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句子专项复习之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句子专项复习
——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教学内容分析:
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之前在上新课时,随着课文的学习,对反问句有了一定的接触与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自己总结它们互换的方法与规律,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语感基础,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而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与方法,有助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正是“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运用,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面不是一味的教学。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情感需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反问句?什么是反问词?
2、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从练习中找到常用的互换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文中出现的反问句入手,归纳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方法。
2、通过练习,使用自己归纳出来的方法转换句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找到互换的方法和一般规律。难点:利用方法与一般规律进行练习。教学策略:
教师: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 学生:自主探究、同学交流等; 为达成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对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实际情况,本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学交流,采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希望在学生的主动性较高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
1、上课课件准备;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习题单。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出示幻灯,学生观察分析,自由发言。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2)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伟大的奇观。
(3)这难道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吗?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问:比较这组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
2、学生发言。
3、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4、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二)反问句换陈述句。
1、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
①出示例句:这难道不是母爱的力量吗? ②说明: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③请同学把它换为陈述句:这是母爱的力量。
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还要去掉否定词,把问号改成句号。
⑤练习,幻灯片出示练习题,学生口头练习,教师及时指导。(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2)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难道不正像那风雪中挺立的红梅吗? 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
①教师出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讨论学习。(小组讨论)
例句: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②小组讨论学习。③交流汇报。
④总结方法: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再加上否定词和句号。
⑤幻灯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指导。
3、小结。
4、练习活动。
请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反问句,和同桌同学互练互评,若有意见和答案分歧,与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讨论解决。
(三)陈述句换反问句。
1、教师出示例句,与同学讨论解决。
例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
解决: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
2、简单总结方法。
陈述句换反问句,有时用上“难道”、“怎么”、“岂不”等词。语气就强烈得多,这时句末应加上“呢”、“吗”等词及把句号换成问号。
(四)练习。
教师发放练习题单,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同桌或小组内成员互评,再集体反馈。对掌握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提供练习题加以强化和巩固。
(五)活动。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抢答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参加到活动中来,并记分评比。
教师准备若干陈述句或反问句,要求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换成另一种句式,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扣分,最后小组评比,评出优胜小组。
(六)总结。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2、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增加反问词;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增加反问语气词,“。”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反问句改陈述句,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方法得当,而在新授中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有点难。学生把方法是学会了,句号要改为问号,肯定词或否定词也会换了,但在具体改的过程中碰到了问题,如反问语气词不知加在哪里,按照方法改了后句子不够通顺,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反复读,读懂句子意思。还可以让学生反过来检测是否正确,即把你改的反问句换成陈述句与原句对照,找出问题所在。
反问句改陈述句
1、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4、难道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5、功课没做
完,怎么能
去
看
电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10、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难道
你
们
见
过
这
样的总
理
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
怎
能
说
谎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们
遇
到
困
难,怎
么
能
退
缩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讲桌上的那束鲜花,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吗?
18、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19、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漓江的水不是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嘛?
第二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教案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微课教案
新余六中小学部
戴红燕
一、导入
你好!这个微课讲解的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适合中高年级学生。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在进行互换时,一些学生常常把意思搞反,这除了语感较差、没能很好理解原句的意思外,也是因为还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微课将通过分析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特点,教你轻松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
二、新授
(一)了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特点
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反问句: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二)学习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的一般方法
1、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1)加: 即加上表示反问语气的词:“难道„„吗”“怎么„„呢”等
(2)改: 即把“。”号改成“?”(3)变: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4)查: 即检查转换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例如:妈妈的恩情我们不能忘记。
这句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首先加反问词“怎么„„呢”,再把“。”号改成“?”,然后把否定词“不能”改成“能”,就转换成“妈妈的恩情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最后再念一念,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2、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删: 即删掉表示反问语气的词:“难道„„吗”、“怎么„„呢”等
(2)改: 即把“?”号改成“。”(3)变: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4)查: 即检查转换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例如:难道还有比这更值得观看的景物吗?
这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把反问词“难道„„吗”删去,再把“?”号改成“。”,然后把表肯定的词“有”改成表否定的词“没有”,就转换成“还没有比这更值得观看的景物。”,最后再读一读,发现不够通顺,去掉“还”字,就通顺了,意思也与原句一致,我们就可以确定转换为:没有比这更值得观看的景物。
三、小结 总之,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转换,关键看反问词、否定词、句尾标点符号。
1、看句中有没有反问词——有则去,无则加。
2、看句中有没有否定词——有则去,无则加。
3、看句尾标点符号——句号改问号,问号改句号。
4、看互换后的句子意思是否保持原意。
四、结束语
这节微课讲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再见!
第三篇: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3、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5、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6、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思念乡下的爷爷呢?
7、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怎能不使我们感动的流泪呢?
8、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9、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10、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11、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12、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
1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4、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1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1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呢?
17、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18、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19、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2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1、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22、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怎么能不高兴呢?
23、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24、这样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25、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26、网络丰富多彩,怎能不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呢?
27、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
28、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怎么不感到心惊肉跳呢?
29、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30、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31、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3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3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能参加祖国建设呢?
3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35、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36、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37、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38、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39、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1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1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1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16、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7、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能忘记。
18、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
19、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20、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21、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22、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23、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2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8、这么大的公园,我能来别人也能来。
29、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30、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改为反问句)
31、越过岷山,不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改为反问句)
第四篇: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教案)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一、教学课时:两课时
二、教学内容: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从练习中找到常用的互换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观察实践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3.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修改,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熟悉并掌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方法
五、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卷、日常教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看一个小小的视频。看视频的时候老师有个小要求——视频中的小男孩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能帮他解决吗?好,接下来请大家认真看视频,并思考老师的问题。(多媒体播放小视频)2.视频播放完毕。
师:现在大家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生1:安迪不明白他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生2:安迪做的土豆太辣了。
生3:我能帮他解决,我觉得他爸爸的话意思是“你不能放这么多辣椒”。„„„„
3.师:同学们想得可真多,而且也有人帮安迪想出办法了。那我们现在把爸爸说的话和你们理解的话放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不能放很多辣椒。
师:说得非常好!它们是不同的句子,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板书课题,并全班齐读)
(二)简要阐述,了解大意:
1.多媒体出示课题——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2.师:同学们看这个标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什么叫反问句啊? 生2:什么叫陈述句呢? 生3:“互换”又是什么意思呢? „„„„
3.师:那老师现在就给大家简单地讲解一下什么叫反问句,什么叫陈述句。多媒体展示→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区分陈述句和反问句即可→出示一些小练习让学生区分陈述句和反问句。
(三)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1.对比观察:①你怎么能放这么多辣椒呢? ②你不能放这么多辣椒。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了吗?
生1:相同点是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第一句话多了一个“怎么”。
生3:第一句还多了一个“呢”字。
生4:第一句的“能”变成“不能”了。
„„„„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么多地方。刚才我们就大概了解了一下什么是陈述句和反问句,那这两句话哪句是陈述句,哪句是反问句呢?
生: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
师:嗯,对。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既然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句式又不一样,那反问句到底是怎样转换成陈述句的呢?同学再来看看这个句子。“饿了难道不吃饭吗?”
师:它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给大家两个句子,大家看看哪个是对的? ①饿了不吃饭。②饿了要吃饭。师:哪句是对的?
生:第二句。
师:恭喜大家!答对啦!那我们再来观察观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呢? ①饿了难道不吃饭吗? ②饿了要吃饭。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生1:第二句话的“难道”不在了。
生2:“吗”也不在了。
生3:问号变成句号了。
生4:第一句的“不吃饭”变成“要吃饭”了。
„„„„
师:看来大家都是孙悟空呀,眼睛这么亮!老师都不得不夸大家几句啦!
2.总结归纳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师:同学通过观察,发现了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不同,那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总结一下吧。(在黑板上贴出两个句子,方便学生边观察边总结)①你怎么能放这么多辣椒呢? ②你不能放这么多辣椒。
第一点:去掉“怎么”、“难道”(出示例句)
第二点:讲反话——“是”改成“不是”,“要”改成“不要”,“能”改为“不能” 第三点:去掉——“吗”或者“呢” 第四点:把“?”改成“。”
师:总结到这里,同学们觉得下面还有吗?(生:没有啦!)不对哟,当然还有的。就像我们的数学里面有验算,语文一样也有的,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第五点。
第五点:检查——句子是不是通顺的,意思有没有改变
→句子改完之后还要读一读,看看是不是通顺,原来的意思有没有改变。
3.课堂小练习:
(1)多媒体出示课堂练习,请学生当场作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出评价。(2)老师给出一个不常见的反问句,让学生改成陈述句。(如果大家都会做,就略过,如果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就再讲一讲)
(3)发放课堂练习卷,学生马上做,做完之后抽取一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老师做评讲,错了的同学及时改正,有不懂的马上请教老师。
(四)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
1.对比观察:①你不能放这么多辣椒。②你怎么能放这么多辣椒呢?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总结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那我们现在再来观察观察,一起开动脑筋,来总结总结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的方法,好不好?(生:好!)
那你们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了吗?
生1:相同点是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第二句话多了一个“怎么”。
生3:第二句还多了一个“呢”字。
生4:第二句的“不能”变成“能”了。
„„„„
师:有了先前的经验,同学们现在发现起来真是跟坐了火箭似的飞快!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
①饿了要吃饭。
②饿了难道不吃饭吗?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1:第一句话的“难道”不在了。
生2:“吗”也不在了。
生3:句号变成问号了。
生4:第一句的“要吃饭”变成“不吃饭”了。
„„„„ 师:老师觉得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老师啦!总结起来真是又快又准!
2.总结归纳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了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不同,又总结了出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那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再来总结一下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的方法吧。(在黑板上贴出两个句子,方便学生边观察边总结)①你不能放这么多辣椒。②你怎么能放这么多辣椒呢?
第一点:加上“怎么”、“难道”(出示例句)
第二点:讲反话——“是”改成“不是”,“要”改成“不要”,“能”改为“不能” 第三点:在句子最后加上——“吗”或者“呢” 第四点:把“。”改成“?”
师:同样的,我们不能忘了检查。
第五点:检查——句子是不是通顺的,意思有没有改变 3.课堂小练习:
(1)多媒体出示课堂练习,请学生当场作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出评价。(2)老师给出一个不常见的陈述句句,让学生改成反问句。(如果大家都会做,就略过,如果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就再讲一讲)
(3)发放课堂练习卷,学生马上做,做完之后抽取一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老师做评讲,错了的同学及时改正,有不懂的马上请教老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其实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互换非常的简单,只要你们牢牢记住今天老师交给你们的方法,以后在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世界里,就打遍天下无敌手啦!能不能做到啊?(生:能!)
七、作业布置:
1.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练习小卷子一张; 2.把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方法背下来。
八、板书设计: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①你怎么能放这么多辣椒呢? ①饿了要吃饭。②你不能放这么多辣椒。②饿了难道不吃饭吗?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五篇:陈述句反问句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陈述句←→反问句
一、加上(去掉)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
二、加上(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句号。
三、肯定词←→否定词。(仅一次)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陈述句←→把字句
1、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把动作词移到句子最后。
3、在句子空出的地方加个“把”字。
如:高修翼赶走狮子。(赶走是动词)
高修翼把狮子赶走。
改为“把字句”时,动作的发出者得到强调
陈述句←→被字句
1、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并在词下面加上点。
2、在句子开头上加一个“被”字。
3、把动作词后面的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如:高修翼赶走狮子。(赶走是动词)
狮子被高修翼赶走。
改为“被字句”时,原来动作的接受着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把字句←→被字句
1、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和“把”(被)字。
2、动词不动。
3、将“把”(被)两边的内容交换。
4、“把”←→“被”。
如:高修翼
把狮子赶走。改:狮子被高修翼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