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04:5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1102

【发布文号】浙政发[2000]99号 【发布日期】2000-05-29 【生效日期】2000-05-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政发〔2000〕99号)

各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确保全省各类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一、充分认识加强水库管理的重要性

我省目前已有各类水库3700多座,为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来,水库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违规修建水库,工程老化失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水库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一旦失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各级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对水库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监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二、二、进一步明确水库管理的责任

各级政府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负总责,哪一级政府建设、管理的水库,由哪一级政府对其安全负责;各级水利、电力、建设、旅游、司法、林业等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业主,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负责。

目前仍由乡(镇)管理的中型水库,一律划转县水利部门管理。乡(镇)、村所管辖的小

(一)型水库,其安全由乡(镇)政府和县水利部门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乡(镇)、村所管辖的小

(二)型水库和总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其安全由乡(镇)、村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以私人投资、股份制等形式兴建的水库,其安全由水库业主负责。

水库防洪抢险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库大坝出现险情征兆时,当地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应及时采取抢险措施,明确抢险责任人,并向上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

三、三、强化对水库管理的行业监督

水库管理技术性强、要求高,必须加强行业监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对水库安全实施行业监督。凡我省范围内已建、新建、续建、改建、扩建、加固的所有水库,其建设过程和运行管理,都应当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督,有关水库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水库管理单位、水库业主都要认真及时落实监督意见。

(一)新建水库要符合流域规划,建设方案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署规划同意书。不论是哪个部门建设的水库工程,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都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基建程序报批。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30米以上的水库,要建造防汛管理用房和水文设施,配备报汛及报警系统,确保供电、道路和通讯畅通。水库必须通过蓄水安全鉴定,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各水库主管部门应对其所管辖的水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并将结果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新安江、富春江电站大坝的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报告应抄送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汛前,各水库主管部门要按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进行防汛检查,落实防汛措施。

(三)对各类水库要按规定编制年度控制运行计划,报水库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的控制运行计划报同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水库要抬高汛限水位,须经同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在建水库工程的年度度汛方案按规定报批后,应抄送有关防汛防旱指挥部备案。水库管理单位或业主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控制运行计划、度汛方案和防汛防旱指挥部的调度指令。

(四)水库大坝必须依法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禁止在库区内围垦、填库、建房、排污、弃渣;不得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开发利用水库旅游资源,应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旅游项目设置和旅游设施建设必须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安全实施行业监督。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的水库,由市(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

四、四、落实水库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管理经费

要根据水库规模设置相应的专管单位或专管人员。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30米以上的水库,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单位。其他小型水库,有条件的也应建立管理单位,没有建立管理单位的必须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水库管理单位应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水库管理单位领导必须掌握水库工程及其管理的基础知识。各级政府要重视水库管理单位领导素质的提高,逐步使大型水库管理单位的主要领导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中型及小

(一)型水库管理单位的主要领导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库管理单位领导和专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

各地要统筹解决水库的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水库的发电、供水等经济收入应优先用于解决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不足。对以防洪为主的水库,其运行维护管理经费,按照政府投入与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筹措解决。

五、五、继续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水库病险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水库除险加固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要高度警惕水库病险问题,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优先安排水库除险加固经费,一如既往地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要加强水库的安全检查,一旦发现水库病险症状,水库管理单位或业主要及时处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必须报水库主管部门或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凡是没有除险加固的不安全水库一律不能蓄水,没有加固好的病害水库要严格控制蓄水。对在技术、经济上不值得进行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及灌溉等用水量已减小或已被替代的水库,经论证后应予降级使用或报废。水库降级使用和报废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对玩忽职守致使水库失事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浙江省人民政府

二000年五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

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文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

号:温政发[2004]60号 发布日期:2004-10-11 执行日期:2004-10-1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为了确保全市各类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强水库管理的重要性

我市目前已建成小

(二)型以上水库262座,山塘近2000座,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来,水库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程老化失修、长期带病运行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监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二、进一步落实水库管理的责任

水库安全管理实行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地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水库安全管理责任,逐级、逐库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

县(市、区)管辖的中小型水库,其安全由当地县(市、区)政府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水库主管部门行政一把手或业主具体负责;乡镇管辖的小型水库,其安全由当地县(市、区)政府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乡镇政府行政一把手或业主具体负责;乡镇或村集体管辖的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其安全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具体负责;以私人投资、股份制等形式兴建的水库,其安全由所在地县(市、区)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业主具体负责。

水库防汛抢险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库大坝出现险情征兆时,当地政府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采取抢险措施,明确抢险责任人,并向上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

三、强化对水库管理的行业监督

水库管理技术性强、要求高,必须加强行业监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依法对水库安全实施行业监督。凡我市范围内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的水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由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有关水库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水库管理单位、水库业主都要认真及时落实监督意见。

(一)各地要认真抓好水库安全再普查。各水库主管部门及水库管理单位要在1998年水库安全普查的基础上,抓紧组织进行中小型水库第二次安全普查工作,重点是对第一次普查的补充和完善。水库大坝基础技术资料缺乏的,应补齐;由于加固或改造、扩建等原因技术资料发生改变的,应按新的特征值进行复核。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有关乡镇政府应及时组织对辖区内1-10万立方米山塘进行安全普查,发现问题逐个落实整改措施。结合防汛数据库建设要求,建立水库信息管理数据库。

(二)各水库主管部门要按国家、省有关规定组织做好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小型水库大坝技术认定工作。大坝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技术认定),实行分部门、分级负责制度。市水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中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工作;县(市、区)水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安全技术认定工作。运行期间的大坝,原则上每隔5年对登记事项普遍复查一次,注册登记结果应进行汇编、建档。大坝建成投入运行后,应在初次蓄水后的3-5年内组织首次安全鉴定(技术认定)。运行期间的大坝,原则上每隔6-10年进行一次安全鉴定(技术认定)。运行中遭遇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发生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技术认定)。各水库主管部门应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技术认定)工作。电力、建设、市政等部门所管辖的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技术认定)报告,按规定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三)各水库要按规定编制控制运行计划。中型水库的控制运行计划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小

(一)型水库的控制运行计划报当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的控制运行计划报同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备案。水库要抬高汛限水位,须经同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水库管理单位或业主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控制运行计划和防汛防旱指挥部的调度指令。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在未除险加固之前,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每年汛前应根据水库病险情况,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并将限制蓄水或空库方案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防汛防旱指挥部备案,严禁带病带险按原标准运行。

(四)水库大坝必须依法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禁止在库内围垦、填库、建房、排污弃渣;不得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取土、造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开发利用水库旅游资源,应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旅游项目设置和旅游设施建设必须报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四、健全水库的管理机构,推进规范化管理

(一)根据水库规模设置相应的专门管理单位或专职管理人员。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或坝高30米以上的水库,或对村镇、交通干线、工矿校区等人口集中区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小

(二)型水库,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单位。其他小型水库,有条件的也应建立管理单位,没有建立管理单位的必须落实专职管理人员。中型水库配备不少于5名专职管理人员,小

(一)型水库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管理人员,重点小

(二)型水库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管理人员。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库管理单位负责人及专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逐步使中型及小

(一)型水库管理单位负责人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且必须掌握水库工程及其管理的基础知识;中小型水库专职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取得《全国小型水库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二)统筹解决水库的维护运行管理经费。逐步核定水库的供水成本,加大水价的改革力度,探索有效的水费收取方式,努力为水费征收足额到位创造条件。对防洪为主的水库,其运行维护管理经费,按照政府投入与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筹措解决;个人、股份制等其他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库,其水库收益应优先用于水库运行管理费用。

(三)积极推行水库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每年汛前、汛后及暴风、暴雨、特大洪水或者强烈地震发生后,各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所管辖水库逐库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对查出有安全隐患的水库要限期处理,并将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报当地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四)加强工程巡查和维修养护。各地应根据《温州市水库大坝巡查实施意见》的规定,制定巡查制度,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人,开展定期巡查和暴雨、台风等天气时加密巡查活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各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对水库工程进行经常性维修养护,使工程、设备处于完好状况,延长工程寿命。

(五)配套完善大坝观测和水库水文测报等管理设施。逐步建立中型水库观测数据计算机自动采集和整编;建立和完善重要中型水库洪水预报模型和洪水调度系统。小

(二)型以上水库必须配备必要的通讯、报汛等设施;对小型水库现场无管理房或管理房破损严重的,要尽快新建或修缮;要对小

(一)型以上水库不同坝型观测必设项目进行完善和补设,对破损失效的观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建立和完善小

(一)型以上水库水文测报系统,结合水库防汛信息化建设,实现水库雨情、水情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

五、继续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水库病险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水库除险加固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各县(市、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水库主管部门要高度警惕水库的病险问题,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研究制定政策,积极筹措除险加固资金,一如既往地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根据各水库的安全鉴定和技术认定结果,对病险水库分类排队,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除险加固。同时要加强水库的巡查工作,一旦发现水库病险症状,水库管理单位和业主要及时处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初步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中型和小

(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小

(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验收按“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落实分级管理责任。

对除险加固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理的病险水库,经论证采取降等或报废处理;对因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导致功能衰减的水库,要重新复核水库的经济技术指标,经论证符合降等运行和报废条件的,应予以降等或报废;对水库功能已基本丧失,又严重危及下游安全的,要坚决予以报废。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水库降等与报废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水库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应组织实施所管辖水库降等与报废工作,并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提出水库降等或报废论证报告。中型水库降等或报废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小

(一)型水库降等或报废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小

(二)型水库降等或报废报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批结果应当及时报水库原审批部门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防汛防旱指挥部备案。水库降等与报废实施方案实施后,由其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提出申请,审批部门组织验收。水库降等与报废经验收后,应当按照《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二00四年十月十一日

温州市人民政府

第三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81102

【发布文号】浙政发[2001]57号 【发布日期】2001-09-10 【生效日期】2001-09-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

(浙政发〔2001〕57号)

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一、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国有资产日益壮大,而且在结构和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器和事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占用着大量的国有资产,在我省占国有资产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优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布结构,充分发挥其社会效能。

(二)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重钱轻物、重购轻管,产权不清、职责不明以及资产的价值和效能观念淡薄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实践,鼓励探索,加快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把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与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和产权制度改革相适应,与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切实强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推进符合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市场化、社会化,促使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三、三、分类指导,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

(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类型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采取委托监管、转化经营等不同的管理模式。委托监管,是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按照隶属关系,统一委托其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归口监督、管理,以保证国有资产在使用单位的安全完整;转化经营,是根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与特点,将其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并落实相应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六)对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协、政法和社会团体机关)以及承担行政执法监督、社会公益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所占用的国有资产,实行委托监管。由同级财政(国资)部门与其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签订“国有资产委托保全管理协议”,明确委托监管的对象、范围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国有资产保全目标考核责任制。

(七)对承担中介服务、生产经营职能以及其他可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所占用的国有资产,实行转化经营。通过单位改制改组,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有偿转让、拍卖以及承包、租赁等方式,整体转为企业或社会服务组织,并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

(八)对斯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承担后勤保障服务职能的资产,从事专业技术有偿服务职能的资产,自身具有营利能力的非公益性资产,可全部或部分地从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实行转化经营。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委托监管,由其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内部分账核算,逐步进行转化。

(九)对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又可通过市场获取收入的事业单位,在确保社会公共需要的前提下,可拓宽有偿服务领域,在政府宏观管理下,积极稳妥地实行转化经营。

(十)对实行转化经营的单位,除整体转让、拍卖给非国有单位或个人外,都要明确国有投资主体,相应的国有股权由有关国资营运机构持有,纳入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范围,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考核责任制。

四、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动重组和转化经营

(十一)培育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国有资产跨地区、跨部门流动。加快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机构和资产调剂机构,为国有资产流动重组和转化经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载体和专业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应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转让统一纳入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或调剂机构进行,杜绝私下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简化国有产权转让审批手续,打破交易壁垒,促使产权流动的顺畅进行。

(十二)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和低效运转的国有资产,经同级财政(国资)部门批准,受托监管部门可集中调剂使用或有偿转让,转让收入可统筹安排,专项使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体或大部分实行转化经营的,经同级财政(国资)部门核准,可免缴“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对具备条件而未积极转化的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要逐年核减补助经费,并比照浙政〔1997〕13号文件规定,收缴国有资产占用费。

(十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所得必须全额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对有经营收入和服务性收入来源但尚未实行转化经营的事业单位,要按收入总额提取固定资产维修购置专项资金;允许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办法,逐步建立国有资产自我积累补偿机制。

(十四)打破国有资产“地方所有”、“部门所有”的观念,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动重组和转化经营中,严禁擅自处置、随意支配国有资产,坚决杜绝将资产收益福利化、小团体化。

五、五、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机制

(十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财政支出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强化约束机制。制定科学的分类定额标准,防止资产配置不合理。扩大政府采购的对象和范围,实现资产配置合理化。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统一核算,从源头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监控。

(十六)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转化经营行为的,应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转让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凡转让价格低于评估价值的,需报经同级财政(国资)部门批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十七)重大投资项目试行财政委托评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项目、单位自筹基建项目和其他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重大支出项目,其项目预算事先应由财政(国资)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投资评审机构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的依据。

(十八)建立对外投资审批和担保备案制度。事业单位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必须经受托监管部门同意,其中大额投资需报同级财政(国资)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投资。严禁事业单位将投资收益截留私分或由受托监管部门调拨事业单位投资收益。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不得用受托监管的国有资产对外担保和抵押贷款,不得指使或强迫受托监管的事业单位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担保、抵押。

(十九)强化审计监督。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责对受托监管的事业单位定期进行资产财务审计。审计部门负责对行政和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受托监管的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作出处理,审计报告抄送同级财政(国资)部门。

(二十)严格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考核的各项制度,财政(国资)、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考核工作。对考核成绩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一)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现行的财务规则和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各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的核算和管理,严禁账外设账、资金账外循环和收入隐瞒不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日常核算、管理和资产报废核销制度,确保账证、账账、账实相符。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六、六、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

(二十二)从今年开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全省行政事业靴占用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贷款抵押,以及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经费支出结构和债权债务等进行一次全面清查。通过清查、处置,进一步核实资产价值,理顺产权关系,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同时,针对财产清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资产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

(二十三)今年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各市也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试点,明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开。省级清产核资工作由省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

七、七、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十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行政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认真做好本系统、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今年要选择若干部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分步推进,稳步实施,努力把我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浙江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九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

浙政办发〔2009〕97号

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要求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行政事业运行成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确保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履行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当然也要认识到,少数地区、部门和单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重钱轻物、重购轻管、权属不清、职责不明、资产价值和效能观念淡薄等问题,影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督管理、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的管理目标。具体工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预算管理是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绩效的有效手段;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产统计报告和相关数据资料,有利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科学编制预算。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通过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资产配置程序,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促进资产的公平配置和有效使用,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二)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事业财务规则对资产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明晰各类资产账目,严格各项资产的财务核算,如实反映资产存量和结构状况,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使之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坚持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实物管理是从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对资产实施管理和维护;价值管理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单位占有、使用资源的规模、数量。坚持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做到账实相符,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发挥国有资产使用的最大效益。

三、认真履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责

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代表政府履行所有者的职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完成工作目标;要建立健全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配置标准,加强资产配置和处置审批管理,加大存量资产整合力度,推动资产共用、共享;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监督机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等行为;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制度管理;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尚未与行政单位脱钩的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监督管理。

各级主管部门要认真承担本部门和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责;要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本部门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事项的审核、把关和监督管理;要督促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要认真做好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统计汇总和监督检查工作;要加强对本部门所属经济实体资产、财务的监督管理。

各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承担资产安全使用、有效运转、资产保全和日常监督管理的责任。要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资产购置、验收入库、使用保管、修理维护以及资产清查、统计报告等工作,明晰国有资产的归属,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对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事项,要按照有关规定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要加强对出租、出借、对外投资资产的专项管理,建立台账,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要加强对所属经济实体法人治理结构、运作模式、经营状况、收益分配等的日常监督管理,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全方位有效管理的良好局面。

根据工作需要,为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政府可以将部分单位的房产、土地、车辆等资产管理工作交由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实行集中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应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完成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任务,并接受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四、有效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

(一)完善制度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收益收缴等管理办法和信息报告、监督检查等配套制度,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本部门、本单位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制度,建立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强化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加快推进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二)抓好关键环节。国有资产管理涉及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关键要把住几个关口:一要严把资产入口关。要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相结合,资产配置要与单位履行职能相匹配,通过加强资产的存量管理和增量

配置管理,实现资产优化配置,逐步解决部门之间资产占有不均等问题。对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结合单位的存量资产状况,统一按标准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存量资产调控等办法加以解决,原则上不重新购置。二要严把资产使用关。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重点,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维护等内部流程和岗位职责,定期清查资产,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切实改变“重购置、轻管理”的现状。对经批准用于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的资产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实行专项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要严把资产出口关。资产处置要按规定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未经报批不得自行处置。经批准处置的国有资产,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拍卖、招投标等市场竞价方式处置,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实现国有资产处置的“阳光操作”。

(三)规范收益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是财政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取得的收益、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要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事业单位出租、出借、担保所取得的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对外投资收益,要纳入单位部门预算统一管理。

(四)建立信息系统。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省、市、县(市、区)三级行政事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行政事业资产信息,实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环节的动态管理,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五、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领导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各级政府以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各级财政部门要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机构,充实相应人员,认真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明确内部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努力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国有

资产管理工作。

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综合管理的职责,积极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专项审计,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政府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把资产管理情况纳入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和经济责任制审计范围;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隐藏、私分国有资产或坐收、挪用国有资产收益以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实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切实抓好各项制度和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通知

【发布单位】81102

【发布文号】浙政[1994]10号 【发布日期】1994-07-10 【生效日期】1994-07-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通知

(浙政〔1994〕1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加快我省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推动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努力保证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

进一步树立“大经贸”的观念,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外贸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省级专业外贸公司、市地县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出口创汇。各级各类外贸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出口创汇意识,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以扩大出口创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力争全省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继续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贸易方式,发展一批海外营销点,大力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加强贸工、贸农、贸技结合,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选准出口创汇的骨干商品,建立生产体系和基地,以增强我省扩大出口创汇的后劲。

二、二、加快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

实现出口创汇的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加快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要围绕“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改革目标,深化外贸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促使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

各级外经贸部门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化外贸企业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外贸企业可逐步改组成为国家独资或控股、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改制成为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各级外经贸部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大中型外贸企业可设立监事会,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各类外贸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健全财务核算,抓好内部挖潜,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分配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三、三、稳定和完善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为保持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我省已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要继续保持相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加以完善。

继续实行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对超额完成出口创汇任务,成绩突出的外贸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省政府每年给予表彰。近几年,省级外贸企业实行的工资奖金与出口创汇、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对扩大外贸出口,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促进作用。这项政策要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加以完善。各地可参照省定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对出口创汇企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内部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拉开分配档次。对出口创汇有突出贡献的干部职工,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给予重奖。

设立外贸出口发展基金。从今年起,外贸企业从承包制改为赋税制。为扶持外贸企业发展,扩大出口创汇,省政府决定对省级外贸企业交纳的所得税,按照“取之于外贸,用之于外贸”的原则,采取“先征后返还”的办法,用于建立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具体返还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外经贸委另定。这项基金由省财政厅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主要用于扶持机电产品出口和出口难度较大商品的经营运筹,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建立外贸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扶持贫困地区的外贸出口等。基金的使用,由省外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各地可参照省里办法,制定扶持本地外贸出口的措施。

继续实行扶持外贸出口发展的信贷政策。各级金融部门对各类外贸企业的出口贷款应予优先安排,重点保证。要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做到贷款规模与出口规模同步增长。为支持工业、外贸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对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进出口,要提供政策性的信贷支持。切实做好出口退税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简化手续,做到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退税,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严厉打击骗税的不法行为。

四、四、加强外贸的宏观管理

外贸体制实行重大改革以后,要更多地运用法律、经济手段调节对外贸易活动,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各级外经贸部门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 对外贸易法》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海关、商检、工商等部门要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维护正常的外贸经营秩序。

为保证全省出口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外贸出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各级外经贸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外贸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活动的检查,并督促企业按统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及时准确编制上报各类报表。对市(地)县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由各级外经贸部门按属地原则进行管理。要实行出口创汇分级负责制,各市政府、行署和省级外贸企业的主管部门对省政府负责,各级外经贸委对同级政府负责。

各级外经贸部门要严格实行出口商品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和“公平、公开、竞争、效益”的原则,做好配额许可证的分配和发放工作,并加强余缺调剂和使用跟踪管理。要增强管理的透明度,每年配额的分配实施结果,凡不涉及商业秘密的都要公布,以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积极为具备条件的县级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和科研院所申报赋予对外经营权,继续拓展目前业已形成的多层次、多渠道、多行业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凡获得对外经营权的企业都负有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义务,并要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五、五、加快对外经贸队伍的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各级政府和各外经贸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对外经贸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继续办好现有的外经贸院校,并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方式培养一批外经贸合格人才。当前要特别注意培养既懂对外经济贸易、又有一定生产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引进一批熟悉国际贸易、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人才。

要坚持“两手抓”。各级对外经贸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拓展对外贸易的同时,重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在经贸干部职工队伍中,开展经常性的倡廉反腐教育,努力造就一支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外经贸干部职工队伍,适应迅速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六、六、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领导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关系到浙江经济发展的全局。各级政府要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针,进一步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领导,更好地指导外贸体制改革工作,协调解决好外贸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进一步加强各级对外经贸管理部门的建设,强化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各级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为党政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主动积极地为企业服务。海关、商检、银行、财税、外管、工商和交通等有关部门,要更好地为扩大出口创汇服务,积极主动地为出口企业排忧解难。

全省上下要齐心协力,千方百计支持外贸扩大出口,为外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外贸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全省对外贸易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