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时间:2019-05-15 04:4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第一篇: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在衡阳市珠晖区教育干部培训班上的演讲

吴昕孺

听说在座的各位大多是校长,我来到这里很忐忑。我做教育记者和编辑二十多年,和老师、学生打交道多,认识的校长很少。在我印象中,校长就像局长一样,是日理万机的领导。有时我们去一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来跟我们座谈、交流,校长顶多在吃饭的时候打个照面,敬杯酒,说两句客气话就走了。他们很辛苦,要应付各式各样的领导,还要领导各式各样的师生,我能理解他们。最有责任感的人总是最辛苦的,每个领域都是这样,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领域尤其如此。那我这次来,想和校长们请教和探讨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我想和校长们探讨一下,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两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现在跟校长打交道少,但对校长这一职业却毫不陌生。这首先是因为我也做了15年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共经历了六所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它的校长。更为重要的是,我家里就有一位校长,我父亲是一名普通的乡村中学的校长。我说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和我父亲有关的。

我父亲1993年退休,不久就发现行为异常,到医院检查,是脑萎缩早期。他这个病也是循序渐进的,慢慢地开始不认得自己的亲友。他的学生们听说了这件事,相约赶在我父亲“神志不清”之前来看望老校长。我记得是1994年暑假的一天,差不多就是现在这个时候,父亲的三十多名学生齐聚我家里,他们有来自海外的,有在中纪委上班的,也有在学校当校长和老师的,还有货车司机和做生意的。那时,父亲还能叫出其中两个学生的名字。那天,学生们簇拥着自己的老校长,讲述往事,倾诉离情,一起照相,他们就在我家里做了一大桌菜,把我父母供在上座,连我这个做儿子的都插不上一点手。这次聚会之后没几个月,我父亲就只认得我妈了;不久,我妈都成他的“陌生人”。还没完,这次聚会中有一位从美国赶回来的学生,叫黄小克。她是美国较有名气的一位医生,她看到我父亲的症状后,就从美国寄来一种专门治脑萎缩的药,而且在父亲每次快吃完的时候,就能收到她寄来的新药,从没间断,直到我父亲2004年去世。我们除了“感谢”两个字,没有为这些药付过一分钱。父亲看病时,医生对我说,估计还能活五年。结果,我父亲撑持了十年,除了我母亲的悉心照顾,应该说,来自美国的我父亲那名学生情义无价的关怀,同样至关重要。

第二个故事就与我有关了。1984年底,我在长沙县九中读高三,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校长叫吴亮华,当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校长。年底放假前,学校照例要开大会,由校长做工作报告。不巧的是,那次开大会前一天,他患上病毒性重感冒,住进了医院。怎么办?按常规,有两个办法,一是大会推迟;二是换上某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做报告。吴校长的决定让人大吃一惊,他让大会如期召开,换上做报告的既不是副校长也不是教导主任,而是我,是我这个学生会主席!当即有人提出异议,吴校长说,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来做学校的工作报告?让学生更了解学校的工作,多好!我接受这么大一个任务也很紧张,加上读高三了,只想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不想去做那劳什子报告。我记得,在病床前,校长对我说,复习时间随时都抽得出,到讲台上去做一次报告,是多大的锻炼啊,你非给我完成任务不可!那天晚上,我放下书本,拿了吴校长已经写好的报告反复读了好几遍。第二天,我不仅读好了吴校长的报告,在谈到学生活动的几个地方,还有即兴发挥,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从天而降的任务。那次经历让我刻骨铭心,从此,我更加自信,至少在任何场合讲话都不紧张。故事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离现在并不遥远。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发生。我希望还有,我希望我们永远处在一个学生感恩学校和老师、学校能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时代。然而,理想的丰满或许无法遮蔽现实的骨感。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校长都像我父亲那样,是从一个普通老师做起的,从优秀老师的岗位上成长为一名校长。那么,大家不妨想一想,我这个做校长的,给了哪些学生以自由发展的机会,会让多少学生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对我这个校长刻骨铭心?

这不是我提给大家的问题,这是教育提给大家的问题。我们不是厅长、局长、处长,我们是校长,我们的职业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行政官员。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把一个校长做成了教育工作者,那这个校长就守住了他的底线和本分;如果我们把一个校长做成了行政官员,那这个校长就偏离了自己的航道。当然,这个校长还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多老师,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当校长呢?因为你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校长必须是一群教育工作者中间的领头人。这才是校长的应有之义。所以,其实对一个校长的要求,比对一般行政官员要高得多。当一名校长,也比当一名普通的科长、处长难度要大得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想想都知道,这里面是如何的费心、费力,需要多大的智慧与担当。所幸,校长群体中有在座的各位精英,你们敢于坐在校长的位子上,又敢于在这样的会议上来反思的探讨,这是教育的幸运,是孩子们的福气。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好校长呢?我从没当过校长,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也趁这个机会,乱谈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我觉得,好校长首先应该是没架子的校长。

我在湖南师大读书时,校长是张楚廷先生。张校长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你把校长当得不像个校长了,就成了一名好校长。” 张楚廷先生的确不像个校长,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能看到他,他愿意跟学校的任何一名师生聊天,他跟老师和学生做报告,也是用扯谈的方式。张校长还有个绝招:他跟你扯一次谈,就能记住你的名字,以后要再碰见,你还没看见他,他老远就喊你了。有一天傍晚,我在校园里面的木兰路上散步,看见张校长迎面走来。我以为他不认识我,没想着要跟他打招呼,不料他当着来来往往很多同学的面,高声喊道:“你是吴新宇(作者本名),我认识你,我昨天在校报上读到你的诗。”他笑得那样开心,而我愣在那里,坦白地说,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掉进了蜜糖罐里。

这样一位没架子的校长,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又能做出什么成绩呢?百度上他的词条是这样写的:当代著名教育家。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两个学科的教授,两个学科的博导,还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教育家。他出版了整整20卷《张楚廷教育文集》,最近还送了两本诗集给我。

与张楚廷校长同时,师大还有一位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叫戴海。他这个校长当得更不像话,他时常睡到学生寝室里,和同学们开卧谈会;去学生食堂吃饭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和学生称兄道弟。1986年暑假,我与三位同学自费去湘西北考察,他听说后,拿了一床草席派人赶到火车站送给我们。这样一位没上没下、大小不分的副校长,又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他曾担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名誉会长,与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并称“北李南戴”。他比李燕杰更厉害的是,出版了《人生箴言录》《逝者如斯》《两个人的人生论语》《戴海村语》等多部著作,被誉为湖南年纪最大的“新锐作家”。

我们再往前走一点。戴海校长,因为是我的恩师,我喊惯了戴海老师。戴老师的岳母娘曾受业于长沙师范徐特立校长的门下。徐特立大家都知道,他是毛泽东的老师,在20世纪初的湖南教育界有“长沙王”之称。

这位赫赫有名的“长沙王”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绰号“徐外婆”。戴老师的岳母跟戴老师说,“徐外婆”这个绰号是学生们送给他的,因为他这个校长对学生非常慈爱,总怀着一颗外婆心。他“婆”到什么程度呢?有的学生调皮,不按时就寝,他就经常睡在学生宿舍的值班室,从而就近督促他们;有个学生脚上的冻疮溃烂了,他经常提来热水帮这个学生洗脚,并给他敷上药,直到学生的伤口长好。还有个乡下来的学生十分贫困,连蚊帐都没有,他不仅帮他买来蚊帐,后来发现这个学生喜欢读书,就用自己的工资为这名学生办了一个“购书折子”。这名学生叫田汉,后来成长为国歌的作者。我小时候,就是在田汉故居旁边的一个小村庄里长大的。

当时也有很多人对徐特立不理解,说他如此婆婆妈妈,有失校长之尊。徐特立听了呵呵一笑,说:“作为一名校长,对学生怎么爱护,都不为过。” 第二,好校长应该是有风骨的校长。当校长,不能有架子,但得有风骨。这个是不是很矛盾呢?一点也不,正好相反,它们往往是一脉相承的。没架子,是对师生,对教育,是对每一个成长的生命深怀着一颗敬畏心。有风骨,是对世俗,对权贵,是对每一个忽视人成长的体制与习俗的蔑视。

刚才说到的“徐外婆”,有人会说,这种婆婆妈妈的性格只能做小事,怎么能成大事?我们来看看徐特立做了些什么事。很多人不是把行政级别看得重嘛,徐特立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相当于现在的省人大副主任,级别不算低了吧,但由于他的很多主张得不到采纳,徐特立愤然辞职,不与官僚为伍,一心一意办他的教育去了。有一次他到长沙修业学校演讲,对当时政府的腐败与卖国行为痛心疾首,竟跑到伙房,拿出一把菜刀,将自己左手小指砍下一节,当场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这件事当时震动全国,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的热潮。

南开中学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所著名的中学,他的创始人兼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当时由于南开办学有方,影响极大,各位政府要员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南开去读书。张伯苓下令,所有政要和富豪子弟,在校园里不能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一样穿校服,一样吃食堂,任何人不准用车接送。蒋介石对张伯苓非常欣赏,他几次来南开中学考察,张伯苓没有一次组织师生列队迎送,敲锣打鼓,口号喧天,甚至让学生在寒风雨雪中等待,这些事情跟南开都沾不上边。

1949年11月,张伯苓拒绝了蒋介石的赴台邀请,坚持留在大陆,留在新中国。然而,1950年10月,南开中学竟然以张伯苓曾担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长为由,剥夺他参加校庆的权利。张伯苓依然没有屈服,1951年,张伯苓因脑溢血在天津病逝,他给南开师生留下的遗嘱是:“拥护自由,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誓死抵制专制政权。” 这样一位风骨铮铮的校长,他是如何对待学生的呢?张伯苓个子很高,183公分,他喜欢戴着一副浅色墨镜在校园里到处走走,每次看到身材矮小瘦弱的学生,就要过去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要多吃一点。”

他对学校的历届优秀毕业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抗战时期,南开中学搬到重庆沙坪坝,有一次周恩来特意来给师生们做演讲。演讲前,由张伯苓校长介绍自己的弟子,他说:“周恩来校友从前在天津南开很会演话剧,而且他总是客串女角,演得真好。”看来,周恩来那时是南开中学的“李玉刚”呵。

请大家不要误解,我说的“有风骨”并不是叛逆,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跟领导对着干,对什么领导都不客气。那反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做秀,不仅与别人过不去,也与自己过不去。任何时候,尊重都应该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但在尊重的前提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应该坚持一点什么。

比如说,我们能不能坚持以育人为宗旨,而不是以领导检查为首要之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至于为了等一个领导,让孩子们淋雨挨冻了;就不至于为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评估,让老师们昼夜加班,通过无数表格和文字的形式,制造垃圾甚至虚假。

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年要去全省的好几所中学,可以说,几乎每去一所学校,只要跟老师们座谈,他们纷纷表示,最痛恨的就是教学评估。每次为了迎接那些教学评估,他们花时间、耗精力,最关键的是,还要被迫大量造假。当然,评估大多是上面要求的,不仅老师痛恨,校长拿着也头疼,但面对应接不暇的各类评估,面对职能部门甚至是上级领导的无端骚扰,我们校长的确要想想,应该怎么办,如果一味迎合,上面要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无视育人之旨与教学规律,我们就会与教育背道而驰,教育就会惩罚我们。

还有坚持以办学为本,而不是以炮制政绩工程为目的。招生规模要扩大,新教学楼要建,电脑要配备多少台„„但这一切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孩子们的成长培育一个良好、宽松的人文环境。一所学校,不管是拥有耸入云天的教学大楼的都市学校,还是只有两三间破土砖房的偏僻的乡村小学,他们应该有一个不可移易的、巨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如果孩子们在豪华的教学楼里学得不快乐,而在破落的土砖房里学得很快乐,那就说明,那所偏僻的乡村小学的办学水平比那所豪华的都市学校更高,而不是都市学校因为拥有豪华的教学楼就铁定比乡村小学更好。

我的小学叫罗岭学校,就是长沙县一所破落的乡村小学,一下雨教室里就遭灾;一到冬天,老师就带着我们上山捡柴,在教室里生火取暖。但那时,我们是多么快活啊,我们对一切都感到好奇,我们时刻和大自然在一起,与动植物相处。在我的记忆中,甚至连教室漏雨、冬天烧火都成了我们的节日。第三,好校长应该是爱教育的校长。

校长也是普通人,他可以有很多爱好,爱好钓鱼,爱好美食,爱好旅游、爱好从政等等,但作为一名校长,他有一爱是必须的,那就是爱教育,而且教育必须是他众多爱之中的最爱,他才有资格做一名校长。我觉得,如果一名校长有其他爱好凌驾于爱教育之上,那他要当好一名校长就比较困难。一名校长爱教育可以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我说三个方面。1.向教育家看齐

很多教育家都是中小学校长出身。大家熟悉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从30岁起直至去世,在自己的家乡巴甫雷什中学当了整整40年校长。有趣的是,他从部队退伍,最先是安排他当区教育局长,他不干,申请去学校当校长。可见,他把当校长看得比当局长更重。如果是一个爱从政胜过爱教育的人,那他肯定就乐得当局长去了,在局长位置上,眼睛还会望着厅长。但如果他当局长、厅长去了,世界上就少了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大家想想,那损失该有多大。还有陶行知,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材生,毕生矢志于中国的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这位曾担任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会长、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的著名教育家,他宁愿担任一所中学——育才中学的校长,先后谢绝了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担任校长的邀请。

我觉得,当一名校长就要向这些大教育家看齐,就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有人会想,当教育家多难啊!其实,一点都不难。教育家绝不是空想出来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教育家必然出自于教育实践之中。试问,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又有什么位置比校长这个岗位更好呢?既能亲临教学第一线,与师生打成一片,又有着行政与思想的高度,而且绝大部分校长,本身就是优秀的任课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不凡的执教履历,还有校长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上下沟通,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我觉得,校长是距离教育家最近的位置。我们好不容易当上了校长,如果轻易错过成为一名教育家的机会,那是非常可惜的。

大家看看,从古至今,高干政要在历史上留下名头的,又有几个?孔子的时代,我们能数出当时的几个国君来?但谁都知道孔子,孔子只是那个时候的一个私塾校长。他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列国都不理他,累累若丧家之犬。然而,“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就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太阳,永远光芒万丈。上届中国政府的国务委员,大家能记住几个?本届湖南省政府的副省长,你们能叫出几个人的名字来?纵然你级别高得吓人,如果没有从政理想,当一名官员基本上就是跑跑场子,没人记得住你。校长倘若算作一名基层官员,那他的从政理想必须是办好教育,否则他就是一个跑龙套、走过场的人。别的官员跑龙套、走过场,可能影响不大,无过便是功;一名走过场、跑龙套的校长则可能影响好几届学生的成长,应该说,无功便是过,甚至是大过。

正因为陶行知将自己放在教育家的高度,而不是一名普通中学校长的位置上,他才有这样的胆气:有一天,育才中学的值日生急忙跑进教室,对正在上课的陶行知说:“蒋委员长来了,先生是不是去接一接?”陶行知听到这句话是什么反应呢,他推了推他的眼镜,对那个值日生说:“你去问问他,是找我个人有事,还是来参观学校?”说完继续讲他的课。一会,值日生回来通报:“委员长说只是来看看的。”陶行知答道:“哦,那我就不见他了。”这件事把蒋介石气坏了,不久,他查封了育才中学,通缉陶行知,罪名是两个字:通共。

所以,我认为一名校长的履职必须是向教育家看齐,而不是向某局长、某处长甚至是某秘书看齐。2.大力培养名师。

任何一名好校长都不能忽视所在学校老师的培养。我们平时说师资师资,师资的意思就是说,老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啊。一所学校,校长不可能包打天下,老师才是排头兵和主力军。一个学校越是名师如云,甚至老师的名气比校长还大,那个校长越是当得成功;如果那个校长什么都厉害,气壮如牛,老师个个像条应声虫,唯唯诺诺,那这个校长有可能是个成功的官员,但基本上不会是合格的校长。中国目前最年长的公共知识分子,我最为敬佩的作家、翻译家之一,我们衡阳人的骄傲,资中筠先生。她是在天津耀华学校启蒙读书的,耀华学校的校长赵君达特别重视师资,在抗战前后那样艰危的局势下,他始终坚持用高薪聘请老师。中学各科全部聘用经过严格选拔的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英文则聘用外籍教师。名师的教诲,使得学生的做人之道和学识长进都来得自然而然,所以与此同时,耀华学校不准师生加班加点,不准进行模拟考试,学生也从不为考试去开夜车。赵君达校长死得很壮烈,他因断然拒绝按日伪的旨意更换教科书,被特务暗杀。大家听说过浙江春晖中学的名头吧。春晖中学的创办人和校长是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经亨颐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担任浙江两级师范校长、第一师范校长,他对当时“政府摧残教育”的状况十分不满,毅然辞职,选择了政府管理相对薄弱的乡村,在上虞县白马湖畔一处风光优美的地方,创建春晖中学。他的思路是,用哲人统治精神的办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大力推行“人格教育”,一洗模式化、灌输式教学的积弊。这种教育理念对老师的要求就相当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塑造人格,必得有良师益友做引路人啊!所以,经亨颐先生最大的力气就花在聘用名师上。我们看看,从1921年到1925年间,在春晖中学任教的名师名单:教育家夏丏尊,散文家朱自清,画家、作家丰子恺,美学家朱光潜,教育改革家匡互生,作家王任叔(巴人),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等,而来春晖学校讲过学的名人有蔡元培、李叔同、何香凝、黄炎培、柳亚子、张闻天、俞平伯、蒋梦麟、于佑任、吴稚辉等等。这样强大的阵容,正如朱自清所说,就让“教育者和学生共在一个情之流中”,“纯洁之学生,唯纯洁之教师可以训练”。

当然,在座的各位校长无法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私立学校的校长那样,喊用谁就能用谁,说聘谁就能聘谁,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我们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首先,要把老师们,尤其是青年老师,一批批送出去培训、学习,哪怕是参观,都能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眼界,增长知识,改善涵养。现实状况是,普通中小学校的老师,尤其是乡村学校的老师们,很少有机会走出去。我讲个事情给大家听。我所在的《初中生》编辑部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的组织单位,我们每年选出的湖南赛区的一等奖作文,要由辅导老师带着获奖的那个选手前往大赛组委会指定的一个城市,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学生的费用由组委会承担,老师的费用则请学校负责。有一年去上海参加总决赛,是我带的队。其中一个女老师是自费的,我奇怪地问他,学校为什么不给你报销呢,这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啊!那位老师沮丧地说,我拿了你们的通知去找校长,校长说,上海我都没去过,你去干啥!我听了大吃一惊,这种人怎么能当校长呢?

其次,我们要把名师请进来。学校的经费紧啊,我知道,校长们为周转资金经常到处化缘。但我也知道,有很多不缺钱的学校;而即便是经费紧张的学校,应酬起来,吃起饭来,总不会少那几个钱。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些应酬标准,或者少应酬几次,局长来检查,对不起,跟我们一起吃个食堂。节省下来的钱,我们可以请外面的名师来学校讲课。一所学校实力不济、人数较少,我们可以几所学校联合起来呀。有的名师身价高,请不起,我们可以请杰出校友啊,可以请从本地出去的名人啊。据我所知,名气再大、再有架子的人,一般是不会拒绝来自母校和故乡的邀请的;如果他拒绝了,那这样的人,不请也罢。3.让孩子自由发展。

我出差到过湖南的很多中学,城镇、乡村的都有,这些学校大多占地广阔,操场宽大,教舍宏伟,花坛漂亮,体现了各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然而,无一例外的是,每一所学校一天到晚都出奇地安静,孩子们就像被圈养在一个个精致宏伟的钢筋水泥的笼子里,除了可怜的一点课余时间的喧闹,大部分时候,几千数百名学生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他们在同一个模子里,被考试和分数浇铸成同一“标准”的孩子。

有人说,没有啊,我们学校经常搞素质教育呵,不是举办演讲比赛,就是开展读经活动。但大家发现没有,这样的活动大多是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为活动而活动,而不是真正从学生的自由成长出发。通常情况下,上面一纸文件,下到各校、各年级、各班,大家组织起来,轰轰烈烈搞一个比赛,一个活动。这种搞法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于,它依然是选拔和考试思维在作怪,看上去很多人在参与,实际上依然是为了一小部分特长生脱颖而出。一所学校,一年开展那么一两次活动,那些不擅长演讲的孩子,不喜欢读经的孩子,怎么办?他们依然没有机会。

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如何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机会?这的确是我们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解决了,教育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这个课题没有解决,则教育依然不能说是理想的教育。

这个课题,中外校长和教育家都在思考和探索。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显然更适合高等院校,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试图将教育的范畴泛化,在操作上缺乏指导性。我最为欣赏的,是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制订的“三点半精神”:

下午三点半,南开中学所有学生合上书本,走出教室,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而从三点半开始,学校所有楼堂馆所全部无条件对学生开放: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话剧室、音乐室、演讲辩论会、政治经济学会、桥牌室,甚至包括学校的墙报和菜园,学生可以无孔不入,唯独上课的教室不能去,如果发现三点半之后有人躲在教室里偷偷做功课,记大过一次。

张伯苓校长有一句名言:“不会玩的孩子是傻孩子。”他在《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一文中,提出对于学生训练的五点: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将“重视体育”放在首位,他倡导南开学生“一人一项运动”,人人都要当运动员。

所以,南开中学出了戏剧家曹禺,红学家周汝昌,气象学家叶笃正,哲学家汤一介,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音乐家阎肃,两弹元勋朱光亚,等等,数不胜数。还有两任总理,周恩来和温家宝。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成功的大学是西南联大,最成功的中学就是南开中学和春晖中学。像现在的黄冈中学、衡水中学,都是严重透支孩子的体力和智力、透支国家的青春和未来、用军营化管理造就模式化学生的示范性学校。这是中国教育莫大的悲哀。

第四,好校长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校长。

我总认为,一名校长完全可以不是那个学校最帅(漂亮)的老师,但应该是最有气质的老师。气质从何而来?苏东坡早就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是做不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内在的一股气来改变你这个人的质地,这股气是什么呢?就是文气、雅气、大气。文气、雅气、大气从何而来,从诗书而来。何况学校本来就是读书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读书,老师在这里读书,作为带头人的校长怎么能够不读书呢?一个学校,随它如何困难,如何破落,如何逼仄,如果有客人来,校长最愿意带着客人去参观的是学校的图书室(馆),那这个校长绝对是一名有气质的校长。遗憾的是,我到过的很多学校,校长或者其他老师带着我们看校长室,看会议室,看多功能厅,看科技大楼,看教学楼。我一问,图书室在哪里?他们要不抱歉地说,我们校舍很紧,一时还拿不出地方来做图书室;要不顾左右而言他,马上扯到别的地方去了。校长们,我建议大家每天争取读一个小时书。不妨分两个时段:上班时间在学校,每天坐在图书室读半个小时,既自己受益,对师生又是多好的表率作用啊!还有半个小时,留到家里读,如果孩子在家里,和爱人、孩子一起读。我想,如此温馨的阅读时光,一定是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求之不得的。我还告诉一个也许大家都已经体会到的秘诀,读书读进去了,很多事情会发生改变——

我们可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从事务中超脱出来,发挥团队其他成员的潜能。在我们的带动下,学校师生喜欢阅读的可能越来越多,书香氛围越来越浓,既有利于师生成长,也有利于学校管理。我们可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更加淡定,更有应对智慧。哲学家朱熹写过一首《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蒙冲,古代战船)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江河一涨水,连巨舰都像一根羽毛那么轻了。没涨水的时候,任你花多大力气也推不动呵,现在它却可以在河中间自由自在地航行。这跟读书有什么关系,朱老夫子读书如何会读出这样的感受?他就是告诉我们,读书如涨水,书得越多、越好,好比水涨得越高。没读书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觉得难以处理,等到书读多了,智慧增长了,这些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还有一点,如果喜欢读书了,我们可能基本上能够摆脱职位升迁的忧虑,因为与书里面的乾坤一比,世俗功名就成了蝇头蜗角。我有一个朋友,在单位一直是第三号人物,二号退休在即,他理所当然被看作是一号的接班人。可是,风云突变,二号退休后,一号从外单位引进一名人才做了二号,这个新二号比他还小几岁,他一下掉进了冰窟窿里,彻底灰心绝望了,打电话给我,问怎么办。我跟他推荐了十本书,我说,你读完后再谈谈感想。两个月后,他打电话来:“读书真好,我终于放下来了。”我祝贺他说,从整个人生来看,你得到这样的收获,比当上了接班人更有价值。

我们还是回到教育上来。我们现在的教育非常危险。2010年,我应华文出版社之邀,开始采访教育改革家、云南省教育厅长罗崇敏先生。今年1月,《他在改变教育——罗崇敏与中国教育的交锋》正式出版。为什么说他在“改变”教育?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了!为什么说罗崇敏与中国教育的“交锋”,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积重难返,痼迹如磐,不与它交锋,断难解决问题。

目前,有三大毒瘤:产业化、政绩化、模式化,让中国教育深受其害。产业化制造了水分十足的高等教育和甚嚣尘上的考试经济,政绩化在各级校园内培育了庞大的官僚队伍,模式化让千千万万的孩子个性消失,天赋流失,人格缺失„„这一切,都使教育背离其本质,不仅孩子,就连老师、家长也包括我们校长,都在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快乐。罗崇敏从红河州委书记调任云南省教育厅长的时候,他的职业生涯已进入尾声,他只能在教育厅长任上干一届,但他依然以大勇、大智、大气魄,在云南省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曾经问他:“你马上要到年龄了,你这么干照样升迁无望,反而惹来一身麻烦,何苦呢?”罗崇敏说:“谁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腐败有多严重,但我们不要怪国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一员。同样的道理,谁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有多危险,但我们不要怪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身在其中,我们都是制造这种危险的一员。我们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这话说得多好啊!

校长们,教育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不改变自己,就无法改变整个教育。所以,我们都要问问自己,作为一名校长,我们对教育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是不是还对教育怀着信仰,怀着当初走上教育岗位时那一份执著与纯真? 校长们,衡阳自古以来就是教育发达之地。至少在公元九世纪初,唐代散文家柳宗元被贬到永州,衡阳就有很多书生跋山涉水去向柳宗元请教;几乎与此同时,石鼓书院建成,当时叫“李宽读书堂”,后来跻身北宋四大书院之列。这块风水宝地,曾留下过智圣诸葛亮、诗圣杜甫和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足迹,曾吸引了大诗人苏轼,大哲学家周敦颐,大学者张栻、王闿运等成为这里的名师,也培养了王夫之、彭玉麟、曾国藩、杨度、齐白石等著名学生。特别是王夫之,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衡阳继蔡伦之后,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的最大贡献。中国哲学史上最令人荡气回肠的三句话,一句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句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有一句就是比顾炎武小6岁的杰出思想家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中国古代文化,大部分时候就是躺在儒家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上睡觉,而衡阳人王夫之却不想这样,他立志继往开来,不惜献出生命,让老天将自己活埋了,也要将中国的思想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同志们,什么是敢为人先?这才是真正的敢为人先啊!“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什么是湖南人的风骨,这就是湖南人的风骨!所以,我到衡阳不是来讲学,我是来朝圣的。王夫之在我的心里,就是一个圣人。我很遗憾见不到船山先生本人,但我有幸见到他这么多后人,我看见他们脸上都焕发着光彩,他们内心淡定,视野开阔,有理想,有情怀,他们是一群普通而又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到,在衡阳这片沃土上,还会出现更多的蔡伦,更多的王夫之,更多的龙应台、资中筠、洛夫、琼瑶„„巍巍中华,南岳独秀,我祝愿我们珠晖区的教育,我们衡阳的教育,能在湖南,在全国,一枝独秀!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校长从事学校管理

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校长从事学校管理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府下放教育事权,中国的学校正进行一场深刻的管理改革。随着“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宗旨的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从广度和深度全方位的展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格局和管理模式,提出了中小学校发展和管理改革的新的要求。而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学校和谐发展和校本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改变传统的仅靠行政权力管理学校的方式,实现专业化的学术领导。可以说,专业化是21世纪中小学校长发展的新理念,是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研究的崭新课题,也是现代中小学校长成长和成功的必由之路。校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一是教育目标从一元转向多元

二是教育管理的重心由“外控”管理转向校本管理

三是教育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向内涵质量

四是学校管理从注重物的管理转向文化管理

第三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内容摘要: “最牛校长”叶志平远去了,他36年扎根农村教育一线的成就,却引来社会深思,引发热议――校长除了抓宏观管理,还应切实听取家长、学生的心声,让孩子快乐均衡发展。据了解,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基层校长的成长状况,2006年以来对中小学校长实施岗前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

“最牛校长”叶志平远去了,他36年扎根农村教育一线的成就,却引来社会深思,引发热议――

中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 9月5日,四川省庆祝2011年教师节暨叶志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成都召开。一个多面的校长叶志平,呈现在公众面前。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教学质量蝉联全县第一,学生、家长、老师无不称好。“最牛校长”不幸辞世,却留下一个从未远去的命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校长看校长】

你是合格的引领者吗?

一个合格的校长,实际上要对合格公民的养成负责。

“自己算不算好校长?”“天梯小学”李桂林不止一次自问。他是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在甘孜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一个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支教21年,培养了254名学生。

“校长是学生的引路人。”李桂林说,学生懵懵懂懂走进校园,他们毕业那天,带走了什么?“他们能用知识的双眼,去看大山之外的精彩世界,作为校长,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胜似任何言语上的感谢、物资上的馈赠。”

“我的学生又把他们的子女送到我的学校。”李桂林说,这是对“引路人”角色的莫大认可,也是对这个崇高事业的莫大认可。“我觉得,校长要俯下身子做事,扎扎实实做事。” 这个“引路人”的内涵,远大于传授知识。成都玉林小学校长杨尚薇说,知识教育已经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更重要的是如何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创造条件。

“不光是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还要对他的明天负责,不光要对他的考试分数负责,还要对他的未来发展负责。”绵阳南山中学校长吴明禹说,一个合格的校长,实际上要对合格公民的养成负责。

成都高新区锦晖小学校长付云涛感触尤深。该校是配合成都天府新城建设,配套设立的一所新学校,今年才有180个学生,但学生家长对教育要求一点也不低:校园安全、校园文化、校园特色,一个都不能少。“孩子是家里的宝,哪个不希望接受优质教育?”

执掌学校大印,校长不仅要面对学生,还要面对教职工。灾后重建中,广元市青川县关庄中学校长杨发荣,感到了“后勤部长”的责任:“有困难找校长,有想法找校长,有各种不平顺的事,还是找校长。”

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校长廖聪寿手下有300多位教师,他说:“校长要善于听取和吸收教师的意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成为一个管理民主型的校长。”为此,每学期结束前,他至少要找三分之一的教师沟通想法,甚至为了与年轻教师不失共同语言,他在不惑之年还跑去学了电脑。“校长不能顽固不化,要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知识,管理学校更是如此。”

“文质彬彬一君子。”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俊眼中,社会需要的校长是业务型、学者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综合体”。

【社会看校长】

你是率真的沟通者吗?

校长除了抓宏观管理,还应切实听取家长、学生的心声,让孩子快乐均衡发展。黄博是绵阳的一名学生家长,孩子读小学四年级。“现在很多校长都忙于政务上的事情,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基本为零。”他说,校长不能高高在上,应该随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想法和建议。

这点与在媒体工作的陈小姐不谋而合。她希望校长能够坚持改革创新,除了抓宏观管理,还应切实听取家长、学生的心声,让孩子快乐均衡发展。“不要搞面子活路,要有实干精神,以身作则。”

成都市民张英的孩子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她的一些朋友也在教育战线工作,她对当前一些学校重考试、轻灵魂的做法颇有微词。“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心灵塑造?如果不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问题少年只会越来越多。”

“尤其不能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做法,用到教育上。”成都市民刘畅说,廉洁自律的校长应受社会追捧,她希望校长能创造出公平的教育环境:“在入校问题上,一视同仁,在校内,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纠正一些教师‘课上偷工减料、课下私自开灶’的不良行为。”

一些网友则反映,“在校长跟前混个脸熟,(校长)常到学生中间来走走呗。”

绵阳南山中学英语教师夏浩杰说:“校长要成为教育家,站在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并将之付诸实施。还应是一个知人善用的领导,都能把每个教师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成都团市委干部袁凯说,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要为人师表、品德优秀、有奉献精神,但最核心的还是心中有爱。

9月份,广元市表彰了20名农村优秀校长,这些校长优秀在何处?“简单地说,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广元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松林说,学校硬件评比是粗浅的,关键看学校的“精、气、神”。“有的学校,拂面而来浓郁的书香气、历史感或人文气,有的则是教室、寝室、食堂乃至厕所,都打扫得干净整齐,可以判断这是个务实的校长。”

【专家看校长】

你是魅力的人文者吗?

一个校长的魅力和威望,源自他对师生的关怀和爱。

“成为校长,既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具有扎根教育一线踏实做事的强烈意愿。”四川教育学院是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该校副教授卢彰不止一次对进修的校长们这么说。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基层校长的成长状况,2006年以来对中小学校长实施岗前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

来自省教育厅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省中小学校长参加岗前培训8680人,约占总数的88.8%,副校长11621人,约占总数的87.3%。参加校长提高培训7419人,约占总数的75.9%,副校长9000人,约占总数的67.6%。

卢彰曾将一些优秀校长作为案例研究:他们从教师做起,在学校各个岗位获得锻炼,积累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然后不断通过自考、专升本、培训等方式进修,把个人心得或者朴素的教育观念,升华为办学理念。

“值得警惕的是,在喧嚣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一些校长丧失了扎根基层的动力,‘校长’成为一个跳板。”卢彰认为,校长人才的遴选,应重点关注那些奉献精神强的人。

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校长的优秀程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一个校长,应把谋业转化为敬业,把对教育的热爱转化为忠诚。” “科学管理,适用于工厂、企业,未必适用于学校。”他认为,现代校长的管理理念,已从传统的科学管理走向真诚的人际合作,校长需要有人本主义情怀。

人本精神从何来而?四川教育学院教授柳长翥说:“将心比心,一个校长的魅力和威望,源自他对师生的关怀和爱。”柳长翥以仁寿一中退休校长余子勤为例,早在二十多年前,这位校长就在推行至今仍很“醒目”的教学理念:学生学得再好,也是基础知识,关键培养自学能力,因此自习课教师不许讲,学生提问,教师才许答疑。“讲课容易,答疑难呀,教师由此不得不学识渊博。”

他建议,校长人格魅力的养成,首先要去掉功利思想,恪守品质与道德。坚持以师生为本,反对浮躁,同时,注重发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优秀的校长,无论在哪办学,都无法遮掩他优秀的光芒。”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对当前中小学校长素质培养的一些思考

2011-09-0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确实,校长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其思想观念、品德风貌、道德情操、知识才学和领导艺术,在学校工作中、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那么,新时期,校长应注重培养哪些素质呢?

一是有高度。就是要有境界。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分为四种:最低的是自然境界,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混沌的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心理状态;第二境界是功利境界,其主要特征是“为己”,行事首要考量是否对自己有利益;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这个境界的人了解人性,明白人生的真谛不是贪婪,不是索取,而是要融入群体、社会,为社会作贡献,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其主要特征是了解社会、宇宙的全面性。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论,给校长确立自身的境界提供了一种思路和眼界。

如果一个校长处于“道德境界”之中,他就会把自己看作社会一份子,会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长感到快乐,在付出与给予中感到满足,这样他的人生将永远处于一种上升状态。事实上,真正的优秀校长都在道德与学识方面都无可挑剔。

二是有深度。就是要有思想。校长领导一所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思想是学校的灵魂。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办学不仅仅是看它有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更重要的是看它有没有现代化的办学理念。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能够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现代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善于用“未来决定现在”的战略眼光不断创新学校办学思路,既注重把握现在,更注重创造未来,不断创新发展学校的策略,必须全面把握各自学校的特质,找到自身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并一以贯之地予以推动。其次,体现在文化引领上,校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积累、总结、传承、创新的主体。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都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校长一定要坚守自己文化人的秉性,不违心、不唯上、不唯书,不随波逐流,做教育事业的默默耕耘者奉献者。校长在培育自己文化秉性的同时,也要着力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事实证明,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和物质投入的影响。作为校长,应该努力成为一所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的缔造者、开拓者和示范者。再次,体现在教育认知上,优秀的校长绝不仅仅局限于能把一所学校带好,更重要是对教育本身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与认识。校长要跳出就学校抓教育的思维框架,把教育延伸到社会。但从根本上讲,教育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如果我们的校长真正关心教育,如果我们真正要实践“教育家办学”的理想,我们必须对整个教育发展的大势、问题有很深的认知与关切。

三是有长度。就是要有特长。我们一直在倡导,校长不应该成为“官”,而应该成为“家”,就是要求校长具备良好的专业和业务素质。

对基层中小学校长而言,如何立足,如何胜任,如何树立权威?关键在于业务特色,必须要立足学校,深入课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当务之急就要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也要自觉地远离交际和热闹,不要有任何托词,也不要有任何借口,校长的工作重心不在学校不在课堂,就是失职。现在的校长、教师们普遍存在一种浮躁,浮躁过后便是对职业的倦怠,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

四是有宽度。就是要有气量。在每一所校园的文化中,往往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工作氛围。这精神就是民主、尊重、平等、关爱。这种精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宽度。我们非常需要校长的大气、包容,以柔性的方式来实现与制度有机的融合,让整个学校管理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

一个校长怎样才能呈现宽度呢?我认为核心是要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善”应该成为校长的一种追求,这也是为人处事一种准则和至上美德,是价值领域的核心元素。作为校长,任何时候、无论面对多少危机和压力,都应该以言善、视善、行善的态度来处理学校的一切事务。尤其要注重的是,校长要特别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把教师当作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来看待。

五是有纯度。就是要有形象。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一个领导者在行使自己职权时,其自身的品德学识、风度声望、心理品质、礼仪修养等会自然形成一种影响力。作为校长,一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形象来引领广大师生。

校长要为人正直。知情理、明是非,心地善良宽厚,不以权力自尊,不计较个人得失,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与赞同。对上要敢于讲真话,对下要坦诚相见。要处事公道。只有心底无私、公正待人、公平处事,才能凝聚人心、激发干劲。要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教职工,对事关荣誉奖励、职称评定、人事任免等涉及教职员工个人利益的问题,都要出自公心,做到公平,真正达到以公心凝人心、以公平换公认的目的。要作风正派。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头羊”,必须认真遵守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拥有权力时不忘自己的责任,运用权力时不忘党的宗旨,在感受权力带来的荣誉时不忘党和人民的监督。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自律,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第四篇:教育需要宽容

教育需要宽容

摘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但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给了他们反思和悔改的机会,而且,表现出教师宽大的胸怀和巨大的智慧,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宽容是一种爱,她的魅力在于她可以使人的思想改变,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

关键词:宽容管理教育和谐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用宽容去进行教育,用宽容去面对学生。作为班主任,应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的原则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应该片面地认为“严是爱,宽是害”,所以我认为当前的教育需要宽容。

一、宽容教育,一视同仁

有教育调查表明,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对学生不公正、不公平的教师。教师应该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宽容,一视同仁。如对待学习好的和学习落后的学生一样有温和的态度,教育“活泼可爱”的学生和“内向平凡”的学生一样有耐心,甚至对学习很吃力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倍加的宽容和鼓励。班级里的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经历不同,每个人个性都会有差异的,当然,身上的缺点也个有不同,我们要在心理上去接纳他们,宽容他们,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发扬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努力改正缺点。其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面对那些调皮而且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我并不排挤他们,歧视他们,而是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根源分析,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让他们在不受歧视的情况下得到发展。逐渐,他们会感受到我的宽容,上课认真多了,课间也乖巧多了,而且,他们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我经常对学生们说“我并不会因为你学习好而纵容你,也不会因为你学习吃力而瞧不起你。”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宽容和信任是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催化剂。

二、宽容处事,沟通师生情感

宽容处事,就是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宽大的胸怀去处理学生的过错。有一次考试,交上来一份特殊的试卷,上面不但一道题也没做,而且用大字写到:“我不会!”,天哪我简直蒙了,这还叫学生吗?我马上把这位学生叫来,他低着头挪到我跟前,看都不敢看我,我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先给他一个微笑,然后说:“抬起头看老师,老师知道你会,我会原谅你这次的过错,你能原谅你自己吗?”他马上泣不成声:“老师,我错了,求求你原谅我的过错吧„„”我询问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原来,他父母吵架了,他也没心思上学了,所以考试就那样应付罢了。我随即给他讲了许多人生道理。后来他似乎长大了许多,在一次作文中写到:“我觉得我们的张老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我要永远感谢他!”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男同学头脑灵活,机敏过人,成绩优异。但他也有许多缺点:上课小动作多,喜欢交头接耳,有一次竟然在外面和同学喝了好多啤酒。被老师发现以后,老师大发雷霆,叫来家长,训斥一番,而且罚这个学生停课一周。一周之后,学生回到学

校,无心上课,注意力更加分散了,结果还迷上了网络,老师对其大失所望,家长也对其丧失信心,结果,辍学了。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竟然变成了社会上的浪荡公子。

所以,我认为,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可操之过激,相逼太甚,要给予台阶,给予机会,冷静处理,宽容处理。教师应该与他们沟通心灵,沟通师生情感,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重振旗鼓,树立自信心,正确面对自己。

三、宽容管理,构建和谐班集体

教师的宽容待人可以避免歧视,可以每个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发展;教师的宽容处事可以让犯错误的同学在困境中燃起希望之火;教师的宽容管理,会使同学们感到老师的关心备至、同学的互助互爱,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容易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事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基于此种认识,我将宽容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品质,因为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我在任班主任时,就是宽容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处理每一件事情构建了和谐的班集体。班上的同学非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我班有一位孤儿,同学们总是把自己的学习用品送给她,或者把自己不喜欢的衣服、鞋子送给她,表示同学们的关心,奉献微薄之力。每次学校举行卫生大检查,同学们都反复打扫,生怕得不到模范。每次搞活动,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屡屡胜出。他们处处以班集体的荣誉着想。

所以,我认为,一个班集体的好坏,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有关。班主任的宽容待人,宽容处事是管理班级的良方,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妙方。

当然,我说的宽容,决不是纵容。我们面对的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本来就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指正,当学生知错后,应当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如果老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宽容不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陷阱,而是时刻提醒容易犯错误的同学不要跨越错误的底线,是每宽容一次,就增加一道防线,使每宽容一次就让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反省一次,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强化一次。

宽容是一种爱,她的魅力在于她可以使人的思想改变,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教师职业具备了宽容的胸怀,才能填平师生间的鸿沟。教师应以宽容之心,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把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起来,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所在。

第五篇:教育需要平常心

教育需要平常心

──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以往了解台湾的教育,多半是透过媒体,感觉很远很高也很空。2012年12月份,我有幸参加“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培训”,培训地点就在台湾师范大学。培训学习期间,教授们的讲学没得说,精彩而富有哲理。从教育发展的政策、现状到教育国际化;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从教学实践到综合活动课程设计;从两岸学生的现状到两岸城市小学生国际观察研究„„一个个专题让人兴奋,同时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样的目标“成就每一位孩子”,“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相似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活动课程”;类似的教师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类似的学生现状“小学生在校人数减少”,“学生生活能力下降”。这都给两岸的教师交流研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两岸教育教学中好的作法都可以互相借鉴。

在短短的培训期内,台湾教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者以平常之心对待教育。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人

师范大学培训学习期间,午餐和晚餐都是在教室里吃的盒饭,负责人是位叫俊彦的年轻人,他刚当完兵来台湾师范大学工作不久。第一次午餐他将盒饭一一发到每学员手中,在教室外放三个垃圾袋,就出去拿饮料了。学员们用餐后,将垃圾放进这三个垃圾袋,俊彦回来发现我们没有将垃圾分类,他腼腆地笑笑说:“没有想到大家这么快,这三个垃圾袋第一个是放可回收的垃圾,第二个是放一般性垃圾,第三个是放剩菜剩饭的汤。”他蹲下来吃力地将垃圾分类后送走。晚餐时,老师们按照他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分别装入三个袋中,但还是不到位,将小勺子之类小物件都顺手扔进中间的任何一个袋中。我去放垃圾的时候碰上俊彦正在用手把剩饭菜汤中的小勺子一个一个抓出来放入一般垃圾中。“俊彦,你真让我们感动”学员们赞叹到。“没事,这都是我应该做好的”他微笑着回答。我的心中为之一震: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人,这样平常的小事,他做得如此认真,以“应该做好”为准则,还有做不好的事吗?他的行为与行动感染着我们,以后的用餐中我们自觉帮助俊彦发餐盒,收拾垃圾,整理教室,大家都收获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他的行为与行动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年轻人有这样认真的做事态度,是与他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的行为与行动也启示着我们:作为老师,通过平常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以平常之心从小事做起,将“应该做好”作为准则。

两位在山林小学任教很久的海归教师

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展览艺术廊、生能园区、蝴蝶走廊、空中花园和英语专科教室。了解了这所学校学生学习是双轨体系,一是正式课程和基本知识,二是生活中的经验系统,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将知识转化为经验和能力,应用在生活中。见我们对英语专科教室感兴趣,校长破格让我们进入教室看看学生的英文学习,学生分组在练习对话,老师在各组轮流参与。当校长介绍到有木国小两位英文教师,一位留美,一位留英,回到台湾在有木国小任教时间都不短时,我们中间有人都发出了惊叹声:“哇!难得!”英文老师面带微笑就站在学生后边朝我们点点头。记得11月份,网上关于清华博士选择当中学老师引发了大讨论,网友评论“大材小用”、“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我也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答案还是不确定的„„在有木国小学见到两位海归英文老师,看到学生参加新北市英语读者剧场及歌谣竞赛获得7个特优、5个优等的佳绩时,这个问题瞬间就有了确定的答案,我心中豁然开朗:以平常之心认真做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那就是最好的选择,两位海归的英文教师用自己的海外学习经历和英文知识给孩子一扇与世界接轨的窗口,开阔了孩子的国际视野。教育需要学问,需要艺术,教师需要高学历高水平,但更需要一颗平常心。

多位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为学生做事的家长

12月25日上午,我们参访了台北市兰雅国中。这所学校建校1977年,作为台北市的名校,学校有很多特色,校园文化温馨和谐,课程设置独到创新,环境优美。最吸引我们的是这所学校的家长,不管自己的职位多高,不管自己的工作多忙,都抽空来学校,参与家长会,参与父母成长班,参加亲职讲座,为学生做事。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对于自己的孩子,兰雅国中的家长们设法利用午休时间到学校来与孩子交流,他们结合当今孩子的身心特点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亲情教育。家庭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因为它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关乎成人,这些家长们将家庭教育迁移到学校,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以恬淡之心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对于其他的孩子,家长们更是尽自己所能关心帮助,每位家长每年少则几十台币,多则几千台币出资设立奖助学金,用于帮助“家境清寒者”、“家中突遭变故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急需紧急救助者”、“午餐费缴纳困难者”,这笔钱由班级申请,家长会专人管理。每逢节日,家长们都会去学校与学生们一起度过,今年冬至节家长和学生一起搓汤圆的温馨画面还在学校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让我们流连忘返,家长们将自己的爱,以平淡的方式,流经学校,滋养到其他的孩子,滋养到孩子的整个世界。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教育好孩子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各方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真心相待,真情投入。

下载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校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需要爱

    教育需要爱 鄂州市太和镇谢埠小学吴亚炬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老师们,我们从事的是......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人才。 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智慧的教育却比比皆是。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

    教育,需要唤醒

    教育,需要唤醒 野火唤醒了人类,于是,人类远离了蒙昧。 春风唤醒大地,大地则万象更新…… 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当然,培训也需要唤醒。 启发是唤醒。创设一个愤悱情境,让人于其中感......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兵法 文李素怀最近看到李镇西老师写的一篇文《班主任:兵法用来对付谁?》,虽然我没有赏析过万玮老师《班主任兵法》,但我从同事那里听说过......

    教育需要创新

    教育需要创新广西贺州钟山中学 张德旺上个世纪末以来,全球教育界出现了一轮课程改革的高潮。不管是发达的美国、日本、丹麦,还是发展中的印度,甚至是俄罗斯,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上,......

    教育需要等待

    教育需要等待 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生命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

    校长教育考察报告

    校长教育考察报告 赴江苏南京、镇江等地教育考察报告 中原油田 绿茶先生 xx年5月中旬,按照教育中心培训学校的安排,我们油田小学的十几名校长前往江苏南京、镇江、扬州等几个......

    校长教育考察报告

    赴江苏南京、镇江等地教育考察报告中原油田绿茶先生2005年5月中旬,按照教育中心培训学校的安排,我们油田小学的十几名校长前往江苏南京、镇江、扬州等几个城市,对那里的小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