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5篇

时间:2019-05-15 05:5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

第一篇: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

从柳永的《雨霖铃》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

语文教研组 邵 泓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其中所说的“虚”,指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则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范晞文的《对床夜语》有个很好的解说:诗词创作时“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说的是通过“物化”而表达出来的感情才富有感染力,只要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办法,才能使感情得以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效果。

高中语文教材中,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成功范例。

全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与情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

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 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离别之愁是虚的,毫无重量可言,王实甫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把它的沉重感一下就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这类名句,如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例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显示抽象的情感,则显得尤其含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虚笔写实景的手法很多,有以“问”写景(王维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以梦写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幻觉写景(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等。例如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尾三句“妙在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和博喻的修辞手法,一川烟草表示‘闲愁’无处不在;满城风絮表示‘闲愁’纷繁杂乱;黄梅雨表示‘闲愁’没有穷尽。抽象的‘闲愁’被描写得丰富、生动、形象、真切,而又新奇。”

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是理解虚实结合手法的关键。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借问梅花何处落”,诗人采用了谐音和虚实相间的写法,极富韵味。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梅花落》曲声“落”到哪里,二是战士们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的境界。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第二篇:虚实结合教案

虚实相生 摇曳生情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作品,学习鉴赏虚实结合这种表达技巧。学习难点:掌握鉴赏方法,梳理结题思路,形成规范答案。

三、教学方法

通过展示作品-----提出问题-----探讨交流------思考归纳的方法,来突破重点难点。

1.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表达交流情况,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流畅度及准确度,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解题思维的形成情况,并及时跟进练习,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课堂提问、探讨交流、表达评判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形成答题思路,能流畅表述,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君,但喜爱书画,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这位杰出书画家开设画学,亲自授课,建立考试制度,亲自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当时画院的考试标准是:笔意俱全。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便是“深山藏古寺”。最终入选的画作,你们觉得哪幅符合“笔意俱全”的标准呢?为什么?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高妙之一就在于善于留白,虚实结合。“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空白或未曾画出的部分,可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中国古典诗歌更是能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技巧。

所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总结诗歌中虚实手法的运用,品鉴运用的效果。

(二)温故知新 温故:

先让我们来回顾以前学过的诗句,诗句中实写与虚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指出这些诗句属于实写还是虚写,概括虚实的内容。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通过温习,说说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知新:

思考归纳,知识小结:

什么是“实”和“虚” 诗歌中的“实”是眼前所见; 诗词里的“虚”是指主观想象。

(三)链接课本,探讨答题模式

1、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下面诗歌的景物描写: •

雨霖霖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答案示范:

本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一种凄凉的气氛,强化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扬州慢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答案:

本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讨论总结解题模式 • 答题步骤:

• ①点手法:点明是什么技巧。

• ②叙运用: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 ③析效果:点明关系,说清效果 • 虚实之间的关系:

•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四)点击高考,提升解题能力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第一步:点手法

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二步:叙运用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 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第三步:析效果

渲染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 上片

第一步:点手法

上片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第二步:叙运用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第三步:析效果

虚实结合,形成对比,用梦中的相见反衬现实中的孤独。下片

第一步:明手法

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二步:阐运用

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第三步:析作用

虚实结合,用想像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作者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五)课堂小结

“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 金圣叹在《水浒》批语中所说:“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第三篇:浅论中国古典诗词中虚实相生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虚实相生 审美鉴赏 直接信息 潜在信息

中国古典诗词讲求虚实相生,通过一虚一实,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一、中国诗词中的虚实相生,渊源于先秦哲学中有无相生论

道家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阴阳结合,虚实统一,有无相生的。老子曰:“有无相生”(《老子》2章)。有“有”才显出“无”,有“无”才显出“有”。它和“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样,都是相比较而存在。老子曾以车轮、盆子、门窗等物作喻来阐述这个道理。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认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车轮、盆子、门窗等天地万物之所以有它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失去其中任何一方面,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作用及本质。只有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天地万物才能运化流行,生生不息。由此可见,“有”与“无”彼此依存,相互作用,反映了完整的世界。

同样,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过程中,只有做到虚实统一,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正如苏轼所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涵虚亭》)。此亭空无一物,但收揽朝晖夕照,吐纳山川灵气,虚实作用,有无相生,聚汇了天地精神。日常生活中,语言传递着思想,但往往又遮蔽了意义,不能完满地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同样,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语言也无法完全传达艺术家们丰富的审美体验,许多诗歌理论家都认识到了语言这种无法“尽意”的局限性。陆机存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忧患;刘勰也陷入“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困境,正是因为“言不尽意”,所以人们诉求超越语言,试图破语言之执。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者往往通过意象的叠加,反常超常的情景组合,由此及彼,由实入虚,虚中含实,以产生出纷呈叠出的“象外之象”,让人们在言外获得无穷的意蕴。同时,诗人也注重用语的含蓄,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种意境正是突破有限而生成的无比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刘勰就认为优秀的诗词具有“复意”的结构,一是字面之义,一是言外之意,“隐以复意为工”,“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文心雕龙·隐秀》)一首优秀的诗歌犹如一曲潜伏暗藏着诸多音符的交响乐。一旦奏起,各声部都会传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优秀的诗人,应能够避开语言的局限,寄意于言外,在言外建立一个真挚感人,风光无限的世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学十分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不仅有限的“言”,“象”中包涵着丰富的思想,而且在“言”外,“象”外的意境之中也含蕴着更深远的意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二、古典诗词鉴赏中应注重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的整体接收

正是由于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这些审美特性,因此,我们在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诗词传递出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进行整体接收。所谓直接信息指文体的表层信息,它以一种显的形态存在,它是鉴赏主体在读、听诗词时通过感觉、理解、联想和想象等生理机能的作用接收的信息。所谓潜在信息是一种在文本中没有明白说出而以隐的形态存在的信息,它是鉴赏主体根据文本中的语词、结构、修辞和其他因素的暗示、指引才能接收的信息。鉴赏主体的审美感受源于对作品审美信息的接收,虽然作品的审美信息包含有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两部分,但人们往往忽视潜在信息。其实,潜在信息对诗词的鉴赏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增强主体的审美效果。这是因为接收潜在信息能增加主体的审美信息量。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残缺并不是美的,完整、健全才是美。一件事物如果能够按照它的本质最完满地表现出来,那就是完整的,也就是健全的,而这就是美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完美”即指此。由于诗词创作的特点决定了诗词文本中既有直接信息,又存在有潜在信息,若我们在鉴赏过程中,遗漏了潜在信息,忽视了潜在信息,那主体接收到的审美信息就是不完整的,而且是残缺不全的。例如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剑客》一诗的直接信息就是,我用十年的时间磨成了一把利剑,它的剑刃雪白如霜,却还没有试过它的锋芒,今天拿出来给您们看看,谁有不平的事,我去替他解决。而这首诗也很明显地存在着潜在信息,也就是诗人用十年磨一剑的比喻诗人十年的寒窗苦读,用“霜刃未曾试”比喻自己有出众的才华但还不为人所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为人民大众办事,一显身手的愿望。显然,我们在对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除了要接受直接信息外,还应注重对诗词潜在信息的接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为完整,更为充分的审美感受。二是诗词中的潜在信息,是诗味,诗的魅力的体现,是美的极至所在。大自然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而诗词中的无限风光,则在它深层的潜在信息之中,在它虚实结合创造的意象境界之中。诗歌容量的有限性与社会生活的广阔性,思想感情的丰富性之间存在着矛盾,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全部描绘出来,诗歌也不可能把瞬息万变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艺术创作者的感情丰富多彩,艺术家们无法通过作品有限的体制完全地复制生活,同样也无法通过寥寥数语直接再现自己丰富的心灵,他们往往突破有限,追求无限,企图在“言外”建立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姜夔《白石诗说》云:“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姜夔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苏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及其他诗论家所追求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实际上都是指的是诗词的深层意蕴,即潜在信息,他们认为这是“善之善者”,“天下之至言”,说明潜在信息是诗词美的极至所在,是早已被古代诗论家认识到了的。如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作出“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贾生列传》)的评价;白居易也认为“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运”(《文苑诗格》)……

现代美学,文学家对此则有更清楚的认识。朱光潜的处女作是《无言之美》,他在这篇文章中认为,“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可见他的“无言之美”,指的就是审美主体对作品潜在信息的审美感受,他认为,“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小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还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新越真切。”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对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诗词潜在信息的把握。

第四篇:虚实结合的掌声

虚实结合的掌声

多年做老师,总会遇到这种情形:正在课堂上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忽然隔壁教室响起了如雷的掌声、欢呼声。于是,有许多同学的思路本科打断,有个别同学会嘀咕;隔壁班在干啥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每当同学情不自禁的鼓掌时,我总会想隔壁班级师生的感受:他们的课堂会不会因为我们的鼓掌欢呼而方寸大乱?

我把这一困惑交给学生,并征求解决良策。我相信他们的小脑袋中肯定有无穷无尽的智慧。

第二天,我的办公室门缝里塞进了一张小纸条,写着这样的话:老师,我们不是刚学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吗,我建议同学们以后鼓掌,只是做出鼓掌的动作,我们脑海中设想那是如雷的掌声,既表现出大家的赞赏和鼓励,又不会影响他人,……

多么美好的主意啊!我情不自禁做出了“虚实结合”的鼓掌动作。

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都蕴蓄着智慧,以后每当同学有精彩的展示,我们班同学总是会用自己的心听到如雷的掌声。让它久久的回荡在我们真诚赞赏别人,又全心呵护和谐环境的心坎里。

第五篇:虚实结合

《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

设计者:田建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2、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正确运用 “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高考试题中诗歌的鉴赏,总结体会如何对“虚实结合”作规范作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纯净美好的情感。[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归纳出答题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 柳永《雨霖铃》

二、导入新课:

(一)温故知新:

《雨霖铃》中那些是实写?那些是虚写?(答案略)

(二)知识小结:

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的考点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虚实结合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实写?

2、什么是虚写?

明确: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就是把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判断诗歌是否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找出诗歌的虚写就可以了,常考的虚写有几类:(1)诗人想象的未来之境:“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诗人联想的已逝之境:“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诗人想象的对方之境: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诗人想象的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实战演练: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题:1.明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明确:1.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2.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热闹繁华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旧墟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人生无常之感。

四、巩固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明确:运用了虚实衬托手法。前两句实写作者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景,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以虚写实充分反映出作者孤寂思家的心情,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五、链接高考:

【2014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琅琊溪 ① [宋]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5分)

明确: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六:归纳总结答题思路:

1.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点明)

2.结合诗句说说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分析)3.分析手法表达的情感和效果。(总结)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首先了解了古典诗歌中虚与实的相关知识,通过练习归纳出了高考诗歌的答题思路。但是,从广义来说,虚实手法还包括实的写景、虚的抒情、实的叙事、虚的议论。要对虚实手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此类题型有更熟练的发挥,绝非一节课所能达到,所以还需要同学们更多的练习。

八、作业布置:

赏析欧阳修《踏莎行》和杜甫《月夜》两首诗词的表现手法 附: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下载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诗词

    黍离 子衿 彼黍离离,彼黍之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知我者谓我心忧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不知我这谓我何求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悠悠苍天,此何人......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

    古典诗词中的“西楼” 我们欣赏古典诗词时常常会看到“西楼”,据考证“西楼”一词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chí台阶),娟娟似蛾眉”(鲍照《玩月城......

    古典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古典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u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了我国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 u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 u......

    古典诗词中的典故

    古典诗词中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 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收入了《楚辞》中的《渔父》一诗。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中,“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因此,让学生了解“渔父......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班级: 姓名: 学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这是苏东坡的浅浅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思》,青莲居士俯仰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