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企业家的守财之道
夏文庆:中国企业家的“守财之道”
8月11日,银票网沙龙第三期在银票网上海总部成功举办。著名财富管理专家夏文庆老师受邀来到现场,与众多企业家一起,共议聚财之法,共话守财之道。夏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投资观点,为到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不少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
守财不意味着不去投资。从某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在过去的十年中,物价上涨了一倍甚至好几倍,大众的资产也随之贬值,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远远不能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资产贬值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开拓投资渠道,想办法为自己的资产保值或者增值。但是有些年龄较大的企业家在取得某一阶段的成功之后,因为思想固化,就固守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没有继续做大的打算,从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有位还算成功的小企业家老张,多年前下岗创业,成立了一个工厂,在当时就取得了很可观的收益。但是,几十年来他一直延续自己的经营方法,虽然厂子持续盈利,但是规模并没有扩大。如今老张年过花甲,后辈有其他事业,又不愿接手,厂子的未来何去何从让老张很是困惑。对此,夏老师表示,老张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更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让企业上市,这样既解决了资产流通的问题,还可以为自己和员工带来更大收益,同时也解决了财富传承的问题,即使后辈不参与厂子的经营也可以继承股权,可谓一举多得。
投资不是投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投资与投机似乎没有多大区别,而普通家庭投资者往往直接把投机当做投资。比如说买理财产品,很多人都希望钱投进去以后,在没有任何波动的情况下就能获得理想的收益,这就是典型的投机心态。从市场规律来说,收益超过银行储蓄、超过国债利率的,每超过一点风险也就相应会提升。简言之,收益率都是通过风险溢价换来的,所以投机的风险更大。
投资需要一个投资架构。巴菲特说:“成功的投资不需要卓越的智商、不寻常的商业契机和内部消息, 而是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做(投资)决定的架构, 并且还不能把自己个人的情绪带到这架构里来。” 那么,到底该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资架构呢?
(1)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厘清投资目标。投资一个产品或项目,你是想仅仅为自己的资产做保值,还是想让资产大幅增值,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这关系到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标的。
(2)通过分散投资分散风险。很多家庭都想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做一些风险投资,但是怎样控制风险呢?那就要分散投资。现在很多家庭都拥有诸如国债、银行储蓄、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实物等投资品种,但这些资产不足以抵御通胀所带来的资产贬值的风险,因此,在流动性允许的前提下配置一些权益类的资产,同时可以配置一些债券基金、平衡型基金等资产来平抑投资组合短期的波动性,这样就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红色小金字塔。如果家庭的资金比较充裕,则可以在小金字塔的基础上,以固定收益信托以及私募型证券投资,甚至私募股权信托、有限合伙或者一些相关的衍生品投资等私募型产品来增加投资方式的多元性。
(3)充分关注流动性需求,给予投资组合更长的投资期限。对于投资者而言,首先要确定自己在某段时期内会不会用到这笔资金,然后再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比如说A有20W,准备明年结婚用,那他可以选择收益相对稳定的短期理财产品,而千万不能投在股市里,因为万一要是遇到波动较大的行情,被套牢了,割肉损失较大会心疼,不割肉会耽误结婚日程,这样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规划了。
归根结底,所有的理财行为其实都只为生活品质服务。未来的投资形式会更加多元化,如何传承财富,科学配置现在和未来的资产,投资者还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
第二篇:中国式“守财”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
19世纪30年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其名着《欧也妮 葛朗台》中这样描写他的主人公。这也成为当年的人们关于“守财奴”最基本的印象。
时光穿越近两个世纪,打开国门、接轨国际的中国人纷纷涌向北上广深等大都市,追寻着梦想。但让他们疑惑的是,收入在增加、财富在增长,手里的钱包却不得不攥得更紧。
“没有什么比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更能带来安全感的了。”一位新生代农民工说。在工资涨幅跑不过CPI的今天,选择做一个“守财奴”,或许是老百姓最现实、最朴素、最本能、最理性的选择。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一直在不懈努力中,但是老百姓却依然紧捂钱包。
今天的中国人,难道都是“守财奴”?都乐意做“守财奴”?是什么粉碎了他们花钱的欲望?
什么时候,中国人才可以无所顾忌地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中国式“守财”
居高不下的物价、房价绑架了当代人的消费力,那种“一掷千金”的潇洒与快意,只存在于“富二代”的生活里,或只能在千篇一律的肥皂剧里聊以自慰了。
本刊记者 邓凌原 熊帅
掐指一算,李眉已经有5个年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5年,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所谓老家,不是她的出生地山东,而是丈夫的家乡湖南湘乡一个偏僻的村庄。
“不是不想回去,实在是回去一趟开销太大。来回车票、各处送礼、请客、压岁钱,加上给父母的钱,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孩子还小,南方没有暖气,万一冻病了,又是一笔开销。”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李眉成了“恐归族”。在农村出身的婆婆眼中,她或许有点冷血,甚至有些不孝,但她宁可被误解,也要拼命捂住自己的“钱袋子”。
“我老公经常笑我是‘守财奴’,难道我真成‘守财奴’了吗?”李眉笑了笑,“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我是真的不敢花钱。”
不敢花钱的不只是李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上世纪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在2012年的调查中,仅有6.9%的城市家庭打算在未来一年增加家庭消费,60.5%的家庭表示2013年要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这一比例较2011年同期调查的数据(52.4%)有进一步提升。
在物质丰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为什么普通百姓越来越不敢花钱,人人甘当起“守财奴”呢?
一个家庭的流水账
电视剧《蜗居》中的郭海萍曾算过一笔账:“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这样的数字也时常蹦出李眉的脑海。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在读博士,虽然学的是文科,但她对数字非常敏感。这一优点遗传自母亲。
自从2006年在北京海淀区清河附近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李眉便将孀居的母亲接来同住,帮忙打点家务。母亲有两个账本,一本放在写字台抽屉里,一本记在心上。
谈起30多年前的消费情况,李眉母亲搬出了心中的账本:“那时候物价便宜啊,肉才一块多一斤,米才两毛多一斤,我和他爸爸每个月工资加起来100多块钱,光一家四口吃饭就花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工资,除去人情往来、两个孩子的零花以及孝敬父母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那会儿存不住钱,大家都穷,有点余钱早被亲戚朋友借走了,哪里还用去银行?”
李母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她记忆中过得最丰盛的春节是在1987年。当时夫妻二人的工资已经涨到了200多元,那次过年不仅购买了酒、肉、鱼、面等各种必备食品,一家四口还做了新衣裳,给两个女儿买了鞭炮、发了红包。一个月的工资花得干干净净。
“一直到1988年,吃饭、穿衣、孩子的学费基本占了每月开销的绝大部分。”1988年,李眉的父母从单位不到30平米的筒子楼里搬了出来,在小县城的郊区买了一块地皮,盖起一座两层小洋楼。
“买地皮和办手续花了6000多元,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工人的工钱,大概用了一万多元吧。那时候存款不多,大部分钱是找亲戚朋友借的,房子也没怎么装修,还债还了两年,哪像现在啊,一辈子就供个房子。”
老太太一边叹息,一边翻开了抽屉里的账本。这个账本始于2002年,即李眉上大学的第三年。当时李眉父母的工资加起来已有5000多元。在2002年4月3日的开支明细中这样写道:“给两个女儿汇款800元,花生油62元,缴纳电话费42.7元,买菜53.9元,水果10.6元,共计969.2元。”
老人说,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每年过年的花费几乎涨了10倍,但工资的涨幅却远远跟不上这个速度。“就像龟兔赛跑,工资哪有房价跑得快啊。”
“对于我们那一代,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开销,可是现在不行了,供房、供车、培养孩子、老人看病„„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手头没有点存款,连病都生不起。”老人翻着这十年的账本,感慨良多。
“花钱有理,省钱无罪”
2006年,李眉结婚一年后决定在北京买房。得知这一消息,李眉的母亲拿出老伴生前几乎所有的积蓄,给女儿付了首付。
尽管从此步入房奴的生活,李眉却并不后悔,她甚至有些庆幸幸亏买得早,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房价就开始飞涨。“清河的房价现在已涨至2万多元每平米,我们买的时候才6千多。你算算,有多吓人。”
也就是从那时起,李眉不愿回老家过年了。“婆婆打电话来总是哭穷。一次说要翻修老家的猪圈,需要两万元,老公背着我偷偷寄了3万块钱回去,我知道后跟他大吵了一架。”尽管事后李眉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但她依然觉得有些委屈,“我不也是为了这个家么?银行卡里没有余钱,我就觉得没有安全感。”
2009年儿子出生后,李眉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并于2011年秋季考上博士。她解释说,“学历史工作不好找,读完三年博士,也许能留高校任教吧。”她的这一举动虽然获得了丈夫的认可,却引起了婆家人的普遍不满。
面对并不明朗的就业前景,李眉没有想太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正因如此,她把“钱袋子”捂得更紧了。也有朋友笑她,像她这样的知识分子,如此精打细算是不是太过俗气。但在她看来,“花钱有理,省钱无罪”,生活是需要细水长流的,不是一场电影《泰囧》,看过、笑过也就散了。
小说《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不肯点两茎灯草的故事人人皆知。这个不惜采取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的“守财奴”,在撒手人寰的那一刻依旧参不透什么是生命中必须的,什么是附加的。李眉觉得自己也有点自虐,“结婚后我没有做过一次头发,没去过一次美容院,你信么?”
“每月4000多元的房贷,20年还清,我女婿一个月工资12000元,房贷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钱还要吃饭、穿衣、养孩子,可不敢乱花。”母亲算得十分清楚,对于博士期间每月只有1100元生活补助的李眉来说,经济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李眉的母亲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养老似乎不成问题,但她的公公婆婆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正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所以现在你知道我不敢回老家的真正原因了吧?”
拉不动的消费
李眉的母亲当了一辈子中学教师,虽已退休,却是耳聪目明,对时事十分关心。“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些新闻联播里经常出现的语句对她来说并不陌生,“说了有十来年了吧,现在还一直在强调。”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国家政策开始有意识地拉动内需,将家电产业培育为第一个消费热点。当时,电视机销售进入前所未有的旺季,直到今天,依然是带动家电消费市场的主力。
然而,专家渐渐发现,家电并没有使中国人的消费欲望继续膨胀下去,国民储蓄的热情反而愈加强烈。
与储蓄率上升相对的,是最终消费率的连年下降。经济学家郑新立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率即使再提高10个百分点,仍低于30年前国内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真的成了“守财奴”么?究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还是迫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外加“房子车子孩子”的现实压力呢?
云南籍北漂女孩杨畅怡说,“哪天一旦失业,如果没有存款,我在北京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住。”
身为国内某知名搜索网站的一名网页设计师,杨畅怡的年薪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在她看来,这个收入只够维持在北京的基本生活,还远到不了肆意消费的程度。
“尤其是买房之后,家里的所有存款都用在了房子首付上。”杨畅怡坦言,“远在乡下的父母病了不敢住院;结婚后不敢要孩子,怕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养一个孩子到他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50—130万元。如果还要海外留学,没有200万元根本不可能做到。”杨畅怡感慨。
李眉也认为,借助文化传统之类的说辞,只能为中国人的“不敢花钱”做出牵强的解释。居高不下的物价、房价绑架了当代人的消费力,那种“一掷千金”的潇洒与快意,只存在于“富二代”的生活里,或只能在千篇一律的肥皂剧里聊以自慰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结构决定我国正进入一个储蓄的高峰阶段。为了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高额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多数老百姓都在进行一种预期性的储蓄,这与人们的不安全感有直接关系。
“你别无选择”
作为国内专门研究投资和消费的经济学者,早在十多年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杨思群就发现了中国储蓄高增长的反常现象。
据他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过去几年的实际利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2000年之后,很多时候都是负数的。这说明受通货膨胀影响,国民的购买力水平在逐步下降,储蓄的投资收益并不理想。
“然而,许多经济数据显示,居民的储蓄却在不断增加。”杨思群解释,按照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当利息率较低时,居民储蓄率应该呈下降趋势,因为相比储蓄,人们更愿意去消费、去投资,来获取其它的利润收益。
对于这一现象,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曾在《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一书中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家庭已经达到了既定的存款水平,国内又缺乏其它合适的投资项目。所以当储蓄实际回报下降时,居民只有从现有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储蓄。
陈道富也认为,从居民的消费动机来看,老百姓对投资渠道的认识相对狭窄,现金储蓄、投资房产是处理余钱仅有的几种方式,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居民消费率的上升。
“所得收入除少数用于购买基金外,绝大多数存入了银行。”学计算机专业的薛同沁,目前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在他看来,如要在收益与稳定之间做出选择,后者的吸引力更大,“因为收益就意味着风险,投资随时都会失败,最后血本无归。”
对于这一点,李眉的母亲感触更深。李眉的父亲在世时,夫妻二人工资存款共结余20多万元,“基本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攒下来的。”将这笔钱存在银行里,李眉母亲觉得很不划算,“物价一天天高涨,钱越来越贬值,又没有别的投资渠道,所以我总是催着她们姐妹俩早点买房。”
一次,通过一个要好朋友介绍,李眉的父亲以民间借贷的方式将10万元存款借给了山东本地一个食品加工行业的老板,借期为1年。虽然每月可以按时拿到600元高额利息,但李眉的父母在那一年过得极其忐忑,“生怕这10万块钱打了水漂,这可是我们给孩子存的买房钱啊。”到期后,尽管对方提出再借5年的要求,并将利息开得更高,李眉的父母还是委婉地拒绝了。
也有亲戚朋友鼓动李眉的母亲炒股,或是购买基金,但身边时常涌现的“折戟沉沙”的炒股经历,让她不寒而栗。“还是把钱存在银行里踏实,此外别无选择。”
直到2006年,李眉将母亲的存款取了出来,用两代人共同的积蓄付了房子首付,同时也承担起为母亲养老的重担。
对于这一点,李眉不是很担心,毕竟母亲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她担心的是儿子未来的成长支出,那是压在她和丈夫背上的一座大山,让她即使在睡梦中也不敢松懈,“有一天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李眉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眉、杨畅怡、薛同沁为化名)
“酷抠族”的低调生活
所谓“酷抠”,也就是“酷酷地抠”,把钱花到该花之处,花出质量和效益,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本刊记者 邓凌原
Cool carl,酷抠族,是悄然崛起于当今“族”语境下的一群时尚达人。人如其名,他们身上既有“酷”(cool)的超逸,也有“凡人”(carl)的简约。
较高的学历、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优雅的生活、时尚地节俭、理性地消费、精神高于物质„„这些打在“酷抠族”身上的烙印充分说明,在高房价、高物价时代,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个性、新潮、自由的生活方式。
从“抠抠族”到“酷抠族”
“抠族”的诞生,几乎与房地产的升温、物价的上涨处于同时。2007年,从事出版工作的网友ligi,在豆瓣网上创立了第一个“抠抠族小组”,小组成员大多是和她志同道合、提倡节俭有道的同事和朋友。他们以“抠出美丽、抠出品位、抠出幸福”为目标,倡导一种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
一年后,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26岁女硕士王跃(化名)申请加入“抠抠族小组”,开始在各大论坛频繁发帖,“晒”自己的省钱经历,从一名曾经的“月光族”一跃转变为时尚的“抠抠族”。
转变的原因是“毕业季的到来”。2008年,王跃在南京鼓楼区一家图书公司寻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3个月的实习期间,每月3000元的基本工资,让王跃瞬间感到入不敷出的窘迫,她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精打细算过日子”。
作为网络达人的她,很快从网页中搜罗到各种“省钱秘笈”。她曾经连续一个月在网络上“晒”出自己每天的消费明细,创下了2000元玩转云南一周的记录,引得无数网友赞叹、惊奇,被封为论坛里的“抠抠达人”。
“我们不是守财奴”,王跃在QQ对话框中飞快地打出以上几个字。如今,月入8000元的她已由“抠抠族”升级为“酷抠族”。
她告诉记者,所谓“酷抠”,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极端小气、极端吝啬”,但“相比‘抠抠族’,我们的省钱方式更加时尚,生活更为低调和超逸。也就是‘酷酷地抠’,把钱花到该花之处,花出质量和效益,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资源。这是一种成熟、理性的消费方式,是一种简单、真实、自由的生活方式,或许生活本该如此”。
“抠”出智慧
“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能步行就不坐车;一张餐巾纸撕成两半用;剩菜一般不放在微波炉加热,而是放进电饭煲里,趁煮饭时‘蹭’点热;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多用飞信、电子邮件,少打手机„„”王跃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是入门级“抠抠族”的必背口诀,而要成长为一个资深“酷抠族”,道路还很长。
2010年秋天,王跃在南京朝天宫书市认识了张路加(化名),一番交谈之后,王跃对这个穿着打扮“像极了富二代”的“酷抠男”充满了好感。
张路加学工科出身,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奉行“低碳、环保、新节俭主义”。用王跃的话说,尽管月入过万,他依然坚持住集体宿舍;每年春节回家,他宁可与农民工兄弟挤在硬座车厢里,也舍不得买一张飞机票;他最大的兴趣是看书,但光顾的永远都是图书馆和常年打折的旧书市场„„
日常生活中,张路加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将消费支出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手机的理财软件里,一个月统计一次。
“抠”来“抠”去,张路加的钱包鼓了起来。他没有在朋友的鼓动下买车买房,而是于2012年9月从原单位辞职,自己在鼓楼地区开了一家销售公司。
“开业之前我算了笔账,发现自己这笔钱根本不够。”一番踌躇之后,张路加发挥了他资深“酷抠族”的长处,从赶集网和58同城上淘来二手电脑和办公桌椅,自己埋头组装了几个下午,并叫来几个做设计的朋友帮忙布置了一番,一间简约而富有情趣的办公室就这样诞生了。
“那天忙完后,他没有叫我们去酒店大聚一场,而是自己下厨做了几个小菜犒劳我们,甚至连喝完啤酒的易拉罐都收集起来,说是要变废为宝,将节俭、低碳进行到底。”如今,已成为张路加妻子的王跃告诉记者,丈夫的公司春节后将正式营业,尽管资金的缺口依然很大,但对于这对资深的“酷抠族”夫妻来说,他们依然充满了信心。
“抠”出时尚
作为个性独立的80后,网友“衣袂飘飘”并不在乎别人对“酷抠族”称呼的误解。“守财奴又如何,严监生不也有善良的一面么?”她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会不会因节俭而随之下降。
打开“衣袂飘飘”的微博,在标签信息一栏中,“读书、旅游、咖啡、戏剧、电影、淘宝、美食”等几个词汇立刻映入眼帘。成为“酷抠族”后,这些小资情调颇浓的兴趣爱好并没有被抛弃,反而成为她时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爱免费、爱积分、爱团购、网购、优惠券、秒杀„„这些传统“抠抠族”常用的省钱秘笈,对于 “衣袂飘飘”来说都是小儿科,她崇尚的是更为知性、前卫的省钱方式。
“衣袂飘飘”是个话剧迷,濮存昕、孟京辉、赖声川、田沁鑫„„一提起这些话剧界知名人士她就滔滔不绝。一路看涨的演出票将不少观众拒之于千里之外,但对于“酷抠族”来说并不是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衣袂飘飘”认识了大麦戏剧的管理员“我本善良”,管理员告诉他,只要在微博上@大麦戏剧,并参与每期活动,就有机会获得免费赠送的话剧票,但观剧后必须在大麦戏剧官网上发表原创性的剧评。如果剧评写得出色,又可以获得另外的免费票。
写剧评对于文学硕士出身的“衣袂飘飘”当然不是问题,她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大麦戏剧的活动,并及时提交了自己精心写就的剧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大麦戏剧”的长期观剧团成员之一。“几年下来,不仅省了大笔开销,我的文笔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小资生活也没有改变。”
2013年,“衣袂飘飘”打算写一本关于“酷抠族”的小说。她说,在小说里,她要展现的不只是“酷抠族”的省钱理念,而是他们将节俭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现代版“葛朗台”
2003年以前,郭振兴只有两张存折和一些国债券。之所以准备两张存折,是因为“一张活期,方便取用;一张死期,不到最关键的时候,坚决不能动”。
本刊记者 张子琦
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特小说《人间喜剧》中的主人公。这位世界着名的“吝啬鬼先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半夜里把自己一人关在密室,“爱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在送给为自己工作20年的仆人一块旧手表时,“好象做了一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
艺术源自生活,古往今来,在我们身边,都不乏带有“葛朗台”特质的人。
郭葛朗台
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郭振兴,被家人“亲切地”称呼了20多年“郭葛朗台”。
“叫就叫嘛,还是个洋名。”年轻时,对这个有些挖苦意味的外号,老郭没少和老婆生气斗嘴,但如今,这个外号让老郭十分自得,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么多年的节俭,我才给儿子在北京城里买上了房子。”
“别看我们夫妻俩一辈子只赚死工资,现在却在房山有3套房、2辆车。除此之外,还能给儿子在城里的房子付首付,靠的是什么?就是省!”
郭振兴是北京市农商行房山支行的一名普通员工,妻子老张在镇政府工作。虽然老郭总对儿子说,“比起还在农村种地的发小、邻居,咱家这日子过得就算可以了。”但他深知,如果走出房山这个圈儿,自己确实没有吹牛的资本。
老郭的儿子郭伟清楚记得,一次回家吃饭,老爸买菜去了一个钟头,外面还下起了毛毛细雨。正当家人为他担心的时候,老郭拎着一大袋子菜回来了。“足足5斤菜,才4块钱,又便宜又新鲜。我跟人老农砍了半天硬杀不下价来,幸亏后来下雨了,哈哈!”
老郭的单位每年都会发工作服,几年下来,夏装、秋装共攒了8套。郭伟的妻子发现,每次见到公公,他都是一水的白衬衫、西服裤子。见儿媳妇不解,老郭的爱人发话了:“别说我不给他买新衣服,你问问,他穿吗?连单位发的白衬衫他都舍不得穿新的,现在柜子里还有6套没拆封的呢。”
两张存折
“算是跟钱打了一辈子交道。”郭振兴坦言,每天面对银行里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自己却从没动过买基金、股票的心思。
2003年以前,郭振兴只有两张存折和一些国债券,“只有这些是最保险的。”之所以准备两张存折,是因为“一张活期,方便取用;一张死期,不到最关键的时候,坚决不能动”。而老郭大部分的工资都在这张死期存折里。
每个月看着这张死期存折的数字往上涨,似乎是老郭最满足的时候。他不抽烟、不打牌,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每天带着小狗“笨笨”出去溜一圈。
老郭的“关键时刻”在这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中来临了。2006年,妻子老张看中了房山区政府附近的一套楼房。“用存折换房子”,老郭心里不愿意。
“当时我单位差不多所有同事都在镇政府附近买了楼,唯独我们家还住在河北省边上。”老张这次没再听郭葛朗台的,她本能地意识到,如果再不出手,将来这房可能就买不起了。经过“激烈的家庭斗争”,老郭最终交出了自己的死期存折。
看着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只剩下小数点后两位,老郭的情绪低落了整整一年。一年后,房价开始飙升,老郭的心情也跟着“飙升了”。“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不如把钱变成房子来得‘利息’高。”
自此,老郭的人生有了新的“追求”:买房。老郭追求的方式很简单,把工资存进死期存折,攒到一定程度,就用来买房。
借钱买房
在奉行节俭的日子里,老郭逐渐成为同事和朋友羡慕的对象。如今,算上城里给儿子买的那套房,老郭已经是4套房子的主人了。看着原来大吃大喝活得甚是潇洒的同学如今为儿子结婚买房发愁,老郭就总要对儿子、儿媳讲讲自己的生存之道。
可即便如此,老郭也没敢奢求在北京城三环以内买房子,“不敢想,我再从牙缝里省钱,也不可能省出200万块钱来。”
在老郭那一代人眼里,借钱买房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村里和老爷子分家那一天起,我就没管人张口要过一分钱。我这代人都有这个思想,即便买房,也最好不拉饥荒,而且还要剩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即便在银行工作的他帮很多人办理过贷款业务,但“借钱”这两个字也从未出现在老郭的人生字典中。
2012年末,老郭的这一守财“规矩”再一次被打破。“儿子在四环边上看中了一套二手房,总价180万,这回我是真没钱了。本想着给儿子操办完婚事,我们老两口拿着50万存款游山玩水,可看着辛苦攒钱的儿子和飞涨的房价,我觉得不能再等了,贷款就贷款吧。”
于是,老郭再次清空了自己的死期存折,“50万,又变成了小数点的后两位。”在经历了最初的失落之后,拿到房屋钥匙的一刹那,老郭终于释然了,“和当年买第一套房子的感觉一样。”
如今,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的郭振兴开始了新一轮攒钱计划,“最终目标(给儿子买婚房)完成了,动力小了不少,但还是得攒点钱,万一生病怎么办,总不能给儿女增加负担。”
然而,深谋远虑的郭振兴还是“小小挥霍”了一笔,“我前天给老婆买了一件衣服。”正说着,一直在旁边忙东忙西的老张把话接了过来,“嗯,15块钱呢。”
“不在贵贱,质量好就行呗。”郭振兴赶紧反驳道。
第三篇:浅谈海尔企业家的管理之道
浅谈海尔企业家的管理之道
前言很感谢老师能利用课堂时间给我们看了《海尔首席执行官》,这部关于海尔从起步到成长壮大的历程再现。说实话,我感到非常遗憾,因为在此之前,我对海尔并没有做深入了解,除了佩服张瑞敏的卓越领导力和欣赏海尔“真诚到永远”企业文化,关于海尔的发展历程和内部管理却从来没有好好研究和思考。这次在课堂上,通过自己对海尔一路走来艰难过程的所见和老师细致深入的剖析,让我对海尔不仅有一个深刻认识,而且充满了无限敬意。作为一个民族企业,海尔的壮大似一个奇迹,已展现在世人面前,海尔的成长似一棵大树,已默默送来清凉的绿荫;海尔企业似一面红旗,已经飘扬在中国大地。
海尔创立于1884年,从创立初亏损147万元,到2002年全球营业额达到711亿元,从小作坊发展到国际化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到目前它用25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著名企业100多年走过的历程,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惊叹、为之沉思。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原因的,而一个企业的成功则更需要我们去总结经验,仔细研究海尔的整个发展历程,不难得出海尔是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企业成功的标志,在我看来海尔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海尔企业家的有效管理,而它有效的管理运作主要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
一、海尔的生产经营管理
(一)从抓纪律开始
1984年12月,青岛电冰箱总厂,35岁的张瑞敏成为当年第四任厂长,当时厂里只有600多人是一家亏空14万的集团所有制小厂,工人们都觉得没什么指望,生产的产品都卖不出去,没什么任干活。据资料得知,“每天8点钟上班,但到9点钟就没人在厂里了,扔手榴弹都炸不到人”,厂房力连窗都没有,在冬天,工人们还把木质的窗框全部拆下来烤火用,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我们从视频上看到当时的海尔也确实是这样一种冷冷清清、破败不堪得经营场面,但自张瑞敏肩负起重担时,他就从抓劳动纪律开始,制定了13条劳动纪律,包括不准在车间大小便,不准偷抢厂里物资等最基础的条例,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讲究抓出来严肃处理,似秋风扫落叶般无情。通过整顿纪律,很多人开始开始收敛,对工厂恢复了信心,至此,工厂整个生产经营才开始慢慢走向正规。
(二)引进技术与改革开放同步
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数十家企业都从国外引进了电冰箱生产技术和设备,而现在讲海尔的前身,即青岛电冰箱总厂就是其中之一。那年,张瑞敏及主要负责人去了德国,与利勃海尔签约引进技术。
就在德国的啊那个晚上,恰好是当地的一个节目,天空中燃放着焰火,陪同张瑞敏的德国人指着焰火说,“|这是从中国进口的烟花,中国的工业落后,但你们祖先的人四大发明非常棒。”这一句无意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张瑞敏的心,“中国一
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回国后,张瑞敏向全厂干部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提出“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与利勃海尔签约时就引进了当时亚洲第一条四
星级电冰箱生产线,开启了海尔的生产运作方式和创品牌的道路。说道引进生产
线,可算是费了很大的波折。因为在当时中国的硬件设备是在生太差,管理水平
更是达不到要求,但张瑞敏却能够以最具成败的因素——人,来使德国合作者信
服。海尔引进生产线后,也幸运赶上了那个时代,改革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外汇
管制逐渐放开,额度也越来越放开,这使海尔的生产运作方式有对内转向对外。
政策上的宽松无疑对引进设备是天赐良机,改革开放无疑给海尔创造了一个平台
和机会,自此,海尔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有一间小作坊工
厂很快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三)“砸冰箱”抓质量
“1956年,那是中国家电市场爆炸式的增长时代,由于当时中国物资的极度短
缺,各种商品商品严重供不应求,市场上流行“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说法,很多工厂都在不计质量拼命赶规模。而海尔却反其道而行,在海尔创业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因为收到一客户来信说:“冰箱有质量问题”据检查,其实也不
是什么好大的问题,只是有些痕印,多数人都反对张瑞敏提出砸冰箱这一损失重
大的举措,认为可以把它用来奖励员工或公关,但张瑞敏却极力坚持砸掉,狠狠的挥着大锤,76台冰箱就当众被砸掉了。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为
这么大的损失而可惜,但是事实证明那个“败家”的砸冰箱事件,却砸除了海尔
员工“零缺陷”的质量意识。
1989年,当市场供大于求,各厂商冰箱纷纷降价时,海尔冰箱却逆市场提价
12%,用户还纷纷排队购买。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
道理,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浪潮波涛汹涌,创业意识势不可挡,一
个企业要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优良的产品质量。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质量又何尝不是企业的生命呢?一个企业,并非生产出大批量的产品,就能风雨不动安如山。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只有以
生产的过程为重点,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令顾客满意,从而赢得上帝的心。任何企业,若想在星罗棋布的同行中立足,若不讲求质量,注重信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如果
企业质量把关不严格,那么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损害了消
费者的利益,那么企业的形象将会一落千丈,产品滞销在所难免。
海尔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念在每个员工心中树起来,它的砸冰箱
事件,也由此深入人心,且开始实行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战略。目前,海尔已经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
总数超过6万人,逐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
二、海尔的“本土化”管理
张瑞敏说:要国际化就要本土化,面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中频繁遭遇的反倾销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两点来努力,一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就是
竞争用户资源,因此不要盯着竞争对手,而是应盯着用户的需求。二是,企业在海外必须本土化,如果不是本土化,一旦发生问题,就只能被动的等着应诉,而
实现本土化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着这一原则,经过20多年的努力,海尔在创品牌,走全球化战略的路上很好的实现了本土化战略,近乎达到与消费
者零距离的目标。
在美国,1999年海尔在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2002年,买下纽约中
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北美的总部,并获得多项殊荣,其设计充分满足当地消
费者需求,譬如,海尔设计了500多升容积的大冰箱,抽屉能放下一只完整的火
鸡,以方便美国客户过感恩节。
在意大利,海尔本土化设计生产的意式三门冰箱在美国、欧洲、印度、泰国、中国等地销售,而且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时尚冰箱的引领者;在中东,为了
满足当地消费者对产品的特别需求,海尔陆续开发出了大容量洗衣机、大容量冰
箱、热带空调、阿拉伯文电视等产品。其中为巴基斯坦用户设计了一种能洗
32件大袍子的大容量洗衣机,风靡中东。甚至在被公认为“家电”王国的日本,海
尔也通过小巧时尚、轻松易用的“小小神通”洗衣机以及“复古式”冰箱,博得
了日本单身贵族和女性消费着的青睐。
海尔不仅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上注重本土化,而且在用人和内部管理上更
是实行的一种本土化管理。如在美国建厂,海尔全部使用本地人,充分利用当地
资源,当地制造、当地销售以及当地融资。考虑搭到美国人崇尚自由,喜欢自我张扬,特别强调人权主义,为了充分尊重和融合当地文化,一直在海尔延用的“6S”
大脚印,也又负面惩罚改为正向激励。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海尔高效灵活的本土
化管理,正是这样的管理使海尔深深扎根于心,使多数的员工愿意为之奉献一生。
三 海尔的物流化、信息化管理
对于海尔来说,物流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尔领导人强
调,物流对海尔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海尔在2000年3月底
正式启用了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使海尔的物流管理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该中心全部使用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形成了具
有海尔特色的物流管理。而其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通过全球供应链
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全球用户资源网络的同步运动使订单信
息流增值等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这样按订单进行采购、制造等,从而消灭了库存现象,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而高效的信息
化网络,使海尔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动向,从而更好的研制适应市场
需要的新产品。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不仅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而
最重要的则是给企业带来了竞争力。海尔产品适应了市场需要、在市
场上得到了用户的信任,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在一个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向导,也是企业发展的依据。海尔利用信息在不断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也不断的完善信息网络。海尔进行信息化建设
是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从而带动了物
流和信息流的运动。现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国际互联网成为
全世界普遍应用的信息工具。同时,互联网也成为企业宣传其形象的重要渠道。因此,海尔于1996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消费者提供
了一个了解海尔产品、海尔文化的平台。
四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清醒的认识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
来说,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及其战略选择;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
讲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一)OEC让每个人做自己的“CEO”
全面质量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海尔品牌战略的主导任务。与此相适应,人
力资源战略和管理制度的核心也就以质量观念教育、敬业爱岗培训、质量考评
和奖酬为主要内容。当时由于海尔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许多员工不能真正理
解,更难以自觉接受质量理念。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张锐敏采用了特殊的质量观念教育,砸冰箱事件对员工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人们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记忆,对“品牌”和“饭碗”
直间的关系有了更切实的感受。1989年开始,海尔正式实施OEC管理法即“日
事日毕,日清日高”。由OEC形成的监督体系囊括了所有员工,在海尔任何一
家下属公司都可以看到“日清栏”上的表扬和批评,并且都会在下月的工资单
上得到相应体现。对这种管理办法,海尔员工说:“OEC就是让每个人都做自
己的CEO。它鞭策着我们,是我们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这种独特、科
学而严格的管理方法从人力资源层面有利配合和推动了品牌战略的实施,使海
尔集团创造了产品质量的的“零缺陷”,用户使用“零抱怨,零投诉”。
(二)挑战满足感,经营自我,挑战自我为配合实施多元化的企业战略,海尔提出“挑战满足感,经营自我,挑战自
我”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设计了吧“外部市场效益内部化”的市场链机制。
张瑞敏认为,企业将资源提供给相关员工作为“负债”,将外部市场效应内
部化后,每个员工都应追求达到最好的效益,必须通过经营使资源增值。每个
员工都通过“赛跑”来看是否有能力通过竞争上岗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
能实现经营自我,不断战胜自我、战胜满足感、超越自我的境界。
相应的,在多元化阶段海尔的薪酬制度由原来的4种模式完善规范成13种
模式,实行分层。分类的多种薪酬制度和灵活的分配形式。在工资分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海尔一直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个动作都
进行了科学的测评,计点到位,绩效联酬。在海尔,高素质、高技能能获得高
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工资分配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生产
积极性。
(二)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人
张瑞敏清醒地意识到:企业要打造国际化的名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成为国际
化的人才。因此,新时期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提供和培养真正具备国
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为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有应变能力的管理
体制,海尔探究实施了市场链管理模式,把外部市场竞争效应内部化,构建一个
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新天地。相应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在“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理念的指导下,海尔创造了了“部长竞聘上岗”、“农民合同工当上车间主任”等大量案例,构造了“人才自荐与储备系统”、“末
位淘汰,”多元化的工资福利激励”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了打造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海尔开设了内部培训管理员网络,以SST流程
海尔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使海尔获得了巨大成功,愿海尔带着海尔
人的梦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愿海尔“真诚到
永远”。
第四篇:中国企业家精神
香港人文冉翎君: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http://all.vic.sina.com.cn 2013年4月13日新浪资讯
什么是企业家?正如香港人文首席顾问导师李哲贤博士所说,人有三命:天命利众,宿命利他,阴命利己。一个人,只有做到利众生,才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
时代,需要有利他思想的企业家
一个有钱的人,他不一定有能力;
一个富有的人,他不一定有素质;
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不一定有智慧,不一定有涵养。
因为,能力是锻炼出来的,智慧是总结出来的,涵养是修出来的。企业家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利润,这是企业家做的事情,而产品的成功,也是企业家的一种状态。但是企业家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必须有信仰,做任何事情都讲道德,讲诚信,不断追求完美,从小做大,把自己贡献给这个世界。
我们对中国企业家的定义,凡是“会”做生意的都叫企业家,这不对。
现代的商业理论追求的是诚信经营,讲道德,反对不正当竞争。在当下,企业家就是有人文精神的商人。苹果的乔布斯就是一位有人文精神的企业家,他在印度修禅7个月,体验和学习了东方的文化与思想,他心里明白,作为一个企业家,就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一种利他的思想。这正与我们2000多年前孟子提出“王道思想”不谋而合,王道思想就是利他的思想。你能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能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你始终把利他放在第一位,最后赢得就是你。只有利他,最后才能利己。
企业家,有一种信念、三种素质
企业家必须有一种信念,并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作为企业家,首先要有文化,其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谓企业家,就是为企业创造灵魂的人。文化里面第一的就是核心的价值观,我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家的道。他们是有道德的,有原则的,这叫做企业家的文化精神。
企业家有三种素质:第一种叫做学习力。
由于竞争的充分和全面化,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不是现在的专家,而是杂家。
所谓杂家是指具备政治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工商税务知识、金融保险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策划知识、谈判知识、心理社会知识、军事协调知识、专业知识等等。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家要使自己成为终生学习者,善于终生学习,做一个全面自主、全过程的学习者。要有思考研究的理想与激情,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要有坚定的研究计划和意志,要善于独立思考和与他人交流,不断实现突破。梁启超早年曾经说过:“以昨日之我战今日之我,以明日之我战今日之我。”
学习是“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他说成功就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企业家只有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企业才会有创新力。
第二种素质叫做自省力
古圣先贤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只有学会反省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反躬自问,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才能不断进步。
正如香港人文的背景图标,一个人骑在马上照镜子,这是在反省。这也是香港人文的理念,自省。智慧是通过总结出来的,也是通过自己每一天不断的反省,总结,人才会有进步。一百分是从一到一百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那样才是我们自己实实在在做到的!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是具有非凡自省力的人。他们善于从自省中发现对与错,不只会查找、分析、研究成功的原因,更会查找、探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成功的做法,会发扬光大;对于不足之处,认真加以改进;对于错误,会坚决摒弃并改正,并不断探求新的更好的方法,确保成功。人生需要质量,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未经反省的管理,迟早走入迷茫!
第三种素质是行动力
有人说,你找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证明自己做不到,不如直接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做到!
领导不是通过控制机能将人们往正确的方向推,而是通过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来达到目的,即满足人们的成就感、归属感、自尊感,使之觉得自己得到社会认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一个有思想的人的脉搏始终和时代一起跳动,他们能够发现社会亟需,能够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并迅速行动提供社会供给。
纵观现在的500强企业,几乎全部企业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激励人心的愿景,这个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公司同仁前进。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谁挺住了最后一口气,胜利就属于谁。而这个“生命的微光”就是领导人人的思想。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命运是由习惯和思想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命运。一个没有思想的企业注定不是长久的企业,而缺乏良好行动力的企业则必然陷于夸夸其谈之中。
企业家未必是研究高深思想的学者,但是企业家一定有学者的思维眼光,能够具备一双慧眼,迅速看清问题的实质,作出商业和社会价值的评判。宗庆后做决策比较相信自己的感觉,而这种商业上的感觉其实就是思想的表现形式。
第五篇:中国企业家活动日
每年4月21日是中国企业家活动日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为冲破旧的管理体制束缚,争取企业经营自主权,联合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松绑”放权的呼吁,喊出了广大厂长(经理)的心声,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们的呼吁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序幕。
1993年12月20日,福建、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北京、天津、广东、辽宁、云南、四川、河北、陕西、广西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家协会联名向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提出申请报告,热切希望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报告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家阶层正在形成,如能确定一个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对企业家们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为顺应广大企业家的心愿,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增进他们勇于改革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1994年2月21日作出决定,同意从1994年起,每年举行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1994年首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于3月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结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要求“松绑”放权呼吁书发表十周年纪念活动一道举行。同时决定从1995年起,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定于每年4月21日举行。2001年的“企业家活动日”曾在浦东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