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翻译杂谈 我作口译的经历和体会(本站推荐)
翻译杂谈 | 我作口译的经历和体会
泛瑞翻译
上海《新民周刊》的记者想请我谈一下我做口译的一些经历和体会,但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谈的,想谈的内容似乎大家都知道了,怕有老生常谈之嫌。但又盛情难却,因此,我就借贵刊这块宝地给读者们谈一谈吧。正如美国ABC电视台主持人Peter Jennings 每当报完政治、社会新闻,开始报道体育新闻时常说的一句话:如哪位不感兴趣,请不要注意以下内容。开始学艺
口译是一门要求很高的职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要经过大量的模拟训练。我国第一个培养职业译员的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合国译员训练班,这一计划每一期培训为期两年,同时学习交传和同传两种技能。每期10名正式学员,共培养了12期学员。学员毕业后经联合国考试录用后,直接进入联合国担任口译。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往不断增加的需要,政府各大部委也需要更多的高水平的译员,外语学院为满足这一需求,每期除了正式学员之外,还额外招收几名“代培生”。
我是在1985年作为一名代培生进入北外译训班学习的。代培生也要考正式生同样的翻译口译及笔译的试卷,不考文化政治课。由于我考试成绩不错,另外,上了一周的交传课后,可能老师认为我的交传基础还行,就让我直接上了二年级。现在看来,交传课不上还是有欠缺之处的。做学员时,第一年学习交替传译,第二年才学同声传译。无论是同传还是交传,每天都要训练十几个小时,晚上不到宿舍统一熄灯时间,是不会上床就寝的。我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供职,因此,有很多机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同声传译。刚毕业时水平很低,但由于是为政府工作,有大量的锻炼机会,除了在国内做翻译外,还常为联合国机构做翻译,翻译水平是一点点提高的。这为日后从政府部门辞职“下海”,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译员无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刚做自由职业翻译时,有很多难以对付的翻译题目。
口头翻译的种类
口头翻译基本上是分成两大类别,用行话来说,一是交替传译,二是同声传译,英文分别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咬耳朵翻译”,即whispering,就是译员坐在听者旁边,小声地将讲话人的内容提纲挈领翻译出来。台湾人也讲“同步传译”,指的就是我们大陆人所说的同声传译。美国人常爱用translator指口译译员,用sequential translation来指交替传译,实际上专业的叫法应为interpreter和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英文的interpretation不同于translation,前者有解释,诠释、表演之意,而后者一般指“转换”。可以认为,口译同笔译存在着较大差别。在中国,早年对interpreter也有叫“舌人”的,看来口译是要靠舌头来吃饭了。
所谓交替传译就是让讲话人说一段话后,停下来让译员做翻译,其特点是更容易翻译准确,语言更为精炼,译员也可将讲话人的意思吃得更透;此外,在某些外交场合,还可给讲话人更多的思考时间;其缺点主要是占的时间太多,理论上讲译员翻译占用的时间应该同讲话人的一样,或更少一点,但从我对一些较为出色的译员在时间占用上实际进行的统计来看,译员往往会占用更多的时间,有些时候占用的时间甚至会比讲话人超出一倍还多,这是因为译员要对讲话人的信息进行处理所至。译员不但要将讲话人的讲话内容较为完整地记录下来,还要将其组织成完整的句子,并用目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做交传时,如果总翻译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一个译员是可以从头做到尾的,但时间再长,是需要至少两名译员轮流上阵的。我有一次给世界银行一个粮食计划考察团担任口译,从早上8:30一直翻译到中午12:00点多,最后简直是连基本的话都快译不出来了,不是听不懂,而是没有气力讲话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还有一个同事说,她曾为中国入世谈判一口气做了9个小时的口译,事后称这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因此,为确保质量,译员数量安排上一定要合理。我常碰见一些会议组织者为节约费用,尽量减少译员的数量,最后只能是使会议交流受到影响。
作为一名称职的译员,要完全掌握翻译时所用的两种语言,做同传时还要掌握更多种语言。最为理想的当然是译员使用的两门语言均为其母语,但这种情况目前在中国还不多。我曾在法国巴黎大学东方语言学院翻译学校听过一年的课,学校一位教师梯也尔是当时法国外交部的英法首席译员,专为密特朗总统担任翻译,他声称法国只有他一人是真正的双母语。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我想他的意思是,要作为一名真正称职的译员,不光是要掌握翻译时所涉及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及对相同事物、概念等的表述方式。我曾有幸几次听过他做翻译,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翻译出的东西十分严谨,毫无杂质。听他做翻译,有在听他在做演讲的感觉;他翻译所占用的时间也恰到好处。
一般人认为,翻译不就是他说什么,你说什么嘛,有什么难的?其实,要真正理解讲话人的意思也并不是件易事,两个人用自己的母语对话时,不也有误解的时候吗?另外,即使让你用母语重复前一个人的讲话内容,如果内容多了,你又能重复出多少呢?当然,还有更多其它因素,不在这里多说了。一名出色的译员,能让讲话人讲10几分钟,然后再完整地将其讲话内容翻译出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人家讲一句,你翻译一句,这就是翻译了,这就是交传了,而事实上绝对不是这样的。
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做交替翻译的挑战之一就是做好笔记,也有不少人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我很佩服外交部的那些年轻人,他们的笔记做得非常好,翻译得很完整。我想,这是与他们平时苦练基本功是分不开的。
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听懂各种口音,这也是与多练习分不开的,你不去听,或没有机会去听,到时候怎么会听得懂呢?同传时这个问题就更为严重。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去听各种口音的人讲话。一般人总是认为,讲到听懂各种人的口音时,主要是指外国人,本国人有什么听不懂的?但我不以为然。大家平时在听一个所谓“外地”人讲话时,能听懂其大意就行了,不必每句话,每个字词都听出来,可能也很难全听出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电视上除主持人的讲话不打字幕,其他人的讲话都要打字幕的原因吧;而做口译时却不同,译员要将每个词都听得很准确,听不清楚怎么能做好翻译呢?我就有过这么一次经历,几年前,《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大型会议,我为会议开幕式酒会作口译,台上几个人,台下上千人。几个老外都对付过去了,没出什么大错,轮到为上海本地一位领导发言时,我的脑子一下子好像全空了似的,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哪里是在讲普通话啊,完全是在讲“普通上海话”。我紧张得一下子就慌了神,再加上多支大瓦数灯光的照射,汗水一下子顺着额头流了下来。
当然,听外语国人讲话时,特别是非英语母语人讲英语时,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刚开始作口译时,觉得最难的就是听不懂非母语国家人讲的英语,特别是印度人和一些非洲兄弟们讲的英文。记得最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口译时,有一个叫Telejani的执行局委员,来自非洲的加纳,他在会场上十分活跃,每次给他翻译时总是不知所云,急出一身大汗。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听多了,做多了,情况就好一点了,但还是不免会出一些错误。做交传时,你如果在头一句没有听明白讲话人的某一个词的发音,在下一句中有可能会听清,但同传就不同了。有一次我给一位国家领导人做翻译,他讲话有浓重的江南口音,讲话声音又低,有个词就给听错了,但到他第二次用这个词时,我恍然大悟,根据上下文听对了这个词,及时做了更正。事后对此事做总结时想到,领导讲话有口音,不是你翻译一个人的问题,在场的其他人也有听不懂的,所以,千万不要紧张。紧张也是做口译的另外一个重大挑战。
同样还是上面这个例子,在事后做总结时,我的一个同事开玩笑说道,他声音低,只有你离得最近,只有你听得最清楚,翻译错了别人不也不知道吗?你有什么可紧张的?当然,紧张不是胆子大就可以克服的,关键还是心理素质要好。你的听众里时常会有懂外语的人,有些领导还会给你的译文做修改或补充,或中间给你提词等,译员一定要积极地对待这些问题,不要紧张,更不要有抵触。
当然,还有不少其它方面的问题,如最基本的意思的理解问题、词汇的运用问题等,口译做多了,会有一些临时性的解决办法,但要彻底解决,则要靠平时大量的积累。
总之,交传做好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多数非专业人士眼里,交传要比同传容易,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口译是我从事多年的职业,而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做了十几年的口译,总还是觉得交传做不好,从这里也可见一斑,当然,我没有经过交传专业的训练,这一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作好同声传译
所谓同传就是讲话的人一边讲,译员一边翻译,不用打断他。讲话人讲完了,译员也基本翻译完了,结束时间差不了几秒钟。同声传译对讲话人是有一定要求的,根据国际同声翻译协会(http://www.xiexiebang.com),通过互连网回答网友们提出的有关口译的问题,并得到了口译界一些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年轻人学习,并为我国口译事业的发展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译员,我总的感受是挑战重重,乐趣无穷。
(作者冯京葆,著名口译员。文字来源于网络。)
第二篇:我的兼职经历和体会
我的兼职经历和体会
刚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和很多学生一样,非常憧憬大学生活,大学可以有很多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我主要谈谈我自己的兼职经历和一些心得体会。
以前就听很多学长学姐说过自己的兼职故事,我觉得能够拿到通过自己努力赚的钱很开心,所以我和很多人一样到处找兼职,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进一步的接触到社会,而且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是大一的时候,学校了解兼职信息的渠道不通畅,自己也是没有经验又急于想找到工作,结果就被中介给骗了,交了几十块钱的中介费,然后让我回去等他们的通知,最后是一点音讯都没有了,通过这件事我想对很多刚进大学或者想找兼职的同学说一声,找中介的话真的要小心,因为外面有很多中介机构很不靠谱,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因为是第一个没有学业的压力、可以自由控制时间的暑假,所以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两个月。刚回家的时候我就想可以做什么,突然想到了周边有很多四、五年级的小学生,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小学的教育,所以我就想到了可以自己做老师,招几个学生,我对自己的耐心和教小学生还是很有自信的,我通过自己的一个初三老师那边和自己打出来的广告以及自己初高中时还不错的成绩成功的招到了三个五年级学生和四个六年级的学生,因为很多都是邻居家的、认识的小孩,而且自己也不是很专业的老师,所以都没收很高的学费,我的计划:时间就是一个月,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五点,我上午主要让他们写暑假作业,不会的可以问我,顺便复习一下功课,下午主要是教他们开学要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每天放学布置作业。可是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做老师还真的是需要有很多的耐心,而且要揣摩学生们的心理,有时候太软也不行,就没有威信了,可是有时候小孩子还是要哄的,所以在与孩子们的磨合期中,我也收获颇丰,练就了一副好耐性。讲题时,一道题重复好几遍,一种方法不行就换其他方法,直到他们理解为止,因而磨练了自己的耐性,而且现在小学生的有些奥数题真的很难,我还要想他们有哪些知识还没有学过,要具体用哪一种方法才比较合适,所以我在晚上还是要做一些功课,我觉得既然做了他们的老师就要对他们负责,所以我很认真的查成语、读课文、做题目,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学习,或许是我看起来很有亲和力吧,这些孩子们最后还是很乖的,我有时候也会用一些糖果、冰淇淋之类的东西来“贿赂”这些小家伙,最后一节课孩子们都依依不舍的和我再见,有的还送我礼物呢,到现在回家的时候他们还经常来我家玩。总之这次暑假的兼职经历还是感触很多的,我认为,和孩子做朋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第一次的暑期兼职很顺利的结束了,我也成长了很多,磨练了我的耐性,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我对自己未来的道路也有了更多的自信,我以后会很认真、很有耐心的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大二暑假的时候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到上海银行实习了半个月,因为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我也想更多的接触到银行一些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很认真的去学习。我每天坐公交车,和正常上班的银行员工一样按时的上班,刚到银行前两天,主要是在行长的办公室里看一些关于上海银行的书,然后录入并且核对一些关于员工的考核等等的一些文件,主要是负责打字并且审核,后来到银行大厅里跟着大堂经理学习,帮助引导顾客取号、填写单子、打印工资条目、维持大厅的秩序以及复印文件等等,让我学会了很多有关银行的基础的知识,也对银行存取款、公司开户转账等等的一些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在这期间老师们都对我很好,教会了我很多,很耐心的指导我,回答我的一些疑问,教会我一些基础业务的处理。这份实习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银行的宗旨,也感受到了一个企业的积极的文化氛围,学到了很多银行方面的基础业务,我相信这些对我以后的职业定位规划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实习的时候很忙碌,很充实,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很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每一个任务,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中还是有很多的差距,还是要多实践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我珍惜自己的每一次机会,很用心的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这是我的人生经历,一笔很宝贵的人生财富。
有了上面这些兼职的经历,我相信我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以后的我还会继续努力,争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我有能力也会以更好的姿态融入社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用能力证明自己,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我的从教经历和体会
我的从教经历和体会
张晶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自己从教已有五多年。辛酸与痛苦终将过去,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汗水结下的果实。回想这些年来与办公室的同事们辛勤工作的每一天,在一起时每一个快乐的画面,朝夕的相处,充实的生活,理解和宽容,帮助与支持,让我深切感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爱就在我们身边。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渺小的,可是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讲却又是那样的重要,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工作的五年呢?在这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教育教学及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多体验和感触。我就从五教年来的经验和教学中的体会做以总结。我也觉得自己有必要深切地去感受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价值,认真地去归纳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正确地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角色,把素质教育真正作为教师工作的重点。
伴随这几年的教学,越来越发现,教师工作有一定优越性和积极性,我也从最初的喜欢喜欢做一个教师变成了我愿意成为学生的朋友。学校生活丰富多采,每个学生生动活泼,我的心也因此变得年轻了几许。教学资源不断出新,与其说我在教学生,不如说我在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快乐……常常,我的工作的会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愉悦,有时候一次活动都让人爱不释手。我的职业使我更热爱工作,更让我知道如何热爱生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确实如此,所以我们总是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要有献身精神,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
教师的素质要求深深地感染着我。教师是实施公民道德素质修养的模范军和急先锋,是智慧的结晶和知识的化身,是美的象征和善的榜样,在学生中是领头雁和牧羊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更使教师规范神圣而威仪。伴随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以及作为教师工作的荣誊感。教师还一定要学会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的欢乐和情感体验。在日常工作中对待教学业务要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增长才干,不断发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和潜能,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不断照亮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从喜欢做一个人民教师,变成了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
对从教的十年中,对教育教学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下面我就从我所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上作以回顾和反馈:
一、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1、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情况寄希望于学生。
每学期开校,当我接到一个班时,我首先向学生作自我介绍,紧接着我向学生征收一份个人档案,家庭情况、成员分工、学生原有的语文水平以及对语文的喜爱程度。这样,我会和每一个同学逐步认识和理解,再结合今后教学工作中他们每个人的学习反应对他们因材施教,并且在作业批语上与他们形成对话框,指示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的进取心……让老师和学生贴近了距离,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2、熟悉教材,梳理每节课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在驾驭教材的前提下,认真备课,设计合理充实的课堂结构。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这样,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有时候,明知道每节课必须做到,可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难免会放松,比如说钻研材还不够,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自已在这方面会努力做到,可是自已兼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事情一多,人也就有了惰性,有了借口,于是也就会有所放松。这种现象是自己最要值得注意的。
3、注重教学反馈,随机应变做学习检查并及时纠错。
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是及时反馈的信号,并且能做随机应变地教学调控。不能够只按着自己教学设计的节奏走,要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更要关注自己的设想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在哪里?以便自己不断的调整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另外就是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贯做法。可以是一对一的开式,也可以是四人小组组长抽查的形式。
4.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角色。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我经常对自己警示:一是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真正把学生的痛苦或不幸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放在心头,关注他们生活的冷暖,学习的进步和他们做人的好坏,能在他们需要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把教育和培养学生作为人生的理想,与人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实现融为一体。对学生的发展不仅寄予良好的期待,而且还能以爱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给以全身心的投入。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因身为老师在学生面前盛气凌人,或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与学生平等交往、遇事尽量通过民主协商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压制学生。
5、有待改进的地方
虽然这些年的工作让我明白了很多,但在教育工作中,我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从教多年来,我一直任职于小学语文教学,但创新有限,几乎没有标新立异的过多想法,与自己性格的中庸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在现有的教学阵地中也竭尽其能,但我对成绩和状态总还感到不尽人意,我虔诚地渴求自己能够打破现状,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富有工作热情的人民教师。在未来的荼中,我将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改正自己的工作作风,使自己进化和发展到较高的层次。
二、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素质教育的概念早在八十年代就已提出,但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行之有效,因而一切都围绕中考转,升学率还是指挥棒。在班级管理中围绕着个别尖子生转,奉行“抓小放大”的原则。我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违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现代化建设亟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这种观念必须转变。我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期间,经常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报刊文章,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主动与本校老班主任探讨在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方法。通过这样做,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抛弃了传统的落后的东西。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别无选择。一个班级,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文化基础相对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文化基础的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更使班级管理难度增大。面对这些差生,是否选择放弃?我认为,任何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的,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教师要始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充满希望,用教育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我总是想方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设置“美丽的圈套”表扬学生,让后进生做嘉宾主持班会等措施,使许多“无用”的学生树立了自信,走好了“初中”阶段这一步。对待优秀学生,我从不放纵,而是严格要求,我还调动中等生跟他们比拼,使优等生在班级中处处感到有危机感。
(三)注重成绩,更重发展
应试教育下,学校工作、班级工作唯学习是抓,其他一概不管,结果学生畸形发展,高分低能、智高德低。我班一些老师和学生也有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思想。我发现后,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危害,自觉地走全面发展之路。因此,我班学生不仅成绩优良,而且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大打出手,无疑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立足课本,注重实践 读书学习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捷径,但是仅从书本学是远远不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最大的差距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差。因此,要缩小差距就必须重视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劳动体验,从而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多次组织学生下农村、上商场参加社会调查,义务劳动,提合理化建议。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深受同学们欢迎,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赞誉、家长的认可。我也因此受到了镇政府的表彰。
(五)无私奉献,倾注爱心,润物无声
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好的,它需要持之以恒,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面向全体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首先就要求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而这又不是一两天的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作为班主任应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心。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需要以情来沟通,而情感的建立就需要有爱心。用爱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用爱来燃起学生热爱人类情感火花,用爱来抚平学生心灵的创伤,激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爱不是一两次的救助,爱应发自内心,于无声处体现关爱,在生活中渗透情感,在交流中结成朋友。正因为平时班级管理中有了爱心,所以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总沐浴着爱的阳光和雨露,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连续几届毕业生在中考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综上所述,搞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围绕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为本,来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当然做好班主任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也不能全部否定传统做法和经验。班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力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总之,成绩是过去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第四篇: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体会
小弟三年磨一剑,这篇文章的字字句句皆为肺腑之语,涉及小弟所思所想,凝结小弟接受众师教诲之精华,小弟对此文修改再三,望版主能考虑加为精华,将此文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本人经济学大四,在坛中各位前辈面前当属小弟,所以现在想谈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只是希望在毕业前夕做一回顾,思过、总结以明志,绝无班门弄斧之意。若能供各位初学朋友参考,或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批评,则是小弟之最大荣幸。
首先,我不知道各位朋友当初是如何走进了经济学的殿堂的,但我自己当初选择经济学,完全处于功利目的,认为经济类以后就业好,而且经济类的高考分数也是最高的,不报可惜。然而现在看来,这些理由对我来说都已无意义了,在这三年多的学习中,经过多次的试错、悔恨、纠结和最后的顿悟之后,现在我已经决定走学术道路,我觉得是经济学本身吸引了我,而非其他。
1、如何读经济学 经典原著读不读?
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难以回答的,我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通论》(各位博学同仁可能还听说过马歇尔、熊彼特、庇古等人的著作),但初做尝试之后,实在有摸不着头脑之感,于是便无奈放弃了,后来逐渐体会到读这类著作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素养积淀的,否则的话的确很难比较深入地理解,甚至很有可能产生误解,更何况著作中的有些内容也是值得批判的,作为初学者当然不知道如何鉴别,所以如果不是对原著有很强烈的兴趣,最好在初学的时候不要去看原著,只要看看一些“导读”知道其大略即可,比如你知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提出了分工的重要性就够了,至于原著中其他的丰富思想,当然是一座宝库,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挖掘的工具罢了。
陆铭老师有一句话,并不能说肯定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经济学最前沿,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在paper中,经典原著都是几十年上百年前的思想,这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已经有很多的进展了。即便是教科书也已经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前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汇总,所以要了解前沿理论、问题、方法,还得从paper开始。当然这并不是说初学者开始看paper,教科书实际上是很好的入门读物,教科书可以提供学科的整个框架、体系和发展脉络,而且又比较亲善易懂,所以各位初学经济学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研读教科书。这又涉及到下面一个问题了。教科书怎么读?
在“怎么读”这个问题之前应该现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读什么”一般又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读外国经典教科书还是读中国学者的教科书?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读国外的了,国内的教科书不值一读。其实这个观点还是有些片面的。的确,不可否认现在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并不在中国,外国老头们写的入门的教科书又很“亲善”,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高级的教科书则更是需要大师级的功底才可以胜任,而国内此类大师数量不多,实力超群的又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写教科书,所以读国外的经典教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另一方面,国外教材多是以美国作为例证,有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国情不同,列举的中国例子和数据也比较少,这不利于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经济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有时读一读中国学者的教科书也会有所收获。然而并不是随便挑一本国内的书就读,这里面我个人觉得是有些窍门的。
首先,选青年教授的,不选老教授的。这样做并不是对老教授的学术能力质疑和不尊重,而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有些著名老教授们在他们同辈中研究中是相当出色的,但是囿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们最初接受的往往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西方经济学。就如已经过
世的高老,他的《西方经济学》销量在全国都是排在很前面的,但各位读过高老的书的同学都会发现,在每一章“结束语”中,高老都要对本章的内容进行批判,同时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实际上,这些质疑和批判在西方经济学的进程中大部分已经都有改进和解决了,这样的批判有时不免稍显脱离时代,而且容易让初学者糊涂:怎么好不容易才搞懂的理论,这会儿又被大肆批判呢?究竟应该怎么学呢?所以我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选青年教授的书。
其次,选知名院校的,不一定选自己院校的。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本身就与世界前沿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国内的研究水平就更是差距颇大了,基本上大师级的人物很难在一所普通的院校出现(大家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出于我浅薄的认识,无意冒犯),那么即使从概率上讲,选择知名院校的知名青年教授的书,你的风险是最小的对吧?当然各位同学如果本校有很牛的老师,用他的课本也会有特别的好处,因为本人讲自己的教材,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我也不怕广告的嫌疑了,有几本入门的书确实不错,微观的有陈钊、陆铭合著的《微观经济学》、宏观有易纲的《宏观经济学》,当然袁志刚老师的《宏观经济学》也是不错的。陈钊、陆铭是复旦大学的青年教授,易纲我就不用介绍了,袁志刚是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大家在图书馆看就行了,不用买。
二、读英文版还是中文版?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困惑很久,读中文翻译版的好处是比较快,效率比较高,坏处是怕翻译出错,造成理解困难或者干脆学到错误的东西。读英文版的好处是原汁原味地与大师交流,不必担心翻译错误,“坏处”是读的慢,而且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不一定比翻译者好。
那么怎么办呢?我这么建议大家:
首先如果各位英语水平比较好,一定读原版,其实教科书中的英语并不是非常难的,读上几页,后面的感觉就好多了,实在不能理解的句子再看翻译。当然我个人觉得读英文版的教科书有些记不住,所以做一些阅读笔记,以及反复阅读还是比较必要的。
对于英语并不是很强的同学们也不用气馁,可以先读翻译版,如果觉得翻译版读不懂,再去看英文版。这听上去很奇怪,其实不然,往往你看不懂的句子是因为译者的错译,所以有时候直接看看原版中的这句句子反而可以知道意思。当你对中文版中的内容比较熟悉了之后,再一次全文阅读英文版,并借此机会锻炼英语的阅读能力,由于你对书中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那么即使是读英文版也比之前要轻松许多。
三、具体读那些书呢?
论坛中经常看到有同学问:我想学经济学,应该读什么书?数学读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并不困难,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你去逛一遍书店,发现人大出版社或者北大、清华出版社引进的国外教材一般都不错,当然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去问问老师了。我在这里只推荐一些基础的书,曼昆的《原理》就不用说了,读完之后可以读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宏观可以继续读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几本书学得烂熟,你已经很厉害(作为初学的本科生来说),其他的教材也很多,比如平迪克的微观、尼克尔森的微观、巴罗的宏观、布兰查德德宏观等等各有各的特点,不宜贪多,将一本搞熟搞透。至于具体读哪些,我以前也发过一些帖子,回复过一些帖子,论坛中也有很多回答了,在此不赘述。扯了这么半天刚刚扯完“读什么”的问题,对于“怎么读”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思考一些的。这个我想各位自己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说说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读一本书要观其大略。先把目录看一遍,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联系呢?试着去看看,想想,这对于接下来阅读这本书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你知道了大概各个章节是讲什么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正在阅读的这个章节到底占整个框架的哪个部分,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对于阅读就有了整体把握,不会迷失方向,不会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章学这个,下一章又学那个,这样就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其次,我觉得读书要读到烂熟的境界,不能只是模糊大概知道内容,这样一段时间内一定会忘记。那么怎么读到烂熟呢?第一,肯定要多读几遍,这是必要的。第二,主动阅读,当读到第二遍时,就可以想一想,书接下来要讲什么?记不住没关系,只要你这么想了,然后再去阅读,印象就会深刻。第三,合上书本,自己能不能写出书中内容提纲、主要模型的推导?如果不能,那么在哪一步卡住了呢?再回过头去翻翻书看看,会加深印象。这三点只是能够保证你记住和初步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并不能保证你真正理解和能够灵活应用。那么最后一招就是做书后的题目了,一般国外的教科书书后都有丰富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国外教授们精心编制的,非常有价值,所以做习题不但是一种检验,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最后,如果你在完成了上述的步骤之后,还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对于书本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讲述一个模型的时候把所有情况都考虑上去,自然会有漏掉的情况,如果你想到了,那么这是非常不错的信号,它有可能意味着:你可以开始试着做研究了。你怀疑吗?认为自己离做研究还太远吗?“不要等所有的基础都打好了才开始做研究,只要有一些基本扎实的基础,就可以边做研究边学,这样效率更高”。田国强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么接下来我就稍稍谈谈自己对于做经济学研究的理解。
现在可以读paper了吗?
很多同学都还一直停留在读教科书的阶段,一提到读论文,往往就说,我现在才本科,不用读论文的。这其实是不对的。正如陆铭老师说的,教科书的内容已经不是前沿,如果希望做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研究,还是得看论文。通过对于论文的阅读,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乐趣。所以如果对于做经济学研究有一些兴趣的话,即使是本科生也可以多读一些论文。大家对于顶尖的期刊应该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国际上最好的:AER、JPE、QJE、RES还有阅读难度比较大的econometrica,国内如果要看的话,《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还都是不错的,当然还有一些也可以看看。
谈谈做学术研究:
一、如何决定题目?
陆铭老师在做实证研究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他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原则,就是你有topic还不够,要有question。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曾经说我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问题。陆铭老师一听就问了,你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那个方面?是机会不平等还是结果不平等?如果是机会不平等,那么你要解释的是什么?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后果还是机会不平等的原因?你为什么要研究它呢?你的研究有哪些创新?是用了新的理论模型?新的计量方法?还是新的数据?或者其他什么?有多大的贡献?当然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没有贡献,你把pai从3.141592算到3.1415926多算一位也是贡献,但是你必须考虑贡献的大小对吧?陆老师的这一番话将我点醒,我再此给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有所悟。
二、paper读到何时方可休?
我们都知道做论文肯定是要阅读大量文献的,一是可以了解前人对你所研究的问题的成果和来龙去脉,二是可以避免自己做重复性的工作,三是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但是paper这么多,每篇paper都有各自的参考文献,各自的参考文献又分别有自己的参考文献,这么像金字塔一样追溯上去,恐怕一辈子都读不完,那么究竟该何时停止读文献了呢? 就这个问题我有幸请教过数学系的陈恕行老教授,老教授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你的导师应该做的工作。也就是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的老师,向他咨询一下,就可以事半功倍。第二个方法,是方汉明老师说的,就是把和自己研究最相近的几篇论文背得滚瓜烂熟,就好像是自己的论文一样,其他的相关文章,一般的只要看看摘
要、结论就可以了,感觉有用的再去读全文。并且方汉明老师说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实际上你的研究思路恰好与前人相同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并不用在意要把所有论文都看一遍,生怕出现重复,这是没有必要的。
三、自己做model,可以吗?
其实像我们这种血气方刚的学生很希望快点展示出自己的水平,一听说哪个诺奖得主或者名家大师做了一个某某模型就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成就,我们就按耐不住自己内心波涛汹涌和海涛澎湃,就像摩拳擦掌一显身手。用自己刚刚学的某某定理,某某优化方法上来就建一个复杂的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模型,满怀信心和希望的去找老师,结果被骂的像泄气的皮球一样回来。
做模型,不是那么简单的。也许我们觉得自己的模型很不错,但是当我遇到以下这些老师可能会经常问道的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你这个模型有文献支持吗?
你这个模型有微观基础吗?
你这个模型就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能不能推广?如果只能解决这一个问题,那我一句话不就解释了要模型干什么?
你这个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在哪里?
你这个模型表达的意思早就有人做过更一般的模型了,你这个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如果各位同学能够对于上面的这些问题都能够应付,那么,你的model已经非常棒了,但是理论的东西,有时并不是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四、“显著”有什么用?!
我曾经做过一个学术资助项目,在中期答辩的时候,我很自信的说:我用了面板数据方法估计了这个联立方程组模型,结果是我需要检验的变量都在1%的程度上显著了。。。某青年教授(呵呵,也是我比较崇拜的老师吧)打断我的话,说了一句:显著有什么用?!我当时都惊呆了,的确我的这个计量模型在某些因果关系上面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我自己也还没有找到可以解释的方法,但是这么一做,清清楚楚的显著啊,而且判定系数还接近0.7,我自我感觉是很良好的。但是后来回来一想,的确是这样,理论上解释不清,显著有什么用,且不谈伪回归的问题,就算是变量真有关系,那么到底是一种机制造成的,还是几种机制叠加造成的呢?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做出来的显著,意义就不那么大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一直以来也深受困惑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更好的见解。
一、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
说起这个话题,恐怕将是一场论战爆发的开始,有些人非常反对数学,觉得是在经济学中的滥用,有些人却十分支持,而且还强调经济学想要成为严谨的“科学”离不开数学。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好处:
1、数学逼迫你列出问题的前提假设
我们都知道任何经济理论,或者更广的来说其他科学的理论都是有一定的前提的,自由落体定律的一个前提是真空,经济学的讨论也必须要有前提假设,不然大家都在争论政策应该怎么实施,理论应该是怎么样的,表面看似各有各的道理,逻辑都对,其实到最后发现,原来是假设条件不一样啊。所以数学的一个好处就是逼迫你写出前提假设,因为数学推理的严谨是要建立在很多已知条件上的,这些在平常的文字推理过程中就容易被忽略。
2、数学提供方便的手段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
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比较实在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逻辑学的天才,能在大脑中展开对n个变量的互相影响的推理,能凭借大脑进行m个步骤的推理,即便推理能力可以,记忆能
力也不够啊,刚想出一个方面,要想另外一个方面,前面的东西就忘了,所以数学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复杂的推理演绎的一种方法。
3、数学提供统一的语言
有时候读哲学名著,发现这位学者和那位学者虽然在讨论一个问题,但为什么就是看不懂呢?我想这个能是因为语言不统一。各国之间的学者更是这样,各自有各自的研究的渊源和路径,学术语言当然不尽统一。但是数学却给经济学的讨论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通过数学式子可以让一些不完全相同的领域的学者迅速了解到对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样其实也是一种效率的提高。
4、数学带来精确的实证
这点我也不多说了,如果没有计量经济学,现在的经济学讨论还要更加热闹很多,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不对的,因为很难接受科学的现实的检验。
除了以上这些有点,数学也当然会有一些不足。
1、数学定义和抽象可能会遗漏掉重要的解释因素,这也是社会学家一直指责经济学的一个方面,你怎么知道抽象掉的那些东西不重要呢?所以有时候建模不但是科学了,可能也是一种艺术,通过巧妙地方法,规避了遗漏的可能性。
2、经济学是数学吗?这个问题有点傻,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学过“三高”的同学都会点头,到最后的感觉就是微观被抽象成非线性规划,宏观被抽象成最优控制理论,计量更是矩阵、分布满天飞。这么看来经济学难道不是数学吗?
我的回答是:不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你如果能说出这个公式背后的经济学含义,那么经济学就不是数学,就比如垄断定价的一阶条件:P+P’Q=C’ 在数学上读出来很简单:p加上p对q的导数乘以q等于c对q的导数。这就是数学,你完全不觉得是经济学。那么经济学怎么解释呢?如果你在两边都乘以dQ: PdQ+dpQ=dC,你可以看到,等是左边第一项是说多生产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第二项是说由于多生产单位产量造成价格下降所带来的从所有商品上面造成的损失,等式右边是多生产单位产量的成本,那么这么一来,左边就是多生产单位产量的收益,右边是成本,这么解释就比较像经济学了。如果再变一下形状:(P-C’)/p=1/e,你会看到左边是价格高出边际成本的比例,右边是弹性的倒数,这就成了众所周知的逆弹性法则,这就是经济学了,你用数学去解释永远都想不到这个。
我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也都看烦了,我就此打住。希望大家给我一些反馈,特别欢迎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大家觉得我讲的不对或者觉得我哪方面比较无知尽管提出来,我会很认真的思考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我说的这些,大家也就当一个参考,不用过分当真。我还有几篇谈经济学学习的文章,那可都是大牛写的呢,我分享与下,大家可以下载:分别有钱颖
一、许成钢、田国强、王勇的文章。王勇大家可能不很熟悉,他是刚拿到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现在在香港科技大学执教,他的文章也很有帮助,我很喜欢。
(附:有些同学不了解一些经典的教材,我在这里再次列出一些经典,供大家参考: 推荐一些经济数学书籍:(主要针对微观)初级: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中级:《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 高级:高山晟《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
中级微观的书也会有帮助:
范的现代观点一定要结合看
另外非常推荐尼克尔森的那本书,但不推荐最新的第十版,好像把一些数学内容删除了 另外周慧中的《微观经济学》也很不错,范的书中关于垄断市场那部分讲的不清楚但周的书就讲的比较明白
其他的高微书籍也可以结合着一起看 MWG太经典了,但比较厚
财大出的JR的《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理论部分十分不错,可以参考
宏观的话应该掌握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动态优化、动态规划等 参考书目有龚六堂的《动态经济学方法》、蒋中一的《动态最优化基础》)
最后送大家几句克鲁格曼关于做研究的体会,很有感触,大家细细品味:
1.Listen to the Gentiles 2.Question the question 3.Dare to be silly 4.Simplify, simplify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http://www.xiexieb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679057&page=1&fromuid=153990
考:
第五篇:高中生活经历和体会
高中生活的经历和体会(自我鉴定)九篇
(在每个样板下的数字是每个学生的编号,就按这个样板写在发展报告中)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一)1、15、35、61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二)2、10、14、63 时光流逝,丰富多彩的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里程,它将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蒸蒸日上、迈着改革步伐前进的社会主义祖国,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参加党章学习小组,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我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同学中树立了好榜样,并能团结好班委,处理好班级的一切事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三年来,我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上,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于钻研,肯思考,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学习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学习效率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体锻达标擅打篮球。通过高中三年生活的锤炼,在德智体方面,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懵懂的中学生逐步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四有”新人,但我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体锻虽然达标,但还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成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三)3、高中三年生活即将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逝去,回顾这丰富多彩的三年学习生活,我已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中学生了,这些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我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觉悟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党章学习小组,努力要求进步。在校,我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天资聪颖,学习认真自觉,理解和自学能力强,善于质疑、析疑、解疑。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敏捷,懂得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高中三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年段前茅。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丰富自己的知识。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锻达标,还曾经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并在接力项目为班争光。虽然高中三年来,我在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但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钻研精神还不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一定能克服这个缺点,以自己的所学所长更好地报效祖国。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四)4、12、32、50、58 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能做得更好。我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思想健康进步。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热爱劳动,能以一名团员和班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同学,配合老师工作,任职期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我勤学好问,在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做到了各科的均衡发展。在完成课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我积极参加了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面。我爱好文学,课外知识丰富。当然,我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精神还较欠缺,花在学习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对自己的要求没能定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我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若能够进一步努力,我相信自己的综合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层次。以上是我对自己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总结。面对过去,展望未来,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使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加辉煌,更加美好。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五)5、49、57、62 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在政治上,我有坚定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高,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生活上,我拥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生活独立性较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高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因此,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改正缺点,挖掘潜力,以开拓进取、热情务实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来的挑战。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六)10、26、30、38、42、48 伴随着21世纪的脚步,我即将走完多彩的高中三年。在这三年中,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忠心拥护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总是尽力去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我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平时勤俭朴素,谦虚谨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爱护公物,而且作风正派,是非观念强,道德品质优良,行为文明,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我学习自觉、认真,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善于质疑、析疑、解疑,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三年间,我在学习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各科成绩优秀。我热爱体育,在平时更是注重锻炼身体,体锻达标。我的兴趣广泛,总是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我热爱劳动,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卫生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但我在学习方面时间抓得还不够紧,我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改正缺点,发扬优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更好地报效祖国。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七)7、19、22、23、39、65 光阴似箭,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为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我严于律己,进取心强,报名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向党组织靠拢。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多次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具有乐于助人的品德。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多次取得好成绩,并参加数学、英语、生物竞赛班,努力为校争光。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八)8、20、40、46、54、18 转眼之间,我将告别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回首三年的高中生活,觉得紧张、充实,令人难忘。我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力求上进,参加了青年党校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提高。生活简朴,是非分明,谦虚诚实。在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化学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能替同学排忧解难。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好问,有较强的钻研精神。思维较严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断总结和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常与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课余,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成绩达标。由于晚上学习较迟睡,早晨上课有时迟到。我将不断总经验教训,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热血与青春!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九)9、25、41、47、55 高中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三年不仅是我不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的三年,更是我在思想、政治文化上不断提高认识,学会做人的三年。我已逐渐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中学生。在思想政治上,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注意收看新闻联播。我富有助人为乐精神,积极参加捐书、捐款活动,为“希望工程”尽自己一点棉薄之力。我参加青年自愿者服务队,为欲返乡的打工者送水送温暖。作为一名班长,我在班级各项活动中都能起带头作用,对工作认真负责,富有主人翁精神,能做老师的得力助手。我认真遵守学校纪律,热爱班级集体,积极参加学校或年段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校运会、篮球赛,为班级夺得不少荣誉。我的劳动积极性强,不怕脏,不怕苦,在创卫劳动中有突出表现。学习上我自觉、认真,学习方法较灵活,能科学安排好时间。有竞争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我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积极思维,大胆发表意见,配合好老师,能较高质量完成作业,课后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我的知识系统化。我热爱体育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锻,体育成绩优秀。但我还存在缺点,如对不良行为不敢大胆批评。我们是跨世纪的人才,任重道远。今后我将朝“四有”方向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