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柴尚金(2008.6)
20世纪以来,拉美社会主义流派众多。信奉社会主义的拉美左翼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激进的、温和的,还有托派的,均各有特色。在拉美五颜六色的左翼光谱中,目前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大致有三种: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左翼政党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和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具有拉美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现在仍是拉美共产党追求的理想目标
拉美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社会主义传统。早在19世纪拉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南美解放运动领袖、委内瑞拉人西蒙•玻利瓦尔和古巴民族独立先驱者何塞•马蒂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其革命理论是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19世纪70年代拉美就受到马恩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建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1878年墨西哥社会党成立,1892年巴西出现了社会主义工人党,古巴成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党。在20世纪拉美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拉美和秘鲁实际相结合的马里亚特吉思想、切•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通过武装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古巴社会主义,还有通过议会和民主道路执掌政权后实行的圭亚那“合作社会主义”、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等,这些都是由拉美人在实践中创立的。此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等在拉美也有很大影响。拉美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但无论信奉什么,都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的希望,也是解决拉美问题的答案,肯定“拉美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拉美多数国家成立了共产党,不少国家的社会党正式改建成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共产党组织已遍布拉美和加勒比所有国家,总数约30个。由于受60年代国际共运大论战的影响,拉美一些共产党发生分裂,这些发生分裂、各式各样的共产党有44个。这一时期,在西半球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政权,一些左翼政党纷纷进行武装革命斗争,有的也建立了左派政府。苏东剧变对拉美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销声匿迹,但多数党力量得到保持,有的甚至得到发展。当前拉美共产党共有20多个,都是合法政党。除古巴共产党继续执政外,巴西共产党、智利共产党、委内瑞拉共产党等也成为参政党,有的共产党员还当选为议员或担任内阁部长。多数党同其他左翼政党结成统一战线,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斗争,成为拉美左翼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古巴共产党长期执政,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变,特别是卡斯特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硬骨头精神,一直成为激励和凝聚拉美左翼的一面不倒的旗帜。作为老一代共产主义者和反美斗士,卡斯特罗赢得了拉美左翼的普遍尊重,在左翼聚会上,只要提到他的名字,就会引起一阵欢呼。拉美许多大学生和知识界人士把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当作崇拜的偶像,社会主义在他们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卡斯特罗现在虽然退出领导权力机构,但其精神永在。美国一直视社会主义古巴为“眼中钉”,经济上实行封锁制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进行武力威胁并曾策动雇佣军入侵古巴,外交上孤立打压并支持各种反古势力搞阴谋颠覆,对卡斯特罗本人则企图从肉体上消灭,曾策划了600多次刺杀活动。近年来,美在继续对古进行打压的同时,寄希望于卡斯特罗之后的“变革”,以便乘机促使古巴改变颜色。如果古巴垮台,拉美社会主义将失去精神支柱和战略支撑,不免走下坡路。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拉美共产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其他拉美左翼也有一定影响。就当前影响最大的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而言,其中也有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致的。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解释了“21世纪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异同,认为前者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是劳动比资本重要。认为劳动及对劳动者的尊重是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从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失败中可看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这条原则是拉美20多年新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可见,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比资本重要、使用价值高于交换价值等)、发挥国家和社会作用、反对市场和利润第一的思想仍然是当今拉美左翼坚持的思想原则。
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拉美中左翼的主要价值取向
拉美地区的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政党是在欧洲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国际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就在拉美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及特权统治的民主斗争中得到一定传播,并陆续建立了一批社会党,1896年,阿根廷成立了社会党,1910年乌拉圭成立了社会党,1926年厄瓜多尔建立了社会党,1930年成立了秘鲁阿普拉党,1933年创立了智利社会党。20世纪70年代,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曾取得重大胜利。1970年,由智利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独立民主运动等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提名社会党领导人阿连德作为阵线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获胜。阿连德主张在资本主义法律框架内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在尊重法制、体制和政治自由的条件下,改变资本主义”,要在智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以民主、多样化和自由样式的社会主义”。阿连德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通过选举和公民投票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主张国营经济、合营经济和私营经济三种经济成分共存,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思想上,提倡多元化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允许反对派的合法存在。然而,阿连德政府执政不到3年就被皮诺切特领导的军人政变推翻,通过选举上台的阿连德总统本人也在政变被杀害。
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党国际在拉美成立了社会党国际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委员会,竭力吸纳成员党,推行社会民主主义道路。1979年,尼加拉瓜桑地诺解放阵线和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在反对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中获取政权,宣布走废除剥削、实行经济改革和人民参政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行国有化和公私合营经济,并加入社会党国际。随着阿连德社会主义的失败,拉美社会民主主义一度遭到严重挫折。尼加拉瓜陷入内战状态,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下台,对拉美左翼也是一个严重打击。
20世纪8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的军政府纷纷“还政于民”,启动了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拉美社会民主主义趁机迅速发展起来。冷战后,随着欧洲社会党以及社会党国际加大向拉美扩张的力度,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日趋活跃。迄今为止,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已有60个左右,其中有36个党加入了社会党国际(2007年社会党国际在拉美有26个正式成员党、8个咨询成员党和2个观察员党)。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拉美许多民族主义政党转向社会民主主义,并在大选中有所作为,成为本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或政治组织联盟在拉美许多国家曾多次执政或参政,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牙买加人民民族党、秘鲁阿普拉党等都曾上台执政,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今拉美政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拉美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情况比较复杂,从组织方面看,第一种是正式加入社会党国际,接受社会党国际基本主张的党,如智利社会党、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等;第二种是虽未加入社会党国际,但加入了拉美社会党的地区组织即社会党国际拉美和加勒比委员会的党,如阿根廷统一社会党、巴西社会党、乌拉圭社会党、厄瓜多尔社会党等;第三种情况是虽然没有加入社会党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但也明确信奉民主社会主义,如巴西劳工党。从总体上看,拉美社会党在思想和组织体制方面同西方社会党关系比较密切,比较容易得到西方社会党、社会党国际的指导和各种帮助。社会党国际的秘书长近20多年一直都由拉美社会党人出任。从阶级属性方面看,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既有传统的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如智利和乌拉圭的社会党;也有具有民族主义或民众主义倾向的政党,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还有代表中产阶级的政党,如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还有一些自称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社会运动的政治组织,如委内瑞拉争取社会主义运动。
虽然拉美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情况复杂,但在理论政策和社会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在纲领主张上大都受西方社会党的影响,推崇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实行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民主化,主张各党和政治组织参与竞选,允许不同意识形态并存和不同阶级阶层民众参政议政;经济上反对新自由主义,提倡混合经济,国有、私人和合作经济同时发展,对重要部门实行国有化,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民族经济;社会政策方面强调社会公正,突出国家的调节作用,关心中下层群众利益,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外交上实行不结盟的多元外交政策,倡导拉美民族主义,主张拉美一体化。二是拉美社会民主主义及政党具有较深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拉美各国自独立至今,贫富悬殊历来都是最难医治的顽症,至今仍无改观。从现实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导致社会形势恶化,贫富悬殊加剧,贫困化程度加深。目前这一地区5亿人口中,有1.8亿是穷人(日可支配收入不足2美元)。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使拉美广大民众在改革过程中付出失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减少等沉重代价。中下层群众要求实现社会公正的愿望强烈,人们不满现状,反新自由主义和只惠及少数人的“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党作为左翼政治力量之一,迎合了中下层群众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为大多数劳动群众代言人的作用,也赢得了这部分选民的支持,获得了比以前更有利的发展空间。除极少数较激进的社会党外,拉美多数社会党的发展相对平稳,不像本国其他类型的一些政党一样大起大落。到新世纪,巴西卢拉政府、智利巴切莱特政府、乌拉圭巴斯克斯政府、阿根廷基什内尔政府等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政党纷纷上台执政,有的还蝉联执政。三是拉美大部分社会党都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对拯救国家前途命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20世纪60、70年代,拉美许多社会党致力于反对军人独裁统治,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为实现民选政权进行了不懈斗争。80年代后又为反对外国对拉美发展道路的干预作出了自己的努力。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一些社会党同其他左翼力量一道,纠正新自由主义式的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是具有拉美特色的新社会主义思潮
目前,拉美左翼、中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已达10个,这是拉美左翼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激进左翼主张的“21世纪社会主义”和查韦斯推行的社会变革,特别引人注目。
在1998年大选中,作为由“第五共和国运动”等十几个左翼政党组成的“爱国中心”候选人,查韦斯获胜当选总统。1999年2月,查韦斯就任总统后,即提出开展玻利瓦尔和平民主革命,即继承玻利瓦尔的“自由、平等、独立自主、地区联盟”的思想,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对委内瑞拉实行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从此,委政坛和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查韦斯推行的变革主要是:一是修改宪法、加强总统权力。查韦斯于1999年2月上台后,立即进行全民公决、成立制宪大会和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查韦斯主导的“爱国中心”在全国制宪代表大会选举中赢得绝大多数议席,在全民公决中也通过了制宪大会起草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即玻利瓦尔宪法。新宪法规定,议会实行一院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总统任期由5年增至6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有权任命副总统和解散全国代表大会,加强了总统权力。按照新宪法要求,需通过大选投票重新确定查韦斯政权的合法地位。委内瑞拉于2000年7月又举行大选,查韦斯再次当选。为了巩固执政地位,查韦斯加强执政派内部的整合,将执政派各个政党力量汇集成“变革集团”,并以此参加委2006年12月总统选举,获得大胜。查韦斯在2007年初筹建了“统一社会主义党”,党员登记人数达700多万,是拉美人数最多的政党,其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统一社会主义党”建立后,查韦斯又提出修改宪法,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委内瑞拉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委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同时在宪法中取消总统连任限制,把国家各种权力集于总统一身。然而,修宪案在2007年12月2日的全民公投中以微弱劣势被否决。
二是从代议制民主转向参与制民主,建立基层的权力机构“社区委员会”,实现“主人翁式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扩大“人民权力”。委内瑞拉新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增设了公民权(由国家总检察长、总审计长和共和国护民官组成的共和国道德委员会行使)和选举权(由全国选举委员会行使),形成了五权分治格局,为民众参与国家管理、实行参与式民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三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主导地位,大规模实行国有化,推进社会改革。2001年委以“玻利瓦尔和平民主革命”替代“新自由主义改革”,着手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先后出台了涉及经济、金融、社会分配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49项新法律,实行石油和矿产国有化,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在农村实施土地革命,政府将没收闲置与被非法占有的土地,将其无偿地分配给无地农民,以求“耕者有其田”。在城市贫民区实行免费医疗和建造经济适用房,举办面向穷人的“人民市场”,把石油收入大量用在本国穷人的健康和教育计划上,为病人提供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品。
四是在外交上,实行反美亲古政策,公开向美国叫板,密切同古巴的关系。加强同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大力推进拉美一体化。为对抗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委退出安第斯共同体,加入南方共同体,并与古巴、玻利维亚合作共同实施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
从查韦斯的变革进程来看,虽不是以暴力形式来进行社会变革,但明确主张以社会主义来替代资本主义,其理念与实践不同于拉美中左翼政党所推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当查韦斯看到“玻利瓦尔革命”的改革措施不足以完全消除贫困和“拯救”委内瑞拉时,他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经过长期思考,查韦斯于2004年底2005年初提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他说:“我日益坚信的是我们需要越来越少的资本主义,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我毫不怀疑超越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但我必须补充一点,即资本主义不会从内部超越自己。资本主义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超越。超越资本主义强权的道路在于真正的社会主义、平等和正义。”他认为,委内瑞拉正在进行的“玻利瓦尔革命”应该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否则不能称其为革命。“资本主义无法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也无法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我邀请所有委内瑞拉人民共同走上这条新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2006年12月3日查韦斯在大选中击败对手,再次获得连任时,查韦斯要在委内瑞拉推进社会主义的决心更是雄心勃勃。他手按宪法,右手高举,庄严宣誓就职,表示“祖国,我宣誓,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和当年卡斯特罗“不要社会主义毋宁死”的誓言一样。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其特点:
1、查韦斯声称“21世纪社会主义”决不是照搬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原生的社会主义,印第安人的、基督徒的、和玻利瓦尔的社会主义”,这是崭新的、委内瑞拉特色的社会主义。查韦斯“21 世纪社会主义”从玻利瓦尔的思想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他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玻利瓦尔的梦想”。
2、查韦斯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影响。他始终以卡斯特罗为榜样,自称是卡的学生和继承者,与卡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友谊,在卡生病治疗期间,多次探望,互相鼓励。查维斯执政后,更加密切与古巴的关系,优惠供给古巴石油,古也为委提供大量教师、医生和体育教练。委和古联手合作,推动拉美左翼联合,共同反对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因此,美国及西方视查维斯为“卡斯特罗第二”,对查韦斯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越来越担忧,采取各种手段对他进行打压,他们决不允许在拉美再出现一个古巴。
3、查韦斯始终坚持反美政策,抵制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议。在拉美左翼反美、反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的潮流中,如果说卡斯特罗和古巴是一种精神鼓舞,那么查韦斯则成为行动中的先锋,其提供的物资帮助,是拉美左翼发展的重要条件。
4、查韦斯的变革虽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一些特性,但 “21世纪社会主义”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不太相同,是具有拉美特色的新社会主义。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目前是拉美的一个时髦字眼,也成为拉美左翼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左翼的广泛认同。“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世界是可能的”口号,正成为一些拉美国家的实践。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也声称要搞“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提出要走“印第安社会主义”道路;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建设“劳工社会主义”的主张;尼加拉瓜奥尔特加政府上台后宣称要搞自己的社会主义;就连大主教出身的巴拉圭新近上台的卢戈总统,也表示要适应潮流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实行土地改革,让穷人得到耕地,满足中下层民众利益。然而,“21世纪社会主义”仍是一个“新事物”,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委内瑞拉,政治上的反对派与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联系紧密,坚决抵抗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变革,查韦斯政治上仍面临巨大威胁。另外,美国决不会允许自己的“后院”中再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将面临异常艰巨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系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第二篇: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生论文(作业)
学生:XX
专业:结构工程
学号:0503303017
指导老师:XX老师
日期: 2006 年 5月
日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5级研究生 XX 学号
0503303017 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在影响广泛的《纽约客》上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不到75年的时间内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
兰德公司的主要成员福山则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完结。他断定: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状态。现在留待人类思考的基本问题不是别的,而是作为“历史终极状态”的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制度能否令人完全满意。问题的另一方面是,“1989年共产主义的垮台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者怎样回应自由主义者关于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而不是终结于社会主义的宣告。这种政治挑战迫切需要确立替代资本主义的其他选择,这些选择植根于人民的斗争。”因此,同样也有许多学者以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为契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在这种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学说,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上一场新的大讨论。
通过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检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科技发展的分析,对不少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在实践上,这场讨论正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进程产生影响。
主要讲授内容
一.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 二.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论题 三. 当代西方的“新社会主义观” 四.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五.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态势
一、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 • 研究盛况:
第一,频繁举行国际性的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问题讨论会。第二,研究社会主义的论题更加广泛。
第三,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著述纷纷涌现。大致可分为三派,即“声讨派”、“反思派”、“乐观派”
• 显著特征: 第一,浓厚的理论化倾向。第二,明显的“趋同论”倾向。第三,民主社会主义化倾向加强。
第四,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异军突起。第五,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二、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论题
(一)反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剧变 第一、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评价。第二、对苏东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分析。第三、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第一、美国学者J ·罗默的“政治民主”加“公平效率”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法国的T·安德烈阿尼和M·费雷的企业自治社会主义模式。第三、美国学者布洛克的剥夺金融资本权力的社会主义模式。第四、美国学者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五、英国学者艾尔逊的市场社会化社会主义模式。
(三)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
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
• 一种是以G ·拉比卡为首的一些左翼人士认为: • 另一种是以S·阿明为首的一些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 还有一种观点(以英国学者S ·塞耶斯为代表)则认为:
说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就要“消亡”。
“失败的是虚假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真实的社会主义;相反,失败了的资本主义是真实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失败是因为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因为实现了资本主义。” ——尼加拉瓜神父卡德纳尔
有一些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的锋芒已经磨灭,现行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作出了太多太多的让步。殊不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向社会主义作出了种种“退让”,人们可以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看到社会主义的胜利。或者看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没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来,但是社会主义的价 值目标通过左翼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在资本主义的肌体内生成发展,从而逐渐改变着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派:
• 一是“维护派”: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关系
• 二是“声讨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大失败”
• 三是“死活派”:马克思主义有死去的和活着的之分 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元的,而是一个多元的体系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政治的装饰品,应将其与政治区分开 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分割的,应从整体上去把握 第五,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它应面向现实 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死去的东西和活着的东西 • 死的东西
第一,关于市场经济的学说 第二,关于权力和国家的学说 • 活的东西
第一,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第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
(五)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
• 悲观论者认为: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已经完结,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说法已成过去,科学社会主义再也不具备指导意义和具体的政治组织的作用。
• 乐观论者认为: 人类将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这如同资本主义在工业最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成为一种世界性制度一样,社会主义也必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建立起来。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
•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单一发展模式论,不能用某一国家的单一模式去衡量和评价其它国家或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 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图景,在发展道路上、发展模式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是由各个国家具体情况决定的,因此是合理的、正常的。
评价:
第一,9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的主流是进步的
第二,总结分析出的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所进行的深入的考察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是有益的
第四,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良莠同存、鱼目混珠、甚至极其错误的的现象
第五,9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还存在着两股不容忽视的“左”的和右的思潮
三、当代西方的“新社会主义观”
• “新社会主义”并不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名词,它在六七十年代一度很时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 90年代以来西方独立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正是由苏东剧变所引发的世界性大反思的结果。
• “新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出发点不同,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对资本主义批判,而是着眼于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并通过这种反思来构建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
•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新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
——“新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摆脱了官僚主义的集中化统治,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生活的主人。为此,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实现工人自治或社会自治。在这种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经济增长并不是主要的目的,人的自由、人的解放才是唯一目的。
• 90年代后所出现的“新社会主义”:
——是在新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主张是与左翼政党的斗争实践紧密相连的,“新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主义运动。由于阶级基础和斗争目标不同,90年代的“新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统一模式,不同政党有不同的理解。
• 90年代后国外(主要指西方)独立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 ——尽管这些左翼代表人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立场和理论局限,但仍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和目标,仍以否定和“替代”资本主义为己任。他们大多不受传统政党派别纲领的拘囿和限制,关注问题视野广阔,思考主题热点前沿,构建模式新颖独特,甚至形成了颇具特点的新理论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和自由社会主义等。
(一)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的认识
• 美国社会民主党思想家迈克·哈林顿 :“人们说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我们说社会主义有许多种。” • 亚当·沙夫断定:“„社会主义‟一词是多义性的,其内涵缺乏明晰度。”
• 经济学家勒茨克·巴塞罗维茨认为,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至少可以作出4种不同的界定,它们分别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体制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社会主义和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的社会主义。• 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社会主义始终意味着对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方位保护。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历克·诺夫指出:“社会主义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在这里大多数公民对其生活和工作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富有者不能享有过分的权力。”
• 著名的英国政治学家拉尔夫·米利班德认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必须把社会主义看作既是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秩序的延伸,又是对它的超越。……它们由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政策组成。其一是生活的民主化。其二是实现生活条件的平等化。其三,最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主要部门实行不同形式的社会所有制。”
• 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提出了三要素的社会主义概念:)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失去其经济社会进步作用这一历史进程的合法结果。)经济基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为社会所有。3)社会主义将导致新秩序和旧秩序的决裂。
• 苏黎世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塔·锡克认为,必须把社会主义限定为一种社会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社会主义‟这一术语是指刚刚脱胎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意味着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防止作为其基本对立面的资本主义。”
•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罗默(John Roemer)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简单地定义为一种公有制体系,而应当把它定义为这样一种体制,这种体制保证积累起来的利润能按比例平等地分配。
•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巴纳德说:广义地说,社会主义传统上代表着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的相互依附、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上的剥削。
• 生态社会主义者劳伦斯·怀尔德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制度,不是“科学设计”的结果,而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
• 俄罗斯学者尤·克拉辛也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实现历史设定的目标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是向往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潮流,是人类探索和谐关系的永恒主题。(1)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制度或体制。
(2)社会主义是一种改革或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
6(3)更多的论者把社会主义是价值综合体。(4)社会主义是对人类基本生活权利的捍卫和保护。(5)追求平等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
• 鉴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重效率甚于平等的现实体制,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主义学者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平等而不是效率上。
•平等似乎是社会主义核心的和最主要的价值,“社会主义植根于平等主义”,社会主义始终与平等相联系。
• 对社会平等的信仰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
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平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
首先,平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其次,社会的平等是每个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再次,效率与平等并不矛盾,追求效率未必要牺牲平等。
——因此,强调效率甚于平等,就难以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界线。
•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既应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斗争的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是变革和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的社会运动和实践,同时它还体现着人类亘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各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和价值追求,而它在现实社会和历史过程中必然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制度,即现实的物质存在。
• 没有正确价值的追求是无畏的追求,空谈价值永远也不能够实现价值。• “制度社会主义” 与“价值社会主义”。
(二)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案的设计 关于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 第一种形式的社会所有制是混合所有制。
• 第二种社会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和利润的社会化和公有化。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第一:计划体制的弊端
首先,排斥经济生活的民主化……
其次,必然滋长严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特权现象,它是专制独裁的经济基础。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第二,倡导市场经济:
概括地说,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具体来说,对于市场和计划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其
一、市场应在配置资源方面起主导作用 其
二、计划和市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同等重要
其
三、社会主义不应放弃计划,而是使计划更为民主合理 关于经济分配问题:
• 绝大多数国外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相差悬殊的不平等现象,认为社会主义应该保证经济平等。
• 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资本主义的完全按资分配和差别悬殊,也不是国家社会主义那样的绝对平均和不合理。
(三)对社会主义和民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其一、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离,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
其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根本基础。亚当·沙夫认为,从社会主义的思想命题和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消极经验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告诉我们,不可能存在没有民主的社会,也不可能存在没有持不同政见者的自由的民主,而没有一种由社会加以制度化的监督,没有政治多元化,就没有民主。如果不想民主变成空话,就必须使民主具有实际内容,这种内容以创造相应的经济条件为前提”。
• 西方社会主义者所向往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人民自治制度。其次,社会主义必须推行多元主义政治。最后,建立经济民主制度,确保经济生活民主化。关于经济生活民主化:
“对经济生活民主化的承诺是今日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只有从制度上首先保证人民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进而扩展到对政治生活和机构的控制,才能推进自由、平等、正义,达到更大的平等。
——社会主义企业应由工人民主管理,工人们决定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等一切事宜,这些事宜的决策必须民主制定,实行“一人一票制”。
• 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的批判:
——他们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非代表性和虚伪性极为不满,认为它是被资本的权力所篡夺和扭曲的民主。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民主扭曲性和虚伪性的揭露,是设身处地、直中症结的,而且他们将民主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努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四)对未来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重新界定
•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
• 托派左翼人士认为:
• 工人阶级仍然是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
• 大多数国外左翼知识分子认为:
• 要依靠一切进步的社会力量,包括各种新社会运动力量。
• 也有一些左翼人士在工人阶级之外寻求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的主要阶级和变革力量。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关于社会变革的动因: 2.关于社会变革的新的主体 :
3.关于社会变革的途径、战略及策略:
——社会主义的实现主体及当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途径等问题是一个争论甚多、非常复杂的问题。独立左翼人士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变化对于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性质和成分范围的挑战,力求寻找适应新时代的新主体,这一努力颇具现实意义。他们重新评定工人阶级的性质及其政治行动能力和政治取向,力求扩大工人阶级范围,改变传统工人阶级的面貌,扩大工人阶级与其他社会阶级和运动之间的联盟,这些都值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参考借鉴。
(五)关于适合后工业时代的社会主义的预测 • 其基本理论主张是:
——以新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前途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从时代变换的宏观角度探讨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迅速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已经使世界由工业社会时代向后工业社会时代过渡,工业社会时代产生的工业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主义都已经发展到了自己的极限,必将被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所取代,这种新型社会制度就是与工业化没有联系的、以后工业思维重新塑造的新型社会主义范式。
• 新型的社会主义具有如下特征: ——在社会形态方面: ——在经济生产组织形式方面: ——在政治管理组织形式方面: ——在社会主体方面:
评价:
——国外独立左翼人士“新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丰富多彩,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关系社会主义命运和未来的重大问题。这些学说和理论,事实上进一步丰富和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资源和素材。
——尽管他们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态度,试图运用温和的或激进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光谱”中处于左的一极,但是,这些“新社会主义”理论不能科学地指出超越和替代发达资本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达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境界。
——固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但是,9 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科学社会主义与所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在目标、性质、任务、价值取向上虽然有原则区别,但两者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许多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第一,从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从批判和吸取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产生,且从利用和改造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中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壮大自己的组织力量。第二,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大都或多或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因而有兴衰与共的共同命运,不宜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推向资产阶级阵营。
第三,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基本前提是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创新,无论何种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都必须认真吸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所积淀的积极成果。
四、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一)民主社会主义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主义
(三)市场社会主义
(四)生态社会主义
(五)女权社会主义
(六)现代托派社会主义
(七)总体性社会主义
(八)欧洲共产主义
(九)伊斯兰社会主义
(十)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
(十一)后社会主义
(十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构想的几种社会主义模式
(一)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流行于西欧北美,是西欧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以实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思想民主和社会民主的社会主义为宗旨。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用和平渐进方式,利用民主、议会手段实行社会的改良。
——反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社会主义不再是要努力建立的一种制度,而是关于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
民主社会主义是把资本主义民主手段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揉的改良主义理论。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主义
——它是西方新左派为了把自己与老左派和新右派区别开来而量身定做的标签,是用以表明自己所走的是一条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新道路。
——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正义,应当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主张应该由政府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激发市民社会活力,以之作为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民间领域,对政治权力的滥用发挥制衡作用。奉行“中间路线”,主张走折中路线改革福利制度,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
——“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社会民主主义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变种,体现着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试图融合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发展一种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的政治民主形式。
(三)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在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受挫、西方世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西方一些左翼政党和理论家倡导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认为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市场,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或缺的,应从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将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结合起来。
——市场社会主义在80年代以来受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改革的影响,迅速扩大其影响范围,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也纷纷将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推向更深的层次,提出了许多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中基本理论主张有二:其一是依赖竞争的市场机制来交流商品,协调复杂的个体劳动。其二是坚持社会主义伦理原则,使社会成员平等的支配权和收入权制度化。
(四)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生态运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影响日益扩大,号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从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类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和危机的结果,为此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的口号。
——生态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和“红色”两种政治力量的汇合,主张把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保护地球上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最终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1.对资本主义和“唯生产力论”的批判。2.对新殖民主义的批判。3.对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批判。第二,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关于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异化问题2.关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问题3.关于社会政治问题4.关于经济发展问题5.关于国际关系问题6.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问题
• 五)女权社会主义
——女权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两个前后相继的流派。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权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后现代主义对女权社会主义产生了广泛影响。女权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1)妇女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没有摆脱受压迫的处境。(2)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3)妇女解放是以经济解放为主的整体性解放。
(4)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对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斗争。•
(六)现代托派社会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是在20世纪20、30年代苏共内部斗争中形成的。1938年,他在巴黎领导建立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相对于共产国际,被称为第四国际。——托洛茨基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革命”,——托洛茨基严词批评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化和苏联社会的官僚化,最早预言了苏共和苏联的解体,认为苏联是“由新的特权阶层来管理的并被他们叛卖了的国家”,认为“党内民主的死亡导致工会和其他所有非党群众组织内的一般民主的死亡”,而这样的政党和国家,迟早要灭亡。
——目前他们努力改变其激进、极左形象,更加务实、团结。他们全力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社会主义而斗争,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世界贫苦工人的代言人,因而赢得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
(七)总体性社会主义
——总体性社会主义产生于西欧发达国家。它强调,应该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社会主义,不仅要比资本主义生产出更多东西,而且要把这些东西分配得更合理;不仅要消灭贫困和对抗,而且要改变人类生存性质,真正充分地满足人的意识和情感、劳动和休闲、道德和美学等方面的需要;不仅要消灭阶级差别以实现人们自然和谐、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且要排除集权政治以实现全体的、自发的、自治的、直接的民主。在实现手段上,它主张推进生产发展和社会改良。•
(八)欧洲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理论由曾担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的社会主义理论家贝林格提出。其纲领主要是:用和平民主手段而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对现成的国家机器进行改造更新,而非打碎废除;不实行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而建立多党联盟来领导国家,共产党在多党联盟中充当政治指导者;不实行工农联盟而建立一切民主力量、进步力量团结合作的广泛联盟。
——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民主集中制为党的组织原则,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保留在丧失民主自由的特殊条件下使用暴力革命的权利。特别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具体道路。• 九)伊斯兰社会主义
这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流行的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潮:
——伊斯兰社会主义流行于阿拉伯地区一些国家,它承认实现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这种社会主义以阿拉伯民族意识和伊斯兰教义为依据,是既不侵犯私有制而又消灭剥削、人人平等、保护正义的社会状态。
——此外还有流行于非洲地区一些国家倡导的村社社会主义和南美洲地区一些国家提出的合作社会主义等等。
(十)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
——这种思潮明显受当代的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启发和影响。是将西方流行一时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结合起来,为后工业社会所作的制度、体制及价值观念的解释。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人类面临如生态环境、资本短缺、人口爆炸、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共同归宿和必然规律。•
(十一)后社会主义
——所谓后社会主义一般是西方学者对原先实行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发展道路的称谓。
——后社会主义者认为,以往的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教条化的社会主义,而后社会主义则是相对成熟的、符合各社会主义国家实情,以社会发展、公平、民主、效率为理念的社会主义。
——后社会主义者既批判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承认东欧国家的巨变是资本主义性质,而将巨变后这些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特征称之为“后社会主义”目前最有影响的几种“新社会主义”观点:
1.欧洲执政的社会党所提出的欧洲新社会主义思想
2.由前共产党改名的左翼政党和西欧共产党所提倡的“新社会主义”
3.以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新社会主义思想 •
(十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构想的几种社会主义模式
主要有两种取向
其一、工人自治取向的社会主义模式 • 科尔施提出的“实践社会主义”模式 • 葛兰西提出的“工厂委员会的社会主义”模式 • 列斐伏尔提出的“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模式 其
二、人道主义取向的社会主义模式
• 马尔库塞提出的“自由社会主义”或“解放的社会主义”模式 • 弗洛姆提出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
• 萨特提出的“有人性的社会主义”或“非独裁型的社会主义”模式 • 当代西方社会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首先对现有理论的质疑:其次,苏联模式的教训:最后,社会发展的启示:
“新社会主义思潮”评价
1.“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是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其产生具客观必然性。2.90年代的“新社会主义”思潮,鱼龙混杂,派别纷呈,理论体系远未成熟。
3.“新社会主义”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探讨,将进一步活跃世界社会主义理论革新和政策调整,有助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向纵深发展。对待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 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势,区别情况,认真研究;既不能盲目赞赏,也不能武断否定。
• 多多吸取合理因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态势
•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模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第二,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第三,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将会出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将作为共产党和人民大众追求的长远的奋斗目标,而不可能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状况下完全实现。2.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是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在21世纪,“制度社会主义”在数量上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尤其不大可能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但“价值社会主义”将无时无地不在孕育、生长 4.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上将是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
5.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有望在21世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新高潮的强大推动力。
• 社会主义流派在21世纪将有四种不同的命运:
(1)一些流派如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原属各政党将会依据20世纪历史经验和21世纪的新的历史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调整、组织调整和战略策略调整,以保存和伺机发展自身。
(2)一些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等,由于提出和关注一些因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社会主义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新课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一些流派会因僵化、“不合时宜”或是本来就仅仅是一种“附庸风雅”趋于消失。(4)出于对美好理想和更高级社会形态的向往与追求,新的社会主义流派会不断生成与发展,在世界形势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时期更是如此。
第三篇: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论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这些纷繁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多种影响广泛的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思想鲜明表达了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在急剧变动的时代的愿望与感受。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力军,是时代的敏感者,更是被时代冲撞和牵掣的前沿主体。由于当前多元社会思潮碰撞交锋,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青年大学生非常容易陷入主体性困惑中,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特别需要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使他们拥有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因而,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根据这些影响制定相关的对策,对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涵义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上,在某种范围之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具备某种相关的理论形态,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具有重复性、政治性、现实性、群体性、可引领性的特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精神表现,反映了不同群体与阶层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感受、期望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种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传播。使当代中国思潮除了具备了政治性、群体性、现实性等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具备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思潮的特质,如:既有生态主义思潮爱国主义思潮等进步的、正确的社会思潮,又有一些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思潮。它们此消彼长,互相对立,对社会产生不同影响。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社会思潮对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理想信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稳定时期,受其影响更是深刻。作为对社会思潮最敏感的人群,当代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正确的因素给他们以思想熏陶、推进其社会化的进程、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而积极奋斗;另一方面,消极甚至错误的因素则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
当代社会思潮多种多样: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学、艺术……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论,为当前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首先从思潮所涉及的内容方面,既有关于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勾画蓝图的思想,例如全球化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化思潮等;又有审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路径的思想,如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另外有些思潮还从价值伦理的视角研究公平与正义、民主、和谐、善与恶、美与丑,而后现代主义从反思的角度质疑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更是引起特别关注,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代社会思潮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视角独特,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使他们更能够多角度的思考现实问题。
(2)增强了民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热爱国家,关心民生及政治责任感等多种社会关怀在大学生身上始终体现着。在与社会思潮相关联一些生命价值、事业追求、政治理想等方面,相应地表现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理性的克服灰色文化中的过多的如存在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成份。另一方面,在高校强调办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指导下,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广大师生利益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基本能够充分表达。受到相关社会思潮影响,各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开辟多种渠道满足学生需求,同时,随着利用网络、论坛等大众媒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意识明显增强。
(3)提高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开放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也更加多样化、全方位。特别是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这样的变化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风险,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比较与鉴别。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在客观上达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妨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同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作为目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思潮,其主要表现就是思想上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推崇个人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反对外在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观点对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它促使很多大学生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严重妨碍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与理想。
(2)消费主义倾向呈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我国封建社会到近现代,一直是人们信奉不疑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也在多方面的影响到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盲目从众、竞相攀比。如追求名牌,崇尚档次等。受到消费观念的误导,引发了大学生盲目消费行为,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的攀比消费、超前消费、媚俗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等高消费行为更是屡见不鲜。其次,消费主义思潮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的强烈性与无节制性使大学生变得贪图享受、独立性差、讲排场、爱慕虚荣等,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倾向拿金钱去衡量与解决,而失去了自己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后,消费主义思潮还是导致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一大原因。由于受到强烈的消费欲望、嫉妒性的攀比意识的影响,引发了一些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3)价值取向唯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的弊端充分显现,轻过程,重结果,因此造成了多种社会病与心理病,例如贫富差距拉大和急功近利等。这种市场不仅在经济领域形成重要影响,还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大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的熏染,他们都期望迅速成长、建功立业,不可否认,一定的功利心理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自立自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进而开拓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然而过分地急功近利,会不可避免地腐蚀着不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陷入功利主义的迷途。从而使价值取向唯功利化,失去了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向上心理。
三、大学生正确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潮并存是客观事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的特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的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需要对这种力量进行正确引导,发挥其对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修身明德、立言正行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大力营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组织融思想、学术、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哲理深刻、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民意,了解外国与中国,了解历史与现实,从而使他们摆脱颓废虚无的后现代主义、吃喝享乐的消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思想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来表达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学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识别能力
首先,大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要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消除大学生对消极的社会思潮的神秘感、新奇感。在此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来研究和回答学生关心的各种社会思潮,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与对比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自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及发展奉献聪明才智。其次,要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先进社会思潮、抵制不良思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2]陈学明:当代中华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J].理论与改革,2005(6):10-12.[3]查国平:全球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惟政治教育立异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侯惠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凤凰网,2011-10-11.
第四篇:关于拉美新自由主义与左翼力量的崛起
关于拉美新自由主义与左翼力量的崛起
拉美所副所长 宋晓平(2003年1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片形势讨论会上的发言)
拉美国家的学者们开始对90年代初新经济模式进行反思,他们认为,“90年代初新经济模式带来的经济预期值与当前的经济增长状况间存在的反差明显暴露,这种反差使人们提出一系列疑问,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发展模式是否具有持续性。例如长期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对社会开支的限制造成社会紧张状态,削弱了维持内部可治理性的条件和国家当局进行改革和实施必要的经济政策的能力”(拉美经委会)。
加入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接轨是拉美国家发展经济的趋势和必由之路。但是是否只能遵循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是否存在替代方案?拉美国家的学者和左派提出了很多方案,如拉美经委会的新结构主义主张,左派激进的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方案等。主张替代新自由主义正在拉美地区形成一种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潮流。拉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 人心思变,以新社会运动为基础的新的政治联盟异军突起。经济危机、衰退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动荡对民众的心态产生严重影响。很多国家的民众对政府、政党甚至现存政治体制失去信心,对国家的前途失去信心,民众思变的心理十分强烈。传统政党威信扫地,新的社会运动出现。新社会运动虽然组织比较分散,但它日益成为拉美国家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新社会运动成分复杂,既有失业者,也包括个体劳动者和退休人员,人权组织和人士,土著印第安人组织等。在新社会运动的基础上,一些政治力量组成新的联盟,异军突起,取代了传统政党,上台执政。这些联盟反映着社会求变的要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但是缺乏有力的政治组织基础。
二 左派力量重新崛起。
3年前,巴西劳工党领袖鲁拉曾预言,在今后在6—10年内,拉美大多数国家将由左派执政。拉美政治的发展似乎正在印证鲁拉的预言。左翼政治社会力量在沉默10年后,开始崛起。2002年左翼退休军人古铁雷斯当选厄瓜多尔总统。巴西劳工党领袖、左派人士鲁拉当选总统。在玻利维亚大选中,新兴的印第安人政党社会主义行动运动领导人莫拉雷斯在两轮大选中得票均占第二位。在阿根廷,中左翼政府上台。在此之前,1998年委内瑞拉左派人士查韦斯当选总统,1999年乌拉圭的左派进步联盟在总统大选中实力空前增强,在第二轮大选中,只是由于互为对手的两个传统政党联手才以微弱的差距失利。
左派的重新崛起和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有深刻的背景,即经济持续衰退,贫困化、失业等社会问题不断恶化,新自由主义走下坡路。左派力量与新社会运动的兴起为拉美政治带来重要变化。2001年和2002年先后在巴西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大会 召开,与世界经济论坛分庭抗礼,充分显示出左派力量和新社会运动的实力。
很有影响力的左派组织圣保罗论坛明确提出反对和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口号和左派的战略,即动员和组织起来,争取上台执政。论坛每年召开一次会议,2002年12月2~4日,来自拉美国家以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44个左派党和组织的近700名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在中美洲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次圣保罗论坛会议。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批评拉美国家政府所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美国倡议建立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和“哥伦比亚计划”,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将世界推向战争的边缘,反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争政策,批评IMF和世界银行对阿根廷危机见死不救的态度;对古巴革命表示声援,对拉美左派在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大选所取得的胜利和委内瑞拉查韦斯重新掌权表示祝贺。声明重申拉美左派党和组织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愿望。
各个左派组织和新社会运动的政治色彩和主张有很大不同,但是存在着基本共识,即质疑和反对新自由主义政策。围绕新自由主义展开的斗争正在成为拉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焦点。新的社会运动的变革要求集中反映在反对新自由主义政策和全球化方面。在各国民众对政府政策和新自由主义进行抗议活动的背后,通常都有新社会运动的背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认为拉美将建立一个“善良轴心”。如果说,在90年代初,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拉美左派学 者和力量普遍思想迷惘,悲观失望的话,最近几年,随着新自由主义走下坡路,它们开始振奋精神,主动出击,在理论上、政治和社会实践中向新自由主义发起反击。
当然,目前在拉美不会出现整体向左转的局面,新自由主义政策仍然占主导地位,在今后几年这种状况恐怕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上台执政的左翼力量都不同程度上淡化了左翼政治主张。巴西劳工党领袖鲁拉在大选时调整了政治形象,由左翼改为中左翼,选择大富豪作竞选搭档。当选总统后采取积极和解的政治姿态,与FMI采取合作态度,在突出强调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似乎并不准备,至少在短期内不准备改变上届政府的基本政策。
但是这种左翼淡化左翼政治主张的现象恐怕不能理解为右翼化的倾向。它所反映的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政治现实,即左翼力量根据政治需要调整政策主张和策略,由政治反对派的激进姿态向务实的、负责任的执政立场转变。
目前,拉美地区新自由主义反对派已经复兴。90年代新自由主义走遍天下无敌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这将为拉美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变化。
在我国国内拉美学术界,拉美新自由主义和左翼力量的崛起这两个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去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撰写关于阿根廷危机的报告。为此,专门组织我院拉美所的学者、中联部 和外交部的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会上涉及到阿根廷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中央领导同志对拉美的新自由主义十分关心。对新自由主义的研究成为我所今年的研究重点之一。科研局主办、拉美所协办的“国际论坛”将专门讨论拉美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而改革的指导理论新自由主义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另外,我所还准备在9月初与中联部拉美局联合召开关于拉美改革和新自由主义的研讨会。
目前,国内对拉美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组织的座谈会上,对新自由主义的看法和评价十分不同,有人认为,新自由主义促进了拉美的经济发展。对其应该给予肯定。有人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是拉美频发的社会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新自由主义政策不适合发展中国家。观点对立说明大家畅所欲言。但是也说明研究并不深入。
另外,拉美左翼力量的崛起也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国内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文章。左翼的崛起和在一些国家上台执政将对拉美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走向产生哪些影响,左翼政府执政后政策走向如何,左翼政府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与社会民众力量的压力下如何求生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
拉美左翼力量的崛起与新自由主义的走势是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各种左翼政治力量和新社会运动将是拉美社会主义力量和运动复兴的基础。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运动在拉美有基础和传统。存在着社会主义古巴和各国共产党。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各国共 产党正处于积聚组织力量、进行思想理论调整和战略调整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各国共产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当前,为拉美政治注入活力的是各种左翼政治力量和新社会运动。因此,除了对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和力量予以关注外,应该对十分活跃,并对拉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左翼政治力量,包括新社会运动进行重点研究。
第五篇: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趋势
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趋势 徐世澄
2013年11月12日09: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曾一度使拉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冲击,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古巴在政治、经济上遭受到巨大打击,处于极端困难之中。拉美各国共产党受到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则自行解散,有的则坚持下来。然而,令人关注的是,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拉美左翼力量很快就走出低潮。社会主义的古巴坚持和“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已走出了苏东剧变后的极度困难时期,显现出新的生机活力,而且拉美其他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也异军突起,成为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冷战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崛起
冷战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恢复和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拉美共产党的发展。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的共产党经受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考验,不仅坚持了下来,有的还取得了发展,如巴西共产党现已发展成一个拥有30多万党员的大党。拉美各国的共产党都已成为“合法”政党,公开参加活动,至今在拉美政治舞台上仍有20多个共产党。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的一些共产党员当选为国会议员或被任命为内阁部长。
标志之二是圣保罗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及拉美左翼的崛起。正当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在巴西劳工党和古巴共产党的倡议下,由巴西劳工党主办,1990年7月初,13个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党和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首次会议,讨论拉美左派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和拉美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迄今为止,圣保罗论坛成立已经23周年,先后召开了19次会议。1990年圣保罗论坛成立时,拉美只有古巴一个国家由左派党(即古巴共产党)执政,而如今,除古巴外,左派政党和组织已在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乌拉圭、秘鲁等拉美十多个国家掌权。圣保罗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对拉美左派的崛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拉美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拉美地区和世界最重要的左派政党和组织的论坛。2013年7月31日至8月4日,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在论坛的发源地圣保罗市举行。来自拉美、欧洲、非洲和亚洲40多个国家、100多个政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也派观察员出席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在19次会议开幕式上说,1990年圣保罗论坛创建时,其成员党只有23个拉美和加勒比政党,而如今,已有近百个拉美和加勒比政党和组织。如果没有圣保罗论坛,拉美左派党就不可能上台执政。卢拉说,“我们有责任不让我们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果丧失,拉美加勒比左派应达成一个共识,以表明另一种方式执政是可能的。”在第19次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中表示相信,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地区一体化,就能够在拉美加勒比走向社会主义,这将是拉美人民独创的事业。[1] 标志之三是拉美左翼政党掌权的国家增加。自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些左翼政党或组织已有十多个在本国的大选中接连获胜并上台执政。委内瑞拉第五共和国运动(后改名为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乌戈·查韦斯(1999.2—2013.3)、马杜罗(2013.4—至今);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2003.1—2011.1)、迪尔玛·罗塞芙(2011.1—至今);乌拉圭广泛阵线主席塔瓦雷·巴斯克斯(2005.3—2010.3)、何塞·穆希卡(2010.3—至今);玻利维亚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埃沃·莫拉莱斯(2006.1—至今)已两次就任总统;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领导人拉斐尔·科雷亚(2007.1—至今)已三次就任总统;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加(1979—1990、2006.11—至今)已执政18年;阿根廷正义党领导人基什内尔(2003—2007)和克里斯蒂娜(2007—至今)已执政十年;秘鲁民族主义党领导人奥良塔·乌马拉(2006.7—至今);智利社会党巴切莱特2006—2010年任总统,2013年11月,她将再次参加大选,据民调显示,她很可能会胜出,因此,智利的左派很可能东山再起。
目前在拉美国家成立的地区组织中,以左翼政党掌权的拉美国家为主导的有: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加勒比石油组织和南美洲国家联盟等。
标志之四是这些拉美左派掌权的国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目前拉美十多个左翼执政的国家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口号或目标的有古巴、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西五个国家执政的古巴共产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玻利维亚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和巴西的劳工党。其中,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社群社会主义”或“印第安社会主义”,巴西提出“劳工社会主义”。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近年来又提出“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的这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已开始付诸实践。拉美这些左翼政党执政国家的领导人自称是“社会主义者”,要带领其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拉美一些左翼学者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后新自由主义”和“新发展主义”等理论。
古巴在2011年4月召开的古共“六大”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纲要》,强调“继续社会主义和确保社会主义的不可逆转”,新当选的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指出,古巴正在“捍卫、维护和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纲要》重点是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必须“更新”古巴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委内瑞拉查韦斯前总统于2013年3月5日因病逝世,查韦斯指定的接班人马杜罗在4月14日大选中获胜,4月19日正式就任总统。马杜罗表示,将继承查韦斯的遗志,继续在委内瑞拉推行查韦斯的玻利瓦尔革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祖国计划(2013—2019),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继续造福于民的一系列社会计划,与腐败和犯罪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改善国内的安全状况。在外交方面,继续加强与古巴等拉美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努力促进拉美一体化的发展,继续与中国发展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9月23日,马杜罗访华期间在中央党校说:“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也是在未来几十年我们要继续的。”他认为,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多层次的,涉及精神、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层面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未来历史走向的。马杜罗说:“只有采取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总统奉行“社群社会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在玻利维亚实现社会公正;所谓“社群”,主要是指印第安人社会群体,他认为,农民社群里就存在社会主义。他承认玻利维亚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反对新自由主义、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实现石油和天然气国有化。
在厄瓜多尔,科雷亚于2005年11月创建主权祖国联盟,在首次2007年就任总统时,提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口号。他主张实施“公民革命”,“公民革命”包括宪法革命、道德革命、经济革命、社会教育和卫生革命及主权和拉美一体化革命以推行其“21世纪社会主义”。在2013年2月的大选中,科雷亚提出了2013—2017年的执政纲领,提出了“美好生活社会主义35条建议”,其口号是“为深化改革而执政”,并拟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改革。
巴西劳工党提出“劳工社会主义”。劳工党自2003年首次由党的主席卢拉(后为名誉主席)执政八年,之后于2011年年初由劳工党人迪尔玛·罗塞芙继续执政,至今劳工党已执政十年,使巴西在经济上创造了奇迹,巴西在2011年成为世界经济第六大经济体;使3000多万人脱贫,2012年巴西中产阶级在人口总数中比例已达54%。但是,2013年六七月间,巴西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暴露了劳工党执政中的诸多问题,如党和政府内腐败严重等。
当前拉美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当前拉美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1、共同反对新自由主义。当前拉美社会主义是拉美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社会运动,是用“另一个世界”“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的反映。
2、强调民众广泛参与政治、进行消除社会不公和改善穷人地位的社会改革,并为此进行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
3、不再主张暴力革命,而是提出与右翼政党执政的政府有区别的内外政策的竞选纲领,争取民众支持,通过大选和社会运动成为执政党,进而直接实施本党的执政纲领和政策。
4、带有显著的个人魅力的政治色彩,主要不是靠先进政党的领导,而是靠领袖的魅力和才能来实现自己所主张的“社会主义理想”。
拉美左翼执政国家的领导人根据本国的国情,在分析资本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弊病和总结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推行各自的新社会主义模式,并把它视为解决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探索新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尽管这些理论主张和实践措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但其中不乏进步的思想和创新的火花,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拉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迭起,成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点。
除古巴外,拉美这些激进左派执政的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正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明确、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的指导思想比较复杂,既有马列主义的成分,也有托洛茨基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众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分,还有宗教色彩,它们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实践风格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也带有明显的本土色彩,其实践探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深受体制局限,还处于各自摸索的阶段。对这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应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拉美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一、如何结合本国实际,在总结本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已经提出社会主义口号的拉美左派政府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尽快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稳定是当前紧迫任务,也是巨大挑战。如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面临一个强大的反对派、国内通胀严重、货币贬值、供应短缺、石油生产和出口下降、预算赤字严重、投资不足、国内安全形势堪忧、政府官员腐败严重等问题;自2013年6月以来,巴西数百万人上街抗议政府在社会方面投资不足、官员腐败等,最近两年巴西经济发展缓慢,巴西劳工党罗塞芙政府民调支持率下降。最近,古巴、委内瑞拉领导人也十分强调党内和政府内的反腐斗争。
三、如何处理好与执政联盟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的关系,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由于拉美左翼政府如巴西、尼加拉瓜、阿根廷、乌拉圭等大多是以政治联盟方式与其他一些政党或政治力量联合执政,内部成分复杂,主张各异,缺乏向心力,受国内外影响而解体的风险依然较大。
四、美国和拉美右翼势力的攻击。如巴拉圭中左派爱国变革联盟费尔南多·卢戈在2008年4月28日的大选中获胜,于同年8月15日就任巴拉圭总统。但不久,在美国的支持和巴拉圭本国右翼势力的反对下,卢戈2012年6月22日被众、参两院弹劾下台。美国还竭力支持委内瑞拉反对派于2002年策动反对查韦斯政府的未遂政变。近年来,美国还对巴西总统罗塞芙及其政府机构进行情报监视活动,引起罗塞芙总统的强烈不满,致使她取消了原定的访美计划,并在联大公开批评美国的间谍活动。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上升时期,近期内拉美地区中左翼主导地区政治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古巴模式的更新将使社会主义的古巴继续巩固和发展,而且古巴党和政府也已重视提拔接班人(53岁的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担任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也不会因查韦斯的去世而受大的影响。近二十年来涌现的大多数拉美左翼政权都较稳固,拉美左翼已经拥有像巴西卢拉和罗塞芙、厄瓜多尔科雷亚、玻利维亚莫拉莱斯、阿根廷克里斯蒂娜、智利巴切莱特等各自的领袖,并会继续涌现新的各国左翼的领军人物如委内瑞拉的马杜罗等,“长江后浪推前浪”。拉美左翼力量既互相声援,又是各自独立发展的。随着国际格局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转变,拉美地区一体化力量加强,近期内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社会主义在拉美的地区性兴起,扩大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声势。拉美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主张,进一步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拉美一些左翼执政的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大胆实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种有益探索与尝试,势将进一步丰富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总之,当前拉美左翼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无疑会对世界社会主义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拉美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中那些追求社会进步的人们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其自身的生命力,也表明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多样性中不断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