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纵拉美——拉美的联盟战略
合纵拉美——拉美的联盟战略
长期以来,拉美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区域。如今,拉美正变得日益重要。然而,拉美的美国因素、独立自主的作风使得外界必须注意在与拉美走近时的策略。中国对拉美的可行策略应是不针对第三方的合纵,在实际利益领域更多互利合作的同时,以更积极的多边协调共同推动国际力量均衡。
美国因素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墨西哥人经常说的这句话生动描述了拉美的战略处境。要合纵拉美,必须考虑美国因素。
美国后院
美国一直把拉美视为后院,“门罗主义”这个词在中国的中学历史课本就有,可见美国对拉美的态度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门罗主义”提出于1823年,那时的美国刚刚结束与英国的第二次战争不久,距结束奴隶制的南北战争还有30多年。当时,美国的实力远远未到在世界发号施令的程度,但其仍然把拉美划到自己势力范围内,可见拉美对美国的重要,也可见美国对拉美的重视。
美国对拉美重视的事例不胜枚举,这里简单说两个:美国从第二次英美战争(1815年)到从俄罗斯手中拿到阿拉斯加(1867年),50余年把国土从23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930万平方公里,所用花费加起来约有5550万美元,其中买阿拉斯加只花了720万美元。但当美国听说可以从法国公司手里拿到巴拿马运河租让权时,国会批准的预算上限是4000万美元!尽管若干年后美国实际只用了2500万美元从哥伦比亚手中夺取巴拿马,但与获取阿拉斯加之前50余年的“出价”相比,仍可看出美国对拉美的看重程度。
当拉美出现违背美国利益的政权时,美国行动起来会不顾政治后果。1970年,受命用暗杀和**来阻止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的中情局特工几乎是明目张胆地在策动行动,他们通过外交邮袋来运送机枪,在靴子和汽车后备箱里塞着10万美元穿行过城市贿赂智利军人动手,在一次关键绑架活动失败后,这些特工竟然还挥着手枪让人家退钱——所有行径更像黑社会。而且这些都被记者捅了出来。能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各种指责干这种事的地方,恐怕只有拉美。至于美国多年来琢磨着搞掉卡斯特罗,以及1989年直接派部队到巴拿马把该国领导人诺列加抓到美国审讯并判刑40年„„那些美国在拉美的“著名”行为,不需细说也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拉美对美国的战略地理作用是再明显不过的。美国有两洋天险,在地缘安全上北边的加拿大广袤、整齐而友好,而南面的拉美却是复杂之极。美国崛起过程中那种“天定命运”自豪,最容易被人从拉美打破。因此,美国不能任由拉美过度自行其是或与其他大国联合抗衡美国。美国早期的崛起史就是对美洲的扩张与控制史——试想,假如没有当年对墨西哥的战争,美国怎么会有德克萨斯呢?直到今天,奥巴马政府依然视拉美为后院,并不断出台新策略希望拉住和控制住拉美。
后院频频起火 然而,从门罗所处的时代开始,拉美从未完全归顺过美国。在拉美有个流程很广的笑话:“美国为什么没有政变呢?因为那里没有‘美国大使馆’。”可见拉美各国对美国的反感。从阿连德、查韦斯、卡斯特罗到科雷亚,拉美总会出现令美国头疼的“挑事的刺头”。近几年不断叫板美国、而且屡屡让美国难堪的,首推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查韦斯去世后,拉美并未因此沉寂。厄瓜多尔的科雷亚先是收留了挑战美国的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然后又在近期世界聚焦的“棱镜门”中对斯诺登高调声援。
反美在拉美是一种有传统的潮流,拉美对美国的警惕与防范几乎与“门罗主义”同期出现,此后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反美主义在拉美流行:美国在扩张期,拉美有寻求独立的民族主义;美国在冷战期,拉美有倾向苏联阵营的社会主义;美国在冷战胜利推行“普世制度”
第 1 页 共 4 页 之际,拉美反省新自由主义大量出现左翼力量。
拉美反美不仅是口头叫板,从历史到今天各种形式花样翻新,在国家和政党组织层面,有反殖民代理人战争、丛林游击战、与美国的对手形成军事联盟、把美资控股企业国有化、甩开美国搞一体化等。在不入流的组织和个人层面,则有非法越境、贩毒、武器走私等等。美国的拉美后院好像只在二战及冷战初期因大国集团对抗而与美国缓和过几天,其他时间从未消停过,这真是一个让美国时时头疼又不能放手的地方。
点火的风险
上述拉美反美行动使其他国家很容易想到一个对付美国的策略:联合拉美牵制美国,在其后院煽风点火。这在国际战略上是一个能说得头头是道的办法。而且,历史上一国在另一国身边拉拢伙伴实施牵制的先例很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三国以至历代军阀混战时,此类谋略极多。在西方,英法世仇时期也常常在对方扶持一派地方贵族力量,德国封建诸侯也没少干这类事。直到今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也不能说没有这种战略的身影。但上述所有这些策略要想成功,有个最古老的战略因素必须考虑:地理障碍。如果你扶持的中小力量离你太远,山水阻隔,它在有事时,你还没有赶到,它就已经挺不住身边大国的打压了。历史上从拉美下手挑战美国的经典教训有两个——
其一,是1917年的德国。当时,德国想要联合墨西哥对付美国,在“齐默尔曼电报”中许诺给墨西哥大量援助,而且支持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德克萨斯等地。不料,美国在从英国情报机构得到这封著名电报5天后,就开始舆论动员和海上防卫,不久就全力参战,直到让德国彻底输在一战战场上。
其二,是1962年的苏联。古巴导弹危机时,赫鲁晓夫想在古巴给美国安一个战略棋子,让美国也尝尝身边有异己力量威胁的滋味,从而一举扳平美苏战略态势。但严酷的现实是,任何国家要有效支援身处美国身边的“小兄弟”都必须穿过太平洋、大西洋。而苏联的海上实力直到解体之日也没有拥有在两洋对美国的优势。美苏当时能打到对方本土的战略武器对比是:陆基导弹294:75;潜射导弹144:0。赫鲁晓夫只好以冒险开始,以退却结束。
这些教训对任何想在拉美有针对美国战略动作的国家来说都是深刻的。想在美国后院玩火,必须先算好家底,想好后果。美国近距离地缘优势不易打破,而且美国对拉美的安全敏感极强。通过拉美牵制美国的战略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对当今世界主要力量来说都是一种无谓冒险。拉美的反美主义虽然历史久、现实中不乏很热门很抢眼的动作,但毕竟浪漫有余而理性不足,对美国的实际拉动效果远远不及朝鲜、伊朗、伊拉克、阿富汗。从实际情况看,拉美国家经过多年与美国相处,也基本上抱定了与美国斗而不破的底线。考虑到这些因素,人们应该对在拉美点火的战略保持一份冷静心态。
拉美主义
冷战后,意识形态斗争大大减缓,但拉美仍是个常常能听到“主义”的地方。拉美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思路,它的很多方面都与欧美、东亚等较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表现出不同。这些不同,分散着欧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战略压力。
不同的发展
拉美是地球上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的铁矿、智利的铜矿、巴西和阿根廷的农产品等,都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多国正在崛起,而这种发展很有拉美特色。尽管受全球经济影响去年拉美经济增速比前几年略降,但基本面还是好的。拉美在经济上排前三位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都在不同程度增长中。玻利维亚、智利、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去年增长在5%左右,巴拿马增长高达9.5%,海地增长6%。世界银行预计,今年拉美经济增速将达到3.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和发达国家的1.9%。
尤其突出的是巴西,它是拉美国家发展的领头羊、位列“金砖四国”行列,早在新世纪
第 2 页 共 4 页 初就被预测会在未来二三十年超越欧洲现在的主要强国。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欧美的道路。这种不同的发展者,无疑对中国而言是多了一个同行者与探索者。
不同的向左转
引领拉美不同发展的最大特点,近年来拉美的左翼力量十分强劲。有些力量直接使用“社会主义”旗号,但那是既不同于苏联也不同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拉美左翼分为三派,一是传统左派,如尼加拉瓜桑地诺政权等,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崇格瓦拉式的革命;二是温和左派,以巴西为代表;三是新崛起的激进左派,如以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查韦斯为代表的力量。
拉美左翼的崛起,是拉美对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反思后的行动。当年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照搬美国想法,导致贫富分化、政府腐败、民生下降,使得左翼思想越来越有市场。到新世纪初,各国开始由左翼执政,它们陆续把经济命脉拿回政府手中,在对美关系上更加独立自主,有的国家甚至明确喊出反美口号,发动拉美国家联合与美国对抗。但这些向左转没有通过武装起义、国内战争等革命形式来完成,往往都是赢得民众支持后在选举中完成。政治和经济政策不少掺杂拉美地域文化、民族主义甚至宗教思想。但这些不同的向左转,使拉美地区的政权形态变得十分丰富。对中国来说,也是多了一个很好的对西方压力的分担者。
不同的一体化
拉美33国地理相接但形态各异。自有主张的拉美国家,在一体化方面也与别处很不同。像欧美那样的高度一体化固然不易达到,像东盟等坐下来安静讨论问题有时也很困难。拉美的一体化走得不平坦,因而也不容易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拉美的一体化起步不算晚,但总有种种因素使拉美无法真正拧成一股绳。左翼兴起后,往往不满原来的一体化机制太靠近美国,想另立山头。而无论激进左翼还是相对温和力量,在拉美都无法像法德在欧盟中那样能起到“发动机”作用。近年来,拉美各国发展不一,相互间大小矛盾不断暴露,再加上美国不希望拉美抛开自己做大,难免从中作梗,因而拉美一体化波折不断,难以迅速推进。
这方面的新发展,表现在去年6月秘鲁、墨西哥、智利和哥伦比亚宣布成立经贸领域的“太平洋联盟”。这4国拥有2亿多人口,GDP总量约为1.7万亿美元,人员和经济总量大概都是拉美的三分之一强。它们能否形成新的一体化“培养基地”呢?复杂的区域内外因素,不会让它顺利变成在拉美更有代表性的组织。至少从目前看,巴西、阿根廷等地区主要力量参加进来以前,人们不能预判它的美好前景。从4国与区域外国家的经贸情况看,4国与美国都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和秘鲁在东亚先行一步,与中、日、韩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正在谈。看来,它是要同时在区内与区外逐步发展的。“太平洋联盟”是拉美一体化的缩影——很多要件都不齐备,成员间分合变化不断出现。但这种不同的一体化也意味着它处在成长期,中国在它尚未完全确定整体方向之际有更多机会施展作为。
中国选择
对中国来说,即使没有美国因素,拉美也很重要。今年5月底6月初,中国新领导人习近平出访拉美,并“顺路”去美国。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展与拉美的关系,既有眼前的务实合作,也有长远的战略谋划。
能源合作
按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世界五分之一的石油在拉美。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在全球位列第三。拉美原来的石油出口主要被美国垄断,现在欧洲、日本都在大力发展与拉美的能源合作。中国石油公司大概在1993年前后开始在拉美取得石油开采权,从那时起,中国与拉美的石油合作便日益加深。但与西方国家比,中国从拉美获得的石油并不算多,可能还不到拉美国家出口石油的10%,而且中国所获油品的质量未必赶得上西方。中国正在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通过贷款、投资换石油、联合成立公司长期经营等方式扩大合作。6月6日,中石油与厄瓜多尔正式签署太平洋炼油厂和上游石油区块开发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最新
第 3 页 共 4 页 的一件喜事——拉美因炼油能力和炼油量相对有限,只有三分之一原油可出口,中国从采到炼,加深了与拉美的石油合作,前景光明。
经贸博弈
中国已成为拉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合作正在扩大。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时亮出了中方的合作诚意,告诉拉美:中方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优势,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资源丰富,生态建设等方面有特色,双方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合作,交流互鉴。特别是中方强调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愿把经贸合作的蛋糕做大,从而更多进口有关国家的商品。这对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调整中的拉美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利好。被许多人视为在经济上排斥和约束中国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美国从包括智利在内的4个发起国手中拿过去改造成的。美国同步还在一一推进与拉美国家的自贸区合作,目前已经拿下11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合作更显重要。从地缘经济版图看,中国的经济合作链条横跨太平洋联结拉美远端,给了中国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
促进统一
与台湾有“邦交”关系的国家中一半以上在拉美,而且集中连片。这些国家虽然不能在军事安全上给中国的统一进程制造太多实际障碍,但政治上作用很大。它们在许多国际场合有投票权,他们可以为台湾发声,而且它们的地理位置往往可以成为台独分子前往欧美的落脚点和中转站。随着中国的发展,这些国家日益看到与中国合作才有前途。而中国在拉美地区开展的务实合作、多边协调,也日益对这些国家产生吸引力。中国正面临有利时机。通过拉美巧妙促进中国的统一进程,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战略。
合纵拉美
除务实合作外,中国对拉美的文化交流也面临机遇。从各领域本身来看,合作会直接产生收益。跳出各领域看,这些合作对中国的国际战略有着巨大助力作用。中国正处于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位置,这是一个既要上升、又要不断面临阻力和压力的时期,因而需要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多支撑。
中国的一贯政策及拉美在美国战略中的敏感度,使得中国不可能在拉美建立一个稳固联盟。但中国与拉美都不同于美国与西方的发展模式,一群不同者的走近本身就有助于消解霸权。未来若干年,巴西有可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拉美有可能有一批国家集体崛起。而中国按目前发展趋势,未来必将有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同时,拉美各国经济发展、社会整合都在变化中(各种思潮与政治力量非常活跃,近期巴西的骚乱等说明拉美远未到达定型和稳定发展期),中拉即使不在传统的安全战略上有意走近,也仍然会面临类似的西方压力,并产生变革国际机制的要求。中拉不断合作,在气候变化、多边经济机制、人权斗争、裁军与军控等各类多边场合协调立场,必然会促进国际实力对比更均衡,国际机制更民主。
这是一种“合纵”,但绝不针对某个国家。有些浪漫的拉美左翼希望中国带头反美,但如前所述,现实安全环境及中国的战略理念都不可能导致这样的传统联盟。中国在拉美的新型“合纵”就是务实互利合作,以多边协调平衡国际力量。拉美各国的安全与繁荣当然不能依靠美国,但也不能依靠区域外哪个大国,最终要靠它们自己探索出联合自强的路。中国的战略视野需要扩大到全球,不必因拉美是美国后院而自我设限,但也确实要明了战略运筹中的时空远近因素仍决定着战略大局的先后顺序。中国不需在拉美给美国设陷阱、埋地雷,如果美国自己不收敛霸权风格,它就必然会在拉美有操不完的心;反之,如果美国愿在拉美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则中国与拉美各国的务实合作将更不易被排斥在外。对中国来说,合纵拉美之策就是坚持合作,再坚持合作,不必太执着或急于取得战略收获。然后,战略收获会P 自己出现。□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二篇:拉美养老金制度
拉美养老金制度面临两大挑战
投资效益低 覆盖率下降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掀起的全球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浪潮中,拉美国家率先进行结构性改革,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将私营部门和市场机制引入养老基金管理这一政府专属领地,有学者和政策决策者认为,过去25年拉丁次大陆上稳定的发展要部分归功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6月13日在由BBVA(西班牙对外银行)与中信银行联合举办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企业年金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对拉美的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收现付制难以为继
20世纪20年代,拉美国家在欧洲传统社会保障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现收现付统筹制。该制度属国家福利范畴,由政府直接管理,负责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公共基金的征收缴费、管理、投资运营以及养老金的发放、监督检查、争端处理等。
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些问题开始在拉美国家凸显,确定给付型的现收现付制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199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超过60岁的人口所占比例超过5%,而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15%。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缴费人和受益人的比例失衡,缴入与支出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出现显性的社保债务。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如果不进行改革,拉美国家的社保债务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很多国家的社保债务占GDP比例将接近10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可能接近或超过350%。第二,公共养老金基金的管理缺乏效率,隐性的养老金债务增加。有数据显示,当时一些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基金收益要低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如委内瑞拉的公共养老金基金收益比银行存款利率低5.7个百分点,比人均收入增长率低26个百分点,又如,1981—1988年间秘鲁的公共养老金基金的实际回报率是37.4%。
第三,拉美地区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导致的薪资和雇佣周期的剧烈波动,政府和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国际养老金管理者联合会主席Guillermo Arthur E称,当时纯粹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难以为继,要防止社保赤字和养老金债务继续增长,并在尽量不提高缴费的基础上提高养老金、最小化养老金体系运营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拉美需要对养老制度改革。1981年智利率先进行了养老体制改革,建立了确定缴费型的个人储蓄账户制度。迄今为止,有十几个拉美国家先后进行了养老金制度改革。
建立基金积累制
在拉美,既有以强制性的个人账户计划为基础的完全基金制模式,如智利、玻利维亚、萨尔瓦多、墨西哥、多米尼亚共和国;也有由公共计划和个人账户计划组合而成的混合模式,如阿根
廷、哥斯达黎加、乌拉圭;还有公共计划与个人账户计划并行的双轨模式,如哥伦比亚、秘鲁。
拉美养老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立强制性的个人账户计划,采用基金积累模式。在该模式下,个人账户实行强制缴费,但雇员可自行选择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来统一负责管理个人养老基金的收缴、支付、投资等事宜,基金独立经营,AFP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如拉美第一大的养老金管理机构——BBVA管理着拉美17.7%的养老金账户和23.7%养老金资产。
对于养老基金的投资,雇员可以在不同的投资组合间进行选择,AFP根据雇员选择的投资工具将账户中的资金用于投资,但只能投资于政府批准的投资工具。此外,雇员可以更换AFP,但无权提前支取养老金账户,或将养老金挪作它用。Guillermo Arthur E介绍说,在新模式下,AFP不仅需要提供养老金,还要提供残疾人补恤金和最低生活保障。
成效显著
新的养老金制度在拉美实施以来,养老基金不断扩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养老金管理者联合会(FIAP)的数据,拉美国家养老金基金已经从1996年占GDP总额的3.9%上升到了2006年的16%。
改革带来的最直接效果:一是基金管理效率提高。通过研究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发现,改革后基金的回报要比银行间利率高,并且如果经过风险调整,回报也比共同基金要高。此外,基金的回报率也超过了实际工资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增长率。例如,改革后,秘鲁的基金实际回报率达到了5.7%,超过同期实际工资增长率1.8个百分点,人均收入增长率3.3个百分点。二是养老金债务大幅降低。如2001年墨西哥养老金债务占GDP的比例是14.9%,阿根廷是74.6%,据研究人员估计,若不进行改革,当年墨西哥这一比例将可能是130.1%,阿根廷是87.3%。
此外,养老金制度的改革还通过作用于三个经济要素,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是刺激了储蓄迅速上升。BBVA南美养老金与保险主管经济学家David Tuesta 称,养老金基金总额每增长10%,国家储蓄率就上升4%,养老基金的储备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另一方面是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为资本市场提供一个新型的国内资金来源,有助于国内金融业的发展,BBVA南美首席执行官Vicente Rodero就介绍到,拉美大量的存款和投资都是通过养老金业务渠道进行的。此外,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改善了劳动力市场。BBVA南美养老金与保险业务执行董事Agustín Vidal-Aragón De Olives认为,新制度打击了人们提前
退休的积极性,刺激人们加入劳动队伍中,“低税收和缴费与给付之间的明确联系可以鼓励正规化就业。”
拉美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一、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美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引进欧洲传统社会保障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现收现付统筹制。该制度属国家福利范畴,由政府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即政府承担着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征收缴费、基金管理、投资运营、发放养老金、监督检查、处理争端等职能。
现收现付制度曾是拉美社会福利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因其完全依赖于国家财政税收,基本上没有基金积累。随着受益者人数逐年增加,各类弊端丛生,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主要问题包括:
(一)制度建设缺乏统一性,管理水平总体低下。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监管,养老金管理机构隶属于相应的政府部门,管理上各自为政,各机构的收费标准、享受条件、待遇水平各异。
(二)政府和企业负担沉重。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纳税人和受益人的比例失衡,缴入与支出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养老金作为国家福利资金,缺乏增值渠道,仅限于购买国家债券或存入银行,投资方式简单,难以应付不断扩大的支付需求,政府补贴不断增加。
(三)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国会议员、外交官、军界、司法界等所谓上层公务人员待遇丰厚,国家财政负担沉重,而改革殊难;其他广大社会阶层退休金收入过低,要求增加退休金的呼声强烈。
(四)逃交、漏交税现象严重。由于养老金数额以退休前3-5年的平均工资为基础计算,缴费多少与养老金数额无直接关系,导致有半数职工不缴费。
(五)领取养老金的部分条件过于宽松。如退休年龄定得过低、允许职工提前退休等。
(六)保障覆盖率低。基本仅限于城市正式就业人员。
二、1980年智利率先对其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90年代后期秘鲁、哥伦比亚、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墨西哥、巴西等14个拉美国家相继在这一领域进行改革。
1980年智利颁布《养老保险法》,标志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启动。智利采用完全积累制的“智利模式”,在拉美乃至世界颇具代表性,曾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列为全球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典范之
一。其核心是将养老金制度与医疗保险分开,由现收现付制改为完全积累制,在政府监管下将养老基金交由私营机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在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建立强制性的个人资本账户(Cuenta de Capitalización Individual)。新制度规定由政府授权的股份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统一负责管理养老基金的收缴、支付、投资等事宜,管理公司可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凡拥有规定数额的资金和一定数量参加者的机构,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便可成立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其股东大多数为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大型企业。参保者根据收费标准、服务质量、收益率和安全性等自由选择一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每月把工资收入的10%作为养老保险费存入公司为其设立的私人账户,并且可以随时将账户转到另一公司。公司可根据投保者选择的投资工具将账户中的资金用于投资。待缴费者退休后,根据其账户资金情况发放养老金。此外,还设有补充个人账户,鼓励参保者自愿缴纳更多费用,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为男65岁、女60岁,符合伤、残等有关条件者可提前领取。
(二)政府在养老金制度中的职能
监管职能。政府通过独立、高度专业化的养老基金管理总局审批基金管理公司的建立,控制管理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实行监管。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金融机构及国家养老金管理总局均不得拥有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但可投资于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必须达到4%的最低年回报率。如投资回报率达不到法定标准,则用储备金弥补。
补贴职能。政府担保最低养老金的发放,如养老金过低,政府将提供最低限额的养老金;担保最低投资回报率并承担最终风险。如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出现波动,储备金不足以弥补时,政府予以补贴;在管理公司或人寿保险公司收不抵支时,政府弥补差额,或在公司破产后保证支付养老金。
三、完全积累制的养老金制度在拉美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要表现在:
(一)保证了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取得了较高的回报率。1981年-2001年,智利基金年均收益率为10.9%,其中1991年回报率高达29.7%。至2003年底,养老基金总资产达496.9亿美元,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686.2亿美元的72.4%。养老基金总资产的39%来自缴费,61%来源于投资收益。
(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各项法律法规保障下,金融投资工具增加,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刺激了国内储蓄迅速上升,智利成为拉美地区国内储蓄最高的国家,为国内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
(三)社会保险覆盖率逐年提高。智利参保人数从1981年的144万增至2000年的610万,年增7.9%。此外,养老金与缴费直接挂钩,还可根据年龄自行选择收益高的投资工具,增强了投保者的自我保障意识。
但由于个人需缴高达10%的强制保险金,对于很多人而言负担过重,导致该制度覆盖率仍很有限。除智利达到50%外,其他国家平均水平只有20%。但总的看,完全积累制的养老金制度比传统制度的现收现付制度更优越,拉美国家相关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
四、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
这种模式兼顾了财政上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公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金制度,我似可在立法、管理等方面借鉴拉美国家的有益经验:
(一)法律保障。加强金融、证券、保险、投资、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立法及执行力度。
(二)基金管理市场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基金管理公司运营,打破垄断。
(三)基金运营资本化。为确保增值保值,应进一步增加基金投资工具和方式,除用于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的投资外,还可适当增加对风险较高、但收益也较高的投资品种。
(四)通过发行类似智利“认可债券”的特种长期债券消化部分转制成本。
第三篇:习近平拉美之行
习近平拉美之行:走得更远 行得更稳高度重视。普遍认为,习主席的拉美之行,是合作之旅、友谊之旅,定能取得丰硕成果。文/国平习近平主席开始的拉美之行,是今年中国外交的又一个重要事件,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相关国家也
在接受巴西《经济价值报》、阿根廷《国民报》、委内瑞拉国家通讯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的联合采访时,习主席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中国古诗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中拉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处在相似的发展阶段,肩负着相同的发展任务。我们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些是我们能够求同存异、携手共进的根本动因。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距万里。这些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迅速升温,经贸联系和民间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遍及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中国是拉美的真诚朋友,其友谊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拉美一些国家,都曾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华裔侨民在那里辛勤工作、幸福生活。特别是双方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中国人民和拉美人民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在历史上,中国和拉美国家从没有过纷争,而中国人民的善良勤劳智慧,深得拉美人民的赞赏。尽管语言不通,文化各异,但真诚换来了真诚。在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有很多“中国通”,更有许多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而中国人对拉美文化、拉美风光同样十分向往。习主席此访,不仅带去中国人民对拉美人民的友谊和善意,也必将大幅度提升中国和拉美国家互利合作的整体水平。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朝着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我们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与世界各国多方面合作。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继续同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相信,我们同金砖国家和拉美国家的合作,一定会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第四篇:拉美商务礼仪
在拉美,政变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人们由于司空见惯,因此发生了政变,也不会紧张骚动,街上仍平平静静。政变对于一般的商业几乎没有影响,只有牵涉到政府的交易,才产生影响。和处事敏捷的北美人相比,拉美的商人显得极为悠闲开朗。与拉美商人洽谈时,常听他们说:“明天就办 ”,但到了明天,却仍然是这句话。拉美的教育水平比较低,能够管理业务的经理人才不多。因此,必须与负责管理的人才能谈生意,而且拉美休假也很多,在商谈中,经常会遇到参加洽谈的人突然请了假,商谈要停顿到他休假回来后才能继续进行。由于当地这种情况,洽谈中的感情成份很大,彼此成为知己之交之后,他们便会优先办理,也会照顾到客户的要求,商谈便可以顺利地进行。因此,在拉美,商谈时的态度是要能善解人意,冷酷无情将不适合当地的商谈气氛。但是,近几年来,在美国受过商业教育的人迅速增加,因此这种商业环境正在逐步改变。拉美的工业水平很低,企业家的企业意识也较低,工作时间普遍短而松懈。由于气候的关系,早上起得晚,而午饭后必须睡午觉。中午休息的时间一般是从12点到下午3点,银行要到中午12点才开门,而到下午3点也就关门了。而且因为金融界的知识水平较高,常常发生罢工,有时会持续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金融活动也就跟着停顿。我们与拉美国家贸易时,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拉美国家由于比较悠闲,人们常常变得责任感不强。在商业活动中,不遵守付款日期是经常发生的事,而对金融的时间价值也缺乏敏感。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中,也有对信用证付款的观念极为淡薄人,甚至还有商人希望同国内交易一样用支票付款,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国际贸易中正式交易的做法。拉美国家中,除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外,对进口许可证审查很严,所以事先若未确认是否已获得许可,千万不要着手组织生产,以免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在拉美的贸易中,美元是主要的货币,美元黑市的横行,是拉美各国共同的现象。
第五篇:了解拉美古代文明
了解拉美古代文明
没有上西班牙语言文化专题之前,我对拉美文化是一概不知的,对拉美的认知也只停留在其板块在世界地图的位置。通过西班牙语言文化专题和阅读《世界文明大系—拉丁美洲文明》书籍,我对拉美文明有了以下的认识和思考。
美洲古代文明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公元前2000-公元250年左右),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左右),后古典时期(公元900-1500年左右)。在众多文明(奥尔梅克文化,特奥蒂华坎文化萨波特克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查文文化等)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三个主要文明中心:①以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为中心的古代玛雅文明;②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的古代阿兹特克文明;③分布于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广大地区的古代印卡文明。
玛雅文明
我对玛雅人的认识起源于2012年世界末日这个“玛雅预言”,但在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扭曲玛雅历史的说法,据不同知识领域的学者声称并没有任何现存的玛雅刻本记载了这个预言。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又戛然而止。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
玛雅是一个地区、一支民族和一种文明。玛雅文明,根植于远古石器时代,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地区。通常,玛雅文明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称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公元300年-900年为古典期,公元900年-16世纪为后古典期。而谈起玛雅文明,必然要谈到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开创的各种传统都为中美洲各文明继承下来。从神权政治、金字塔神庙、纪念碑和祭台,到象形文字、历法系统、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这一切构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础,玛雅文明也继承了奥尔梅克文明。1.玛雅文明虽然是城市文明,却建立在玉米农业的根基之上。但其实很多人对他们的耕种方式有片面的认识。他们不仅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也采取相对集约的生产方式,修水利,开辟梯田等。2.贸易为玛雅人打下物质和思想基础,而贸易有三个层次:地方集市贸易,区内贸易,区际贸易。我认为玛雅地区的贸易活跃很大原因归功于它的地理位置(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通道上)和物产丰富。3.家庭是玛雅社会的核心,父权制。玛雅社会的中心是城市,它是一个阶级社会,各城邦实行世袭制,最高统治者处于一家,集行政,立法,宗教大权于一身,这令我想到了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君主制。有学者认为,严格的等级划分是导致后古典期文明衰落之后,玛雅文明销声匿迹的首要原因。因为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玛雅文明。玛雅地区也并不太平,各城邦之间战战和和,分分合合,也令我想到了春秋战国的争霸。4.时间是玛雅人宇宙观的核心,从365阶的库库尔坎金字塔,还有被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历法,他们的历法体系由3种历法构成,即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都足以证明。5.玛雅人是多神论者,他们崇信万物皆有神,还有上面所提到的活人祭神,都可以看出他们对神的崇信。6.玛雅人的文化成就在拉美古代文明中是最杰出,最灿烂辉煌的,具体表现在建筑(根据宗教生活生产,和阶级区分,构成了房屋建筑的布局及设计,也是其社会的一个缩影;雕刻有石刻,木刻,贝雕,玉雕,骨雕还有泥雕。我特地在网上找了一些玛雅雕刻的图片,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出土于恰帕斯的亚克斯奇兰画碑之一。这批浮雕构图缜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的都是当时玛雅人的战争与生活。
玛雅人的绘画多用于装饰的壁画,写实手法,有神话故事,祭祀典礼,战争场景等,可见他们对神话与宗教的信仰。玛雅人发明了自己的独特计算法,使用二十进位制,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零”的人。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象形文字,玛雅人的象形文字是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骄傲,他们的象形文字较为复杂,出现了表意符号,大多数他们都写在纸上,或雕刻上。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但自己也有独创。阿兹特克文明继承了托尔特克文明(是墨西哥三大文明之一,大约发生在公元800-1000年间,纳瓦特尔语里“托尔特克”的意思是“技工”),为阿兹特克文明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于15世纪在墨西哥中部建立了帝国。拥有较精确的历法系统;农业方面,灌溉技术发达;经济方面,已经出现了原始阶段的“货币”;宗教神话具有鲜明的特色,且对后世也影响深远;阿兹特克人的建筑技术也非常精湛,能够建造出十分雄伟的建筑,特诺奇提特兰古城便是最好的证明;此外,阿兹特克社会阶级划分森严,并拥有完备的法律系统。其中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祭祀方式(阿兹特克族神指令要用人类的血液去供给太阳,以提供它每日升起来的能量。每次人祭时都会有着非常盛大的规模,几千人在那一天都显得不同寻常。祭品通常是被砍去脑袋或剥去人皮,并被活生生的将心脏挖出。然后再把祭品放在高高的金字塔顶端,最接近太阳,鲜血顺台阶往下流。尽管阿兹特克民族的经济主要是依赖于玉蜀黍(或玉米),人们始终还是相信农作物的丰收与否要靠定期的人祭品的鲜血供应。)信仰的力量真是“强大”。而他们的政治也是神权统治,国王同时也是大祭司。其经济与玛雅地区相似,同样以农业为基础,贸易活跃,其手工业更加多样,繁荣。“阿兹特克帝国”宗教的一大特征是众神并存,各氏族,各部落,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不禁让我想到了中国的“财神爷”。阿兹特克人设有各级的学校,儿童、青少年不分男女,人人有学上,人人要学习。阿兹特克人从孩提时就开始不但接受自然、历史、法律、宗教、体育、军事和科学等教育,还要接受道德教育。高等学校也区分普通高等和专业高等学校。在科学方面,尤为植物学达到相当高水平,还有专科医院和康复中心等,医疗基础设施也是很齐全。阿兹特克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并会造纸,用于书写,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古籍。建筑艺术的代表是金字塔,但还是未能超过前人。印卡文明(也称“印加文明”)
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16世纪初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印卡文明是以古代印卡人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为南美安第斯地区的古代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同样是中央集权制度,而有意思的是当他继承王位时,他将和他的最大的被叫做科娅的姐妹结婚,而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将会是下一届印卡王。印加王可以有很多的妻子,但是能够继承王位的那个孩子只能是他和他的姐妹生下的孩子。印卡社会的基层结构是“艾柳”,相当于氏族公社。帝国设立一种称作“米达制”的劳役制度,轮流征调壮年男子去建造公共和宗教工程。还有一种从事特殊差役的“亚纳科纳”,相当于奴隶或半奴隶。较为先进的是庞大的梯田系统和引水工程。印卡人文化上的成就突出表现在雄伟的巨石建筑方面。印卡人修建了两条大道,一条称“海岸大道”,一条称“高原大道”,形成贯穿南北全境总长1.8万千米的道路网,也便于国王统治。在冶炼浇铸、纺织制陶、天文历法、外科医术、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印卡人还创造了被称为“基普”的结绳记事法,就没有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象形文字先进了。与另外两个文明一样的是,印卡人信奉自然神,也对世间万物均奉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