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中国肉身佛
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中国肉身佛
中国肉身佛 实为当代科学之谜
自古以来,附于木乃伊之上的种种神秘面纱及存放木乃伊的金字塔让埃及这个文明古国名声大震。殊不知,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华大地上也有类似事物,这种肉身不腐的存尸因仅出于修禅参道之人,被尊称为肉身佛。1911年夏,日本间谍渡边四郎以牙医的身份在漳州步文镇将元际禅师的不坏之身偷偷运回日本,至今仍存于横滨总持寺。元际遗体经日本专家研究,叹为科学无法解释的东方之谜之一,并冠以“东方木乃伊”之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开司偈。大师说法37年,度人无数,临终谈笑自若,说偈坐脱,遗下金刚不坏之身,历1200余年不腐不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肉身佛。“文革”时期,红卫兵为验证惠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曾锤击肉身胸口,硬是凿了个小洞,赫然发现大师内脏器官虽已干槁收缩却依然完整,当场吓得跪地叩拜。
九华山多尊肉身佛的神奇来历 持戒修行大爱存世 安徽池州九华山的双溪寺,有一位俗名朱毛和的大兴和尚,“文革”期间,僧道中人纷纷被逼还俗,大兴和尚也被驱下山,但一袭僧衣不改,足趿草鞋,口中终日不断宣诵佛语,云游四方,用气功为人治病,不少疑难杂症他都手到病除,他自制草药治病救人,却分文不取,深得百姓爱戴。1985年2月,91岁的大兴和尚在寺中不慎摔倒,行走困难,中旬时已是滴水不进,自知去日无多,于是留下遗言“我是百岁圣人,不愿火化”,禁食三天后坐化。
按大兴遗愿,寺人将其盘坐装缸,密封囤于围棚之中。1989年冬,大兴和尚圆寂三年六个月后,寺人开缸,大兴和尚安详若睡,竟然肉身不腐。
寺人上报九华山佛教协会,经批准,将大兴遗体涂上金粉供奉。多年来,大兴和尚金身及其乐善好施的品行吸引众多善男信女不远千里前来瞻仰参拜,双溪寺也成为九华山三座肉身殿中香火最盛的寺庙。
除双溪寺外,九华山尚有神光岭及百岁宫两处肉身殿,其中神光岭供奉的是金乔觉的肉身。唐贞元十年(794),金乔觉99岁时,忽召众徒与之告别,跏趺(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而寂,肉身空置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徒疑是地藏菩萨显圣,遂建石塔供奉其肉身,尊为“金地藏”,后配建殿宇,称“肉身殿”。
百岁宫内的肉身殿供奉的是无瑕禅师的肉身。明万历年间,无瑕禅师在摘星亭结茅而居,仅以野果野菜为食,不食人间烟火。110岁时在山洞中坐化,弟子遵嘱将其坐缸,3年后肉身依旧,身体发肤与生时无异。弟子将其上金供于玻璃橱内,并建百岁宫,明崇祯三年(1630),被遵封为“应身菩萨”。
另外,1995年圆寂于九华山通慧禅林的仁义师太也有遗言“离世后只坐缸不火化”,于是1999年1月,仁义师太的弟子思尚、修贤启封已存放了三年多的坐缸,见仁义师太坐姿安娴,发长寸余,牙齿完好,毛孔清晰可辨,皮肤尚有弹性,与生前别无二致。堪称奇绝。
隐莲法师,俗名陈远,清光绪年间生于内蒙,幼习药理针灸之术,19岁时师从僧云法师出家修行。一生游历天下,四处布法度人。日军入侵时被迫流离香港,1946年为避战乱隐居三年。曾有诗云“捡来野连根煮,摘得山柴带叶烧;唯有清风来席上,更无闲语落世人”。新中国成立后,56岁的隐莲法师入住双修寺,参禅悟道,度化有缘,并坚持游走乡里,将珍奇的“子午注流法”针灸术普授众人,并与弟子成立了“成丰中医诊所”,治病救人,修善宣佛。
1997年11月,95岁高龄的隐莲预知世缘已尽,提前10余日辟谷绝食,只饮清泉食水果,后自制草药日饮数升,12月4日,法师安然圆寂。5日后,弟子法印将其移至寺旁灵塔内从缸,早晚上香敬奉,历时3年5个月,竟成神奇不朽之身。
中国肉身佛不腐是科学难解之谜世界唯一 与木乃伊有本质不同
肉身不腐现象至少到目前为止,皆出自修行中人。修行者一般都是幼时出家,一生淡泊,不嗔不争,心境超于常人,一生把持着修身养性的信条。另外僧尼中人一生吃戒,每日诵经礼佛,与普通人的生活习惯迥然不同,其身体分子结构也与常人有所区别,念佛坐禅,全身便投入一种通透空灵之中,人一旦进入这种“入定”状态中,就类似于冬眠、辟谷,随之引起新陈代谢的改变,经脉贯通,筋骨干练,由此也就决定了人骨质肉质的变异,产生物化反应。这也是佛家火化后经常会出现“舍利子”的原因。另外在坐化前大多预知大限将至,一般都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进,腹肠空空,脂肪水分都急剧减少,这为死后坐缸奠定了基础。古埃及前期,人死后只是浅浅埋葬,由于地处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尸体很快脱水形成干尸。后期的君主为求永生转世,将内脏大脑等软组织取出,再使用石灰等将尸体强行脱水干燥,并用香草等药物防腐,以麻布厚厚包裹以隔绝空气,再覆以纯金打造的密闭棺椁,而中国的肉身佛大多处于江南润湿之地,不存在产生干尸的自然条件,肉身也绝不采用取脏干燥等特殊处理,出缸后在日常环境中经受风吹日晒霜雨侵蚀依然不朽,只是在成佛后镀金以防氧化,就足以千年不腐,实为大众传说中的“修成正果”。
构成人体的物质几乎全部是有机物,这样的“纯天然”肉身佛突破了物质世界的理论局限,甚至打破了现代科学的认知范畴,令人称奇叫绝。
修行有道的人通过约束言行、修炼心境,从而使自身达到更高的境界,肉身不腐也正体现了一种无声的善念,时刻提醒告诫碌碌世人:世上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有着一种比荣华富贵更美好的追求。
第二篇:也谈中国梦
也谈中国梦
一、什么是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在现场,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首次响亮地提出“中国梦”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
定能实现”。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如果说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20世纪中叶的“中国梦”,那么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21世纪中叶的“中国梦”。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二、什么是中国教育梦?
2013年3月8日,在政协教育界联组讨论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动情地勾画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如何实现中国梦?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四、对梦想的美好祝愿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芳菲满眼的,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一个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一代一代人手中梦想成真!
可以预见,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仰,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梦想,谁都有机会!衷心祝愿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实现梦想!
第三篇:《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读书笔记4000字
精品学习文档
《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读
书笔记4000字
《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一书由森舸澜所著,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人文与科学完美结合的思想旅行。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读书笔记4000字。
一、天、道 和 德
1、天 原来是周朝国王祭拜的神,后来演变成强大的生活在天上的人(神一般的人)。自周朝以来,天也被视为价值和善良的来源。
2、道 的字面意思是指道路或通道。对古代中国人来说,道 还有更广大无边的意义: 道 是成为完人的途径,是忠实执行天意的途径。
3、忠实执行 天 意的人(遵循 道 的人)会获得一种 天 赐予的力量,也就是 德。拥有 德 的圣人能吸引他人,安抚猛兽,保证丰收和风调雨顺。
4、无为 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进入 无为 状态后你是在遵循 天 道,凡是遵循道的人都能拥有 德 的力量。
二、热认知 和 冷认知
1、热认知是迅速的、自动的、轻松的,一般来说也是无意识的,大体上与我们所谓的 身体 和庄子所说的 天机 相吻合。冷认知是缓慢的、有意的、用力的和有意识的,大致与我们的 思想 相当。
2、脑成像研究提出,大脑这几个区域与认知控制联系格外紧密:前扣带脑皮层(ACC)和侧前叶皮层(lateral PFC),我们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称为大脑的 认知控制区(cognitive control regions)。
精品学习文档
前扣带脑皮层的功能如同烟火报警器,而侧前叶皮层是消防队。与烟火报警器功能相似的前扣带皮层总是处在监视模式,报告哪怕一点点的危险,如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被前扣带脑皮层(报警器)发现后,随即向侧前叶皮层(消防队)报警,侧前叶皮层(消防队)就会出来处理。
3、研究表明:当被试者做有意识的、用力的活动时,侧前叶皮层(消防队)出现大面积激活区域,相关感觉运动系统、前扣带脑皮层(报警器)和被称为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的前部分,活动频率明显提高。当被测试者做自发的活动时,当侧前叶皮层(消防队)关闭时,前扣带脑皮层(报警器)依然保持清醒。
三、无为 和 心流
1、无为 和 心流 的共同之处:专注、忘我的体验。
2、为了区分 好 的专注、忘我体验(从专注、忘我的状态出来后,感到充沛和充实)和 不好 的专注、忘我体验(从专注、忘我的状态出来后,感到空虚和疲劳),无为 和 心流 的区分标准又有所不同。
3、按照心理学家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的定义,心流的先决条件是挑战和技能的高度吻合。当我们碰到太容易和太困难之间那个 有效点 时,心流就发生了。因为技能越练越精,所以心流要不断的面对挑战和复杂性才能有所长进。凸显挑战和复杂性,这是从纯粹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考虑的。
4、早期中国的宗教观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角度:无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自我投身到 更大的东西。所谓 更大的东西 就是 天,也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为我们的行为赋予意义,定义我们认为的精品学习文档
好坏、善恶等。
5、在人类长河的大部分时间里,价值观是由宗教提供的。对古代中国思想家来说,这种结构是对 道 和 天 信仰后才出现的。传统宗教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你的一天排得满满的。在特定的时间内,你要面对没完没了的宗教仪式,对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乃至很多集体活动,无不规定得一清二楚。凡此种种使你与神圣发生互动,身边可能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宗教仪式能演变成进入 无为 状态的有效途径。
6、然而,在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传统的宗教价值观和种种信念已经风光不再,自由主义 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的宗教。但自由主义的大多数呼吁都是否定的。如:不能违反人权,不能限制人们表达思想的自由,不能恃强凌弱。在此之外,你希望怎么生活便没人干预了。
7、所以,与传统宗教把人的一天排得满满的相比,自由主义 还有不少时间要打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入社会团体的原因,团体提供了每天的生活指南,告诉我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四、中国古代思想家为进入 无为 状态提出的四种策略
1、孔子:必先克己修身
(1)孔子认为,我们与生俱来的种种倾向,若是任其放纵,最终必将导致恶果。若想度过圆满人生,与社会相和谐,唯一的途径是按照过去传下来的理想(周礼),重塑我们的天性。他们的目的依然是无为,但这种无为被理解成人为的自发性,是文化和教育的成绩,而不是顺其自然的产物。也就是说,虽然孔子和荀子也把无为(自发性)当成最终的目标,但他们强调的却是有为(冷认知)。
精品学习文档
(2)之所以强调有意识,是因为:
①当热的、快的、自动的技能,遇上路障时,意识允许变通。如:当无意识的动力发现自己遇上矛盾(吃甜食的想法与睡觉的想法发生冲突)时,当压制无意识的想法,对我们的长期福祉有好处时(吃甜食与减肥形成矛盾),意识就被请出来充当裁判。
②意识能帮助我们管理社会生活。意识能以虚拟的形式再现他人的内心思想,所以我们才知道怎样与他人互动。在意识的虚拟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进行演练,但又不必真刀真枪的去做。
③意识也是安顿语言的地方。虽然语言确实有其局限性,但也是我们这种社会动物的重要工具。
(3)但是,比较而言,前扣带脑皮层和侧前叶皮层(认知控制功能区)相对弱小,大脑的其他部分则如同一队战马或川急的河水。意识心智可以把这股力量转向某一个方向,甚至可以使其改道,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大量精力。意识控制实施起来速度慢,代价大。在生存的游戏里,每一秒都是重要的,对生物来说,如果每次决定都多用上百万分之一秒,那么这种生物不久将变成尘埃。
(4)至此,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控制对文明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不大面积实施意识控制的话,你永远也别想让太多的人在一起生活和工作。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控制耗时费力,因其性质又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而且容易遭到破坏。
(5)儒家学说的一大长处,就是儒学能利用无为来摆脱上述麻烦。刻意的、有意识的行动可以被变成无为。研究表明,某一活动的技能水平提高后,大脑活动逐渐减少,涉及的区域也在减少。等技能 内化 后,意识心智逐渐放松下来,任凭基底神经节和感觉运动系统
精品学习文档
照顾自己去了。
(6)所以,儒家的道(周礼)需要人们彻底消化吸收,儒家哲人通过强化训练人们的涉身心智来达到这一目的,反复训练后,有意识的学习过程才能变成无为方式。修身修到儒家的无为,认知控制已经没有必要,君子的举手投足已达到从容不迫的程度,但又毫不逾矩。
(7)不过,在古代儒家著作的后面,我们也发现修身未必总能达到 无为 的理想。那些不热爱儒家的道,不愿意经过艰苦的自我锤炼就希望达到目标的人,他们以德作为伪装,满嘴仁义,但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君子的信念。这些外表上如同君子,但身上没有真正品德的人,就是伪君子。
2、老子:不为
(1)如同孔子,老子也认为自己生活在堕落的时代:社会不公、经济混乱、不知生死的消费主义。身边的腐败说明社会没有遵循天道,他的目标也是再次进入和谐的无为。不过,他对道的看法可不像孔子,不仅如此,在众多方面,与孔子的道更是南辕北辙。
(2)老子认为:
①人的本性根本上是善良的,我们内在的性情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因此,教育和修炼不仅毫无用处,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使我们与本质的善良渐行渐远。
②思考和语言左右了我们体验生活的能力,为事物贴上语言的标签,这种做法能把我们与我们的经验分离开来。论述 语言遮蔽 的研究也指出,有意识反思我们的感知力或品味评价,然后又被迫形诸语言,这种做法其实损害了我们的判断力。
精品学习文档
③推动阴阳兴衰循环的那股力量正是欲望。欲望又因两种活动引发出来并得到巩固:一是文化知识,二是积极进取,这两种活动对儒家追求无为来说却是根本性的。老子指出,文化品味和人为的需要扭曲了人生在世的自然快乐。
(3)然而,人们喜好变来变去,成天急三火四的,凡此种种并不仅仅是邪恶的推销员或嚣张的资本主义独有的产物;相反,上述种种反映出的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享乐适应症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事件,对幸福或不幸造成的影响不过是片刻的。其原理是适应性:在一段时间内,你感知一种东西,你的感知力就能 适应 下来,使被感知的东西退到后台。
(4)一旦达到最低物质标准,财富的等级就会变得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找到合理的原因 我们被排在哪个等级,这种排列能决定我们能传下来多找基因,或一个基因也传不下来。
(5)老子提出回归到婴儿的心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他的提法不仅仅是比喻。道家修炼的目的正是要颠覆成年后长成的或过分发育的大脑区域,目的是使我们更基本、更原始的系统接管下来。其结果是轻轻松松的与周围深度融合,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既没有期待 无欲,也不用算计 无谋。无论处世,还是进取,这种全然放松的状态能产生奇高的效率。
(6)老子敏锐的发现,进取必然造成讽刺的结果,过分看重自己也将适得其反。心理学家丹尼尔 魏格纳用大量时间来研究他所说的意识的 讽刺效果。他指出:我们喜欢的不少目标,一旦刻意追求的话,可能被干扰和压力破坏,最后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精品学习文档
(7)但是,你从道家的无为里得到好处的唯一途径,是你确实不想得到好处。这种道理怎么说得通呢?
3、孟子:有所作为,但也要适可而止
(1)孟子坚守儒家的价值,但他又被 无为应该发乎心底,而不该从外部强迫 的理念所吸引。所以孟子希望在 孔子和荀子的传统主义与老子激进的原始主义之间找出一条路来。
(2)孟子认为:我们生来身上就有道德上正确的无为。我们出生时自发的善不一定与我们一同来到世上,但我们 是向善的,如同幼苗在合适的环境和照顾下能长成成熟的庄稼,你只需要真心呵护善的取向就够了。为了向往的 无为,我们先要发现无为的存在,然后关注无为,滋养无为,再使其茁壮成长。
(3)孟子既反对墨家的理性主义,也反对道家的原始主义。孟子认为,要想进入无为,我们既要有所作为,但也要适可而止:
①墨家的创始人墨子认为:人类的心理太恶劣,人性应该被战胜,而不应该被娇惯。墨家提倡按照不折不扣的理 性路线,其指导原则是 物质财富、人口和国家秩序的最大化。墨家的道德训练,是学习一种简单的原则:对 一种行为的结果予以评判,然后看结果总的来说能不能达到三个目的(财富,人口和国家秩序),如果达不到,那这种行为就是错误的。
②墨家的 实用主义 或 效果论 在今天依然很流行。不仅如此,这种结论在现代西方还是伦理判断的重要模 式。现代派生出来的伦理模式,在表面上没那么冷漠,因为这些派生模式所追求的最大化(如幸福或免于痛苦的 自由)与墨子的标准相比(财富、人口和国家秩序)在直觉上更能吸引我们。
精品学习文档
③对此,孟子反驳说:抽象的思想是不牢固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向人们传授逻辑和自我控制,而是指引他们呵护正面的、内在的价值取向,并将其转化为全面无为的性情。
④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 达马西奥对内侧前额叶皮层患者(他们的热认知遭受损伤,但冷认知还能工作)进行 的研究也表明,患者在失去身体标志(以无意识的方式判断情感价值的能力)过滤功能之后,或是没法作出决定,或是任意选择行动路线。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实验足以证明,理性主义者的伦理模式是绝对不完整的:与墨子 所谓道德的人相比,这些患者身上什么也不少(拥有正常的认知系统),然而他们绝对不是我们所说的健全的道德执行者。
⑤所以,对正确行为是先做出理性判断,然后强迫身体予以实施,这种顺序是行不通的。因为这种顺序在个人层 面上没有效率,在社会层面上也没有可持续性。
⑥道家用抱朴守拙来比喻人的自然性,仿佛人是一根没有加工的木料。孟子用一个动态的比喻取代了老子静态的 比喻:自然如同幼苗,幼苗要成长,不过是需要帮助罢了。老子提倡的原始状态并不代表真正的自然,反而是人 们自然取向的一大障碍。孟子崇尚的自然是指教育后的自然,不是那种蒿草丛生的原始自然。
(4)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在内心里已经接受了儒家提倡的所有品德,我们只需稍加呵护,就能使其茁壮成长。可是,如果我们内心已经接受了儒家提倡的所有品德,那这些品德为什么还需要来自外部的反复指点和教育才能感到?
4、庄子:不必牵挂
(1)庄子感到墨家和儒家的态度使他那代人无所适从。虽然墨
精品学习文档
家和儒家在实践中各有其短,他们至少还希望帮助别人,改良社会。问题出在他们的 小知(指那种狭隘僵化的世界观)上,小知已经为全社会定下了调子,使得社会上充满了道貌岸然、无所不知的伪君子,他们在公开场合如鱼得水,显得颇为自信,但私下里却痛苦不堪,以狂热的方式憧憬无法企及的幸福,因为这种幸福是他们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2)庄子对战国时代社会的批评、他对冷热知和明确的道德所持的怀疑态度,与老子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不过,在众多共性的后面,还存在重要的差别。如,庄子关注虚伪的、消费主义的、你争我夺的社会,但他并不认为一走了之就能一了百了。他认为遁入自己营造的原始生活方式是一种误导,被误导的程度不在正宗的儒家信徒,或墨家信徒之下,因为退出社会必然涉及对生活道路作出 正确的 选择,既然选择了 正确的,必然要拒绝 不正确的。
(3)按照庄子的理解,不要指责别人,也不要自以为是,要超出所谓的正确和不正确。庄子提到的那些人物,他们的生活大多是正常的,在文明社会里往往扮演了显著的角色。庖丁和梓庆的故事取自《庄子》,他们深深的融入了主流儒家文化,庖丁为祭祀杀生,梓庆为古典音乐表演雕刻钟架。
(4)庄子与战国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不同,他已经感觉到有意识的思想的局限性,所以他才转而推崇涉身心智的独特力量。庄子认为其同时代的人在认知方面从来也不讲究灵活性,按照他的理解,如果我们减少对有意识心智的控制,灵活性是唾手可得的。
(5)一个不被自我牵累的人才能自由自在地在社会上来往。庄子指出,你在湖上划船,其他人也在划船,两船相撞,你气得对他们
精品学习文档
大喊大叫。假设与你相撞的船上没人,是风吹过来的,你耸耸肩划船走了。庄子的目的是把船清空,那么再与别人发生碰撞也不会引起矛盾。
(6)根据庄子的说法,人有几重负担,如意识、语言和明确的价值。与此同时,依据所有中国古代思想家通用的宗教结构,天创造了我们,天理所当然也是善良的。不过要是上天给了我们身形的话,上天就没给我们内在的本质吗?
(7)如果上天给了我们内在的本质(一定是给了,不然我们的本质是从哪来的?),那么这种本质为什么还不好呢?上天给予我们有意识的心智,使我们有能力付出不自然的努力,如果上天不希望我们予以使用的话,那为什么还要给我们呢?
五、无为的悖论
1.古代中国人为进入无为状态提出了四种策略,但每种策略都碰到了一个难题:无为的悖论 你怎么才能 为而无为。
2.无为的悖论来自于人类生活的剧烈变革:我们从生活在小规模的、关系紧密的猎人-采集者部落转入大规模的、繁杂的城市生活,我们长期利益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与信赖,但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情感迫使大家讲诚信。只有当情感确实是非理性的、确实真实时,情感才能有效。
3.既然无为的悖论来自合作与信赖遇到的诸多问题,其性质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固有的。若是通过什么说教或新鲜的修身技巧能使悖论顿时消失的话,也就不必称其为悖论了。但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进入无为必定是可能的。
4.你可以修炼:长期严格的锤炼自己,最终使自己拥有正确的性
精品学习文档
情。你可以抱朴守拙:坚定的拒绝目标,希望有朝一日目标能自动抵达。你可以呵护幼苗:设法发现你内心深处才长出来的幼苗,细心呵护,使其茁壮成长。你可以顺其自然:有为也好,无为也罢,你都不必牵挂,让那些你希望拥抱的价值把你漂走。
5.以上哪种策略更合适?不同的人可能适合不同的策略;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可能需要不同的策略
第四篇: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上供、普佛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上供、普佛
圣凯法师
上 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尤其在大年三十,寺院中所有殿堂都要上供,几乎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最后完成。
首先,打板,大众集合于大殿。礼佛三拜后,维那举腔唱“炉香赞”或“戒定真香”。如果有斋主打斋,斋主随方丈拈香、礼佛。接着,诵持十方诸佛法僧名号,表示一心奉请莅临道场,接受供养。其次,念诵“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各三遍,通过咒语的力量使上供的物品变成各种美味佳肴,使诸佛、菩萨和诸天鬼神得以受供。此外,还要念诵供养偈: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最后,唱“天厨妙供赞”:
天厨妙供,禅悦酥酡,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南无禅悦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果是大法会,而且开始唱“戒定真香赞”,那么,最后应该唱“献供赞”:
虔诚献香花,智慧灯红焰交加,净瓶杨柳洒堪夸,橄榄共批把。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酡普供养释迦。百宝明珠奉献佛菩萨,衣献法王家;百宝明珠奉献佛菩萨,衣献法王家。南无普供养菩萨摩诃萨(三称)。
普 佛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有空有偏见故,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受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三阶教归依的佛有五种,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就是“普法四佛”。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正因为如此,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一“普佛”。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故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应该加以尊敬,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所以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所以,普礼请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或称为《礼佛忏悔文》,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内容次序虽有不同,但都是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归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轨,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打普佛”的母本。
随着佛教忏法的流行及仪轨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明清以来,佛教寺院的法事仪轨基本成为定型,“普佛”也成为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仪轨。普佛可以分为“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延生普佛是祝愿施主福寿康宁、离诸灾厄;往生普佛则是超度亡灵、回向净土。但是,在打普佛时先设立牌位,延生普佛则用红纸写上“佛光注照本命元辰XX之禄位”;往生普佛则用黄纸写上“佛光接引XX之莲位”,然后在左下角写上“阳上XX荐”。现代寺院打普佛大都是随课普佛,即是在早晚殿时至长生禄位或往生莲位前回向,然后再加上拜愿、念文疏,其实就是药师佛圣诞祝仪和阿弥陀佛圣诞祝仪再加上牌位前回向,所以我们只介绍长生禄位前与往生莲位前回向的方法。
打延生普佛时,客堂先挂牌通知——明早随课普佛。首先,唱“戒定真香”,斋主随方丈拈香;接着,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然后,唱“摩河般苦波罗蜜”三遍,维那起腔唱“药师赞”:
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道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在药师赞时,斋主行“十方礼”,一般有知客师或僧值师带领,即在中间一拜,向左一拜,再向中间一拜,然后向右一拜,再向中间一拜;接着,往班首位前一拜,回到中间一拜,再到维那位前一拜,再回中间一拜;然后,到方丈位前一拜,回到中间三拜,最后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着,维那起腔唱赞佛偈:
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山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
然后,绕佛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至长生禄位,斋主手持香亦随同前往。大众全部到齐后,停念佛号,维那起腔唱“南无增福寿菩萨摩河萨”三遍;接着,大众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三称,“药师灌顶真言”七遍;然后,唱赞: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最后,唱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这样,长生禄位回向全部结束,大众继续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绕佛。然后,归位,停念佛号,开始拜愿,所拜的佛菩萨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日光遍照菩萨、南无月光遍照菩萨、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各三拜。三归依后,维那起腔唱“南无大乘常住三宝”三遍,将磬捶交给悦众,自己前往案桌前念文疏;斋主则到中间的斋主位跪下,手持一枝香,临听文疏的内容。念完文疏后,唱“韦陀赞”,礼佛三拜。这时,知客师或僧值师喊:“斋主礼谢班首师父、维那师父及大众师父三拜”,斋主在自己的位置上顶礼三拜,这样一堂佛事便全部结束。
往生普佛的程序与延生普佛相同,但是内容有所不同。首先,唱“戒定真香”赞,斋主随方丈拈香;接着,念晚课的内容,《阿弥陀经》、“八十八佛”、放蒙山、往生咒三遍、心经,唱“弥陀赞”:
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八德池中莲九品,七宝妙树成行。如来圣号若宣扬,接引往西方;弥陀圣号若称扬,同愿往西方。
在唱“弥陀赞”时,知客师带领斋主行“十方礼”。然后,唱„赞佛偈”:
四生登于宝地,三有托化莲池,河沙饿鬼证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然后,大众念“南无阿弥陀佛”绕佛至往生莲位,斋主至莲位前上香。维那起腔唱“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斋主顶礼三拜:接着,大众同音念“南天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一卷,《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各三遍;然后,唱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最后,唱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往生莲位回向后,大众仍然念“南无阿弥陀佛”绕佛。归位,开始拜愿,所拜的佛菩萨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拜。
三归依后,维那起腔唱“南无大乘常住三宝”三遍,然后出位念文疏。最后,唱《伽蓝赞》,礼佛三拜,斋主礼谢大众师父三拜,法事结束,大众排班退出大殿。
由于随课普佛时间短,简单方便,可以每天都举行,同时也很受佛教徒的欢迎,所以这是寺院最经常的佛事活动。
第五篇:也说中国梦 2
也说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开启了丰富的可能性,这让人欣喜。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国家,有丰富的人心,每个人都有期待,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十几亿个体表述和追求梦想的力量,足以构成这个国家的力量。由此聚合出的那个“中国梦”,注定是五彩缤纷、色泽斑斓的。与所有同胞一样,我也有我的中国梦。我愿意在此表述这个梦想:我所经历和观察的生活里,正义不缺席,并且正义居于公共事务的核心位置。
民主是个好东西,此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但民主更偏重政治层面,似乎与可感的社会生活有一定距离。改革是个热词,但在个别语境下,可能生出某种变异的隐忧。正义,好在这道阳光还能照进种种生长于现实的梦想。当然,正义历来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价值观念。但以目前局面观之,我个人认为,这一观念具有极大的统合力,堪为社会生活、公众心理的“最大公约数”。
党的十八大甫一结束,学者刘胜军便发微博阐述了“我的未来十年十大心愿”,获得广泛传播:不用再到海外买婴儿奶粉;能在大超市买到安全的食品;白领不再沦为房奴;环境污染不再恶化;贫富差距不再扩大;企业家不再忙着移民;裸官不再增多;股市从圈钱机器变成价值创造场所;不再“拼爹”,机会公平;对公权力的约束取得显著进展。梳理这些引发共鸣的心愿,几个关键词呼之欲出——安全感、平等、公平、政治透明。而无论对“正义”下何种定义,这几个关键词显然都将被囊括其中。
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写过一部重要著作《正义论》。在他看来,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而对正义观的规定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石。《正义论》成书的1971年,美国社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种族歧视、民权运动、贫困蔓延。对于种种不公正现象,罗尔斯表示:政治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我行我素的权势集团,经济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分配鸿沟,徘徊于街头车站的无家可归者依然构成对制度的最大挑
战„„而他试图通过用“正义即公平”的观念来取代盛行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念,以推动社会变革。
跨越时空的比较不无裨益。尤其是,罗尔斯提出的正义的两个原则,已成为考察当代社会不
容回避的参照系。第一个是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个包括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前者要求在进行分配时,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的最大利益,即利益分配应该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倾斜;后者要求将机会平等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经济现实的不平等,使具有同等能力、技术与动机的人享有平等的获得职位的机会。
何谓“中国梦”?在我看来,就是过上为正义所庇护的生活的梦想。那些做中国梦的人寻求
正义——
被不体面的劳动所困扰甚至剥削的人,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被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焦虑所折磨的人,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被不当劳教失去人身自由者,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被强拆非法剥夺财产者,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忧心养老、医保者,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忧心教育和求职公平者,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苦楚的个体户和小业主、艰辛的创业者,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而打算移民的人,寻求正义,简单的正义。
愿见社会和谐的人,寻求正义。
愿意这个国家好的人,寻求正义。
实际上,正义已经成为围绕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合法性最主要的来源。而要想让正义不是梦,就在于坐实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在于落实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简单的正义。
毫无疑问,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梦”这个对青年有着强大感召力的字眼,将成为一
个热词。不仅会频繁出现在报章上,成为舆论流行语,更会像强大的磁场一样占据中国人的内心,让年轻人充满期待,让奋斗者看到希望,让前行者充满力量,让一个国家的复兴梦想与每个人的梦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触动并点燃了每个年轻人内心深处“中国梦”的畅想。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强调: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梦”不是一个新词,很多人都曾抒发和讲述过自己的中国梦。有人以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耶鲁大学讲坛上向眼光里充满怀疑的西方人讲过自己的中国梦;有媒体以“中国梦”为主题,让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抒发自己对这个宏大愿景的理解;“中国梦”尤其是年轻人在新媒体上热议的话题。
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八大后亮相,选择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和活动中谈论中国梦,既体现了对
民声民意的关注和对代表未来指向青年期待的回应,更传递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上的取向和承诺。
梦想其实是一种信念的代名词,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了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
能够给予国民,特别是给予青年以梦想,是这个国家能力和发展自信的标志。让梦想来引领青年方向,用梦想去凝聚民族精神。中国人今天谈论“中国梦”,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自信;中国领导人今天谈论“中国梦”,体现的则是对民族复兴、国家发
展和改革前行的自信。
一个自上而下满怀激情畅想“中国梦”的国家,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国家。十八大报告中强调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就包含着自上而下的这份自信。
我们有充分的“道路自信”,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言: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
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我们自信,只要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我们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虽然,目前年轻人的生活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焦虑,比如就业的烦恼,提升的焦虑,以及心慌的房价,但只要我们国家朝着改革开放的路径坚定不移走下去,未来就会充满希望,青年就能找对方向。我们有充分的“理论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特
别是奔走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都是改革的受益者,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美丽的未来,年轻人有条件创造一个更甜美的梦想。
我们当然还有“制度自信”,自信能履行对人民的承诺,能够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能
够将十八大报告中的蓝图变成现实,给民众一个美丽中国。
一个落后挨打的民族,是没有资格谈论梦想的;一个还没有找到发展方向的国家,也没有能
力谈论梦想;一个让多数人没有受益感的国家,人们生活在贫困和不公之中,当然不敢、不愿、也不会有梦想。民族复兴的伟业,改革开放的大业,国家发展的愿景,让中国人站起来和富起来,就是为了让国民,特别是年轻人有资格做梦,为了让国家有能力兑现关于“中国梦”的承诺!
今天起,我们一起畅想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