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佛教建筑的研究0
关于佛教建筑的研究 指导老师:张在学 小组成员:黄少丽,徐沐娟,陈桂兰,王晓怡,温巧玲,许翩翩,黄敏,符碧诗,谭颖欣,顾惠姬,陈曼珠
在三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去了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那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佛教的肃穆与庄严.它所具有的独特建筑深深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小组便对佛教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世上本没有神,神是人造的.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受到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势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发生变化.佛教寺院作为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社群结合的产物,最为直接的体现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建筑物的发展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思想,似乎是想在整齐划一中规定出等级,所以,无论宫殿、宫署、民宅,平面布局都是院落式,变化不大,而在大小、开间等方面显示森严的等级.从一开始,大概就没有想过给佛寺另搞与众不同的专用性设计,如西方基督教的大教堂那样的专门性建筑,那是很难移作他用,特别是决不能变为民宅的.中国人建寺,走的则是把院落式住宅改造为寺院之路.但在早期,似乎也考虑到突出一些佛教特点.最早的汉代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以堂、阁、廊等围绕,成为方形庭院,内供佛像或舍利,为拜佛诵经之所.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公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避,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代佛寺建筑的主流.东晋时出现了殿前双塔并列作为陪衬的作法,显示出塔在寺
院中重要性的降低.隋唐五代时期,佛寺建筑有新的发展,但经过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和后代的毁损,出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除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存留.这一时期的佛寺建筑是在通用型即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型化并有所发展的.中唐以后随密宗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石制惊动经幢大量涌现.代表性的如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雕刻精美,尺度高大,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经幢.宋、辽、金、元时期建筑的佛寺,大体保留原总体或某一院落布局的,或单存一殿一堂的,还有不少.基本沿用唐五代的寺院四合院院落布局.明、清佛塔多种多样,形式众多.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总体而言,在寺院建筑方面,大量以名山胜水作为依托的寺庙建筑群.到了明清以后,表现出了三教合一的特色.往往既有佛寺又有文庙,还有道观.〈一〉中国的寺院建筑大多是殿宇式结构.它们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二〉规模极为宏大,而且殿内空间十分宽阔,立柱靠近山墙,更加突出了主角—神佛和帝王的地位.〈三〉它们都有一个 上的屋顶,一般多为庑殿,歇山,重檐三种形式〈四〉它们立柱山墙都选月红色非大红,而是绛红或砖红,显得庄严肃穆,不怒而威.佛教建筑的风格特点
东晋时的寺庙园林不同于禁苑与贵族府第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它不属于私人专用,而是面向广大信士、游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当然更应着意于静谧出世的净土禅林风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隋唐五代时期佛寺建筑的特点是:
一、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由三门(象征三解脱门,亦称由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二、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常绘壁画,成为画廊.三、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四、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五、唐代寺院俗讲、说因缘带有民俗文化娱乐性质,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六、寺院经济大发展,生活区扩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有的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宋代以下则钟、鼓二搂对设.藏经阁另设于后进院落中.转轮藏开始流行,多为之单设二至三层高阁.宋代禅宗大盛,寺院明确划分为禅寺、讲寺.南宋著名大寺“五山十刹”,均为禅宗寺院.汉代寺院显示出两内的,特别是 建的大寺筑,布局规范单一,总体刹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明清以来,佛寺建筑中轴线上有南向北依次殿、大雄宝殿、法堂、殿.大的寺院有五百罗轴线东侧分布僧房、香是寺内僧人的起居生活后,生活区一般都后移,种风格:
一、位于都市院,多为典型的官式建规整对称.二、山村佛求规整中有变化.格局以成定式,一般在分布着山门殿、天王藏经楼、眦卢阁、观音汉堂、佛塔等建筑.中积厨、斋堂、职事堂等,区.现在寺院对外开放或在寺院后侧重建.中轴线西侧主要为禅堂、接待室等,是前来挂单僧人修行之所,现在也基本上对外开放,有的辟为文物陈列室、佛经流通处,不少寺院还办起素餐馆、商品服务部,为游人香客服务.寺院的建筑、音乐雕塑文化的发展
音乐:在你的双脚踏进佛教圣地时,伴随而来的必定是幽深消远宁静的佛教经典音乐.佛教音乐,它是佛音乐与民间音乐融合达到的又一新的高度,它融入了整个民间艺术和佛教的精华,它丛冢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的思考方向.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的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部分.在初唐时期,寺院建筑达到鼎盛时期,在院内, 的流行为佛曲传播与宗教 初中音乐的大量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佛曲大盛,俗讲风行.宋元以后,佛教音乐伴随着宗教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并从多方面影响了中国说唱音乐及器乐演奏的发展.明清之际,佛曲愈发通俗化并日益深入民间.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与唐宋时相比,从整体上看是日趋衰弱了,但另一方面,在这种衰弱的同时,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却日趋繁荣.因此,佛教音乐衰弱的过程,也可视为一个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融合过程.雕塑:中国的佛教雕塑于印度传入,它的传播适应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早期佛教造像面
像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直至北魏,佛教雕塑受到“ ”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隋唐时期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灿烂辉煌时代.这时的佛像贴切近人,身体圆肥丰硕,笔意豪壮;菩萨细腰斜款,雍容华丽”天王 肌肉怒凸,神情雄武.唐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期.此期的造像圆润丰腴,宽妆高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圆熟与完美.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你的耳闻目
睹便是最好的见证.金玉观世音、海上观世音、十八罗汉以及各个寺院里的佛像雕塑无不散发出了佛教的气息.给予你的不仅仅是视野上的美感,更是心灵和思想上的洗礼.南海海上观音圣像是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从 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观音圣像,环绕一周可看清三尊手势各异的观音圣像全貌.它是观音化身和观音法门的综合体现.正面为手持经 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慧得性,经 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观音“自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能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右手为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 ,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左手为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观音是密宗莲花部的本尊,莲花是观音的三味耶形,喻“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体表示观音的清净和六根圆通.持莲观音表法无量,持经是心、是智、是安心、是立体、是对内、是见道、是依理、是空义、是真谛„„;持莲是色、是境、是起行、是显用、是对外、是修道、是依事、是有义、是俗谛„„;持珠是妙观,则色心一如,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真俗双融.此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感,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种种智”三智.在你所到的白色亭的附近,有气势极具宏伟的十八罗汉像.十八罗汉像形态多彩多样,姿势各是美轮美奂.罗汉是指断除烦恼,达到涅 境界,修行 ,又能引导众生向善的圣音.音乐与雕塑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更是在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锦上添花.使中国的佛教建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恢弘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它们之间的融合,不仅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佛教建筑与佛教法相适应
佛教建筑是与佛教法义相应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在我们参观佛教建筑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欣赏和领会佛教法 从佛法思想理念去分型自然产生与法义相应之要细细品尝,有些表现很格是由深厚的佛学涵养,缘所蕴涵,对佛法深契相头,自然形成信仰的原力.义.析,设计营建寺院之空间、造特性,有些表现具体而微需明显印象深刻.例如:思想风日积月累甚至是宿植善根因应,这股真理、生命的活水源 于是经过戒、定、慧三学的熏养,六度万行菩萨道之实践,自然产生不同于世俗人之气度及风格,这也是修行者统领大众的本事.为统领大众,传达佛法,学习、信仰佛陀所构筑的空间,就是寺院建筑.因此,佛教建筑的精神义涵,不仅是修行者个人的思想风格,而且更是整个寺院僧众达成共识的思想风格.根据寺院的思想风格,进行使用技能的分析,才能掌握寺院的特性、风格,寺院建筑的形态是自然成长出来的,而且是能反应思想风格及佛法的,那才是上乘之作.佛教建筑与环境(和谐社会)的密切配合
寺院建筑是一个无言的教化场所,所呈现出之建筑外型、结构应密切配合地形地势,正如南山的建筑群的落置地点,一般顺势天然的景观落成,具有对环境的改变最小,合乎环保的大原则,则随时随地皆可传达环保的理念,尊重大自然的理念.环境中之植栽及所使用之表面材质尽可能皆是自然之素材,生活的也合乎自然法则,对内对外皆是教化.建筑所呈现,应是朴实简化的大原则,如同僧众的特性,内心是深沉的、安宁的、形于外相则是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衣物的色调是沉静的,形式是简朴的,建物的使用者是僧众,所呈现自然是僧众的特性,里外是一致的,是能让人望之心灵沉静,也才谈得上宗教心灵之休憩,安宁情操的陶养,自然予人脱俗、清净的感受.这也正是寺与庙的最大分野.佛教建筑与中国民间文化的融合
佛教自传入汉地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中,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汉朝十的梁张僧 于天监中为武帝所建寺院作画极多,北齐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集中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唐代盛代变文,用以讲述佛经故事,讲时多配合图画(变相),对后世鼓词、弹词等说唱文学影响很大.在雕塑造像方面,有东汉的也望山佛教摩崖刻像,自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格,如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之瑰宝.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陈思王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构.此外,伴随佛教传入些学科的发展起过一些 佛教与中国民间文一是与原始宗教的融合.佛教和中国民俗文
组织完整,迄至唐代益 完善.宋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促进作用.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二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化的融合,在寺院建筑上主要体现在殿堂外部的装饰桑.虽然殿堂多为红墙,但有的寺院往往用图案本身或其谐音来象征吉祥幸福.这类题材和佛,教关系不大的吉祥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俗建筑的特色.如五台山的南山寺和佑国寺中,许多围墙和栏杆上的图案,就取材于佛教和民间传说.每种宗教的产生、发展,都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社会的产物.社会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宗教.佛教之所以能在西汉时传入我国,也是由于那时我国对外联系增多,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使中西文化得以交流.同样,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也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它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寺院建筑正体现了这个趋势,溶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与智慧,是我们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窗口.本次社会实践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佛教建筑的历史和特点,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懂得了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我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实践的主要方法有收集资料,现场拍照等,主要步骤是先收集初步资料,然后通过亲身体会,再收集详细资料,最后以论文成果展示。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是亲身观看佛教建筑,并交流各自意见,再进行总结。
第二篇:论佛教建筑
论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
姓名:侯韩冰
学号:3120622035
班级:建筑122 指导:张克明
摘要
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宗教场所在成为人类重要的精神场所的同时也为建筑史画上了重要的一笔。佛教起源印度,大约在东汉初期即已正式传来中国。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产生了独特的自成一体的佛教建筑文化。论文首先简述了佛教以及佛教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其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下流行的“禅境”,找到传统佛教建筑在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和传承。关键词:佛教建筑、禅境
想要了解佛教建筑必须对佛教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佛教思想是佛教建筑的象征文化体系的根源。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早期作为统治者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被极力推崇,其艺术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汉传佛教作为大陆地区传统佛寺发展的代表和缩影,在大陆地区分部广泛。在发展过程中,佛教建筑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不断冲突和调和,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体系特点。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中,融合儒家,道家思想的内在品质,整体实用美观,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部分。
佛教本身是什么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甚至可以说是教化世人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教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和“真正的智慧”。佛教的理论轴心,是寻求人生乃至宇宙万象的“真实”,在林立众生的佛教门派中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释。虽于哲学而言,这些对于真实的描述,绝大多数属于唯心主义,但其蕴含了及其深刻而又玄妙的道理。
佛教义理固然玄妙抽象,但其仍需要具象的表现形式,在加上修行、传播的实际需求包括了建筑、绘画文学、艺术等一系列关于佛教艺术便应运而生。远在其象征意义还未发展成为复杂的体系之时,佛教艺术就已经开始萌芽。据考证,佛教艺术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而其中便有佛教建筑一类。
相传在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来到当时的中国首都洛阳。当时的政府把一座寺作为他们的招待所,寺本汉朝一种官署的名称,但是从此以后它就成为了佛教寺院的专称了。按照历史记载,当时的皇帝下令为这些天竺高僧建造一些特别的房屋,并且以他们驮着经卷来中国的白马命名,叫做白马寺。时至今日凡是来到洛阳的善男信女都无不去白马寺去看看这座佛教建筑的苗圃。
公元200年前后,在中国历史的汉朝已经进入土崩瓦解的历史时期,在长江下游的丹阳郡(今天南京一带)有一个官吏怍融,“大起佛图,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廻,可容三千多人。这是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中比较具体地叙述一个佛寺的最早文献。我们可以看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人民的精神生活所提出的要求下,一个传统的中国建筑类型,在加上一些外来的新因素,就为了一个新的要求佛教服务了。以上两段摘自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大量涌现,而且这段时期也是佛教建筑开始中国化,外来的建筑风格与本土的建筑风格相交融的时期。在当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佛塔。据文献记载,仅在北魏洛阳内外,就曾建寺12000余座;南朝建康一地,亦有庙宇500余处之多。现存我国著名石窟,如云岗、龙门、天龙山、敦煌等都肇始于这一时期,其建筑与艺术的造诣也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这一时期实物和文献的增加,始我们能对当时的佛教建筑有较多的了解。例如北魏洛阳的永宁寺,是有皇室兴建极富盛名的大刹。据《洛阳珈蓝记》等有关记载和对遗址的考古发掘,得知这寺的主体部分是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且采取了中轴对称平面布局。中国寺庙的布局优美独特,样式与宫殿相似。以门庭正中为山门,山门左右设有钟楼、鼓楼,从外进内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各殿中以大雄宝殿最为重要,也是寺庙中占地最大的建筑部分其因为大雄之名意为佛祖释迦牟尼。在寺庙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是佛塔这是历代供奉佛僧舍利的地方,神圣庄严。也是中国楼塔文化的源流之一,佛塔由印度传入。梵文音译为窣堵坡,与中原重楼文化相结合有多种形式:阁楼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一般都建造在寺庙中部位置,因为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原因为了更好的保护佛骨舍利都另辟别院建造佛塔。在西游记中唐三藏为表达对佛的尊敬发过誓愿道“见佛拜佛,遇塔扫塔。”佛塔也有浮屠的意思,俗语中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说救人于为难,比之你建造一座佛塔来彰显虔诚与祈愿善良更加重要。寺庙的布局俯瞰之下一般为:平面四方形,从山门殿中顺次进入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寺庙供奉主菩萨殿、讲法殿、藏经楼为主,南北纵贯对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寺庙中阴阳 宇宙观和崇尚对称、次序稳定的审美中心,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寺庙建筑特色融入祭祀、观天的功能建筑。
从敦煌的壁画里,我们看到,从北魏到唐(从第五世纪到十世纪)这五百年间,佛寺的布局一般都采取了上面所说的庭院式的布局。但是,建造一所佛寺毕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规模比较大,工料比较好,艺术水平比较高的佛教建筑,大多数是在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力量比较雄厚的时候建筑的。佛寺的建造地点,虽然在后代有许多是有意识地选择远离城市的山林之中,但总的看来,佛寺的建筑无论从它的地点来说,或者是从它的建造规模来说,大多数还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里,或者是沿着贸易交通的孔道上。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建康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及洛阳的一千三百多寺之外,在唐朝长安(今天的西安)城里的一百一十个坊中,每一个坊里至少有一个以上的佛寺,甚至于有一个佛寺而占用整个一坊的土地的(如大兴善寺就占靖善坊一坊之地)。这些佛寺里除造像外大部分都有塔,有壁画。这些壁画和造像大多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美术史《历代名画记》里所提到的名画以及著名雕刻,绝大部分是在长安洛阳的佛寺里的。在此以前,例如在号称有高一千尺的木塔的洛阳,也因为它有大量的佛寺而使北魏的一位作家杨衒之给后代留下了《洛阳伽蓝记》这样一本书。又如著名的敦煌千佛洞就位置在戈壁大沙漠的边缘上。敦煌的位置可以和19世纪以后的上海相比拟,戈壁沙漠像太平洋一样,隔开了也联系了东西的交通。敦煌是走上沙漠以前的最后一个城市,也是由西域到中国来的人越过了沙漠以后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因为这样,经济政治的战略位置,其中包括文化交通孔道上的战略位置,才使得中国第一个佛教石窟寺在敦煌凿造起来。这一切说明尽管宗教建筑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建筑,但是它的发展是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条件的。
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佛教建筑,经过一代代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丰富起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产。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由于不同的社会的需要,不同的技术科学上的进步,佛教建筑也同其他建筑一样,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布 局和不同的形式、风格。
同时中国的佛教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禅文化作为佛教特有的一种文化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禅”何为禅?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我认为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最能体会到禅的意境,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曾经在很多日本建筑中都能看的禅韵的身影。而日本的古建筑又大多在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不免感叹日本已经把中国的一些文化继承同时和日本本土文化融合成为一套自己的体系。而中国现在确依然徘徊缅怀在古时的辉煌或者疯狂迷恋现代建造潮流当中。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设计师的设计做的比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做的好,而在日本的景观或其他设计中我们都能看到禅文化。鉴于本人才疏学浅所以我个人认为日本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所应用到的枯水景观是最能体现其禅境。而我又认为所谓枯水景观其实很大部分跟我们的国画中的山水极其相似,所以我们当代设计师所丢失的并不是所谓的前卫所谓的创意与灵感,更多的是在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下丢失了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以上的例子只是单单说明为什么日本能够创造那么多令人钦佩的建筑(这里不仅仅指佛教建筑)。而现代中国建筑却始终缺失了那么一种韵味。为什么古代中国能够留下如此之多的建筑瑰宝,而现在却只能看到建筑的复制于黏贴呢?我们得先想一想我们看那些个有禅境的设计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觉,或者我们想到禅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感觉。淡泊,宁静,致远、、、、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干净”,此“干净”非彼“干净”我说的是心灵上的干净,是佛教讲究五蕴皆空达到无我之境。那么我们想要做出禅境也得自身达到这样一个境界。仔细想设身处地的想僧人他的境地,没有金榜题名之喜没有洞房花烛之乐他们所寻求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做建筑的时候应该换位思考。做禅境我们应该做一个僧人,做商业空间我们不仅把自己想成甲方更多的是我们要把自己比作消费者。
传统佛教建筑对现代建筑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其留给后人的思考更应该去探究。我认为传统佛教建筑留下的传承不是其建筑形式而是对一切生命的思考与换位。所谓的意境无论是何种意境都来源于此。每一个物体都是有生命的,石头,植物都都有其灵魂。在设计时我们应和它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你把它们组合摆在一个适合的位置让它的灵魂得到最美的展现。你设计的每一个建筑都是有生命的,当你在草图纸上勾勒时它便如胚胎里的幼儿,你不需要刻意的提取古代建筑的某一元素强置在它的身上,因为当你落笔时便赋予了它性格,它便会自己塑造自己,这里的自己塑造指建筑师此时已经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决定这个有生命的建筑的未来。不能一味的用建筑师的眼光去看待建筑。
第三篇:佛教与佛教建筑
认识佛教与佛教寺院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学术界有很多说法,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明帝将原驿站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因此白马寺有中国佛教第一寺之称。
佛教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称为三藏。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佛经种类繁多,内容晦涩难懂,我们不需要深究。
去过少林寺的人或许对其大门外影壁上的八个字“大乘胜地,禅宗祖庭”还有印象,那么,这几个字代表什么意思呢?他有两个含意,一个是说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二是说佛教有宗派之别。
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衰于公元后一世纪。其教义与原始佛教接近。该派认为只有绝对遵循佛陀之道的少数幸运者才能够达到涅盘之境,强调借严格自律与修养得救。同时该派认为,佛祖只是一位教师(正如释迦自己宣称的一样),而且已进入涅盘,不再为人。现在,小乘佛教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居支配地位
大乘佛教公元一世纪在印度兴起,公元八、九世纪衰退,大乘佛教除在若干教义上与小乘佛教不同外,它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把释迦牟尼奉为神,奉为全人类的拯救之神。至此,佛祖被神化为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由于宣扬释迦为拯救之神,大乘佛教远比小乘佛教更获人心,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居支配地位。
佛教的宗派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不同的师承,不同的寺庙,不同的修行方法而逐步产生的。在我国流行的大乘佛教中一般常说的有八个宗派,分别是“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密宗”“三论宗”和“律宗”。在藏传佛教中还有好多派系,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唐代玄奘创立了法相宗,祖庭为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山西交城的玄中寺为净土宗的祖庭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来,有过兴盛也有过衰落。北魏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总数达一千余处,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中也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当时佛教的兴盛。当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佛教也有过衰落,有记载的灭佛就有过四次。
简单了解过佛教以后,我们来继续了解佛教的建筑及其塑像。
佛教建筑现存的有石窟、塔和寺院。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的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依山雕凿,而因为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艺术,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艺术技法融合交汇,成就了我国特有的石窟雕像、绘画艺术,集大成者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
塔随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国,塔的音译是“窣堵坡”“浮屠”。外形为半圆球形。这种佛塔进入中国后,与我国传统木结构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相结合,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了不同形象、不同风格的造型。从平面来分类,有方形、圆形和多边形等;从建筑材料来分类,有木塔、砖塔、铁塔、石塔、琉璃塔等;从塔的造型来分类,常见的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楼阁式佛塔: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介休的史工塔;密檐式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云南大理千寻塔;覆钵式佛塔:北京北海白塔、五台山白塔)。塔的功能也逐渐扩大,从存放佛舍利,发展到存放藏经、供奉佛像等。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寺院就和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思想相融合,其有三个特点:一是院落式布局;二是中轴对称布置;三是主次分明,等级严格。下面是介休回銮寺平面布置,在这个寺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院,其两侧的关帝庙、土地祠和财神庙等是佛教和中国传统的宗教融合后的产物。我们再来看洪洞广胜寺的平面布置,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二门、飞虹塔、弥陀佛殿、释迦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进入二门后东西两侧为祖师殿和伽蓝殿殿。广胜寺有四进院落,其中飞虹塔为明嘉靖六年(1527)建成,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在佛教的寺院中,大雄宝殿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所以这个建筑位于中轴偏后的部位,形制最高、用材最好、用料最大。天王殿供奉的主像是大肚弥勒佛,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像(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后面为护法神韦驮像。山门开间和形制可以高于院中的其他建筑但要低于主殿,山门两侧各有一尊金刚力士像,即哼哈二将,把守山门。进入山门后在天王殿前的左右两侧位置为对称的钟楼、鼓楼。回銮寺的大殿两侧耳殿为地藏殿和明王殿。地藏菩萨一般为出家像,右手持锡杖,左手持如意宝珠,地藏菩萨两侧的胁侍为道明和尚和闵公长老。明王是密宗佛、菩萨的化身,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和十大明王这分。
大雄宝殿的主像为佛祖释迦牟尼,两侧一般为迦叶和阿难的站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各骑狮、象的座像。大雄宝殿主像为三尊的布置方法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之分。横三世佛为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竖三世佛为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另外不常见的还有五尊和七尊的布置方法。
西方三圣主像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间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东方三圣主像为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可胁侍月光菩萨。华严三圣主像为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
伽蓝殿的主像是的是波斯匿王,左边是祗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也有的伽蓝殿供奉的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关帝圣君。
祖师殿主像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方是达摩的弟子六祖慧能禅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
张壁古堡现在的佛教寺院有:南门外区域的观音殿、韦驮殿、西方圣境殿(旁边有地藏殿遗址),村中兴隆寺,村北的三大寺殿、空王行祠等五处。观音殿为泥包铁像窑洞处,原为一观音像,匾书写“急早回头”院中一小殿为韦驮殿。村中的兴隆寺为06年恢复的建筑,是现村中比较完整的一座寺院,山门(天王殿)为三开间带前廊的硬山建筑、正殿为五开间带前廊硬山建筑,另外还建有东西配殿及南禅房。三大寺位于北堡门上部真武殿的西侧,为一带前廊的三开间四架悬山建筑(现存木构架为康熙三十一年的修建)。西方圣境殿为三开间三架梁悬山建筑(现有建筑为雍正九年重修)。西方圣境殿西侧为原地藏殿的遗址。空王殿为堡内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建筑(明万历四十一年建成),为三开间四架梁带前廊的悬山建筑,屋顶有精美孔雀蓝硫璃脊饰,檐下保存有国内唯一的硫璃碑。殿内塑有一佛两菩萨,据碑文记载为空王、摩斯和银公。
我不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的粗浅了解,是因为这几年参与庙宇修建工程多了,为了不贻笑大方自习了一点,所以我所写的东西,一定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读者批评。小时候我记得听过一次演讲,有一句话印象较深: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历史上宗教越光明,社会越暗淡,反之,社会越光明,宗教越暗淡。这么多年过去了,仔细揣摸这句话,觉得有失偏颇。我们这一代人的存在不会使宗教得以发扬光大,但我们有责任使宗教得以传承。
第四篇: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山东莱州 原庆杰
佛教大约在西汉后期传入中国,自此以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佛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孕育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佛教寺院建筑。随着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声势日大,趋于繁盛,自此以后,从隋唐一直到明清,佛教寺院建筑就一直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主流和主体构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起与发展
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的洛阳白马寺,它是利用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的,符合宅院型寺院的风格特征。公元二世纪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下为重楼,上累金盘,成为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
经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
北魏的著作是《洛阳伽篮记》记述了当时洛阳的四十多所重要佛寺,其中很多佛寺是贵族官僚捐献府第和住宅所改建的,往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将府第和住宅的建筑充分融合到佛寺建筑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太原天龙山北齐第三窟,为供养佛像的主体“佛殿型”石窟,这种建筑方式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北魏灵太后于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建造的永宁寺为这一时期最大的寺院建筑。寺平面采取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的布局,寺平面方形,周围墙上皆施短椽,复以瓦,围墙四面各开一门,其中南门楼三层,东西门楼各二层。这种平面方形,四面开门,中央建主体建筑的布局方法,是从印度的佛寺得到启示,同时结合汉以来的礼制建筑而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木构的楼阁式塔佛寺建筑。
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的重视,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首都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其中包括公元471年宋明帝所建的湘宫寺、公元507年梁武帝所建的光宅寺、北魏正光四年建造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北朝公元500年左右建的洛阳景明寺。到南北朝后期,北魏和梁崇尚佛教达到极点。北魏末年仅洛阳一地即有寺一千三百六十一所,全国有寺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梁都建康有寺近五百所,全国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佛寺也经历了如下发展:先把外来形式的天竺
堵波变为中国楼阁式塔,再由寺庙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这个过程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盛
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宗派。此时,国家和民间都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佛寺、塔、石窟的营造中,因而佛教建筑的数量很多,分布面也很广,佛寺也由宗教的活动中心渐演成市民的公共文化中心。当时唐长安城内就有佛寺九十余座,但由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德两次“灭法”运动,对佛寺殿塔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以至于唐代建筑留存至今德只有4座木构佛殿和若干砖石塔。
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筑瑰宝德第一寺唐佛光寺容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基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大殿面阔7间、长34米、深17.66米,殿身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子组成,属宋代《营造法式》的“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大殿面阔、进深、柱高均为“材分”的整齐倍数,表明“材分”为模数的设计方法,在唐代已经成熟运用。大殿上覆单檐四阿顶(庑殿顶),下承低矮的台基,平缓挺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拱,一气五间的方形板门,细腻的柱列“升起”、“侧脚”,组构了大殿外观的简洁、稳健、恢宏的气度,典型的战士了唐代建筑的泱泱风貌;其平面、构架、内景、外观的高度协调,也反映出木构架建筑体系成熟期的光彩夺目。
隋唐佛寺继承了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传统,平面布局同样以殿堂门廊等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建筑形式。据《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所载,大寺可多至十数院,且以二、三层楼阁为全寺的中心。这种以楼阁为中心的布局方法,又见于敦煌壁画中。唐代佛寺在建筑和雕刻、塑像、绘画相结合的方面作了很大发展。本来在南北朝时代已经开始在殿堂和回廊的壁画上绘制各种以经变为题材的壁画,到公元七世纪,随着净土宗的发展和佛教进入民俗化,各种壁画更为盛行。雕塑则在北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留到今天的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只有两处,即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南禅寺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是山区中一座较小的佛殿,属单檐歇山顶式。而佛光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之一,主要轴线采取东西向。寺的总平面,适应着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北部有文殊殿,南侧和它对称的有观音殿;第二层是弥勒阁;后面的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建正殿,殿阁并存。此寺的正殿模较大,是唐代木构殿堂的范例。佛光寺大殿在创造佛殿建筑艺术方面,表现了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也表现在简单的平面里建造的空间艺术的高度水平,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之一。
隋唐时期的佛寺建筑已不同于南北朝时期以塔作为佛寺组群中的主要建筑的形式,此时塔已经不位于组群中心了;同时,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展,也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佛寺建筑的特点是大殿所有构件紧密结合,互为联系且分工明确,多而不余;在明栿下用四跳斗拱支撑以减轻梁的跨度,草栿也尽量避免了长跨度,虽然整个大殿用料较多,但主要构件的断面也有一定比例,避免使用过大的大料和截锯小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材料的浪费。
大兴善寺、禅定寺、西明寺也是这一时期佛寺建筑的代表。然而,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久已不存,只能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看到其壮丽形象。唐武宗李炎在会昌年间(841~846年)颁布的灭法诏书中说当时寺庙“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指责它们和宫殿相同。
佛教寺院建筑新的形式特征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及藏传佛教的进入,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建筑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木构高层筒体结构这一新的结构体系,还产生了中国最完整的一步建筑法典《营造法式》,法式中所制定的法则发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已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定型化水平。这时期在建筑艺术方面,从群体组合到个体建筑,造型都有许多新的变化。群体不仅纵深加大,而且注意前导空间的处理和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个体建筑平面形式多样,屋顶组合穿插错落,立体轮廓丰富多彩。同时配以多种类型的彩画,多种手法的雕饰,多种造型的门窗装修,共同形成了柔和、工巧、秀丽的建筑风格。山西大同善化寺是以佛殿为主体的寺院代表。善化寺中轴线的建筑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坐落在高台之上,前左有文殊阁,前右有普贤阁,以及周围回廊。寺院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布局仍清晰可见。始建于辽的山西大同华严寺也曾采用“两阁夹一殿”的建筑形式,成为这种布局是辽代寺院的典型形式。
佛寺中的个体建筑在这一时期也越发精致,山门、楼阁、僧堂、罗汉院、回廊等都形成了时代风格。其中独乐寺的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部带有一暗层,共计三层,阁高23米,造型古朴端庄。观音阁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木柱与石础之间可以发生移位,起到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隔针作用;由内外槽斗拱组构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稳定;采用递脚栿、抹脚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建,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斗拱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特点,雄大的斗拱发挥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使得独乐寺的千年观音古阁在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包括清康熙十八年的8级地震)后仍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建筑之一。
这一时期南北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各地的建筑风格显现了特有的地域特征。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的华林寺的梭柱、用皿斗拱、丁斗拱承托梁尾,柱间不用补间的做法显示出这一时期江南寺院建筑与北方唐宋建筑的区别,其中的一些特殊手法如斗底皿板蜕化,昂咀、梁头刻作特殊德两折曲线,月梁断面近似于圆形,屋顶全用方椽、不用飞椽,椽头用遮板等不但与北方、中原同期建筑不同,与江南的宋元建筑也有所差别,体现了福建特有的地方手法。
元大都圣寿万安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是一座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寺院建筑。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白塔为藏式佛塔,砖石结构,总高约51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夏鲁寺是元代建筑做法内地化的展现。明清佛教寺院建筑特点
明代内地佛教仍以禅宗为盛。宋元时期禅宗的“五山十刹”主宰佛教,明代则有四大名山兴起取而代之,五台山为文殊的道场,普陀山为观音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的道场。四山庙宇林立,规制恢宏,成为明代佛教建筑兴旺的标志。
明代佛寺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如原来的山门演化为前有金刚殿,后有天王殿,成了两进建筑;中轴线上佛殿增至二进或三进,如明南京天界寺有正佛殿、三圣殿、毗卢殿,三殿前后对应;山门内左右对称配置钟楼与鼓楼,佛殿前左右对称配置观音殿和轮藏殿等,都是明代佛寺布局的新特点。砖拱建筑在明代佛教建筑中找到了发展的天地,用砖拱建造的无梁殿建筑兴起。明代无梁殿遗留至今的有著名的有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太原永祚寺无梁殿、峨眉山万年寺无梁殿、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句容宝华山无梁殿、苏州开元寺无梁殿等。
明代的佛教寺院发展成为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建筑形式。明正统五年到十一年(1440~1446年)建造的报恩寺拥有彩画、转轮藏、楠木千手观音、大殿壁塑、万佛阁壁画等精美的艺术品,是一处艺术殿堂。
清代宗教建筑中以藏传佛教建筑为重点,占有主流地位,在艺术创造方面有不少的新鲜经验。汉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也有了同步发展。
藏式寺庙的特点是因山而建,依山就势,呈错落参差的布局,不强调轴线,而以空间构图的自由均衡为原则,往往形成突出的轮廓外观。建筑物多为平顶建筑,石墙小窗。外墙有明显的收分,并粉刷成白色。墙顶以藏族特有的刷成赭红色的白麻草做为女儿墙的装饰。内部为方柱托梁密肋式木构架,有巨大的托木和复杂的雕饰,色彩对比性强烈,并喜欢用金色点缀。内部墙壁画满宗教壁画,殿堂内悬挂佛幡。建筑屋面局部吸收汉族建筑的坡屋顶及斗拱构造,但体量较小,形制亦经过简化。屋顶上尚有许多宝幢、法轮等小型佛教装饰物。最著名的实例是拉萨的布达拉宫。
汉藏混合式寺庙也是清代北方寺院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类寺庙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处,喜欢采用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汉式藏式不一。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图召是这类寺庙的典型,其主要建筑按轴线排列,完全采用汉族传统佛寺的制度,但在中轴线的後面布置了藏传佛寺特有的大经堂。大经堂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平面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份,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顶为汉族建筑的构架形式。但整体平面及空间处理仍是藏传佛寺经堂的特有规制。建筑外墙镶嵌蓝色琉璃砖,门廊上面满装红色格扇窗,墙上鎏金饰物也很多,这些都使大经堂在外形上显得很华丽,而无藏族寺院雄伟的气质。
承德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风格结合的另一种情况。外八庙的建筑形式即是吸取了西藏、新疆,以及蒙古族居住地许多著名建筑的特点,集中了当时建筑上成功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就建筑布局而言,大部份寺庙采用前汉后藏式,即前边平地部份按汉人的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的轴线对称格局布置,而后部则以藏式大经堂或坛城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成为汉藏建筑的叠加。如须弥福寿庙是仿西藏扎什伦布寺,其后部建造了一座方形大红台,把经堂建筑包蕴在内;又如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势而建,气势更为恢宏,其后部仿西藏布达拉宫,形成错落有致的红白台建筑。
佛教寺院在中国古代的不断发展、日益演化为我们今天重建、复修、新建佛教建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学习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发展,详细了解其建筑结构的同时,现代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现代的佛教寺院建筑中更多的加入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元素,利用舒适、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的新建筑材料,在结构设计上也要继承与批判并存,在充分保留古代原有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推动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
第五篇:佛教建筑里佛像调查研究
佛教建筑里佛像调查研究
佛像在佛教建筑里具有重要意义,是佛教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由于佛像的存在,才使得佛像更加神圣,庄严。
佛像艺术
佛像艺术的出现,是公元一、二世纪的事情。那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在世时,是反对印度社会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产生后的六百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训,不立偶像崇拜。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并未见有佛的雕塑像和绘画像出现。在阿育王时代(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诃菩提寺中,虽然可以见到不少雕塑图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并无佛像可见。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佛教信徒还遵从释迦牟尼的遗训,不行偶像崇拜之事。当然,也有可能出于这样一种心理,即他们以为佛的神圣形象难以描绘,制作佛像是一种亵渎神圣的罪过。在古代犍陀罗的遗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进行发掘时,曾发现过一枚迦腻色迦时期的钱币,钱币上铸有穿着希腊服装的释迦牟尼像,像的周围有用希腊字母拼写成的「佛陀」字样。此外,在西域还发现了一尊骨瘦如柴、头有光轮、貌似古希腊人形象的早期佛像。
这些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佛像说明,佛像的出现同信仰佛教的希腊人后裔有着密切关系,他们把希腊诸神的艺术表现形式引进到佛教中,塑造了具有明显的希腊人脸型的佛像,供奉在「伽蓝」(佛教寺庙)里,以形象的艺术形式来突出佛的神圣性,开始背离了释迦牟尼生前反对偶像崇拜的遗训。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佛的形象上,处处体现了古代印度文化和古代中亚文化的影响。
佛像种类
佛文化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地方文化区域也有了不同的方向,大致可分为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文化不同,佛像的面相造型也不同。
汉传佛像:面相圆润丰满,敦厚温和,慈祥,不怒自威,颜色受时代影响,现色彩鲜明,轮廓清晰,树脂佛像更是精致细腻,栩栩如生。(主要流传区域:汉族文化传播区)
藏传佛像:表情大多凶愤,以众多女神像,男女双身像,复杂多变的造型是藏传佛像造像的突出特点(流传区域: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南传佛像:身躯瘦长,脸型秀丽,肉鬓高耸披着薄薄的圆领袈裟,通常是没有衣纹或者是布满了衣纹(流传区域:泰国,缅甸,高棉老挝,柬埔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
大自在佛像:佛具行业领先知名品牌,专注佛像佛文化发展十余年,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加返古工艺,运用时尚元素生产品相完美,深居传统佛文化内涵的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精神和物质不同层次的需求。供养方法:
七布施:
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人切实力行。
三、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
四、为眼施:用慈爱和气的眼神看人。
五、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
六、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的布施。
七、为察施:不用问对方就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相对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中国佛像
公元二至三世纪之间,在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境内第一座石窟寺。从这个时候起,佛像开始逐渐在佛教的伽蓝中普遍地供奉起来。并由大月氏经过疏勒、高昌、于阗、龟兹等地逐渐地传到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和中国内地。当时,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这种俨然是洋人的容貌特征,同古代新疆土著居民典型的蒙古利亚脸型显然是不同的,这说明了我国的佛教是个外来的宗教。
当佛教东进阳关以后,逐渐地被汉族地区的文化所融合。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面庞也逐渐汉族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汉族人心目中的「福相」而出现在善男信女们的面前。这种转变过程在敦煌,云冈和龙门三个石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敦煌石窟第二九○窟中,北周时期(公元五五七-五八九年)所绘的《佛传图》,是以《修行本起经》为主而画成的。这幅长达二十五米的「连环画」,内容包括从摩耶夫人夜梦菩萨乘白象在音乐声中自天而降,因此「受孕」起,到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舍家苦修止。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幅画上的人物服装打扮都是汉、普风格,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被画成了中国皇帝的模样。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穿上了汉、晋时后妃的服装,释迦牟尼回宫时所乘的蛟龙车,就是按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中的云车临摹的。这说明,释迦牟尼的像,只是佛教信徒们和民间雕塑家、画家们心目中的佛的形象,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想像进行描绘和塑造的。同时,由于制作的年代、地区不同,制作者的需求、素养各异,同样的一尊佛或一尊菩萨,却有许多不同的形象,这就是佛、菩萨有所谓千万「化身」的来历。在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供奉者和制作匠人把他们的精神寄托,对来生的向往,以及他们认为的神圣形象,都凝聚在佛像上。这在云冈石窟中也得到了明显的反映。在第二十窟中,有一座巨大的坐佛,两眼目光锐利,俯视尘世,嘴角凝结着一丝令人莫测高深的微笑。这座佛像高达十三.四六米,作入定坐式,是国内罕见的大佛。此佛已完全脱去了犍陀罗时期穿的希腊式服装,他褒衣博带,俨然是两汉以后士大夫的礼服。这当然不是因为佛要追求时髦打扮,而是制作人的宗教意识和审美观点在艺术上的反映。
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政治上推行汉化政策,在雕刻的佛、菩萨身上也得到了反映。这一时期制作的佛像,都是短衫长裙,同汉人的服饰一样了。其原因在于,北魏统治者拓跋氏所属的鲜卑族,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西喇木伦河和洮儿河之间,依附于匈奴。北匈奴向西方迁徙后,鲜卑族占有了匈奴原来的地区,势力才强盛起来。公元三九八年,鲜卑族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次年称帝,即北魏道武皇帝。由于鲜卑族文化落后,人数较少,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公元四九三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并下诏禁止穿胡服说胡语,把鲜卑姓改成汉姓。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从这一时代塑造的佛、菩萨身上所穿的短衫长裙服装上也得到了反映。为了利用佛教来保知北魏这块「庄严国土」的「国运长久」,北魏的许多代皇帝都全力弘兴佛教,广造寺塔,赐予僧侣以各种特权。但是,北魏的国运并没有因为广造佛像而「世代相传」下去。公元五五七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接着就被北齐和北周消灭了。到了唐代,洛阳龙门营造佛像的活动达到了高潮。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便是代表作。佛像高达一七.一四米,头高四米,耳长一.九米。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这已不像普渡众生的佛教偶像,而是大唐帝王的化身。武则天为了替自己歌功颂德,广造寺庙佛像。主持营造工程的和尚以佛像美化武则天。当佛教传到中国汉民族地区后,汉文化的传统观念也通过佛像制作者的雕塑反映在佛像的容貌和服饰上,因此在汉地的寺庙中出现了众多的丰颊广颐、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福相」的佛和菩萨塑像。
古佛像的收藏与鉴赏
明清时代的佛像流传现世已经遗失很多,余下的佛像显得格外珍贵,其中明清永宣宫廷造像、藏传佛像无疑成了佛像收藏中价值极高的两类。收藏佛教艺术品的着眼点,首先应该是其‚审美意趣及文化底蕴,这是艺术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其次,‚才是对细节工艺、品相等初级鉴赏层面的判读。第一点谓之‘神’,第二点谓之‘形’,形神兼备而以神为先,天下收藏,物虽异而理唯一也。‛李杰深谙此道。
他告诉新金融记者,如果将古佛像艺术品作为投资项目,投资者除了要对古佛像艺术品要素有精准的把握之外,更要对目前国内外古佛像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有清晰而深刻的了解。对艺术品的价值走势、市场行情形成独到、准确的投资眼光。积累鉴藏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古佛像收藏过程中的‚实战‛能力,避免‚打眼‛、‚吃药‛。
佛像由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很多精品遗失海外。如今,佛像收藏在国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外回流‛市场。国内古佛像市场价格的水涨船高,使‚海外回流‛的古佛像具有了相对的优势:由于流出时间、所在地域的不同,与目前国内的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
‚‘海外回流’本身就是国内佛像艺术品收藏渐趋热门和国内经济、文化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有力佐证,也是收藏品交流、投资规律的一个客观体现。‛李杰告诉新金融记者,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中相当一部分收藏家的购买力很高。刘振河则认为,‚明清佛像的国外市场价位与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差别。国内明清造像价格高于国外,高古佛像远低于国外。海外回流市场将越来越明显,国内藏家也认为海外回流的佛像比较可靠。‛
对于鉴定古佛像的方法,李杰依据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表示,应该注意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观察,结合工艺、年代、含义的客观认知,多看、多问、多思考、理性判断,切记不可盲目乐观、缺乏主见。如有疑点,则应高度审慎。‚我见过一尊明代藏传释迦牟尼佛造像,佛是古佛,而细察之,其底座为后配,金水为新工。此类造假手段,若不仔细观察,其杀伤力颇高。‛
远观佛像收藏市场,其后续增值空间还是很大,但也需要依靠成熟的市场和规范理性的交易模式。‚很多佛教艺术品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比如唐卡、法器以及家具等。明清宫廷造像将是今后拍卖市场的主流,高古佛像将是资深藏家追逐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