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1(新)

时间:2019-05-15 05:5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1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1(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1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1(新)》。

第一篇:高中语文1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1(新)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槌(chuí 用拳头敲)床便大怒 ②葳蕤(wēi ruí 草木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短袄...上刺绣的花叶繁多而美丽)自生光 ③否泰(fǒu tài 坏运气和好运气)如天地 ④踯躅(zhí ....zhú缓慢不进的样子)青骢马 ⑤晻晻(yǎn yǎn 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日欲暝 ⑥赍(lài ...赠送)钱三百万 ⑦君当作磐(pán 厚而大)石 ⑧伶俜(línɡ pínɡ 孤单的样子)萦苦辛 ...⑨耳著明月珰(chēnɡ 耳坠).A.①④⑤⑦

B.①②⑧⑨

C.③⑥⑦⑧ D.②④⑤⑨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自可断来信 B.叶叶相交通 ....C.可怜体无比 D.府吏见丁宁 ....3.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

①便可白公姥 ②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兄 ④否泰如天地 ⑤昼夜勤作息 ⑥女行无偏斜 ⑦进止敢自专 ⑧留待作遗施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⑧ D.⑤⑦⑧

4.古诗文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下列句子不是“互文”的一项()。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六王毕,四海一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乃太区区 感君区区怀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五里一徘徊 徘徊庭树下 ....D.汝岂得自由 若为自由故 ....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乐府诗,完成第6~8题。

陌上桑 《乐府诗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日出东南隅 隅:角落。.B.脱帽著帩头 著:穿。.C.但坐观罗敷 坐:坐着。. D.使君谢罗敷 谢:感谢。.7.诗歌中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通过对一个美丽的蚕桑女拒绝太守挑诱的故事的叙述,赞扬了罗敷的坚贞品质和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官僚的无耻。

B.第一段着重从侧面描写罗敷的美丽,第二段主要通过写罗敷拒绝使君的挑诱,并予以有力回击,正面刻画出罗敷完美的品格。

C.本诗作者创造性地用罗敷夸耀“夫婿”来压倒使君,这是艺术的虚构,用以突出罗敷的勇敢和智慧,衬托使君的卑劣和愚蠢。

D.在艺术技巧上,本诗综合运用了夸张、铺陈、衬托等手法,完美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三、语言运用

9.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80字。

四、片段作文

10.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 000多个日子。根据“材料”,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1)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2)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解析:③“否”应读“pǐ ”;⑥“赍”应读“jī ”;⑧“俜”应读“pīnɡ”;⑨“珰”应读“dānɡ ”。

2.D 解析:A项,“来信”句中义为“媒人”;现代义为“书信”。B项,“交通”句中义为“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现代义为“运输事业。”C项,“可怜”句中义为“可爱”现代义为“值得怜悯、同情。”

3.A 解析: ①“公姥”偏指“姥”,③“父兄”偏指“兄”,⑤“作息”偏指“作”。4. C 解析:A项,四周种上松柏梧桐;B项,枝枝叶叶覆盖交通;D项,从各地的集市上买来出征用的器具。

5.C 解析:A项,两个“区区”的意思分别是“见识短浅”、“诚挚”;B项,两个“谢”的意思分别是“辞别”、“告诉”;C项,“徘徊”都是“来回走动”的意思;D项,两个“自由”的意思分别是 “自作主张”、“不受拘束和限制”。

6.A 解析:B项,著:显出,露出。C项,坐:因为。D项,谢:告,问。7.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罗敷的美丽。

解析: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是为了突出罗敷,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

8.C 解析:罗敷夸耀“夫婿”的目的是反衬使君的卑劣和愚蠢,不是“压倒使君”,从而“突出罗敷的勇敢和智慧”。

9.合葬化鸟,夜夜悲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表演的《雷雨》。

10.写作示例:看朔风起处,那雪下得正紧。小新踏着碎琼乱玉,背着两腿瘫痪的同学,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他两手紧紧地拢着小牧的双腿,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走在山间小路上。步子沉沉的,但很稳健。他扬头看着前方,口里呼着白气,呼吸形成的白霜挂在他的眉毛和睫毛上,挂在抖动的棉帽子的帽沿上,仿佛一个圣诞老人。他抿着嘴,微微翘着的嘴角,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背小牧上学整整六年了,他为战胜困难坚持帮助小牧学习而高兴。看那大雪覆盖了整个山野,一片洁白。小新纯洁的心灵,与皑皑白雪不正相映生辉吗?

第二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6孔雀东南飞(并序)练习粤教版必修1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箜篌(hóu)自缢(yì)..便言(biàn)否泰(pǐ)..B.公姥(lǎo)纨素(wán)..窈窕(tiǎo)络绎(yì)..C.伶俜(pīn)拊掌(fǔ)..哽咽(ɡěnɡ)徘徊(pái)..D.葳蕤(ruí)聘礼(pìn)..磐石(pán)仕宦(huàn)..解析:D A项,“便”应读pián;B项,“姥”应读mǔ;C项,“俜”应读pīnɡ。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C.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解析:D A项,“取”通“娶”;B项,“帘”通“奁”;C项,“奄奄”通“晻晻”。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徒留无所施

徒:徒然,白白地 .B.却与小姑别 .C.自可断来信 .D.始适还家门 .却:但,然而 信:音信,消息 适:刚刚

解析:A B项,却,从堂上退下来;C项,信,使者,指媒人;D项,适, 出嫁。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B.莫令事不举 .C.戒之慎勿忘 .D.多谢后世人 .举言谓新妇 .慎勿违吾语 .谢家来贵门 .解析:C A项,“遣”,前者是“休回娘家”,后者是“派遣”;B项,“举”,前者是“成功”,后者是“开口”;C项,“慎”,都是“慎重”“一定”的意思。D项,“谢”,前者是“告诉”,后者是“辞别”。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妾不堪驱使 ②勿复重纷纭 ③本自无教训 ④处分适兄意 ⑤徘徊庭树下 ⑥蹑履相..........逢迎 ⑦踯躅青骢马 ⑧叶叶相交通 ......A.①④ B.⑤⑦ C.③⑤ D.①③

解析:B ①古今异义,古义是“使唤”,今义是“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古今异义,古义是“麻烦”,今义是“多而杂乱”。③古今异义,古义是“教养”,今义是“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教育训诫”。④古今异义,古义是“处置,处理”,今义是“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也指由此做出的处罚决定”。⑥古今异义,古义是“迎接”,今义是“阿谀奉承”。⑧古今异义,古义是“交错”,今义是“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 事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B.《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不由分说,将他俩活生生地拆开;刘兄贪图富贵,迫使妹妹兰芝另嫁他人。正是焦母和刘兄合力将仲卿和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表现了具有巨大威力的封建家长制的冷酷无情。

D.故事从总体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而结尾处又有一些亮色,这向人们表明,美好的情感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们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但胜利终将是它们的。同时,这种结尾也反映了民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解析:B B项,《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不是抒情诗。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译文:(2)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译文:

答案:(1)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哪里想到会招致(母亲)不喜欢呢?(2)再三告诉后世的人,将此事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乐府诗,完成8~10题。

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8.《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讲述的故事。解析:按照故事情节简洁概括即可。

答案:故事是: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趣至极。

9.有人说诗人笔下的罗敷品貌俱美,你同意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既要分析出她貌美,又要分析出她品美。答案:同意。首先,从罗敷的采桑用具的精致和装束打扮的华美,路旁观者种种神态动作,可见罗敷容貌姣美。其次,罗敷与使君的对话,表明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乐观机智。“罗敷善蚕桑”则又表现出她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10.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解析:诗歌主要描写了罗敷的外貌美,而且用路人的神态动作进行衬托,由此可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答案:《陌上桑》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侧面映衬和烘托。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其次,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描写,又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还运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1~12题。

钗头凤 红酥手

陆 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解析:本首词上下两片很显然采用了对比手法。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答案:对比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见,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情对比。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鲜明的形象对比中,充分地展示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的精神折磨和痛苦。

12.对词中“人空瘦”的“空”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诗词炼字题注意根据具体句子中字的含义解释诗句的含义,还要说出表达效果以及由此传达出的思想感情。答案:“空”字用得好。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如今,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她憔悴,消瘦了。“人空瘦”句,虽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人空瘦”着一“空”字,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表现无遗。

(三)阅读汉乐府《白头吟》,完成13~15题。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①②③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④⑤⑥尾何簁簁。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注】 ①躞蹀御沟上:小步徘徊在环绕宫墙的水渠边。②东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比喻夫妻各奔东西;或解作偏义复词,形容爱情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了。③凄凄:悲伤貌。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地啼哭。④簁簁(shī):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诗歌里钓鱼常是男女求偶象征的隐语。这两句意思是说二人在情意相投的时候,正如竹竿钓鱼一样,竹竿是多么柔长,鱼又是多么欢悦活泼。⑤义气:情义。⑥钱刀:钱币。刀,刀币。为:句末语气词。这两句是说男子应当重爱情,而今何以为了金钱而抛弃了我。1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析:注意“比”的手法的运用,还要答出在结构上所起到的铺垫作用。

答案: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上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应该光明永恒,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为下文控诉其丈夫的“不一”张本。

14.清人张玉榖在《古诗赏析》中评“凄凄复凄凄”后四句时,认为其“最为灵警”,你认为这四句有何妙处?

解析:在“沟水东西流”的前提下,“嫁娶不须啼”很明显是写的别人。此处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答案:这四句诗表达了女主人公希望丈夫变两意为一心,白头相守的强烈愿望。但作者并不直接从自己的心愿出发,而是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借他人之愿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辞意婉约又见顿挫;已临决绝而犹望男方转变,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15.本诗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试简要分析。

解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等句子表现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抓住关键诗句才能答好此题。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她重视情义,鄙视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面对丈夫的背叛,她没有哭泣,而是把痛苦埋在心底,表现了自身的人格尊严。(四)阅读汉乐府《双白鹄》一诗,回答16~18题。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妻卒染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踌躇顾群侣,泪下不自知。

【注】 ①卒:通“猝”,突然。

16.为下列诗句加点字选出正确的义项。①乃从西北来().A.竟然 B.才 C.是 D.于是 ②五里一反顾().A.顾惜 B.看 C.回头 D.照顾 解析:根据具体句子理解词语含义。答案:①C ②B 17.写出《孔雀东南飞》中与《双白鹄》形式上相应的诗句。①与“乃从西北来”相应的是

②与“五里一反顾”相应的是

解析:主要从句子形式上考虑句式的一致性。答案:①孔雀东南飞 ②五里一徘徊

1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夫妻别离的悲剧。B.本诗与《孔雀东南飞》都采用了以美禽起兴的艺术手法。

C.通过本诗与《孔雀东南飞》的对比,我们认识到《孔雀东南飞》的起兴不是与下文情节全无关系,而是有一定的暗示。

D.“十十五五”一句是以白鹄们结伴而飞,反衬出一对白鹄因雌鸟疲病而不得不分离的悲剧画面。

解析:B 本诗不是以美禽起兴,而是整首诗都以双白鹄为描写对象。

三、语言运用 19.学习了《孔雀东南飞(并序)》这首哀婉动人的诗,我们可能在对焦刘夫妇忠于爱情的行为赞叹之余,更会对其双双殉情的悲剧深表同情,那么请你为这两个人物写一副挽联。

解析:形式上应写成对联的形式,内容上应对凄美爱情加以赞扬。答案:(1)红尘途中,恋歌未绝;黄泉路上,携手同行。(2)生时鸳鸯两拆,死后琴瑟和鸣。(3)梁祝化蝶千人颂,焦刘绝唱万古传。

20.在学习《孔雀东南飞(并序)》时,有的同学把它编成了课本剧并表演。其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由于舞台的限制,学生不能做惟妙惟肖的表演,而这一部分又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于是由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化蝶》声中用低缓、沉抑的语调来朗诵,另外两位同学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焦刘二人的殉情。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朗读结束后,接着出现画外音。请以五字句拟一个对焦刘美好祝愿的画外音结束剧情: ,。

解析:写成五字句,对焦刘作美好祝愿。

答案:(示例)孔雀东南飞 双双永相随 但愿有情人 天长共地久

第三篇:高中语文甘地被刺课后训练粤教讲解

甘地被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噩耗(â)

厮打(sī)..悲恸欲绝(dòng)忧心忡忡(chōng)..B.刹那(chà)笼络(lǒnɡ)..否极泰来(ɡǒu)顶礼膜拜(mó)..C.拯救(zhěng)泫然(xuǎn)..心广体胖(pàng)摩肩接踵(zhǒnɡ)..D.号啕(háo)骚乱(sāo)..血迹斑斑(jì)引吭高歌(háng)..2.下面语段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对于一些事情,众人莫衷一是,他处理起来往往雷厉风行,看起来好像是不容置疑,其............实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不管什么身份的人,也不管和他是什么关系,只要是犯错,他都能够一视同仁,决不偏袒谁。而他又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对贫苦的乡亲们从不吝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A.莫衷一是 B.雷厉风行 C.不容置疑 D.一视同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巴金在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B.唐代古文运动打破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韩愈和柳宗元不仅在理论上作出了典范,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

C.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

D.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

那么,公众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究竟如何?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何在?避免抗生素滥用的有效途径又有哪些?为此,中护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调查对象:所有关注健康的网民。有效样本:4 152份。调查结论如下:

结论1:错误的抗生素消费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网民中,92%的消费者知道抗生素的概念,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基本了解抗生素的真正用途;但是“抗生素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以及“抗生素越新越贵效果越好”等错误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并实际上被大多数人执行。

结论2:91%的消费者知晓购买抗生素应凭处方,只有9%的人不知道这一规定,不准随意购买抗生素药品是国家为了老百姓的长远健康作出的规定,可是调查显示,虽然有91%的人知道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其中只有33%的人认为有必要并且完全赞成;而有50%的人认为有必要但是不方便或难实施;甚至有8%的调查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

结论3:大多数消费者家中常备抗生素。有74%的受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在大家都不是专业的医生的前提下,这样大的一个比例,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抗生素滥用在我国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了。结论4:半数药店仍在非法出售抗生素。调查显示,自2004年7月1日开始,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出台以后,仍有49%的消费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有28%的消费者有时候也能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这样的现状说明,在我国第一次实施这一规定的情况下,要把这样一个精神,这样一个要求,这样一个对人民群众健康认真负责的做法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结论5: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存在局限性。首先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第二,“是药三分毒”,使用抗生素肯定会产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每年平均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40%,这是个非常高的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延缓耐药细菌的出现,采取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第一,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没有感染性疾病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第二,要规范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的途径,也就是说对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要进行限制;第三,是要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也就是说要提倡合理使用,要谨遵医嘱而不能够滥用;第四,是要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要立法,同时,在具体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滥用抗生素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从销售到使用都要加强管理;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节选自《中护网》,有删改)

4.分别概括文章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的内容。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1)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

(2)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6.结合全文从两方面概述公众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7.文章结论1中说认可错误的抗生素消费观念的人仅仅是少数,而结论2中也说只有9%的人不知道“买抗生素应凭处方”,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能支持“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的主要观点。对此,你作何理解?

三、语言运用 8.(2012·浙江高考)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四、片段作文

9.请你模仿本文倒金字塔式的结构特点,报道林肯被刺杀的新闻。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参考答案

1.答案:D 点拨:A项,“恸”应读“tòng”;B项,“否”应读“pǐ”;C项,“泫”应读“xuàn”,“胖”应读“pán”。

2.答案:C 点拨:A项,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B项,雷厉风行:厉,猛烈;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C项,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与语境不符。D项,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3.答案:A 点拨:B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典范”。C项,句式杂糅,删去“势在必行”。D项,“弘扬”少了宾语,应在“中华民族”后加“精神”。

答案:

4.开头两段交代调查的背景、原因及问题;结尾两段依据调查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1)运用谐音,诙谐幽默,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使用“一定”和“唯有如此”等词语,态度明确,语气强烈,行文严谨。6.(1)半数药店非法出售抗生素,而有关部门对此缺乏必要的监管;(2)百姓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不足,使用上随意性很大。

7.(1)据结论1来看,虽然认可错误观念的人较少,认可正确观念的人多,但有很多认可正确观念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基于某种原因执行的却是错误的观念。

(2)结论2中,虽然只有9%的人不知道“买抗生素应凭处方”,但还有8%的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且有50%的人知道规定,也认为有必要但是不方便或难实施,实际不遵守规定的人所占比例很高。

(3)药店无视规定,导致很多人不凭处方仍能买到抗生素。

综上所述,两个结论仍能证明“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的主要观点。8.答案:(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点拨:本段文字有三句话,由新闻材料的组成可知,第一句是次要信息,可选取第二、三句作为关键句,然后加以提炼概括。提炼时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句思考“有代沟”“很远”“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2)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点拨: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紧扣新闻反映的中心问题来进行议论即可。切忌偏离中心话题。

9.写作提示:①开头介绍时间、被刺杀的情形。②报道林肯被刺杀的具体经过。③林肯被刺杀的反响。

第四篇: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2单元练案12孔雀东南飞(并序)新人教版必修2

练案12 孔雀东南飞·并序(2)

本练案共2页,满分40分,时间40分钟。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4题。导学号 30994239

(甲)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乙)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对作者在(甲)中着力描写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A.极力表现太守的荣华富贵。

B.用太守家的热闹情景反衬兰芝和仲卿内心的痛苦。C.反衬刘兰芝的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高洁品质。D.突出太守对刘兰芝的重视和喜爱,反衬了焦母的暴戾专横。

2.(乙)中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应如何理解? 答: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3.下面对“徘徊庭树下”中“徘徊”的内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徘徊”的动作,真实地反映了仲卿临死前矛盾痛苦的心情。B.这里既有对生之留恋,又有不得不死的痛苦。

C.对照兰芝殉情的果决,仲卿的“徘徊”就显得懦弱犹豫了许多。

D.仲卿的“徘徊”,也反映了他有太多的留恋和割舍不下,如他留恋官府的工作,惦念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妹妹,还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但一想起和兰芝的约定,才不得不“自挂东南枝”。

【解析】 “留恋官府的工作”,“对新生活的向往”不对。4.对诗歌的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诉。

B.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

C.结尾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削弱了诗歌的批判力量。

D.最后两句提醒以后的人不要忘记这封建礼教所造成的悲剧!不仅表现了作者的观点,也反映了人民的感情、期望和意愿。

【解析】 “削弱了诗歌的批判力量”不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11分)导学号 30994078

木棉花歌 【清】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毋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5.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CD)A.诗歌开篇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粤江木棉花开的繁盛景象。

B.诗人以“尧时十日”的传说与“魏宫万炬”的典故,形象写出了木棉花红艳热烈的特征。

C.“浓须大面”“壮气高冠”是将军的风仪雄姿,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显示了木棉花的勃勃英气。

D.诗的前十二句由近及远,虚实相生,选取不同角度,对木棉花着意刻画,意象鲜明,声情激越。

E.这首诗描写木棉花形神兼备,既写了木棉花动人的形色,又体现了木棉花内在的精神品格。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C项“运用比喻的手法”有误;“浓须大面”“壮气高冠”这是写人,可见是把木棉花当做人来写,赋予木棉花以人的特点,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D项,“由近及远”有误;应为“由远到近”,比如“千树万树朱花开”应是远观,下面逐步推进。

6.木棉花也称“英雄花”,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6分)答:(1)外在形态:木棉树高大,花色红艳,花形硕大,具有挺拔伟岸的形象(3分)。(2)内在气质:木棉大气沉稳,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富有“愿为飞絮衣天下”的博大情怀(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可以从外形到内在分析木棉花与英雄的相关点。“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一个个花冠覆之如铃仰如酒爵,厚实华美;赤红的花瓣象闪烁跳跃着的星光,熊熊然喷射出夺目的光芒,把花写动了写活了。“浓须大面”、“壮气高冠”是将军的风仪雄姿,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了木棉花的勃勃英气。木棉花之所以又称“英雄花”,这大概就是其原因所在。仅此刻画和渲染,诗人犹恐不能尽致,又以“好英雄”、“何落落”这样的惊叹来直接表现自己对木棉花的赞赏和欣羡。最后“后世棠榴枉有名”四句,以枉有芳名和自惭轻薄的棠榴桃杏之花与木棉花相对比,显示出木棉花的磊落不凡。“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炎帝也是以火德而王,由他们的主司,火红的木棉花生长在于五行中属火的南土,就当然地要冠压群芳,卓然傲放。

(三)阅读下面两首清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导学号 30994240

送友人出塞(二首)

吴伟业 其一

鱼海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劝君休望零支塞,木叶山头是故乡。

其二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注】 ①吴伟业友人吴汉亭因罪流放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县),辞官归乡不久的诗人,在今江苏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吟成此两首送别诗。②鱼海:指内蒙古捕鱼儿海。③零支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是吴汉亭入关返乡的必经边塞。④木叶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⑤黑水:黑龙江。

7.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E)A.“其一”

一、二句写捕鱼儿海寂寞冷落万里都是白霜,开始吹响的西风能使人愁肠寸断。景中含情,将西风比喻为人,通过渲染西风的哭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愁。

B.“劝君休望零支塞”一句准确地把握住了友人出塞时痛苦的心情,给予了一种真正的理解。“休望”的说法,看似不合情理,实则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意。

C.“其二”中“长虹亭外草连天”一句,通过对长虹亭外荒草连天的景象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被流放到荒凉之地的深切同情。

D.“其二”最后两句写不知道黑龙江边西风吹拂的雪花中,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

①船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远处塞外的友人流徙生涯的牵挂与担忧。

E.两首诗均触景生情,通过对现实中的萧条的鱼海、万里的霜天、断肠的西风、连天的荒草、风雪满天的黑水的描写,来抒写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解析】 A项,“将西风比喻为人”错误,从诗中来看,“西风一哭断人肠”,句中写的是“西风”却着一“哭”字,这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借西风的哭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愁。E项,“通过对现实中的萧条的鱼海、万里的霜天、断肠的西风、……风雪满天的黑水的描写”有误,从注释来看,此时诗人与友人在江苏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可见“鱼海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不知黑水西风雪”应是诗人想象之景。

8.这两首送别诗均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试结合文本作简要赏析。

答:两首送别诗,第一首前两句为虚写,想象塞外荒凉冷寂的景象,后两句为实写,是对朋友的看似无理却有情的劝慰。第二首前两句为实写,写送别时所见的碧草连天的景象,后两句为虚写,想象在西风飘雪的黑水边再也不能喊渡船的情景。虚实相生,既扩展了艺术空间,丰富了诗歌意境,更突出了诗人对即将远出塞外、过着险恶莫测的流徙生涯的友人的深切牵念和担忧之情。

第五篇:高中语文雷雨(节选)课后训练粤教版解析

雷雨(节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谛听(dì)

凑巧(cîu)

伺候(sì)

昧心(mâi)....B.交涉(shâ)沉吟(yīn)缜密(zhěn)暂且(zhàn)....C.涔涔(cãn)咀嚼(jiáo)混账(hùn)规矩(ju)....D.弥补(mí)惊愕(â)勾当(gîu)江堤(d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应该身临其境地替他们考虑一下。....B.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C.国内管理软件的两大巨头在产品内容、分销策略,乃至在对小企业信息化等问题的关注上都“针锋相对”。....D.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许多人。B.他现在跟你是完完全全两样的人。

C.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4.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四次发问,表现了他思想感情的变化,下面四种排列的顺序,合理的一种是()

①(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②(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 ④你——你贵姓?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它需要不断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的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和冲突氛围里,把两家30年来的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性爱纠葛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但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柔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一直不能将驾驶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愤恨和痛楚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奸诈和灵魂的伪善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当年玩弄过的漂亮的侍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发出血泪控诉之语:“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这一撕,撕破了周朴园________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________的信条,撕出了侍萍________的性格,也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炼出的________精神。

5.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

6.侍萍撕碎支票后又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充分展示了她对周朴园怎样的情感? 7.文字末尾的一组排比句充分肯定了侍萍撕支票这一举动,联系上下文填出省略的词。

三、语言运用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

根据《唐律疏议》可知,在中国唐代,一旦某种食物变质,已经让人受害,那么食品所有者必须立刻焚烧,否则要被杖打90下。如果不毁掉有害食品,反而送人甚至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本应被焚烧但未被焚烧的有害食品造成死亡,食品的所有者也要按过失杀人来处罚。

四、片段作文

9.阅读《雷雨》的剧本,以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或戏剧冲突为对象,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剧评,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D 点拨:A项,“伺”应读“cì”;B项,“吟”应读“yín”,“暂”应读“zàn”;C项,“嚼”应读“juã”。

2.答案:A 点拨:A项,“身临其境”应改为“设身处地”。3.答案:C 点拨:A项,应为“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B项,应为“他现在跟你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D项,应为“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

4.答案:B 答案:

5.周朴园本来就是一个地主兼资本家,在他身上既有资产阶级虚伪反动的一面,又有封建地主阶级狠毒冷酷的一面。

6.对周朴园和那个不公平社会的蔑视和抗议,展示了鲁侍萍的骨气和尊严。7.冷酷伪善 金钱万能 善良正直 反抗 8.答案:唐代严禁有毒有害食品的流通。9.写作提示:写剧评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对评论对象熟悉,有正确的理解,评论时,切忌面面俱到,要有重点。(2)要用戏剧知识去评戏,不要说外行话,所以动笔之前要认真阅读戏剧常识。(3)要夹叙夹议,重点在评。

下载高中语文1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1(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1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1(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