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教育
青春需要绽放
前不久,在课堂上老师提到了阶层固化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原因、危害后,老师提问“该如何解决阶层固化问题?”,我们班某一位同学回答是“革命”,理由是中国自上而下的改革之路行不通,因而要自下而上的革命。初听此言,不赞同其观点,尤其是“革命”实在不是也不该是作为一个学政治的人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这是一种“激进”的思考,但最起码还是对现行的国家政治层面的事物感兴趣,有自己的看法。这件事让我想到了前不久发生的在一些反日游行,由于日本扣押我国渔民,在一些城市发生的大学生发日抗议浪潮。我也支持那些反日游行,并且纳闷为什么哈尔滨没有组织一次呢?但我同时对在游行中发生的一些打砸事件不敢苟同。
前后不久,在河北大学发生了校园车祸案,一些大学生尤其是河大的大学生在警方介入后沉默了。网络上的恶搞“我爸是李刚”,也仅仅表现出对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官二代”现象的鄙弃和痛恨,如果说其他人不说话是因为不清楚具体情况还有所托辞的话,河大学生的集体沉默就有其他的深层次原因了。我想到了前不久看到的一些关于这些事的报道,报道指出,现在大学生的冷漠是一个必须值得重视的现象。现在的大学生听靡靡之音,玩世不恭,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对于宏大叙事的国家命题淡漠了许多,他们更关心个人的前途命运,要考研、要留学、要就业,沉重的竞争压力把他们压得喘不过起来。而事实上是这样吗?就我看来,关于这件事至少我所知道的同学还是很关心这件事的,虽然仅仅只是在人人网上分享下“我爸是李刚”的恶搞短片,或是在网上发一些“无用的废话”,写两篇愤恨的文章。
网络上一些人指出了深层次的原因:大学教育。大学校园是非常行政化的场所,许多官场恶习在高校同样存在,学生的集体沉默是由于公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为了避免给自己添麻烦或向上级献媚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控制造成的。另一方面,这种沉默跟传统的家庭教育有关。现在的家庭教育灌输的是一种另类的价值观,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希望子女因为处于一时的正义感而惹祸上身,毁了前途。这当然情有可原。学生接受的都是被约束的价值观,大家都是原子化的个人,没有群体意识,思想不能完全表达,因为说真话的成本很高,大家对权威有畏惧心理。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我们难以想像的激情、正义与良知。余英时先生曾说:“我是有核心价值的人。”今天和民国那个时代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整个社会失去了一个核心价值。在一个核心价值缺失的社会,它能围绕什么运转呢?显然,他只能围绕着钱与权,所以才会导致今天社会出现很多不堪的、败坏的行为。核心价值的消失给今天的社会出了最大的难题,只有重建这种核心价值,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重新硬朗起来,才能在人性层面复苏过来。在现实情况下,对于基本道义的恢复远比政治层面观点的融合或者财富层面贫富差距的缩小更为紧迫。河北大学校园撞车事件追根究底还是人性的问题。从长远看,还是要从重建社会的核心价值入手,让我们在人性上得到恢复,这才是最终的道路。
朱光潜说“一个民族的性格和一个社会的状况大半是教育和政治形成的。倘若一个民族的性格不健全,或是一个社会的状况不稳定,那唯一的结论就是教育和政治有毛病。”是的,我们的教育出了毛病。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时,大学生原有的那种自豪感、精英感不再存在,虽然未来社会的精英大部分还是在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当中产生,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日渐丧失了过去那种地位,社会也不再寄于多高的期望,大学生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也越来越少。这让我非常羡慕民国和新中国刚成立时大学生的那种激情和声音,虽然我自己也是大众教育的受益者。另外今年还流行过一阵大学校长们的表演,校长们越来越会说话,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当领开创之功。“根叔”在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把近年来的网络词汇来了个大串烧:打酱油、俯卧撑、凤姐,贯穿整个典礼致辞,校园内外雀跃不已。然而,《南方周末》在一期中的报道中指出,在“在亲切与欢笑之后,校长们还表达了什么?”这的确成了一个问题。学生在欢笑之后,更希望听到治学之理、修身之道乃至兼济天下之法,来慰藉那由于价值、信仰空洞所带来的内心空虚。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胡适,这几位备受尊崇的校长,都在各种场合留下了深刻隽永的言论。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他们的话往往抱定宏旨,切中为学之根本,因而有流放后世的启示力。作为一个社会中应该是人文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还应该传递出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
从基本层面来说,整个中国教育体制在价值理念上的扭曲与迷失是导致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和恐惧的重要根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的最高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人的胸怀、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当代公共社会的理想公民。为此,教育本身必须是独立的、自由的、超越现实的,教育本身必须具有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缺少了人文教育,并且公民教育也没有完整形成。回想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学时期重视人文教育。在当时的主要大学中,尤其是综合性大学都非常
重视人文教育,比如北大、清华、浙大这些名校,这也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重视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比如当时浙大的竺可桢,他认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精英,每个人毕业之后都会成为所在领域的领袖,这种领袖不是官员而只是行业上的一个标杆。所以,他强调大学时期的跨学科教育、通识教育。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并非来自某个专业,某种工具性的技术,而是从人文教育中发展出来的。人文教育在于对人的重视,学校的一切都在于培养精神上健全的人,包括校长在内的一切行政人员都要服务于广大师生,都要为人的培养尽心尽力。今天的大学,官本位、行政本位盛行,行政官员凌驾于教授之上,这是现今大学沦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教育,首先大学老师要逐步从行政本位,从功利主义中解脱出来。当教师成为教育体制现状的获利者时,对政治的冷漠与恐惧也是很自然发生的,更不用说,一些教授为了跻身局厅级跟班的行列而奔走竞逐,很难设想他们与追求真理之间还有什么纽带可以联系在一起。为人师者必须首先摆脱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冷漠、怯懦和恐惧,才能矫正学生的冷漠与恐惧。大学教师尤其需要回顾人类思想史上大学的理想主义精神,尤其需要睁开眼睛看看仍存在着苦难的社会现实,然后反思身上的惰性、怯懦与势利之心,然后真诚地面对学生。
大学教育中的政治课程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社会的分析批判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以意识形态的宏观话语进行灌输,那样只会使政治课程教育成为“无思想者的思想”,成为大学生面对宣传机器时说话的依据。甚至可以设想,在同样的情境下,每个教师、学生,每个行政人员的身上,会出现同样的话语。政治教育课程不能是话语框架、威权笼罩的延伸,它要系统地把真正有价值的、符合人类文明普世准则的政治学、伦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思考中国现实问题以培养独立的判断力,从那种完全虚幻、彻底不真实的话语枷锁的囿限中解放出来。
大学教育要更多地呼唤青年对于青春的理解,冲破冷漠与恐怖。青春是一切科层制的的对立面——在那种制度中只能容纳阿谀奉承、出卖良知、麻木不仁。青春要呼唤食指那《相信未来》的信念,“我之所以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青春要呼唤汉娜·阿伦特对于光明的期盼,“即使时代黑暗,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照明,这种照明未必来自理论和观念,而多是源于明暗不定,常常很微弱的光。这光照来自那些男男女女,来自他们的生活和著作,无论境况如何,这光始终亮着,光芒散布。”青春要呼唤激情,“太阳,我是你的儿子,快快抽出你的利剑啊,我愿和冰块一同消亡。”青春,意味久远而深长!
“一个国家是有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直到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大学教育如果能使学生知道世界之广阔、人生中真实的自由之重要,造成冷漠与恐惧的罗网是多么不堪一击啊!社会核心价值重新构立之日,当是我中华民族重新崛起之时!
【参考文献】:
﹝1﹞杨东平编《大学精神》(上、下),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版。﹝2﹞李海鹏著《佛祖在一号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6月版。﹝3﹞《新周刊》“谁告诉我怎么活”,2010年11月1日。
﹝4﹞《时代周报》,“这一代大学生的爱与怕”,2010年11月1日。
第二篇:美国大学教育
美国大学教育
美国大学教育的七大原则1、1、鼓励师生间的接触2、2、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3、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4、4、给学生及时的反馈5、5、强调学生必须刻苦学习6、6、给予学生较高的期望7、7、尊重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学习方法
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方式的特点1、1、灵活的教学方式2、2、“预习式学习”的教学方法3、3、案例教学法4、4、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5、5、先进的网络手段
美国大学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1、1、增加期中考试和阶段考试,使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2、2、增加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3、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树立一种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理念4、4、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美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1、1、教室“灵活机动”
2、2、课堂生动活泼但井然有序
一般来讲,在一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会穿插使用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验等教学方法。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大致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在讲授结束后,教师通常都要安排讨论或小组工作等活动。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提出问题供小组讨论,或布置案例由小组研究,或由小组汇报前次课布置的课外小组工作的结果。这时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解答老师、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看法和相关经验,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的参与通常都非常积极,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参与较少的,外国留学生一般发言不多。
不论是在那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出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并不在意自己的讲课被学生所打断,相反,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到学生清楚满意为止。正因为课堂上有较多的师生问答交流,所以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
3、3、教师考学生,学生评教师,各尽其责
不必都用,感觉我查的内容就是给另两位做个背景补充。另外:内容为手打,请检查一下有无错字之类的。
第三篇:创新大学教育
学习纲要精神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让他们在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同时,致力于科技兴国、创新为民,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新科技革命的必然选择。
规划纲要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思路,呈现了诸多的亮点。主要体现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一是国家需求观。创新人才必须首先服务于我国国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并面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紧迫需求。二是国际视野观。要把创新人才培养置于国际化环境中,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一流教育、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的合作。三是系统工程观。把创新人才培养事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四是创新发展观。适应社会变革、国际竞争和教育发展潮流,我国的教育方针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品质,促进教育更加紧密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扩大办学自主权为核心完善我国大学制度。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在大学外部,要对大学的组织属性和社会功能形成共识,厘清政府和大学之间的权力边界,在法治性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对大学条条框框的约束;在大学内部,可以建立理事会制度,颁发大学章
程,自主推举、全球遴选领导层,形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营造真正的大学创新文化氛围。
以加强分类指导为原则重塑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一般地方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是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系统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是教学实习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兼顾人民满意和国家战略的双重需求,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保证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那些处于高等教育分类体系顶端的教育机构,就应真正按照“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办学模式”来办学。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要求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以培养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创新性地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和具有教育功能的国立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本着“服务国家、协同发展、自主自愿、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合作。
我们应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原则,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创造性地开展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教育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和具有高科技素质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四篇:大学入学教育
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教育引导和帮助2010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现结合我校实际,就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校运会等契机,按照“突出一个主题、把握四个阶段、抓好六项教育”的思路,围绕“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上大学、如何上大学”等三个重要问题,系统开展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引导活动,为广大新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入学教育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2011级各班班主任、专业教师、主要学生干部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11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组织、协调整体工作顺利进行。
三、教育内容及安排
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自9月中旬新生入学报到开始,到本学期末基本结束,历时一个学期。针对大学新生特点,结合学院实际,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紧扣“我的大学”这一主题,教育工作按月度分为四个阶段,重点抓好“六项教育”。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0年9月
月度教育主题──走进湖工,触摸“我的大学”
主要教育内容:
1、大学适应教育。把握新生刚进入大学这一特点,尊重青年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邀请学校有关领导和专家,面向全体新生举行“走进我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引导新生认识大学,理解上大学的目的与意义,启发他们对如何度过大学生活进行全方位思考。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和相关校友、高年级学生,面向新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认知教育,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使他们对大学学习方法和教学特点等进一步了解,尽快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专业思想教育。由胡汉祥主任负责,教授、博士带头有关教师参加,召开专业思想教育会。主要介绍材料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与学习要求、学科发展的现状、前景及对学生学习的建议等。让新生充分了解材料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爱校、爱系、爱专业之情,帮助新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增强对专业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新生制定个人学习的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发挥目标导学的作用,帮助他们不断明确学业发展方向,不断强化学习动力,并以考试、考级、考证、考研为抓手,认真落实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充分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自觉性和有效性,切实做到制定好一个目标,营造好一种氛围,真正使方法指导、制度保障和检查反馈三项措施得以落实,使学业发展规划取得成效。对新生进行学习适应性教育,介绍大学教学的方法、特点,包括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利用实验室等。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
月度教育主题──走进课堂,熟悉“我的大学”
主要教育内容:
3、知校爱校教育。邀请熟悉我院院情院史的领导和专家,介绍我院的历史、光荣传统和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生明确学院的要求,帮助他们了解学院历史、学院建设发展成就和事业发展规划,了解学院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加深他们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对学校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目标的理解,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文精神等来凝聚学生,稳定思想,增强新生对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把知校爱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热爱学校、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新生对湖工有较为全面、直观、深入的了解,树立“院兴我荣”的意识。
4、安全稳定和校纪校规教育。大一新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弱,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本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请学校保卫处老师或公安部门警官到学校为学生开展专题安全讲座,组织学生开展简单易行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安全教育活动主要注重实效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的有机结合,切实促进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的养成。
第三阶段:2010年11月
月度教育主题──走进人群,融入“我的大学”
主要教育内容:
5、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新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新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充分发挥学生心理保健网络的作用,努力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新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疏导、及时上报。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活适应性引导、人际关系适应性引导和学习适应性引导,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月度教育主题──把握人生,规划“我的大学”
主要教育内容:
6、学习规划与创业教育。在新生了解、熟悉、融入大学生活之后,引导新生在总结、反思、展望大学生活的基础上,初步开展以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规划教育。引导新生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发展愿景确立学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帮助新生初步了解人才市场和职场对大学生人才的素质要求,引导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鼓励他们加强专业学习,拓展综合素质,锻炼实践本领,增强创新能力。
四、要求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为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定基调、开好头的重要工作,各班要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务求实效。
1.高度重视。各班应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做到时间保证,安排有序,内容落实,组织得力,确保新生入学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2.形式多样。各班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可以通过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讨论会、座谈会、课外活动以及展板、网络等多种形式,不拘陈规,大胆创新,务求实效。
3.体现特色。各班在积极参加校系举办的主题教育外,应注重发挥学科专业的特色、专家学者的优势和学生典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要求,实现个性化教育。
4.及时总结。系上和各班对入学教育工作应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切实将入学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落实。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第五篇:大学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
经历过黑色的六月后,我带着紧张、激动与兴奋步入了梦想中的大学——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她坐落在享有“金太仓”美誉的太仓市,太仓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十强县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座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新兴港口城市。东濒长江,南依上海,西接苏州,她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璀璨。学院也以此为优势背景,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凝练办学特色,力争尽快形成高职办学品牌。
曾今无数次地梦想过大学的样子、大学的生活,直到步入健雄。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除了好奇与兴奋之外,我意识到我的首要任务技术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进入大学生这个角色。进入大学后才知道,其实大学还意味着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放下背负了十几年的高考重担,开始追逐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第一次脱离被动,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支配自己口袋里的金钱;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参与社团和社会生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书本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
入学后,学校给我们安排了许多入学教育课程,我知道了大学除了学习外,还有很多要注意的事,安全是第一。安全是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安全是一个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在进入大学前,我们的安全都是由家长负责的,在家长的呵护下,社会上的各种危害对我们的影响较小,但是进入大学后,一切就要靠自己了。因为现在校园的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化,大量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学校的治安管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日趋复杂,而我们学生也是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到学校求学,所以我们学生需要自己去安排一切事情,增长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是心态。高中时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单一的;大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的。高中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在高中竞争中的绝对优势;到了大学则成了相对优势。高中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则需要我们主动。高中生活以家庭生活为主;大学生活则以集体生活为主。在高中是未成年人;到了大学就是成年人„„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努力并积极的调整心态去适应,去习惯,然后慢慢融入进去,成为大学的主体,在其中变被动为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新的领跑者,实现自己在大学的价值。
除了上面的这些,学习也是不可以忽视的事。大学生说到底还是学生,而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所以无论大学生活有多精彩,学习都是应该放在首位的。大学的学习和高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的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学习更强调主观能动性,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而且除了学习外,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学业规划,就说我们现代港口与物流管理系吧,我是物流专业的学生,我在今后的三年中有很多的试要考,比如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及职业资格考试。我知道只有不断武装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强大,让自己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崭新的大学生活就此拉开序幕,面对一条全新的起跑线,我知道新的考验来临了,但是我不怕,因为我知道我能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对得起自己曾经的付出,在新的校园里,我愿意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与人交流。老师们的关心和同学们的友爱会让我们在大学生活中过的更加自信自
强。逐渐理解了“任重而道远”的内涵,我相信有了共同的努力,在明天的道路上,我们会飞得更高,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