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1
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核心提示:又逢一年一度教师节,作为一项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教师,应当是为人所赞誉和尊重的。如韩愈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为人师所必备的三大职业技能,或也可纳入职业道德的范畴。但时至今日,在教师节越过越变味的风气之下,教师的职业也逐渐被人们拿下了过往被赋予的光环——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不乏优秀者的存在,但从近年来众多的舆论事件不难看出,整体上师道师德已成为人前人后所争议的话题之一。世风日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通过曾经从事这个职业的作者笔下,也许会找到答案。能否让一名合格的师者真正为人所肯定,这样的判定并不仅仅拘囿于一人或者一圈之内,毕竟先有“道之所存”,后才有“师之所存”。
教师节:有几个老师配这个节日?
想来还是要为教师节写下一些文字的,虽然我对老师这个职业不那么感冒,虽然能让我称之为老师的就那么几位,但为了更多的孩子,我们还是应该在这个对老师歌功颂德的日子里深刻的探讨下关于老师的一些文字。
有人说老师是值得尊敬的,也有人说这个时代老师是最悲催的,在价值观严重颠倒的时代里,有人坚守老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操守,有人则无视为人师表将带给学生们怎样的榜样。于是,有不少老师们都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在这群人里,有可以深刻体会这份职业外的附加价值,那就是对一群孩子的人生负责,看到这群孩子经过自己的栽培可以飞翔到更美的蓝天;在这群人里,也有完全忽视这个职业外的附加价值,那就是滥竽充数,甚至对儿童下毒手,对学生当做木头一样去刻成千篇一律的装饰,甚至成为专制下的最佳工具。我想说的是,我这儿的老师们收礼成风,乡下的老师不思教书,一门心思想往城里奔。今天教师节,一些老师收礼收得手软。一个授课老师,200购物卡基本拿不出手,请老师们吃饭,一顿要好几千。工资基本不用,购物卡也用不完。正常上课时不认真教,课外办培训班。民不举,官不究,举报又怕报复到孩子身上。
我们的学生究竟该怎样教育?在当下,我相信没有多少老师敢正视在“独立思考 反对洗脑”这样真理价值观推动下的捍卫思想启蒙的运动。
作为一项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如果自己本身都没有信仰、道德,那留下的教导就只有篡改,灌输,引导,宣传,愚弄......如果魔鬼来教育人要讲道德的思想改造,那只能培养人格分裂症精神病患者。
在学生的思想上,真正把真理教育给学校的大抵上只有大学时代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老师,而大多数则是把书本当做工具,把既定意识强加给学生,同时享受着学生与家长们的热爱与期望,与万丈光芒同辉。其实笔者很想问一句:当一群推动价值观逆行的人有什么资格享受这份热爱与期望?而这一群人难道不懂得祸害一群学生的是要下十九层地狱的?学校不仅是知识培训的场所,也是教育的重要场所,知识,文化,道德不是一回事,没有道德或道德败坏的没有人性的人,名气越大,影响的危害力越大,就像污染精神的原子弹一样。无论什么年代,无论谁是领导者,没有道德或道德败坏的没有人性的人,是绝对不能成气候的,成气候了?危害的影响就形成事实了。
当然这话有些严重了,有不少老师要抱怨的,认为笔者这种说法是在伤害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对于持这样言辞的老师,是不在少数的,曾经在笔者批判现现行教育让中国的人才更多的成为奴才的文字里,很多自称老师的都在叫屈,但笔者以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为错的情况下,还是要继续坚持错误的轨道而前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叫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面对这些学生去享受他们炙热的爱?
我很想问一下我们的教育部以及所谓的校长们,我们究竟要不要孩子们知道政治?要不要孩子们知道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要不要爱国?要不要政治思想道德?学校不仅是知识培训的场所,也是教育的重要场所,知识,文化,道德不是一回事,没有道德或道德败坏的没有人性的人,名气越大,影响的危害力越大,就像污染精神的原子弹一样。无论什么年代,无论谁是领导者,没有道德或道德败坏的没有人性的人,是绝对不能成气候的,成气候了?危害的影响就形成事实了。
我们要不要孩子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孩子们没有这些,我们祖国的未来又在何处?共产党名存实亡。而对于90后这一代中国新少年,试问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到他们掌权中国是什么样子?
我的大学,没有雄伟的建筑,但却拥有几个向往真理,善于讲解社会,更多的是尊重学生的老师们,他们是可爱的,他们是可敬的,他们在用自己的每分每秒告诉这群懵懂无知的少年们,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也告诉这群即将飞翔的小鸟们,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还告诉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人生百态需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改变,而不是像一些老师们所说的,你无法改变,就让自己去同化!我想,我该感谢我大学里那几位老师,他们不是像课本那样的木讷,他们是从一言一行来改变我们的观念!
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我读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只有三位老师从观念上去灌输教育,将近十年的岁月,仅仅三位老师是追寻真理的方式来教育,更多的老师是拿着课本去雕刻千篇一律的装饰,我很难想象对于这样的教育,我们这群孩子们究竟何去何从?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初中,有那么多叛逆的学生,厌恶枯草无味的书本,讨厌呆板无表情的老师机器,反感动不动就来的考试,以及拿分数让家长去斥责自己的孩子!到头来,真正毕业的人有几个可以用学校学到的东西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忽而我们发现更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等于失业的规律里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忘记你所学的,你才可以适应这个社会!对于偌大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该是多么悲哀的现状?谁来反思?教育部我是不指望了,只希望更多的老师们能够打打教育的擦边球,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谁说中国人是愚蠢的,我一定是要鄙夷的,除了那些抵抗愚民教育的孩子们。所以我们的大人们常常会觉得滑稽,为什么学习不好的人反而在社会混的很开,而学习好的人则更多的成了毫无成就的普通人?当然这不是绝对规律,但确实是大多数的规律!曾经我论述过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奴才、崇洋眉外,答案是被教的,因为这种教需要教出的是奴才,绝非人才!于是那些选择反抗这种枯燥无味的洗脑教育,形成了自己一套对待社会,对待世界的方式,于是他们在玩世不恭中寻得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那些时刻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们来到社会,依旧在听话而不是独立自考,自然也就无法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他们时刻在等待命令的下达,他们已经无法成为自由独立的个体,这就是中国人千年来卑躬屈膝的原因!
结语:曾经身为一位老师的我,无意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教师们冷冷的一棒,但我们的教师们必须在这个神圣的节日里深深的反思,我们究竟为什么越来越被学生与家长摒弃?或许,谢师宴少一点,上面的嘉奖少一点,而自己的学生从观念上觉醒的成就感多一些,或许你将被更多的学生铭记一辈子,如果仅仅是完成上峰教给你拿课本忽悠学生的任务,那么被鄙夷是正常的,同时被过早遗忘甚至根本就没有学生去记忆你曾走过他的生命,如此可悲。
第二篇:老师的样子
老师的“样子”——一个中学教师的小说和现实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 2011-04-20 17:15:14 小说被当成“纪实文学”
梁卫星当了17年中学语文教师,写了一本小说。
2010年11月底,《成人之美兮》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全国不同地方的教师读者纷纷“对号入座”,明明是小说,他们惊呼为“纪实文学”。梁卫星说,小说写的不少在现实中确有其事,虽然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见,但他惊讶的是,这种事情怎么有这么大的普遍性?但小说在普通老师和学校的领导者之间引起的反响不一致,一些校长们看了,觉得隔膜,“怎么会这样呢?”
梁卫星最早写这部小说的想法始于2004年。他和“范跑跑”范美忠那时都活跃于“天涯社区”,而范美忠是四川《教师之友》杂志编辑,他就拉梁卫星给杂志写稿,但随后《教师之友》停刊了,直到《教师之友》的执行主编李玉龙2008年又跑到江西参与创办了《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而梁卫星的小说也在2008年底写出来第一章,李玉龙就在2009年的杂志上连载了一年。“《成人之美兮》反映了这些年来社会腐败在教育中的投射。也是我这些年读到的全部教育文学中,对于课堂、对于前卫的教育思想描述最富价值的教师成长手册。”李玉龙说。
这是一部中学教师的忏悔录。本来“成人之美”的职业,实际上陷入难以救赎的“崇高感消失”和道德扁平化的苦况:从学生身上赚资料费的回扣,为蝇头小利明争暗斗,以见家长之名索取红包,女教师陪教育局领导跳舞以获提拔,在学习压力下女学生跳楼自杀,校长搞基建,赚够了跑到南方„„
梁卫星学校里一位人物对他说,“小说在杂志上发就发了,不要再出版单行本了。”梁卫星当然没有听从这种建议,小说出版后,单位出台了“教师十条”,其中一条是“教师不允许发表不和谐言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比小说中的故事更为荒诞。今年大年初九,梁卫星所在地区许多高中学校的校领导带着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庙里烧香,为高考祈福。当地有个传统,年初九烧到头炷香预示吉利。学校掏了3000元,争得今年的头炷香。
学校的车队前一天傍晚就出发,同事们住在寺庙附近的宾馆里,聚餐后一起打麻将。
子时,校领导带队,同事们进入庙内,和尚分发了黄纸,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名单抄上,并将希望考北大清华的学生加以标记,将黄纸卷筒扎绳后,交给法师施行祈福。木鱼钟磬,香烟缭绕,众教师跪拜如仪。
一位老师用手机拍到了烧香的照片,他告诉梁卫星,要早知道他在写小说,他一定会提供这个细节。
写小说是释放恐惧感
梁卫星写教师的众生相。没有一种“相”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相”。
小说最让人尊敬也最让人怜惜的人物是“海无言”老师。一方面,他富于思想才情,在知识界的重要报刊发表文章,也是网络中的活跃人物,参与几乎一切热点事件的讨论,课堂上跟学生打成一片,引导学生关怀现实,似乎是一个中学里让人寄托希望的中年男性知识分子形象。但另一方面,他在外表上却故意表现得趣味庸俗,追着善于讲“黄段子”的同事听笑话,对学校的大事小事漠不关心。“海无言”装得不像个好老师,要“装傻卖俗”才安全,才和别人一样。庸俗的面具是一个保护罩,保护他课堂上跟学生“教学相长”的小环境。但就是这样,他仍然被边缘化,在一次一次评定高级职称中落选,最后忍无可忍,辞职去开小饭馆。梁卫星说,中小学校园里,像“海老师”这样的教师是少数。而现实中梁卫星的面具是“勇敢”。他曾以“打”出名。当然,“打架”的人不像老师。
1993年,梁卫星从湖北荆州师专毕业,通过当教师的父亲的关系,外加一条红塔山和一瓶酒,进入一所乡镇中学教书。“那时的校长是老派人物,有起码的操守,胃口不大。”当教师后,每次回家,他父亲总给他上课,“不要和校长对着来,上课不要瞎说。”他害怕儿子端不稳这个饭碗。
2000年换了新的校长,他在第一次和教职工见面的大会上就说,“一个学校没有外债不正常。”校长戴着墨镜,在学校转了一圈就不见了。他的理论就是欠债的是大爷。不到两年,他盖了几栋楼,给学校留下600万元的外债跑了。梁卫星遇到“末位淘汰制”,淘汰制总有第一和倒数第一,考核的重点是考试成绩和日常考勤。考勤的要求是,老师有课没课都要在学校呆着,上个厕所买盒烟,都得给考勤员请假。有一次,梁卫星请假说上厕所,出去了整整一节课,果然被记上了。他拿起考勤本撕了,考勤员骂他,他举起椅子就打。这一打,考勤制度不了了之。
末位淘汰在执行中又有弹性,一切要看和校长的关系。各种考核又和经济挂钩,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梁卫星的危机感。梁卫星有一次打校长是因为分房子,凡是找校长的人都得到了房子,梁卫星没有找,就“等”不到房子。他找校长去求情,还没有说两句,他先起了高腔,校长认为他态度不对,二人争执起来,他就打了校长。梁卫星做教师十几年来,先后在两个不同的中学教过书,他眼看着学校里行政体制越来越庞大,从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年级主任、副主任、班主任、高级群众到普通群众,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王国。年轻的教师一进来,迅速都调整到向权力靠拢,普通教师沦为弱势群体。
“教书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传道、授业、解惑,实际必须围绕着校长转,才能端好这碗饭。我教书17年来,时有生存的恐惧感。我写小说是释放我的恐惧感。”梁卫星说。学生自创“连坐”制度
小说中的“贾老师”也是一个戴面具的人,他表面上言必称“自由主义”,义正辞严地“骂腐败”,也读点书,给教育杂志写点论文,有“名师”派头。但私下,他是一个官迷,对于物质的贪欲似无底洞。他一心想当年级组长,后来果然如愿。“贾老师”每周必叫一个学生家长来办公室,家长来都要送礼。有一次,只是为了“例行”的收礼,他竟然打电话把一个远在东莞打工的学生家长叫回了湖北。
现实生活中是,一位80后的老师每个星期都会叫一位家长来谈话,先数落孩子不听话,家长受到惊吓,他再话头一转,说只要双方“努力”,还是有希望的。听到这里,家长赶紧掏东西。
现在,学校中80后的老师已经近半。年轻的老师比年老的老师眼光更“现实”。有的班主任把学生当资源,利用有权势的家长使自己获得升迁。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是80后的“苏老师”,他大学毕业懵懵懂懂进入学校,在“海老师”的感染下,“自我”苏醒过来,但陷入更大的困惑。不过,既然有痛苦,就有希望。梁卫星说,“苏老师”是80后中幸运的一个。而大部分人都像另一个80后教师“田默”一样,一开始为理想所吸引,很快向名利投靠而去。还有一个角色是聪明教师“李平”,他从知识上尊敬“海老师”,但做人很“清醒”,绝对不学他,因为他要过“更好”的生活。教育天然包含理想的成分,但在现实的校园里,趋向“现实”的不仅是老师。梁卫星在乡镇中学当班主任时,遇到一个想当班干部的高大男生毛遂自荐。他一当班长,就对梁卫星“汇报工作”:“现在学校有很多混的,内外串通,在学校收保护费,泡漂亮女生。梁老师你不用怕,一切有我哩。”
“他这句话,才是我最怕的。”梁卫星说。多年后,他发现学校的黑社会组织规模越来越大,“老大”一个月收钱几千元,在学校里卖手机、假烟。他的班上就有一个学生被五六个学校里“黑社会”的人打了。
班长上任伊始就颁布了十条班规:不许上课讲话、睡觉,不许迟到旷课,不许顶撞老师,不许拖欠作业„„每星期迟到两次罚款3元,两次不交作业罚款5元。班长对梁卫星说:“现在你不镇住他们,以后就不好搞了。”他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用了他自己一起玩的“八大罗汉”当组长,哪个组有一个学生被罚款,全组一起受罚。梁卫星奇怪的是,小小孩子怎么用上连坐手段来管理班级;而更奇怪的是,全班同学有怨言,但没有人站起来挑战这个“规矩”。“他们敢?!”班长对梁卫星说,“只要老师你支持我,我整好他们的材料,分别对应于学校的记过、警告、开除等处分,他们就没有对抗的勇气了。” 班长将来的目标是当村长或村支书,在学校主要是学习怎样做干部,对考大学不抱什么指望。“他的理想其实很有代表性,中国读书人似乎没有逸出这个轨道。”梁卫星说。现在,这个班长没有做成“村长”,成了黑社会,据说过得很好。“我差不多已经快熬完了”
梁卫星想表达的另一个主题是“高考的利益化”。小说中不厌其烦地写到老师们为资料费回扣互相告密,这也成为教研室会议上的公开议题。
在小说的后记中,梁卫星表达了对收取资料费回扣的忏悔:“我刚参加工作时,组长为老师们争取资料费,我还有些心虚,后来我也做过几年组长,为了迎合老师们,我想办法订资料和杂志,为了替老师们谋点利益。”这种“集体活动”,任何单个的老师无法因“师德”或良心而拒绝,否则你就被排挤了。尽管内心痛苦,也必须“拿”,一块“脏”。
在小说中,教师们为了维护应得的利益,遏止将作出不利于教师决定的“教代会”召开,集体罢考。在现实中,发生了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了多收的资料费集体维权的事件。过去老师从书商那里直接三折订到资料,五折卖给学生。后来,见资料回扣有利可图,以规范教师行为的名义,学校收回了资料订阅权。这两年推行新课改,新教材和教辅资料增加了许多,教育局成立了教辅资料发行办公室,把资料采购权统一起来,没有折扣给学生了。高二年级学生在新课改后,收到118本资料,使用过的只有59本,有学生发现两本书没有发,价格却没有少。学生集体找校长谈判,最后,学校给学生打了折。
课改走过场的很多,越是“高考”任务重的学校,越是以高考为主,因为教育局给各个学校下达了高考指标。那些生源差的学校,则让差班搞课改。课改作假,学生经济负担却增加了。梁卫星早期带过一年高三班,虽然平时成绩不好,但高考在全校考了第一。“应付高考三个月够了,那是毫无技术含量的一件事。但三个月变成三年,变成六年,变成十几年,这中间其实形成了高考的利益链。”梁卫星说。
即便考上大学,孩子们对未来仍然充满恐惧。“我已经老了。”一个高三的男生说,“我差不多已经快熬完了,将来成家立业后,如果下一代也这样,太不人道。” 去年,这所学校的高三年级学生在高考后,把堆满桌子的书都撕了,撕书的视频在网上疯传。2004年和2005年,梁卫星参加了湖北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那时候还是手工阅卷,改作文卷时,他亲眼见到一个评卷老师4个小时判了8个袋子的试卷,一个袋子30份卷子,平均一分钟看一份作文,如果扣除取卷、三项评分、总和以及两个老师的签名的时间,阅读的时间只有20秒。“作文卷等于是评书法。”
“给分标准也不一,两头严中间松,老师又歧视农村学生,偏向城市学生。难怪高考很多时候凭的是运气,甚至和学习无关。只有靠烧香了。”梁卫星说。百年前的教育问题今天还在 “只要高考制度在,站在讲台上,你对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就是一个杀手。”梁卫星说。梁卫星在课堂上也打过学生,骂过学生,成为了自己所憎恨的人。“开始时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和大家一样,这是一种安全感的驱使,到后来,就骂成了习惯了。” 小说中写的女教师陪教育官员跳舞,是真实发生的。有一年一台大型晚会要走进这个县级市的一所中学,因为费用没有交够,栏目组的人不来了。舞台在学校里搭好了,省教育厅的官员已经到了,安排住进宾馆,还要“比小姐档次高”的女老师来陪舞„„
小说中的“海老师”想绕过高考,给予学生不一样的真正人文的教育,但只能“偷”着来。但要适应考试,就可能是个滑稽的“戏子”,把自己那套讲完了,说,考试不能按这样来。考试是另一套。讲课变成“表演”。
像“海老师”一样,梁卫星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他所理解的中国古代诗歌史、弗洛伊德、尼采、柏格森、法兰克福学派„„但他没有想到,学生的反应超过了想象。有学生给政教处写了一封13页的信,结论是这个老师“反党反社会主义”。他从此不能带高三。
在学校里,梁卫星遇到大量“冷漠机械型人格”的学生,他们不关心任何价值问题。大多数学生不关心“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也反对他们知道,从小到大只读教科书。另有一些学生上课在手机上看电影或新闻,世界发生的什么事他们都知道,教科书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有一次,一位和梁卫星关系很好的年轻教师给学生讲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讨论关于“现行教育”的问题,一个女学生哭了。她问,为什么100年前教育的问题,今天还在?
老师被学校分等级,老师又给学生分等级。学生按理科、文科被编进诸如“火箭班”、“阳光班”、“竞赛班”、“平行班”、“普通班”里。梁卫星在学校带的是最差的“文科普通班”。学生每月一考,成绩差的就被班主任“排水”到差班。好班安装了防盗门,怕差班学生偷盗资料搞破坏。
学校里有大量“第一”强迫症人格的学生。梁卫星带过的班里有一个女生,差不多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但她永远生活在忧虑和恐惧之中,担心被别人超过,担心成绩掉下来,每天失眠。梁卫星推荐她看《给莉莉的信》、《苏菲的世界》,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在周末把她带到家里,让她一个人看《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放牛班的春天》,但没有什么用。现在她考上了武汉一所大学,状况好些了。“这种人格的成人版,几乎成为我们引以为荣的民族性格。”梁卫星说。
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多年前,梁卫星带的班里,有一个女学生在高考前突然退学。她不想考试,孤身一人走南闯北,每到一个地方就找一份工作,积攒一些钱,流浪一段时间,钱用完了,就地找工作,然后再开始新的流浪。她已成为了她那个班的传奇。
梁卫星说,他第一部小说《成人之美兮》写的主要是教师,第二部、第三部则分别打算主要写学生、写教育官员:“因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取决于领导。”
第三篇: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要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十分丰富,怕真是空谈。这就要求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让internet成为你的血液,帮你更新营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
还不止如此,教师除了博学多才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不管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都不代表他的学生水平高低。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桥梁,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一堂课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没有这样的课的老师说是好老师,怕是有些牵强。
其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差。本人是教师,说这些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要说,不说不为快,不妨把本人也算一份,免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有资料表明,个别教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也许教师是有很多委屈,但我们面对的是正处花季的儿童、青少年啊,我们得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得给他们作榜样。如果老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去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为那些和学生无关,这点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还是合格的老师吗?
那和好老师更是无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把不该带入课堂的在教室外就消化掉教师其实你是学生优良心理的大部分,是他们真正的榜样,话说回来学生学生和你一样心里不健康,你说怪谁呢?虽不能说全是你的错,难道你没影响他吗?
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我们都说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教师如果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会出那样的人才吗?所以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更何况越是生活物质无忧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越能使得心理问题突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有了错不管不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了错就劈头盖脸的不讲方式不讲场合的批评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我们的管理是学生更愿意在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把学生的形象当众撕毁。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第四篇:我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论文
我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教师 朱玲
论文摘要:进入教学岗位已经六年了,一直都在摸索着前进,要想自己能有进步,我需要不断的充实、总结、反思,只有如此我才能成长。
关键字:老师、学生、合格
从进入幼儿园算起,我整整做了二十年的学生了!算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而如今我已告别学生时代,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教师!除了表面上角色的转变,其实意味着更多,所以这个蜕变的过程对我来说还蛮不容易的。但是,我要努力尽快进入教师 “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角色。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锻炼,我深感到做一名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如何站在三尺讲台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殿堂,有效地驾驭课堂?如果备好一堂课,设计一堂有效的课?如何做到让学生服你,抓好课堂纪律?如何培育那些厌学的学生放弃调皮捣蛋、贪玩与无节制地迷恋网络,真正走向爱学的轨道?这些都是成为苦恼着我的问题?每想起这些问题都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我在考虑我真能成为一位好教师吗,我能胜任吗?那么,今天,我做怎样的教师?怎样能找到真正做教师的那种感觉,做好本分的教学事务,像于漪老师那样过着平凡而有情趣的生活呢?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了新的体会,为我在黑夜的摸索与苦难的挣扎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努力的方向。我要向于漪老师靠近、学习,改正缺点、实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成为我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奋斗一生的事业。
第一、一定要把课上好
于漪老师曾深情地说过:“我苦于年龄大了,真舍不得三尺讲台。离开了讲台,我认为自己的生命之火已熄掉了一半。我非常羡慕年轻的同志在课堂里跌打滚爬,这是教师生命最闪光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把课上好,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体会到三尺讲台联系着学生的青春,三尺讲台课的质量,学生的青春的价值都在里面体现。一个人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的。”这些话,着实让我感动与感悟。经过在实习期间的备课、听课及自己亲自上课与试讲,深体会到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怎样让全班的同学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怎样控制课堂的纪律,树老师的威信?怎样使该堂课有质有效,让学生真正在该四十5分钟的课堂里学到既定目标的知识?这都是我现在教学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还太缺乏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了。读了这本书之后,在于漪老师的思想指导下,我找到了上好一堂课的努力方向。于漪老师提出,把课上好,有三大标准:第一是让学生有兴趣。老师要像相声演员一样能吸引人、打动人,用兴趣说话。第二是学有所得。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包括上每堂课时,都要为学生着想,想一想我的讲授是否对学生真的有益,有哪些益处。第三是开启智慧,让学生在智慧层面有所提高。因此,上好每堂课,在每堂课上下功夫,倾注真情,是做老师的首要职责。于老师说过,备一堂课得花上二十、三十个小时也不为多;要让课“立”得起来!我将朝着这些目标努力。
第二、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于漪老师说了有一种人被称为“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虽拥有学历,但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知之甚少,对社会生活道德知之甚少,对当代社会不断更新着的知识也知之甚少。这无疑给了我心中很大的震撼!尽管我现在拥有了较高的学历,但是在教学上我还是个初学者,一方面要向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虚心学习;另一方面,要用业余时间努力读书,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爱因斯坦的一句经典名言:“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这句话也同样非常启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具备相当的跨学科知识。
第三、完善自己的人格
于漪老师引用过《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论证教师的人格形象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现在特定的社会状况: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多元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难度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这句话我就听到很多老师无奈地说起。现在的孩子变成什么样了?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努力,把这些孩子教好呢?于漪老师的观点是:过去“言教”能发挥相当作用,但是现在效果往往微乎其微;表面文章,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要形成良好的素质,那就难而又难了。她认为,学生就是学生,他们是有天然的向师性的。只要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的尊敬、热爱就是纯真的,发自肺腑的,乃至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学习、模仿。那么我现在要弄清楚的是,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么样的了。而教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而,为了教学生“学会做人”,自己就要不断提升人格品味,追求人格的高尚,身体力行,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第四、拥有一颗平凡而关爱他人的心
于老师是一个杰出的语文教师、优秀校长、劳动模范、教育家。在我的心里,她是不平凡的,是我学习的典范与敬仰的对象。<平凡而富于情趣》这本书介绍了生活中的于老师,像她的教育教学一样,那份对人对事的热情在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教师,于老师是那样的爱着学生,一心都在为培养学生而付出。在家中,于老师各种家务都很在行,真心真情营造着家庭的和谐,让家人享受着她所营造的温暖与温馨。“家庭生活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只有家庭生活和谐了,才能保证一份投入工作的好心情。”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我也要铭记在心。生活中,于漪老师对同事和邻居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于老师对何海鸥老师讲的话,说办公室其他老师都有家室,生活压力很大,我们每天早点到,把办公室打扫干净,打好开水,多为他们做点事情,也算是为他们分担一点吧。看到这里时,我内心里面还是蛮愧疚的,想起我在工作时候就没有给办公室清扫一下,因为其他老师基本上都有家室了。我怎么当时就没往这方面想呢,为什么就没有于漪老师的那种来自内心地、细心地对他人的关怀呢?这方面我要提高我自己的觉悟,并落实到实际中,一定要关心同事,并向其他老师们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他们的闪光的情怀是最值得我——初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一名教师去学习与效仿的。
做一名像于漪老师那样的好教师,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就如于老师在书中曾说过的一句鼓励他人的话:“只要坚持着努力地做,我相信总有一天是会做到的。问题在于那样做有价值,能体现教师的真正的价值。我的人生路刚刚起步,我的教师生涯是无限的,我一定会在有限的岁月里,努力探索更新,让自己成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党员同志请牢记:党员的8项义务--合格党员应该这个样子(推荐)
党员同志请牢记:党员的8项义务--合格党员应该这个样子
现行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
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请党员同志们学思践悟!做合格党员要从履行义务做起
文/中央党史研究室陈坚2016年4月,总书记就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里讲的“学”与“做”,实际上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得从履行党员义务开始做起。关于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自党的七大以来历届党章(特殊时期除外)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提供了基本政治遵循与行为准则。历届党章关于党员义务的规定我们党创立之初,由于尚处于幼年时期,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党章也不例外。从党的一大纲领到六大党章,无论是结构还是条文都相对比较简单,既没有总纲也没有关于党员义务权利的规定。随着党日益发展、壮大和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对六大党章进行了大幅修正,第一次增写了总纲和党员义务权利条文,使党章得以更加规范。就党员义务而言,七大党章提出了四项要求,分别是学习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严格遵守党纪、为人民群众服务、精通自己的业务并在革命事业中起模范作用。这些义务包含了对党员的思想觉悟、纪律意识、群众路线及工作能力等比较全面的要求。实践证明,这四项义务对于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夺取全国政权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从事革命的政党变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但是,党没有因为自身地位的变化而放松对党员的要求,而是比以往更加严格。这突出体现在对党员履行义务的要求上。八大党章在七大党章的基础上,对党员义务提出了十项要求,包括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遵守党章和国家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除此之外,八大党章还专门提出,党员如果不遵守义务,轻则应给予批评教育,重则应给予纪律处分。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党执政后对于党员的要求更严了。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八大党章关于党员义务权利的规定在九大、十大党章中被删除。“文革”结束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推进,十一大党章恢复了党员义务权利的规定,对党员义务提出了八项要求。这八项义务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派性,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各个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等。这成为此后历届党章的范本,历经多次修改完善,现行党章关于党员义务规定仍然保持为八个方面的要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行党章关于党员的八项义务,充分体现了党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对党员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党员八项义务内涵及相互关联现行党章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履行八项义务。这八项义务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逻辑关系?这都需要作深入思考。八项义务中,首位的义务是学习,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然也包括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等。为什么把学习的义务放在第一位呢?因为这是一个党员能否正确地为人民事业而奋斗的基本环节。正如刘少奇所说,党的一切工作,主要的都是依靠党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去进行。显然,党员的这种觉悟和自觉性,必须依靠党员自身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弄通自己的思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党章把学习的义务作为党员第一位的义务提了出来。只有在履行好第一项义务基础上,党员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实际上,这里已经包含了党章中关于党员第二、三项义务的主要内容。从其内涵实质来看,党章提出的这两项义务,表达了党对党员的政治方面的严格要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严格的纪律规矩加以保障。因而,在第二、三项义务之后,党章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角度,对党员义务提出了严格要求,即第四、五项——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显然,把这两项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其理由十分简单。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离不开严格的纪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仅需要严格的纪律和制度保证,更需要党员具备为党负责的态度、高尚的意志品质,掌握高超的工作方法,培育踏实的工作作风。因而,继第四、五项义务之后,党章对党员提出了第六、七、八项义务,每一个党员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维护群众正当利益;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些义务涵盖了党对党员政治责任、道德品质与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说,党员八项义务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第一项义务是前提,第二、三项是核心,第四、五项是保证,第六、七、八项是前六项义务的具体表现,它们共同构成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履行义务是党员的天职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章有关党员义务规定,表示了党对党员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党员违背了他们的义务,初次需要及时批评和教育,帮助他们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严重的话,必须受到党纪的制裁。由此可见,对于党员来说,履行义务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全体党员应该从政治合格性的高度,认真履行责任和义务。一要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始终把履行党员义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二要把责任意识体现在行动中。党员不仅要牢固树立履行义务的责任意识,而且要把它贯彻到行动中,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在各个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三要以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为镜子,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当然,党员在履行义务和责任时,必须走出一种误区,以为党章规定的义务需要履行,党章没有规定的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不然,共产党员应该要有更高的标准,始终做到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都要认真贯彻和执行;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的都要坚决抵制和斗争。唯有如此,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