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直性脊柱炎会影响寿命的三种情况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很多患者整日担心这个病会不会影响到寿命,害怕自己得的是绝症,针对这个观点,专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不会致命,但是,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驼背畸形,影响正常活动。久之失去活动功能,造成终生残废。因此强直最大的威胁是活动能力,并不会致命,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发展到晚期连带身体各大脏器发病,则会影响健康生命。
强直性脊柱炎虽不直接致命,但治疗不当,三种情况可以使得患者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
一、并发症
据临床统计发现,心血管疾病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这是由于血脂异常和早发的内皮功能障碍所致。虽然强直主要以关节病变为主,但是累积身体多个重要器官同时患病,如心脏病变: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痛、心包炎和心肌炎。
肺部病变:AS病人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还有肾脏、神经系统、眼部等病变。因此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并发症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不合理用药
另一个隐性因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其肾脏和胃肠道疾病也会导致死亡率升高。研究人员通过对强直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进行化验发现,一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造成肾灌注量减少,出现水钠潴留、高血钾、血尿、蛋白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发生肾坏死致肾功能不全,还会引起外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等。糖皮质激素除了并发感染外,还可能发生类固醇晶体性关节炎。免疫及生物治疗,可有骨髓抑制作用,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并有可逆性肝酶升高和血肌酣清除率下降等。因此强直患者的寿命很有可能无形之中“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三、精神压力
身心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专家指出,接诊的很多中晚期患者形容自己的疼痛:“痛起来都想自杀!”加上患病带来的行动不便、能力缺失、家庭感情不和谐等是近年来强直患者自杀率升高的重要因素。强直患者多发于16-40岁男性,承担多重社会角色,胡主任呼吁在治疗强直患者身体疼痛时更应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患者应摆正观念: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的确难于一般性疾病,但是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并不意味着死亡,也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会瘫痪。早期采取合理治疗,完全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1、早期确诊,尽早治疗;
2、微创治疗为主,药物为辅;
3、日常保健与心理疏导。
温馨提示: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强直性脊柱炎完全是能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因此,请广大患者朋友一定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千万不可抱着忍一忍的心态,以免后悔终身。
文章来源:http://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影响企业寿命的文化
影响企业寿命的文化
文化
影响因素所属系统
文化企业生命系统
智囊观点
企业需要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来指导公司日常的各种活动。百年品牌青春长在,贵在先进价值取向。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壮大。
企业文化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要特点鲜明,主题突出,指导企业各项行为的主要是企业文化,而不是社会文化
国内某知名企业在公司设立了佛堂,佛堂的设置比照庙宇,塑造了财神等菩萨的金身,企业负责人及员工需定期上香拜佛。此举被曝光后,全国一片哗然。但该企业却美其名曰“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吗?
社会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
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中国的更多企业没有典型的可以指导员工各项行为的理念,企业的文化现象大多来自于社会文化。特点不鲜明,主题不突出,导致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由于我国踏入市场经济的时间尚短,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的接受也就刚刚开始。大多数企业没有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建设自己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了。
2002年,一个关于中国银行业企业文化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专家们在分析后认为,中国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基本拥有相似的企业目标与理念,缺乏特色,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也就是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都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也直接导致四大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在与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专家们认为,四大商业银行如果想成为百年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
大多企业在谈到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都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的口号,千篇一律。既没有特色,也更不能起到激励员工,引导员工的行为价值取向的作用。
而在一个有着真正独特的企业文化的企业里,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理念被员工所信奉,并且成为指导公司各项组织活动的指导原则。企业的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着该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我们知道的很多美国跨国公司,他们虽然成长于同一块土地,但是每个企业的文化理念却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指导公司日常的各项活动。比如麦当劳的QSCV理念,使它成为全球最大的以经营汉堡为主的速食公司。美国HILTON饭店以“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站在时代前沿”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
确立植根于社会文化的先进价值取向
创办和经营企业最终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具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追求方式?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企业对这一系列问题回答的差异,反映了企业基本利润观的不同。而这种利润观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成为成功的百年企业。
一般认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就是生产更多的产品,追求更多的利润。然而,这一价值取向往往会偏离方向,导致企业不顾质量与诚信经营,出现企业与品牌辉煌的短暂性,使企业与品牌在市场轰动后便很快销声匿迹。“秦池”曾在央视投入巨资争得连年黄金时段广告“标王”,一时间名噪万家;“亚细亚”也在媒体上大做广告,一时成为挡不住的诱惑。这些企业的失败都在于未能以先进的价值取向支撑,短期的轰动效应不能长久地保住品牌,最终名落孙山。
美国的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和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在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企业进行跟踪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500强胜过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善于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与其他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独特之处,就是它们特别注意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改善,形成企业的文化力,以保证企业长盛不衰。一个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些核心价值观都是植根于社会文化的道德观念之上,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具化。在成功的、优秀的企业中,其实际企业文化与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度很强,它们始终如一地遵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理念是世界各国成功企业的基石。
在意大利小城葵蒙坐落着世界名琴厂史特拉迪瓦里制造厂。这家具有180多年历史的提琴制造企业,保持百余年不衰的成功经验,就是百年来保持正确的企业价值取向。这家企业的一代代经营者坚持追求产品质量和华贵的宗旨始终不变,至今史特拉迪瓦里仍保持手工制作方式和工艺,使得产品数量极少,品质一流,产品价格也很昂贵。现在,史特拉迪瓦里已成为艺术界拥有者身份的象征,极具使用与收藏价值。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技术或者高科技,别的企业是可以学习与移植的,制度也可以学习与移植,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这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却是别的企业难以模仿与移植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先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建立在公认的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对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表明:世界500强企业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都符合标准的理想的社会价值取向。惠普公司在其1999报告中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对人充分信任,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和通过鼓励灵活创新,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福利。
从目前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中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企业中各种“权利人”权利的尊重。惠普的企业文化明确提出:“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公司的每一个权利人”,IBM公司也提出了“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尊重,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最上乘的服务”。
企业文化要与变化的社会文化同步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出一时的辉煌与品牌并不难,难的是保持百年品牌不败。对此,一位企业与品牌研究专家认为,百年品牌贵在价值取向,需要不断注入企业与品牌先进而丰富的内涵。
职工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由于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虽然都是企业,都是企业的职工,但他们的观念却不完全相同。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跨地域、跨文化的管理。不同的文化相渗透,就会引出新的观念。如现代企业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
第一、传统观念认为竞争即战场,而现代观念认为竞争=生态系统。企业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供货商与顾客之间,存在着朴素制约,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犹如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宏观调控,志在维持产业之间的平衡。
第二、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就像个大机器,员工是些非人格化的齿轮。每个人都像零配件一样可以取代。但现代企业观念认为:企业=大家庭。企业汇集的人,首先是观念的集中与统一,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与企业高目标捆在了一起。正由于此,企业可以作为家庭。
第三、传统观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强调制度的严密性与严厉性。经理的工作就是控制员工的行为,以便完全按管理层的意思去完成他们的工作。而现代管理则认为管理就是服务。经理人的职责在于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同时提供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条件与资源。
第四、现代管理认为员工是同仁,而非孩子。传统管理认为员工太不成熟、太愚蠢,不能给以信任和真正的授权。要是没有规则的约束,他便会趁火打劫。电子精英的观念:员工=同仁。在聘用每一位员工时,就好像他们是企业最重要的成员。
第五、现代管理认为激励等于远景,而非害怕。传统观念认为,经理利用员工的害怕心理(如被开除、受嘲笑、失去某种特殊利益)来激励他。电子精英的观念:激励=远景。员工明白应朝什么方向前进,同时在达到既定目标时得到丰厚酬报。
第六、变革等于成长,不是痛苦。传统管理认为,变革就是痛苦。变革既复杂又困难,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用。电子精英的观念:变革=成长。变革是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登上成功新台阶过程的一部分。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有天然的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义以建利”,“民生在勤”等思想都与现代管理思想不谋而合,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普通中国人的头脑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建设企业文化,认真分析个体企业产权关系、所处行业、组织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中国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所有制并存,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产权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员工所处的经济利益关系也都不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相异。在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时,必然会有所差异。这里有一个例子。雷锋,一直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代言人,而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一个有独立称号的营业部——雷锋部。与其他营业部一样,干得都是推销保单,相对于其他部,这里的业务员要提供更规范,更好的服务,也就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正是这张“雷锋名片”,使雷锋部在保险营销这个还不是被老百姓很认可的行业中,赢得了客户的青睐。该部今年2月份102个业务员完成保费105万,这在公司历史上也极少出现。雷锋部的这张“雷锋名片”,既体现了国有企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主人翁精神,又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为客户服务的点上,不愧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企业文化的个性还体现在行业特点上。不同的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差异很大,因此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组织哲学、发展战略、价值观点、行为习惯也应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比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5万多人的庞大职工队伍,常年在野外作业,生活十分艰苦,于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他们确立的企业精神——“管道为业,四海为家,野战为乐,艰苦为本”,既体现了行业特色,又为有着勤劳创业、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中国人欣然接受。
组织特点的差异是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原因,每个组织在规模大小、技术优劣、历史长短、声誉好坏、效益高低上差别很大,因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各不相同。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本组织的主要矛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或者针对本组织的特殊困难,或者针对本组织全体员工的共同弱点,以图收到“牵牛鼻子”的效果。以云南玉溪卷烟厂为例,妨碍该厂进一步发展的心理障碍,主要是骄傲自满的心态。“骄兵必败”,针对这一潜在危险,该厂概括出这样的企业精神——“天下有云烟,天外还有天”,鼓励玉溪干部职工永无止境,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就好比一个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创造力。中国具有传统文化的天然优势,又有日、美的企业文化作为借鉴,认真分析自己企业的所有制状况、所在行业特点以及组织的特点,抓紧进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建设,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任务迫在眉睫。
IBM的企业文化
尊重个人
主要精神在于根据员工的性向、能力,安排员工接受工作上所需的各种训练,以在其职位与责任上发挥所长。
最佳的顾客服务
公司鼓励在公司能力所及的情形下,员工竭尽所能提供给顾客最佳的服务,IBM深知顾客才是IBM的衣食父母,只有顾客持续满意于IBM的产品与服务才会忠诚。
追求卓越
整个公司团队和个人都在许可能力下被要求追求更佳的绩效。
经理人必须有效地领导
经理人是公司的骨干,必须以身作则,领导团队成员,心胸宽大,发挥热诚,常与同仁相聚,了解员工情形,竭力达到绩效,了解上下、左右、前后与整体需求,并问对的问题,在顾全大局下挑战怀疑之处。
竭力贡献股东
股东是资金的来源,员工应清楚对股东的责任,必须在善用资金资产上,增加股东回收,使股东长期获益,力行知恩图报。
公平对待供货商
即根据品质与价格选择供货商,以善意实现合约条款与承诺,以与供货商建立公平与双胜关系,达到长期有利双方。
做一个优良的公司法人
即IBM既立身于社会国家与全球环境之中,理应对身处之环境有所回馈与贡献,例如对公益事业,IBM捐助向不后人。
标杆企业
IBM公司缔造“蓝色文化”
入选理由
IBM的“蓝色基因”企业文化无疑是成功的。很多人认为:IBM是一家值得为之工作一辈子的公司。IBM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能让一个人为之奋斗一生,专家将之概括为蓝色基因:客户服务、人才培训、多元文化和商业道德。
在《财富》杂志第20届的“计算机行业10家最受尊重的公司”的评选,《商业道德杂志》的百家最佳公司排名中,IBM名列第一。对于IBM来说,这种殊荣是良好外部环境的一部分。
成功之处
小沃森在《父子同心缔造IBM》一书中写道:这所学校的每一样东西都意在激发忠心、热忱和崇高的理想。IBM认为,这是成功之道。前门刻有(IBM无所不在)座右铭“思考”二字,每一个字母有两英尺高,一走进去,是花岗岩的楼梯间,意在让学员踏着楼梯去上每天的课程时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心态。IBM就是这样一间把自己的信念像教会一样制度化的企业,《华尔街日报》曾经指出,IBM的文化极为深入,以致于有一位任职9年后离开的人说:“离开这家企业就像移民一样。”
IBM能够成为一家优秀公司、并历经兴衰仍然持续的根本原因,其实在它的创始人沃森那里就有了一种逻辑的注定——并不是所有崇尚人性价值的企业都能持续成功,但持续成功的必定是那些弘扬人性创造力与个人价值的企业。IBM强调,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是员工。在纽约州阿蒙克的IBM总部,每间办公室,每张桌子上都没有任何头衔字样,停车场也没有为高层预留位置,没有主管专用餐厅。相反,管理人员必须尊重任何员工,每位员工必须尊重顾客,即使对待同行竞争对手也如此,公司的行为准则规定,任何一位IBM的员工都不可诽谤或贬抑竞争对手。老托马斯·沃森是销售员出身,所以他对顾客有着特殊的感受。
为此,他特别训令IBM将是一个“顾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IBM的任何一举一动都以顾客需要为前提。因此,IBM公司对员工所做的“工作说明”中特别提到要对顾客、未来可能的顾客都要提供最佳的服务。每年,每一位IBM的经理要接受40个小时的训练课程,而后回到公司内教导员工,有时甚至定期邀请顾客前来一同上课。IBM设立了一系列满足工作要求的指数,定期抽样检查市场,看是否满足对品质的要求,使员工有一种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使命感。IBM希望自己的环境能够创造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非常利于培养出优异的人才。在IBM,每个人都不可以自满,都要努力争上游。
公司背景
80年前,托马斯·沃森接管了IBM的前身——电脑制表记录公司,并在1924年改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让沃森的制表机和考勤钟只能在生存边缘徘徊。然而,当其他公司都在裁员或降薪以对抗经济衰退时,老沃森却偏执地提出了一个公司理念:对机器的投入可能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对员工的投入却可以创造市场的奇迹。在这种观念指导下,IBM向员工发出了一个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承诺:终身雇佣,并成为美国首批为雇员提供团体人寿保险(1934年)、遗嘱抚恤金(1935年)和带薪休假的公司之一。
第三篇:影响轴承寿命的钢材因素及控制研究
影响轴承寿命的钢材因素及控制研究
影响轴承寿命的材料因素
滚动轴承的早期失效形式,主要有破裂、塑性变形、磨损、腐蚀和疲劳,在正常条件下主要是接触疲劳。轴承零件的失效除了服役条件之外,主要受钢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抗蚀性和内应力状态制约。影响这些性能和状态的主要内在因素有如下几项。
淬火钢中的马氏体
高碳铬钢原始组织为粒状珠光体时,在淬火低温回火状态下,淬火马氏体含碳量,明显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强度、韧性在0.5%左右,接触疲劳寿命在0.55%左右,抗压溃能力在0.42%左右,当GCr15钢淬火马氏体含碳量为0.5%~0.56%时,可以获得抗失效能力最强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该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马氏体是隐晶马氏体,测得的含碳量是平均含碳量。实际上,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在微区内是不均匀的,靠近碳化物周围的碳浓度高于远离碳化物原铁素体部分,因而它们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温度不同,从而抑制了马氏体晶粒的长大和显微形态的显示而成为隐晶马氏体。它可避免高碳钢淬火时易出现的显微裂纹,而且其亚结构为强度与韧性均高的位错型板条状马氏体。因此,只有当高碳钢淬火时获得中碳隐晶马氏体时轴承零件才可能获得抗失效能力最佳的基体。
淬火钢中的残留奥氏体
高碳铬钢经正常淬火后,可含有8%~20%Ar(残留奥氏体)。轴承零件中的Ar有利也有弊,为了兴利除弊,Ar含量应适当。由于Ar量主要与淬火加热奥氏体化条件有关,它的多少又会影响淬火马氏体的含碳量和未溶碳化物的数量,较难正确反映Ar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此,固定奥氏条件,利用奥氏体体化热稳定化处理工艺,以获得不同Ar量,在此研究了淬火低温回火后Ar含量对GCr15钢硬度和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随着奥氏体含量的增多,硬度和接触疲劳寿命均随之而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随之而降低,但其峰值的Ar含量不同,硬度峰值出现在17%Ar左右,而接触疲劳寿命峰值出现在9%左右。当试验载荷减小时,因Ar量增多对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减小。这是由于当Ar量不多时对强度降低的影响不大,而增韧的作用则比较明显。原因是载荷较小时,Ar发生少量变形,既消减了应力峰,又使已变形的Ar加工强化和发生应力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而强化。但如载荷大时,Ar较大的塑性变形与基体会局部产生应力集中而破裂,从而使寿命降低。应该指出,Ar的有利作用必须是在Ar稳定状态之下,如果自发转变为马氏体,将使钢的韧性急剧降低而脆化。
淬火钢中的未溶碳化物
淬火钢中未溶碳化物的数量、形貌、大小、分布,既受到钢的化学成分和淬火前原始组织的影响,又受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有关未溶碳化物对轴承寿命的影响研究较少。碳化物是硬脆相,除了对耐磨性有利之外,承载时因会(特别是碳化物呈非球形)与基体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从而会降低韧性和疲劳抗力。淬火未溶碳化物除了自身对钢的性能产生影响之外,还影响淬火马氏体的含碳量和Ar含量及分布,从而对钢的性能产生附加影响。为了揭示未溶碳化物对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含碳量的钢,淬火后使其马氏体含碳量和Ar含量相同而未溶碳化物含量不同的状态,经150℃回火后,由于马氏体含碳量相同,而且硬度较高,因而未溶碳化物少量增高对硬度增高值不大,反映强度和韧性的压溃载荷则有所降低,对应力集中敏感的接触疲劳寿命则明显降低。因此淬火未溶碳化物过多对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失效抗力是有害的。适当降低轴承钢的含碳量是提高制件使用寿命的途径之一。
淬火未溶碳化物除了数量对材料性能有影响之外,尺寸、形貌、分布也对材料性能产生影响。为了避免轴承钢中未溶碳化物的危害,要求未溶碳化物少(数量少)、小(尺寸小)、匀(大小彼此相差很小,而且分布均匀)、圆(每粒碳化物皆呈球形)。应该指出,轴承钢淬火后有少量未溶碳化物是必要的,不仅可以保持足够的耐磨性,而且也是获得细晶粒隐晶马氏体的必备条件。
淬火回火后的残留应力
轴承零件经淬火低温回火后,仍具有较大的内应力。零件中的残留内应力有利和弊两种状态。钢件热处理后,随着表面残留压应力的增大,钢的疲劳强度随之增高,反之表面残留内应力为拉应力时,则使钢的疲劳强度降低。这是由于零件的疲劳失效出现在承受过大拉应力的时候,当表面有较大压应力残存时,会抵消同等数值的拉应力,而使钢的实际承受拉应力数值减小,使疲劳强度极限值增高,当表面有较大拉应力残存时,会与承受的拉应力载荷叠加而使钢的实际承受的拉应力明显增大,即使疲劳强度极限值降低。因此,使轴承零件淬火回火后表面残留较大的压应力,也是提高使用寿命的措施之一(当然过大的残留应力可能引起零件的变形甚至开裂,应给予足够重视)。
第四篇:影响绩效提升的三种组织文化
影响绩效提升的三种组织文化
很多人都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种很虚的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它却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它的存在,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组织的日常运营,更时处处制约着组织绩效的改变和提升。新优道机构姚绍龙认为:制约个人绩效的只是技能,而影响团队绩效的一定是组织文化。
先是老板文化。其标志是老板意识凌驾于绩效科学和绩效规则之上,一切绩效管理行为都是老板说了算。比方说任意给绩效失败的下属加分、越级进行绩效考评、随意变更预定好的绩效承诺、纵容关键人物的绩效违章行为等等,最后必定导致绩效管理失败。
二是团伙文化。团伙文化的标志是自私自利互不协作;在盛行团伙文化的组织里,部门间各自为政、岗位间相互牵制、相互消耗而绝不相互买账。推卸责任、寻找借口、肆意指责他人更是一种常态,内部山头林立、帮派横行,导致任何先进的绩效制度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是形同虚设。
三是伦理文化。西方社会盛行“契约文化”,所有人都重视规则和承诺,而中国却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情关系大于一切,喜欢讲关系讲面子,“伦理文化”则大行其道。管理者重视的也是人情关系而绝不是组织规则,这在绩效管理中几乎随处可见,绩效评估中的“人情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绩效的公平和公正。
绩效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提升组织绩效而非个人绩效,很多企业的整体绩效提升缓慢,不一定是方法不行,很大程度上都是内部文化的制约。而当三种文化同时作用于企业时,任何先进的绩效计划都将流产。所以,改变组织绩效之前,必先设法改变组织内部文化。
第五篇: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柴尚金(2008.6)
20世纪以来,拉美社会主义流派众多。信奉社会主义的拉美左翼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激进的、温和的,还有托派的,均各有特色。在拉美五颜六色的左翼光谱中,目前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大致有三种: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左翼政党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和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具有拉美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现在仍是拉美共产党追求的理想目标
拉美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社会主义传统。早在19世纪拉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南美解放运动领袖、委内瑞拉人西蒙•玻利瓦尔和古巴民族独立先驱者何塞•马蒂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其革命理论是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19世纪70年代拉美就受到马恩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建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1878年墨西哥社会党成立,1892年巴西出现了社会主义工人党,古巴成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党。在20世纪拉美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拉美和秘鲁实际相结合的马里亚特吉思想、切•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通过武装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古巴社会主义,还有通过议会和民主道路执掌政权后实行的圭亚那“合作社会主义”、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等,这些都是由拉美人在实践中创立的。此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等在拉美也有很大影响。拉美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但无论信奉什么,都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的希望,也是解决拉美问题的答案,肯定“拉美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拉美多数国家成立了共产党,不少国家的社会党正式改建成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共产党组织已遍布拉美和加勒比所有国家,总数约30个。由于受60年代国际共运大论战的影响,拉美一些共产党发生分裂,这些发生分裂、各式各样的共产党有44个。这一时期,在西半球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政权,一些左翼政党纷纷进行武装革命斗争,有的也建立了左派政府。苏东剧变对拉美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销声匿迹,但多数党力量得到保持,有的甚至得到发展。当前拉美共产党共有20多个,都是合法政党。除古巴共产党继续执政外,巴西共产党、智利共产党、委内瑞拉共产党等也成为参政党,有的共产党员还当选为议员或担任内阁部长。多数党同其他左翼政党结成统一战线,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斗争,成为拉美左翼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古巴共产党长期执政,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变,特别是卡斯特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硬骨头精神,一直成为激励和凝聚拉美左翼的一面不倒的旗帜。作为老一代共产主义者和反美斗士,卡斯特罗赢得了拉美左翼的普遍尊重,在左翼聚会上,只要提到他的名字,就会引起一阵欢呼。拉美许多大学生和知识界人士把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当作崇拜的偶像,社会主义在他们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卡斯特罗现在虽然退出领导权力机构,但其精神永在。美国一直视社会主义古巴为“眼中钉”,经济上实行封锁制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进行武力威胁并曾策动雇佣军入侵古巴,外交上孤立打压并支持各种反古势力搞阴谋颠覆,对卡斯特罗本人则企图从肉体上消灭,曾策划了600多次刺杀活动。近年来,美在继续对古进行打压的同时,寄希望于卡斯特罗之后的“变革”,以便乘机促使古巴改变颜色。如果古巴垮台,拉美社会主义将失去精神支柱和战略支撑,不免走下坡路。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拉美共产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其他拉美左翼也有一定影响。就当前影响最大的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而言,其中也有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致的。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解释了“21世纪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异同,认为前者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是劳动比资本重要。认为劳动及对劳动者的尊重是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从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失败中可看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这条原则是拉美20多年新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可见,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比资本重要、使用价值高于交换价值等)、发挥国家和社会作用、反对市场和利润第一的思想仍然是当今拉美左翼坚持的思想原则。
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拉美中左翼的主要价值取向
拉美地区的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政党是在欧洲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国际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就在拉美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及特权统治的民主斗争中得到一定传播,并陆续建立了一批社会党,1896年,阿根廷成立了社会党,1910年乌拉圭成立了社会党,1926年厄瓜多尔建立了社会党,1930年成立了秘鲁阿普拉党,1933年创立了智利社会党。20世纪70年代,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曾取得重大胜利。1970年,由智利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独立民主运动等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提名社会党领导人阿连德作为阵线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获胜。阿连德主张在资本主义法律框架内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在尊重法制、体制和政治自由的条件下,改变资本主义”,要在智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以民主、多样化和自由样式的社会主义”。阿连德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通过选举和公民投票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主张国营经济、合营经济和私营经济三种经济成分共存,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思想上,提倡多元化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允许反对派的合法存在。然而,阿连德政府执政不到3年就被皮诺切特领导的军人政变推翻,通过选举上台的阿连德总统本人也在政变被杀害。
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党国际在拉美成立了社会党国际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委员会,竭力吸纳成员党,推行社会民主主义道路。1979年,尼加拉瓜桑地诺解放阵线和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在反对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中获取政权,宣布走废除剥削、实行经济改革和人民参政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行国有化和公私合营经济,并加入社会党国际。随着阿连德社会主义的失败,拉美社会民主主义一度遭到严重挫折。尼加拉瓜陷入内战状态,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下台,对拉美左翼也是一个严重打击。
20世纪8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的军政府纷纷“还政于民”,启动了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拉美社会民主主义趁机迅速发展起来。冷战后,随着欧洲社会党以及社会党国际加大向拉美扩张的力度,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日趋活跃。迄今为止,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已有60个左右,其中有36个党加入了社会党国际(2007年社会党国际在拉美有26个正式成员党、8个咨询成员党和2个观察员党)。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拉美许多民族主义政党转向社会民主主义,并在大选中有所作为,成为本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或政治组织联盟在拉美许多国家曾多次执政或参政,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牙买加人民民族党、秘鲁阿普拉党等都曾上台执政,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今拉美政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拉美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情况比较复杂,从组织方面看,第一种是正式加入社会党国际,接受社会党国际基本主张的党,如智利社会党、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等;第二种是虽未加入社会党国际,但加入了拉美社会党的地区组织即社会党国际拉美和加勒比委员会的党,如阿根廷统一社会党、巴西社会党、乌拉圭社会党、厄瓜多尔社会党等;第三种情况是虽然没有加入社会党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但也明确信奉民主社会主义,如巴西劳工党。从总体上看,拉美社会党在思想和组织体制方面同西方社会党关系比较密切,比较容易得到西方社会党、社会党国际的指导和各种帮助。社会党国际的秘书长近20多年一直都由拉美社会党人出任。从阶级属性方面看,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既有传统的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如智利和乌拉圭的社会党;也有具有民族主义或民众主义倾向的政党,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还有代表中产阶级的政党,如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还有一些自称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社会运动的政治组织,如委内瑞拉争取社会主义运动。
虽然拉美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情况复杂,但在理论政策和社会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在纲领主张上大都受西方社会党的影响,推崇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实行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民主化,主张各党和政治组织参与竞选,允许不同意识形态并存和不同阶级阶层民众参政议政;经济上反对新自由主义,提倡混合经济,国有、私人和合作经济同时发展,对重要部门实行国有化,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民族经济;社会政策方面强调社会公正,突出国家的调节作用,关心中下层群众利益,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外交上实行不结盟的多元外交政策,倡导拉美民族主义,主张拉美一体化。二是拉美社会民主主义及政党具有较深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拉美各国自独立至今,贫富悬殊历来都是最难医治的顽症,至今仍无改观。从现实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导致社会形势恶化,贫富悬殊加剧,贫困化程度加深。目前这一地区5亿人口中,有1.8亿是穷人(日可支配收入不足2美元)。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使拉美广大民众在改革过程中付出失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减少等沉重代价。中下层群众要求实现社会公正的愿望强烈,人们不满现状,反新自由主义和只惠及少数人的“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党作为左翼政治力量之一,迎合了中下层群众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为大多数劳动群众代言人的作用,也赢得了这部分选民的支持,获得了比以前更有利的发展空间。除极少数较激进的社会党外,拉美多数社会党的发展相对平稳,不像本国其他类型的一些政党一样大起大落。到新世纪,巴西卢拉政府、智利巴切莱特政府、乌拉圭巴斯克斯政府、阿根廷基什内尔政府等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政党纷纷上台执政,有的还蝉联执政。三是拉美大部分社会党都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对拯救国家前途命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20世纪60、70年代,拉美许多社会党致力于反对军人独裁统治,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为实现民选政权进行了不懈斗争。80年代后又为反对外国对拉美发展道路的干预作出了自己的努力。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一些社会党同其他左翼力量一道,纠正新自由主义式的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是具有拉美特色的新社会主义思潮
目前,拉美左翼、中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已达10个,这是拉美左翼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激进左翼主张的“21世纪社会主义”和查韦斯推行的社会变革,特别引人注目。
在1998年大选中,作为由“第五共和国运动”等十几个左翼政党组成的“爱国中心”候选人,查韦斯获胜当选总统。1999年2月,查韦斯就任总统后,即提出开展玻利瓦尔和平民主革命,即继承玻利瓦尔的“自由、平等、独立自主、地区联盟”的思想,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对委内瑞拉实行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从此,委政坛和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查韦斯推行的变革主要是:一是修改宪法、加强总统权力。查韦斯于1999年2月上台后,立即进行全民公决、成立制宪大会和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查韦斯主导的“爱国中心”在全国制宪代表大会选举中赢得绝大多数议席,在全民公决中也通过了制宪大会起草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即玻利瓦尔宪法。新宪法规定,议会实行一院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总统任期由5年增至6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有权任命副总统和解散全国代表大会,加强了总统权力。按照新宪法要求,需通过大选投票重新确定查韦斯政权的合法地位。委内瑞拉于2000年7月又举行大选,查韦斯再次当选。为了巩固执政地位,查韦斯加强执政派内部的整合,将执政派各个政党力量汇集成“变革集团”,并以此参加委2006年12月总统选举,获得大胜。查韦斯在2007年初筹建了“统一社会主义党”,党员登记人数达700多万,是拉美人数最多的政党,其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统一社会主义党”建立后,查韦斯又提出修改宪法,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委内瑞拉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委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同时在宪法中取消总统连任限制,把国家各种权力集于总统一身。然而,修宪案在2007年12月2日的全民公投中以微弱劣势被否决。
二是从代议制民主转向参与制民主,建立基层的权力机构“社区委员会”,实现“主人翁式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扩大“人民权力”。委内瑞拉新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增设了公民权(由国家总检察长、总审计长和共和国护民官组成的共和国道德委员会行使)和选举权(由全国选举委员会行使),形成了五权分治格局,为民众参与国家管理、实行参与式民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三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主导地位,大规模实行国有化,推进社会改革。2001年委以“玻利瓦尔和平民主革命”替代“新自由主义改革”,着手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先后出台了涉及经济、金融、社会分配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49项新法律,实行石油和矿产国有化,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在农村实施土地革命,政府将没收闲置与被非法占有的土地,将其无偿地分配给无地农民,以求“耕者有其田”。在城市贫民区实行免费医疗和建造经济适用房,举办面向穷人的“人民市场”,把石油收入大量用在本国穷人的健康和教育计划上,为病人提供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品。
四是在外交上,实行反美亲古政策,公开向美国叫板,密切同古巴的关系。加强同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大力推进拉美一体化。为对抗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委退出安第斯共同体,加入南方共同体,并与古巴、玻利维亚合作共同实施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
从查韦斯的变革进程来看,虽不是以暴力形式来进行社会变革,但明确主张以社会主义来替代资本主义,其理念与实践不同于拉美中左翼政党所推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当查韦斯看到“玻利瓦尔革命”的改革措施不足以完全消除贫困和“拯救”委内瑞拉时,他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经过长期思考,查韦斯于2004年底2005年初提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他说:“我日益坚信的是我们需要越来越少的资本主义,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我毫不怀疑超越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但我必须补充一点,即资本主义不会从内部超越自己。资本主义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超越。超越资本主义强权的道路在于真正的社会主义、平等和正义。”他认为,委内瑞拉正在进行的“玻利瓦尔革命”应该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否则不能称其为革命。“资本主义无法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也无法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我邀请所有委内瑞拉人民共同走上这条新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2006年12月3日查韦斯在大选中击败对手,再次获得连任时,查韦斯要在委内瑞拉推进社会主义的决心更是雄心勃勃。他手按宪法,右手高举,庄严宣誓就职,表示“祖国,我宣誓,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和当年卡斯特罗“不要社会主义毋宁死”的誓言一样。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其特点:
1、查韦斯声称“21世纪社会主义”决不是照搬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原生的社会主义,印第安人的、基督徒的、和玻利瓦尔的社会主义”,这是崭新的、委内瑞拉特色的社会主义。查韦斯“21 世纪社会主义”从玻利瓦尔的思想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他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玻利瓦尔的梦想”。
2、查韦斯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影响。他始终以卡斯特罗为榜样,自称是卡的学生和继承者,与卡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友谊,在卡生病治疗期间,多次探望,互相鼓励。查维斯执政后,更加密切与古巴的关系,优惠供给古巴石油,古也为委提供大量教师、医生和体育教练。委和古联手合作,推动拉美左翼联合,共同反对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因此,美国及西方视查维斯为“卡斯特罗第二”,对查韦斯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越来越担忧,采取各种手段对他进行打压,他们决不允许在拉美再出现一个古巴。
3、查韦斯始终坚持反美政策,抵制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议。在拉美左翼反美、反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的潮流中,如果说卡斯特罗和古巴是一种精神鼓舞,那么查韦斯则成为行动中的先锋,其提供的物资帮助,是拉美左翼发展的重要条件。
4、查韦斯的变革虽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一些特性,但 “21世纪社会主义”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不太相同,是具有拉美特色的新社会主义。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目前是拉美的一个时髦字眼,也成为拉美左翼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左翼的广泛认同。“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世界是可能的”口号,正成为一些拉美国家的实践。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也声称要搞“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提出要走“印第安社会主义”道路;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建设“劳工社会主义”的主张;尼加拉瓜奥尔特加政府上台后宣称要搞自己的社会主义;就连大主教出身的巴拉圭新近上台的卢戈总统,也表示要适应潮流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实行土地改革,让穷人得到耕地,满足中下层民众利益。然而,“21世纪社会主义”仍是一个“新事物”,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委内瑞拉,政治上的反对派与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联系紧密,坚决抵抗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变革,查韦斯政治上仍面临巨大威胁。另外,美国决不会允许自己的“后院”中再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将面临异常艰巨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系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