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五篇

时间:2019-05-15 04:4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

第一篇: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

第八章 中古东欧诸国

第一节 拜占廷 一、四至五世纪拜占廷的社会经济状况。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故又名拜占廷帝国。在西罗马崩 溃后,它继续保持了政治、经济上的繁荣,成为东地中海的一个强国。

当西罗马城乡经济衰落,奴隶制陷入绝路之时,拜占廷的经济却依然得到发展。拜占廷农业的基础是隶农制,帝国的埃及、小亚、色雷斯地区,农业经济发达,为城市提供粮食和手工业原料。拜占廷的农村,隶农占人口中的多数,是农业上的主要生产者。在奴隶主的庄园中,部分奴隶转化为隶农,他们被分与一小块土地,自行经营,身份上成为丰自由人。但帝国政府却颁布法令,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不准随便离开土地,也无权处理自己的财产,这种生产者实际上成为被固定在土地上的依附农民。

由于帝国赋税的压迫和官吏的侵夺,一些自由小农不得不投靠大地主以求庇护,自由农民变成了依附隶农。四至五世纪,拜占廷的隶农制十分普遍,奴隶制的田庄虽然存在,但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奴隶劳动在农业中不占主要地位。隶农制的急剧发展,大大缓和了拜占廷的奴隶制危机。

拜占廷的城市始终保持繁荣,并且农村有着贸易关系,君士坦丁堡是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它的手工业以奢侈品生产为最重要,其中尤以丝织业最负盛名。其次是金属工业,主要制造金银餐具及镶嵌金银的器皿,供上层使用,军火制造业也较重要,它受国家控制,私人不得经营。

君士坦丁堡利用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自己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是当时欧洲最富庶的大都会。由于拜占廷的经济保持相对稳定,奴隶制危机不如西罗马深刻,国库充实,国力强盛,因而能够克服暂时危机,继续存在下去。

二、查士丁尼的统治。

查士丁尼(527-565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他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征服西方已经丧失的土地,恢复罗马帝国,为实现这个目标,他首先采取措施巩固帝国内部,他即位之初就着手编纂法典。于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卷,533年编成《法学汇纂》50卷,收辑历代法学家的论文。同年又颁布《法理概要》(法学家指南)阐明法学原理,最后又将查士丁尼534年以后颁布的法令汇集成册,称为《新法典》。

查士丁尼时代汇集整理的全部罗马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法汇编》,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从十二世纪起,这部法典成为西欧各国研究和制订法律的基础。

拜占廷在行政区划上分两大郡、七大州和六十个行省,由皇帝派官吏行使地方统治权。查士丁尼时期,帝国政治非常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大小官员滥用职权,对人民进行敲诈勒索。查士丁尼也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教 1 堂,在各地到处修筑桥梁,改善道路,设立防卫网。政府开支扩大,赋税就不断加重,人民不堪重负,到处爆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532年1月首都群众发动的“尼卡”起义(希腊语胜利之意,为起义者口号),君士坦丁堡除皇宫外尽落入起义者手中,后来查士丁尼的大将贝利撒留利用雇佣军镇压了这次起义,帝国的统治才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是致力于消灭西欧各日耳曼族的封建国家,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

532年,他不惜以高代价和波斯缔结和约。稳定东部边境,然后集中力量侵略西方。

533年,派贝利撒留率军入侵汪达尔王国,攻占其首都迦太基,灭亡了汪达尔王国。随后在北非恢复了帝国的行政机构。

535年至536年,贝利撒留北上渡海侵入意大利,进攻东哥特王国。540年占领了罗马城,在意大利迅速恢复了旧日罗马的地方行政机关,对奴隶和隶农进行反攻倒算,并搜括珍宝和财物运往君士坦丁堡。这种倒行逆施遭到意大利人的强烈反抗。以致查士丁尼直到554年才完全征服意大利半岛,随后,查士丁尼向西班牙进军,夺取了西班牙半岛东南部,至此,拜占廷夺回了西罗马的大部分领土。

由于查士丁尼的复辟政策不得人心,因而他在西方的统治极不稳固。到他的继承者统治时期,帝国在西方的领地不断丧失,同时,从六世纪后期起,外族不断入侵,尤其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侵占了拜占廷大片领土,拜占廷实际上变成一个龟缩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地区,由希腊人统治的君主国。

三、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至十一世纪是拜占廷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拜占廷的封建制度是帝国早期的封建因素和斯拉夫人农村公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七世纪期间,拜占廷用强制手段将被征服的斯拉夫人大量迁移到小亚和其它地区,这些移民改变了拜占廷的民族结构,同时带来了农村公社,使帝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变。

这些情况反映在八世纪前期形成的“农业法”中,农业法是拜占廷与斯拉夫人习惯法的结合。当时拜占廷的生产技术较西欧进步,铁制工具在农村广泛使用。自由农民公社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耕地归农民占有,份地定期轮换,使用权受公社保护,这种小农土地占有是当时农村占有土地的普遍形式。农业法中也提到,有的自由农民因重力耕种而放弃份地,有的则租种别人的份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部分收获物,成为对分制佃农或“什一租户”,这表明,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已开始瓦解,封建租的关系已经产生,拜占廷社会正逐渐向封建制过渡。

七世纪初建立的希拉克略王朝代表了封建化贵族的利益,康士坦斯二世(641-668年)时实行了军区制,全国被划为十一军区,代替行省,军区 2 首脑行使地方军政大权。自由农民被编入军队,分得世袭份地,成为屯田兵,他们免服劳役,但须缴纳租税。军区制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军事力量。同时,对军队上层的大规模分封,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军事封建贵族阶层,他们和旧贵族结合,共同构成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由破产农民、隶农和残存的奴隶耕种,这就是拜占廷早期的封建关系。

实行军区制需要大量土地和军费,于是政府征用教会的土地和财产,因为教会,修道院占有拜占廷几乎半数的土地。这些土地享有免税特权,因而政府与教会矛盾尖锐,终于在八世纪爆发了“破坏圣像运动”,伊苏里亚王朝统治时期,皇帝立奥三世(717-741年)和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年)颁布诏令,禁止供奉圣像,进而封闭修道院,没收教产,强迫修道士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公役。这些措施得到军事贵族和宫廷贵族的支持,没收的土地大部分为他们占有,“破坏圣像运动”延续了一个世纪,加速了封建化的步伐。

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867-1056年),拜占廷的封建关系迅速发展,国家的税收政策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自由农民的没落。从六世纪起,全体居民必须纳税,政府收入大增。此外,农民还必须负担建筑、运输等劳役。为保证农业所必需的劳动力,帝国在农村实行连环保制度,凡因农民逃亡而造成耕地荒废者,同村人要代缴土地税。捐税和劳役的沉重促使农民破产,依附于教俗封建主。到十世纪,拜占廷的大地产迅速增多,小领地不断减少,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在一片混乱中建立的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为了强化中央政权,推行了“普洛尼亚”(监领地)制度,政府将国家土地和农村公社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监领,接受监领地的必须服军役,按监领地大小提供相应数量的兵员。监领地不能转让和继承,只能终身占用,领受监领地的,同时也取得对领地上农民的支配权。农民领有世袭份地,向监领人纳税服劳役,并丧失人身自由。

到十一世纪末,拜占廷的自由农民大多数沦为这样的依附农民,封建关系最终确立。但此后随着监领地的世袭化,在拜占廷社会形成一个世袭贵族阶层,他们享有越来越在的独立性,拥有大量地产和依附农民,领地上自然经济因素的增长,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基础,导致分裂倾向加强。

四、拜占廷的衰亡。

十一世纪以后,拜占廷帝国边境受到突厥部落的侵袭,领土不断缩小,十三世纪初,第四次十字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国,虽然拜占廷又复国,但经过西方侵略者的破坏,国势衰微,再也难振以往声威。

从十四世纪三十年代起,土耳其不断蚕食拜占廷在小亚和欧洲的领土,到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兼并了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拜占廷的土地。

1453年4月,土耳其军队正式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并于5月29日攻陷该城。土耳其人随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第二节 俄罗斯

一、古罗斯国家。

古罗斯主要是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创建于九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长期居住在东欧平原,七、八世纪时原始公社制才开始解体,新的地域公社(农村公社)代之而起,这种公社,斯拉夫语称为“维尔富”(原意为绳子),因为农村公社形成后,需要用绳子丈量可耕种的土地,然后进行分配,维尔富的成员实行连环保制度(如某成员杀人或盗窃,其它成员在一定情况下负有连带的责任)。

九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日益显著,农村公社中的上层人物,大部分从事征战,逐渐形成武士阶级。他们把公社土地据为己有,让奴隶和依附农民耕种,武士集结在某军事首领周围,跟随他四处征战,这种主从关系就是以后君臣关系的萌芽。

古代罗斯国家起源于诺曼人(斯拉夫人称其为瓦里亚格人)的征服。俄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往年纪事》里有过明确的记载,据说862年,一个名叫留里克的瓦里亚格人,率大批亲兵队夺取了诺夫哥罗德公爵的权力。建立了小公国。这时大贵族掀起了瓦丁姆暴动,要推翻小公国,但被留里克镇压。879年留里克死后,其亲属奥列格继续统治诺夫哥罗德。他沿瓦希商路南下征服斯摩棱斯克,于882年到达基辅公爵阿斯科德和迪尔,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的基辅公国,并以此为新都,把它称为“罗斯诸城之母”。

留里克王朝的王公们以征战劫掠,内外贸易为主要任务。他们向被征服居民索取贡物。其方法是“索贡巡行”,每年冬初,大公带领亲兵到所属居民中,挨家挨户向人民征收毛皮、蜂蜜、蜂蜡等贡物,他们在外巡行一个冬天,所到之处,连征带掠,肆无忌惮,居民往往在他们到来时四散逃亡,索取贡物反映了国家与居民之间的统治与依附关系。

同时,这也是推动基辅王公出兵征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征来的货物,每年春季运往君士坦丁堡出售,由于拜占廷对罗斯商人条件苛刻,九世纪后,他们不断进攻拜占廷,直到十世纪后期。

二、封建关系的形成。

古罗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过程比较漫长。

十世纪时,王公贵族开始占据田庄和城堡,封建关系开始产生。988年,基督教成为基辅国教,更巩固了这种关系。

到十一、十二世纪,编年史上经常提到王公贵族田庄,可见王公贵族占有世袭领地已成普遍现象。此外,教堂得到王公贵族的捐赠,获得大量土地,也成为封建大土地所有者。

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开始发生巨大变化,除大小贵族外,九至十世纪基辅罗斯的主要农业居民是斯美尔德。他们大部分是自由的小生产者,但他们从属于王公,得向王公交纳贡物,所以他们只是半自由人,有些贫困化的斯美尔德则成为贵族依附农民。

罗斯的依附农民还有多种类型,有的完全陷于依附地位,生活没有保障。封建主可以买卖,这就是农村的贫民(西罗德),有的因欠债而陷于依附状态,自己没有土地,按照契约规定给人家劳动以抵偿债务,这是“债农”.此外还有耕种贵族土地,一无所有的契约农等。实际上这种阶级关系的变化,主要是靠封建主不断损害小农利益才实现的。

到十二世纪,古罗斯的封建土地制度基本确立。

三、罗斯的分裂和外族的入侵。

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不久,基辅罗斯就开始瓦解。他的三个儿子各据一方,互动干戈。

同一时期,游牧民族波洛伏齐人不断进犯罗斯国土,于是雅罗斯拉夫的子孙于1097年在留别奇集会,商讨团结对敌,结果罗斯取得最后胜利。

1113年,弗拉基米•摩诺马赫做了大公。他推行了一系列加强大公政权,恢复罗斯国家统一政策。最终以失败结束。1125年他死后,罗斯各公国虽仍宗基辅为主,但实事上各自为政。

早在十一世纪后半期,罗斯就受到波洛伏齐人的进攻。到了十三世纪蒙古兴起后,向西发动进攻。

从1235年至1240年底消灭了罗斯各公国。并于1243年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统治罗斯各地,罗斯从此遭受外族统治达二百多年。

四、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及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莫斯科原为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的属地,历史上首次提到莫斯科是编年史记载的1147年长手尤里与车尔尼戈夫公爵在此会见一事。

这一年也就成了莫斯科奠基的年代。

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莫斯科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借助蒙古的力量逐渐发展起来。蒙古为了统治罗斯,采用分封弗拉基米尔全罗斯大公的方法,拉拢分化罗斯诸王公。

莫斯科有伊凡一世(1325-1340年)时,采取竭力讨好蒙古王公并借其支持消灭竞争对手的办法。于1328年获得全罗斯大公称号,伊凡一世奠定了莫斯科强盛的基础。

十四世纪中叶金帐汗国内部出现混乱,莫斯科乘机开始了摆脱蒙古的斗争,七十年代末便向蒙古人发动进攻。

1378年,蒙古汗调兵遣将,在沃查河与莫斯科会战,结果惨败而归。1380年8月底,莫斯科取得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领导者和指挥者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获得了“顿斯科伊”(顿河英雄)的尊号。

蒙古失败后,于1382年卷土重来,突袭莫斯科,底米特里猝不及防,遭到失败,被迫纳贡,直到1395年。

底米特里之子瓦西里一世统治时期(1389-1425年),莫斯科领土更加扩大;5 瓦西里二世时(1425-1462年),莫斯科内讧使国家中央集权化过程暂时中断;直到伊凡三世(1462-1505年)和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时才恢复和最后形成。

伊凡三世的主要对手是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诺夫哥德早在1456年便依附莫斯科。伊凡三世也把它看成自己的世袭领地。诺夫哥罗德贵族企图投靠波兰对抗莫斯科,于是莫斯科1471年进攻诺夫哥罗德,舍隆河一役击败诺军。签订克罗斯坦条约,使其臣服于莫斯科。1478年,彻底消灭了它,对特维尔,伊凡三世于1485年8月率军包围特维尔。毫无抵抗便吞并了它,伊凡三世统一了俄罗斯大部分领土。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

1480年,莫斯科彻底摆脱蒙古的统治其子,瓦西里三世时又吞并了普斯科和里亚赞先。完成了全罗斯的统一,莫斯科政权便成为全国性的管理机构。过去的领主杜马(贵族会议)变成近臣会议,是直属大公的最高常设机关。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大公与近臣协商。

十五世纪末出现了最早的行政机构“政厅”,管理政府各部门,大贵族充任各政厅长官,地方管理实行供养制,地方官由当地居民供养,他们兼行政、司法、税收及军事大权于一身。

伊凡四世时(1533-1584年)俄国开始了君主专制,伊凡成年前权力落到贵族手里,贵族会议限制了大公的部分权力。

1547年伊凡加冕称沙皇,并利用人民起义之机推翻大贵族统治掌握大权。

1549年开始推行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改革以强化皇权。1550年他颁布新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已取得的国家中央集权化的成果。

军事改革伊凡四世改革的中心环节,1556年的兵役法改革,使封建家兵转变为替沙皇服役的军队,这加强了他的军队力量,为后来的大规模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五十年代中期改革主要是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改组,增设了一些分掌各部门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大贵族任首脑,小贵族处理日常事务。

1555年,全国普设地方司法机关,从而削弱了地方官的权力,这次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中央政权,确立了俄罗斯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分裂的王公贵族势力受到打击。

五、封建农奴制的加强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十五、十六世纪俄罗斯农业经济发展很快,农业地区扩大,三圃轮作制广泛流行。十五世纪末粮食成为商品刺激了谷物生产。当时在农业地区并存劳役租、代役租、货币租三种地租。从十六世纪末起,劳役租成为主要剥削手段,封建主竭力扩大庄园,抢夺土地,强迫依附农民为其耕种,农民处境恶化,出现了对分制佃农、雇农、契约农等。由于剥削的加重,加上频繁的战争,农民状况日益恶化。不断出去逃亡。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国家 6 开始直接干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国家法典中列入了限制农民离开主人的条款,此后更禁止逃亡或合法转移。

十六世纪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却促使了俄国农奴制的加强。

1601-1603年,俄国发生大灾荒,地主商人乘机大发横财。城乡人民大批饿死,到处都酝酿着大规模起义。

1606年,波洛特尼科夫领导了乌克兰地区的起义,一呼百应。到10月,起义队伍达10万人,并包围了莫斯科。他要求农民起来反抗封建主,夺取土地,废除农奴依附关系,要求市民杀死所有贵族和商人。12月,义军退出莫斯科。

1607年5月退守土走后门,由于官军掘河灌城,义军粮尽援绝,宣告失败。波洛特尼科夫被抛入水中淹死。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它使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受到一定打击。

六、沙皇的对外扩张。

伊凡四世的内政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沙皇从此开始了对外扩张。在东方,它极力夺取金帐汗国的遗产,消灭四分五裂的鞑靼汗国,夺取伏尔加河中下游和黑海里海地区。喀山和阿斯特拉罕首当其冲。

1552年6月伊凡率15万大军进攻喀山。10月进城后,纵火烧城。将其夷为平地。

1554年又派军占领阿斯特拉罕。并于1556年吞并该国。十六世纪后半期,俄国侵入西伯利亚,占领土地,掠夺毛皮,无恶不作。

1588年消灭失必儿汗国,彻底征服了西西伯利亚,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沙俄在征服鄂毕河流域后,又侵入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十七世纪中叶哥萨克开始侵入中国北方领土,强占中国土地。沙俄在东方得手的同时,又把扩张的矛头转向争夺出海口,便向波罗的海进军。

1558-1583年发动了立沃尼亚战争,战争初期莫斯科获得胜利。由于波罗的海地区与许多国家利害攸关。于是1561年开始外国干涉开始,立沃尼亚战争国际化(瑞典、波兰——立陶苑),结果,俄国不但没有取得出海口,反而丢失了部分国土。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查士丁尼

2、尼卡起义 3《罗马民法大全》

4、希拉克略

5、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

6、立奥三世(拜占庭)

7、普洛尼亚制

8、保罗派 9《克列沃协定》 10《卢布林合并条约》

11、胡司战争

9、基辅罗斯

13、留里克王朝

14、索贡巡行 15《往年纪事》

16《伊戈尔公远征记》 17《罗斯法典》

18、八思哈制度

19、莫斯科公国 20、顿斯科伊

21、库里科沃战役

22、特辖领地制

23、罗曼诺夫王朝

24、彼得一世改革

25、北方战争

二、简答: 1、5至6世纪拜占廷帝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及其后果。

2、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3、莫斯科公国是怎样兴起的?

三、论述:试评述伊凡四世及其初期的专制统治。

第二篇:世界历史感想

世界历史感想、启示(09---14年)

1.谈一谈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结合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等。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都促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4.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由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使用蒸汽对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社会环境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是哪一次改革实现的?这次改革的内容中哪条措施对日本影响最深远?明治维新。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

6.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解决的? 美国:黑人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双方矛盾尖锐,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奴隶制。

俄国:农奴制度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并引发农奴制危机。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幕府统治出现危机,通过倒幕活动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哪三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第一种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第二种方式: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种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8.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三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从三位人物斗争事例中,你有什么认识?共同点:反抗殖民统治。认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耍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9.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三角贸易”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综合评述。“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罪恶;“三角贸易”使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10.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1.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12.美、日、俄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13.为什么马克思把《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的颁布早于《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以法律文献的形式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早于《人权宣言》。14.谈谈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绝不可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科技。

16.马克思主义由哪几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与电力的广泛使用有哪些共同作用?都使人类进入了新时代;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20.目前,交通工具又有重大发展,请你举出一项新成就。高铁列车、太阳能汽车、超音速飞机等。21.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发展高科技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等。

22.请你谈谈对日、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等。23.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

24.林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房子”指的是什么?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指的是什么?“指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黑人奴隶制度并存。“裂开的房子”是指当时正处于南北分裂有两种不同制度的美国社会。

25.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美国南北战争给予我们的启示:①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②必须排除一切阻力,发展民族经济,才能实现民族的崛起。※俄国、日本的改革给予我们的启示:①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②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学习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的崛起。③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三篇:世界历史名词解释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部分)(2007-12-21 04:39:00)

平等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平等派运动是第一次内战结束后兴起的小资产阶级运动,其主要代表物是约翰·利尔本。围绕着国家政权形式和普选权问题,平等派与独立派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平等派运动首先是在国会军士兵群众中开展起来的,1647年8月,军队开进伦敦后,独立派发表了《军队提案纲要》.对此,平等派很快作出反应,于10月提出《人民公约》,在10月底召开的军队会议上,围绕着政体问题和选举制度问题,平等派代表同独立派代表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辩论但遭到独立派军官的严厉镇压,克伦威尔当场逮捕14人,枪决 3人,平等派运动被暂时平息。后来,平等派分裂为许多小的派别,逐渐衰落。

光荣革命

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辉格党与托利党就决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威廉率领荷兰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逃往法

国。1689年2月6日,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普加乔夫起义

1773—1775年发生的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18世纪中叶农奴制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方式的封建农奴制剥削日益严重,阶级矛盾尖锐。1773年9月普加乔夫自称彼得三世,率80名哥萨克在雅伊克沙一带起义。起义分为三个阶段。起义曾经席卷了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及外乌拉尔等广大地区,这次起义虽然最后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普加乔夫也被处死,但却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

《布列达宣言》

1660年2月,驻苏格兰英军总司令蒙克率军进入伦敦,解散了国会,控制了局势.接着,蒙克与逃亡国外的查理王子进行复位谈判.1660年4月4日,查理在荷兰的布列达发表了一份宣言,承诺在复辟后赦免一切革命者,实行宗教自由,保证在革命中发生的财产变化,是为《布列达宣言》.1660年5月25日,查理回到伦敦,登基为王,称查理二世.这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与旧王朝的妥协在英国恢复了斯图亚特王朝.“大抗议书”

1641年11月22日,长期国会又通过大《大抗议书》204条。列举了查理一世近十年来的一系列罪行,指出天主教复辟的严重危险,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如实行工商业活动自由,建立大臣对国会的负责制度,限制主教的权力等等。《大抗议书》成为(英国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查理一世拒绝签署《大抗议书》并且撤销国会卫队,於1642年1月4日亲率几百名卫队士兵闯入国会,企图逮捕友姆、汉普敦等五名反对派领袖.结果遭到二千名武装市民和许多群众的拦阻,国王的阴谋遭到了失败。

北方战争

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进行的长达21年的战争。到17世纪末叶俄国仍是一个内陆国家。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沟通对外贸易渠道,迫切要求争夺出海口。当时瑞典作为欧洲北方的一个强国控制着波罗的海沿岸和出海口。彼得一世改革中的俄国,力量得到极大的增强。1709年6月,俄国陆军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大败瑞典军队,1720年,俄军又击败瑞典海军,开始在瑞典本土登陆,兵锋直指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次年四月,瑞典被迫求和。根据战后的和约,俄国夺取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阿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样,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1700—1721)最终以俄国取得波罗的海的

出海口而告结束。

七年战争(1756-1763):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67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该法令试图向美国殖民地征收税,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由于在美国唯一合法进口和购买的茶叶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人们好像没有办法逃避这种新赋税。在法令通过的两年内,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并且当英国从伦敦运送几船茶叶到美国时,美国民众群情激奋,在纽约和费城,人们纷纷示威游行,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波斯顿的一批青年组成“波斯顿茶党”,于1773年12月16日夜里化装成为印第安人,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在波斯顿港强行靠岸的东印度公司的茶船,把东印度公司三艘船只所载的三百四十二箱茶叶全部倒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从而使东印度公司损失达一万五千英镑。

莱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18日晚,英国殖民军准备偷袭北美波士顿西北郊来克星顿和康科德两地民兵的秘密火药库。当地民兵事先得到消息,就立即武装起来,埋伏于各个交通要道。4月19日拂晓,当英军到达莱克星顿时,民兵立即从各处向英军射击。一部分英军继续向康科德前进,但同样遭到民兵们的袭击。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这样在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打响了。

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英国新近从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佣军到加拿大,其实力大大加强。为了速战速决,这年九月,英军在柏高英率领下自加拿大出击向南进攻,企图与另外两路英军共同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大陆军与新英格兰的联系。在遭到美国民兵的迎头痛击后,既得不到另外两路英军的配合,也不能继续前进。10月,民兵们一举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围于纽约州的萨拉托加,并形成人数上四比一的优势。柏高英弹尽援

绝,走投无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纽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美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不可容忍法令

“波斯顿倾茶事件”使英国政府恼羞成怒。1774年3月,英国政府连续颁布几项高压法令:封锁波斯顿海港,断绝波斯顿的对外通商;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任命北美殖民地英军总司令盖奇将军为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增加驻军数量;把俄俄亥河以北,宾夕法尼亚以西的大片土地划归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管辖,阻止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向西部地区移植,即不可容忍法令。

《独立宣言》

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由杰佛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它向世界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它用人权代替了神权,因而马克思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多洛雷斯呼声

1810年9月16日清晨,伊达尔哥领导印第安等许多下层人民在墨西哥中部一个叫作多洛雷斯的偏僻乡村起义,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牧师伊达尔哥在多洛雷斯的教堂敲响钟声,把附近的居民召集过来,问他们:“你们愿意自由吗?300年前,可恨的西班牙人夺取了我们的土地,你们愿意全力以赴的夺回来吗?”民众高喊“绞死这些殖民强盗!”“独立万岁!”这就是“多洛雷斯呼声”。后来,这一天被墨西哥定为墨西哥独立日。

阿亚库巧战役

1824年,玻利瓦尔的军队与西班牙军队在马亚库乔发生大规模的战斗,革命军获得决定性的性利。此后不久,上秘鲁也在玻利瓦尔的军队的支援下宣告成立共和国。上秘鲁的人民为纪念破利瓦尔的功绩。特定国名为玻利维亚,并授予玻利瓦尔“国父”的称号。

《人权宣言》

1789年7月9日,根据穆尼埃的建议,8月26日,依照美国《独立宣言》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共十七条。它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身身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利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最后《宣言》规定了“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

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宣告了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胜利,确立了资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在动员和团结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瓦尔密大捷

法军战胜普奥联军的重要战役。1792年9月2日,布伦瑞克率普奥联军,在法国王党分子支持下,占领了法国东北部军事重镇凡尔登,并分兵三路直逼巴黎。9月20日,由迪穆里埃和克勒曼率领主要由无套裤汉组成的法国志愿军在马恩省瓦尔密村同侵略军进行激战,击退其多次进攻,赢得此次战役的胜利。从此法军开始全线反攻。并于10月夺回全部被占领土。

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取得了对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1805年12月4日,弗兰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百日王朝

波旁王朝复辟后,大批逃亡贵族返回法国,企图在法国重建

专制统治,从而引起了人民的愤怒和资产阶级的不满。拿破仑利用人民对波旁王朝的敌视心理,于1815年2月26日从厄尔巴岛重返巴黎,重新登上法国王位,宣布废除波旁王朝危害革命的法令,允诺进行广泛的政治和社会改革。欧洲各国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以70~80万军队围攻法国。拿破仑迅速组织起12万人的军队,6月中旬与反法同盟军队决战,大败于滑铁卢。6月22日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滑铁卢战役

1815年初,拿破仑在厄尔巴岛获悉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由于分赃不均而几乎分裂,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回巴黎,重登帝位。英、普、奥、俄等国君主停止争吵,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了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18—19日发生了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最后遭到失败。从此结束了拿破仑的“百日政权”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的统治。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自动宣布第二次退位。

1791年宪法

1791年9月,制宪议会通过了宪法,即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掌握行政权,有权任命政府大臣和高级军官,有权暂时否决议会的决议: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立法议会:司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法官。宪法在宣布废除封建等级制的同时,又把全体居民按财产资格划分为积极公

民和消级公民。凡年满二十五岁,有财产并能交纳直接税者(男子),为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没有或很少有财产而不能交纳直接税者,称消极公民,没有选举权。这样,就剥夺了法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选举权。

第四篇:北大中古书目

说明:本书目包括两类图书

一、北大图书馆较易借阅的一般通史和断代史教材;

二、部分重要的专题学术专著。

教材

《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代史读本》上下册,陈苏镇、张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剑桥中国史》,崔瑞德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hina: A New History, 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 ed.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新史学》(台)

《汉学研究通讯》(台)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 2 3

《秦汉史研究概要》,周天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_曲阜师院历史系。

《中国史研究指南2_魏晋南北朝史_隋唐五代史》,台湾联经1990。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唐研究》,胡戟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张国刚,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方建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宋晞,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 《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续编》,宋晞,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2003年版 《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刘浦江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元史学概说》,李治安、王晓欣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元史研究》,刘晓,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明史研究备览》,李小林、李晟文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目录》,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江苏人民出版1981年版 《清史史料学初稿》,冯尔康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清史论文索引》,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先秦部分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殷商史》,胡厚宣 胡振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部分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高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文史考古论丛》,陈直,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魏晋南北朝部分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拓跋史探》,田余庆,三联书店200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隋唐部分

《金明馆丛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隋唐史》,岑仲勉,中华书局1982年版

《隋唐五代史》,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五代简史》,吴宗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宋辽金部分

《辽宋西夏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分册)邓广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邓广铭治史丛稿》,邓广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史》,陈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张邦炜,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宋史丛考》,聂崇岐,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朝阶级结构》,王曾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转向内在》,刘子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余英时,三联书店2004年版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谢和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三联书店2006年 《辽金简史》,李桂芝,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辽金史论》,刘浦江,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元明清部分

《元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分册)韩儒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元朝史》上下册,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元代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漠北来去》,姚大力,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

《元史三论》,杨志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余大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蒙思明,中华书局1980年版

《行省制度研究》,李治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明清史讲义》上下册,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史》上下册,汤纲、南炳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清代全史》第一至六卷,王戎笙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朱元璋传》,吴晗,三联书店1965年版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王天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中华书局1982年版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祯,中华书局1982年版

《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刘小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明清易代史独见》,陈生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高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清代皇位继承制度》,杨珍,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袁森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版

《乾隆帝及其时代》,戴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专题部分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阎步克,三联书店2009年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二十等爵制》,西嶋定生,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隋唐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郑学檬,岳麓书社2003年版 《宋代经济史》,漆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SHUMU2.HTM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朱瑞熙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陈高华、史卫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李伯重,三联书店2003年版

《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张仲礼,上海社科出版1991年版 《明代思想史》,容肇祖,齐鲁书社1992年版 《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姜广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梁启超,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利玛窦与中国》,林金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东欧旅游注意事项1

东欧旅游注意事项

一、出入境

1.带本人护照、机票,通过绿色通道出港。如携带摄像机、笔记本电脑、镜头可拆卸的相机等贵重物品,请走红色通道,向海关申报;

2.请持有新换发护照的客人,将新旧护照一起带好,以便顺利出关;

3.国家规定个人携带货币出境限额为美金6000元;

4.国家规定个人可免税携入500支香烟或50支雪茄或50克烟草;2公升葡萄酒,1公升烈酒;250克香水。

5.因出境手续繁杂,请团队提前3个小时,散客提前2个小时,先后办理登机牌、边防检查和安全检查手续。

6.入境填写申报单时,请如数填写所带美元现金数额,如隐瞒,一旦查出,将被没收。

二、行李

1.您可以免费托运行李一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长,宽,高合计不超过269公分)。可将日常用品、换洗衣服等放于行李箱内(剪刀、水果刀及所有金属物品均应托送)。

2.行李如需打包,请提前到打包柜台打包(10元/个),请注意一定不要将证件及贵重物品打包托运;

3.可随身携带行李一件(长,宽,高总和不得超过115公分),请将贵重物品,易碎物品或随时取用物品放在随身行李箱内,例如自备药品、摄像机、照相机、电池等。但护照, 机票, 现金等请务必随身携带。

三、气温和服装

1.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以下称东欧四国)的气温较之北京略低。

2.东欧四国为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均气温6.5℃。年均降水量为696毫米。

3.4月至10月最适合作商业旅游,一天当中约定会谈时间以上午9时或11时,2时或3时为最佳。

4.春季和秋季温差比较大,并且随时有可能下雨,因此要准备雨伞和外套。

5.应依照个人不同情况带好衣服及防晒用品。

四、关于护照,钱币

请切记:您的护照,机票,现金等,务必随身携带,将护照和现金分开存放。在东欧四国,信用卡的使用比较普遍。机场,酒店,购物场所都有兑换场所。兑换时需要付手续费,各场所需手续费不同,因此在对换前需问清。(1欧元≈8.9元人民币,以当天汇率为准)

1欧元≈27捷克克朗1欧元≈280匈牙利福林

1美元≈22捷克克朗1美元≈220匈牙利福林

1欧元≈3.8波兰兹罗提1欧元≈38斯洛伐克克朗

1美元≈3.1波兰兹罗提1美元≈30斯洛伐克克朗

五、餐饮

1、早餐以酒店西式自主餐为主,正餐以中式为主, 以符合大家的饮食习惯,但为了使旅途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会给您安排品尝当地特色风味餐,相信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2、酒店里用自助早餐时,请适量选取,切勿在餐盘内剩余过多的食物或打包带走,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3、自备一些饼干等食品, 因为在旅途中,有时难免由于交通堵塞等特殊原因延误您的用餐时间。

4、客人如对某一种饮食禁忌,请务必于团队出发前通知本旅行社,以便事先安排。

六、关于酒店

1、东欧酒店内通常不备牙刷,牙膏,拖鞋等物品,请自备洗淑用品。

2、酒店有收费电视服务,在您入住酒店前请向导游查询,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3、酒店内的电话费用通常十分昂贵,建议购买电话磁卡。

4、您如果要离开酒店外出,请向酒店前台服务生索要酒店名片,以备迷路时使用。

5、如果您入住房间里的设备,如:电话机,洗手间,空调等等有故障,请及时找领队协助解决。

七、关于乘坐飞机,巴士

1、航空公司规定,在飞机上禁止使用移动电话,寻呼机,游戏机等。根据欧洲法律有关规定,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将被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2、在机舱内,巴士车厢内,部分餐厅内有禁止吸烟的告示牌,请遵守有关规定。

3、在飞机上请对号入座,如需要调整座位,请向航空公司空服人员寻求帮助。

八、时差

东欧四国冬时制比北京时间晚七个小时,实行夏时制时,北京时间晚六个小时。夏时制的实施时期是三月份最后的星期天深夜两点-十一月份最后的星期天深夜两点。

九、语言

捷克语言为捷克语。匈牙利为匈牙利语。斯洛伐克为斯洛伐克语,波兰为波兰语。英语在这些国家的大中型城市里都可以通行。

十、供电

在东欧四国,使用220伏50赫兹交流电,欧洲式的两插孔插头。

十一、通讯

每座城市都能通过电报或邮局的方式保障国际联络。许多地方设有磁卡电话,所有的大城市都设有移动电话网。

因特网使用较为普及:在网吧和商务中心可上网。

十二、健康与药物

出外旅游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气候变化而令身体感到不适,故应准备常用药物,以备

不时之需。若需长期服用某类药品,如血压高、心脏病、胃病或糖尿病等,必须带足够药物及医生的处方,以防万一。

十三、境外特别备注

1、请您注意交通安全。在市中心的很多旅游景点不能停车或停车不方便,前往游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2、在火车站、商店或参观游览的地方,您有可能会碰到一些陌生人、街上做小生意人、换外汇的人、乞丐等(其中也可能有华人),向您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最好不要和他们讲话,以确保自身安全。

3、东欧四国街上的公共厕所很少(需要付费),很多旅游景点(如教堂)里面没有洗手间,请您在旅馆、餐厅、纪念品商店等有机会时充分利用,以免给您造成不便。

4、在很多旅游景点里对使用照相机、摄像机等有限制。参观的地方如果有绘画或者壁毯,一般不许用闪光灯。

5、不要把您的东西遗忘在公共场所,现金、贵重物品以及护照等最好随身携带。

6、按照本地交通等具体情况,有可能为了行程进展的顺利而改变参观顺序,用餐等时间,但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减少参观旅游项目。

7、在东欧四国,一般而言小费是必要的开支,搬运工的小费,在餐厅及搭乘出租车,小费约占给付费用的5-10%。

8、东欧四国的法律、文化、宗教信仰在公用处和私人处生活习惯等社会实践与中国不大相同,有时候能碰到您意想不到的差别。导游会向您解释说明,但由于旅游行程的时间有限,只能向您介绍一些主要的方面。也请您自己注意,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先咨询导游。不经意的行为如果违反了法律,或者给自然人、法人带来了物质损失或者精神伤害的,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十四、转机及入境

1、通过机场通道进入机场大厅,寻找指示牌进入入境处大厅。

2、边防检查:依次排队出示机票、护照、出入境卡(带相片的卡片)。团队需提交由旅行社签发的人员名单,酒店定单,旅游计划书。

3、拿取行李:在显示航班号的指示牌下的传送带前,等候自己的托运行李。(注意机票上的行李条上的号码与行李的号码要相符)在此厅内找穿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用大型行李车将全团行李推出。(需交费,应在出境后,由旅行社工作人员协助结算,以防受骗)

4、海关:穿着白衬衣或绿外套黑肩章服装的,是海关工作人员。他们有权力对行李及随身物品的检查。若无申报物品,(参见入关个人携带许可)可从出口直接出关。如有申报物品,需填写有关表格进行申报。

5、转机:进入大厅后在航空公司服务处办理转机手续。在取得转机登机牌后,查看日期、时间、航班号、目的地、登机口、座位号。

十五、退税

1.您在购物时,请找:对旅游者免税,(TAX—FREE SHOPPING)标记的商店。

2.发票总款额(含AFA)需要达到约合200欧元。

3.请向售货员索取详尽填写的含流通税(AFA)的发票、退税单和免税(TAX—FREE)。

4.在离开欧盟的最后一个国家时,务必请海关退税机构在所有单据文件上盖章。

5.退还的税款:

备注:退税得到的现金可在边境向付款单位伊布斯(IBUSZ)办公室申请(设在出关之后大

厅的右侧)

请其转汇到您的银行或信用卡帐户。

请其寄送银行支票到您的住址。

乘飞机旅行者:

在取到登机卡后(在登机前)请找海关盖章

无海关印章,不能收回流通税(AFA)

下载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历史—— 中古东欧诸国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

    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世界历史教学计划(上册) 1、 课文:本册有23篇,因为有8篇古代史不需讲解。实际应讲15篇,计划安排课时18节;完成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教学; 2、 作业:利......

    世界历史(全文5篇)

    世界历史 1.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梦想的历史比较研究 2.全球化与全球史理论研究 3.后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家研究 4.古代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比较研......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

    世界历史检测题

    世界历史检测题 (满分100,时间100分钟) 一、简答题(共54分) 1.列举四大文明古国(4分) 2.请解释“轴心时代”(4分) 3.简述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对战双方及其结果(6分) 4.简要列举古......

    世界历史年表005

    世界历史年表 1600年1月1日,苏格兰采用儒略历。 1600年8月5日,苏格兰发生高里阴谋事件。 1600年10月21日(日本庆长五年九月十五日),关原合战。 1602年3月20日,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

    1 中古英语文学

    1 中古英语文学 8世纪-15世纪大多数是口述的,异教的《贝奥武夫》被认为是古代英语文学的开端,也是英语语言的最古老的诗歌。诺曼入侵之后,传奇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 Ol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