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时间:2019-05-15 04: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第一篇: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来源:

http://

新闻背景: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大学校长提出的“蓝领论”和“创新人才说”曾一度在传媒上引起轰动。8月26日,在四川大学100周年校庆期间举办的“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又有一些学者和大学领导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蓝领人才”。

主编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趋于多样化。大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简单地以“蓝领”或“白领”而论。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研究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归纳的问题。本刊设此栏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各家争鸣,各抒己见。

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为社会服务,但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服务社会,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今年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比较激烈,反映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在一些大学职业化倾向不断凸显的今日,从社会分工与大学性质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的问题,抓住机遇创造机遇,革新我们的大学,实乃当务之急。

职业化是办学的误区,大学培养的应是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前几年,一些大学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办成了技工学校。大学以育人为核心,技校以培训为己任,两者的分工本来相当明确。大学的职能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培养目标可以有层次分类别,但如果不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根基和灵魂,大学与工厂、商店、机关还有什么区别?

大学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高深学问”(advancedknowledge)积累的产物,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师生的主要活动围绕高深知识而展开,工作对象也都是高深知识。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学生进来求学,必有一定的宗旨,学生必须明白,“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这种理念,在很多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体现。当然,人们对此也有过长期的争论,主流的意见是:大学就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大学的职能是培养具有高深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职业人才。培养职业人才是职业院校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任务。职业学校更多地是面对目前、面对现在,而大学面对的是未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的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

近年来,社会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则表现出日益轻视的倾向。大学日益明显的职业化倾向,虽然给大学带来了一些暂时的好处,如缓解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强化了竞争力等,但这些“好处”绝不是大学发展的机遇,而是潜藏的危机。

许多国家大学的情况都表明,职业化行为的增多,必然助长办学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课程设置的商业化、实用化倾向使大学行为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必然会阻碍大学服务职能的发挥。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以来把哲学列为主修科目的大学减少了41%,把历史列为主修科目的大学减少了62%。结果,在虚假的“服务”名义下,滥发、兜售文凭的低质量教学充斥了美国的大学校园,大学批量生产出了片面发展的“空心人”(有些科技知识而缺乏人文素质者)、“边缘人”(有些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者)。西方大学教育职业化、技工学校化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准职业化的、培养“螺丝钉”的单科院校的发展模式也值得反思。20世纪50年代,我国模仿苏联的单科性学院教育模式,虽然大大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但其代价也是昂贵的:“专业”技术队伍壮大了,社会却正在失去独特的创造力,面临着创新型人才奇缺的严重危机。

求学问是才能树人铸魂,引领未来是大学灵魂

大学应该且只能通过“求学问是,树人铸魂,引领未来”来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求学问是,是大学与技工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树人铸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核心要素,而引领未来,是“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这一原理在大学领域的体现。

“引领未来”作为大学的职能,有久远的传统根源。当然,大学“引领未来”职能在总体上的明朗化,还是今日的事情。从当前社会分工的需要看,大学必须本着超脱的姿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首先,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而大学教育不能仅仅一般性地定位于“面向”未来,还必须具有引领未来的气魄和实力。其次,社会离不开大学的反省、批判和引导。国家的未来在大学,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也只有引领未来,大学才能找到存在的理由。第三,大学只有定位在引领未来,才能摆脱目前面临的质量、效益等诸多困境,优质高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一句话,引领未来,是大学服务职能的真义所在。

引领未来需要塑造新人,塑造新人离不开求学问是。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独立思考能力薄弱,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学生素质的格式化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

首先,我们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缺乏创新素质。其次,大学的教学正在背离高深学问的性质。重视实践能力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在大学应该学习操作原理,体验关键操作,但不是重复每个程序化的细小环节。然而,最让人担心的是,现在越是热门的专业越有技工化的倾向。比如说IT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这个热门专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合格的师资。IT专业的基础是应用数学,然而,很多学校并不具备合格的应用数学教师。一些IT专业的导师甚至一招来研究生,就直接送他们到公司实习,让他们在公司接受训练。短期看,这部分学生的确上手很快,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后劲明显不足。

当然,大学有大学的苦衷。一些学校认为,解决就业难就必须培养“上手快”的毕业生。其实,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人才资源的配置协调问题。对大学而言,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应通过技工学校化,而应通过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来实现:大学生不能仅仅成为就业机会的消耗者,更要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比尔·盖茨与他的IT帝国、英国领先全球的创意产业,都说明只有创新型人才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要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就必须实现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性转向,即从适应性教育、守成性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超越性教育的转向,从格式化教育、技工学校式的教育到个性化、人性化和求学问是教育的转向。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未来5至10年所需要的人才,不能简单地跟着流行的社会风气走。恰如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不是温度计,不是风向标,不可能对社会每一种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带给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的欲求,但却是社会的需要。中国社会真正需要大学作出贡献的,不是职业化,而是通过求学问是,通过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以创新的方式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人才。

开拓大学革新之路,有待制度和观念的再创新

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积淀、学科分布,每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思维和办学特色,并对创新型人才有独特的理解。笔者以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独特精神,有自成体系并按个人领悟重组过的渊博知识或高深学问的人,是实现了知识的个性化、结构化(知识的个性结构化)的人,是能做到“君子不器”的人。知识的个性化,才有特色,才有不可替代性,而只有知识的结构化才能释放功能,才能创新。据此,华东理工大学作为我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已逐步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学科和社会精英”的高水平大学。“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成为我们的共识。尤其是,对“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的思考和探索,已初步成为我校求学问是,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过程思想”是在我校的学科建设与办学理念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选择。强化过程,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传统与现实定位。我校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科型学院“化学工程”,到研究型大学“过程工程”,再到“过程思想”的学科与理念进化。

化工是典型的“过程工程”学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布局,我校首先在学科发展上从化工走向“过程工程”,并以此建立了优势学科体系。之后,根据过程工程的共性规律,将其中蕴含的过程思想拓展至商、文等门类的学科领域。如今我校的多学科发展,都渗透着强烈的过程思想。这不是表层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办学思路的拓展。重视学科中的过程研究、重视过程思想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渗透,是我校教育、教学与研究的特质所在。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思想”的具体内涵主要由7个方面构成:第一,在人类活动中,过程与目标同等重要。第二,成才是“从做中学”的过程,人才素质在过程中养成,业界精英在实践中塑造。第三,重视确定目标后的过程,重视理论引导下的实践。第四,强调关于过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策略、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训练与教学。我校的很多学科,如:放大、制程、调控、集成、组装、优化、发展与评估、社会工作学、金融物理、数模、语言技巧等,都是在“过程”理念的统摄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五,“化工”是促进社会、工业、农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而“过程”是促进目标、理念、价值、兴趣实现的关键基础步骤。第六,过程思想凸显过程及其操作在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体验及实践在人生定位中的重要作用。第七,过程影响目标,实践丰富理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

我校非常注重对人类活动过程方面的研究与教育,明确强调以“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为基础,建立优势学科体系,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发展,在过程中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勤奋求实、励志明德”鲜明特色的一代创新人才。对过程思想的重视,是对当代社会只重目标的极端功利主义行为的校正,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对高深学问的回归。今后,华东理工随之而来的是大“过程工程”、“全面工程教育”(TEE)等理念向全校更多学科领域的渗透,是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实践在全校的深入展开。(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 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 潘艺林)

《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2日第3版

第二篇:大学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的四大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优秀的培养者。所以,要根据这些要素来培养人才。

1.首先,要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

(2)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4)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当前中国为应试教育制度,这极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

以,要进行改进。如:

A: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

B:是建立暑期学制。为一些求学欲很强、有自己发展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A: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

B: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试验和实践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宝典。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压抑的环境则扼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要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A: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一所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取决于这所大学的价值选择即使命确定。

B: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文环境。

C: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普遍缺乏想象力和竞争意识,这是我们大学文化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和缺陷。我国大学包括著名大学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不仅缺乏与世界优秀大学进行人才竞争的实力,更缺乏的是与之竞争的意识,即便在国内大学之间尤其是著名大学之间也没有形成竞争局面,尤其在人才问题上各校之间似乎保持着高度的友谊,彼此极少有人才的竞争和流动,这种状况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并非有利。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活动,为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大学不可或缺的两类性质和任务均有所不同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授的主体,因此,大学的优秀,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优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优秀。

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教风和学风不良的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教师人事制度刻板的问题,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问题。所以,大学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篇: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赴新加坡考察学习有感

电气与电子系王艳华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建设的需要,2008年1月22日至1月31日,我校一行23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交流学习,收获颇多。在此仅对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谈谈个人看法。

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国家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主要角色,大学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端正办学方向,更好地担负起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的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1.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该蓝皮书分析中国的10项明显弱点中,首当其冲的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2.以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都不高

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第一集团,但我们的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的阶段。

3.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学论文水平不高,以及科研成果国际获奖情况不好

总体而言,我国论文数量增加很快,但整体科技竞争力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大学教育当务之急。

二、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有四大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因此,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要从这四方面着手。

1.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大学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包括:

(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有依可循、有据可查。

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上,既要强调大学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亦需重视大学人才培养应有的共性。新加坡国立有3所大学和5所理工学院,每个学校都是自己鲜明的特色。我校在进行国家示范性学校建设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营造育人环境,决定受教育者的情感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决定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在培养模式的设计上,应该面向社会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

教学制度既关系到“学习主体学的规定”,又关系到教学主体“教的要求”。教学制度设计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创新性等)。

我校教学制度可在两个方面有所改进。一是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学生今后创新的前提。我校应加大课程考核改革力度,避免目前考前突击复习一次考试过关的现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全校范围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项目并请多学科教师指导,研究工作可以取得学分或获得报酬或者纯粹是无偿的志愿行为。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科研成果共享系统,教师及学生研究作品设立展示中心,并建设网上共享系统。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从而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决定他们的情感和素质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要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人文素质发展,培养形象思维和陶冶情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保持科学和艺术的平衡,从紧张的理工科学习中放松精神和情绪,更有利于科学创造。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国外许多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围绕一份创业计划展开的,强调实战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只能片面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忙着吸收支离破碎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学习内容,并不能以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所学的知识,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一是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采取解题式学习法,采取“一天,一个问题”的教育模式,教师向学生发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探索答案,而并非由教师直接传授知识,教师会在整个过程中加以补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时,通过与队员的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教师扮演的是协调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法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在我校的部分专业课程中加以借鉴。二是要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Mind and Hand(动手动脑)既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也是他们的课程模式。该校一直保持这样一门经典课程,教师发给学生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件的箱子,要求学生用箱子里的零件自行设计安装一台机器。他们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

把人文环境纳入培养模式加以强调,是因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其一,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其二,重视尊重重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其三,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科带头人缺乏;教风和学风不良;教育理念落后;教师人事制度刻板,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等。必须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重要的位置,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当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不仅依赖于有水平的教育者,也依赖于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厚此薄彼。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2月18日

第四篇: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2009年,教育部专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16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大学固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阵地,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却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形成的。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在整个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普通高中起着重要的“下连义务教育、上通高等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理应在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淮北一中作为安徽省首批25所省重点中学之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示范高中,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训校,淮北地区高中龙头学校,深感加强中学与高校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当前,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往往只发生在高考环节,这样的联系非常薄弱。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学与大学必须加强融通、深度互动,这是高中与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提出,中学在高校选拔人才时可以有更多声音和权重。他以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为例,指出拔尖人才多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志向和兴趣,所以大学与高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必须走得更密切、更贴合。

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中学与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中学要真正改变培养学生的观念,探索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个性化需求、特长培养、潜能发挥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下面我就高中如何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更新办学理念。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把对他们的培养视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在教育理论界,让有天赋、能力突出的孩子得到适合于他们自己发展潜力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高端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端倪,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校党政领导班子按照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秉承“团结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以建设“书香校园、活力校园、欢乐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

为了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我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师生学习交流联系,定期和不定期互派师生,双向学习。早在1999年前就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科技先锋学校”诺斯科特中学结为友好姊妹学校;此后,学校又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美国魏雷中学等多个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

年开始,我校又与美国美中商学院合作举办了国际班。广泛而深入的对外交流,让师生有机会接触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从而进一步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先进人才。

三是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我校定期请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定期派教师到北京大学、中科大等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到高中为学生举办讲座,开设拓展性课程交流。多年来,师生交流频频,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截止目前,我校已有一批学生考入国外一流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

中学的兴趣小组也邀请淮北师范大学的老师担任竞赛辅导老师。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术环境、学习气氛,拉近中学与大学的距离。我们积极主动地争取高校的支持,高校也将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与高中共享,开阔高中学生的视野、提升高中学生的品质,培养出更多符合高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水平学生。四是注重教师培养。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我校特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进一步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着力实施“一年合格、三年成熟、六年骨干、十年名师”的培养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继续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实行新、老教师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工作,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多年来,学校多次邀请省内外各类专家专家来校为全体教师作新课改、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专题报告,通过专家引领,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同时,常态性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包括西工大附中、衡水中学等名校。

五是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潜力。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且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要求“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国家要求中学探索招生制度改革,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可成立实验班,探讨进行大学预科班、高校直升班的试点等。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提出正确理解教育公平,“区分对人的公平和对才的公平,区分对起跑的公平和对终点的公平”。他认为,对人的公平,意味着有教无类、机会均等与教育均衡;对才的公平,意味着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能。集中优势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特别教育,在更深层面上恰恰体现了教育的真正公平。

1、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坚持做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方向与兴趣取向差别,从培养学生兴

趣入手,注重扬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成长的土壤与空间。

2、在教科研中,我们坚持做到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行之有效的、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没有实践的基础就没有理论的价值。我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与实施“科研兴校”方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是分不开的。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率。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到以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努力使学生在富含人文滋养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创新人才,使教师根植于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土壤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现的一个平台。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集素质教育与特色文化为一体,是学生提高素质,发挥个性的重要舞台。我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文化节。几年来,科技活动硕果累累。2010年以来,学校有17位同学获得科技创新“市长奖”,其中李石擎同学荣获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继而代表安徽省获得全国二等奖。2012年,任泽宇同学凭借优异的托福考试成绩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7所大学同时录取,史彦龙同学荣获第十七届国际天文奥赛银牌,胡雪同学在第七届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刁灵慧同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另有李石擎、朱书琦、王松、王倩、郭恒麟等等一大批同学在全国及省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突出。一长串熠熠生辉的获奖名单,彰显淮北一中推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著成效。

4、在开设科技特长实验班中,坚持“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优化个性,培养特长;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意志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具有特长的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008年,首开奥赛班和文科课改班,在三年后的2011届奥赛和高考即取得辉煌战果。在此基础上,2011年首开理科创新实验班,目前看来效果明显。在已经结束的各项学科竞赛中,共有19人次获得全国奥赛安徽省一等奖。我校作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育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培训校,中学生学科竞赛是我校的又一奇葩,近五年来,高中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励人次,史彦龙同学2012年荣获第19届国际天文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尤其是2012年有21人次获省一等,数学4人获一等奖,物理2人(其中1人安徽省第二名,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赛),化学3人(其中1人安徽省第一,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赛),生物6人。我校的创新实验班正努力向“人才的摇篮,名师的沃土,科研的基地”这一既定的目标迈进。

总之,就中学与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如何衔接的问题,我认为,要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一条龙”机制,要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路径,使小学、中学和大学携手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更加便捷的条件。因为,虽然大学是人才的终端产地,但中外高端人才在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上的差距,从教育的起点就开始拉开,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而逐渐加大。基础教育同样承担着创新人才

培养的任务,小学、中学、大学应该建立经常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设立课题进行专门研究,要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让更多的中学生到大学和科研机构去进行科学实践,让更多的中学生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让更多的大学教授与中学生建立联系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第五篇: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摘要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大学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何为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大学应面向产业和社区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年龄的增长、思想的逐渐成熟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促使我不断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如何过好我的大学生活?当今社会,中外不少学者猛烈抨击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真的那么不如人意么?所以,为了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既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又坚定自己的未来方向,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大学的教育,包括大学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我想弄懂大学教育有何价值,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便是我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而要解决“大学教育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我要上大学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

一.中国大学教育现状

有人曾曾用鲁迅的四部作品来总结其大学生活:大一时《彷徨》,大二时《呐喊》,大三时《朝花夕拾》,大四时《伤逝》。大一时,我们刚刚离开家乡及亲人,步入校园,对很多事情都不懂,不知什么事情该做,可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不能做,甚至对未来一片迷茫,可谓“彷徨”。大二时,初涉社会,不了解甚至不懂处事规则,对世事的不公虽想反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无人给予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所以“呐喊”。大三时,不经意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然而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也没学到,于是悔恨当初,决心在大三认真学习,步步“落下”的功课,是为“朝花夕拾”。大四时,不少同学纷纷为工作、实习忙碌着,奔波着,猛然发现学习时间大大减少,四年似在弹指一挥间中慢慢“伤逝”。这种解释既生动有趣,也从某一方面上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从一些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大学教育所暴露的问题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师资比例较大;某些老师水平一般,甚至私自下海,不务正业;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下滑;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学校设施过度使用;教育经费没有适当增加;大学教育同质化;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使大学教育质量堪忧,水平下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素质及价值观。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的大学教育与这样的大学生活。

二.中国大学教育功能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所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还是进行科研、创造知识,更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首先,大学将分散的知识集中化、系统化、综合化,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其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基地。其次,大学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并以论文、专著、专利等的发表来创造知识,展示成果。最后,通过将大学研究的某些成果转化成投资项目、产品,将其变成应用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社会生产服务。然而,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往往侧重前面两种功能,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忽视了其社会服务功能。这不正反映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吗?因此,大学教育应该走产学研道路,应当是一个集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服务社会生产功能于一体的联合体。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良性互动的道路,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将学生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成果转换、与学生社团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创业教育摸索一条新道路。

三.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在《构筑学士教育课程的审议总结》提到了学士课程教育,而且着重提到了学士力这个词。什么是学士力呢?学士力是指日本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学士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理解、通用性技能、态度与志向、综合性学习经验和创造性思考能力。从这四个方面不难看出,日本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文化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格素养,又鼓励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标准: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从这些标准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的大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然后是要了解一定的思维方式,接着再是拓展大学文化知识,注重其深度与广度。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什么呢?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有的大学仍然推行精英教育的培养方案,这显然是本科教育作茧自缚,丧失活力。另外,大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忽略特色,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较少,这往往使专业特色很难显现,又使学生文化口径偏窄。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在很多高校仍存在,这令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非常尴尬。此外,这种模式也使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机会大大匮乏。知识教育的大力提倡,能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忽视往往使大学培养“高分低能低素质”的所谓人才。有的大学过于注重专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向单一,往往出现重工轻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如此一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倾向于文不识理、理不知文,这种忽视通识教育、重抓专业教育的做法往往使学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视野受到局限。脱离实践的大学教育往往轻视职业教育,这是大学的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过少。这些问题是在中日美三国对比中发现的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然而,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在课程设置上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求创新”,同时再抓专业教育的同时不可忽视通识教育。

四.我的大学教育观

了解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后,对于“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已有自己的体会:第一,读大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甚至提升教育水平;第二,扩展人脉资源,增强与人交往能力;第三,扩大兴趣爱好,让我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掘潜能;第四,在得到学历文凭的同时形成专业的修养和素

质;第五,更容易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后,通过四年的学习乃至实习,我们将获得新的历练与技能。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融合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陶冶,在通识教育吸收广而博的知识,在专业教育中吸收专而深的知识,真正做到不应不因博而失之于浅,不因专而失之于隘。其次,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学生的道德教育。人们常常说:“要成才先成人。”可见,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再次,大学教育不仅仅教给我们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还教给我们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如阅读、写作、创新、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最后,大学培养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必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实践能力即必须是应用型人才。既然大学的一个教育功能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那么大学应当多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用为先”。例如,在专业设置中体现某些职业元素,多多加强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等等。一言以蔽之,大学教育培养人才必须“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师能培养、注重创新实践、突出个性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其“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显个性、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台湾大学评鉴的背景、特点及对大陆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03期

2.闫飞龙《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10期

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华大学创新实验区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4.陈涛《论大学教育的真实含义》湖南农机2011年7月

5.刘永平《对本科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思考》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年11期

6.《“新大学”去同质化发展的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1期

下载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建筑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建筑业已被列为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五个行业之一,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已被列入“国家高技......

    人才的培养

    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一个信念及知识行业,我们在行业上往往面对许多的判断, 而这些判断又经常关连到运用社会的资产,即媒体工具,进而影响到大众。 但,由于工作的多样化,我们的信念无......

    培养高素质人才

    培养高素质人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生产要素。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做多强,并不取决于它获得了多少物质资产、多......

    秀人才该如何掌控

    秀人才该如何掌控? 通过“雁”形匹配,企业可以降低对人才的依赖性,保持优势和主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拥有优秀的综合能力和优势资源者的高额回报与利益体现比以往任何......

    中国信息大学:紧抓行业动态 培养适用人才

    中国信息大学:紧抓行业动态 培养适用人才5月6日下午1点半,信大持续每周二例行的学术研究会在9号楼302如期举行。本次进行汇报的是王海峰和吴彩英两位老师。他们汇报的题目分别......

    弘扬创新大学文化 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弘扬创新大学文化 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四川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坛上的讲话 校长 谢和平院士 2011年5月24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学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

    《大学毕业了,该干什么》

    内容简介 《大学毕业了,该干什么》很多年轻人,在读大学之前,读大学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即使有别的理想,也是很理想化、想当然的一个理想。然后,大学毕业之后,他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

    美国加州管理大学谈怎样培养实用型人才

    美国加州管理大学谈怎样培养实用型人才 美国加州管理大学是培养高科技实用型人才的新型学校——美国加州管理大学预科12日向外国记者开放。该校采取新型学制并采取教育部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