦翻塞外声(6)却话巴山夜雨时(7)似曾相识燕归来(8)天时不如地利(9)氓之蚩蚩(10)风萧萧兮易水寒 14.C 15.A 16.C
17.以清新优美的景物描写,烘托出青草湖农民的自在、喜悦,侧面表现了青草湖今天的美好生活。(4分)
18.(1)用了一连串的精彩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放鸭姑娘的朴实美丽。(3分)(2)细节描写,表现了放鸭姑娘的羞涩和难为情。(3分)
19.写那个好吃懒做、济公肥私的主任,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出李老壮的勤劳、老实、本分、憨直的性格,表现青草湖农民的痛苦挣扎。(2分)第一次,是队里将自己辛辛苦苦养的鸭子没收了,李老壮偷鸭,是为了拿回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算偷;(1分)第二次,是在鸭群被暴风雨冲散后,鸭群没有了主人后才赶进自己的鸭群的,没有据为己有的意思,也不能算偷。(1分)两次“偷鸭”,折射出一个农民对劳动成果的特殊感情。(1分)
20.李老壮:饱经沧桑,勤劳本分,老实正直,憨厚善良,是传统的勤劳致富的农民代表。(3分)放鸭姑娘:热情开朗,朴实美丽,有魄力,有心计,重视科技,是新型的科技致富的农民代表。(3分)
21.参考:艺术人生: 在人生中寻找艺术,在艺术中解读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生 新闻联播: 播报进行时,新闻无处不在
梦想剧场: 给我你的梦想,给你一个剧场,演绎生活,释放梦想!有梦想就有人生的舞台
天气预报: 告诉你一个不出门的理由!点击天气,服务生活 阴晴冷暖,提前知道 22.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产生质变。(意对即可)
② 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暂时看不到切实的成效,但只要坚持不懈,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有成果出现。(注意:抓住微不足道、积累、成功三个方面即可,意思对即可)
第 11 页
第三篇:新高一语文考试
郯城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命题人 李钦海
2017.6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分清婉、灵动和含蓄。“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范仲淹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可收。“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流动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山遥水远,音信难托,水的阻隔性令牵挂、思念无法传递,郁结于心,只有将这份怅惘诉诸流水,“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于是,常借助飞翔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来逾越流水的阻碍,传递思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水的流逝还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淡烟流水,轻寒漠漠,心思纤密之人生无端闲愁;逝者如川,春秋代序,多愁善感之人感时伤怀,叹流年似水易逝,红颜如花易陨;滚滚江水,淘尽英雄豪杰,淘尽兴衰荣枯,豪放悲悯之人思接千古,叹世易时移,生故国之思。
缪钺《论词》指出,词体的生发因其与自然之境界、人心之情感相应和,文章的体格、意象的选择都折射出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宋代士人经常通过描写开阔澄净的水面、晴朗空明的月色,来映衬自己的高洁人格、旷达胸襟和俊朗风神。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正是一句“表里俱澄澈”,道出了士大夫的气节: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与此同时,当文人士子仕途偃蹇、报国无门时,静水流深也恰能抚慰他们失落受伤的心灵。宋朝,一方面士大夫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积贫积弱的国情、险恶多变的仕途以及文人柔弱敏感的情思,令他们有着无尽的慨叹,而水,恰以它的特点触发、传递和排遣着这些情思,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频频出现在词作中。宋词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
(摘自《思与格: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盛行于秦楼楚馆的词得以洗尽铅华,增添了清婉、灵动和含蓄之韵,这得益于“水”这一意象的运用。
B.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可突出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C.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情感正是因“水”而生。
D.“涓涓细流”可将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这很符合婉约词“尚含蓄”的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水既可代指具体的与恋人、友人、亲人、家乡的阻隔,也可代指抽象意义上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B.水的流逝都会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虽说感怀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是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
C.古代交通不便,山遥水远、音信难托,牵挂、思念难以传递,郁结于心,因此可以逾越流水阻碍的大雁、游鱼就成为词人常用的传递思念的意象。D.意象的选择,能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如从“表里俱澄澈”中就能让人感知到张孝祥高洁傲岸的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是宋词中的高频意象之一,“水”的特征暗合了词体清切要眇的特质和宋代士人的高洁情操,也与宋词抒情的特点相通。
B.“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借“水”这一意象将感情表达得沉绵深挚。
C.流动的水可以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如“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D.“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和“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触动、生发、郁结于心。
(二)文学类阅读文本(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康家酒传奇
巩县康家酿酒有些年头了。
康家酒很少流出庄外。这里有个秘密,康家酒的秘方来自洛阳福王,明末清初“康朱联姻”时朱家败落,这个王家酒方也来到了康家,外人一般不知。为了保证酿酒秘方不外露,康家一代只有一人掌握整套酿酒技术,康豫就
康豫酿出来的酒,只要喝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的。康豫不会喝酒,这是康家上下都知道的秘密,酿酒的不喝酒,小一辈人不信,问他本人自然不会有结果,问老一辈人,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案。
康豫的儿子长大了,和邻村一家有些官家背景的乡绅结亲。按乡俗女方应允婚事之前,男女双方主要长辈要聚在一起喝顿结亲酒。康家有家酿的酒,自然酒宴上喝康家酒。康家酒的特点是绵甜醇香、回味悠长,入喉爽口甘甜,后劲很大。康家几位长辈酒过数巡后,纷纷表示不胜酒力。女方几位也担心入口甜醇的酒有后劲,渐渐地都只是在礼节上举举杯了。独有女方一位族叔自恃酒量超人,在酒席上向康家人挑战,嘴里还不干不净数落康家酒没劲,入口没一点呛劲,不如烧刀子过瘾。
康豫一直没有作声,毕竟自己是主人,再说酒桌上的酒话也当不得真,随这位族叔涨红着脸信口开河。
眼看自家的陪客都喝得差不多了,再也没人去应和客人的挑战。康豫就开口婉言劝说客人,暗示康家酒后劲较大,一会酒劲上来要撑不住的。谁知不说还好,一说反倒惹火了族叔,说除非答应和他斗酒,不然这门婚事他第一个不答应,要不承认自己是个怂人也行,这酒就免了。也许是酒劲开始上来,女方客人中有几位居然也附和起这位族叔的话,一定要康豫答应斗酒,不然就不必谈亲事了。
这下把康豫逼到了墙角,再也没有退路了。康豫站起身,说一句“我答应”,转身叫人拿来一摞大碗,先在自己面前一字排开放好,整整九只碗。又从桌旁捧起一坛没有开封的康家酒,拍掉泥封,在面前的碗里“汩汩”倒满。
一连串的动作吓得在座的康家人目瞪口呆,有几位忍不住喊出来:“康豫是滴酒不沾的啊!”康豫报以一笑:“今天这阵仗我是不趟不行啊!只是有一点拜托,待会我喝赢了,不要和我说话,扶住我回去就是。”
康豫对女方客人说:“这几十年,我没有喝过一口酒,康家上下是妇孺皆知。今天既然答应斗酒,我先喝三碗,算我弥补前面的。”说完,一口气喝完面前的三大碗。
随后对挑战的那位说:“接下去我俩一对一吧!第一轮我先喝,第二轮你先喝,同意的话我们就这样喝下去,谁喝不了就认输。”女方的族叔已经被康豫的三大碗震慑了,连连点头。
第一轮两人都一仰脖子“咕咚咕咚”下去了。第二碗女方族叔先喝,他中间停顿两次才喝完,康豫依然一仰脖子喝下去。第三轮开始,康豫双手捧碗,似笑非笑地扫视了全场,双手捧碗举过头,仍然一口气喝完。女方族叔喝第二碗时已经慢了半拍,面对第三碗酒,有些犹豫。在场的双方客人都起哄要他快点,他扶住桌子好半天才哆哆嗦嗦站起身来。他伸出双手也想着像康豫一样双手捧住酒碗,结果双手颤抖不停,酒液在晃动不已的碗四周荡出,还没举到嘴边,手一松,酒碗“哐当”一声掉落在地,紧跟着人也软泥一样瘫了下去。
康豫说一声“承让”,慢慢走回了家,然后躺在床上,睡了一天一夜才醒来。
女方那位族叔被人抬回家,躺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在床上打了一个长长的酒嗝,叫一声“好酒!好酒量!”,又翻身睡了过去。再次醒来,带了礼品专程去到康家找康豫,为自己酒席上说的不当之言当面赔礼道歉。
至此康家人才知道,康豫年轻时其实是会喝酒的,刚执掌酿酒时,酒醉误
康豫酒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家族主事的提出辞去酿酒职位,主事的征求家族长辈意见,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情况特殊,可以原谅。康豫认为自己没有遵循“遇事让人一步,自然有周转余地”的祖训,致使客人酒醉倒地。再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家族的声誉,玷污康家诚实、守信的家风家训,坚辞不就。
若干年后,继续保持北方风味,具有绵甜清香、纯洁透亮、回味悠长特点的康家酒接待了老佛爷,被老佛爷赐名“康百万酒”,已是后话。
选自《天池》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三段主要交代了康家酒秘方的来处,这个秘方来自洛阳福王,“康朱联姻”才有机会落到康家,正因为它来自洛阳福王,所以酿出的酒才好喝。B.康豫是康家酒的唯一传承人,但他却不会喝酒,这成为康家上下都知道的秘密,作者以此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了解康豫不会喝酒的原因。
C.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各种手法,使人物形象特征突出。如在描写康豫、女方族叔时,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D.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内涵深刻,本文借助康家酒的传奇故事传达出一个主题,那就是: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诚实、守信。
5.康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5分)
6.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属于画蛇添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就此问题进行探究。(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
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材料二有褒有贬,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B.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
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多贬低,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就是因为它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C.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E.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因为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及作者的立场不同。
9.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惆怅,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 而家益以贫
B.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
C.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
D.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补”指官有缺位,选员补充空缺官职。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征、辟、拜、选、除、荐” 等。
B.“殁”表示死亡,与之相近的字有“崩、薨、卒、不禄、死”等。“薨”是古人对帝王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C.“讳”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D.仕宦:做官,担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中“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木先生即吴敬梓,本文写他生性聪慧,祖业富裕,为人豪爽,又不愿参加科举以致更加穷困的故事。
B.文木先生因不满巡抚推荐自己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竟不去参加廷试,乃至从此终生不应科举。.吴敬梓非常痛恨写八股文的读书人,但他平生又非常爱才,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5分)
(2)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注释】:
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14.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由下及上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透露出萧索凄凉的情调。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背飞双燕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词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E.“雪满长安道”中的“长安”指代京城,“雪满”暗指词人被罢官,表达了词人急切期待被起用的心情。
15.本词是如何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题,5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内容,每空1分。
(1)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论语·宪问》)(2)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4)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5)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影响他国经济发展,导致“双输”局面。用、“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神秘的宇宙世界将会变得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③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④进入黄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⑤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灵相通,需走近群众,从“握手“开始,步步为营,消除心与心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隔阂,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⑥尽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在向前发展,但“一体化”势头明显受阻,东亚各种组织机制叠床架屋却缺少主导和方向,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也毫无进展。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火车票既是乘车的凭证,也是传播的媒介,它在保证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面向市场适当开展一些广告业务,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自主经营行为。B.遗传因素虽然可以影响人们识别面部特征的能力,但在评估美丑及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上,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环境因素才是最为重要的。C.日前,美国科学家在《天文物理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在太阳系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质量约为冥王星的4 500倍、地球质量的10倍。D.在非智能手机时代,一度涌现出耳熟能详的很多国内品牌,熊猫、波导、夏新等等;不过在智能手机时代,一个个曾经辉煌的老品牌纷纷倒下消失。
19.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广播稿)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许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①--------,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 ②-------,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21.下面三段材料分别是“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具体推荐标准,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这些好人的类型。(6分)
(1)()好人:指长期坚持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幼病弱、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困难群众;对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参加捐资助学、扶残助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
(2)()好人:指职业、职务应有行为之外,在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设法进行保护和援救;勇于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义务协助追捕犯罪嫌疑人或提供重要线索,为侦破重特大案件做出贡献;在抢险救灾中,分立排除险情;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好人:指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即使遇到困难,仍信守承诺。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大一暑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第四篇:长沙市2013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一
长沙市2013年的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2分)A.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慷慨.(kǎi)激昂,勇往直前。(摘自“国旗下讲话”)B.锲而不舍....,风雨兼程!/爱
栖.(xī)心头,情满人间。(摘自“毕业赠言”)C.成绩下滑,忧心冲冲....。/高楼大
厦,鳞次栉.(jié)比。(摘自学生作文)D.与众不同,别俱一格....。/一马当先,独领风
骚.(shāo)。(摘自户外广告)解析:栖(qī);忧心忡忡;栉(zhì);别具一格;骚(sāo)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B)(2分)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
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
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啊!”解析:天衣无缝:比
喻做事不拖泥带水,不着痕迹,不能用来形容衣服精致得体。(断章 取义)3.找出下列
语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A)(2分)A.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
国十大创新城市”。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
约30台左右。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SA
级旅游景区”。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虽快的十座城市”
之一的原因。解析:B、大约„左右,重复;C、通过„„使,两个介词使句子失去了主
语; D、能否„„是,两面对一面。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5岁时,由母亲牵
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
泥巴。l5岁2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父亲可以给
我,祖父可以传授我,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 ②那头有父亲接着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 ④帮助⑤经验⑥关爱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③①④⑤⑥C.③②①⑥④⑤D.②③①⑥④⑤5.综合运用(共8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
你补充完整。(2分)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示例:读书让学识变得渊
博 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2)【调查读书现状】读书现状调查表调查项目 学段七
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35.8%45.6%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初中生随着年
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
分)(3)【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
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
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请你
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①向校长
提建议:(2分)②向同学提建议:(2分)3(3)①校长你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
吗?②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
趣书籍入手。
6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
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
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
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
事物本身开始吧!(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
思的一项是(A)(2分)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
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
症、社交恐惧症。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B.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
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
子的说明方法。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
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15.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链接材料】
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1)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2)怎
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2分)(1)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
结到生物进化上去。(2)学习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
和影片,可以减少功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磨难是最好的礼
物7磨难使人进步。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能。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
火以化腥臊”,【甲】。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
原始状态。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岁孩童。长期生活在一帆风顺、无忧
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磨
难使人坚强。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
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
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务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人又何
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被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
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假如一世顺利,遍地黄金随意拾取,那么这茬人及后代有可能
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乙】。富贵温柔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
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病猫,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
为跳蚤„„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
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尝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
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磨难使人超越。《史
记》有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
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传》,【丙】。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超越自我而成。磨难是人
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都有充分的心
理准备,只要是不可摆脱的磨难,都来吧,我们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6.请用一句话概
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17.根据文意,请将下面
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2分)①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②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③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甲】②【乙】
③【丙】①18.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空。(4分)正反对比正
面:①8磨难使人进步。
反面: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由事及人事:②磨难使人坚强人:人经历磨难更坚强。列举事例西伯侯、仲尼、屈原、左丘明、磨难使人超越太史公、杜甫、吴敬梓等人的事例。①磨难促使人类就不断进化和发展,②青苗受重压才
长得壮。
(四)记叙文阅读(共14分)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这些年来,一
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
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
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我仿佛感觉
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是激动?或者,两者都有吧。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
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
子!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
我的心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一对老夫妇,脊
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
地址。”老人说。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服务员点
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
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____,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
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
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
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
寄一笔生活费给我。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
当我终于走向独立,大学毕业,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的时候,我要完成感恩的心愿。我终于
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一切。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
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9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
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
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
子啊,你怎么来啦!”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父亲,母亲,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有改动)19.阅读文章,填写下表。(4分)
时间 情节 结果 10年前 ① “我”活了下来 ② 老夫妇寄生活费给“我” “我”读完大
学 下午4点 ③ ④①老夫妇同意将女儿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 ②10年来③老夫妇以
来寄生活费给“我”④“我”给老人夫妇挂上项链20.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采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赞美了老人仁
爱给“我”和社会带来光明和温暖,也渲染了我当时感激之情。21.本文标题“只想让您
听听我的心跳”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6分)“心”
是“我”老人妇夫的感情纽带,是文章的线索,“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暗示了老人对“我”的重生之恩,也表达了“我”对老人妇夫的纯真感激之情。短文通过记叙“我”到黄花小
镇寻找捐助我上学的老人夫妇,并给他们戴上“心”项链的故事。赞扬老人夫妇的仁爱之心,也反映我的感恩之情。我的感悟是好人终于所报,我们要用爱心回报社会,也应知恩图报。
三、写作(共50分)22.《只想让您昕听我的心跳》文中写道: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了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请在横线上作一个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示例:这就十年来,给了我生命和捐助的父亲、母亲,你们的头上已布满白丝,额头上的皱纹像丘壑一般,可我这个女儿还未曾见过你一面,我的眼泪只在框里打转,我不自主地扑在母亲的怀抱。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
(一)我不相信眼泪题目
(二)从另一个角度去____(观察感悟思考)10【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先从“观察”“感悟”“思考”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第五篇:湖南省长沙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谮(jiàn)害 崩俎(cú)骈(pián)进 强聒(guō)不舍 B. 灵柩(jiù)诓骗(kuāng)阔绰(chuò)郭然无累(lěi)C.狡黠(xié)佯惊(yáng)亵(xiè)渎 克尽职守(kè)
D.恁地(nèn)煞(shà)白 解(jiè)元 一抔黄土(pòu)2.下列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B.福田康夫表示,只有认真看待过去的错误,并且深刻反省,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C.知识的海洋茫无涯际,我们必须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D.去年央视的春晚是场视觉盛宴,全国观众都对精彩的节目吹毛求疵,交口称赞。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修建梅溪湖湿地公园,是市政府实施“希望长沙”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B.进入中学后,他的语文成绩一直以来始终在我们班名列前茅。C.通过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
D.我们中学生只有缺乏格物致知的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4.下列词语,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①丰硕果实
②饮水思源 ③春华秋实 ④源远流长 ⑤投桃报李 ⑥春风化雨 A.②①⑥ B.④③⑥ C.②③⑤ D.④①⑤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杨修之死》塑造了一个嫉才妒能的曹操形象。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是一篇规范的立论文。D.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以书信形式劝慰、激励儿子不惧孤独,勇攀艺术高峰。
二、说明文阅读(共7分)
国产航母将使用的国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曝光
①燃气轮机是现代制造业的“动力之源”,其中的涡轮高温叶片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日前,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高温合金叶片制造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②燃气轮机是大型客机、特种船舶(重型航母)和民用发电等领域的主要动力源之一,而涡轮高温叶片及其制造技术则是燃气轮机的核心,也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瓶颈。③国外对此严格保密,客观上使我国的大飞机、地面燃机等重大工程均受制于人。2008年上海市科委设立重大研究专项课题,针对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F级256MW重型燃气轮机涡轮高温叶片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由上海大学为主承担。
④涡轮叶片的制造原理,是将镍基金属溶液浇铸在模具中,再进行冷却结晶,过程类似于冬天水汽在玻璃窗上遇冷结晶形成“冰花”。涡轮叶片能否耐受高温、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和结晶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晶体形成的数量、甚至方向都有关系。
⑤一般来说,晶粒数越少,叶片的耐高温性越好,也越能胜任发电机燃气轮机等高功率设备用途。目前行业内最难的技术,是让整个叶片成为一个晶粒,即“单晶”技术。
⑥此外,如果让晶粒有序地向一个方向排列,也能提高叶片强度,避免断裂,此类技术为“定向”技术。通过4年的努力,课题组在上述两种技术路径上均有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路线。
⑦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有助于我国在燃气轮机关键部件方面突破国外封锁,对于国内发电厂来说也是重大利好消息。就比如重型燃机的一级涡轮,一共有96片高温合金叶片,如果采用国外厂商的产品,一片叶片的制造成本在40万元左右,市场售价达100万元;但如果采用国产叶片,制造成本仅为国外价格的1/4。
⑧中国将会在2015年完成首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排水量在5-6万吨)的建造工作,而首艘核动力航母预计将会在2020年下水。(选自《参考消息》 略有改动)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燃气轮机是大型客机、特种船舶(重型航母)和民用发电等领域的主要动力源之一。B.涡轮叶片的制造过程类似于冬天水汽在玻璃窗上遇冷结晶形成“冰花”,其强度与耐温性直接受结晶过程的影响。
C.燃气轮机的叶片性能与其晶粒数量成正比,晶粒数量越少,其耐高温性越不好。D.上海大学在“单晶”技术和“定向”技术两个方面都有突破,有助于我国在燃气轮机关键部位方面突破国外封锁。
7.对于文章第七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B.作比较 作诠释 列数字 C.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D.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8.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我国燃气轮机工业虽然起步很早,但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发展水平较低,而像日本等国家,虽然发展相对较晚,但积极引进、借鉴他国技术,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随着高铁交通的发展,国内对燃气轮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部分只能依靠进口,缺乏核心技术,成为燃气轮机工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而科研机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影响了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最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到市场,再由市场效益促进技术发展,阻碍了我国燃气轮机工业的发展。
结合原文和材料,你能否为中国燃气轮机工业的发展提几条具体的建议?(3分)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9.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两小题。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作者,从这段文字可看出文中的“他”一生最大的梦想是。(2分)(2)小说主人公祥子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
答:。
四、综合运用(共8分)
10.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某班开展与书法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内容。
【活动一】如果你是这个系列活动的策划人,那你打算在班级组织一些什么活动?请写出三个活动名称。(每个名称不超过7个字)(3分)
【活动二】某同学的书法笔力遒劲,大气磅礴。有同学写了一副对联来赞美他,上联是“池墨泼广宇”,请你在下面各项中选出下联。()(2分)A.劲竹真君子 B.文坛花争艳 C.紫毫挥飞云 D.潮来天地清
【活动三】班级决定召开一次以“弘扬古老书法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如果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班会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字)(3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7分,每空1分)11.古诗文默写填空。
(1)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2),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3)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4)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5)《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6)《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
五、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词的上阕描写了 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答:
(二)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 徒以有先生也 亦免冠徒跣 C.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安陵君其许寡人 皆刑其长吏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译文: 1.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唐雎这个人物的?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议论文阅读(共7分)学会转身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 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 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 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 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代诗文三大家”之一。答:
七、记叙文阅读(共12分)永不受伤的飞翔
①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②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③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那只鸟在风中瑟缩着,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④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拦住摩托车,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⑤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近乎哀求地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放了它吧。”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
⑥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这时,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
⑦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车开走了。
⑧鸟半躺在地上,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⑨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听说他的父亲早亡,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总是黑沉沉的。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⑩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⑾我骑车离开,街边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
⑿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⒀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选自《读者》 有删改)
20.请根据文意,在下列表格里填上恰当的内容。(不超过9个字)(2分)情节内容 人物形象(小男孩)劝男人放开小鸟 勇敢(1)善良
叙男孩过去经历(2)
21.文章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有什么含义?(3分)
答:。
22.文章第十二自然中写到了作者的梦境,这段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
23.文章结尾一段中,作者写道“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这句话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哪种?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5分)
答:。
八、写作(50分)
24.请在《永不受伤的飞翔》一文第十一自然段划线处加入一段景物描写。(10分)要求:(1)所写内容与文章情境相符。
(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表达通畅,语言优美。(4)150字左右
25.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40分)走过十四个春秋,岁月已然流逝,记忆却依然鲜活。那些成长岁月里的成与败、聚与散、爱与恨、得与失,曾经让你那样感动,那样震撼,那样快乐,那样痛苦,那样骄傲,那样失落……它们触动你的内心,促使你成长,孕育出现在独特而丰富的你。品咂这些记忆的结晶,百般况味,萦绕心头。
请选择你成长过程中的一件或几件事,以“品味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A
7、C
8、积极打破封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视并加强科研,自力更生,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科研与市场的联系,用市场需求促进科研的发展。
9、(1)老舍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开始时“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个人的,健壮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或者,祥子开始是“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积极进取,有人生理想的。可是后来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最终成为一堆行尸走肉。)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10、(1)书法展览 书法知识讲座 书法比赛 书法名家访谈 等(2)C(3)答题要求:称呼语+书法艺术的魅力/书法活动的意义+号召语
11、(1)赢得生前身后名(2)物是人非事事休(3)斜晖脉脉水悠悠(4)不求闻达于诸侯(5)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6)背灼炎天光
二、密州出猎(出城打猎、狩猎、出猎);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三、这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情感。(2分)运用典故,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1分)
四、C 15.(1)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这三个人)加上我将成为四人了。(“休祲”1分,翻译通顺1分)
(2)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色挠”1分;“谢”1分)(2)语言描写。(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1分)
17.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18.(1)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2)以一个有趣的找表的故事开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该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20.(1)救起小鸟(决心给小鸟养伤)(2)坚强
21.一是指受伤的小鸟在男孩的救助下,一定会再次奋发振翅的飞翔。二是指小男孩没有让艰难困苦留下阴影的乐观向上的生活。
22.表达了作者对小鸟和男孩的境况的牵挂,寄寓了作者对小鸟和男孩(特别是男孩)的未来的美好祝愿。
23.议论。这句话是说,只要一个人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打败。就像文中的小男孩,虽然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但他的心灵却依然那样善良、乐观、坚强,他就是“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我们也要学习小男孩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面对困难,把这些当作磨砺我们心性的生活的考验。答题要求: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自我感悟 24.25题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