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2019-05-15 04:5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篇: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30 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3 分)我是何等艳羡.江南女子,能够一生娉娉婷婷在美若仙子的西湖边散步,能够在小径通幽清池碧水的留园脉.脉含情地牵手情侣。想起游苏杭时,借人家苏绣女子的绣布和绣架拍下的一组照片,如今却不知到哪里去了,痛惜!于是,总是在梦中悄然想起那一袭氤氲.烟花长裙下低眉含笑专情刺绣的美图,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慰藉.了吧。或许,为了这张美图,定会再度游苏杭。A.xiàn mò wēn jiè B.qiān mài yūn jí C.xiàn mò yūn jiè D.qiān mài wēn jí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美丽的落日总会引起一个更加绚丽的景象,未及饱览便一闪即逝,并在消逝中留下不可名状的渴望和惆怅。

B.美轮美奂、诗情画意的 G20 杭州峰会文艺演出虽早已落下维幕,但每当想起总令人意犹未尽。

C.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产生想象中的立杆见影的效果。

D.冬日的北疆,千里冰封,往日的草原仿佛裹上了一层银白的大衣,阳光打在上面分外妖娆,红妆素裹,一派恢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民的名义》之所以热映,不仅是故事题材的选择,更在于每个演员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的惟.妙.惟.肖.。

B.初学自行车的时候,磕磕碰碰,跌倒了再起来,有一次他在雨中摔了一跤,起来时,浑身上下拖.泥.带.水.。

C.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往往对发言者的原话寻.章.摘.句.,他们忘了新闻的铁律—— 真实,这样的媒体最终一定会失去观众。

D.这几天,我仔细研究了菜谱,尽心挑选了食材,终于做出了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真是汗颜。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诗词大会》打开了人们通向诗歌世界的大门,架起了人们与中国文化情感,点燃了人们心中对诗词热情的火炬。

B.钱江世纪城规划范围内盈一村等 4 个村的“征迁清零”工作将完成扫尾工作,届时世纪城范围内将不留一户农户,大拆迁正式画上圆满句号。

C.水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观念,加强区域间联手、联动、联治的理念是不容置疑的。

D.网络经营单位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并跟踪观察。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2)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4)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是政协代表,他非常关注民生,借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让“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6)花开花落、纤柳抽枝,这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积极乐观的精 神,就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 分)品味经典,品味文学魅力。读___________ 的《敬业与乐业》,反思自己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读《水浒传》时,感受到______________ 得知好友林冲遭太尉高俅陷害,被刺配沧州时,一路暗中保护的嫉恶如仇、侠胆义肝;读明初文学家宋濂的 《_____________ 》,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和辛酸,也体会到了文章感情表露的真挚与诚恳。(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 分)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请你帮她从以下几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具体的事例(不少于 2 个事例)来印证这一观点。A.简·爱 B.武松 C.祥子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5 分)近日一段视频走红网络,一位中年男子手持“请不要随意调头”的牌子,拿着小喇叭对行人不断大喊:“我不再闯红灯!”周围都是好奇的围观群众。

原来,今年 7 月起,江西省吉安市青原交警大队开始采用这种特殊的管教办法,来治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

青原交警大队方面表示,因为路上的行人特别多,如果单靠罚款,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据了解,刚开始每天都要抓到七八十人,随着宣传的深入(围观群众的奔走相告),每天抓的人数越来越少,成效显著。

(1)请为这则热点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字)。(2 分)(2)对于这种处罚形式,你支持吗?请作简要评论。(3 分)

二、(3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

棕榈老屋后面是缓斜的土坡,坡顶上矗立着一片棕榈林,称之为林,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六七棵棕榈而已。也许是地域、水土和气候的缘故,几棵棕榈生得矮小而萎缩。天性爱爬树的孩子也不和棕榈亲昵,对外表丑陋的它们缺乏好感。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棕榈身上找不到我们认为弥足珍贵的东西。

小时候,整天吃不饱似的,每天挖蕨根,刨伏苓,酸梨树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挚爱。到春末夏初的时候,在我们太急切的期盼中,这些瘦瘦的但洁白无瑕的花朵,终于摇身一变,变成指头大小的酸梨,缀在簇簇绿叶中间。在我们的誓死捍卫和邻家孩子的肆意掠夺中,酸梨没来得及成熟便一一落入口腹之中,那又涩又酸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相隔咫尺的棕榈偶尔也会走进视野,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中秋临近的时候,棕榈结出累累果实,那青灰色长圆形的棕籽虽不能吃,却是游戏时最佳的武器。夜晚,在月光笼罩的旷地里,通常能见到一大群孩子在虚拟的硝烟中追逐,恣意地欢叫。农闲时节,父亲用薄而弯曲的刀片,将紧裹着棕榈的红褐色棕衣一张一张地剥下来。父亲剥棕衣的时候一副特

别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稍有闪失,而且每回剥下三四张便住手。我疑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不继续剥下去呢?“棕衣就是棕榈的衣服,剥光了它们怎么过冬呢?”父亲一边回答我,一边注视着刚剥过的那棵棕榈。在渐起的秋风中,棕榈似乎不胜寒意似的,在不易觉察地战栗。伫立一旁,父亲久久注视的目光是那样深长耐读,其中,蕴含有隐隐的内疚与不安,有请求原谅的意味,有源自肺腑的感激。

也许父亲一生都在企求棕榈原谅,是他剥夺了棕榈赖以御寒的衣物;父亲一生对棕榈满怀感激,在他挑着生活的重担踽踽独行的时候,是棕榈给了力所能及的支撑。给孩子们带来短暂口福的酸梨树怎能和棕榈相比呢?它能换来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酱醋油盐吗?能换来煤油把漫漫长夜点燃点亮吗?父亲将棕衣剥下来,然后去夹,翻晒,撕成丝缕。在空旷无边的夜晚,凭借着一点如豆的微弱灯光,父亲开始搓棕绳。我们在一旁看着,倦意漫上来,不知不觉便酣睡了。早晨醒来,我们惊讶地发现,那小山似的满地棕衣变成了数十根棕绳,在早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古铜色眩目的光泽。断断续续有人上门求购棕绳,家里开始荡漾起小小的欢乐的涟漪。一天早晨,早起的父亲像往常一样爬上后坡,来到棕榈林里。父亲的一声惊呼把母亲和我们吓了一跳。我们赶紧上去,发现父亲一脸痛苦和惊惶的表情。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一棵棕榈死掉了。死掉的棕榈蔫蔫的,披针一样的叶子失去了往昔的葱绿与锋芒。父亲拿来一把锄头,招呼大家一起动手把棕榈连根挖起并运走。父亲告诉我们其中“奥秘”:一棵棕榈死了,其它的棕榈因为伤心会跟着相继死去的。把这棵棕榈挖起并运走,是不让其它的棕榈为之悲恸欲绝。父亲的话让我浑身颤栗,我从未想过这些草木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像我们一样相互之间有着太深太沉的牵挂与关怀。我感到无限内疚起来,为自己曾经对棕榈的漠视与伤害。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注视这些棕榈的时候,一种敬意从心中油然升起,目光里的东西渐渐多起来,最后变得和父亲注视的目光一模一样。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脑海中常常产生这样的联想——父亲、母亲和我们几兄妹就是一片小小的棕榈林,和后坡上的棕榈连在一起,浑然一体,在风雨中相濡以沫。(本文有删改)

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于棕榈树的态度有何变化,并简析其原因。(5 分)9.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 分)

(1)在渐起的秋风中,棕榈似乎不胜寒意似的,在不易觉察地战栗。

(2)父亲将棕衣剥下来,然后去夹,翻晒,撕成丝缕。在空旷无边的夜晚,凭借着一点如豆的微弱灯光,父亲开始搓棕绳。

10.文章主要写了棕榈树,却花了不少笔墨写酸梨树,这样写有何作用?(4 分)

1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父亲、母亲和我们几兄妹就是一片小小的棕榈林”这句话?(3 分)

(二)艺术也需无用之用崔树强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在实用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因为它的“无用性”,被人们逐渐冷落,不得不说是现代社会的悲哀。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与艺术互补,“有用”与“无用”合一。而“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

艺术的精神,本可以对现代人功利之心作一种极好的救赎。当下的艺术教育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让青年人真正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不是装腔作势、怪僻虚伪,而是平和平实、雅淡素朴。这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 结心理的镇魂剂,甚至借此可以突破很多技巧的抗拒和精神的屏障。然而,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却已侵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艺考的持续火爆,带给人们一种艺术繁荣的表象。很多青年人因为文化课不理想,通过突击和速成,转而报考艺术专业。艺考成了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同时,艺术教育也多以艺术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心”的培育。艺术沦为技巧的奴仆,日益偏离了“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的“根植人心” 的传统。一门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文化缺失的避难所!艺术之“无用”为人的精神解放创造了条件。艺术在其起步的地方,实际上和游戏一样,正是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到解脱的。艺术的真精神是自由和解放,而这种自由和解放,恰恰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沉浸到艺术精神境界之中时,他浑然皆忘,自然也会忘记现实事功的“有用”性,所以庄子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世人皆知用之为用,其所谓“用”,系由社会观念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人要得到这种价值,就必须受到社会的束缚;而“无用”于社会,就是不为其所束缚,人的生命就是完整和谐的。艺术对于“用”的超越,成就了艺术和美的观照。自然科学回答了“是什么”,人文学科则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艺术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成就了生命的和谐。艺术虽然没有经世之用,却有生命之用,这就是艺术的无用之大用。

12.本文是如何引出“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这一论点的。(4 分)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科学和艺术相辅相成,“有用”与“无用”合一,共同构成人类文化的支柱。

B.艺考持续火爆带来了艺术的繁荣,说明“有用性”的价值观,已侵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C.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以解脱,是艺术和游戏相似的地方。D.艺术的自由和解放,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4.请结合上下文,说明作者认为“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的理由。(3 分)15.指出下列两句加点词句的表达作用。(4 分)

(1)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这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三、(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①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②举谣言③,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注释】①公仪: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②掾属:佐治的官吏。汉代自三公至郡县,都有掾属。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③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16.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少厉.清节(通“砺”,磨炼)B.滂怀恨.(遗憾)C.蕃乃谢.焉(道歉)D.滂后事释.(释放)17.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B.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C.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D.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 分)(1)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2 分)

(2)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3 分)19.文章刻画了范滂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②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③夜榜:夜航。(1)诗中作者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 分)

(2)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分)

参考答案

一、(30 分)1.【C】 2.【A】 3.【C】 4.【B】(每题 3 分)5.晨起动征铎 鸡声茅店月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村(6 分)6.(1)梁启超 鲁智深送东阳马生序(3 分)(2)示例:

A.简·爱得知曾经百般虐待她的舅母生命垂危但又很想见她一面的时候,她忘却了舅母一切的不好,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昔日满腔怨恨地想要逃离的故地。当她见到舅母时,心中剩下的,只有对舅母的无限悲悯;当罗切斯特双目失明一无所有时,简·爱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纯朴善良的简·爱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B.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C.当祥子给曹先生拉包月时,辛辛苦苦积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他曾闪现过要曹家赔偿的念头但又马上谴责自己,不能让良心受到污染;祥子对老马和小马祖孙二人很关心,祥子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仍能同情 他人、体谅别人,值得尊重。(4 分,要有事例,主要内容符合即可,否则欠缺酌扣)7.(1)示例:交警新招:罚闯红灯者连喊“我不再闯红灯” 交警放大招治理闯红灯:连喊“我不再闯红灯” 交警叔叔太有才!罚闯红灯者连喊“我不再闯红灯”(2 分)

(2)人性化执法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应对情节轻微和严重违反行为的当事人之间进行区别,进行教育或者是教育与处罚并举。

人性化执法并不意味着任意裁量,更不意味着我行我素,而是将人性化执法置于公共规则的框架内。即使是人性化执法,依然需要尊重规则,而非无原则地自由裁量。(3 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30 分)

8.不亲昵,缺乏好感:棕榈外表丑陋,在它身上找不到我们认为弥足珍贵的东西(2 分)偶尔关注:可以用棕榈结的果子当做游戏时的武器(1 分)内疚、感激和敬意:对它曾经的漠视和伤害而内疚,棕皮的收入支撑了整个家,棕榈的坚韧赢得了我的敬意(2 分)9.①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棕榈树因寒冷而颤抖,体现了作者对其的同情。(2 分)②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剥棕皮和搓棕绳的场景,体现了父亲的一丝不苟和辛劳。(2 分)10.通过棕榈和酸梨树的对比,衬托出棕榈的矮小和丑陋(2 分);突出了棕榈树给家庭带来了经济收益,对家庭贡献巨大,体现了作者对它的内疚、感激和敬意。(2 分)11.父母和我们几兄妹与棕榈树有很多相似处:(1)默默无闻,生存于世间,(2)做力所能及的事,贡献自己的力量,(3)彼此间有牵挂和关怀(3 分)12.先引用莫言的致辞入题,文学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然后分析现代社会的现状,艺术被人们逐渐冷落。再论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互补的关系。最后提出文章观点。(4 分)13.【B】(3 分)14.①艺术之“无用”可以对现代人功利之心作一种极好的救赎。②艺术之“无用”为人的精神解放创造了条件。③艺术之“无用”可以让人的生命完整和谐。(3 分)15.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将艺术和科学比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十分形象地论证了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人类文化的支柱。

②把艺术教育比作“良药”与“镇魂药”,非常贴切和形象,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让年轻人了解到中国艺术的平和平实、雅淡素朴,从而消除功利之心。(4 分)

三、(20 分)【D】(3 分)【C】(3 分)18.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官。(2 分)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3 分)19.1.有威信(受人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弃官而逃。2.不畏权贵(敢做敢当):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表示自己若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3.公正清廉(不任人唯亲):没有偏袒自己的外甥,压力之下仍然没有给外甥一官半职,太守也拿他没办法。(4 分,写出 2 点得 2 分)20.(1)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2 分)

(2)“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3 分)

四、(40 分)21.按五等评分一等(35-40 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生动。二等(29—34 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等(22—28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 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五等(15 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 300 字,不成篇。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 3-5 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 1-3 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 1-3 分。③错别字 3 个扣 1 分(重错的不计)。④ 300 字以上 600 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译文参考: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于是作罢。郡中中等以下水平的人没有不怨恨他的,他们于是都指责范汾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范房的同党。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第二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资料

《故乡》中考复习

一、文章主题

本文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二、写作特色

1、.对照是它的独到特色。在对照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反映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照,反映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于逾越;闰土与杨二嫂两个典型的对照,表现了作者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照,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育;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照,反映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的关系的对照,反映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的很深的印象。

2、.运用景物描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开头的景物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悲凉的心情;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神异”图画,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闰土的热爱;离乡时的景物创造了静谧的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3、.运用准确的性格语言表现人物。例如杨二嫂,就完全可以从语言看出这个人的思想性格来。“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声音也表示着。”杨二嫂锋利尖刻,咄咄逼人的语言,就活脱出她小市民的形象。

4、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使小说结构流转自如,疏密有致,浓淡相间。“我”的活动贯穿全文,以“我”的回忆与感受刻画人物,展开议论,挥洒自如,行文自然流畅。

四、疑难理解:

1.渐进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我的心情如何?

从阴晦的天气、鸣鸣的冷风、苍黄的天色、纵横零落的荒村等方面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凋敝、荒凉及毫无生气。反应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看到这一切“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从12段看出“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在何处?

描写“回忆”中的故乡都用暖色调,深蓝、金黄、碧绿,给人静谧安祥的美

3.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外貌 语言 动作3方面来概括)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勤劳、勇敢的小英雄。外貌“圆脸、健康、戴银项圈”语言:讲述很多生活知识,动作:捕猎动物,体现勤劳勇敢(可以找到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中年闰土发生了哪些变化? 闰土的变化说民了什麽问题?中年闰土:迷信麻木、毫不觉悟的木偶人。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5.以闰土为例,简要分析对比手法。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6.“我”从“相隔二千余里”的异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然后又和一家人离开故乡到异地去谋生。在“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

思考这两个问题,并结合课文体味“我”对故乡的感情。二十余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记忆中“美丽”的故乡,且它在“我”心目中是童年,是大自然,是天真无邪的小伙伴,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但是,当“我”回到故乡,却是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闰土的憔悴不堪、呆滞麻木,杨二嫂的自私、贪婪、势利、泼悍,使“我”备感悲哀。“我”为了养家糊口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好远离故土。可以说,“我”留恋记忆中的故乡,不留恋现实中的故乡。

7.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闰土“欢喜”的是什么?感到“凄凉”的又是什么? 他的那一声“老爷”使“我”打了一个寒噤,也使无数的读者伤感,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会越来越体会到这种悲伤。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闰土“欢喜”的是终于见到儿时的好朋友了,感到“凄凉”的是自己这些年来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闰土的一声“老爷”,表明了闰土深受封建意识的毒害,心灵世界已变得麻木,这使“我”打了一个寒噤。使读者感到伤感的是:现实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儿时的好朋友会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而成为路人,这是人性的劣性,每个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所以会让读者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体会到这种悲伤。(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据即可。)

8.文句评析。

①“这好极!他,——怎样?„„”(“他”指闰土)“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也”表明母亲很明白儿子目前的处境,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同时母亲把“我”和“他”(即闰土)相提并论,表明母亲很尊重“我”和闰土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因为闰土是一个贫穷的农民而看不起他。

②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正”表明水生让“我”又看到了二十年前的闰土。他和儿时的闰土一样聪明,能干,富有活力。“只”表示转折,表明了闰土的生活相当困难,他虽然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已没有能力让孩子吃得好一些,为他买银项圈了。

③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却”字含义丰富,虽然闰土和“我”之间有了巨大的隔阂,但后辈们“还是一气”没有受到封建世俗的毒害,这让“我”有了些许安慰。

9.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12段:明朗、美丽、令人神往,2段:晦暗、萧条、令人悲凉。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88段:再现月下瓜地景象,表现对新生活充满希望。

10.作者离开故乡时有真的不留恋吗?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并非真的不留恋,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作者气闷,闰土的变化使作者悲哀。对现实中的故乡情景以及故乡的人感到失望,离故乡时既伤感又悲哀。同时对故乡又是抱着希望的,既想离开又很留恋。

1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12.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这段话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13.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闰土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你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

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闰土生活贫困,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14.文中的三个“辛苦”的意思各是什么?

我”的“辛苦”指奔波劳碌;闰土的“辛苦”指辛勤劳苦;别人的“辛苦”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15.闰土的愿望是什么?“我”的愿望又是什么?为什么说闰土的愿望的“切近”而“我”的愿望的“茫远”?

闰土的愿望是使一家人免受饥寒,得以温饱,“我”的愿望是创建一种“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茫远。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

一、知识积累(2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蓬蒿(hāo)腌臜(ā)沉湎(miǎn)呱呱坠地(guā)

B、胚芽(pēi)提防(tí)慰藉(jí)咬文嚼字(jiáo)

C、荫庇(yìn)坍塌(dān)戏谑(xuè)海市蜃楼(chén)

D、名讳(huì)愤懑(mèn)作揖(yī)蔚为壮观(wèi)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妙手回春 不屑置辩 望眼欲穿 引颈受戮 红兜肚

B、天伦之乐 提心掉胆 断壁残垣 吹毛求痴 短衣帮

C、形影不离 一泄千里 乐此不疲 腰缠万贯 一柱香

D、万籁具寂 周道如砥 淹淹一息 恰如其分 擀面杖

3、下列词句的风格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到十分钟,小丽就把寝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真是妙手回春啊!

B、《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了“陋室”的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C、今天天气好,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铜仁大峡谷,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D、英子在这次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成绩很快上去了,同学们努力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B、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

C、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功能。

D、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②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

③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④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7、下列作品或文学常识理解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愁》这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觉,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将缥缈抽象、难以捕捉的思乡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委婉地把思念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B、《谈生命》一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C、《变色龙》是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席加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D、《孔乙己》这篇小说是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生动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8——10题(9分)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B、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休祲降于天 行者休于树

D、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君逆寡人者(违背)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置)

B、请广于君(广大)休祲降于天(不祥)

C、以头抢地耳(撞)秦王色挠(屈服)

D、长跪而谢之(道歉)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1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B、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C、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权。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2)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3),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破阵子》)

(6)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13、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面题目。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待了季节特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2分)

(2)、这首词中的画线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4分)

14、寒假即将来临,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与并完成以下工作。(6分)

(1)【主题我推荐】校团委拟向同学们征集活动主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仿照示例,推荐活动主题并简述推荐理由。(3分)

示例:主题:倡导文明出行。

理由:我觉得市民在出行过程中,不讲社会公德,缺乏文明素质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希望这次“倡导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能增强大家文明出行的意识。

(2)【活动我设计】请你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设计两项活动。(3分)

三、(36分)

(一)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节选,完成第15—18题。(20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5、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6分)

18、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刘云龙的《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完成第19-22题。(16分)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9、(4分)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_____________

20、(4分)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21、(4分)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22、(4分)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请以“记忆中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第四篇: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请在田字格中书写一句可以激励你勤奋学习的座右铭。(3分)

2、语言运用。(7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近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对啊,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a)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答: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4分)

答: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古诗文背诵。

3、古诗文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①须睛日,看红装素裹,(毛泽东《沁园春•雪》)②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③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④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⑤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一句是。⑥李清照《武陵春》中下片写愁被称为“创意出奇”的一句是

。⑦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写出作者有家难归、战功未立的一句是

。⑧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4—7题。(15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秦王怫然怒

怫然: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5、秦国企图用

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

一事。最后“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根据原文内容填空,3分)

6、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答: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答:

7、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答:

(三)阅读《心声》选段,回答8——12题。(16分)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教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其他同学根本连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该是赵小桢。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的呀!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的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8、选文是小说的 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分)

9、请概括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

答:

10、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的眼睛里涌出来”,这是为什么?(3分)答:。

11、请简单分析文中两处程老师请京京起来朗读时的心理。(4分)①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②程老师……,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12、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答:

(四)阅读下文,回答13—19题。(19分)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 ①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一笔画出四条连续的直线,把图中的九个点连接起来。②很多同学费了好大劲也画不出来,原因在于他们总是局限在这九个点的区域内画线,总是觉得只能在点上转折。而只要突破了这两条思路限制,并不难按要求画出来。其实题目本来并没带有那两个条件,为什么解题的人却不自觉地加上了呢?这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性在作怪。③这种思维的习惯性,又称思维定式。人们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各种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所谓熟能生巧的“巧”,实质是人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某种固定联系。有的同学解数学题、物理题特别灵,有的同学背外语背古文明显比其他人快,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极富灵感,正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形成了优势各不相同的思维定式的缘故。可以说,多种思维定式的建立对于同学们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对各学科及时入门,有利于深入学习各学科知识,并且对我们将来的成功做好了知识准备。极而言之,一个人如果任何思维定式都建立不起来,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早晨起床,先穿鞋还是先穿袜子都要思考半天,可就麻烦了。④但是遇上类似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思维定式则又显示出了它另一方面的属性:使人们的思索总是沿着固有的轨道进行,从而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思维定式可以使人工作高效率,但它很难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概念。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史丰收的速算法等等,无一不是如此。据说在一般飞机发明之前,很早就有人设计了直升飞机,但直到定翼飞机飞了几十年,直升飞机也没能上天。因为根据反作用力原理,螺旋桨转动起来,机舱就要向反方向旋转,坐在里面谁受得了?直到四十年代,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决,而解决方式却又大出前人意外地简单:给机舱加一条长长的尾巴,端点放置一个向侧方旋转的小螺旋桨。这有点像同学们做几何题的体会,必须加设辅助线才能解的题要难得多,原因在于给原有图形凭空加一条或几条线,是需要一点创造性思维的,而辅助线一旦画上,难题立刻变得十分简单明了。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后人一看都非常简单,活字印刷,有线电报,有什么难的?难就难在第一个把它想出来。一位教授让学生把鸡蛋立起来,谁也办不到,这位教授把鸡蛋一磕,立住了,然后说:“就这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到的。” ⑤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无数定式的建立与突破的历史。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建立思维定式,更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突破了某种原有的习惯性思维,人们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建立起新的思维定式,人们才能享用这些发明创造的成果。学生了解思维定式的两重性,掌握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的辩证关系,将获得极大收益:既能较快地摸清规律,学好各科知识,又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原理,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基础。教师在不同时候,对不同学生,分别有侧重地引导建立或突破思维定式,才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原文有改动)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答:。

14、“思维定式”的实质是

。(用原文回答)(3分)

15、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那两个条件”指的是

。(4分)

16、选文第③④段依次论述了

,作者重点强调的是

。(6分)

17、文中已列举了很多突破思维定式的例子,请你再补充一个。(3分)

答:

(五)名著阅读。(10分)(A)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B)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8、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

》,作者是

(2分)

19、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4分)

答:

20、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综合实践活动。(10分)

江南中学九年(6)班的同学在组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收集到下列图案:依次是秦朝半两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

他们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秦半两钱外圆内方取义天圆地方之意,它在钱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你的知识积累,请继续探究下图各枚徽标所透露的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21、你能探究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的徽标流露出的共同信息是什么吗?(3分)

答:。

22、对待金钱,人们众说纷纭。你认为怎样对待金钱才是可取的,说出你的见解与理由。(4分)

答:。

23、请写出一句关于“金钱”或“财富”的名言:(3分)

答:

四、作文。(60分)

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读书可以给予我们人生的哲理。对于我们的为人处事很有帮助。“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其中的道理也显而易见。请发“生命因读书而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受。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2009—2010学上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示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3分)

2、(a)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3分)

(b)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二: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语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4分)

二、(一)

3、①分外妖娆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③虫声新透绿窗纱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 ⑤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⑧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选填10处即可,10分)

(二)4、其: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

怫然:盛怒的样子

直:只(仅仅)

谢:道歉(4分)

5、易地

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3分)

6、(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两个“使”1分、翻译通顺1分)(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休祲”1分,翻译通顺1分)

7、语言(或“对话”)描写。(2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分)

(三)8、高潮(3分)

9、在公开课上李京京鼓足勇气主动地举起右手,他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3分)

10、因为李京京和万卡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为万卡的不幸而感动,而悲伤。(意对即可,3分)

11、①无奈,不放心;

②感动,内疚(4分)

12、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3分)

(四)13、我们不但需要建立思维定式,更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3分)

14、人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某种固定的联系。(3分)

15、在九个点的区域内画线

只能在点上转折(4分)

16、建立思维定式的意义 突破思维定式的意义 突破思维定式的意义(6分)

17、略。评分:本题3分。符合要求,语言通顺即可。

(五)18、《水浒(传)》施耐庵(2分)

19、风雪夜山神庙(1分)陆虞侯受高太尉指使,设计让林冲去看守草料场,然后趁夜里放火,要害林冲性命。哪知林冲因居住的草房被雪压塌,躲到附近破山神庙过夜,不仅没被烧死,还听到了陆虞侯等人谈起如何设计陷害他,不由怒火中烧,杀了陆虞侯等人。(3分)20、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2分)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2分)

三、21、都是外圆内方,沿用了秦半两钱的寓义,中间方形部分都用独特的图案表明该银行的特点.(3分)

22、能有合理的观点,合理说理(如考生观点不偏激即可)(4分)

23、例: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3分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双河中学2012年秋季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班级

一、(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厄运(è)牟取参差不齐(cī)顾名思意

B.哂笑(xī)隔膜迥乎不同(jiǒng)吹毛求疵

C.喑哑(yīn)沉湎草长莺飞(yīng)海誓山盟

D.濯洗(zhuó)征兆怡然自得(yí)因地治宜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B.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D.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D.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7-8题。(4分)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①脉脉②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7、这首不到三十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____ 写到____;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____以至最后的____。(2分)

8、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0分)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听话者只有凝神谛听,用心揣摩,方能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试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的“潜台词”。(2分)

(1)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1、从选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这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4分)

12.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3、默写《渔家傲.秋思》

14(1)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2分)

(2)《出师表》中列举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

槭树下的家

席慕容 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

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

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

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

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

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

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

“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

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

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

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

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

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15.“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6分)

16.一年四季,槭树各有什么特点?请概括。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槭树?(6分)

17.作者“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的幸福观。(2分

18.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3分)

感伤是一种情怀

田德政

秋天就是这样蛮横,用湖南话叫“霸蛮”,你不想让她来,她来是突兀地到来。甚至不给你一点先兆,先是夏天的炎热,马上就变成秋天的凉爽了。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主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请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垂着干枯乳房的弃妇的抽泣。我曾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阅读了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本身就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优,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

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造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伟大的人类的情感。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4分)

20.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4分)

21.文章在论及感伤的文化艺术汇总的作用时,列举了词、绘画、小说等作品,这些作品汇总的感伤是如何感染读者的?请简要概括。(3分)

22.根据文章结尾段填空。(2分)

真正的感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3.综合性学习(6分)

(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4分)

材料一: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每逢周末,她总会把社区的几个留守儿童邀请到家里,让他们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看电视,包饺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李阿姨还带着他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去江滩放风筝。孩子们感受到李阿姨浓浓的亲情,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材料二:本学期,某学校专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校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如何与人交往,留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心态等方面。

材料三:为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某社区新近成立了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天晚上7点到9点,社区20多个留守儿童在大学生志愿者张帆和刘芳的带领下,下象棋,打兵乓球,画画,跳舞„„

(2)远在深圳工作的父母担心小辉的安全,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不要外出。小辉觉得生活很单调,听说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很想去参加。于是,他给爸爸打电话说:“。”爸爸说:“好的,你去吧!”(2分)

24.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花儿错过了阳光,就会形容枯槁。有时,我们会在犹豫、彷徨和胆怯中与机会失之交臂。当机立断,勇敢地亮出自己,自信地展示自我,便能让我们少些遗憾,多些机会。

请以“亮出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还记得那个买了个烟花盼望快点过年的小女孩吗?过年时好吃好玩的东西在她眼里都没有了兴趣,她所盼望的就是那金花四射时美丽的欢乐„„

还有那个盼望去赵庄看戏的迅哥儿,他经历了不能如愿时的懊恼、如愿以偿时的畅快„„

生活因有所期盼而变得美好,即使未能如愿,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结合自身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要有真情实感,不得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下载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赤城中学阶段统练九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光阴荏苒,转眼初三学习已过去一个月,为了检查这个月的学习情况,请你拿起笔来认真读题 ,答案就在你的笔下,请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祝你考......

    2016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6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人:邓洵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组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鸿鹄.(hú) 喑......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月考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3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虬枝 qiú 秀颀 qú 婆挲suō 恹恹欲睡yān B、涸辙hé 漪郁yī 蕈菌 xùn 偃苗......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 X 试 题同学们,祝贺你们进入新学期的学习!面对这份试卷,你尽管大胆答题,因为你独特的体验可能就是答案。在此,祝愿同学们有新的开始,有新......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共23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愿每一位同学考出好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人生旅途上有书相伴,成长就多一分r u ì( )智,走进名著......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阳夏jiǎ社稷jì崩殂cú陈胜王wáng B、辍chuò耕缟gāo素陟zhì......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2018杭州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一、(30分)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语句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suó)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