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时间:2019-05-15 04:0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第一篇:《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The Ecological Feminism Consciousness of William Faulkner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摘要: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通过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和凯蒂的悲剧揭示了男权社会及其中心文化对生态和女性的双重压迫,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以及对女性能够取得自身权利和地位的期望。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压迫

Abstract: By the decay of Compson’s family and the tragedy of Cadd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lliam Faulkner reveals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center culture’s making double oppression to ecological and women, expressing the author’s expectations to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women’s possession of their own rights and status.Key words: patriarchal society, women, oppression

一 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种植园主之家。乡土气息浓郁的小镇、美国南部的地方风情、家庭环境都成为福克纳创作的无尽源泉。福克纳以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及上百部短篇小说构建了自己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约克纳帕塔法郡”里,充满了种族矛盾、男女困扰和家庭的不和谐。在这个以男性为权力中心的虚构小镇里生活着豪门之女,也生活着普通人家和社会底层的女性;生活着忠贞纯洁的淑女,也生活着遭人唾骂的荡妇。这些女性或善良可爱,或心肠歹毒;或温婉顺从,或不羁反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内心情感描写,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意识流的大胆运用,独特的叙事角度和打乱的时间顺序,这一切为福克纳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使他成为了20世纪声名显赫的现代主义作家。

福克纳对自己的作品是存了偏心的。在整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宠儿。福克纳借康普生家三兄弟在三天里的意识流动以及康普生家的女仆的叙述,描写了康普生家的衰败和康普生家的女儿凯蒂的悲剧故事。从表面上看,凯蒂是个缺席人物,是康普生三兄弟眼中的被观察者。事实上,凯蒂才是福克纳要勾画的对象。福克纳借康普生三兄弟将个人对女性的情感全部倾注到凯蒂的身上。凯蒂生活在男权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美国南部。在这里,清教思想和加尔文主义不仅主宰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成为男性压迫和禁锢女性的工具。虽曾反抗,凯蒂还是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最终沦为男权统治的牺牲品。同样不幸的还有凯蒂生活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工业的冲击,种植园迅速开始败落,自然的和谐也遭到了男性活动的破坏。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不仅对女性和自然的命运投以关注和同情,更观察到了二者悲剧的根源——来自男权统治的压迫。福克纳希望女性与自然的反抗能够最终取得效果,实现女性、男性和自然的和谐。

二 “同命相联”的凯蒂与自然

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瓦·德·奥波妮(Francoise d’Eaubonne)是“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的首创者。她认为自然与女性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女性可以自然化,自然也能够被女性化。《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赋予凯蒂以自然的元素:凯蒂身上飘着雨后树的清香,“头上戴着花儿,脸上的纱网如同风儿一般”。【1】对于班吉而言,凯蒂和自然给他带来的感受是相同的。而在昆丁的眼中,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也因凯蒂而具备了人的特质,山茱萸是忠贞的,而玫瑰如同失贞的凯蒂一般不那么纯洁,且“狡猾而安详”。由此,女性与自然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福克纳不仅深谙女性与自然的亲密性,更敏锐地观察到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里共同的地位和遭遇。在福克纳所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女性还是自然,都没有言说的权力,是男性中心社会的从属者。

凯蒂的地位首先反映在福克纳的叙事策略上。作为全书的中心人物——凯蒂,甚至没有出场发言的机会,她的形象是通过康普生三兄弟的眼睛和语言传递的。凯蒂对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没有发言权,她必须根据不同男性的需要和要求,扮演各种角色。班吉是凯蒂的弟弟,他是个只有三岁智力水平的白痴儿。而就是这样一个智力低下的男性,也有权要求凯蒂担当母亲的职责来照顾自己。凯蒂陪他用餐,哄他入眠,身上还要散发着他喜欢的味道。当凯蒂开始向往爱情并使用香水,失去了班吉熟悉的味道时,立刻引起了班吉的不满。班吉的哭声和把凯蒂关进浴室的举动让凯蒂充满了罪恶感,不得不放弃了自我追求。凯蒂的哥哥昆丁,对凯蒂有着近乎病态的爱。在他看来,凯蒂就是他的情人。于是,昆丁用情人的角色要求来束缚凯蒂的行为,要求她做个贞洁的淑女。昆弟不许仆人给凯蒂宽衣解扣,不许凯蒂和其他男人来往。为了把凯蒂和她的贞洁留在自己身边,昆丁甚至向父亲撒谎说自己和妹妹犯下了乱伦的罪行。昆丁还找到夺取凯蒂贞操的“情敌”,和他决斗,将他赶出凯蒂的生活,从而剥夺了凯蒂的爱情。在凯蒂的另一个兄弟杰生眼中,凯蒂是下贱的荡妇。即使凯蒂放弃了内心的欲望,杰生依然把她看做是家族的耻辱,认为她应该去妓院生活。杰生常常用恶毒的语言谩骂侮辱凯蒂,还剥削凯蒂的抚养费。最终,凯蒂接受了这一角色的安排,默认自己是坏女人,并开始了堕落的生活。

在凯蒂生活的年代,女性之所以在地位上屈从于男性,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不无关系。在美国南方民众普遍信仰的基督教文化里,女性是用男性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是男性的一部分,理当从属、听从于男性。不仅如此,女性的地位又由于夏娃所犯下的偷吃禁果的罪过而更加低下。女性就是邪恶、罪过的代名词。因而,女性理所当然地被剥夺了各种权利。隶属于基督教的加尔文主义和清教思想明确指出,要压制女性的各种欲望和权利。这就为男性压迫女性提供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和工具。在这些教义的默许下,凯蒂被剥夺了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权利;在这些教义的教育下,凯蒂被要求做一个将贞操置于头等地位的淑女。康普生一家纷纷充当起监督凯蒂贞操的角色。然而,在男性的监管下,即使在河里弄湿了衣服,凯蒂也不能脱下它晾干;稍作打扮便被骂作“臭美”,喷喷香水也会引来班吉的吵闹;外出约会使得兄长大怒,与男友的亲密举动引来家人的喝斥;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自由被视为大逆不道,甚至成了全家责备的对象。社会灌输给凯蒂的淑女教育让凯蒂觉得自己是心存欲望的坏女人。一面是对爱情的向往和释放自身欲望的渴望,一面是做个好女儿真淑女的责任。释放欲望的愿望和恪守妇道的矛盾使得凯蒂的内心满是挣扎,最终在巨大的压力和内心欲望的呼唤下,凯蒂爆发了。凯蒂认为自己“反正是个坏女人,你拦也拦不住我了”。【1】于是与恋人偷尝了禁果。而凯蒂的失贞,更是康普生家族的奇耻大辱。为了保住家族的荣誉,抬高康普生家的社会地位,凯蒂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毫无感情基础的银行家。被剥夺真爱的凯蒂,意识消沉,完全顺从于男权社会为她准备的嫁入豪门的命运。然而,恪守传统的银行家并不能接受凯蒂失贞的事实,将她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凯蒂,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反而被拒之门外。被亲人所不容的凯蒂没有生活的来源,流落四方,以出卖色相赚取生活费用,最终沦为法西斯军官的情妇,成为了男权社会及其中心文化的牺牲品。在凯蒂的命运悲剧中,凯蒂的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康普生夫人为了在戒律森严的男权社会生存,放弃了自我,成为了男权社会的帮凶和妇女道德规范的执行监督人。对于凯蒂,康普生夫人不但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加入了康普生家族男士们禁锢迫害凯蒂的队伍之中。她派人监视凯蒂的一举一动,她把凯蒂与男性的正常交往称之为“犯贱”。凯蒂失贞后,她立刻穿上丧服表示女儿已经死了。为了家族的名誉,她不顾女儿的幸福,草草地找了个品行恶劣的有钱人嫁掉了凯蒂。凯蒂被丈夫抛弃时,她冷酷地将其拒之门外,她甚至剥夺了凯蒂做母亲的权利。康普生夫人同男权社会一起剿杀了凯蒂的幸福和希望。

作为男权社会的另一客体,自然也没逃脱被摧残的厄运。基督教的教义对于利用自然是赞同的。于是,人们正大光明地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在《喧哗与骚动》的开篇,广阔草地被变成了满足娱乐需要的球场,原本自由自在的鸟儿被康普生家女仆的孙子用石头射杀。人类,尤其是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男性掌握着对自然的生杀予夺大权。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无生命的土地,都沦为男权社会中不受尊重的从属者。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把康普生家族生活的地方称之为是“受到诅咒必将灭亡的土地”。【2】而诅咒这片土地的就是康普生家族以及像康普生家族一样将土地纳为私有的人们。在种植园经济盛行的南方,土地变成了人们赚取财富的工具。种植园主依靠奴隶对土地大肆侵占、掠夺和压榨。每一个种植园的兴盛都包含着对土地和自然的压迫和破坏。南北战争之后,种植园经济衰败,取而代之的是北方的工业文明。然而,这一变化并没有改变自然和土地的命运。土地受到的摧残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对种植园和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工商业的地位迅速崛起并取代了农业在人们心中的重量。于是土地的命运更加悲惨。康普生家的土地或是被卖掉以换取钱财供孩子上学、给孩子筹办婚礼,或是直接被征用,变成了商业、娱乐场所。土地和自然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生产权利。不仅如此,自然的平衡也遭到了破坏。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巨大烟囱占据了河流的位置,呼啸而过的火车发出的轰鸣声连鸟儿也吓跑了。康普生的家园再也看不到班吉喜爱的小花,河沟里生长的满是带有恶臭和毒刺的吉姆生草。惬意充满生机的自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下,最终一去不复返了。

三 福克纳的生态女性观

《喧哗与骚动》不仅充满了福克纳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关注,更寄托了福克纳对和谐的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取得应然社会地位的期望。福克纳对自然和生态受到的破坏非常痛心。《喧哗与骚动》中对自然的描写使用了大量诸如“细细”、“我们”、“温暖”、“宁静”、“涟漪”等温情脉脉的词汇,这些饱含感情的词汇均是福克纳对自然无限眷恋的佐证。福克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康普生家曾经拥有的广阔的田野、浓密的绿荫、盛开的玫瑰和忍冬花、游着鱼群的河流。在福克纳看来,“人不过是气候经验的总和”,【3】人们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健康生活。

福克纳曾声称《喧哗与骚动》一书是他为夭折的女儿所作。作为福克纳本人最为偏爱的人物形象,凯蒂寄托了福克纳对女儿的思念。所以凯蒂一出场就是善良美好的姑娘。然而,不幸的是,凯蒂始终生活在男性的权力笼罩之中。因为班吉,凯蒂压抑自己的个性发展;因为昆丁,凯蒂失去了真爱;因为杰生,凯蒂失去了女儿,并最终坠入了堕落的深渊。事实上,凯蒂还承载着福克纳对于女性能够坚强地面对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并勇敢地奋起反抗以取得应有权利和应然地位的期望。所以,福克纳笔下的凯蒂是具有反抗意识的。【4】幼年时的凯蒂曾违反父亲的命令,发掘成人世界的秘密;游戏中的凯蒂总是扮演“国王、将军”等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角色;凯蒂为了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大胆提出上学的要求;凯蒂总是试图做一些本属于男孩子该做的事;凯蒂完全置所谓的淑女教育于不顾,与男孩子约会,大胆追求爱情,并释放自己的欲望与心爱的人相恋,甚至对男权社会给女性制定的清规戒律大胆宣战,突破传统道德的束缚而未婚先孕。虽然凯蒂微弱的抗争最终无法对抗强大的男权社会以及禁锢女性思想与自由的道德清规,但是凯蒂的叛逆充分说明了福克纳对于女性的抗争是持肯定和鼓励态度的。

四 结语

作为20世纪早期的作品,《喧哗与骚动》已经开始触及生态和女性问题的本质。福克纳从中所流露出的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关于男权统治才是女性和生态悲剧命运的根源的揭露以及推翻男权统治才是解决女性和生态问题关键之所在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我们从文学领域对自然和女性进行关注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2】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朱振武:《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第二篇: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沉默の幻想者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代表作,通过美国南

方地主康普森一家三位成员与家中黑人女佣的所见所感,使用新

颖的手法描绘出当时美国南方奴隶主阶级社会破落衰败的景象。

小说的前三个部分多角度描写了康普森家三兄弟班吉、昆丁、杰生各自的故事,由于三个人在思想、心理上都处于不正常状态,这三部分充满意识流小说的特色:时序颠倒、感觉联想与直接内心独白。

第一部分发生在1928年4月7日,也是复活节前夕。叙述

者是班吉,他是个先天性白痴,没有思考能力,脑海中残存的完全是记忆中的景象,而且完全没有时间概念,而且各种感知共同,例如他能从雪中闻到“冰冷的气味”。刚开始读的时候,作者卓越的意识流描写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性与逻辑性,令我非常不适应,甚至感叹白痴的思维果然不是常人所能揣度。但是作者却能成功地描写这种思维状态,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主人公的感知在黑人小厮勒斯特带他出去散步的现实中和对过去的追忆之间来回跳跃,没有一点痕迹。但是读下去又能渐渐地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渐渐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班吉听见打棒球的人

叫球童的发音,联想起了童年时自己与姐姐凯蒂度过的时光。通过班吉那碎玻璃般断断续续的回忆,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国南部破落地主家的压抑、阴暗的环境。可以看出班吉经常哭闹,那是他对于失去姐姐关爱的伤痛,同时姐姐失贞那天,他也因为闻不到树的气味而痛哭,也象征着美好的失落。同时班吉这个部分也代表了“痴人说梦”,反映了人生的荒唐。作者成功地打破了过去到未来的时间联系,而是注重于表现“当下”的时间体验。这是意识流小说特意所刻意强调的-没有本来,只有眼下。班吉回忆的最后交代了他因为将女学生误认为姐姐而抓住她,于是被女学生父亲打倒做了阉割手术这一悲惨结局。也暗示了他的,或者说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命运:天真在失落,道德已沦丧。

如果说班吉的意识流是一个坏掉的录放机,那么他的哥哥昆丁就完全是一台即将烧坏的电脑。第二部分作者把时间倒回了1910年,昆丁自杀前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一开头,昆丁就时间回想起父亲送他表时所说的话:不要妄想征服时间。这显示这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正常人,而且他还是哈佛大学的学生。然而接下来他从天气变暖想到新娘出嫁,再想到妹妹结婚那天进而一发不可收拾。这里作者的用句长到吓人。昆丁的思维已经被烦恼与矛盾压得歇斯底里。他承担了父亲留下的责任维护这个破落之家的尊严与名誉。但是现实就像哈姆雷特中的王子,伟大的重担压在了不能承受的人身上。他将一切希望放在了他的妹妹凯蒂身上,但实际上凯蒂也受不起这样的压力,她选择了放纵,就好像

我们在暑假最后一天来不及补作业索性玩了一天一样,只是她失身了。昆丁绝望地发现心中的女神已然破碎。他和他所坚守的那种道德与荣誉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可他还困兽犹斗般守着他的已经崩溃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在他自杀的前夕,文本中长句越来越多,停顿越来越少,他的思维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就像一个高烧的病人所发出的呓语。作者用高超前卫的艺术形式刻画了人死前最不可捉摸的那一部分思想,非常具有震撼力。这一部分象征了“喧哗”,人生纷乱无常,暗流涌动,人随波逐流,无力挣扎。当你发现自己坚守之物已成为过往云烟,是继续生存?还是毁灭?

昆丁的弟弟杰生的部分代表了“骚动”,与谨守南方传统道德、荣誉的哥哥不同,他完全是一个利益至上者、不折不扣的恶棍。第三部分开头就是以他粗暴对待待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开始,从杰生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被生活的烦闷压得喘不过气的世俗之人。他克扣外甥女的抚养费,一直企图将弟弟班吉送到疯人院,怨恨家里为了让哥哥昆丁去哈佛大学读书而卖了农场。因为姐姐的失身他没法走后门进银行当职员,只能在一家小杂货店里干伙计,他不怪自己没钱没本事,而是将满心的怨恨全部丢到姐姐凯蒂身上。这一章的后半段交代了他从家中母亲的账户上偷取钱财来搞投资,为后来他发现这笔钱被小昆丁取走时顿时陷入暴怒埋下了伏笔。当他发现小昆丁和流浪艺人约会时开车追踪,最后反而被放了车胎气困在野外。这一段他的意识流和他哥

哥一样大段喷涌而且歇斯底里。在追赶小昆丁的过程中他头疼病犯差点丢命,可谓狼狈不堪。杰生象征着南方的新兴资本力量,他们崇拜金钱却又毫无人性可言,处于“骚动”的状态。与之前他的两兄弟一样,他们都象征着美国南方堕落的一部分,也是必将消亡的一部分。、全书的最后一段,我惊喜地发现小说居然换了个模样。福克纳通过黑人女仆迪尔西为这个故事写下了句号,作者用完整的视角交代了女佣的一日生活,同时交代了小昆丁最后与流浪艺人私奔,杰生去车站追赶,结果与一个小老头发生口角,差点被斧头砍死,小昆丁的消失象征着南方的未来一代已然与当今众人同化。同时结尾处刻画了班吉不可捉摸的的白痴形象,而且神奇的是,因为这段时间与第一部分重合,我们甚至能对照着看出一个白痴到底在想什么。故事仿佛从这里来了一个轮回,体现精湛华丽的语言艺术。

一个大家族破落的故事,在作者多角度、前卫华丽的艺术形式烘托下,竟显得如此丰满,同时充满了哲理意味。作者特意将时间设定在复活节前后,却又用小昆丁的逃亡对照耶稣的复活,充满了讽刺意味。作者用意识流手法打破时间的隔阂,真实地反映了不同经验的生命个体的当下体验,用过去的死亡埋葬了死亡的过去,留给我们的只有当下。

第三篇: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偏执与失落的天真

——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有同感,特别是在第一章的内容,很多混沌的片段让你摸不清思绪,甚至于当我知道叙述者班吉是一个本身没有逻辑思维的低能儿时,我才恍然大悟,然后一段段回忆的片段,就像他手中被打乱的拼图,他看见相似的地方,就接在一块儿。原本的很多故事,于他而言只有一个,就是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的故事。我们不能说白痴没有情感,只是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沉疴和悲戚,又怎能像常人那样如流水般涓涓而来!

当昆丁打算自杀时,福克纳先生生动地传达了一个临死者的心理活动——他很痛苦,昆丁不能忍受自己心爱的妹妹失身的残忍现实——现实是他爱家族的荣誉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所以他选择自杀,以此来终止那无止境的如陷深渊的痛苦。我不知道能不能用堕落这个词来形容凯蒂,不知道昆丁会不会答应。凯蒂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有她挚爱那天生被上帝啃了一口的小弟弟班吉明,但上帝从来就没有说过善良的人是不会堕落的,就和她的家族一样,和她所处的环境一样,她的没落给这个原本就没有太多欢乐的家庭带来了剧痛,变得更加伤痕累累!

在第三部分,我们则可以看出杰生的性格。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自私鬼,现实得很,冷酷到底。他恨因为凯蒂的事情要丢了自己的差事,当康普生先生去世时凯蒂去到父亲的坟地上并要求看自己女儿的时候,哪怕只是一分钟,杰生还要恬不知耻地索取一百块钱的交易费。凯蒂汇给小昆丁的赡养费,竟然被杰生吞掉了。他自以为对小昆丁的教育极负责任,实则毫无爱心,甚至因为小昆丁母亲凯蒂和她的品行不端缘故而称其为小娼妇。真不敢想像如果没有凯蒂的汇款,小昆丁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凄惨,甚至会连杰生假惺惺的关爱也得不到施舍。

在《喧哗与骚动》中,我读不到温暖,仿佛时时都有厚厚的阴冷笼罩着我,惟有在老黑人迪尔西温暖的厨房中能看到一丝光亮!她的温柔,她的忠实,她的善良,是穿插在全书的一条金丝,闪光而纤弱。

第四篇:《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我竟未曾有闻,井底之蛙,浅陋立显。

同一部小说,有人对作者的艺术技法条分缕析;有人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构故事诞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样猜测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还有人拿它与别的小说做一番可有可无的比较。这几者,当属于职业评论家之流。

而我读小说,仅限于故事本身和语言文字。如同欣赏美人,不宜用手持手术刀的医生的眼光;欣赏美景,不宜用科学家解释眼睛成像的方法。

初读《喧哗与骚动》,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这样组织的。后来才知道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小说中的这个家庭,让人感觉不到温馨的气氛,尤其是病恹恹的怨天尤人的母亲,看不出她对四个孩子一丁点儿的关心和爱。而父亲不善治家,嗜酒贪杯,读了许多书,受几本古希腊人书籍的影响而无比消极,他的消极影响了长子昆丁。次子杰生是一只冷血动物,他当着黑奴小孩的面将巡回乐团演出的门票扔进壁炉烧坏,也不肯送给这个对演出十分向往的可怜巴巴的孩子。女儿凯蒂和黑人女佣迪尔西是给这座房子带来一点温情和阳光的两点火种。前者虽然风流成性,从她对痴呆小弟的态度上看,她比徒有大家闺秀外表的母亲强多少倍。黑人迪尔西,她那种黑人特有的博大的爱,在作者笔下,简直像一个高尚的修女或者崇高的圣徒。最让人难忘的,当然还是小说的语言。有一些诗一样跳动的语句,片面夸大了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恰如其分的烘托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复杂了心情,或者突出了某种细腻的感官感受。

在《喧哗与骚动》各人物中,康普生太太的儿子班吉,这个《喧哗与骚动》里的白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塑造班吉这个人物时。福克纳只能对人类感到悲哀,感到可怜。对班吉那是谈不上有什么感情的,因为这个人物本身并没有感情。福克纳曾经说:“对于这个人物本身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有些担心,不知我把他塑造得是否可信。他不过是个作开场白的演员,好比伊丽莎白时代戏剧里的掘墓人一样。他完成了任务就下场了。”班吉谈不上好也谈不上歹,以为他根本就不懂得好歹。他的理智不健全,他连自私都不懂。他是一头动物,他不是感受不到温情与爱意,不过就是感受到了也讲不出名堂来。他发觉凯蒂变了样以后,正式因为温情与爱意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咆哮如雷。他失去了凯蒂,可是因为他是个白痴,所以连凯蒂已经失踪了都没有理会。他只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落得剩下一片空虚,使他感到伤心。他要设法填补这片空虚。他除了凯蒂丢弃的一只拖鞋以外什么也没有。这只拖鞋就寄托着他的温情与爱意,当然这几个字他是说不上来的,他只知道这说不出的东西已经没有了。他之所以弄得肮里肮脏,一是因为他脑子不管用,二是因为他觉得肮脏也无所谓。他个分不出好歹,也辩不出肮脏和干净。这只拖鞋给了他安慰,其实他已经记不得拖鞋本来是谁的,也记不得自己因何而伤心了。这是假如凯蒂重新出现的话,他恐怕也认不得她了。

从《喧哗与骚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的高度的认识、概括能力。尽管他的作品显得扑朔迷离,有时也的确如痴人说梦,但是实际上还是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旧南方的确不可挽回地崩溃了,它的经济基础早已垮台,它的残存的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凯蒂的堕落,意味着南方道德法规的破产。班吉四肢发达,却没有思想的能力,昆丁思想复杂,偏偏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另一个兄弟杰生眼睛里只看到钱,他干脆抛弃了旧的价值标准,变得如同资产阶级恶狼般地残酷和势利。但是他的所谓新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在作者眼里并没有什么新兴和向上的色彩。作者描绘的这幅悲剧家庭,揭示出在资产阶级价值观粉墨登场的光怪陆离大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第五篇: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

2011级

毕 业 论 文

学位申请人姓名

刘二妮 学 号 所在学院名称

11022011012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名 称

英语教育 指导教师姓名

桂荷莲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目 录

中文摘要 关键词‥‥‥‥‥‥‥‥‥‥‥‥‥‥‥‥‥‥‥‥‥‥‥i 英文摘要 关键词 ‥‥‥‥‥‥‥‥‥‥‥‥‥‥‥‥‥‥‥‥‥‥ii

一、绪论‥‥‥‥‥‥‥‥‥‥‥‥‥‥‥‥‥‥‥‥‥‥‥‥‥‥‥

1二、作家及作品介绍 ‥‥‥‥‥‥‥‥‥‥‥‥‥‥‥‥‥‥‥‥‥1

(一)作家简介 ‥‥‥‥‥‥‥‥‥‥‥‥‥‥‥‥‥‥‥‥‥‥1

(二)作品概述‥‥‥‥‥‥‥‥‥‥‥‥‥‥‥‥‥‥‥‥‥‥ 2

三、班吉的人物分析‥‥‥‥‥‥‥‥‥‥‥‥‥‥‥‥‥‥‥‥‥‥2

(一)班吉作为一面道德镜子的作用‥‥‥‥‥‥‥‥‥‥‥‥‥‥‥‥‥3

(二)班吉体现的精神能力与人性 ‥‥‥‥‥‥‥‥‥‥‥‥‥‥‥4

(三)班吉具备的耶稣受难者原型‥‥‥‥‥‥‥‥‥‥‥‥‥‥5

四、结语 ‥‥‥‥‥‥‥‥‥‥‥‥‥‥‥‥‥‥‥‥‥‥‥‥‥‥‥‥7 参考文献

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

刘二妮 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育 453003 摘 要:《喧哗与骚动》的白痴人物班吉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形象,已经成为评论家眼中的经典。班吉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令人关注,是因为他的愚痴。本论文主要从班吉作为一面道德镜子体现的善与恶和他身上体现的精神能力与人性以及他所具备的耶稣受难原型等方面来分析他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痴人班吉这个人物形象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班吉;白痴;人性;苦难

i

An Analysis of Benj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Liu Erni, English Education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 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The idiot Benj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ho is a unique character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and has become classic in critics’ mind.The reason why this masterpiece is so fantastic is that he has been endowed with the idiotic character.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the virtue and vice, the spirit ability and the humanity, the misery of Jesus.So the thesis can make readers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novel thoroughly.Key words:

Benjy;idiotic;humanity;misery

ii

一、绪论

国内有学者认为,福克纳在写作之时就把班吉有意识的按照本我形象来塑造,认为班吉自私嫉妒,冲动好斗,自我而自大,这样的看法只把班吉定格在本我的范畴中,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忽略了班吉有自我的一面;福克纳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影射基督,人物影射基督是福克纳现代神话大厦的支柱。然而对于他的许多作品里为什么都存在人物暗示基督的问题,国内没有学者从纯宗教意义的方向去探讨。

国外有评论家指出,康普生家的每一个男孩都扮演着基督,试图因为凯蒂(即夏娃)的堕落赎罪,而班吉的基督形象尤为明显。班吉是康普生家的牺牲品,他因别人的过错而受到惩罚,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象征意义上来看他都是一个被迫承担家庭没落后果的替罪羊。

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自从面世以来备受评论界关注。作为小说的开篇叙述者,福克纳笔下班吉的形象无疑是丰满的,多面性的。他的嚎叫和呻吟以及哭泣充满了喧哗表现了骚动。他的喧哗与骚动不仅仅表现了康普生家族的没落更体现了在20世纪各种文化文明发生激烈冲突时的美国整个南方大庄主园家庭的精神危机。小说通过班吉折射了或高尚或卑鄙或善良或冷漠的人性,更突出了人类苦难的主题。

班吉的人物形象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班吉的人物形象,读者能更加体会到人性回归的重要性。虽然人间充满苦难,但人类更要相互忍耐与扶持。

二、作家及作品介绍

(一)作家简介

威廉·福克纳(1897.9.25-1962.7.6),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同时也是一名出版诗人和编剧家。1949年他因为“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19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他的作品起先在国内影响不大,经常销售不出去,而在欧洲却得到一些青年作家的注意,尤其是在法国,包括萨特、加缪、马尔罗都非常推崇福克纳,萨特曾说:“对法国年轻人来说,福克纳就像上帝。”1946年考利编选的19卷本《袖珍本福克纳选集》出版,福克纳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承认。

福克纳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

小说。这些作品既具有现实性,又有丰富的想象,既有悲观主义情绪,也包含了英雄主义的激情。他在描写美国南方历史的同时,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和孤独,主张宽容、理解和同情以及保持人性,最终达到人类的平等。作品中的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

(二)作品介绍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从小说名字的出处可以看出,福克纳选择白痴班吉作为第一个叙事者,有一种基于主题的考虑的必然性。人生就是由白痴讲述的荒唐的故事,这就是他想传达的题旨。通过白痴班吉,福克纳渲染了康普生家颓败的气氛。另一方面,通过班吉脑中的印象,反映了康普生家那些孩子的童年。

小说进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爱恨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但班吉却能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地就把人生与世界的本相揭示出来,所有康普森家族的成员都可以通过班吉这面镜子折射出种种或高尚或卑鄙或博爱或冷漠的人性。而班吉身上具备的无人企及的精神能力和可贵的人性光辉令人折服。班吉是康普生家的牺牲品,他因别人的过错而受到惩罚,从宗教角度看他是一个被迫承担家庭没落后果的替罪羊。虽然班吉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他通过自己的耶稣原型告诫饱受苦难的人类更要相互爱惜相互扶持。

三、班吉的人物形象分析

班吉是《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的叙述者,是康普生家最小的儿子。33岁的班吉只有3岁孩童的智力。而按照“痴人说梦”的原则,福克纳说:“我先从一个白痴的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诱人”。班吉虽然仅仅是个白痴,但在他身上却环绕着某种神秘色彩,雕塑大师福克纳并没有让他生活在一个简单的社会里,而是让他去面对一个家庭的衰败,目睹一个南方的堕落。他所承载的也不仅仅是白痴眼里的世界,而是更高、更神秘的社会和文化。辛

加认为班吉是“一个精神纯粹的人,是康普生家唯一一个具有真正宗教感情的人,他也是一个流口水的白痴”。福克纳不但赋予了班吉作为白痴的病理特性,更赋予了他心灵的直觉能力,心灵的直觉能力使他持存着凯蒂之爱,同时也扮演了凯蒂道德监护的角色。作者

对边缘人的态度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呼吁人性回归的意愿。班吉身上具有的超自然能力隐喻了耶稣拯救堕落的世人,班吉挽救南方社会的堕落象征着耶稣的受难。最后,班吉是作品主题的集中体现者,他是南方社会变迁的与没落的见证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康普生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无疑是整个南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反映和旧南方社会日趋崩溃瓦解的缩影。

(一)班吉作为一面道德镜子的作用

班吉是一面“道德镜子”。因为班吉是一个白痴,没有语言能力,看起来什么也不知道人们在他面前不必掩藏什么。因此他具有了衡量、区分善与恶的镜像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班吉是一面道德的镜子。所有康普森家族的成员都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道德面目。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整日酗酒,不问家事,对孩子们他从来没有认真从精神上加以关心,加以引导的无用父亲。在凯蒂未婚先孕后,作为一家之主的康普生先生漠不关心,放任康普生太太给凯蒂介绍了一桩荒唐的婚姻。我们还看到了毫无责任心,自私冷酷的妈妈,她知晓班吉是一个白痴时,认为有辱娘家,就剥夺了他原有的在母亲心目中认为代表着高贵人的名字--毛利,而改成了现在的名字班吉,她不愿将母爱赋予他,使得班吉无依无靠,整天生活于痛苦和绝望中。在班吉身上还看到了亲人间的互相折磨,为了能让大哥昆丁上大学,卖掉了班吉喜欢的草地,而冷酷的杰生为班吉做了去势手术,最终把班吉送进了疯人院。还有班吉亲眼目睹了莱斯特寻找镚子的全过程,更是有意识地表达了他周围的人对金钱的态度和贪婪。这些视班吉为耻辱,瞧不起班吉的人是恶的代表。

只有凯蒂是真心爱护她这个小弟弟的,而这些对于缺爱渴望得到爱的班吉又是极其珍贵和重要的。凯蒂的爱是无私的,给他带来了安全感和秩序感。在班吉的眼中,姐姐凯蒂是他在这个充满冷漠、仇恨的家庭中的保护人。她实际上代替了他的母亲的角色。她总是用她温和的声音,抚慰的动作和各种各样的方法努力满足班吉使他安静下来。所以,在班吉眼中,凯蒂经常与光亮和平滑的事物联系起来。从班吉身上,我们看到了凯蒂的善良,对班吉无私的爱。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凯蒂在成长过程中在宗教层面上的堕落。在凯蒂不断走向失贞的过程中,班吉不断地把她推向水房去清洗,这是一种宗教的净化原罪的仪式。后来,在班吉发现凯蒂与查理在草坪的秋千上亲吻而开始大哭后,凯蒂离开了查理,表面上是为了使班吉安静下来,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班吉的行为在某个层面上唤醒了她的

罪责感。而凯蒂的婚礼最终标志着两件事的终结:一方面,是在班吉的生命中,由于凯蒂的爱而维持的“秩序”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 一个混乱骚动的世界。另一方面,则是班吉作为凯蒂的“道德镜子”使命的终结。而女仆迪尔西更是以爱为关键的人物她对康普生家族尽心尽力地操持,尤其在天生痴呆的班吉身上倾注了常人少有的耐心和爱心,凯蒂也曾经充当母亲的角色照料班吉,可是在她堕落之后,连自己的女儿小昆丁都没有办法照顾,更不用说自己的弟弟了。迪尔西就成了唯一关心班吉的人。而且他对班吉的照顾不仅仅体现在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上。更体现在他对班吉的心理关注上。例如她会很敏感的发现班吉没有安全感,于是抚摸班吉的头安慰他。透过班吉我们看到了迪尔西的仁爱与无私奉献。以及她对康普生一家的忠心。这些真心爱护班吉的人则是善的代表。

班吉作为一面道德镜子,在见证康普生家族衰败的同时。更折射出种种或高尚或卑鄙或博爱或冷漠的人性。班吉通过周围人对他的所作所为来向人类呈现恶与善的选择,突出了福克纳所致力颂扬的人类精神力量人类所具有的怜悯、牺牲和耐劳的高尚精神是种族得以繁衍的唯一支柱的主题。

(二)班吉体现的精神能力与人性

班吉体现的精神能力。班吉虽然不具有人的理智和思维能力,他却具有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精神能力”。智力残疾的班吉却具有超人的敏锐感觉,他可以通过气味与世界沟通。他能够闻到纯洁和死亡的味道,纯洁体现为树的香味,凯蒂14岁那年,第一次穿大人的装束,身上喷了香水,班吉便开始哭泣,直到凯蒂洗了澡,把香水送给迪尔西,班吉才感觉“她像树那样香”;康普生先生去世那晚,班吉醒来时在不明情形之下却闻到了“死”的气味。昆丁和迪尔西都相信班吉能闻到灾难和丧失,迪尔西的丈夫罗斯库司也认为:“他懂得的事可比你们以为的要多得多。„„他知道大家的时辰什么时候来到,就跟一只猎犬能指示猎物一样。要是他能开口说话,他准能告诉你他自己的时辰什么时候来到,也可以说出你的或 是我的时辰。”班吉的神奇,恰是来自于残疾,是因为他丧失了理智,未被所谓的文明污染,才有真正的人性,只有他才能贴近自然,窥见不向正常人泄露的天机,具备一般人无法拥有的精神能力。

班吉身上的人性光辉。他渴望家庭的温暖:温柔的垫子让他感到安慰,炉火让他感到温暖,那代表着家庭的完整和爱。他喜欢凯蒂留下的拖鞋,喜欢人们喊着凯蒂时玩的球,这些让他永远怀念凯蒂。作为人的他无法留住凯蒂的贞洁、她的人,他却留住了对凯蒂的记忆。勒斯特斥责他过栅栏时又把自己挂在钉子上,班吉便忆起他和凯蒂穿过栅栏时,凯蒂帮他把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的情形;听到别人说冷,班吉脑子里就出现了自己小时候在寒冷的

天气中,站在门口等待凯蒂放学归来的情景。在康普生家中,只有凯蒂真正给予班吉关心和爱护,细心地倾听他的哀与痛,满足他表达不出的愿望。对于班吉,凯蒂代表着永不枯竭的爱和天然质朴的美。因此,即使凯蒂从他的现实世界中消失,但她的爱始终没有消失,这种爱仍然萦绕在她的旧拖鞋上,燃烧在火光中,洋溢在班吉的意识世界里。与之相比,班吉的哥哥昆丁和杰生都用功利理性的观念看待凯蒂。昆丁将她视为康普生家族荣誉观念的载体,一旦失贞,她便成为“使家门蒙羞的工具”,成为昆丁走不出的痛苦的过去;杰生因凯蒂的婚姻破裂而没有得到赫伯特所允诺的银行工作的机会,便视凯蒂为仇敌,凯蒂成为他失去的差事的象征,过去则是他进行报复和打击的对象。班吉由于缺乏理性能力,恰恰能够逾越这些世俗的芥蒂和表象,直接与凯蒂进行心灵的沟通。但班吉只是在徒劳地保留着这种温存和爱。虽然他的最后被阉割象征着整个家庭的结束,我们却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人性中最最珍贵的东西—爱,以及人性回归的重要性。

班吉置身于历史之中,却浑然不受历史表象的束缚,在他的心中只有对爱的记忆、守护和渴望。正因他的愚痴,他未被所谓的现代文明所束缚。班吉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他依赖善良与仁爱生存。透过班吉读者看到的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性回归的重要性。

(三)班吉所具备的耶稣受难者原型

班吉代表的耶稣形象。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仆迪尔西带着班吉和家人到黑人教堂参加复活节礼拜,听希谷克牧师布道。刚进教堂时,班吉显得有些不安分,以致迪尔西不得不阻止他。但当布道进行时,他就变得异常安静,完全沉浸在希谷克深沉的宣讲中。班吉坐着,心醉神迷地瞪大着他那双温柔的蓝眼睛。迪尔西在他旁边坐得笔直,呆呆地安静地哭泣着,心里还在为人们记忆中的“羔羊的受难与鲜血难过”。这时的班吉不再是一个流口水的白痴,他在黑人教堂的复活节礼拜的氛围中代表着十字架上的无辜,这个男孩成为基督的一个相似体。班吉超于常人的单纯、灵性以及无辜使其更能代表根据上帝形象创造出来的人类。班吉在白痴身份的掩盖下作为受难者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的时代康普生一家土崩瓦解的故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班吉在家中可谓受尽了苦却没有任何怨言。家里除了姐姐凯蒂对他好其余的人甚至带他的仆人都看不起他,嫌他哼哼得多难听;母亲也觉得生下班吉是老天对她的一种惩罚;哥哥杰生在母亲去世后就将他送进疯人院他就能跟一大帮傻子白痴待在一起。甚至因为班吉抓住了一个女孩子只是想说话,家里人就以为他要伤害女性给他做了去势手术。他受到了身边最亲的人的苦待却只是保持沉默吸进了气却吐不出气发不出声音。在一定程度上,班吉所承受到的痛苦与圣愚极为相似,圣愚大都衣衫褴褛肮脏难堪过着蓬头垢面疯疯癫癫的生活,他们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的价值观所羁绊同时,班吉身

上明显带有为全人类受苦的耶稣的影子。

而《喧哗与骚动》的故事就是以耶稣受难日为时间背景的,小说中的班吉部分的时间背景是4月7日,这一天正好是班吉的三十三岁生日,而耶稣正是三十三岁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这便有十分明显的影射性。这一天里,班吉的哼哼声如同基督面对死亡而发出的呻吟声,“可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所受的折磨是短暂的,并能够超生、复活、享有救世主的美誉,而班吉这样一个现代人却无知无识,还被阉割被歧视,他拯救不了任何人甚至是他自己,只能抱着一只拖鞋茫然若失”。但这却意味着他的苦难将是无边无尽的。他被作为白痴而非作为犹太人王的基督,他已没有一点尊严和骄傲,他在不顾一切地向人们展示上帝的神迹,向人类展示与上帝接触所带来的愉悦和感恩,却被认为是在骚扰女生而遭到残忍的阉割;只要活着,他随时都会被栅栏的钉子深深地扎得出血。他不顾严寒酷暑,为真理奔呼,每时每刻都会被弄得遍体鳞伤,不但受不到俗人同情和理解,反而受到歧视和误解。随着这种状况的继续,被人理解的可能微乎其微,他的苦难还将不断加深,只要他活着!基督在古代以被钉十字架的形式为世人赎罪,就足以使古代以色列人和后来的西方人感动了一千多年,而班吉所受的苦难,本应永远感动全世界,可我们从《喧哗与骚动》的后面几章看到,仍没有丝毫的宣道效果,他所做的都是属于白痴的行为,现代社会对现代基督的冷漠和嘲弄又使他的苦难变得毫无意义,而这本身又反过来使他的苦难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除此之外,班吉更是康普生家的牺牲品,他因别人的过错而受到惩罚,从宗教角度看他是一个被迫承担家庭没落后果的替罪羊。现代基督就是这样,胸怀拯救人类的理想,视死如归,面对无望无期的救赎之路,以自己无尽的、难以想象的苦难,执著地继续着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艰难宣道,试图给予世人以宗教的觉醒,并带来宗教的复兴。福克纳创作的白痴这一现代基督的形象,决不是供现代人嘲笑或是用来挖苦现代人的,而是要通过现代基督为世人的罪孽赎罪所受的苦难,带给世人对朝真理方向修行的关注,恢复传统的基督教基本教义,重树人类的信仰,恢复人类对自己的信心,从而达到实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挽救人类的目的。

虽然痴人班吉不能从理性认识上理解基督拯救的事迹,但心灵的直觉力量却使他持久保留着对基督之爱的强烈感受,在基督徒的心中,耶稣是信仰、希望和爱,心中常存爱的人是与耶稣基督最接近的人。这一表述点明的正是班吉心中永恒的爱的意识。福克纳从深沉的耶稣受难的宗教意识对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度的审视。他借用《圣经》原型和主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类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思索,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苦苦探索并且深刻寄予了他自己所倡导的信仰。倡导尽管生活中有罪孽、有过失,但人类仍要彼此相爱与扶持。因为爱是永恒。人类在饱受苦难的时候更应该心存善意,坚定信仰。

四、结语

《喧哗与骚动》自1929年面世以来,就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借助叙述者的内心独白逼真地展现了处于新旧社会体制交替时代中的南方种植园世家子弟怀旧、伤感、惊惶与绝望的精神危机,更折射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迷失。小说的开篇叙述者是一个有着33岁的年龄却只有3岁智力的白痴。他就是让千万读者心疼怜悯的痴人班吉。这个亦神亦人的白痴身上既体现了耶稣遗爱人间的救赎和对离经叛道的惩罚,又体现了人世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爱。班吉是康普生家的牺牲品,他渴望爱与温暖。可这种爱却只有身为姐姐的凯蒂和身为仆人的迪尔西给予他。透过班吉读者看到的是康普生家族的没落,是父亲的碌碌无为,是母亲的自私虚荣,是杰生的贪婪冷酷,是昆丁的软弱逃避。当然读者更看到了凯蒂对班吉的疼爱,迪尔西对他的呵护。而班吉拥有的敏锐的心灵直觉无疑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身上的宝贵之处。福克纳也通过班吉表明持存爱的心灵是人的存在力量之源,爱才是永恒。读者在深刻体会班吉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在反思着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的生存状态,然后在反思借鉴之中摸索自己人性的弱点,完善人性。

参考文献

[1] 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杨民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 段水红.试论《喧哗与骚动》中的基督影响.文史博览,2006.[3] 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4] 刘道泉.《救赎﹕福克纳小说的重要主题》 [J].国外文学,1998.[5] 裴善明.《创作的法则》福克纳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05.[6] 王秀梅.福克纳作品中的潜意识情结.山东外语教学,2005.[7] 王秀敏,张梅.现代人精神生活质量内涵的理性阐释.福州党校学报,2008.[8]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M].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9] 肖明翰.威廉 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 于洪英.《读现代神话〈喧哗与骚动〉》 [J].世界文化, 1997.

下载《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合集5篇]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选择下的人生《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讲述的是南方没落的地主康普生一家的悲剧。这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该书......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推荐五篇)

    《喧哗与骚动》读书笔记 中文102班 杨丽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

    《喧哗与骚动》故事梗概(5篇范例)

    《喧哗与骚动》故事梗概 对于《喧哗与骚动》,福克纳说过,这本小说是两个堕落的女人:凯蒂和她的女儿的一出悲剧。可见作者心中对凯蒂是同情的。作品描写了一个古老的种植园贵族......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摘 要:动画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高度的假定来表现夸张、奇幻的事物。提到动画电影产业,人们常会想起日本这个动漫大国,而在动漫大师之中,宫崎骏又颇负盛名,他本人更是被......

    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和功能分析

    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和功能分析 摘要:园林从古到今都被众多学者看作一个统一和谐的生态系统,其中汇聚山川、森林、水流等众多的自然景致和人物、历史等人造景致,作为大自然的......

    高职英语教学中生态意识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中生态意识的培养 【摘要】从研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引申出高职英语教学中生态意识的薄弱,强调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并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冰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批评与阐释

    摘 要: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原型是由冰心的新女性思想和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形象组成。研究冰心的女性主义文学以及女性主义的批评与阐释有助于了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女性......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分析(定稿)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