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早年曾担任过图书管理员,后来又成为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使他可以随心所欲的翻阅来自各种文化源头的书籍,从荷马史诗到中世纪的炼金术、骨相学,记忆术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无所不包,并将其中大量丰富的细节融入他的作品。他说,他心中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我们推开顾城的门,来到博尔赫斯的世界。这个世界为我们展示出他的魅力。如果有这样一个世界,啊,那有多奇妙!
每位当代诗人上简历上,都有写受过博尔赫斯的影响。譬如西川先生。北大三剑客,与海子、洛一禾齐名。
海子生前想要开家小书店,可是其父拒绝了他。如果海子没死,他会做什么呢,也许他会成为中国的博尔赫斯吧!海子就是海子,他成了中国的海子,中国独一无二的海子!
福尔摩斯第三季第三集出现了一位记忆力超群的人。那真是叹为观止。试想一下,你闭上眼,随意翻动手,文字就在脑中流淌,那是多么有趣的事。也许现实中真有这样高智商的人。他或许有资格成为门萨会员。
天堂,是怎么样的呢。每一个爱书之人,都愿生活在书中。虽没有书痴那样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会一想到满床满架都是书的那种奇妙感!
每当焚香弹琴,我还是想翻一下中国书店书的线装琴谱,那是极有感觉的。
第二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前不久,在杭州图书馆发生了一件事:杭州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中包括乞丐和拾荒者。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褚树青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2011年1月I8日,这个故事被一网友发到微博后,瞬间被转发1万余次。网友称褚树青为“伟大的馆长”,称杭州图书馆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褚树青理想中的图书馆,是公平、开放、现代、多元、零门槛和舒适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褚树青上任后,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任何人进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证件和费用。2003年,他又联合当时杭州1市5区的9个公共图书馆,推行了借阅“一证通”。为让外来务工者也能享受到这一服务,经过褚树青的努力,从2008年起,凡在杭州工作的人都享受到了这一待遇。褚树青多次对员工们讲:“无论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责贱之分。”还在老图书馆时,就经常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馆看书。褚树青不仅亲自接待,还鼓励他们常来:“看书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你们每天能抽时间来看上一会儿书,那该有多好啊。”对于图书馆实行的“零门槛”做法,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感触颇深:“自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觉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利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进馆时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都会很自觉地先洗手,然后再阅读。我记忆最深的是见过一个拾荒者,他背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瓶瓶罐罐。他把蛇皮袋放在门口,反复洗手洗脸,然后才进阅览室读书看报。那一幕,让我永远难以忘怀”。对于自己的言论忽然红遍网络,褚树青对媒体说:“在不少人看来,乞丐和拾荒者是肮脏的,也是低智商的。但我认为,知识不分高低贵贱,学者可以到图书馆求知,乞丐和拾荒者同样有这样的权利。其实他们的资质一点都不差,有着很强烈的文化需求,只是因生活所迫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阅读罢了。他们每次看书前都会主动洗手,甚至读的书报层次比普通读者还要高。”有一次,褚树青看到一名乞丐抱着一本《资治通鉴》全神贯注地在阅读。当他经过时,就放轻了脚步,却被旁边另一乞丐告知他就是馆长 于是,两人很谦恭地站起来,一连说了几句“谢谢”一那一刻,褚树青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那种暖意带着笑意在我心底蔓延的感觉,每次想起都令我感动不已。我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在以行动兑现让杭州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阅读这一承诺。”“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 在人心越来越沙漠化的环境中,褚树青和他的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第三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日前,在杭州图书馆发生了一件事:杭州图书馆不仅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而且包括乞丐和拾荒者也可随便进入阅读。有读者对此不满意,向馆长褚树青投诉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1月18日,这个故事被一网友发到微博后,瞬间被转发1万余次。网友称褚树青为“伟大的馆长”,称杭州图书馆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生于1963年的褚树青,童年时就喜欢看书,母亲便托人将他送到杭州图书馆儿童分馆做义务服务员,他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杭州图书馆。2000年,经杭州市公开招聘选拔,褚树青被任命为杭州图书馆馆长。
褚树青理想中的图书馆,是公平、开放、现代、多元、无门槛和舒适的。为此,他在《服务公约》发布会上讲到:“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杭州图书馆打造成为每一位读者的天堂。”
为实现这一目标,褚树青上任后,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任何人进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证件和费用。2003年,他又联合当时杭州地区1市5区的9个公共图书馆,推行了借阅“一证通”。为让外来务工者也能享受到这一服务,褚树青经过努力,从2008年起,凡在杭州工作者都享受到了这一待遇。
褚树青多次对员工们讲:“无论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还在老图书馆时,就经常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馆看书。褚树青不仅亲自接待,并鼓励他们常来:“看书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你们每天能抽时间来看上一会书,那该有多好啊。”经过观察,褚树青发现,乞丐和拾荒者最喜欢阅读的是《参考消息》,他便特意多订了几份,以方便他们阅读。
对于图书馆实行的“零门槛”做法,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刘丽东感触颇深:“自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觉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利的读者会越少,我们和读者共同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进馆时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都很自觉地先洗手,然后再阅读。我记忆最深的是见过一个拾荒者,他背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瓶瓶罐罐。他把蛇皮袋放在门口,反复洗手洗脸,然后才进阅览室读书看报,那一幕,让我永远难以忘怀。”
对于自己的言论忽然红遍网络,褚树青对媒体说:“在不少人看来,乞丐和拾荒者是肮脏丑陋的,也是低智商的。但我认为,知识不分高低贵贱,学者可以到图书馆求知,乞丐和拾荒者同样有这样的权利。其实他们的素质一点都不差,有着很强烈的文化需求,只是生活所迫没有时间坐下静静阅读罢了。他们每次看书前都会主动洗手,甚至读的书报层次比普通读者还要高。”
有一次,褚馆长看到一名乞丐抱着一本《资治通鉴》全神贯注地在阅读,当他经过时,怕打扰就放轻了脚步,却被旁边一乞丐告知他就是馆长。于是,两人很谦恭地站起来,一连对馆长说了5句谢谢。那一刻,他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那种暖意带着笑意蔓延在我心底的感觉,每次想起都感动不已。我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在以行动兑现让杭州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这一承诺。”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一代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在人心越来越沙漠化的语境中,褚树青和他的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太阳明亮的光芒,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澄澈和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1、拾荒者进图书馆读书看报前,为什么“反复洗手洗脸”?你能体会到他此刻的什么心情?
2、从“谦恭”“谢谢”这两个词,你又体会到什么?
3、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写出你对句子的理解)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5、阅读本文后,你认为褚树青是怎样一个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第四篇:读《瓦尔登湖》有感——未来应是瓦尔登湖的模样
未来应是瓦尔登湖的模样
——读《瓦尔登湖》有感
专业:
姓名: 学号:【摘要】本文写的是对梭罗《瓦尔登湖》一书的读后感悟。从《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梭罗诗意地栖居于自然的鉴赏和由《瓦尔登湖》引起的对环境伦理的思考 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儒家哲学 天人合一 诗意生活 环境伦理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有句话:“我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读罢《瓦尔登湖》,这句话条件反射般地映入我的脑海。我认为,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频发、各种环境威胁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如果《2012》只能通过电影屏幕看到,未来应是瓦尔登湖的模样。
瓦尔登湖早已11不再仅仅指梭罗居住的小木屋旁边的那个“瓦尔登湖”,亦不仅是那本被评为“美国文学中无可争议的6本或8本传世佳作之一”的《瓦尔登湖》,其实,它早已成了幽雅明净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
《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瓦尔登湖》一书的副标题是《或林居纪事》,由此可见,这本书写的是梭罗本人在瓦尔登湖畔林居的实录。内容十分详细具体,在“经济篇”中还记载了建房的具体开支。梭罗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精神健康的构成要素”,“只有在自然中,人的灵性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自然还能医治在社会中滋生的许多道德罪恶,增进人的道德,因为自然的淳朴、纯洁和美丽能够砥砺我们的道德本性,更新和提高我们的灵性”。全书中透露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生活在自然中”从侧面展现了梭罗亲近自然、崇尚简朴的精神追求。这种强调人类—自然统一的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有所体现。
在宋明理学的核心典籍——《西铭》中,张载开篇就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夫天地之塞,武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予也。”这阐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样,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的特征就是体现“天地精神”。这种“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和天人互动”的观念在《中庸》的宇宙观中亦有体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杜维明把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称为人类—宇宙统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类置身于宇宙的序列之中,而不是像人类中心的宇宙观所断言的那样,人类出于选择的需要或者疏忽之故而远离自然界。”可持续的天人关系、和谐的社会需要通过人类社会全体成员的自我修养来共同实现,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世界中平常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儒家哲学提醒我们,“要健全完整的世界观和健康的生态伦理,我们需要把我们渴望天人和谐的意愿与我们建设一个公共社会的共同努力结合起来。”玛丽·伊芙琳·塔克指出:“儒家天、地、人三才同德有赖于三者浑然天成并且充满活力的交汇。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随顺它的奇妙变化,人类的社会和政府就会遭遇危险。”
梁漱溟认为应该在疏离自然和征服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平衡。虽然他也承认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增强竞争力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他预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抛弃俗世的印度精神必将流行。他在晚年的时候已经预见到了汤因比的告诫:
在汤因比看来,20世纪对技术的迷恋已经导致了环境的毒化,使人类的自我毁灭成为可能。汤因比相信,解决当前危机的任何方法都有赖于自我控制。然而,对自我的把握既不能通过过分的自我纵容来实现,也不能通过过分的自我禁锢来实现。21世纪的人们必须学会走中道,走中庸之道。
发展中国家把经济发展和根除贫困放在首位,发展战略是在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制定的,因此,对环境的关怀被挤到了边缘。对经济发展的强烈迫切要求超过了对环境逐渐恶化的担忧,日渐紧迫的环境危机问题便被一推再推,始终到不了风口浪尖。“人类处境中最令人沮丧的一幕是,如果我们日益明确地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环境的恶化还不至于到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的程度,然而出于结构的、心态的、观念的和其他一些原因,我们却正在走向最终难以回头的不归路。先觉者教我们科学地、经济地、政治地、文化地和宗教地辨识这种自我毁灭的发展道路,然而他们竭尽全力奔走呼号却未能力挽狂澜,这一点令他们十分痛心。”《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可以巧妙地看作是对“先觉者”的安慰,“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高歌,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
“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种反潮流的哲学立场、一种文化的反省:确实,它是对未来的展望,而不是对过去的怀念。”
诗意地栖居于自然
“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
特别喜欢这句诗,每次读它,仿佛置身于自然中,扑面而来的是自由的清香。《瓦尔登湖》一书中弥漫着风光旖旎的田园的魅力,可以使“乡友们细致入微地探听我的生活方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就地取材,搭建小木屋,恰巧在1845年美国独立纪念日入住,种庄稼、栽蔬菜,悠闲自在,诗意地生活。于是,在美国城市化狂飙突进、政府不会为了土地和土地上的所有生物而“略微轻视一下业已泛滥的物质享受”的时代里,这么一本描写宁静田园生活的“清流”书籍很容易被人们看作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所找的隐士幽居胜地。然而,事实上,梭罗在开篇就说,他之所以住在瓦尔登湖畔,是要探索生活的真谛,思考人与大自然这个重大问题,显然不是消极、出世的,而是积极、入世的。梭罗在入住后,并不是与世隔绝,与别人老死不相往来,相反,他一方面经常出门走访,回康科德做学术讲演,另一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来客专程前来登门造访,有的还冒着大风雪赶来,与作者倾心交谈。
同时代的著名作家惠特曼与梭罗有着交往,但与梭罗返回自然在简朴生活中寻求真理不同,他投身报业、热心于政治,对经历过内战与死亡的、半身瘫痪了三年多的他来说,自然像是剩下来的东西:“当你在商业、政治、交际、爱情诸如此类的东西中精疲力竭之后,你发现这些都不能让人满意,无法永久地忍受下去——那么还剩下了什么?自然剩了下来;从它们迟钝的幽深处,引出一个人与户外、树木、田野、季节的变化——白天的太阳和夜晚天空密切关联。”作为用诗歌表达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同梭罗、爱默生一样,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文明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与自然保持平衡。他在《草叶集》中用诗歌表达他对自然由衷的赞美:
“我相信一片草叶所需费的工程不会少于星星,一只蚂蚁、一粒沙和一个鹪鹩的卵都是同样的完美,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种精工的制作,藤蔓四延的黑莓可以装饰天堂里的华屋,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可以使所有的机器都显得渺小可怜!母牛低头啮草的样子超越了任何的石像,一个小鼠的神奇足够使千千万万的异教徒吃惊。” 《爱默生文选》中“自然的赞美者梭罗”一文写道:“他自己的诗章往往是粗陋有缺点的。金子还不是纯金,而是粗糙的,有许多渣滓。百里香与玛菊伦花还没有酿成蜜。但是如果他缺少抒情的精美与技巧上的优点,如果他没有诗人的气质,他从不缺乏那启发诗歌的思想,这表示他的天才胜过他的才能。他知道幻想的价值,它能够提高人生,安慰人生。他喜欢每一个思想都化为一种象征。你所说的事实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它的印象有价值。因为这缘故,他的仪表是诗意的,永远惹起别人的好奇心,要想更进一步知道他心灵的秘密。他在许多事上都是有所保留的,有些事物,在他自己看来依旧是神圣的,他不愿让俗眼看到,他很会将他的经验罩上一层诗意的纱幕。”
与自然的零距离亲密接触是梭罗诗歌灵感的源泉,梭罗将他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凝聚在他的诗中。“他的传记就在他的诗里。他惯常的思想使他所有的诗都成为赞美诗,颂扬一切原因的原因,颂扬将生命赋予他并且控制他的精神的圣灵——
我本来只有耳朵,现在却有了听觉;
以前只有眼睛,现在却有了视力;
我只活了若干年,而现在每一刹那都生活; 以前只知道学问,现在却能辨别真理。” 据说,海子在他人生的终点时包里装着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思想在一条线上的人总是能产生灵魂上的共鸣,海子毫不吝啬地发出了对梭罗的认可与赞美:
1、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鱼有水、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梭罗这人就是
我的云彩,四方邻国 的云彩,安静 在豆田之西 我的草帽上
2、梭罗这人有脑子,用鸟巢做邮筒,两封信同时飞到,还生下许多小信,羽毛翩跹。
3、白天和黑夜
像一白一黑
两只寂静的猫
睡在你肩头
你倒在林间路途上
让床在木屋中生病
梭罗这人有脑子
让野花结成果子
本以为梭罗散文化的语言会读起来绵软无力,事实却相反,“生活在自然中”一篇以极为铿锵有力的语言来唤醒麻木在物质享受中的群众。“为什么我们应该生活得这样匆忙,这样浪费生命呢?我们下了决心,要在饥饿以前就饿死。人们时常说,及时缝一针,可以将来少缝九针,所以现在他们缝了一千针,只是为了明天少缝九千针。”一语中的,言简意赅,立足于别人的观点来反驳别人的思想,充满了辩证的浓烈香味。
诗意地栖居于自然,需要一份独而不孤的心境,需要清醒的头脑来让自己不在琐碎的生活中浪费生命、随波逐流。“拿我来说,我觉得有没有邮局都无所谓。我想,只有很少的重要信息是需要邮递的”,“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对于一个哲学家,这些被称为新闻的,不过是瞎扯,编辑的人和读者就只不过是在喝茶的长舌妇。然而不少人都贪婪地听着这种瞎扯。”明明是一百多年前那个时代的作品,现在读起来却依旧是那么一针见血。身处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驳杂的信息所带给人的往往是片刻的欢愉,和接下来无尽的空虚。不久前看到的一则心灵鸡汤说到,“不要让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你的生活。”新闻不过是瞎扯,何必在其上面花费自己的精力?这是先觉者梭罗给予我们的忠告。
“于是他一边喝咖啡,吃面包卷,一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掉了,一点儿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的眼睛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我所学不多的词汇,穷其脑海,竟找不到一个词语可以恰当合适地形容这样的语言,自我思考之后剩下的唯有深深的叹服。契诃夫说过:“艺术家的全部精力应该投向两个对象:人和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两者都有,而且阐述地极为高明。所以《瓦尔登湖》早已脱离了文学作品的行列,它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
诗意地栖居于自然,正如梭罗所说:“我们如大自然一般谨慎地过一天吧,不要因硬壳果或掉在轨道上的蚊虫的一只翅膀而出了轨。让我们黎明即起,用或不用早餐,平静得并无不安之惑,让人去人来,让钟去敲,孩子去哭——下个决心,好好地过一天。”
由《瓦尔登湖》引起的对环境伦理的思考
“环境伦理”这个词在《瓦尔登湖》中并没有出现过,但全书从始至终站在“环境伦理”的高度来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环境伦理学》的作者罗尔斯顿认为,人类是一个有道德的物种,人应当是地球上完美的监督者——“以一种方式来运用他们那种在其环境中是如此独特的完美的理性和道德,以致他们能够真正超越其他存在物,实现一种与其环境和谐相处且对其环境有益的有价值的层创进化。”环境伦理学是最具有利他主义的伦理学,它真正地热爱他者,并把人类残存的私我提升为地球中的环境利他主义者。简而言之,就是说当环境满足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之后,人类应该去反过来满足环境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同时满足自身较高层次的文明需要。
人类已经走过了数十万年的原始文明历程,一万多年的农业文明历程,而在工业文明阶段才仅仅生活了两百年就遭遇了生态危机,为什么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问题却更为严重?人们逐渐发现,工业文明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垦和耗费,所以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宰,自然仅仅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不需要接受道德的约束。而环境伦理要求我们不仅要可持续发展,关心自己,关心后代,也应该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关心自然中所有的生命,尊重大自然。
生态危机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有专家已经预测出解决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所需要付出的金钱成本,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凭借当前的技术是可以解决的。既然可以解决,为什么没有解决?为什么人类尚未走出目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危机实质上是观念问题、是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问题。要想走出目前的生态危机,不反思工业文明的主流价值观,不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在解决全球环境危机上始终会举步维艰。
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选择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模式愈显迫切。“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的现代文明范式。如果人类能够未雨绸缪,自觉地践行这种追求,那么,转型的过程就会少一些悲剧和代价。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地球上的所有人共同应对目前的生态危机。”
结语
很多人对生态环境的明天感到无能为力,我也曾经这么想,西方经济学教会我们如何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博弈论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候,作为公众,最好的方法是每个人都不参与环境的公益保护。一位作者就发出过沉重的感叹:“虽然每一个人都深知环境在日益糟糕,但我们对于工业文明的依赖犹如罗盘葵深植于土地下的根茎般无法剥离。高速飞驰的现代文明是一列不知奔向何方的列车,而坐在上面的人,没人敢跳车。”
我想,环境问题的解决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的事。作为环境专业的一名学生,更多的是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要做的只是做好现世该做的,承担起当今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像梭罗那样给大自然多一点关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自然的激情——“我想那最富有的矿脉就在这里的什么地方,用探寻藏金的魔杖,根据那升腾的薄雾,我要判断,在这里我要起始开矿。”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会是瓦尔登湖的模样。
参考文献:
[1]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陈静译,原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 [2]Mary Evelyn Tucker,《宗教与生态联盟》
[3]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台北,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00-201页 [4]池田大作,《一种新的人文主义》
[5]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6]爱默生,《爱默生文选》,张爱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李野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8]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
第五篇:配乐散文诗朗诵:天堂就是图书馆
配乐散文诗朗诵:天堂就是图书馆
(联欢朗诵词:部分选自泰戈尔散文诗《图书馆》,略有改动!)
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酣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水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文字的铁链捆绑,投入书页的大牢。无法预料他们什么时候举行暴动,打破死寂,焚毁文字的栅栏,图书馆里也仿佛围堵着人心的江河。
有谁知道人把“声音”关在“静默”里!有谁知道人把心中的希冀、灵魂的欢呼、神奇的天籁包在纸里!有谁知道人把“昔日”囚禁于“今日”!有谁知道人仅用一本本书在深不可测的岁月的海面上架起了一座壮丽的桥梁!
进入图书馆,我们伫立在千百条道路的交叉点上。有的路通往无边的海洋,有的路通往延绵的山脉,有的路向幽深的心底伸展。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奔跑,都不会遇到障碍。在这小小的地方,软禁着人的自我解放。
如同海螺里听得见海啸,你在图书馆听见哪种心脏的跳动?这里,生者与死者同居一室;辩护与反驳形影不离,这里,猜忌与坚信,探索与发现,如孪生兄弟;
人的声音飞跃河流、山峦、海洋,抵达图书馆。这声音是从亿万年的边缘传来的啊!来吧,这里演奏着光的生辰之歌。
腾格尔在歌中唱: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大洋彼岸的南美,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灵犀相应:“我心中暗暗猜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他对聚集在四周的人说:“你们全是天堂的儿子,你们身居仙境阆苑。”伟人宏亮的声音变成各种文字,袅袅飘过千年,在图书馆里回响。当我们穿行在书架间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念这个可爱的阿根廷老头。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那时候,你听到自己的鞋踏着地板的声音,你听到书一页页翻过的声音,你听到自己平静而舒缓的心跳,好比一条鱼畅游在海里,无比自在。人在书斋里,心游天地间,情系全天下。
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气质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更具魅力,就去读书吧!书让我们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时常汲取心灵的滋润,永远不会叹息。罗曼·罗兰如是劝导:多读些书吧,读些好书,知识是惟一的美容佳品,书是人们气质的时装。书会让你保持永恒的美丽。
读书之于图书馆人,是一种生命要素,是一种生存方式。各种各样的图书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我们,在书架间,在检索台,在阅览室,有一种巨大而深远的力量不着痕迹的流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这样的影响,犹如空气,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而我们,却似乎并无察觉......当我们专心投入工作的时候,身心的气流、神韵就会随着书的韵律流,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静得凝重,动得优雅;坐得端庄,行得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
即使平凡如叶,也能创造叶的美丽和生活的乐园。图书馆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一些希望。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
天堂就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