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告精读 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
报告精读
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发布会”在京举行。
《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为“国际形势黄皮书”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报告旨在对本年度全球政治和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进行回顾与分析,并进行了一定的预测及提出了对策建议。在世界格局与国际安全部分,本书对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以及中、俄、美三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影响中美、俄美及中俄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这一部分,还包括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全球武装冲突及全球军事形势等内容。在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部分,网络安全、恐怖主义、反腐败、全球能源政治、国际难民移民等当前重大全球问题仍然是本书的关注对象。在专题·热点部分,作者就朝鲜半岛局势、西亚北非局势、世界各地选举与公投,以及中国海外利益维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门的分析与评估。本书也对一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做了梳理和讨论。
中国将坚定地回归世界舞台中央三百年后的历史学家在记录今天人类历史时,真正不可或缺的选项应该是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特别是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全面回归世界舞台中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改弦更张的对外政策,盟国对特朗普政策随处可见的质疑,以及陷入泥潭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使得美国在与中国博弈时备受掣肘。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个质变期,进而使双方博弈之复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中国综合实力在急剧上升,但必须看到至少未来的5~10年,美国仍将是世界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中美两国本身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利益攸关者,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挑战,中美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需要超越传统智慧,给一些重大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中美两国关系的典型事实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斗俱伤,离招损,道不同,相为谋。诚然,有雅量来容纳这种对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大有裨益的中国影响力,对美国而言殊不容易,但绝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美国无论如何都算不上苛刻的条件。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期许,恰是2017年的中国给世界的馈赠。
全球军费2011年以来首次连续上涨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2016年世界军费报告》,2016年全球军费开支总额为1.6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2%。全球实际军费开支相比2015年增长0.4%,这也是2011年以来世界军费的首次连续上涨。2016年,全球军费开支排名前十的国家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沙特、印度、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和韩国。这十个国家的军费开支占据了世界军费总开支的73.7%。
亚太地区、北美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军费开支继续增长。相反,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南美地区、中东地区(基于可获得的国家数据)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军费开支有所下降。其中,亚太地区的军费开支达到450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4.6%,军费开支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朝鲜半岛和南海地区紧张局势的影响。
欧洲地区的军费开支为3340亿美元,相比2015年增长2.8%。西欧地区的军费开支同比增长2.6%。受到恐怖主义威胁的影响,几乎所有西欧国家的军费开支都有所增长,其中,意大利的军费增长幅度最大,为11%。中欧地区的军费开支较2015年增长2.4%,但是拥有该地区最大的相对增长量。军费报告认为,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认为俄罗斯的威胁日益扩大。同样,东欧地区的军费开支也有所增长。美洲地区的军费开支为693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0.8%。但是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北美地区的军费开支增长1.7%,而美国单个国家的军费开支就占据了全球总额的36%。拉丁美洲地区的军费开支相比2015年下降了7.8%,这一显著的下降是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这与国际石油价格下跌有直接联系,诸如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国的军费支出有所缩减。此外,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巴西的军费支出连年下降。
非洲的军费开支为379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1.3%。其军费开支在11年的连续增长后第二年出现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石油出口国(例如安哥拉和南苏丹)削减军费开支。
考虑到中东地区部分国家的军费开支无法获得,例如2014年作为该地区军费开支第二大国的阿联酋,该地区的情况可能被低估。根据已获得的数据,该地区众多石油出口国的军费开支都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沙特的军费开支同比下降30%,伊拉克的军费开支下降56%。但是,也存在像伊朗和科威特这样的国家,因为较好地应对了石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影响,军费开支仍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未来美国或将对朝鲜更加强硬过去一年,朝鲜半岛局势高度紧张。随着朝美之间硬碰硬的局面不断加剧,未来朝核问题以下可能走向值得关注:首先,随着朝鲜获得远程打击能力,美国或将对朝鲜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料将有增无减,虽然所有人都认为军事打击不是恰当选项,但朝鲜半岛出现军事冲突、摩擦的概率显著增大;其次,由于美朝预设的对话门槛都很高,短期内双方恢复谈判仍比较困难,如果朝鲜觉得对话没有前景,对自己的核导能力还不自信,那么很可能继续推进核导试验,进一步强化对美战略威慑,逼迫美国与朝鲜直接对话;最后,由于长期受到制裁和孤立,如果朝鲜在各方压力之下选择回归谈判,最终能否弃核仍不确定,但朝鲜核导能力发展也可能进入阶段性停摆状态。
民粹主义的兴起对全球反腐构成了负面影响黄皮书称,民粹主义的兴起对全球反腐构成了负面的影响。虽然民粹主义经常打着反腐的旗号走向前台,但其视阈中的腐败和通常意义上的腐败往往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更多的是一种虚而不实的系统性腐败,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具体的可调查的腐败。所以民粹主义支持者口中的反腐更多的是一种宣传口号,和实际的反腐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联系。甚至在通常情况下,民粹主义上台之后不仅没有显示出对反腐的更高重视,反而使得反腐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全球反腐角色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与此同时,不少新兴经济体依然遭受腐败的困扰。有不少观察家指出,巴西的腐败案直接导致了巴西经济的衰退,而印度莫迪政府通过废钞进行反腐的豪赌也给印度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鉴于这种形势的发展,全球反腐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反腐依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特别是对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反腐形势更为迫切。与此同时,全球腐败治理机制变得更加完善,而且各反腐组织仍在不遗余力地做出努力。另一方面,西方民粹主义的兴起可能使西方国家参与全球腐败治理的意愿大打折扣,这尤其体现在美英等原来积极反腐的国家中,使全球腐败问题的治理也面临后继乏力的问题。
第二篇: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2新书发布会
声明:新闻稿所述观点仅代表本书课题组意见
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
新闻稿(总稿)News Release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本期《非洲黄皮书》的部分作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在京非洲学界代表及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共计50多人与会。
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非洲黄皮书》主编张宏明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党委书记王正、外交部非洲司领导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亚非洲研究所编辑室主任、本期《非洲黄皮书》的副主编安春英编审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外交部非洲司综合处刘涛处长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徐伟忠研究员先后就《非洲黄皮书》发表评论。
本期《非洲黄皮书》由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市场走势和文献资料六大部分内容构成,作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四局(非洲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非发展基金、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
本期《非洲黄皮书》系统介绍、分析了2013年非洲政治形势和热点问题,探讨了非洲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剖析了大国对非洲关系的新动向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研判了2014年的发展前景。此外,还介绍了国内非洲研究的学科动向;编制了非洲地区大事记和非洲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上述内容为读者多方位、多视角了解非洲形势发展和学科研究前沿提供了大量资讯。
鉴于近年来中非关系在国际体系层次呈现出的一系列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或新趋向,本期《非洲黄皮书》特别设置了“世界主要国家对非政策新动向”和“中非关系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两个相互关联的专题。第一个专题从国别视角剖析了美国、英国、法国、葡萄牙、德国、日本及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等中国在非洲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对非洲关系的新动向,包括工作重点、政策目标、实施效应及其可能对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与存在构成的影响。第二个专题侧重于从宏观视角探讨国际政治生态变化和世界经济形势走势对今后一个时期中非关系发展的影响及我应采取的对策。
本期《非洲黄皮书》的主报告“中国在非洲的国际处境及其演化趋势”,则将研究对象置于全球化和多极化这一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以中非关系中“国际因素”及大国在非洲关系中的“中国因素”为切入点,从大国与非洲关系、大国在非洲关系、大国间战略关系以及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变迁等多重“关系”互动的视角,解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的变化及 其原因,并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余下的年份大国在非洲关系的演化特别是中非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进行了研判或预测。
《非洲黄皮书》指出,从根本上说,过去10年大国在非洲关系和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所引发的大国与非洲关系及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未来6年,中国在非洲活动或中国“走进非洲”的国际阻力仍然主要来自西方大国。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的矛盾、冲突因国别的不同,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会有所差异;但其焦点仍将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是经济利益层面的博弈,其二是价值观念层面的冲突,其三是地缘政治层面的竞争,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三者是相互重叠的,有时甚至互为因果关系。不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全球化和多极化并行发展与交互作用的大背景下,大国在非洲的竞争并非一定是零和游戏。在常态情况下,中国与西方大国在非洲关系的走势将呈现出竞争与合作、防范与协调等多种“样态”动态交替、起伏共存的演化态势。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1.《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大国在非洲关系及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的演化趋势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21世纪第二个10年余下的年份大国在非洲关系的演化以及中非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呈现书如下特征或趋势:
其一,就单一国家比较而言,中国在大国在非洲的利益存在和力量结构中的排位已获得大幅提升,从而使得中国在大国在非洲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但是如果将西方国家视为一个“集合体”,就整体力量对比而言,仍将维系“西强我弱”的格局。
其二,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的关系在经历了一个从各自互不适应到彼此逐步相互适应的过程之后,将在新的利益关系和力量结构的“平衡点”上展开新一轮的较量,这意味着大国在非洲的新一轮博弈尚方兴未艾。
其三,在常态情况下,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与西方大国在非洲的关系将趋于理性:虽然双方的矛盾、分歧难以化解,利益竞争、冲突依然尖锐,但随着适应力和承受力的提高,彼此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或将趋于理性。
其四,非洲在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分量将有所提升,各大国对非洲投入力度不仅决于各自对非洲资源、市场的依存度,还要看其在多边外交领域对非洲的倚重程度;但是商业利益竞争仍将是大国在非洲利益博弈的焦点。
其五,民主、人权、良政等政治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业仍将继续成为西方与中国在非洲“博弈”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在中非关系中拨弄是非,以到达牵制中国“走进非洲”战略,遏制中国在非洲“软实力”之目的。
其六,为抢占全球工业化进程最后的“盛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紧在非洲的布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大国以反恐维安为名旨在强化其在非洲军事存在的安全布局,在凸显中非关系的结构性缺陷的同时,或将使中国在非洲的战略空间受到挤压。其七,西方对中国在非洲活动适应力或承受度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将得到改善;伴随国际性竞争因素的不断介入,中国在非洲活动的国际阻力存在着不降反升的风险。另则,“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国际合作”从事务性磋商上升到政策协调或制度规范层面,很可能提高中国“走进非洲”的门槛。
其八,世界主要国家在非洲的竞争将步入多方博弈的复杂进程,其对中国的影响可谓利弊相交:一方面,中国开展对非合作将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但“多方博弈”或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西方大国对中国在非洲活动的注意力。
其九,地缘政治因素仍将是影响大国在非洲关系演化的潜在因素。诚然,截至目前尚无明确的实例显示或证实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的竞争已经实质性地上升到了战略层面;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事实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大国业已开始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审视、解读中国在非洲的活动。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2.《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国际社会对非投资:回稳趋升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近年,非洲FDI流入增长态势强于全球FDI流动,这是《非洲发展报告》(2012~2013)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2008~2013年国际社会对非洲的FDI总额呈现“V”字型态势,其中最低于发生在2010年。自2010年起,由于非洲经济增势在全球整体经济中“亮点”持续,加之受到非洲大陆本身的油气矿产和固体矿产勘探、开发、冶炼等投资效应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流向非洲的FDI总额逐年增加,2013年非洲吸引FDI总额现为“V”字形增长线中的顶端,达到560亿美元,较2012年500.4亿FDI流入额有较大提升。
从投资方式占比上看,2012年,国际社会对非洲的绿地、并购投资总额分别为470.12亿美元,绿地投资仍占绝对主体。从产业领域占比上看,按UNCTAD的产业分类,2012年,在全部流入非洲总计469.85亿美元绿地投资中,初级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分别占15.9%、44.4%、39.7%。值得注意的是,流入非洲制造业的投资绝大部分也是和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相关联,其中食品和烟草,可可、炼油品和核燃料,金属和金属制品三者分别占制造业流入FDI的10.7%,27.1%、21.4%,三者分别占非洲全部FDI流入额的4.7%、12%、9.5%。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非洲日益活跃。2011年,马来西亚在非洲拥有190亿美元的FDI存量,在所有发展中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其投资最集中的产业领域首推农业,马农业投资在东部和西部非洲都有分布;其次是金融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毛里求斯。对非FDI存量排在马来西亚之后的发展中经济体分别是南非、中国、印度,2011年上述三国在非投资存量分别为180亿美元、160亿美元、140亿美元。
鉴于相当多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非洲市场环境日益改善,以及非洲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前景巨大,域外跨国公司会愈加关注非洲大陆的投资潜力,但对非投资占全球投资总额的比例未来几年仍会保持3%~4%的数值,这是因为这种潜力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仍将处于潜伏状态。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3.《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2013年中非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增速放缓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2013年,中非贸易承继过去数年活跃态势,延续增长惯性,双边贸易额再破历史纪录,但却出现发展后劲可能不足的迹象。
《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从中非贸易规模看,2013年,中非贸易再创历史新高,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02.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为928.09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中国从非洲的进口额为117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7%。虽然中非贸易总额再创新高,但中非贸易进出口的同比增速却持续走低,2013年中非贸易总额增速为5.9%,既远远低于2012年19.3%的增速,也不及中国对外贸易7.6%的平均增速。中国与非洲对外贸易的同比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之势,预示着中非贸易的后劲可能不足。
从中非贸易方向看,仍然凸显集中度较高的特征。2013年,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国依次是南非、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加纳、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贝宁十国,占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的69.92%,均是非洲GDP排在前列的国家。同期,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十大来源国依次为南非、安哥拉、刚果(布)、赞比亚、刚果(金)、赤道几内亚南苏丹、苏丹、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上述国家大多为原油和矿产的富集国。
从中非贸易商品结构看,中国向非洲出口制成品、从非洲进口资源性产品的商品结构的变化式微。2013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机械设备、车辆、钢铁产品和针织品等商品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额比2012年同比增长率分别是15.9%和12.53%。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矿物燃料、矿砂、矿渣和矿灰、铜及其制品、贵金属以及木及木制品上。2013年中国从非洲的原油进口额为510.19亿美元,占中国从世界原油进口额的23.24%,仍为中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地区。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4.《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四大动力推动非洲经济重返加速增长之路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 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和本土局部动荡日益增多的形势下,2013年非洲经济实现4%的增长率,约为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2.1%)的2倍,略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水平(4.6%),显示非洲经济正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和阿拉伯之春的负面影响,重返加速增长之路。中小规模的低收入国家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强劲的群体,如南苏丹、塞拉利昂、冈比亚、赞比亚、利比里亚、刚果(金)、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等国的增长率均超过7%。但非洲传统经济大国增速普遍较低,如南非、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的增长率均低于3%。非洲原油生产和出口国也因原油产量下降而出现增速普遍下滑的局面,平均增速为3.9%,低于非洲平均水平。
推动2013年非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四个:一是强劲的投资需求。2013年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股基建热,上马了一大批公路、铁路、港口、电力和科技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少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二是旺盛的消费需求。201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私人消费增长5.6%,政府消费增长6.2%;当年流入埃及的侨汇资金高达200亿美元,流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侨汇资金为320亿美元,侨汇资金成为非洲家庭消费的重要资金来源。三是基本稳定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2013年非洲最大宗出口商品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近年来的高价位窄幅波动,铜、铝、黄金、咖啡、花生等农矿出口产品价格虽有下跌,但跌幅不是很大,有些出口产品如铁矿石、可可豆和棉花还出现微涨。这种形势非常有利于资源出口型国家。四是中非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及其示范效应。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非期间,宣布了一系列援非新举措,其中包括200亿美元贷款额度。6月,第五次“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召开,日本政府宣布未来5年将向非洲提供3.2万亿日元发展援助。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非,宣布了总额70亿美元的“电力非洲”计划。12月,法非首脑会议在巴黎召开,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将设立总规模200亿欧元的援助基金以帮助非洲发展。西方大国的援助承诺虽各有图谋,但对于发展资金极度短缺的非洲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上述增长动力有望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因此非洲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在今明两年提高至5%左右。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5.《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大国对非关系形势透析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2013年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非外交的战略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加大,美国、法国和日本以“首脑互访”和“峰会外交”为代表的高层外交达到了多年来的一个顶峰,奥巴马2013年7月访问非洲3国,日本安倍晋三2013年8月和2014年1月两度访非,并在2013年6月日本举办了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非洲50多国领导人和代表团与会,规模空前。2013年欧 美及发达国家把经贸合作视为对非外交的重头戏,挽回和避免对非战略竞争上颓势。最后,主打“安全牌”成为欧美日对非外交新特点,2013年非洲恐怖主义形势严峻,马里、中非、南苏丹等国安全局势不稳,西方的军事介入和干预显著增加,法国作为“非洲宪兵”带头武力马里和中非共和国事务,奥巴马上台后虽然改变了小布什时期“反恐为纲”的对非战略,但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种“静悄悄介入”的方式,以加强情报网络建设为重点,在非洲设立一批无人机基地、特种兵哨所和军备物资补给站,美国“非洲司令部”的军力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入到非洲。最后,西方依靠制度、规则以及话语权优势对非施加持续影响,欧美大国对非关系中,除了军事外,西方在普世价值理念、国际制度以及国际规则上的“制定权”和“解释权”是其对非洲另一核心战略优势,通过国际刑事法庭司法干预肯尼亚内政,在“2015后国际发展议程”问题上不断引导话题和议程设置,逐渐偏离“发展”的主题,通过隐性手段将政治和社会条件植入2015后的国际发展议程。
2013年,在欧美、日对非洲经贸合作后劲乏力的情形下,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合作依然保持发展活力,对非贸易和投资额增长迅速。新兴国家对非合作是“南南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未来有三个领域的合作值得关注和深入进行。第一,创新和发展现有国际金融机制,改革当前发展援助理念。在2013年3月南非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上,组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为热议的话题,虽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未来发展还是个未知数,其金融规则与发展援助理念将不同于现有西方主导、“政治和价值观挂帅”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寻求共同立场。当前南南合作如想取得实质性的影响力亟待“万隆精神”的回归,而在2013年的对非“南南合作”合作中,各方寻求共同国际立场的意识正在上升。如在第三届“南美洲—非洲合作论坛峰会”上,会议声明支持阿根廷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支持古巴反对美国封锁、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谴责在叙利亚的暴力等。第三,气候变化问题。新兴国家与非洲的合作是改革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一环,但双方合作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或更上一个台阶,有以下三个层面的现实困境亟需应对:第一,新兴国家与非洲因发展差距拉大所导致的利益诉求分化。第二,新兴国家之间在非洲的竞争。第三则是来自西方的压力,避免非洲成为新兴国家和西方之间零和博弈的“试验场”仍十分重要,从历史上看,类似于冷战期间美苏在非洲的恶性竞争只会严重削弱并挤压非洲自主发展的能力与空间。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6.《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及南南合作的不断深化,是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GDP份额为40%;2011年,这一比例升至49%;2030年,这一比例有可能将达到57%。伴随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复兴,南南合作得到显著发展,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加大了对非洲发展的关注。在南非于2010年12月成为金砖国家之后,金砖国家组织成为推动非洲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发展中世界的复兴浪潮及南南合作的新发展直接导致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多元化,原先“一超多强群弱”的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超走弱”、“多强并起”、“群弱渐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生动写照。特别是新兴国家对非洲发展的深度参与,改变了原先西方传统大国垄断非洲的旧有局面,从而深刻改变着非洲的地缘政治格局。非洲国家可以借助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力量来制衡西方传统大国对非洲实施的外交压力,从而在政治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获得更大发展。
同时,黄皮书也指出,西方大国加大对非介入使中非关系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名,在非洲实施了两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一是小布什政府于2007年正式组建非洲司令部,二是当前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在非洲的军事部署,美国已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塞舌尔、吉布提和尼日尔等非洲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并部署无人机。从根本上讲,美国在非洲的战略目的是要维护美国治下的霸权体系,而非洲是其全球霸权的重要一环。
素有“非洲宪兵”之称的法国,近年来显著加大了对非洲的军事介入,对非政策的“再军事化”色彩明显加强。2011年法国出兵干涉利比亚内战,2013年以来又相继出兵马里和中非。2013年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白皮书》再次确认了非洲对于法国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并将东起几内亚湾、经西非海岸、中经马格里布地区、红海,到东非之角和索马里的广阔地区视为法国的重要关注区域,形成了一条“几内亚—索马里”战略地带。面对大国竞逐非洲的现实及非洲地缘政治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法国重新拾起了军事干预这道最后的武器,以便挤压其他大国在非洲的存在和发展空间,维护法国在非洲既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利益。法国的作为,势必影响到中国在非洲特别是在北非、西非和中非部分国家的利益的拓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7.《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影响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七年中非经贸关系将更多体现一种互为动力与机遇的发展结构。
黄皮书指出,伴随世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均已发生改变且仍在持续演变,中非经贸关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双方合作将更多体现出对称依赖的关系,更强调合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当前中非经贸关系面临着新的世界经济环境。第一,全球需求乏力成为常态,各国经济表现分化加剧。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趋稳,但公债、财政和就业问题仍存困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金融风险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第二,新兴经济体经济减速,但仍保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上升势头。国际分工格局持续演变,南南合作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的趋势,2007-2012年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年均增长20.7%,远超发达经济体8.4%的增幅。第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未变,但全球竞争的区域格局特征日益凸显。第四,全球资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消费已趋平稳或呈下降态势,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资源消费日益增加。
新形势下中非双方将基于各自转型与发展目标来构建利益契合点与增长点,中非经贸关系呈现“发展导向、投资引领、多元互动、推动转型”的发展趋向。
首先,中非之间正在形成一种互为动力和机遇的发展结构,双方通过经贸合作加快推动各自结构转型。全球需求不足促使中非经济增长更加互相借重,惟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才能为各自调整与变革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
其次,投资成为中非多元化合作中的利益契合点。当前多数大国长线项目投融资能力下降,而非洲面对基建、制造业和民生领域的巨大需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要诉求之一。中国推动新一轮扩大开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拓展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值空间,中非经贸合作正从贸易先行向投资引领方向转型。
再次,非洲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以改变单个国家市场过小且相互隔裂的问题,跨国跨地区基础设施成为中非经贸合作重要内容。通过参与电力、路港、航空、电信等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运营,帮助非洲改善基础设施匮乏和电力供应不足,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跟进投资,构建区域性产业链。
第四,各大国加大对非投入的态势已非常清晰,中非经贸合作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外部挑战,中非经贸合作中出现的摩擦和利益分歧有可能被放大或“国际化”。
黄皮书建议,应从机制建设、管理体制、系统规划和软性保障等方面完善政策。首先,进一步完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提高部际协调效率,重点支持非洲工业化和一体化进程,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集群式”对非投资。第二,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简化审批程序,完善对外投融资平台,以政策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扩大海外投资,增强政策合力和效能。第三,统筹协调政府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系统规划对非合作方案,引导不同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实现对非资源、基础设施、加工业和金融投资的协同发展和配套对接。第四,加大软性领域的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保持高层良好互动的同时,加强与民间交流,扩大互信互利的民意基础。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第三篇:韩语精读自评报告
《韩国语精读》课程优秀课自评报告
一、课程基本情况
《韩国语精读》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韩国语综合技能训练课,主要通过韩国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的训练来实现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它是听力、会话、泛读、写作、翻译等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这些课程的综合与运用,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枢纽作用。该课程总学时为608学时。作为同一课程,应用韩语专科开设的《韩语精读》,曾在200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在本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既加强了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项目,又融入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
二、教学队伍
本课程组教师共9人,主要毕业于延边大学,均有在朝、韩留学或工作的经历,目前4人在吉林大学、延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平均年龄28岁,是一支信念坚定、专业功底扎实,善于协作,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教科团队。这些教师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课题小组成员通过参加学术讨论会、与外籍教师交流等形式来开阔思路和眼界,通过组织课程教学研讨、个别指导、传帮带等多种方式来交流教学心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三年间,团队中先后有2人获得校级教学质量奖,6人获得校优秀教师,5人获得校优秀个人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在省市级韩国语写作、演讲比赛中获奖。同时,课程组教师坚持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提高科研能力,共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5项,在省级刊物共发表论文17篇。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词汇的积累与运用、语法知识的巩固运用、实际翻译与写作、语篇的理解与分析、听说口语综合训练几大模块,以上各个模块阶段的侧重点都有不同,一年级以语法结构为基础,突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二年级以课文为中心,侧重阅读和写作技能的训练,同时强化听、说训练;
三、四年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技能为主,训练学生的综合韩国语能力,通过阅读理解、翻译、词汇等配套练习,巩固所学基本技能。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在每个阶段中又融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模
块化教学的沉淀,真正做到了语言与技能的沟通与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及相关课程后,能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方法与手段
方法:
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更新了《韩国语精读》教学的传统观念。在学习、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听、说、写、译的能力都很薄弱,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所以,我们深入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探讨如何在《韩国语精读》的教学中,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思想、感受、交际”三维合一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到教学生如何去思想、如何去感受和如何去通过运用、交际学习语言,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课内容融入到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中,采用自主学习式、引导式、演绎式、角色扮演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如何高效省时地培养学生韩国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职业技术能力。
手段:
我院配置有语言实验室,有高性能的多媒体高级设备,并拥有大量的教学软件,能够进行开放性教学。完全能够保证韩国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且我院的图书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室是学生可以课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选择课外刊物阅读的首选之地。
本课程组的所有老师均能借助计算机基础知识制作课件,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课件使用率已达到100%。
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新的教学和评估模式,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与新型的过程评价模式相结合,实施“形成性评估”,不仅在学习成绩考核时,适量提高学生平时表现在整体评估中的比重,变考试形式“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为“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同时还提倡适量引入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通过各种任务与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全方面的跟踪考核。
(二)实践教学
课内:打破了旧的上课理念。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口、笔头实践型转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交际去学语言,提高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外:提供与课本内容相配套的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阅读材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补了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第二课堂:以我院首届韩国语语言文化节为契机,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院级朗诵、打字、写作、歌舞、配音、和汉韩双语主持人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聘请省内专家来我院讲座,开办“韩语角”和“文化宣传月”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
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赴韩研修,提高韩国语能力,身临其境体验韩国文化、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教材及相关资料
为了体现新时期对韩国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目前采用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基础韩国语》。这套教材编写理念新颖、特色明显、体系宏伟、作者权威,国家教育部已经将其列入了国家级精品教材。
本课程的教学除了采用以上教材,还积极在系部网页上进行网络资源建设,选取了一些辅助的教学资料,譬如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自主学习网站、考试信息、求职范例及出国留学资料等挂到网上,使学生接触大量的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了教学效果。这些注意材料的选取能及时地把学科最新发展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掌握融汇在一起,兼顾了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四、教学管理
1.严格遵照我院对教学基本文件检查、新开课试讲制度和学期中督导、系部和同行听课结合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
2.通过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做到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内容熟练,并课余辅导答疑。
3.成绩考核方面,遵循语言教学特点,弱化终结性评价,强化形成性评价。
五、教学效果
我院有着详细健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有具体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近三年,通过学生测评,本课程的学生满意度百分比在90%以上,教师评价良好率100%,优秀率达到33.3%,学院教学督导组、系部领导经过认真听课、仔细讨论后,也一致认为,本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且从每学期的试卷分析中显示本课程的成绩均称正态分布,及格率达98%以上。
对本课程组全体教师的授课效果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主讲教师授课内容丰富,授课形式新颖、生动活泼;课程讲授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课堂气氛轻松与严肃兼备,既能在快乐中学习语言,又能学到人生哲理;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丰富,校园韩国语学习气氛好,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对专科应用韩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显示,获取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中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5%以上;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老师大都专业基础好,职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深受基地老师与学生的好评。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参与各项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课程组老师辅导学生多次在省市级韩国语演讲、写作比赛中获奖。
六、课程特色及政策支持(85分)
《韩国语精读》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韩国语综合技能训练课,主要通过韩国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的训练来实现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枢纽作用。本课程尝试实行“思想、感受、交际”三维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和理顺各项语言技能的关系,使重点更加明确,相辅相成,同时该课程将认知强化训练和实践教学、多元化考核方式相结合,达到了最佳的整体性教学效果。
政策支持
我院大力支持和鼓励精品课建设,在时间、人力、物力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条件,并且采取了很多切实的支持和鼓励措施。
1、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2、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培训机会,并聘请相关专家来校讲课,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七、未来规划
提升学历、职称结构
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增加到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机会
第四篇:《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
——读《全球通史》有感这本书我从小学毕业就开始看了。虽然没有小说来的刺激,但其中的情节,以及诸多的引用文献,还是给这本书增添了不少趣味。一开始,我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是平时的生活更加充实,但后来我发现,《全球通史》带给我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第五篇: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其实他的作品还远不止这一部,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可惜的是,这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于 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拉荷尼亚去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后的版本。
二.内容概要
第一编主要讲述史前人类,从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食物的采集再到种族的出现以及农业的出现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向读者大致勾画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指出了当今种族分布的根源。作者尤其高度评价了农业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1](p23)由于史前离当今时间相去甚远,众多问题皆无定论,作者对众多问题并未妄下结论,而是尽量顾及多种观点,让读者自己裁决。
随着农业的产生,文明也随之而生。在第二编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这大概是受到前人(指汤因比)以文明为单位研究世界历史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首先对欧亚大陆作了总述。接着分别对各个文明(包括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国文明)进行说明,作者对希腊-罗马文明论述得相对详细,而对印度、中国文明的很多问题则未作说明。例如,作者对希腊-罗马文明的形成作了清晰地说明,分期也相对明确,而对印度和中国文明的形成几未提及,分期也甚为模糊。这大概与作者的知识构成有关吧。令笔者困惑的是,作者对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仅是简要带过,而不曾给予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初文明足够重视,这一困惑时至今日仍不得其解。
在接着的第三编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世纪欧亚大陆的文明作了阐述。包括伊斯兰教的兴起,突厥和蒙古人的征服,传统的拜占廷文明以及儒家文明。作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只有
()西方完成了向近代思潮的重大转变。”[1]p236而其他文明要么被征服,要么因为封闭而趋于
停滞。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具有深远的意义——欧亚大陆联系的紧密以及中国技术发明的大批西传,促进了欧洲新文明的形成。在谈及儒家文明时,作者认为中国在6世纪到16世纪的这1000年中,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正是由于稳定
()而使中国趋于保守,最后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1]p253深受儒家文化
影响的日本同样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此外,作者还分析了在19世纪面对西方的入侵时,日本之所以能够做出比中国积极、有创造性地反应,是因为日本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强大的帝国结构。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作者没有就此问题进行个更深入地分析。
在以往的世界史著作中,对地理大发现以前的美洲和澳洲以及非洲都鲜有描述。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在本书第四编中专门给读者展示了地理大发现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的历史。斯氏认为一部世界通史应该包括全人类的历史,美洲、非洲以及澳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不能被忽略。不仅如此,作者还高度评价了非洲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和美洲人为全人类培养的大量农作物。第五编中作者试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研究世界史应从公元1500年开始?为什么偏()偏是西方人在16世纪的巨大发现和惊人探索中起了主要作用?[1]p344第一个问题斯氏并没
有给出正面的回答,甚至在读完他的书后仍然不知道答案所在,作者称在第18章已做出回答,但笔者实不知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与上述问题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第二个问题倒是回答得简单明了:中东和中国的高度发达和富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以至没有适应变化的世界;而与此同时西欧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与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现代文明,从而开始了所谓现代化的进程,并决定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这一编是本书的过渡环节,现代文明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崛起时代的到来。西方的崛起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势必伴随扩张而来。在第六编中,作者论述了西方崛起时的扩张,分为伊比利亚阶段,荷、法、英阶段以及俄国在亚洲的扩张。斯氏认为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是传播宗教,而后,控制香料路线就成了扩张的首要目的,而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则是他们在经济上对西北欧的长期依赖。这也就导致了荷兰、法国、英国后来居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与此同时,俄罗斯人则在大陆上进行横贯亚欧大陆扩张,并最终造就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这些扩张,使全球统一性开始了。第七编作者论述是西方具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1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以及政治革命,不但论述了各革命的原因、历程,而且对其意义和影响作了详细地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作者不仅考虑到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财富的增长,新的消费观念和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等),也认识到对欧洲世界的深远影响,促进了美洲、澳洲的欧化。作者的视角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西方,斯氏对这一时期的非西方社会(包括俄国、中东、印度、中国和日本、非洲等)也给予了足够关注。本编最后,作者通过对比,令人信服的接受了这一时期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优势。随着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渗透和传播,全球统一性进一步得到巩固。在最后一编中,作者讨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西方诸帝国的终结以及冷战及其后果。斯氏在写这本书时力图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束缚,然而他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仅对欧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了描述,而对有重大意义的中国战场只字不提,只在谈论二战的影响时轻描一句:中国伤亡1500万人。这恐怕使中国读者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也与他试图跳出“西方中心论”这一框架相矛盾。不过作者认为在冷战问题上美国应负主要责任,杜鲁门是冷战的始作俑者。另外一点让笔者感到新鲜的是,作者将二战后的科技革命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与我们将这一革命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传统看法不同,不知作者是出于何种考虑。在笔者看来,以电力广泛的应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的影响大大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不亚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于今日人们。最后,作者既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对人类的未来表现出担忧。
三.读后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在但丁眼中,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由各个国家和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是人类智力潜力不断开掘发展和人类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和人们过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人文主义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从而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鲍杜安的《世界史的结构》,让.波丹的《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凯勒尔的《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编年史》„„这些著作都表现了文艺复新时期西方史学逐步摆脱上帝神学思想的干扰,而以哲学的烛光来直视人类本身,即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伏尔泰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国际史学界提出的研究“总体史”或“全球史”的口号,实际上是启蒙时代编史传统的复兴。近代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于腓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国际史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新的世界史体系著作都是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种回响。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在当代,运用全球观点来撰写世界史已成为当代西方多数历史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1945年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阶段,英国当代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运用全球观点来研究和撰写世界通史。他撰写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乎生活的全球历史观!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正是从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虚假的社会现象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灾难中。开始从历史中寻求原因,由此树立其思考和改变现实的历史研究信念:研究不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从他的《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全球社会充满着无数矛盾,各种问题严重困扰着全球所有的社会,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史研究愈显重要了。当代社会这种变革的根源是历史上长久存在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时间滞差,它造成了几千年以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以及当前人类的困境;在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创造性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而互相了解这些财富有助于推动各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因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而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要认识社会变革的根源,取得各社会互相了解,开展全球合作,必须建立一种全球历史观!
自1945年以来,第三世界作为内部存在很大差别的国家类型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把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全球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加以考察,以求更全面的认识第三世界整体史和全球史。当前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怎么样的世界史正如殖民地革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冷战”引起的世界变化一样,当今世界的诸如生态失横.资源枯竭.全球的核毁灭威胁,使更进一步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全球史成为必需。这种全球史的探讨是对人类进化越来越由自己决定的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前景的思考和分析。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1: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综观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2: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对历史的考察,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潜能,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使人们更加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更有助于把握未来。诸如古希腊时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构成了希腊流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篇二:《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本《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讲述史前人类,从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食物的采集再到种族的出现以及农业的出现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向读者大致勾画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指出了当今种族分布的根源。作者尤其高度评价了农业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由于史前离当今时间相去甚远,众多问题皆无定论,作者对众多问题并未妄下结论,而是尽量顾及多种观点,让读者自己裁决。随着农业的产生,文明也随之而生。在第二章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这大概是受到前人(指汤因比)以文明为单位研究世界历史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首先对欧亚大陆作了总述。接着分别对各个文明(包括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国文明)进行说明,作者对希腊-罗马文明论述得相对详细,而对印度、中国文明的很多问题则未作说明。例如,作者对希腊-罗马文明的形成作了清晰地说明,分期也相对明确,而对印度和中国文明的形成几未提及,分期也甚为模糊。这大概与作者的知识构成有关吧。令笔者困惑的是,作者对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仅是简要带过,而不曾给予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初文明足够重视,这一困惑时至今日仍不得其解。
在接着的第三章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世纪欧亚大陆的文明作了阐述。包括伊斯兰教的兴起,突厥和蒙古人的征服,传统的拜占廷文明以及儒家文明。作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只有西方完成了向近代思潮的重大转变。”而其他文明要么被征服,要么因为封闭而趋于停滞。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具有深远的意义——欧亚大陆联系的紧密以及中国技术发明的大批西传,促进了欧洲新文明的形成。在谈及儒家文明时,作者认为中国在6世纪到16世纪的这1000年中,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正是由于稳定而使中国趋于保守,最后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同样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此外,作者还分析了在19世纪面对西方的入侵时,日本之所以能够做出比中国积极、有创造性地反应,是因为日本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强大的帝国结构。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作者没有就此问题进行个更深入地分析。在以往的世界史著作中,对地理大发现以前的美洲和澳洲以及非洲都鲜有描述。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在本书第四章中专门给读者展示了地理大发现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的历史。斯氏认为一部世界通史应该包括全人类的历史,美洲、非洲以及澳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不能被忽略。不仅如此,作者还高度评价了非洲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和美洲人为全人类培养的大量农作物。
第五章中作者试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研究世界史应从公元1500年开始?为什么偏偏是西方人在16世纪的巨大发现和惊人探索中起了主要作用?第一个问题斯氏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甚至在读完他的书后仍然不知道答案所在,作者称在第18章已做出回答,但笔者实不知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与上述问题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第二个问题倒是回答得简单明了:中东和中国的高度发达和富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以至没有适应变化的世界;而与此同时西欧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与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现代文明,从而开始了所谓现代化的进程,并决定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这一编是本书的过渡环节,现代文明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崛起时代的到来。西方的崛起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势必伴随扩张而来。在第六章中,作者论述了西方崛起时的扩张,分为伊比利亚阶段,荷、法、英阶段以及俄国在亚洲的扩张。斯氏认为伊 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是传播宗教,而后,控制香料路线就成了扩张的首要目的,而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则是他们在经济上对西北欧的长期依赖。这也就导致了荷兰、法国、英国后来居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与此同时,俄罗斯人则在大陆上进行横贯亚欧大陆扩张,并最终造就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这些扩张,使全球统一性开始了。第七章作者论述是西方具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1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以及政治革命,不但论述了各革命的原因、历程,而且对其意义和影响作了详细地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作者不仅考虑到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财富的增长,新的消费观念和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等),也认识到对欧洲世界的深远影响,促进了美洲、澳洲的欧化。作者的视角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西方,斯氏对这一时期的非西方社会(包括俄国、中东、印度、中国和日本、非洲等)也给予了足够关注。本编最后,作者通过对比,令人信服的接受了这一时期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优势。随着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渗透和传播,全球统一性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讨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西方诸帝国的终结以及冷战及其后果。斯氏在写这本书时力图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束缚,然而他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仅对欧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了描述,而对有重大意义的中国战场只字不提,只在谈论二战的影响时轻描一句:中国伤亡1500万人。这恐怕使中国读者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也与他试图跳出“西方中心论”这一框架相矛盾。不过作者认为在冷战问题上美国应负主要责任,杜鲁门是冷战的始作俑者。另外一点让笔者感到新鲜的是,作者将二战后的科技革命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与我们将这一革命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传统看法不同,不知作者是出于何种考虑。在笔者看来,以电力广泛的应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的影响大大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不亚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于今日人们。最后,作者既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对人类的未来表现出担忧。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触良多,作者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
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是否有点夸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的祖先的坟墓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说话的底气?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本身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过去。民族、国家乃至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但还不是生机勃勃,照样生活得很好?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伏尔泰的话作为题记开始讲述1500年以后的中国:“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至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是最好的。”我们承认,我们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谁能说证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篇三: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全球通史》读后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是一本贯穿人类历史的史书。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以犀利的眼光洞察着历史的一切。他就像司马迁,以笔为剑,批判史上、世上可批判的一切。而正是因为他持着这种批判的态度,作者才能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国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许多严重的问题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模式了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所有意识形态只是政治家的谎言而已,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作者还不无幽默地告诫我们“或许,我们应该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的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 纵览整本书,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观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认为我们更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历史时,不仅得到乐趣,且有所裨益。古人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是愚蠢的是不应该的。正如《纽约时报》所说的“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注意到将来。”历史也许是一场暴风雨,现在虽然平静,但却隐藏着可怕的灾难。
《全球通史》就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1: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综观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只有那些最
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2: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对历史的考察,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潜能,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使人们更加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更有助于把握未来。诸如古希腊时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构成了希腊流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
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作者能够勇敢地批判其所属的社会,而不会像我们诸多的历史粉饰家那样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就像明清史被改动的面目全非,体无完肤。给人类留下了的全是谎言和欺骗。如果把历史当玩笑开,人类的可怜真的就很值得同情的了。
看书,特别是看历史书,收获更多的往往是隐性的,古人讲读史可以明智,此言不虚,虽然我是闲庭漫步般的随风翻了几页《全球通史》,但已经可以明显感觉自己的眼光比以前深邃,深邃是因为我知道什么社会是阴暗面。胸怀比以前宽广,宽广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社会的光明面。这些都是事实赋予我的洞察力。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人类皆知皆学的“大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篇四:世界近代史读书报告《全球通史》
浅析“全球史观”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①读书报告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笔者阅读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经典作品《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于是笔者将对本书最大的特色,同时也是笔者对本书的最大体悟——“全球史观”——的理解记录下来,写成了本篇书评。本篇书评以笔者理解的全球史观的涵义入手,进而进行了一下简要的分析,最后就其利弊谈了一下笔者的浅见。此外,对这部作品其它一些启示笔者也简单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鉴于笔者对世界史造诣颇浅,因此本文的许多观点仅仅是笔者本人看法,其中必定多有谬误,还请老师雅正。
关键词:全球史观,欧洲中心论,文明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我院授课世界近代史的王教授的大力推荐之下,有幸阅读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经典作品《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中有关近代史的部分,即书中所讲的“1500年以后的世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所采取的新的历史观察与研究方法——“全球史观”,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笔者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成了本篇书评,希望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正。
(一)笔者所理解的“全球史观”
本文的最大特色和经典之处,便是作者采用了“全球史观”去解读世界近现代史。所谓的“全球史观”,是指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人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俗来讲,就是把真正的历史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一个地区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周边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震荡,即所谓的“蝴蝶效应”。例如,中华文明在唐帝国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其辐射范围包含整个东亚乃至更广。因此唐帝国的许多只能告知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模式便争相被周边地区模仿,这就将一个时期内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各民族的历史串联了起来。而“全球史观”便是以类似这种眼光来看待整个整个世界近现代的。
地理大发现乃至产业革命之后,整个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也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自此,西欧的文明便开始“辐射”至全球。在这种背景之下,当任何一个大国发生剧烈变化时,其影响都将是全球性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①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译。
分国、分地区的历史编列方法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而研究世界各地区的共同行使以及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开始成为世界范围内历史研究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全球通史》这部历史巨著的问世,“全球史观”应运而生,为观察和研究世界历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下面的两章中,笔者将就自己的理解简单谈一下“全球史观”的利与弊。(二)“全球史观”的重要借鉴价值
在笔者看来,无疑的,“全球史观”是一种具有相当重大借鉴价值的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长期困扰西方史学界的“欧洲中心论”,从而比较客观的去评价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以平等的态度去观察各民族历史的联系。众所周知,在19世纪中叶,西方史学界形成了所谓的“欧洲中心论”,通过描写西方殖民大国在近代世界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反映了欧洲尤其是西欧开始成为世界历史的中心,进而把欧洲以外的地区是同陪衬。这种史学观点就现在而看是相当有害的,大多数的西方学者也都承认这一点。可在当时,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点却影响了西方史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甚至这个时期的许多大型汇编历史著作——以“剑桥三史”,即《剑桥古代史》、《剑桥中古史》和《剑桥近代史》为代表——也难以摆脱这种观点的束缚。因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能打破这种传统观点并提出新的历史研究视角,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其次,作者认为,连接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而仅仅是特征之一:一个民族的现实固然有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东西,但也必然存在其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影响的东西。因此,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同样重要,同样值得学者们去加以研究。为此作者特别在本书中增加了两章对各民族加以“横向研究“,分别是第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和第35章“全球统一性的巩固”;同时,在介绍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事件时,常在时间后加上后缀“全球性的影响”。这足以见出作者十分重视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同时竭尽全力想把这种联系的脉络展现给读者。这种认识乃至这种研究方法是十分值得借鉴与推广的。此外,“全球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还吸收和发展了汤因比的“文明史观”。所谓的“文明”,是指文化发展的更高层次,即“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归宿”。①每①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54页,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经过发展演变就会形成更具特色的文明。而“文明史观”,就是以个个文明为对象去解读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作者在书中不但认定文明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还给文明一词一些基本标志,如“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可以说,《全球通史》一书也是以“文明模式论”来构建本书的基本体系的。在这种体系之下,各个国家最明显的不仅仅是地域上分离,而是文化上的差异,这就使得各个民族、国家、区域之间有了明显的差异,这点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尔所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同时作者以各种联系贯穿各个不同的文明实体,使得整部作品给人以“似分实和”的感觉,读起来十分流畅。因此综上所述,“全球史观”的确是研究世界近现代史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观察和研究角度。本书的众多名誉头衔,如“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当代社会的《资治通鉴》”、“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虽有溢美之嫌,但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反映此书的重大借鉴价值的。①
(三)“全球史观”的局限性
每种理论在其形成之初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也是如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尤其是在“欧洲中心论”影响西欧史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背景下,“全球史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欧洲中心论”,但却并没有完全打破它,书中在总的倾向上,仍然以欧洲尤其是西欧看做世界历史的中心,把欧洲以外的地区视同陪衬。这种思想在书中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扬欧抑中”,如作者拒不承认中国的夏文明乃至长江流域文明,而对于黄河流域文明,作者也坚持认为“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最初的中国文明的中心,其原因还在于那里是西方最易进入的地区。一道道山脉挡住了横越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落南下的去路,使他们折向华北”,即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乃是西欧游牧民族东进的结果。很显然,这种只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当中的流行观点,是早已被历史所否认的错误观点,而作者坚持认为此乃事实,不得不说还是没有完全消除“西欧中心论”的影响。①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45~46页,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此外,作者在一些早有公论的历史事件上,还盲目替西欧人进行辩护。这种辩护在“1500年以后的世界”部分,即作者所撰写的地理大发现以后的历史这部分显得尤为明显。诚然,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所谓“未开化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但这种推动是野蛮的乃至血腥的,但很明显,作者未认识到或者说不愿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在本作品中,涉及到殖民地问题时,作者都盲目的坚信殖民地居民的人口减少乃至灭绝是正常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例如,作者在谈到印第安人在近代被殖民者清洗这一问题时,写道:“布希曼人、卑格米人和澳大利亚种人所以会消失,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美洲印弟安人所以会越来越少,其真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发展速度赶不上技术革命。”作者完全掩盖了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猎杀围剿,这种不公正的史学态度是不可取的。
(四)作者在思考 笔者阅读的是第七版的《全球通史》,而本版本也随着作者的逝世而成为最终定版。与前面几个版本相比,作者在本版本中加入了许多现代热点问题,由于所加内容大多都是世界现代史甚至当代史的内容,在这里笔者就不多加讨论。但有一点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作者在叙述许多近代史甚至古代史的问题时,常常将这些事件与当代一些热点问题相类比,从而更能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例如在第22章介绍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扩张的“伊比利亚阶段”时,就将伊比利亚的衰落与当今海湾产油国相比较,并预言“当今海湾产油国的情况与当年美洲金银流向伊比利亚半岛多带来的效应相类似。在这些国家,巨额的石油收入都浪费在外国奢侈品上,结果流到了外国工业化国家。当波斯湾油田枯竭时,石油收入的流入将会停止,正如美洲金银的流入将会停止一样。届时海湾国家将会发现,他们的处境比伊比利亚国家更糟,因为石油枯竭后,海湾地区剩下的只有黄沙和枯井。” 作者在古稀之年尚且不断思考,将自己的理论不断完善并增加了许多深层次的东西,这种精神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深钦佩。“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是作者的名言,也是作者一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这些后辈当时刻铭记先人的事迹和精神,争取为史学的发展尽上自己的一份力![1]《西方文化概论》,方汉文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美]查尔斯·蒂利著,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3]《西欧中世纪社会史》,刘新成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学生:康玉
学号:2009012533篇五:《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日趋紧密。2007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同期全球贸易亦呈现下降的趋势。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美国内需可能缩减,通胀压力将不断提高,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继续加剧。这均将加重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态势,进而进一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
我们常常为近代以来世界的飞速发展而惊叹。世界在近代以来才开始真正地成为一个世界,在近代之前只不过是孤立的洲和孤立的国家而已。在世界逐步一体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达伽马第一次登陆印度之后,当地人问他为何而来。达伽马简洁地回答:“基督徒和香料。”达伽马追求基督徒的努力并未对世界带来显而易见的变化,但达伽马追求香料的努力则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并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发展起来,为整个世界的一体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时的香料贸易是早期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贸易对世界的影响
(一)推动世界一体化
国际贸易之所以能够对世界产生别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产生的影响,是因为国际贸易有利益的驱动而能够持续。持续的国际贸易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方的香料和瓷器被运到了欧洲,而欧洲的工业品则来到了东方,更重要的是,欧洲的文化也伴随着贸易者来到东方。如果不是因为贸易的缘故,欧洲也不会强行打开中国和日本的大门,如果不是英法的入侵,中国可能直到现在还是被清王朝统治。
对外贸易使世界变得更加紧密,但却不必然会使世界变好。对外贸易对于世界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主要看贸易者的贸易方式和贸易者的目的。当非洲的黑人成为贸易对象被当作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时,国际贸易变得不好了,这样的国际贸易有利于欧洲和美洲人的生活却伤害了非洲人的生活。但是我们看到,国际贸易只是一种工具,它无所谓好坏,只是看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国际贸易这个强有力的工具,通过促进国与国正当贸易的进行,从而改变两国人民的生活外,也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影响,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外部性。
二、国际贸易带来的正外部性
(一)国际贸易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一般很少人到别的国家去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因为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不盈利的,而且是需要较高成本的。所以,通常只有富有的教会支持下的传教士才有这个财力不计盈利地到外国传播耶稣的福音,同时传播本国的文化。但是国际贸易则不同,国际贸易以利益为纽带,国际贸易商人由于具有盈利从而可以使国际贸易持续下去,于是不同国家的商人便有了更加频繁接触的可能性,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器物文明,国家制度等等东西在不同的国家得到了传播。旅游是国际劳务贸易的一大种类,通过国际旅游,人们可以到达不同的国家,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方式,理解不同的国家的文化风俗,同时将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带到外国,也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播到外国。从而使得不同的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另外,现在国际贸易之中有专门的国际信息传播。比如我们现在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很多都是外国的学者所写,由翻译家翻译出版的。外国人的思想可以通过翻译到达中国,对中国的现实的改变产生影响。中国的知识也可以通
过相似的途径到达国外,从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有助于防止战争。
历史上,首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曾经依靠依靠武力打开许多国家的国门,目的就是向这个国家销售商品。中国曾经就有着这样的遭遇。由这些例子,或许我们会得出国际贸易引发了战争的结论。从某些方面来说是这样,但是就我们所看到的现代世界的现状来说,事实并非如此。国际贸易的精神就是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不能最有效率地生产出自己的国家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因此本国居民的部分产品需要外国的工厂来供给。国际贸易的发展程度越高,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额越大,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就越强烈。所以我认为贸易使国与国彼此依靠,而不是彼此敌对。当然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之中,经常会出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但总的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依靠越来越紧密。这种彼此依存的关系,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这种互相依靠,互利共赢的关系中,任何一方的损失也将给另一方带来损失。
(三)国际贸易有助于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
一国国内可以上产的产品种类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这个国家能够通过国际贸易使得其国民能够消费到别国的产品,那么这个国家会享有更多样的消费选择,使得国民的生活水品更高。中国的传统饮料是茶,而非洲和南美则盛产咖啡,美国人则创造了可乐。在没有国际贸易的状况下,非洲人和南美洲人只能喝一辈子的咖啡,中国人则只能喝茶到老,美国人就只能喝他们的可乐,到死也别想享受咖啡的浓香和茶淡淡的清香。但是有了国际贸易,一切因此而不同。通过贸易,中国人能够享受到三种饮料,美洲人和非洲人也同样可以享受三种饮料。事实也是如此。现在,美国的可乐已经不出口到中国,美国的可乐公司直接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可乐的工厂,直接为中国消费者生产。而咖啡也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欢迎的饮料。
(四)国际贸易有助于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类贸易的交易对象是生产技术,这就是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贸易。通过技术贸易,人类的创造得到了传播。于是,一项技术通过贸易得到了传播,进而造福全世界。在国际贸易的进行中,各国的文化和思想也进行着碰撞和交融,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增进了了解。
(五)国际贸易有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怎样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那就是把资源给对它评价最高的人。国际贸易通过市场机制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从而使资源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从而改善全世界人的福利。
三、国际贸易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我看到了全球一体化的全过程。当哥伦布跨出他的那登上南美大陆的第一步时,地球告别了一个旧时代,而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原来世界只是彼此分离的一块块大陆,而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世界渐渐地变为一体了。早期西方开拓殖民地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掠夺式的,就是在新发现的大陆上,通过掠夺获得金银财富,带回国内,然后加以挥霍;另一种方式则是贸易的方式。当然在这种形式中,也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奴役。但其并不是赤裸裸的掠夺,而是这种方式中的国家向别的国家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通过扩大自己国家的产品销售的方式来增加国家的财富。
国际贸易不只是在历史上,而且在今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如一
个链条,将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从此唇齿相依,从此彼此离不开对方,从此优缺互补,从此而变得不同。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下,世界改变了它本来的面貌,显示出全新的景象。有了国际贸易,世界才最终真正成为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